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来自《典中点》)
2 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几种晶体的熔点(标准大气压)
固态氢
固态水银 钢
-259 ℃
-39 ℃ 1 515 ℃
固态酒精
金 钨
-117 ℃
1 064 ℃ 3 410 ℃
A.能用钢锅熔化金块
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260 ℃的氢是液态
D.-40 ℃的水银是液态




金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
3 410 1 535 1 515 1 083 1 064
-39
-210
A.用铜锅熔化钢块可行 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 ℃时氮是固态 D.-40 ℃的气温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来自《点拨》)
【导引】
铜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所以不能用铜锅来熔化 钢,A不合题意。标准大气压下,铁水的最低温 度是1 535 ℃,铜的熔点是1 083 ℃,铜球放在铁 水中会熔化 ,B不符合题意 。固态氮的熔点是 -210 ℃,在-265 ℃时氮是固态,C符合题意。 水银温度计不可测量零下40 ℃的气温,因为在零 下39 ℃时水银已经开始凝固,D不合题意。
2.晶体熔化时的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 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 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 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知2-讲
【例1】 〈表格信息题〉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物质名 称
8 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 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 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 ________热。室外的气温高达35 ℃,而冰块尚未 完全熔化时,盒子内的温度为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共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共18张PPT)
16
12.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 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 由此推测,不同 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 我们选用碎冰 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 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缓 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的烧杯中,把碎蜡 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 装置如图3-2-8甲所示.
2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典例精练 【例1】把冰水混合物放到一个-2 ℃的房间里,它将 ( B) A. 继续熔化 B. 继续凝固 C. 既不熔化也不凝固 D. 无法判断
3
模拟演练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B ) A. 冰在太阳下化成水 B. 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C. -40 ℃的水银变成0 ℃的水银 D. 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熔化过程中要__吸__ (填
“吸”或“放”)热,温度_不__变___.
7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1. 冰的熔化温度是0 ℃,则0 ℃的水 ( D )
A. 一定是液态
B. 一定是固态
C. 一定是固液共存
D. 前三者都可能
2. (2017哈尔滨)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 )
A. 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
第三单元 物态变化
第 2 Hale Waihona Puke 熔化和凝固1课前预习
1. 物质一般存在的三种状态是_固__态_、 _液__态__和__气_态__. 物质从_固___态变成_液___态的过程叫熔化,它是一个_吸__ 热过程,它的相反过程叫_凝__固_,是一个_放___热过程. 2.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在这句 话中,水结冰属于_凝__固__现象,冰雪消融属于_熔_化__现象. 3.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吸__热,温度_保__持__不__变__,同种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相__同__(填“相同”或“不同”); 晶体熔化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要_吸__热__,二是温度必 须达到_熔__点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升_高___,所以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_熔__点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共28张PPT)

温度/℃
D
D 温度/℃
时间/分 时间/分
B
C
00 C
B
A 01 2 3 4 5 6 7 冰的熔化图象
A
01234567
冰的凝固图象
从这两幅图像,你们能发现些什么?
总结规律
熔化规律
凝固规律
晶体 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不 有熔点 无熔点 有凝固点 无凝固点 同
熔化时固 熔化时先 凝固时固 凝固时无
液共存 软后稀 液 固液共存

吸收热量

共存

放出热量
跟踪训练
分析海波的凝固曲线 (1)DE 段表示海波
是__液___态,__放___热(选 填“吸”或“放”),温 度降__低______。
(2)EF 段表示海波的物态是_固__液__共__存___, ___放__热,温度__不__变____。
(3)FG 段表示海波的状态是__固__态__,__放___热, 温度___降__低___。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温度/℃
D
温度/℃ D
C
B
0
C
时间/分 时间/分
A 0 1 2 3 45 6 7
冰的熔化图像
B
A
0 1 2 3 45 6 7 石蜡的熔化图像
总结结论
1.冰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0℃),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 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C.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熔 点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不变,但仍然要吸收热
6、夏天用0℃的冰或质量相等的0℃的水来冷却汽水, 结果是 ( )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

温度
/℃ 55
D
50
B
C
45
40 A
02
46
8 10 12 14
时间/分
石蜡融化的图像
温度 /℃
70
60
50
40
0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
实验结论:
海波的融化特点: 海波的融化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融化 融化时吸热 融化时温度变化情形: 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石蜡的融化特点: 石蜡的融化条件: 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 融化时吸热 融化时温度变化情形: 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水银温度计,这是由于( B )
A.酒精比水银色彩更浅 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凝固点更低 C.酒精密度比水银密度更小 D.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
解析:由于酒精的凝固点比较低,所以当南极的温度很低时,酒 精仍不会凝固,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南极的温度.故选B.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融化的是( C )
三、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融化温度,非 晶体没有。 熔点:晶体融化时的温度。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晶体凝固规律
1、凝固是融化的逆进程
2、晶体在凝固进程中 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 做凝固点;
3、凝固进程中处于固液 共存状态;
4、晶体只有到达一定温 度时才开始凝固;
5、凝固进程放热。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动身,历时约3个月,横 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 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 温为-25 ℃,最低气温-88.3 ℃,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教学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教学课件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所以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
A、讨论“橘农听预报要 霜冻,傍晚给橘子喷水, 结果水结冰了,橘子并 没有冻坏”是由于什么 原因?爱迪生为什么选
钨丝做电灯的灯丝?
B、让学生对照熔点表讨
论“黑龙江省省北部最低 气温曾达到过-52.3℃, 这时还能用水银温度计吗?
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 度计?”
练一练
D 4、在下图中,属于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A. 温 度 t/℃
B. 温 度 t/℃
0
C. 温 度 t/℃
0
时 间 t/m in 0
D. 温 度 t/℃
时 间 t/m in 0
时 间 t/m in 时 间 t/m in
练一练
5.如图所示,为某种晶体熔化过程的图象。 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0__℃__, 熔化过程用了____3__分钟,该晶体可 能是_____冰___。
吸、放 热情况 AB 吸热
BC 吸热
CD 吸热
温度变 化情况
上升
状态 固态
不变 固液共存 上升 液态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熔化特点: 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想一想: 48℃的海波是什么状态?
画一画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图线 220
是晶体熔化图像,该晶体的
B

D乙 C
熔点是 210℃ ,熔化时 200
间是 3 分钟, 甲 图 线是非晶体熔化图像。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乙图线中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 是 BC _ 段,AB段处于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_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BC 状态,吸热但温度 不升高的是 液体 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30张PPT)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56
温度/℃ 55 50
怎样作图
1、描点 2、用光滑线连 接各点
45
40 0
时间/分 2海波4 熔6化8的图10象12 14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60 61 62 63 63 65 66 68 71 74 76 78 80
B
D乙 C
熔化时间是 3 分钟,另一图线 的物质可能是 非晶体 。
200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乙图线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5.在气温-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_ ℃, 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_℃
温度/℃ 75
70
65
60 0
2
4
6
时间/分 8 10 12 14
松香的熔化图像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55 温度/℃
D
75 温度/℃ D
时间/ 分
时间/ 分
50 B
C
45 A
400海2波的4 熔6 化8图10像12 14
实验总结:
70
C
B
65
A
600 松2 香4 的6 熔8化10图12像14
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社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社物理八年级上册
3.2 熔化和凝固
一、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二氧化碳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 固态 做物态变化。
液态
氧 气态
二、熔化和凝固
蜡烛燃烧
河水结冰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海波
石蜡
提出问题 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 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 杯、试管、温度计、停表、搅拌器 实验方法:水浴法,目的是使物质均匀受 热。
古龙:冰比冰水冰。
状态
固 固 固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液 液 液
石蜡熔化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28 35 41 45 47 48 52 56 61 66
状态
固 固软 软 稠 稠 液 液 液 液
分析与论证
温度/℃
55
.
50
45
图象。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 在方格纸上描点,用平滑的线将这些 点连接起来。
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确定的温度。同一种物质的凝 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D
E
F
图:物质 凝固时的 温度变化 曲线
O 甲 晶体
G 时间
乙 非晶体时间ຫໍສະໝຸດ 想想议议:图甲中,EF、FG、GH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 变化?物质是在吸热还是放热?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小资料: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
结论:海波有固定的熔 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 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课件)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50 52 54 55
固态
固液共存态
液态
40 43 44 45 46 47 51 52 55 56 58 60
固态
粘稠状态
液态
新课学习
5.分析与论证 (1)以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将表中的数据 分别在两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再将所有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 得到海波和石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新课学习
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温度变化特点
熔化前 海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波 石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蜡
熔化中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熔化后 吸收热量,温
度升高 吸收热量,温
度升高
新课学习
6.实验结论: 由探究过程可知:海波熔化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达到48℃), 熔化过程需吸收热量,但保持温度不变,是固液共存态。石蜡熔 化没有一定的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升高。所以不 同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
晶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加热,若停止加热熔化也会马 上停止,即熔化过程要吸热。
(2)非晶体熔化条件:吸热。
(3)应用:利用冰块熔化吸 热来保鲜。
新课学习 2.凝固放热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液体在凝固时要放热。 (1)晶体凝固的条件:①温度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2)非晶体凝固条件:放热
新课学习 三、熔点和凝固点
根据固态物质熔化的特点不同,可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例如:冰、海波、 食盐、石英、萘、各种金属等。
石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是熔化现 象吗? 答:不是,属于溶化。溶化不需要 加热,熔化需要吸热。
1、某同学用一种物质做熔化实验,当物质的 温度达到75℃时,每隔1min纪录一次温度, 得到下列数据75℃、77℃、79℃、80.5℃、 80.5 ℃、80.5℃ 、80.5 ℃、 82℃、 晶体 84℃ ,据此可知该物质是( )。(填 “晶体”或“非晶体”)
3、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C

A、物质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B、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C、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3、给冰水混合物缓慢加热,当冰未熔化之 前,水的温度( 等于)0℃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 )图象,AB段表示海波是 ( 固)态,处于(吸热 )过程中。BC段处于( 熔化)过 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海波(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CD段海波处于( 液)态。在48℃时海波的状态是 ( 固液并存 )。
石蜡
温度计 试管 铁架台 烧杯 石棉网 酒精灯
加热的固体有:海波(硫代硫酸钠)
或石蜡
从实验现象及描绘出的图像容易看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 (上升),当温度达到(48℃ ),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 不变 完全熔化 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 ),直到( )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t/℃
2.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A )
t/℃ t/℃ t/ ℃ t/℃
0 A
t/min
0 B
t/min
0 C
t/min
0 D
t/min
(晶体)海波的凝固过程
55 E 50 温度/℃
EF 液态 温度降低 放热

新人教版物理八上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知识点考点汇总

新人教版物理八上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知识点考点汇总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熔化和凝固是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知识点1: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三态间可以发生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物态变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例如:冰熔化成水,铁块熔化成铁水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例如:水结冰等。

2.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假设猜想[猜想一] 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猜想二] 固体熔化时虽然不断吸热,但需完成由固态到液态的转变,这时温度可能会不变。

实验设计探究[思考] (1)固体熔化时需观察其状态与温度的变化,如何控制固体物质温度不会过快上升呢?(2)熔化过程较为缓慢,以什么样的时间间隔进行温度测量呢?(3)对实验测定的数据用什么方法处理较为合适?[实验设计方案] (1)实验目的:研究蜡和海波的熔化过程。

(2)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试管、温度计、碎蜡块、海波、水、石棉网、火柴、钟表。

(3)实验步骤:①组装仪器。

按如图所示进行组装,在两个分别盛有海波和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使试管(盛固体物质段)充分浸入水中。

使用石棉网的目的是为了使烧杯受热均匀。

使玻璃泡处于海波或碎蜡块中间位置。

,大致可分为两类金等考点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探究【例1】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的熔化实验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第2 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不吸热C.甲的熔点是48 ℃D.乙是蜡答案:A、C、D点拨: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上升;由图象可知甲为海波,乙为蜡;海波在ab段吸热,温度不变,所以B选项错误。

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 记录一次温度;观察不同温度下它们的状态变化,在海波和石蜡完全 熔化后再记录4~5次。把数据填入表格。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50 52 56 石蜡温度/℃ 28 35 41 45 47 48 52 56 61 66
二、熔化和凝固
②实验器材 海波(硫代硫酸钠Na2S2O3 )、石蜡、铁架台
铁架台、 酒精灯、石棉网、烧杯、大 试管、温度计 、搅拌器、水、火柴。 试管
石棉网
海波
石蜡
③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温度计 烧杯 酒精灯
二、熔化和凝固
二、熔化和凝固
二、熔化和凝固
实验过程 (1)将石蜡和海波分别放入试管中,并用酒精灯加热。
熔化前
熔化中
熔化后
海波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石蜡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二、熔化和凝固
得出结论:
(1)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海波熔化需要达到一定的温 度(达到48℃),熔化过程中需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是固 液共存态。石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 液共存状态
(2)除了图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停表。 (3)图乙是奈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奈的
熔化温度为__8_0_℃__,萘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吸__收__热__量__,_温__度__不__变__。
三、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和非晶体 根据各种固体这种熔化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 晶体。 ①像海波、冰、各种金属、萘那样,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 类固体叫做晶体。 ②像松香、玻璃、石蜡、沥青那样,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 类固体叫非晶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海波和松香熔化时的异同点
• 海波熔化时 上升 上升 吸热,温度 吸热 吸热 不变
•松香熔化时 吸热 吸热 吸热,温度 上升
上升 上升 吸热 吸热
不变 上升
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明矾、石英、
水晶、海波、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塑料、玻璃、沥青、松香、
根据熔化规律的不同,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交流:
晶体熔化特点: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
D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B
C
(1)AB段物质处 于固态,表示晶体 时间/min 吸热升温过程。 A (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 收热量,温度不变。 (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 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 态。
蜡等。
凝固点:
熔融态的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熔融态晶体凝固的条件是:
①达到凝固点; ②继续放热
晶体与非晶体凝固的异同点:
凝固过程温 度不变
凝固过程温 度下降
放热
放热


练习:
1、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的冰 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放在阳 光下,乙放在背阴处,两盆里的冰块都 B 未完全熔化。则() A、甲比乙高; B、两盆水温度相同; C、乙温度可能比甲高; D、不能判定。
§4-2熔化和凝固
科学上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滴等 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各组讨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 熔化和凝固 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 熔化和凝固 课件 (共21张PPT)
(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2、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不断上升的物质;
3、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食盐晶体 冰
松香
沥青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
晶体 熔点℃ 钨 3 410 铁 1 535 钢 1 515
灰铸铁 1 177 铜 1 083 金 1 064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 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熔化和凝固
固态
熔化 液态
凝固
气态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火山熔岩
河水结冰 浇铸铁水
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萘在BC段是_固__液__共存__态,在DE段是___液____态, 在EF段是__固_ 液共_存___态。
(2)萘的熔点是__8_0__℃__,凝固点是_8_0__℃___。 (3)萘熔化时用了______mi8n,凝固时用了______min, 在熔化4 过程中要_____(填“吸”或吸“放”)热,温度 _ _____。 保持不变
结果是 ( )C
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比冰更容易吸热 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吸热温度不变 D.两者效果相同
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海波有熔点,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石蜡没有熔点,熔化过程吸热,温度升高。
三、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
变的物质;(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2、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知知识识点点33 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 非晶体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 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 持不变的固体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不断升高的固体
萘,海波(硫代硫酸 钠),食盐,冰,各种 金属等
松香、石蜡、玻璃、 沥青等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探究新知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素养目标
2. 通过探究实验,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理解图象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1. 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知 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 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以及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 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探究新知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实 验 视 频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 50 70 80 80 80 80 90 100
(3)在15min时,萘处于___固__液_共__存____状态。 (4)30min后继续加热,萘的温度_____升__高_______(选填“升 高”“不变”或“降低”)。
探究新知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在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 过程中用的是水浴加热法, 水浴法是一种给物体均匀、 缓慢加热的方法,能控制物 体温度的上升速度,在探究 过程中达到便于观察、比较、 记录数据等目的。
探究新知
时间/min 海波的温度/℃ 蜂蜡的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51 54 57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导入新知
现代建筑出现了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 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 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 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J.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
[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
「牛-乙]冰是固体,水雄液体,水蒸气是气体
[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
[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
「牛乙]冰熔化成水屈熔化过和
[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1. 熔化和凝固(板书)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 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探处]直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徉
[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生甲]应该不相同•
[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
[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
「牛一「]熔化过刃屮一定耍加热,所以助坝一定要吸收热竝
[生戊]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
[师]现在提出了固体熔化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先制订计划和方案.
[方案一]把装有一些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C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
[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给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C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
[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且可行.我们可按照这两个方案来做实验.我们先看挂图.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学生看完后,宣布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
[生甲]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 C,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 C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生乙]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右蜡的温度不断匚升
[生丙]从我们组对海波熔化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生丁]我们组对石蜡熔化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实验观察很仔细,每组同学都团结协作,讨论也很激烈.我很高兴,看来大家对学物理很感兴趣.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看图4.2— 2 和图4.2—3;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自
己写上,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在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学生们画图,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生甲]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
[生乙]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
[师]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写出实验报告•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从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还能总结出什么?
[生甲]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crystal).
[生乙]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non crystal).
[生丙]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 ng poi nt)
[生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师]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2. 熔点和凝固点(板书)
(1)熔点一一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2)凝固点一一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牛一甲]血体的熔点一股是不冋的知道熔点和凝固点冇什么用?
[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 “水银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
[生甲]钨的熔点为3410 C,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
[生乙]水银不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它的凝固点为-39 C,太低.
[师]看来大家已知道它们的用途,看投影课本图 4.2—4和图4.2—5.思考
[想想议议]
[生甲]AB段为固态,温度不断升高.
[生乙]B时刻为固态,C时刻全部变为液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生丁]CD
[生戊]EF般
[生己]F时刻晶体开始凝固,到G时刻全部变为固态,FG之间是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
[生庚]GH为固态,温度随时间下降.
[生辛]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到过-52.3 C,这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町用酒和温度计
「师]I川忆海波的熔化实验过和和温度变化,看看述能找到什么规律
[生甲]在海波的熔化实验和石蜡熔化实验中,无论温度变否都需要加热•[生乙]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却继续放热•
「牛丙]这说叽品体和非胡体在熔化过觀屮要吸热
[生丁]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师]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
3.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板书)
二、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晶体
点相同.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三、布置作业
阅读P79动手动脑学物理1, 2, 3
[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有道理•因为雪熔化时要吸收空中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2. 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但是要注意,由于冰块吸热,使冰周围的空气变冷,冷空气比热空气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的上面•3•晶体.熔点是80 C,持续16 min.
四、板书设计
1. 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 凝固一一
2. 熔点和凝固点
熔点一一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3*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