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5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5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泊 船 瓜 洲
宋 王 安 石春 明 风 月 又 何 来自 照 江 我 南 还 岸 。 ,
绿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
钟 山 只 隔 数 重 山 。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
泊 船 瓜 洲
宋 王 安 石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明 春 钟 京 月 风 山 口
\ \ \
何 时 \ 照 我 还 。
泊 又 只 瓜 船 绿 隔 洲 瓜 江 数 一 洲 南 重 水 宋 岸 山 间 王 , 。 , 安 石 \ \ \
\
明 春 钟 京 月 风 山 口
\ \
àn
何 时 \ 照 我 还 。
huán
泊 又 只 瓜 船 绿 隔 洲 瓜 江 数 一 洲 南 重 水 宋 岸 山 间 王 , 。 , 安 石
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5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古 诗 词 三 首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行即兴 唐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洛 阳 城 秋 里 思 见 秋 唐 风 张 籍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词语盘点
• 五古诗词三首 • 1、《泊船瓜州》(写景抒情)作者:宋,王安石 •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 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 2、《秋思》(叙事抒情)作者:唐,张籍 •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 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表达了客居他乡 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 3、《长相思》(写景、叙事融为一体)作者:清, 纳兰性德 • 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表达了作者 对家乡深深的思念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 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 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 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 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 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写了诗 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信给家人,却感觉 信短情长,无法尽诉,表达了浓浓的思想怀亲之 情。
• • • • • •
反义词 清白—污浊 慈祥—凶恶 稀罕—常见 郑重—草率 欺凌—保护 盛开—凋谢 完整—零碎 新鲜—陈腐 清澈—浑浊 柔软—僵硬 清爽—闷热
• • • • • • • •
近义词 偶尔—偶然 玷污—污辱 郑重—庄重 欣赏—观赏 寻找—寻觅 尤其—特别 点缀—装点
分外—格外 慈祥—安详 珍藏—收藏 姿态—姿势 担心—担忧 干涸—干枯 充足—充分
• 【重点句】 •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 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 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 人物,他们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 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 秉性才好!” • 告诉我们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愈是寒 冷和风气雪压,她就愈精神。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 征。所以我们要做不论多少磨难多少欺凌都不肯低头的、 顶天立地的人,永远保持中国人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 民族精神。 • 这一大段对美化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任务的赞誉,是外 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也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 会,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 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 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1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1
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六、背诵古诗和积累
1. 有感情地朗读2首诗。
2. 根据理解,带着感情,背诵2首诗。
3. 积累:古时别称:
书信:万金家书 信札 来鸿 鸿雁 家信 乡书 尺素
家乡:故乡 故园 故里 故土 乡土 乡里 桑梓 梓里
七、分层作业设计:
1.背诵、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2.除背默外,把你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感悟与父母进行交流。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高山。(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三首《江畔独步寻花》《寒食》《泊船瓜洲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三首《江畔独步寻花》《寒食》《泊船瓜洲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 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作者简介:
杜 甫 ( 712—770 ) , 字 子美,唐代诗人。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 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 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 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检校 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又称 他为杜少陵、杜工部,有 《杜工部集》。
二、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 成的 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二 教 学过程
(一)切入举偶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 中,拉 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 到令人兴奋而 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 觉,你谈谈自己的体 会吧!(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 (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表达愿望, 自然引 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 的声 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 道什么? (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三.教学 过程: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 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 4 年, 发生的事很多,作 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 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 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 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 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1.自读例 文,想一想: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泊船瓜洲泊船瓜洲,江潮落日,断烟寒翠间。

轻帆远影渐渺,古岸杨柳静倚。

行役艰难,心事如鸟,翻飞乱纷飞。

苦思冥想难测,往事如烟隐没。

瓜洲江畔,古韵犹存,历经千年残存。

荒凉古堡寂寥,石桥遗址空留。

泊船瓜洲,思绪万千,辗转难眠寐。

悠然自得在江畔,洒脱自由心意。

我行我素,一览众山小,秋水共长天一色。

醉饮美酒赏瓜洲,自然之景人人爱。

泊船瓜洲,历史沧桑,文化荟萃包藏。

游人如织走古道,感受古韵如云。

江上人家,渔舟唱晚,渔歌动人心弦。

繁华如画不停步,古韵同步显辉煌。

泊船瓜洲,思绪飘荡,回忆似潮涌浪。

古人留下千古悲欢,信仰与真爱共航。

美景如诗,泛舟江上,心旷神怡舒畅。

瓜洲的美景引游人,领略别样的风光。

泊船瓜洲,思绪流转,兴致倍增飘散。

船声荡漾江水上,探寻未知与奇迹。

瓜洲江畔,春风拂面,百花齐放迷人。

漫步绿道畅闲逛,品味自然之魅力。

泊船瓜洲,往事如烟,故乡的风土香甜。

远离尘嚣寻清凉,贪恋古韵不舍远。

瓜洲江畔,故土之情浓郁,乡愁难舍纷扰。

情感流转温情浓,留连不舍心向往。

泊船瓜洲,独自徜徉,留下片刻休憩。

追忆往昔如梦境,感慨万千如心裂。

瓜洲江畔,美景如画,宛如仙境入梦。

历史古迹陈年轶事,流传千古留人心。

泊船瓜洲,碧波万顷,映照天空明亮。

遥想古人情怀我,瓜洲景致美如诗。

瓜洲江畔,充满诗意,唤起古人情思。

赏花赏水共寻幽,泊船瓜洲心自由。

泊船瓜洲,古韵依然,凝固了岁月的美好。

留住过去的胜景,探索未来的脉络。

瓜洲江畔,深藏着故事,抚摸着人心忧愁。

泊船瓜洲,留给人们心头的思绪,温暖而长久。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古诗三首课件资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古诗三首课件资料

3.“复恐”和“又开封”表达了什 么情感?
3.诗人怕漏写了什么,这种“恐”促 使诗人不假思索的作出了“又开封” 的决定。显出了他对家人的重视和对 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 漏了一句。
客居在洛阳城的诗人想 给家乡的亲人写封信。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内秋风乍起。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五人子弟课件 ----Desgang制作室
古诗背景
所以,作者在这种际遇 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 难免将忧郁、伤感、消沉 之情融入字里行间,我们 也更能理解作者对即将远 离的家乡怀有的深深眷恋 之意了。
五人子弟课件 ----Desgang制作室
2.作者借助“春风”想表达怎样一种 心情?
2.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时这一思乡的愁绪想 春天的草一样,很快的滋生、蔓延起来, 当春风吹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 充满了乡愁。
秋思
[唐]张籍
意万重:形容要 表达的意思很多。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开封:把封好的 信拆开。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行人:这里指捎 信的人。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作: 写 意万重: 形容表达的意思很多。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我想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 通,一时之间却不知从何处下笔。
1.上阙“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 说明了什么?可以换成什么词?哪
一句点明了行军的方向?“夜深千 帐灯”说明了什么?
1.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 军之艰难。可以换成“万水千山、 跋山涉水、山高水长……”;“身 向逾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 向。“夜深千帐灯”体现了军帐 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

教学设计: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教学设计: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小学语文语文S版2001课标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结合画面、音乐、想象江南春的美景,揣摩作者用“绿”的精妙,反衬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意境的创设、拓展资料的展示、用适合诗的情感的旋律唱古诗,来体会作者深深地思乡情怀,顺势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2、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理解重点词语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

他们已积累了很多古诗,有描写春天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两个黄鹂鸣脆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有写借明月而思乡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等等;通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积累了王安石的《梅花》、《元日》、《书湖阴先生壁》等等,而且这首古诗是本课要学习的第三首古诗,经过前两首古诗的学习,学生已经总结、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解释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

这些都为学习这篇古诗奠定了基础。

3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诗意,感悟诗情.2,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难点:释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用意是本课的难点。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目标学时重点学时难点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1、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谁能背诵一下?是呀,远离家乡的游子,常常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间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思乡诗《泊船瓜洲》板书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首古诗,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学法,谁记住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按照这种方法来学习古诗。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5 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 优质课ppt课件_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5 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 优质课ppt课件_1

秋思 泊 船 瓜 洲
chóng 1、重复 2、重新 3、层 4、使重叠在一起
chóng
钟山只隔数重山

欲作家书意万重
zhòng 1、重量 2、重量大 3、程度深 4、重要 5、不轻率 6、重视
chóng 1、重复 2、重新 3、层 4、使重叠在一起
chóng
欲作家书意万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诗人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小组合作学习: 1、一人介绍诗人,一人解释诗
题,一人读古诗,一人说诗 句的意思。认真倾听他人发 言,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把你找到的表达作者思乡之 情的词句讲给组员听,互相 补充。
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温馨提示: 1、又是一年秋风至,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洛阳街
头,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心情如何?想到了什 么? 2、诗人作家书时,想到了谁?想说什么?他作家 书时的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内心呢? 3、当捎信的人即将启程时,诗人又是怎样做的 呢?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神情、动作又是怎样 的?
5、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
泊船瓜洲
jiān 1、中间 2、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3、一间屋子 4、量词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àn 1、空隙 2、嫌隙、隔阂 3、隔开,不连接 4、挑拨使人不和,离间 5、拔去或除去
jiàn
京口瓜洲一水间
隔开
钟山只隔数重山
zhòng 1、重量 2、重量大 3、程度深 4、重要 5、不轻率 6、重视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三首》,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学习《山行》、《枫桥夜泊》、《泊船瓜洲》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音乐渲染等方式,营造古诗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三首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共同探究诗歌的意境。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朗读与背诵:学生集体朗读、个人展示朗读,并尝试背诵古诗。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古诗。

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三首》2. 诗人:杜牧、张继、王安石3. 古诗:《山行》、《枫桥夜泊》、《泊船瓜洲》4. 诗意:描绘山水美景,表达诗人情感5. 背景资料:介绍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诗歌鉴赏,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 搜集更多关于杜牧、张继、王安石的诗作,进行拓展阅读。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古诗三首一《泊船瓜洲 》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古诗三首一《泊船瓜洲 》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古诗三首一《泊船瓜洲》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2.结合书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述。

3.背诵古诗《泊船瓜洲》。

2学情分析
学生已步入高年级。

不是第一次学古诗。

让学生回顾学古诗的方法与步骤。

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出方法。

通过学法的运用,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理解诗意采取“先扶---后放”的办法。

先扶学前两句,通过“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方法示范教学,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后两句。

目的是在学法上“教”学生,使其掌握方法为其智力经验的形成奠定基础。

3重点难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课前引入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三首古诗《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进行教学。

这三首古诗都是经典之作,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能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学习基础,他们对于古诗的韵律、意境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同时,由于古诗的语言和现代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掌握古诗的韵律和意境,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古诗的韵律和意境的理解。

2.针对重难点的教学策略:通过反复朗读、解读、欣赏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理解古诗意境的学习环境。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制作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素材,用于课堂教学。

2.准备教材:准备《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原文和译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三首古诗的原文,引导学生注意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5、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的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

教学重难点:1、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2、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泊船瓜洲》一、导入1、齐读单元导语。

2、释题。

泊:停船3、知诗人:王安石,北宋诗人,祖籍江西临川县,因父亲在江苏南京担任官职,后死于南京,因此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据说这首诗是诗人从南京赶往北京做官上任的途中写的。

4、读题。

二、学习古诗1、齐读古诗2、生根据注释理解整首诗的大意。

3、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理解诗句: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体会诗情:人在途中,心系家乡我从故乡南京出发去北京,途中将船停靠瓜洲,看见江苏的镇江到瓜洲只有一水只隔,镇江离我的家乡南京只隔着几座山而已。

(1)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出门主要靠的是走习惯了,“一水之间”“重山之隔”已经算是很近了,虽然我现在离家只有“一水之间”“重山之隔”,但是我是在赶路啊,在慢慢地远离家乡啊。

(板书:人在途中,心系家乡)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是(后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天过去了,又有再来的时候,你瞧,他把江南大地吹绿了,那么团圆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家乡。

)(2)朗读体味情感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你有吗送进去读!心在家乡,人却离家越来越远,这是一种南辕北辙的矛盾。

你边读边体会!就把这种想重返家乡的感情寄托给象征着团圆的明月吧!你读吧!三、背诵并默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说课稿(含3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说课稿(含3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说课稿(含3课时)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三首古诗:《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和《长相思》。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的古诗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而且也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的学习,对古诗的基本格式和韵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抒发可能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诗的美,培养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传达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所传达的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三首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三首古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文内容,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共同探讨诗人的思想感情。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抒发。

5.应用拓展:让学生举例其他类似的古诗作品,进行拓展学习和欣赏。

《泊船瓜洲》教案

《泊船瓜洲》教案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目标:1.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主题内容、训练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泊船瓜洲》。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泊船瓜洲》。

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借助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5、积累思乡的一些名句。

教学重点: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借助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准备音乐《月之故乡》《思乡曲》及课件。

课前导学1、读三首古诗词,读准字音,遇到难读字多读几遍;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大概了解诗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细读,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一、浏览单元导语,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及训练重点。

二、情境导入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

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

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首先,让我们走进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去感受他的乡愁。

二、出示古诗《泊船瓜洲》,初读古诗学生自读古诗,学习要求如下:1)读准字音,遇到多音字多读几遍;字正腔圆,读准节奏。

(间:jiān)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4)诗人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表达的呢?三、学生自学。

1、生对照自学提纲自读自悟。

2、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

齐读。

3、四人学习小组交流3、4题。

四、再读,理解诗意1、此时此刻,诗人身在何处?(身在瓜洲)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诗题看出来的)2、生读诗题,理解诗题。

3、介绍王安石写诗背景。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把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返回
返回
纳兰性德(1655---1685),原 名成德,字容若,纳兰氏,世居开原 东之叶赫河畔,满洲正黄旗人。其父 为康熙朝太傅明珠。康熙十四年 (1675),年方二十岁的纳兰性德科 考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一等侍 卫。凡康熙出行,其必扈从。纳兰性 德虽为皇帝近侍,却以诗文名世, 《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 就的词人之一。词风清新自然,全无 矫揉造作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 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 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绿”的故事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一个“绿”字写 活了初春江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绿”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春 风所到之处无不染绿,这就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春 风被拟人化了,正是“绿”的妙处。 传说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 等十多个动词,总感觉诗歌不够鲜活,最后选定了 “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 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春风又绿江南岸”则不仅叙述出春风已来到江南, 而且描绘出绿草如茵的江南之春,这怎能不让游子 长叹一声——“明月何时照我还”呢?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开封:打开已封的家书,惟恐遗漏什么,
一再补充。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行人:此处指送信的使者。
.发:出发。
.意万重:思绪万千。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作客他乡,见秋风 而思故里,托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 打开看了几遍。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秋风所包含的肃 杀之气,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和人 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羁留异乡的游子, 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 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这“欲”字颇 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 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 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 何表达。
古诗朗诵
长 相 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返回
程: 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 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 即今山海关。 那畔: 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 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 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整夜风雪交加。 聒: 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 故乡。 此声: 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取家书即将 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 开封。写出了诗书成封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 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太过匆 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 开信封 。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 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 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惶恐,竟然促使诗人 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更显出他对这封意万 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 惟恐遗漏了一句。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 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 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 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 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 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 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 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泊”:停船靠岸。
“泊船瓜洲”:把船停靠在瓜洲
的江岸上。
【注释】
1. 泊船:停船靠岸。 2.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 的意思。
返回
7. 何时:什么时候。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秋天思念亲人的 情景。秋天到了,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 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 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 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打开信封看看还有什 么没写。诗人通过写信和“开封”这两个 细节的描写,把客居他乡思念亲人的复杂 的感情,传神地表达出来了。
交流与讨论:
这首词抒写羁旅思乡之情。上 片写奔赴山海关中途夜宿军帐时的 苦闷,下片抒思乡之情。语言和谐 明快,感情表达率直自然,风格缠 绵哀惋,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
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 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 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 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 风雪勾起的。
返回
理解本诗的特色:前两行 看是写眼前景象,但在诗中却 饱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 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 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 厚的。
张籍,768~830, 字文昌,唐朝人,祖居 苏州,后居和州乌江 (安徽和县乌江镇), 曾任水部员外郎、国子 司业,故世称张水部、 张司业。 为诗手法活泼圆转, 有《张司业集》。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
第三句又写景,点出时令已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 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 表现出自己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与亲人 团聚的愿望。
王安石:(1021— 1086)字介甫,晚号半 山,抚州临川(今江西 抚州)人。21岁中进士, 当过十多年地方官,曾 于宋神宗时担任宰相推 行变法改革,是北宋著 名有名的政治家、文学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古诗朗诵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21. 古 诗 词 三 首
泊 船 瓜 洲 秋 思 长 相 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 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 真挚的情感。《泊船瓜洲》、《秋思》、《长 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洛 (luò)(洛阳)
榆 (yú) (榆关) 畔 (pàn) (那畔) (千帐) 帐 (zhàng)
8、还:回家。

瓜 洲
jiàn
西
长 江 钟山

京口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 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 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南边岸上 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 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并不遥远了。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 行,夜深千帐灯。
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 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 “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 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在这羁旅野 外的深夜,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 是一个特殊的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 势之浩大。
返回
返回
古诗背景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年过半 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已经历了 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再 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 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 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 第二年,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 所以,作者在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 瓜洲》,难免将忧郁、伤感、消沉之情融入字 里行间,我们也更能理解作者对即将远离的家 乡怀有的深深眷恋之意了。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 成,故园无此声。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 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 出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 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着 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 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故 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 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 流淌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