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基活性炭的定向制备与再生研究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65109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0.png)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介绍了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概述和应用价值。
接着在详细讨论了煤基活性炭原料的选择与处理、制备工艺的研究、性能测试与分析、在环境治理和能源领域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对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提出了关于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及其在环境治理和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原料选择、性能测试、环境治理、能源领域、现状、展望、未来发展、建议、关键词1. 引言1.1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概述煤基活性炭是一种通过特定工艺制备而成的高效吸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研究是为了提高其吸附性能和净化效率,以适应不同环境治理和能源利用需求。
目前,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旨在系统地总结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探讨其在环境治理和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旨在为提高煤基活性炭的性能和应用效果,推动其在环境治理和能源利用中的广泛应用。
1.2 煤基活性炭的应用价值1. 环境治理领域:煤基活性炭可以有效去除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在水处理领域,煤基活性炭被广泛应用于脱色、脱氯、脱臭等水处理工艺中,能够有效提高水质。
煤基活性炭还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环境保护作用。
2. 能源领域:煤基活性炭在能源领域也有重要应用价值。
煤基活性炭可以作为传统煤炭的替代品,用于燃烧、发电等能源生产过程中,能够减少对传统煤炭的需求,降低碳排放和减少资源消耗。
煤基活性炭还可以用于储气、储氢等能源转化和存储领域,为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0e5a3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8.png)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煤基活性炭是一种重要的吸附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孔隙度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
本文对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
制备原料:本实验采用的原料为褐煤,煤质为干基灰分12.5%,挥发分45.6%,固定碳34.8%,全硫1.78%,水分1.2%。
制备工艺:将褐煤粉末置于加热炉中进行焦化,焦化过程中,褐煤中的挥发分慢慢被热解出来,同时固定碳逐渐浓缩。
煅烧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煅烧温度升至300℃,煅烧时间5小时,主要用于除去原料中的水、气态成分和杂质物质。
第二阶段煅烧温度升至800℃,煅烧时间4小时,将固体褐煤焦进行再生,使其分解出一部分孔洞,提高了其比表面积。
在煅烧的第二个时期中,将焦化后的煤粉放置于加热炉中,保持煅烧温度在800℃,加入氮气或水蒸气至2MPa的压力下进行水蒸气或煤气活化。
将煤基原料在800℃高温下气化,使其产生很多孔洞,增加其表面积和孔隙度,提高其吸附性能。
活化后,经水洗、干燥、烘烤后制成煤基活性炭。
控制工艺参数:在煅烧和活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工艺参数,以保证制备出的煤基活性炭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控制的参数主要包括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流动速率、气氛等。
煅烧温度适合在800℃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充分焦化并生成大量活性基团。
煅烧时间在5-6小时内,可以达到焦化的目的。
在活化过程中,气氛要尽量保持惰性气体,以免对煅焦样品产生影响。
流量速率适合在20-30mL/min,可以保证反应充分。
检测煤基活性炭的吸附性能:通过检测制备出的煤基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可以评价其质量是否合格。
常使用的检测方法有恒重法、氮气吸附法、甲醇蒸汽吸附法等。
其中,氮气吸附法是一种比较直接、简单的检测方法,可以获得煤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体积等指标。
一般来说,制备出的煤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应该在800-1200m2/g之间。
活性炭的再生研究
![活性炭的再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c7a7f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6.png)
活性炭的再生研究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和吸附能力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水处理、空气净化和化工等领域。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逐渐降低。
为了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和节约资源,研究人员开始对活性炭的再生进行深入研究。
活性炭再生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高温热解、蒸汽再活化和微波再活化等。
高温热解是通过加热活性炭,使其内部的吸附物质脱附,从而恢复吸附性能。
蒸汽再活化是在高温高压下,将活性炭暴露在水蒸气中,通过水蒸气的氧化作用来修复其吸附性能。
微波再活化是将活性炭放置在微波辐射场中,通过微波的加热作用来提高吸附性能。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对环境友好。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酸洗法、碱洗法和氧化法等。
酸洗法通过使用酸性溶液,可以去除活性炭表面的有机物和无机盐,以恢复其吸附性能。
碱洗法则是使用碱性溶液,通过碱性溶液的碱解作用,将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有机物脱附出来。
氧化法则是使用氧化剂将活性炭表面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恢复吸附性能。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活性炭表面的污染物,并恢复其吸附能力。
除了物理和化学方法,还有一些新兴的再生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活性炭再生。
例如,电化学再生技术利用电化学反应,通过电解活性炭表面的污染物,从而使活性炭恢复吸附性能。
此外,超声波再生技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作用,破坏活性炭表面的吸附层,从而实现活性炭的再生。
活性炭再生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增加再生效率和降低能耗。
首先,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优化再生条件,选择适当的温度、压力和时间来提高再生效率。
其次,可以考虑多种再生方法的组合应用,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的联合使用,来增加再生效果。
此外,也可以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在活性炭再生中实现更高效、更节能的方法。
总之,活性炭的再生研究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
今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解决再生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6dc87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4.png)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引言活性炭是一种具有优异吸附性能的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加工、医药等领域。
煤基活性炭是指以煤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具有丰富的资源、低成本和多孔结构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围绕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展开研究,探讨煤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工艺参数优化以及其应用前景。
一、煤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1. 物理法物理法制备煤基活性炭是指利用物理方法进行煤的活化处理,不引入化学试剂。
常见的物理法包括高温蒸汽活化法、热解法和微波活化法等。
高温蒸汽活化法是将煤料置于高温蒸汽中,使煤料结构发生变化,增加孔隙结构,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热解法则是通过高温热解煤料,使其发生结构改变,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不同孔隙结构的活性炭。
微波活化法则是利用微波加热技术,使煤料在短时间内快速升温,从而形成活性炭。
2. 化学法化学法制备煤基活性炭是指在煤料活化过程中引入化学试剂进行处理,常见的化学法包括酸碱活化法、盐活化法和气相活化法等。
酸碱活化法是指将煤料浸泡在酸碱溶液中,通过酸碱的腐蚀作用使煤料表面形成大量微孔结构,提高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
盐活化法是将含有碱金属盐的混合物与煤料一起进行高温处理,使煤料活化形成孔隙结构。
气相活化法则是将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汽等)引入煤料,在高温条件下使煤料发生活化反应,形成活性炭。
3. 组合法组合法是指将物理法和化学法相结合,利用物理和化学共同作用的方式进行煤基活性炭的制备。
采用酸碱活化法和高温热解法相结合,可以在不同温度下分别进行酸碱处理和高温热解,形成丰富的孔隙结构和独特的表面化学性质,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二、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参数优化1. 原料选择煤基活性炭的原料选择对活性炭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煤基活性炭的原料主要包括无烟煤、褐煤和木质素等,其中无烟煤是较为理想的原料,因其含碳量高、结构致密,制备活性炭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
2. 活化剂选择活化剂的选择对制备煤基活性炭也具有重要影响。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8a7cf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3.png)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煤基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孔隙度大等优点的重要工业材料。
其制备工艺的研究是制备高品质煤基活性炭的关键。
本文将从煤基活性炭制备的工艺流程、制备工艺参数优化以及材料特性等方面综述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1. 工艺流程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干燥、炭化、活化等步骤。
1.1 原料处理煤作为煤基活性炭的主要原料,需要进行物理、化学处理,除去其中的杂质、灰分、硫等,以保证制备出的煤基活性炭品质良好。
此外,原料的粒度大小和煤种选择也会影响活性炭的品质。
1.2 干燥为了避免活化过程中水分蒸发带来的影响,需要将原料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率降至一定水平。
1.3 炭化炭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原料进行热解,使其中的有机物转化成碳酸盐以及一部分煤醚。
炭化的条件包括温度、时间、升降温速度等,会直接影响煤基活性炭的孔隙度、比表面积等特性。
炭化后的煤基材料需要进行活化。
活化过程可以分为化学活化和物理活化两种类型。
化学活化是将炭化的材料进行氧化处理,使其中的碳酸盐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形成大量的孔隙结构;物理活化则是在相对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将炭化的材料与蒸汽或空气等作用剂接触,形成孔隙结构。
活化条件的选择与活化剂的种类、浓度密切相关。
在活化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包括活化温度、时间、活化剂种类和浓度等。
2. 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表明,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参数对活性炭的孔隙度、比表面积等特性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
下面就几个重要参数进行阐述。
炭化温度直接影响煤基活性炭的孔隙度。
随着炭化温度的上升,煤基材料的孔隙结构不断变大,孔径不断增大,孔隙度也不断提高。
但当炭化温度过高时,孔隙结构的增长速率减缓,同时炭与氧气反应的副反应也会增加,使得孔隙可操作空间缩小,煤基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下降。
2.2 活化温度活化温度也是影响煤基活性炭孔隙度和比表面积的重要因素。
活化温度较大时,孔隙结构增大,但过大的活化温度也会导致孔隙结构破坏,产生孔堵塞现象。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1d8414c1ed9ad51f11df21c.png)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作者:黄景星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9年第05期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对其活化原理进行详细描述。
为今后煤基活性炭的发展走向提供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煤基活性炭;炭化;活化活性炭,又称为多孔碳。
其间隙较大,且是一种人工碳材料堆积而成的。
作为碳的一种,活性炭拥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承受高温、高压并抗酸碱度。
活性炭不会在水、有机溶剂中消解。
是一种环保的,经济类的材料。
活性炭的制备类材料应用面比较广泛,就原料来说,活性炭的制备原料分类有木制以及煤质类原料。
此外,果壳、秸秆以及纸浆等都可以作为木制原料。
而无烟煤、沥青等则是煤质类原料的绝佳选择。
1 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研究过程1.1 炭化在煤基类活性炭的制备过程中,只有让煤分子结构中的含氧官能团断裂,同时令自由基芳环进行分解聚合,才能让碳的含量大幅度提升,让煤基活性炭的生产流程能够顺利实施。
工艺师需要在活化过程中,仔细研习孔隙碳结构。
总的来说,炭化煤基活性炭的工艺,需要坚决杜绝空气的进入,化学品也不能参与其中,氢、氧等大部分的非碳元素需要不断被分解,此后才能顺利进行炭化。
在炭化的过程中的第一步骤,就是分解,通过气态的方式;其次是自由的碳元素需要进行结合,进而由无序变为有序;第三,通过无序的碳进行填充,才能形成孔隙发达,具有成熟结构的活性炭。
1.2 活化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此外还有少量灰分,是一种类石墨螺层型微晶结构。
赋予炭颗粒活性,使炭形成多孔的微晶结构,具有发达的表面积的过程称为活化过程。
活化过程分为化学活化法以及物理活化法两类。
在化学活化法中,要将化学药剂和含碳物质相互结合。
此类方法制得的活性炭,次微孔发达,多用于液相吸附。
而在物理活化法则是一种气体活化方法,有三个要素需要参与其中,即水蒸气、二氧化碳以及氧气。
此类活化法制得的活性炭,微孔发达,对气相物质有很好的吸附力,当然也可通过控制炭的活化程度而用于液相吸附。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6200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f.png)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一、活性炭再生的意义活性炭再生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其吸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生产成本,节约资源。
活性炭再生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研究活性炭再生技术对于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活性炭再生的方法活性炭再生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是指采用高温脱附、压力变化等物理手段进行再生;化学法是指采用化学试剂对活性炭进行处理;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活性炭进行再生。
物理法和化学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再生方法。
1. 物理法物理法的再生方法包括高温脱附、换热再生和压力变化等。
高温脱附是指将饱和吸附剂在高温下进行加热,通过升高温度来驱除吸附在活性炭孔隙中的物质,达到再生目的。
换热再生是指利用其他热载体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来对活性炭进行再生。
而压力变化则是通过改变活性炭所处环境的压力来实现对活性炭的再生。
2. 化学法化学法的再生方法主要包括氧化法、还原法和酸碱法等。
氧化法是指将活性炭暴露在氧化剂中,使其与被吸附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达到再生的目的。
还原法则是指将氧化的活性炭暴露在还原剂中,还原被氧化的活性炭。
酸碱法是指利用酸碱溶液对活性炭进行处理,使活性炭脱附被吸附的物质。
三、活性炭改性的意义活性炭改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吸附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增加其使用寿命。
通过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可以使其在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研究活性炭改性技术对于提高活性炭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活性炭改性的方法活性炭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复合改性。
物理改性是指通过改变活性炭的外部形貌和孔结构来提高其吸附性能。
化学改性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改变活性炭的表面性质和化学成分,以提高其吸附性能。
复合改性则是指通过将活性炭与其他吸附材料或催化剂进行复合,以提高其吸附性能。
2. 化学改性化学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氧化改性、硫化改性和氮掺杂改性等。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32b61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2.png)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表面积、强吸附能力和多孔性的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化学工业、生物医药等领域。
然而,长期的应用和多次使用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会逐渐降低,需要进行再生或改性。
活性炭的再生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化学、物理处理手段,使其恢复吸附能力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再生方法主要包括热再生、化学再生和微波再生。
其中,热再生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高温下将吸附物从孔隙中蒸发出来,并将炭表面氧化还原,以去除表面的致密层,提高孔隙度和孔隙径。
化学再生是指通过酸、碱等化学试剂来去除活性炭表面的吸附物和残留物质,但这种方法会导致炭的孔结构和形貌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吸附性能。
微波再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再生方法,它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再生,保持了炭的微观结构和形貌,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验证。
除了再生,改性也是提高活性炭吸附性能的重要手段。
活性炭的改性主要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种方式。
物理改性包括高温炭化、氧化、表面修饰等方法,可以改变炭的孔隙度、孔径分布和表面活性位点等特性,从而提高其吸附性能。
化学改性则是通过在炭表面引入一些功能基团来扩展其吸附范围和吸附能力。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通过铁、锰等过渡金属的离子交换或化学吸附改性可以增强炭对重金属、有害气体的吸附特性。
总之,活性炭的再生和改性可以有效提高其吸附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为实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加高效、可持续和环保的方法来进行活性炭的再生和改性,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cbfae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5.png)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煤基活性炭是一种常见的吸附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和很高的表面积。
由于其制备工艺直接影响到其吸附性能和使用范围,因此对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研究非常重要。
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通常分为两个步骤:炭疽化和活化。
炭疽化是将煤炭高温处理,使其变为炭黑,同时释放出volatile matter。
活化是通过进一步高温处理,使炭黑表面生成大量的微孔结构,从而增加其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
炭疽化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物理炭疽化和化学炭疽化。
物理炭疽化是将煤炭加热至较高温度,使其发生干馏,从而分离出volatile matter和炭黑。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炭黑,但操作条件较为严格,成本较高。
化学炭疽化是将煤炭与化学试剂反应,生成可挥发成分,然后进行热解,得到炭黑。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条件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得到的炭黑质量较低。
活化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
物理活化是将炭黑加热至高温,在活化剂(例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的作用下,炭黑表面发生物理变化,生成多孔结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产品质量较高,但活化效果较差。
化学活化是将炭黑与活化剂进行反应,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大量的微孔结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活化效果好,但活化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谨慎,成本较高。
在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中,关键问题包括炭疽化温度、炭疽化时间、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种类和用量等。
通过调控这些参数,可以得到具有不同吸附性能的煤基活性炭。
还可以通过添加助剂、改变煤炭种类等方法来改善煤基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研究对于提高煤基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扩大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控炭疽化和活化的条件和参数,可以得到具有不同吸附性能的煤基活性炭,满足不同领域和应用的需求。
还可以通过添加助剂、改变煤炭种类等方法来改善煤基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希望相关科研人员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并开发出更高性能的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
煤基活性炭生产技术探讨
![煤基活性炭生产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798b51fd15abe23482f4dda.png)
煤基活性炭生产技术探讨摘要:社会经济发展活力不断提升,生产生活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现阶段,煤基活性炭成为煤炭加工行业中常用的产品,属于一种高附加值产品,煤基活性炭与传统活性炭相比,吸附能力更加显著,加速了煤基活性炭在市场中的应用推广。
因此,本文将对煤基活性炭生产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煤基活性炭;生产技术;原理引言: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其它化石资源相比,煤炭资源的价格更加低廉,也可生产出许多额外附加值的产品。
煤基活性炭作为当今市场中使用广泛的一种产品,生产技术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如何进一步提升煤基活性炭的性能,使其孔隙结构变得更加丰富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煤基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成为相关技术人员科研攻关的重点。
一、煤基活性炭生产技术工艺1、煤基活性炭的生产原理煤基活性炭生产包括诸多生产工序,例如,备煤、成型、碳化以及活化等。
活化方式进一步分为物理活化、化学活化以及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活化方式。
物理活化是在高温环境下,二氧化碳以及氢气等气体会与原料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原料表面出现孔隙,实现造孔效果。
化学活化是将原料浸泡在化学试剂中,一段时间过后,对原料进行碳化与活化工艺,完成化学药品的回收。
与物理活化方法相比,化学活化法所制备的活性炭表面积较大,由于使用化学试剂,对设备造成一定腐蚀,化学试剂也会在活性炭产品中残留一部分,需要额外的对产品进行清洗作业,增加工艺流程的同时,也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伴随污染问题,所以化学活化已经被绝大部分生产企业所抛弃。
当前,物理活化是煤基活性炭生产环节中常用的活化方式。
2、煤基活性炭生产工艺在生产煤基活性炭时,生产工艺分为三种,即:原煤破碎活性炭生产工艺、成型活性炭生产工艺与粉状活性炭生产工艺。
2.1 原煤破碎活性炭生产工艺原煤破碎活性炭生产工艺是将原煤进行破碎处理,通过一系列流程(见下图)完成煤基活性炭的生产。
原煤破碎活性炭生产工艺在应用过程中,不仅操作便捷、工艺简单,而且生产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提升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06953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a.png)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活性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蒸汽吸附、防毒、化工和食品加工等领域的重要材料。
但是,由于它的高价和不可降解性,其回收再利用和环境友好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关于活性炭的再生和改性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加,并取得了不俗的进展。
活性炭的再生主要有物理再生法和化学再生法两种。
物理再生法是将废弃的活性炭通过高温、低压、气体气流、微波等方式进行热解,从而实现去除吸附剂上的吸附物质的目的。
热解过程中,吸附剂脱除吸附物的条件取决于温度、时间和气体环境等因素。
根据热解温度、持续时间及氩气流量等因素的不同,物理再生法可以分为高温活性炭再生法、顺序热解再生法、微波再生法和压差脱附再生法等。
化学再生法是使用氧化剂或酸碱等化学试剂进行再生。
氧化剂可用过氧化氢、臭氧、氯气等常见氧化剂;而酸碱则常用的有盐酸、氢氧化钠等。
化学再生法的优点是去除能力强,且可同时改善活性炭的物化性能;缺点则是产生大量的化学废液,处理成本高,并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好的影响。
改性方面,则可以通过表面改性、催化改性和复合改性等方式进行。
表面改性是优化活性炭表面化学活性。
常见的表面改性方法包括沉积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和聚合物等复合材料等。
由于表面改性能控制吸附器的表面化学性质和结构,因此它能够有效增强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提高其循环利用效率。
催化改性则是利用催化剂对活性炭表面的化学反应进行改造。
常用的催化改性方法包括碲酸盐改性、蒙脱石改性等。
催化剂的作用是在反应体系中提高活性产物的产率和选择性,进而降低其环境污染。
复合改性则是将活性炭与其它物质复合在一起,制备成新的复合材料。
复合改性的材料种类繁多,包括聚合物、石墨烯、铁氧物、超细纤维等。
通过复合改性,活性炭的机械性能、水中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
总体而言,活性炭的再生和改性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不断摸索中取得新进展。
在进行活性炭回收利用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关注活性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寻求更高效、更环保的技术手段。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522a2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f.png)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活性炭是一种具有丰富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的多孔性材料,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因此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环境保护、水处理、医药和食品工业等。
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污染和饱和,导致吸附性能下降,因此需要进行再生或改性以保持其吸附性能。
本文将针对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进行研究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活性炭的再生主要是指将已被使用过的活性炭通过一系列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使其重新获得较好的吸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目前常用的再生方法主要包括热再生、气相再生、溶剂再生和微生物再生等。
1. 热再生热再生是指将已饱和吸附物的活性炭放置在高温下,通过热解或氧化的方式将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物质热解或氧化脱附出来,从而实现活性炭的再生。
热再生的温度、时间和气氛条件对再生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表明,热再生可以有效地去除活性炭上的有机物,但对于一些无机物质的再生效果不佳。
气相再生是指通过将已饱和吸附物的活性炭暴露在气体流中,利用气相传质的方式来将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物质逐渐脱附出来,从而实现再生。
气相再生常用的气体有空气、蒸汽、氮气等。
气相再生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但对于一些难挥发物质的再生效果较差。
溶剂再生是指将已饱和吸附物的活性炭放置在适当的溶剂中进行浸泡或洗涤,以溶解固定在活性炭表面的污染物质,实现再生。
溶剂再生通常采用的溶剂有醇类、酮类、醚类等。
溶剂再生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去除一些难以在热处理或气相传质条件下脱附的污染物质,但对于一些高温不稳定的污染物质不适用。
4. 微生物再生微生物再生是指将已饱和吸附物的活性炭暴露在一定的微生物作用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对吸附物质进行降解或转化,从而实现再生。
微生物再生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但对于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或无机物质效果不佳。
活性炭的改性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对活性炭进行处理,改变其表面性质和孔隙结构,以增强其吸附性能或赋予其特定的功能。
煤炭加工废弃物热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煤炭加工废弃物热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481574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2.png)
煤炭加工废弃物热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炭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种能源,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如果这些废弃物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环保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化学稳定性和高表面积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净化、食品加工等领域。
与传统的煤炭相比,活性炭具有更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制备活性炭已成为广大科学家关注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研究人员们发现煤炭加工废弃物可以通过热解制备活性炭,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减缓了煤炭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加工废弃物中的有机成分可以通过在高温下热解,使其产生各种化学反应,最终转化为活性炭。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并且不需要使用昂贵的化学药剂,因此备受研究人员们关注。
煤炭加工废弃物热解制备活性炭的实验研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热解温度和时间,这是影响热解反应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在不同的热解温度和时间下制备的活性炭,其表面积、孔隙大小和吸附性能都有所不同。
因此,热解温度和时间对活性炭的制备过程和吸附性能影响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其次,还需要考虑煤种选择和炭化条件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煤所含的有机成分不同,因此在制备活性炭时需考虑煤种选择的因素。
此外,制备活性炭的炭化条件对其吸附性能也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和优化炭化条件。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干扰。
例如,废弃物的水分含量、颗粒大小、形态和硫含量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活性炭的制备和吸附性能。
因此,在实验研究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和控制这些干扰因素,以保证活性炭的制备过程和吸附性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煤炭加工废弃物热解制备活性炭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环保技术。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这种技术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因此,通过对热解温度、热解时间、煤种选择、炭化条件和其他干扰因素的研究和控制,将有助于更加高效地制备活性炭,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煤基活性炭的制备研究进展
![煤基活性炭的制备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ffd788bbceb19e8b8f6ba3d.png)
3 2
四川化 工
第l 6卷
2 0 1 3 年 第 1期
3 活化
活化是在炭化形 成的孔隙基础上 , 进一步扩孔 而提高 炭 的活性 的过程 , 是 由半 焦变成 煤 焦的过 程 , 主要以缩聚反应 为主 。在高温的条件下 , 由炭化形 成 的微 晶与活化 剂 进 行反 应 , 微 晶 的不 均 匀燃 烧 导 致新孔隙的出现 , 在整个活化过程中孔隙不断加宽 , 相邻微孔之间的壁完全被烧毁而形成较 大的孔 隙, 原来闭塞的孔开放, 使碳表面受侵蚀的细孔结构更 发 达 。
化学活化剂。
复合活化法是将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法的优点 结合 起来 而形成 的技 术 , 近 些 年 来 被广 泛 的应 用 于 煤基 活 性 炭 的制 备 中 。J . Ga n a n等口 B ] 在 使 用 复 合 活 化法制 备活 性 炭 的研 究 中 , 首 先 采用 了 KOH 为 活 化 剂对 褐 煤 进 行 活 化 , 然 后 在 N。 气 氛 中 进 行 炭 化, 最后 以空 气 为 活 化 剂 对 炭 化 料 进 行 物 理 活 化 。 研究表明, 在化学活化 中的最佳 K O H 浸渍 比率为 3 : 1 , 物理 活化 时 的最佳 温 度 为 8 0 0  ̄8 5 0 。 C, 此 时 可 制得比表面积为 2 3 4 6 m / g , 体积为 1 . 0 2 c m 3 / g的高 孔 隙 活性 炭 , 以空 气 为 活 化 剂 的 物理 活化 能 使 K O H活化后 的活性炭 的组织结构能到 明显改善。 I . e e 等 在探究预处理 和活化条件对活 性炭性能 影响的研究时发现 , 以C O z 为活化剂 , 与没有采用化 学处理制备的活性炭相 比, 采用化学处理后所 得的 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将会有 3 O 9 , 6 的提高, 化学处理的 作用主要表现在对 活化程度 的影响 , 所 以它会使 活 性炭 的 孔 体 积 增 加 的形式被释放出来 , 然后是 自由的碳元 素相 互 结合 , 形成 以石墨微 晶单元形式 的有序结构 , 同时 无 序 的碳 则 填充 在无 规 则 的 晶格 间 , 最 后 只有 通 过 活化才能产生出具有高度发达孔结构的活性炭。 煤基 活性炭生产过程 中的炭化过 程中, 采用不 同的炭化升温速度及终温 , 生产所得 活性炭性能也 各 有差 异 。研究 表 明 , 炭 化升 温速 度 主要 是 对 炭 素 前驱体的微 晶结构有较大影响l _ 4 ] 。而炭素前驱体是 碳 材料 被加 热 到 5 0 0  ̄ C左 右进 行 炭 化 的过 程 中生 成 的。J a n k o w s k a 等_ 5 ] 认为高的升温速度对微 晶结构 有序化有不利影响。因为在 固相中 自由基移动慢 , 没有足够时间进行有序化 , 同时 , 在 高升温速度下 , 会在短时间内析出大量的挥发分 , 结果 生成较大 的 孔隙, 而且炭化反应产物 的反应性 也 比慢速升温时 高。值得注意的是 , 高 的升温速度 也对 活性炭 的强 度不利 。而炭化温度直接关系到碳化料 的孔结构及 强度。炭化温度过高 , 会使微孔体积显著降低 , 但会 使其强度增加。大量试验研究表 明, 6 0 0 ' C 是炭化的 最佳温度 。在炭化过程中还要 防止 氧化 , 否则 会影 响能形成孔隙的碳结构的生成 。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64063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e.png)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活性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吸附材料,主要应用于广泛的工业和环境领域。
然而,由于其吸附饱和后的再生难度和成本高昂,影响了其持久性能的应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进行了许多研究,采用了新的再生和改性方法,以提高活性炭的再生效率和性能。
一种常见的活性炭再生方法是热解法。
热解法主要是通过加热活性炭,释放有机物质,恢复其吸附性能。
通过热解法再生的活性炭可以达到95%以上的吸附性能恢复率,但这种方法存在能源消耗大、再生效率低等缺点。
因此,为了提高再生效率,近年来还开展了很多新方法,如化学再生、电化学再生、微波再生、交流电场再生等。
化学再生方法利用化学药剂来清洗吸附介质表面,来除去多余的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活性炭的再生效率。
电化学再生则是通过电特性来再生活性炭,可以有效地减少再生过程的成本和能源消耗,同时做的过程也相对较简单。
微波再生,则是利用微波的加热能力来加速有机污染物的蒸发和分解,从而实现更快速的活性炭再生过程。
另外,交流电场再生是一种基于交流电场的再生方法,可以提高活性炭的再生效率,同时也实现外部控制的再生过程。
除了再生方法的改进,活性炭的改性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
这些改性措施旨在改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增加其表面积和孔径大小,编辑活性炭的重量和结构等。
比较常用的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可以通过改变活性炭的热处理温度、烷基化、氧蚀、返还等方法来改变其表面化学特性,从而提高其吸附性能。
而化学改性则是通过改变活性炭表面的化学性质,利用物化学反应来改变其孔隙结构和性质。
化学改性一般是通过酸、碱、氧化剂等进行改性。
通常,采用碱性改性可使活性炭孔径增大,表面积增加;氧化改性可增强活性炭的表面亲水性,并增加其活化程度;酸性改性可以改变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分布,同时提高其孔隙特性.总体来讲,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技术,是有助于减少其再生成本,提高其再生效率和性能,增加其环保贡献的。
煤基活性炭的定向制备与再生研究
![煤基活性炭的定向制备与再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e958334ccbff121dd368341.png)
煤基活性炭的定向制备与再生研究摘要:对煤基活性炭生产过程中炭化与活化的机理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同时分析了制备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并且具体分析了活性发电极材料的定向制备。
介绍了活性炭再生以及评价方法,为煤基活性炭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基活性炭;炭化;活化;再生引言:活性炭又叫多孔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极大表面积的人工炭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能经受水湿、高温及高压,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使用失效后可以再生,是一种循环经济性材料。
并且活性炭的制备原料十分广泛,主要分为木质类和煤质类原料。
木质类原料主要有果壳,农作物秸秆及纸浆废液等;煤质类原料主要有褐煤,无烟煤,焦炭煤及石油,石油沥青焦等。
一、煤基活性炭的生产1、炭化煤基活性炭的生产工艺中,炭化的主要目的是使煤分子结构中的含氧官能团断裂并使得自由基芳环进行分解聚合,从而可以增加碳的含量,为活化过程中需要形成的孔隙碳结构进行培育。
煤基活性炭的炭化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在隔绝空气,不加入化学品的条件下热解。
炭化过程首先是包括氢、氧等大部分的非碳元素经过分解之后,以气态的形式释放,之后一些自由的碳元素互相结合,形成有序结构,也就是石墨微晶单元形式,然后,那些无序的碳就可以填充进去,经过活化之后形成发达的空隙结构活性炭。
2、活化煤基活性炭的活化过程就是利用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对碳进行弱氧化的过程。
活化过程分为化学活化法和物理活化法,所谓化学活化法是将化学药剂与含碳的物质进行混合,然后结合炭化进行活性炭的生产;而物理活化法是利用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氧气等与含碳物质炭化之后产生的半焦进行反应的一种活化方法,它也是生产中常用的方法。
二、影响煤基活性炭质量的因素1、原料煤性质煤基活性炭的生产以及活性炭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原料煤的性质,原料煤性质不同会对活性炭的质量造成不同的影响。
比如说不同的煤种中,含有碳、氢、氧的含量不同,煤的化学结构也不同,因此在炭化后产生的半焦的特性就不同。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923a9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3.png)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深入研究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稳定性,对于推动煤基活性炭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煤基活性炭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制备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探讨影响活性炭性能的因素,进行工艺优化和改进,将有助于提高煤基活性炭的质量,提升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效果。
为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相关研究,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煤基活性炭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制备煤基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使用效率,进一步拓展活性炭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煤基活性炭的性能、制备工艺以及影响因素,可以为环境治理、废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活性炭材料。
研究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还可以推动活性炭制备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促进活性炭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深入研究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活性炭的性能和应用效果,更在于推动整个活性炭行业的发展,为解决环境问题和改善生活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1.3 研究意义煤基活性炭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煤基活性炭具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和成本较低的优势,制备工艺的研究可以有效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2. 煤基活性炭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其制备工艺可以提高其在废水处理、废气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效果,降低环境污染。
3.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推动煤基活性炭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煤基活性炭的性能和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0字】2. 正文2.1 煤基活性炭的性质及应用煤基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孔隙结构和较多表面活性位点的炭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很好的吸附性能。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0ef46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f.png)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摘要】活性炭是一种重要的吸附材料,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广泛应用。
由于活性炭在吸附过程中会逐渐失去吸附性能,再生和改性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活性炭再生及改性的最新进展。
首先介绍了活性炭再生技术,包括热再生和生物再生等方法。
然后分别就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生物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
结合当前研究成果,展望了再生及改性技术的发展前景,并总结了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活性炭再生及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活性炭、再生、改性、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生物改性、热再生技术、发展前景、成果总结、未来研究方向、关键词1. 引言1.1 研究背景活性炭是一种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多孔性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医药、工业生产等领域。
由于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失去吸附性能,需要进行再生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不仅可以提高活性炭的再生利用率,还能改善其吸附性能和工作效率。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归纳总结活性炭再生及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
通过深入分析活性炭的再生技术、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生物改性以及热再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旨在为进一步拓展活性炭再生及改性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再生及改性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不断推动活性炭再生及改性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是为了提高其循环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改善其吸附性能和环境友好性。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探讨活性炭再生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该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综述活性炭的物理、化学、生物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为选择适合的改性方法提供参考;总结活性炭热再生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b6b3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4.png)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煤基活性炭是一种重要的吸附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水处理、食品工业等领域。
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对于其性能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资源紧缺问题的加剧,对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研究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涉及原料选择、炭化过程、活化方法等多个环节,不同的工艺参数会对活性炭的表面积、微孔结构、吸附性能等产生影响。
深入研究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优化和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活性炭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探讨工艺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煤基活性炭在环境保护、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活性炭的性能和拓展其应用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煤基活性炭是一种重要的吸附材料,在环境保护、水处理、气体净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意义在于优化其制备方法,提高其吸附性能和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活性炭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研究工艺参数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活性炭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对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其在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中的应用效果,为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做出贡献。
对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正文2.1 煤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煤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是通过物理活化剂对煤进行热处理,使其形成多孔结构,增加表面积和活性。
常见的物理活化剂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物理方法制备的活性炭一般具有孔隙分布广泛、孔径均匀等特点。
化学方法是将煤与化学活化剂一起处理,通过化学反应使煤发生结构改变,生成活性炭。
常见的化学活化剂有氢氧化钾、氯化锌等。
化学方法制备的活性炭通常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度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基活性炭的定向制备与再生研究
煤基活性炭的定向制备与再生研究
摘要:对煤基活性炭生产过程中炭化与活化的机理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同时分析了制备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并且具体分析了活性发电极材料的定向制备。
介绍了活性炭再生以及评价方法,为煤基活性炭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基活性炭;炭化;活化;再生
中图分类号: TQ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活性炭又叫多孔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极大表面积的人工炭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能经受水湿、高温及高压,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使用失效后可以再生,是一种循环经济性材料。
并且活性炭的制备原料十分广泛,主要分为木质类和煤质类原料。
木质类原料主要有果壳,农作物秸秆及纸浆废液等;煤质类原料主要有褐煤,无烟煤,焦炭煤及石油,石油沥青焦等。
一、煤基活性炭的生产
1、炭化
煤基活性炭的生产工艺中,炭化的主要目的是使煤分子结构中的含氧官能团断裂并使得自由基芳环进行分解聚合,从而可以增加碳的含量,为活化过程中需要形成的孔隙碳结构进行培育。
煤基活性炭的炭化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在隔绝空气,不加入化学品的条件下热解。
炭化过程首先是包括氢、氧等大部分的非碳元素经过分解之后,以气态的形式释放,之后一些自由的碳元素互相结合,形成有序结构,也就是石墨微晶单元形式,然后,那些无序的碳就可以填充进去,经过活化之后形成发达的空隙结构活性炭。
2、活化
煤基活性炭的活化过程就是利用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对碳进行
弱氧化的过程。
活化过程分为化学活化法和物理活化法,所谓化学活化法是将化学药剂与含碳的物质进行混合,然后结合炭化进行活性炭的生产;而物理活化法是利用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氧气等与含碳物质
炭化之后产生的半焦进行反应的一种活化方法,它也是生产中常用的方法。
二、影响煤基活性炭质量的因素
1、原料煤性质
煤基活性炭的生产以及活性炭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原料煤
的性质,原料煤性质不同会对活性炭的质量造成不同的影响。
比如说不同的煤种中,含有碳、氢、氧的含量不同,煤的化学结构也不同,因此在炭化后产生的半焦的特性就不同。
经研究发现,原煤在没有经过处理时,大同的煤种效果是最好的。
2、炭化温度
炭化过程中产生的半焦的性质往往受到炭化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微孔的容积会有明显的下降,强度就会相应的增加。
也就是说,煤的炭化温度能够直接影响碳化料的空隙结构以及性质。
经过大量的实验,不难发现,600℃是炭化的最佳温度,除此之外,在炭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氧化,否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孔隙的碳结构。
3、活化温度
据统计数据显示,一般水蒸气的活化温度控制在800―900℃,烟道气活化温度一般控制在900―950℃,而空气的话化温度大约控制在600 ℃左右,而这些活化温度都是根据所用的活化剂与在炭化过程中形成的碳骨架发生反应的最佳温度以及催化剂使用过程中的
最佳分解温度来确定的。
4、活化时间
活化时间的长短也间接影响着煤基活性炭的生产,在生产中,随着活化时间的不断延长,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就会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一个小时左右会达到最大值。
但是,如果活化的时间没有得到控制,过长会导致采用的活化剂与空隙周围的碳原子发生反应,从而影响了石墨微晶的结构和性质,使得活性炭遭到过度的烧蚀,造成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降低,影响活性炭的质量。
5、煤中矿物质
灰分的含量是评价煤基活性炭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灰分就是煤中的矿物质以及有机成分经过灼烧后生成的产物,很多研究表明,灰分
的存在会对活性炭的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尽量降低煤基活性炭中灰分的含量。
而煤中的一些无机成分能够降低活性炭的着火点以及活性炭灼烧的熔点,从而就可以使灰分和活性炭成功的脱离开来,也就自然降低了活性炭中灰分的含量,并增强活性炭的质量。
三、活性炭再生与再生效果评价
1、活性炭再生研究
活性炭的再生从经济和环保角度来看很有必要。
活性炭的再生循环利用技术已经成为反映活性炭工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活性炭的再生就是使失去吸附能力的活性炭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等方法,将所吸附的物质除去,恢复其吸附能力,以便重新用于吸附操作的过程。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活性炭再生工艺技术,如溶剂再生法,热再生法,湿式氧化法等。
溶剂再生法就是利用活性炭,溶剂与被吸附质三者之间的相平衡关系,通过改变温度、溶剂的pH值等条件打破吸附平衡,将吸附质从活性炭上脱附下来。
溶剂再生法一般比较适用于那些可逆吸附,如对高浓度、低沸点有机废水的吸附。
它的针对性较强,往往一种溶剂只能脱附特定污染物,而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变化不定,因此一种特定溶剂的应用范围较窄。
San Miguel 等介绍活性炭的热再生法,吸附饱和的活性炭通过干燥、高温炭化和活化3个阶段而得到再生。
活性炭不仅是一种强的吸附剂,而且还是一种强的吸波材料,因此常与微波技术相结合而应用与环保领域。
微波的“体加热”,诱导催化,选择性和快速无滞后性是使其受青睐的主要原因。
kedding和Gitchel等人提出并进行了湿式氧化法再生活性炭的研究工作。
研究发现,该方法具有不需要脱水过程,炭的损失率较低和二次污染低等显著优点。
湿式氧化法主要研究思路是在活性炭投入吸附前,预先在活性炭上负载具有催化氧化作用的物质,以降低活性炭有机吸附质的分解温度,从而能有效地实现低温再生和在线操作。
2、再生效果评价
活性炭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可通过BET氮吸附容量法测定,进而分析其吸附能力;也可通过测定活性炭对指定溶液的吸附等温线来比较其吸附性能大小。
如采用苯酚静态再吸附法,即通过测定苯酚质量
浓度获得的吸附等温线,进而求得吸附容量,再确定活性炭再生效率。
更有研究对测试方法作了改进,由测试吸附等温线改为测试有机物吸附值。
四、活性炭应用与发展趋势
我国的煤基活性炭技术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包括单种煤生产活性炭、配煤生产活性炭以及催化活化生产活性炭。
现在,以煤作为原料的活性炭已经在石化、食品、化工、电力等众多领域中广泛应用,而其出众的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也使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对水源的净化中去,尤其是活性炭的脱硫技术更是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除此之外,在原料煤的处理方面,我国正在研究开发煤的深度脱灰技术,这对扩展活性炭的应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煤基活性炭应用前景非常乐观,因此,更要利用我国丰富的煤资源,加大对煤基活性炭应用的开发和研究,为煤基活性炭的使用提供机会,从而使我国的煤基活性炭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结束语:
在活性炭生产用原料煤处理方面,我国正在研究开发煤的深度脱灰技术(由于活性炭在食品、医药、化工、军事等领域应用时,对其中无机质的种类和数量均有一定的要求,因为这些矿物质或是使催化剂中毒、或是造成吸附分离产品在外观品质的劣质化。
寻求合理的方法脱除灰分,替代木质活性炭在传统领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飞军,张云红,朱燕云,等.添加剂作用下用粘结性烟煤制活性炭.煤炭转化,2001,24(1):89―92.
[2]王秀芳。
张会平,肖新颜,等.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研究进展.功能材料,2005。
36(7):975―977.
[3]赵丽媛,吕剑明。
李庆利,等.活性炭制备及应用研究.化工技术,2008。
11(8):2 914―2 919.
作者简介:梁月宏,男,现在山西大同,同煤集团煤气厂工作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