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我们周围的物体”,第一节“物体的形状”。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用相应的几何图形进行表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

2. 培养学生用几何图形表示物体形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表示物体形状。

难点:理解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图形卡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学生用书、几何图形卡片、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图形,并讲解它们的特点。

3. 课堂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触摸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亲身感受几何图形的特点。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用画图工具在纸上绘制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6.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物体,用几何图形表示它们的形状。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所学的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及其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所学几何图形表示生活中的物体形状。

2. 作业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用几何图形绘制出生活中物体的形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物体的形状:本节课主要围绕物体的形状展开,包括平面图形的分类和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第一课《大自然的礼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丰富资源,认识到大自然的珍贵。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大自然的礼物。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大自然。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自然景观等。

2.教学视频: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你们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礼物吗?2.探究活动(1)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大自然的礼物,讨论其特点、用途等。

(2)小组分享: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发言。

3.视频学习(1)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大自然礼物是什么?(2)教育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大自然。

5.作业布置(1)让学生画一画大自然中的礼物。

(2)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

二、第二课《有用的植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用途。

2.培养学生观察植物、关爱植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用途。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各种植物及其用途。

2.教学视频: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有什么用途吗?2.探究活动(1)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植物,讨论其用途。

(2)小组分享: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发言。

3.视频学习(1)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2)教育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5.作业布置(1)让学生画一画有用的植物。

(2)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

三、第三课《动物的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家。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了解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认识皮肤、骨骼、肌肉等。

学习保护身体的重要性。

2. 奇妙的动物世界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及分类。

学习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3. 植物的力量认识不同植物的形态、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探究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4. 玩转科学学习简单科学原理,如浮力、重力、摩擦力等。

进行科学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培养保护身体的好习惯。

2. 让学生认识不同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人体结构和动植物特点,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保护身体、关爱自然、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结构模型、动物和植物标本、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卡片、画笔、彩泥、实验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1)我和我的身体a. 讲解人体结构,让学生观察模型,认识各个部位。

b. 互动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2)奇妙的动物世界a. 展示不同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动物特点。

b. 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3)植物的力量a. 介绍不同植物的形态、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b. 探讨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4)玩转科学a. 讲解科学原理,进行实验演示。

b.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新课内容,突出重点。

2. 设计要求: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自己的身体结构图,标注各个部位。

(2)写一篇关于你喜欢的一种动物或植物的观察日记。

(3)设计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知道各个器官的作用。

学习保护身体的方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2. 神奇的生物认识各种生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学习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生命的奇妙。

3. 美丽的自然学习天气、季节、地理等自然现象。

探索自然规律,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认识到各个器官的作用,学会保护身体。

2. 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认识各种生物的特点,了解生命的奇妙。

3. 使学生了解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和生长发育过程。

天气、季节、地理等自然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认识身体各个器官的作用,学会保护身体。

了解各种生物的特点,探索自然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体器官模型。

生物标本、图片。

天气、季节、地理现象的图片。

2. 学具:彩色笔、画纸。

观察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我们身体有哪些器官”引入新课。

出示生物标本,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身体各个器官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身体。

讲解生物的分类和生长发育过程。

介绍天气、季节、地理等自然现象。

3.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记录它们的特点。

让学生观察天气、季节变化,记录自然现象。

4. 例题讲解:身体器官的作用。

生物的分类。

5. 随堂练习:画一画身体器官。

判断生物的分类。

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身体器官的作用2. 生物的分类和生长发育3. 自然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身体器官,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列举身边的生物,分类并说明原因。

2. 答案:(示例)身体器官作用:心脏负责血液循环,眼睛负责看东西。

生物分类:猫属于哺乳动物,蝴蝶属于昆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对生物分类的理解是否到位,是否需要加强练习。

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是否细致,如何提高观察能力。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 《认识物体》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

2. 能够通过触摸、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固体物体,如木块、金属片、气球等。

2. 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解和示范:讲解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并示范如何观察和描述。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互相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4. 总结和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描述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是否能准确描述物体的特性。

2. 观察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1.2 《比较物体》教学目标:1. 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 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测量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2. 学习如何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讲解和示范:讲解如何使用尺子等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并示范操作。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使用工具测量和比较不同的物体。

4. 总结和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和比较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 观察学生是否能准确比较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2.1 《水的奇妙》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2. 学习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 水的性质和特点,如透明、无色、流动性等。

2. 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以及相关实验。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水的性质和特点。

2. 讲解和示范:讲解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并示范相关实验。

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全教科版⼩学科学⼆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教科版科学⼆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课不缺)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标】1.科学概念⽬标:知道地球是⼀个球体,⼈类赖以⽣存的地⽅。

2.科学探究⽬标:能根据⾃⼰的观察说⼀说地球上有⼭川、河流、⼟地、森林、阳光、动植物、⼈类、空⽓等。

3.科学态度⽬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

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

⾃⼰动⼿画⼀画⾃⼰所了解的地球。

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能⼤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壤(⼤地)、海洋、空⽓、动物等很多⽅⾯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1.⼩组活动:每⼈⼀⽀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与视频。

【教学过程】⼀、视频或图⽚导⼊:(预设3分钟)播放⼀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简单了解⼀下地球是⼀个球体,是宇宙中的⼀颗⾏星。

⼆、深⼊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颗⾏星,⼤家谁可以说⼀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学⽣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些我们的地球呢?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

观看后再提问学⽣“地球上都有什么呀?”学⽣回答。

三、动⼿画⼀画。

(预设20分钟)⽼师:我想画⼀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学⽣回答可以画什么?⼩组交流⽼师:你们想不想画⼀张属于⾃⼰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中的样⼦吧!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各组完成后,进⾏交流观看,最后每组⼀名代表展⽰作品并说⼀说⾃⼰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样可不可以呢?⼤家讨论⼀下。

学⽣交流发⾔教师⼩结:地球是我们赖以⽣存的地⽅,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部分,努⼒保护地球的完整。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我们周围的物体》:学习不同物体的特征,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基本性质。

2. 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科学》: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原理,如水的溶解、力的作用等。

3. 第三章《动植物的世界》: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探究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4. 第四章《我们人体的奥秘》: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和功能,了解人体的健康知识。

5. 第五章《地球与宇宙》:认识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宇宙的组成和天体运行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运用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了解和掌握基本科学知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能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复杂实验操作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模型、挂图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理论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知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原理。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4.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6.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七、作业设计1. 完成实验报告册: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心得体会。

2. 家庭实验:根据所学知识,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家庭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课后思考题: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身体第1节:认识身体第2节:身体的信号2. 第2章:身边的物质第1节:固体、液体和气体第2节:物体的溶解第3节:混合与分离3. 第3章:力和运动第1节:力与运动第2节:简单机械4. 第4章:地球和宇宙第1节:地球的形状第2节:太阳和月亮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学会使用简单机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身体结构与功能、物质性质、力和运动关系。

2. 教学重点:身体保健、物质观察、简单机械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穿插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章节名称,突出重点。

2. 插图:绘制相关插图,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粉笔书写,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章:画一幅自己的身体结构图,标注主要器官。

第2章:观察生活中的固体、液体和气体,描述它们的特点。

第3章:制作一个简单的杠杆,并说明其原理。

第4章:画出地球和太阳、月亮的关系图。

2. 答案:提供详细的解答过程和答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结合教材内容,布置拓展性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重点: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材章节,涵盖详细知识点,同时注意与实践相结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教案科目:科学年级:小学二年级上册学期:全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和社会的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2. 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科学是什么2. 科学实验3. 物体的性质4. 水的性质5. 空气的性质6. 植物的生长7. 动物的生长8.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9. 风速的测量10. 测量时间和长度教学步骤:第一课:科学是什么1. 通过实例解释科学是什么,科学的作用。

2. 提出科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第二课:科学实验1.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物体的性质1. 介绍物体的性质,如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

2. 带领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性质,并进行简单实验验证。

第四课:水的性质1.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等。

2. 进行水的溶解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第五课:空气的性质1. 介绍空气的性质,如无色、无味、占据空间等。

2. 进行测量空气的实验,观察气球的变化。

第六课:植物的生长1.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植物的生长条件和过程。

2. 植物的种子实验,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第七课:动物的生长1. 介绍动物的生长特点和方式,如靠食物和水生长等。

2. 进行观察动物的实验,比较不同动物的生长速度。

第八课:磁铁的吸引和排斥1.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 进行磁铁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效果。

第九课:风速的测量1. 介绍风的特点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2. 进行风速测量实验,观察不同风力对物体的影响。

第十课:测量时间和长度1. 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2. 进行简单的时间和长度测量实验,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

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

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

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学会保护身体。

知识点: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作用。

2. 声音和听觉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的形成。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传播途径、听觉器官。

3. 动物和植物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知识点: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代表物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培养保护身体的好习惯。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的形成,提高观察、思考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培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作用;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的形成。

2. 教学重点:了解身体结构和功能;掌握声音和听觉的基本知识;认识常见的动植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器官模型、图片、卡片;声音实验器材;动植物标本、图片。

2. 学具:学习卡片、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故事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我和我的身体: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自己的身体,了解各器官的作用。

(2)声音和听觉:进行声音实验,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的形成。

(3)动物和植物:展示动植物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生物。

3. 实践活动:(1)动手制作人体器官模型,加深对器官作用的理解。

(2)进行声音传播实验,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我和我的身体身体结构:头、躯干、四肢主要器官:心脏、肺部、肝脏等2. 声音和听觉声音产生:振动声音传播:空气、固体、液体听觉形成:外耳、中耳、内耳3. 动物和植物常见动物:猫、狗、鱼等常见植物:树、花、草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自己的人体器官,并说明各器官的作用。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01
02
03
04
光照
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养分。
水分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用于 生长和代谢。
土壤
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和支撑。
温度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和发育。
2024/3/26
8
观察植物生长过程
01
02
03
种子萌发
观察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吸 水膨胀、萌发长出根和芽 的过程。
2024/3/26
根据记录的数据和观察结 果,分析植物的生长趋势 和特点,以及不同条件对 植物生长的影响。
10
03 动物行为与习性
2024/3/26
11
动物行为类型及特点
觅食行为
动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获 取食物,如捕食、觅食
、寄生等。
2024/3/26
防御行为
动物为保护自己而采取 的行为,如逃跑、躲藏
、警戒等。
繁殖行为
鼓励家庭参与
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科技制作和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 导,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2024/3/26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27
14
04 物质变化与实验
2024/3/26
15
物质状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
蒸发与凝结
固态、液态和气态。通过观察和实验 ,让学生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 态变化。
探究物质从液态到气态(蒸发)和从 气态到液态(凝结)的过程,了解湿 度、风速等因素对蒸发速度的影响。
熔化与凝固
通过实验观察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熔 化)和从液态到固态(凝固)的过程 ,理解温度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定位是让学生对地球家园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关的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分析】学生本就生活在地球家园上,对于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他们是非常熟悉的。

因此在聚焦问题之后,让学生“画一画。

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另外,作为低年级学生,他们也很喜欢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然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在交流“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时能对自己所知道的地球家园中的“成员”进行有意识的分类。

学生在绘图时添加的具体物体有可能是天然的,也有可能是人造的,有可能是有生命的,也有可能是没有生命的,教师在学生交流分享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2.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来说缺一不可。

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一些物体。

2.能参与地球家园中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1.对探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感兴趣。

2.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地球是地球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知道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大白纸(大白纸上提前画好圆圈,代表地球)、彩笔。

教师准备:比较典型的在地球家园上能够看到的景观图片或视频、班级记录表、课后观察记录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PPT出示一幅地球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看老师展示的这幅图中有什么?2.我们这个单元要研究的就是我们的地球家园。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身边的物体》:认识各种物体的属性,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2. 第2章《水和空气》:了解水和空气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 第3章《天气和气候》:学习天气现象,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4. 第4章《动物和植物》: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体、水和空气、天气和气候、动植物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属性、天气现象、动植物分类等概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卡片、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关键知识点,解答学生疑问。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板书内容:包括本章、关键概念、重要知识点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身边的物体,描述它们的属性。

(2)简述水和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观察天气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原因。

(4)认识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答案:(1)略。

(2)略。

(3)略。

(4)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如观察天气、了解动植物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简洁明了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物体、水和空气、天气和气候、动植物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材内容编写。

具体章节如下:1. 第一章:身边的科学1.1 水的奥秘1.2 空气在哪里1.3 声音的传播2.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2.1 植物的结构2.2 植物的生长条件2.3 植物的光合作用3. 第三章:动物的奥秘3.1 动物的分类3.2 动物的身体结构3.3 动物的适应性4.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4.1 地球的形状4.2 地球上的气候4.3 宇宙的奥秘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身边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问、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关爱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的形状、宇宙的奥秘。

2. 教学重点:水的奥秘、空气的作用、声音的传播、植物的结构与生长、动物的身体结构与适应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践情景1:观察水的变化实践情景2:感受空气的存在实践情景3:声音传播游戏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重点知识点。

例题1:水的三态变化例题2:空气的用途例题3:声音的传播原理3.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练习1:植物的结构填空题练习2:动物分类选择题练习3:地球与宇宙连线题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话题1:植物的生长条件话题2:动物的身体结构话题3: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按照教学内容,列出重点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课题1:水的三态变化课题2:空气的作用课题3:植物的生长条件课题4:动物的身体结构课题5: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篇一2023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教科版科学配套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案〕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教科版学校:班级:任课老师:全册2023-2023学年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方案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

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那么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展,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二、学情分析^p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绘才能有了明显的开展,但学生仍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才能仍然比拟弱,因此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老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拟差,且常与兴趣亲密相关。

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拟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的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的〔1〕科学概念目的描绘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绘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识别方向。

描绘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绘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可以发光发热。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周围的物体》:1.1物体有什么特征,1.2物体的分类,1.3物体的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分类和运动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的运动规律,物体的分类。

2. 教学重点:物体的特征,观察和描述物体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物体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放大镜,直尺,画图工具,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各种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 新课导入:讲解物体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给物体分类。

3. 例题讲解:讲解物体分类的方法,举例说明。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给物体进行分类。

5. 知识拓展:介绍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实验演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周围的物体2. 板书内容:物体的特征物体的分类物体的运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中的物体,描述它们的特征,并给它们分类。

(2)举例说明物体是如何运动的。

2. 答案:(1)物体特征描述及分类见学生作业。

(2)物体运动示例:书本从桌子上掉落,汽车在马路上行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物体特征、分类和运动规律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体,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及答案。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物体的运动规律:物体运动规律的讲解应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抛物线运动、直线运动等,通过动画、实验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体运动的特点。

(2)物体的分类:物体的分类应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如形状、颜色、材质等。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植物》第1课《观察一棵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观察植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1.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

2.认识常见的植物。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常见的植物。

2.准备观察植物的工具,如放大镜、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植物。

2.观察植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棵植物进行观察。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植物,记录观察结果。

3.分享观察结果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4.认识植物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花草等。

第2课《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认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教学重点:1.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认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1.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长过程中的植物。

2.准备观察植物生长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

2.观察植物生长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学生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

3.分析植物生长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阳光、水分、土壤等。

4.分享观察和分析结果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

第3课《保护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2.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保护植物的资料。

2.准备保护植物的工具,如手套、剪刀等。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保护植物。

2.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教师讲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就是保护地球。

3.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教师示范如何保护植物,如种植树木、不摘花折树等。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认识感官和运动系统。

2. 奇妙的水探究水的性质,了解水的重要性和应用。

3. 美丽的植物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常见的植物。

4. 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现象,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认识人体的结构、水的特性、植物的生长和天气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水的性质、植物的生长过程、天气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实验器材、教学图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笔、剪刀、胶水、彩纸、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提问、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心得,培养合作能力。

5. 实践活动安排实验、观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彩色粉笔,突出课程主题。

2. 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教材重点,展示思维导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和我的身体:画一幅人体结构图,标注感官和运动系统。

奇妙的水:列举生活中水的应用,解释水的性质。

美丽的植物: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天气与气候: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对生活的影响。

2. 答案:提供详细答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学书籍、视频等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定位是让学生对地球家园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关的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分析】学生本就生活在地球家园上,对于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他们是非常熟悉的。

因此在聚焦问题之后,让学生“画一画。

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另外,作为低年级学生,他们也很喜欢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然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在交流“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时能对自己所知道的地球家园中的“成员”进行有意识的分类。

学生在绘图时添加的具体物体有可能是天然的,也有可能是人造的,有可能是有生命的,也有可能是没有生命的,教师在学生交流分享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2.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来说缺一不可。

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一些物体。

2.能参与地球家园中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1.对探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感兴趣。

2.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地球是地球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知道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大白纸(大白纸上提前画好圆圈,代表地球)、彩笔。

教师准备:比较典型的在地球家园上能够看到的景观图片或视频、班级记录表、课后观察记录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PPT出示一幅地球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看老师展示的这幅图中有什么?2.我们这个单元要研究的就是我们的地球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定位是让学生对地球家园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关的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分析】学生本就生活在地球家园上,对于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他们是非常熟悉的。

因此在聚焦问题之后,让学生“画一画。

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另外,作为低年级学生,他们也很喜欢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然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在交流“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时能对自己所知道的地球家园中的“成员”进行有意识的分类。

学生在绘图时添加的具体物体有可能是天然的,也有可能是人造的,有可能是有生命的,也有可能是没有生命的,教师在学生交流分享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2.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来说缺一不可。

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一些物体。

2.能参与地球家园中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1.对探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感兴趣。

2.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地球是地球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知道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大白纸(大白纸上提前画好圆圈,代表地球)、彩笔。

教师准备:比较典型的在地球家园上能够看到的景观图片或视频、班级记录表、课后观察记录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神秘的信”------引入新课展示一封来自宇宙的信,从“介绍地球家园”这个任务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师:孩子们,今天你们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想不想看一看?生:想!师:好,请看大屏幕!(ppt展示内容。

)师:你愿意帮助多多吗?生:愿意!师:一个优秀的导游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师:那老师要问问同学们了,你们了解地球吗?地球家园中有什么?二、完善前概念,构建地球家园图通过视频,完善对地球家园的认识,同时构建地球家园图。

最后通过交流与分享环节,教师帮助学生抽象出地球家园中的各个部分,对地球家园建立起完整的认识。

师: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段视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示视频)师: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呢?生:有山、田、瀑布……师:山上有什么?田里有什么?(追问学生,从整体到局部,逐渐抽象出各个具体的事物。

)师:地球家园丰富多彩,充满活力,那么多美好事物,就让我们把他们画下来,做一幅地球家园图吧!师:老师这里有一张白纸,中间的圆代表着?地球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呢?同学们可以把想得到的都画在地球上。

小组同学围在一起,共同完成这幅作品。

绘画的时候可以轻声讨论。

听到铃声时,马上整理材料,停止画图!清楚了吗?生:开始绘画。

绘画结束后,进入交流与分享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完整的描述地球家园,在描述过程中帮学生归类,建立起地球家园的事物体系。

(其中,日月星辰并不是地球家园中的一部分;看不见的空气需要学生体验!)三、总结归纳,分析地球资源的关系通过前面的交流与分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让学生明白地球家园中有:岩石,土壤,人,动物,植物,空气等。

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水、土壤、太阳等资源都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生:岩石,土壤,人,动物,植物,空气。

(多个学生重复回答,强化知识。

)师:多多已经来到地球上了,它准备了几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

师:没有土壤怎么办生:不能没有土壤,植物需要土壤……师:土壤重要吗?生:重要!师:没有水怎么办?生:人会渴死,鱼,水草需要水……师:水重要吗?(同时ppt展示两张缺水的图片)生:重要师:没有太阳怎么办?生:没有光明,没有温暖,没有阳光……师:地球家园中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太阳虽然不是地球的一部分,但对我们来说也同样重要。

师:课到这里就快要结束了,但我们的探究并没有结束,请小朋友们在课余时间,跟爸爸妈妈一起,在田野、山坡等地方,细心观察,找一找,还有没有别的发现。

当然,在野外观察,要注意安全哦!下课!【板书设计】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班级记录单人空气动物水植物土壤岩石【教学反思】这节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目前,二年级的学生都已上过这节课,因此,本课在一年级段进行教学。

一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专注力不够,容易分散注意力。

同时,他们对地球家园的认识是片面的。

因此,通过一封神秘的信引入新课,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带着任务进入今天的学习,学习目标明确,注意力集中。

在学生回答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的时候,学生习惯说出一个笼统的答案:山,海,田等。

为了让学生对地球家园的事物认识更精准,我采用追问的形式,推动学生思考:山上有什么?海里有什么?田里有什么?从而让学生逐渐往“植物,动物,水,土壤,岩石等”概念过渡。

画一画环节是本节课的动手动脑环节,为了保留孩子的创造性、想象力,有些小组在地球内画,有些在地球表面朝外画,我并没有做严格的规定。

绘画过程中,大多数小组都能画出树、山、房子、人、河流等,但有一组学生在地球上画了不同的国家,偏离本课主题,因此,我通过引导,尽可能让学生朝着地球家园中有什么事物的方向思考。

本节课,汇报环节,前几组都认为日月星辰是地球家园的一部分,产生了一个误区。

最后一组同学提到星星不是地球家园的一部分。

此时,激发学生思辨。

最后,通过“多多”的flash讲解,解决了这个问题:日月星辰不是地球家园的一部分。

体验空气的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小高潮。

通过憋气,感受周围还有看不见的空气,提醒孩子们,空气也是重要的。

总的来说,学生通过本节课,知道地球家园中有岩石、土壤、水、空气、人、动物、植物等,了解到地球家园中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建立起了地球家园事物体系,为后续的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继学生了解了“地球家园中有什么”之后学习的第一个地球家园的重要“成员”——土壤。

教科书用一幅在土壤里生长的幼苗的图片带领学生进入到本课的学习情境,从“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土壤上生活着许多动植物,都有哪些动植物呢?”这个问题导入到本课的研究重点——土壤中的动植物。

教材的探索部分是让学生“选择校园中的一块土壤,记录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和植物”。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核心,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认真研究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壤,自主发现原来土壤中有这么多动植物。

教材中提醒学生观察要“细致、全面、有一定的顺序”,这是为了让学生的观察活动更加有效率和质量。

教材研讨部分“我们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植物和动物?”的问题和“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整理、小结并分享观察土壤时发现的动植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很多动植物都需要依靠土壤而生存。

教材拓展部分的“观察蚯蚓的活动”,是为了有效弥补学生不易观察到的土壤内部的动物生活情况而做的补充观察。

【学生分析】本课的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充满乐趣的,但对于教师来说是有一定组织难度的。

因为学生对户外的观察活动会呈现非常兴奋的状态,甚至有些学生只顾着和小动物玩耍而淡化了观察的重点。

为了保障观察活动的质量,教师的前期观察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观察内容是土壤中的动植物,观察的要求是“细致、全面、有一定的顺序”,并且要特别强调在观察活动中注意保护动植物。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2)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2.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证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2)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对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兴趣;(2)能够如实地描述土壤中的动植物,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识;(3)学会倾听,愿意分享,乐于表达,小组间做到团结合作。

(4)能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理解,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放大镜、装有蚯蚓的透明观察盒。

教师准备:图片、班级记录表、土培植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有一群植物宝宝,和你们一样,正在茁壮成长!看!。

(播放视频)2.植物宝宝们的家在哪儿啊?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王国。

3.这个地方大家熟悉吗?有没有土壤?(Ppt出示校园花坛一角的照片)4.老师从花坛里取了一小部分土壤带到了教室,猜一猜,这个土里面可能有些什么?5.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在土壤里呢?想不想亲自观察一下?(设计意图:从学生很熟悉的校园花坛里的土壤入手,学生更有探究的兴趣,在猜测土壤里有什么的时候,也就更有针对性,避免天马行空的乱猜测。

)二、分组观察活动1.观察前,老师和大家有几个小约定:A、请你们运用多种感官进行仔细的观察。

B、有发现的时候,可以像老师这样,用图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的将发现记录到记录单上。

观察特别仔细,记录详细的小组,老师还可以再提供工具-----小铲子和放大镜。

小铲子怎么用?师示范:用小铲子铲出一部分土,放在白纸上再进行观察。

2.准备好了吗?请组长领取土壤盒,开始观察!老师巡视学生分组观察情况。

3.汇报、交流(提醒听者:其他的小朋友们,当别人在给我们分享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眼睛看着大屏幕,安静的认真听。

如果你还有不一样的发现,他说完以后可以举手补充。

4.师将学生的发现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在黑板上。

预设引导:a.说出具体的名字时,但很少见的,再追问: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b.说不出名字,但能描述出样子的,可以展示出来再观察、描述,确认是什么。

但是在大自然当中,我们还可能会遇到很多从来没见过也说不出名字来的东西,我们该怎么办?直接不观察吗?-----------多观察。

观察哪些方面?-----------颜色、大小、形状,还可以摸一摸,闻一闻,尽量更多的去了解它,做好记录,照相再询问。

c.用了对比观察的方法的时候,引导归纳出,比如:蜗牛壳,与蜗牛进行了对比。

d.你们用听的方法了吗?没有听到也是一种收获,证明里面很……有用尝的方法的吗?---不知道是否安全的前提下,不能随便尝,但是尝也是一种重要的观察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