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总复习--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历史山西省中考专题复习 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
列宁新经济政策、苏联(赫、 戈)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性质
中外
改革
社会性质根本性变化
商鞅变法、大化改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明 治维新、戈尔巴乔夫 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洋 务运动、戊戌变法、 改革开放、新经济 政策、罗斯福新政、 赫鲁晓夫改革
2
国运---改革走向
工业潮流的追赶者----俄国和日本
买。
体现
性质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重大转折点,使俄国进入资 是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
本主义社会;但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主义的道路;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对外侵略
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什么异同点?
(背景、目的、性质、内容、影响)
对比改革
相同点 1.背景: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都面临内忧外患。 2.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影响: 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局限性: 改革都不彻底。
不同点
1. 背景中资本主义发展所受的阻碍不同,俄国是农奴制,日本是幕府 统治,且面临民族危机。 2. 内容不同:俄国是废除农奴制,日本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 3. 目的不同:俄国旨在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沙皇的统治,而日本是 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中考例题:
(2015年山西中考)12.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明治维新
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大国崛起》
材料三:《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
日时数,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了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禁止雇佣童工。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五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背景: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封建地主阶级兴起,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内容:废井田制,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奖励军功。
影响: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背景:民族融合加强,北方统一,南方统一趋势加强。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封建化进程。
背景: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财政困难,农民反抗。
内容: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
影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困难,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触及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而失败。
背景: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生活状况日益恶化,农奴暴动频繁。
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再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同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劳动力,缓解了国内市场狭小的矛盾。
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但农奴制并未完全废除,农民仍受村社限制。
背景:幕府统治危机严重,欧美列强开始侵略日本。
内容: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建立新式军队。
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同时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社会转型和经济的发展,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不同点:商鞅变法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孝文帝改革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商鞅变法注重法制建设和社会转型的彻底性,孝文帝改革注重制度的调整和创新;商鞅变法打击的对象是旧贵族,孝文帝改革打击的对象是鲜卑族。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分析相同点: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俄国是农奴制残余大量存在,而日本则摆脱了幕府统治;俄国在改革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而日本则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俄国侧重于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而日本则大力发展民用工业;俄国在教育上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色彩,而日本则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制度。
山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含答案)
专题六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8·泰州中考)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A.推行县制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承认土地私有2.(2019·改编题)如图所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一位皇帝施政政策要点。
这些政策的结果应是( )A.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D.实现了南北统一3.(2019·原创题)“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
”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4.(2018·宿迁中考)“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 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 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5.(2018·株洲中考)“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 )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6.(2018·遂宁中考)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
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①技术②自由劳动力③市场④资金A.①② B.②④C.①②④ D.②③④7.(2018·北京中考)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握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
部编人教版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练习题: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含答案)
专题二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2019·济宁中考)“甲午战败损失惨重,洋务运动弊端显。
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
”这首歌谣描写的是BA.《南京条约》的影响 B.戊戌变法的背景C.洋务运动的背景 D.《辛丑条约》的影响2.(2019·荆门中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CA.土地改革的推行B.遵义会议的召开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三大改造的完成3.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设置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
据此可知上海BA.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实验田B.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C.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D.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特区4.(2019·泰州中考)“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
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
”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A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B.继续坚持自由放任政策C.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5.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
下列属于评述的是BA.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B.新经济政策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C.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D.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片中的历史图1图2材料二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邓小平称之为“农民的伟大创举”。
……农村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它不仅解决了全国人民的衣食温饱问题,而且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复习(整理)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复习一、近代以来的重要改革(1)俄国1861年改革;(1)洋务运动;1、中国2、世界(2)日本明治维新;(2)戊戌变法;(3)美国罗斯福新政二、专题知识梳理(一)、按时间划分(1);(2);1、19世纪中后期(3);(4);2、20世纪二三十年:;(二)按其改革的性质来划分:1、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有:;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1);(2);(3);(4);三、按其改革的结果来划分(一)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取得成功的:1、;2、;(二)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并取得成效的:;(三)三、未能取得成功的改革:;;四、按影响划分1、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①②③④⑤2、没有改变本国制度的成功改革:五、比较(一)、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项目洋务运动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相同点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背景都是封建国家为挽救统治,走向近代化的改革目的都是要摆脱危机的实现富国强兵方式都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同点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只学西方技术不触动封建制度改造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结果失败,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成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立足国情;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善于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和文化等。
(二)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比较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相同点时间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背景改革前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影响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改革后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侵略道路不同点目的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巩固沙皇专制统治内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等多方面核心内容是废除农奴制学法指导:比较不同的改革可从时间、背景、目的、方式、性质、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
认识(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五、巩固练习:1、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日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中外历史重大改革
影响: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积极方面);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 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之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消极方面)
中外历史重大改革
7、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 a.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性质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 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选拔人才 c.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d.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e.生活方式: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影响: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开 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农奴制的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中外历史重大改革
5、日本大化改新:
时间:646年开始,日本仿效我国唐朝典章制度开始改革
内容:
a.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 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b.经济: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 分给公民,统一赋税
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中外历史重大改革
中外历史重大改革
10、苏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时间:1921年
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 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影响: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 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 展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专题10)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专题(十)┃ 要点整合
二、近现代中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俄国走上了资本 主义发展道路。 2.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 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3.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 动,在当时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 化的第一步。 4.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是资 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它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 本主义制度,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专题(十)┃ 要整合
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新经济政策: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 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至1964年期间,赫鲁晓夫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 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用错误的思想指导 改革,苏联变成多党制,导致苏联共产党丧失执政党的地位。 国家权力分散,加速国家分裂,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4.以匈牙利为代表的东欧国家的改革,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引 起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
专题(十)┃ 要点整合
5.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彻底 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6.1953—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始进入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C.建立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2 . 唐老师说:我们往往抛开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对统治阶级阵营中的许多政要人物与国家建树之材,一如像李鸿章那样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坚持“师夷之长技”,力求摆脱困局的历史人物,缺乏一点“同情的了解”与尊重。
唐老师认为A.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B.我们都应该同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C.李鸿章是爱国者D.认识历史人物应有鲜明的阶级立场3 .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人物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下面主张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自强求富——袁世凯B.民主科学——陈独秀C.民主共和——康有为D.君主立宪——孙中山4 . 罗斯福上任后立即宣布实施新政。
“新政”的突出特点是A.加强对工业的指导B.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C.建立法西斯专政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5 .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历史事件是A.幕府统治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倒幕战争6 .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A.奖励战功B.奖励耕织C.统一度量衡D.确立县制7 . 下图所示为某阶段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和美国的对比图,其反映的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1960—1965年增长率高于美国,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效果B.1965—1970年增长率高于美国,体现了斯大林体制的积极作用C.1975—1980年增长率低于美国,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效D.1980—1985年增长率仍然低于美国,体现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失败8 .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专题02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测试)-2024届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部编版)
专题02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同步测试1、如图所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一位皇帝施政政策要点。
这些政策的结果应是( )A.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D.实现了南北统一【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根据图片信息推断出考查史实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故选B。
A、C、D与题干无关。
2.“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
”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日本的两次改革,一次是以中国为师的大化改新,一次是以西欧为师明治维新。
根据题目要求“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故选B。
3.(2018·北京中考)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握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
”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A.大化改新B.彼得一世改革C.明治维新D.俄国农奴制改革【答案】C【解析】根据关键词“推翻幕府统治”可知是考查日本历史,故排除B、D 俄国的改革。
关键“学习西方”可排除A,因为大化改新是学习中国。
4.(2018·盐城中考)“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从来还没有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为改变这一状况,1933 年罗斯福开始(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B.对外进行武力扩张C.全盘推行国有化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本题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故选D。
B、D与美国无关。
A是胡佛的政策,都可以排除。
5. 苏俄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
中考历史专题三《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知识框架
要点整合
专题训练
专题三┃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革命与改革
2.与下面表格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B ) 鲜卑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A.商鞅变法 汉姓 元 穆 陆 鲜卑姓 贺赖 独孤 贺楼 汉姓 贺 刘 楼
B.孝文帝改革
C.五胡内迁
D.忽必烈改制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革命与改革
知识框架
要点整合
专题训练
专题三┃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革命与改革
(2)在世界近代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工业革命开始后,资产阶
级政权不断巩固与扩大,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成为时代潮流, 有关日本的改革是什么?同时代的中国也曾试图进行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虽然失败了,但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近 代史上的这次改革是什么? 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维新变法)。
知识框架
要点整合
专题训练
专题三┃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革命与改革
4.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C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C.我国建立了深圳、上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D.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12.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制度更新、 科技进步和改革调整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
不断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纵览俄日改革】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俄日进行了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经
济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知识框架
要点整合
专题训练
专题三┃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革命与改革
知识框架
要点整合
专题训练
专题三┃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革命与改革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常考专题研究专题九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已不适应 苏维埃俄 国经济社 会的发展
1921 年春开始实 从苏俄的国情 施,以征收粮食 出发,利用市 税代替余粮收集 场和商品货币 制;实行自由贸 关系,巩固了 易;实行按劳取 工农联盟 酬的工资制等
国家 主要事件 事件背景 事件概况
苏联模式
弊端日益
苏联 赫鲁晓夫 暴露,严
国家 主要事件 事件背景
中国 社会主义 改革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 后,党和政 府实行改革 开放政策
事件概况
影响
在农村实行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在城市进行 城市经济体 制改革
促进了经济的 发展,增强了 我国的综合国 力,人民生活 水平大幅提高
观点1: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观点
常考专题研究篇
专题九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锐意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线索梳理
·线索1 中外封建性质改革 ·线索2 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线索3 社会主义性质改革
线索1 中外封建性质改革
线索2 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线索3 社会主义性质改革
国家 主要事件 事件背景 事件概况
影响
苏联 (俄)
(俄) 改革
重阻碍了
苏联的发
展
批判斯大林 个人崇拜, 进行经济改 革
影响
没有从根本上 解决苏联模式 的弊端
国家 主要事件 事件背景 事件概况
影响
苏联 戈尔巴乔 (俄) 夫改革
1985 年开始,先实施 国家权力分散, 经济改革,效果不佳, 加速了苏联的 后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解体 取消苏共领导地位, 实行多党制
国家 主要事件 事件背景 事件概况
影响
中考历史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点一:封建性质的改革一、中国1.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影响: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二、世界1.日本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主要内容: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查理·马特改革时间:8世纪前期内容:影响: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3.伯利克里改革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主要内容:……公民大会影响:使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考点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中国戊戌变法:1898年公车上书梁启超、康有为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二、世界1.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改革)背景: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内容:历史意义:1861年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但也留下大量封建残余)2.明治维新内容:历史意义: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3.罗斯福新政 1933年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考点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一、中国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上——政治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改革土地改革:(1950—1952)三大改造:(1953—1956)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世界苏俄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
部编人教版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练习题: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含答案)
专题二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2019·济宁中考)“甲午战败损失惨重,洋务运动弊端显。
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
”这首歌谣描写的是BA.《南京条约》的影响 B.戊戌变法的背景C.洋务运动的背景 D.《辛丑条约》的影响2.(2019·荆门中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CA.土地改革的推行B.遵义会议的召开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三大改造的完成3.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设置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
据此可知上海BA.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实验田B.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C.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D.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特区4.(2019·泰州中考)“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
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
”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A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B.继续坚持自由放任政策C.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5.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
下列属于评述的是BA.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B.新经济政策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C.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D.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片中的历史图1图2材料二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邓小平称之为“农民的伟大创举”。
……农村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它不仅解决了全国人民的衣食温饱问题,而且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专题06 中外重大改革-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归纳、命题拓展与真
专题06 中外重大改革古代改革商鞅变法(1)概况: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
政治上,确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2)影响: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封建地主阶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1)内容: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与汉人贵族联姻等(2)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近代改革洋务运动(1)内容: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筹建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2)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1)内容: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2)影响: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现代改革土地改革(1)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改造(1)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1)农业:1978年底开始,首先在农村展开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梳理纲要: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或变革
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或变革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国古代史上的改革1. 商鞅变法一治国不一道,便(pian)国不法古。
(即无论治理天下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
)(1)时间:公元前356年;(2)人物:秦国秦孝公支持的“商鞅变法”;(3)性质:封建制改革;(4)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最能体现改革性质,对社会变革起关键作用);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农业);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最能打击旧贵族的利益);③建立县制,(为郡县制打下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5)影响(略)2. 北魏孝文帝改革(1)时间:4世纪;(2)性质:封建制改革;(3)目的:巩固鲜卑族贵族的统治o (4)成功原因:顺应历史潮流;典故:胡人汉服、胡服骑射;(5)影响: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国近代史上的改革1、洋务派: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1) 背景: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外有西方列强(第二次鸦片战争) 的侵略。
(2)代表人物(见知识点) (3)根本目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4)结果: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 5)影响(见知识点) 2.戊戌变法( 1)背景(引发事件)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到北京;( 2)领导者:康有为和梁启超(3) 性质: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4) 结果:变法触动了掌握实权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变法历时103天失败,故称“百日维新二(谭嗣同甘为变法牺牲);(5) 失败原因:维新派没有实权,三、中国现代史上的改革1、土地改革①、土地改革的开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改革内容) 。
中考历史复习热点专题攻略专题六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含解析)
专题六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封建性质的改革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观点1: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顺应历史的改革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如俄国农奴制改革;与历史不适应的改革对社会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观点2:如何评价和学习改革家们。
改革家们都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远见卓识和过人的胆量,还具有顽强的意志和魄力以及为改革献身的精神。
我们要学习改革家们的这些优良品质和精神,首先要从现在开始,学习做人、学习做事。
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奖励耕战D.推行县制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体现这一作用的主要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B.严惩贪污受贿C.颁布均田令D.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举措的是()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4.“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
”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十月革命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1861年改革5.明治天皇和光绪皇帝在位时期进行改革的内容都涉及()A.大力提倡和发展文化教育B.实行君主立宪制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废除封建制度二、非选择题6.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1)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的气象的是什么运动?分别举出军事工业、新式海军各一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2018•泰州中考)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
A.推行县制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承认土地私有
2.(2019•改编题)如图所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一位皇帝施政政策要点。
这些政策的结果应是( )
A.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D.实现了南北统一3.(2019•原创题)“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
”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4.(2018•宿迁中考)“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 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5.(2018•株洲中考)“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 )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6.(2018•遂宁中考)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
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
①技术②自由劳动力③市场④资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2018•北京中考)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握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
”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
8.(2018•滨州中考)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D.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9.(2018•高新区二模)有学者称:20世纪最大的反危机经典案例“罗斯福新政”表明,任何危机中都可能孕育着新的“机遇”。
罗斯福新政的“机遇”是( )
A.遏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崩溃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C.颠覆了资本主义制度
D.铲除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10.(2018•滨州中考改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980年让农民
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闹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11.(2018•德州中考)观察下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2.(2019•改编题)“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俄),在运用计划与市场的手段来发展经济上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不成功的探索有( )
①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②斯大林模式③赫鲁晓夫改革④戈尔巴乔夫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9•易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事件的内容和作用。
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
……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
……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
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归纳北魏汉
化改革的影响。
(3)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两个历史事件面对当时的社会转型,“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
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14.(2018•商河一模)“改革开放”被列为2018年两会热点关键词前十名,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迁都洛阳导致游牧血统的统治阶级中汉族影响得
到了发展……自从在河南立足起就系统采纳的汉化措施进
一步加速了发展。
……鲜卑贵族和汉族望族之间的通婚受到了鼓励。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1)材料一中作出迁都决定的是谁?据材料一,概括“他”的改革措施有何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二如图《公车上书》
(2)如图反映的事件发生的背景与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这
一事件揭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
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 633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中我国的“农村改革”指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其历史作用。
这一改革是党的哪次会议做出的决策?
15.(2019•原创题)经济政策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
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螺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
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
1870年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
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
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
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
《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1)据材料一,归纳日本工业化的特点。
材料二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
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
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1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
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
——冯绍雷《普京和俄国政治》
(2)材料二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
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
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两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
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3)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调整农业政策的措施及特点。
参考答案
【真题精选】
1.B 2.B 3.B 4.A 5.C 6.B 7.C 8.B 9.B 10.D 11.D 12.D
13.(1)事件:商鞅变法。
内容:建立县制。
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不同: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或向汉族学习或汉化。
相同: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
14.(1)孝文帝。
以“汉化”为核心;全面改革。
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2)《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迅速增加(或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5.(1)政府主导和推进;向西方学习;将国营企业转给私人资本家。
(2)1861年改革使俄国废除了落后的农奴制,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鼓励农民减产并予以补贴。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