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

合集下载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1. 介绍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都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理论。

两者都探讨了人类知觉、思维和行为背后的基本机制。

虽然这两种理论的方法和目标略有不同,但它们都强调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形式化和系统化。

2. 皮亚杰理论2.1 简介皮亚杰理论是由让·皮亚杰创立的,该理论强调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内在结构。

它认为人们通过逐步建立概念、模式和规则来进行知觉和思考。

皮亚杰认为,孩子们在把新的知识和经验添加到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时,逐渐发展出了他们的认知能力。

2.2 关键概念•适应:适应是人类知觉和思考的关键过程。

适应意味着个体对环境的逐渐调整和变化,从而更有效地应对不同的情况和问题。

•基因:基因是个体像概念和模式一样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所需的基本单位。

•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提出了一种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强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个体逐渐获得了新的认知能力,并且发展出了新的想法和行为方式。

2.3 皮亚杰理论的影响皮亚杰的研究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用来解释人类行为和思考的琐碎细节。

3. 信息加工理论3.1 简介信息加工理论是另一种重要的认知理论。

该理论强调人类注意力、记忆和知觉是如何处理和组织信息的。

信息加工理论表明,大脑不仅顺序处理信息,而且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信息。

3.2 关键概念•处理:该理论认为,人类通过处理信息来观察、辨别和理解世界。

•存储:大脑能够储存之前处理过的信息。

•启动:当前输入的信息可以启动以前的信息,以便更有效地处理当前信息。

3.3 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信息加工理论对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和思维产生了影响。

它也可以用来解释人类行为和思考的琐碎细节。

4. 比较和4.1 相似处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都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探索。

它们都使用了系统化的方法来识别和定义不同的认知过程,并试图解释这些过程的本质和目的。

4.2 差异两种理论的主要差异在于它们试图回答的问题。

皮亚杰与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方面的比较

皮亚杰与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方面的比较

皮亚杰与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方面的比较10小教3班10150317 佘文婷在儿童认知的发展皮亚杰和信息理论都有各自的看法,,他们的主要目标类似,都是先对认知做自己的定义,再分析人类心智的表现和如何作用于外部世界,同时,他们也研究年龄对儿童认知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来自主体和外界的共同影响,是主体与客体共同影响的结果。

主要表现为同化和顺应。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分为平面到同化到顺应再到组织。

而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像一台计算机先寻找再接受然后加工,最后变成自己的认知,作用于外部世界,,就好像儿童对于记忆的过程一样,他们先进行感觉登记,再试短时记忆,通过强化后变成长时记忆,甚至是永久的记忆。

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解决问题,他把儿童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在阶段末期出现心理表征,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6岁),此时儿童有心理表征,例如延迟模仿和符号游戏,但他们缺乏重要的逻辑认识形势,三座山实验表明此时的儿童自我中心突出,还有他们不能守恒。

第三个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思维可逆,能够去中心化,也能够使用逻辑原则。

第四个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表现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还能实现与可能之间的逆转,进行演绎假设,对具体现实有心理表征。

信息加工理论中,西格勒设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得出儿童随年龄发展会使用不同的规则去评定。

通过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实验研究结果,由此对科学思维和系统认知的实质和发展做出更广泛的概括。

信息加工理论还将儿童的记忆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儿童会用策略来记忆,通过对策略的有无及对策略的使用程度来对儿童的认知来进行分类。

皮亚杰的理论把认识论同心理学紧紧地结合,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而信息加工理论及吸收了传统心理学的方法,又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技术,在研究方法上有了新突破。

这是两者的优点;两者又都存在缺点,皮亚杰倾向生理,而贬低了环境,语言和教育的作用,信息加工理论把人比作计算机太过简单,不能解释人脑复杂的认知活动,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信息加工理论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就是我总结的皮亚杰和信息加工理论的同于不同处。

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第一节 认知单元
• 认知单元有四类:图式、映象、概念或 范畴、判断。
一、图式:图式和脚本是儿童首先使用 的认知单元。
二、映象:是一种感觉映象,常常在图 式中出现。

当信息在儿童概念知识中尚未综合,
他们就倾向于用映象来回想。随着年龄
的增长,知识越来越概念化,儿童就较
少用映象来回想。

三、概念或范畴:概念是对一组对象或事 件的符号表征。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儿童的符号概念也起了变化:
中心加工:产生 映像,图式,概
行动
念,命题
长期(永久)贮存
记忆过程
二、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
1、复述
2、组织:儿童把学过的材料序列化、 模式化或范畴化的过程。信息块就 是将记忆的材料组织起来的一种组 织方式。
3、元记忆:儿童关于记忆过程的认 识。
4、信息加工的水平
5、提取
三、记忆测量 – 再认 – 重组 – 回忆
与皮亚杰理论的异同:
研究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渊源于美国 实验心理学的传统。这一理论对皮亚杰研 究的许多现象有着共同的兴趣,其主要目 标类似与皮亚杰理论。
首先,他们试图描述认知的性质,分析人 类心智如何表征和操作信息;
其次,这些心理学家试图确认认知过程如 何随年龄和经验而变化。
• 二者之间在目标、假设和研究技术方面存在的差 异:
• 主要不同的是他们的词汇和方法学所反映的是计 算机模拟人类思维模型的思想,他们试图提出儿 童在解决不同的具体问题上的能力和成就的精确 模式,而不像皮亚杰那样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认 知发展理论体系。皮亚杰理论试图指出儿童认知 进程的一般性顺序规律,信息加工者关心的是信 息的输入、贮存以及解决问题时如何提取信息等 问题,更为关注不同情况下各年龄儿童实际经历 的认知过程和采取的种种策略。

6章认知发展:皮亚杰、维果茨基及信息加工理论

6章认知发展:皮亚杰、维果茨基及信息加工理论

3、认知图式
图式或认知结构,指思维或动 作的一种组织化的模式。个体通过 建构这样的模式,去解释一些相关 经验。
皮亚杰用图式这一术语描述我 们表征、组织和解释经验的模式或 心理结构。
皮亚维 杰杰对的运提象观算进点出图行,式了的 最即三内 常认种部 见知心 的智运来理 认算力称代活 知,感符结表动 操指号动觉经构。 作的图验作运按是:是式的图动皮包对指某式图亚含思用些又 +动、-作、图×式、÷、﹥和方式﹤面,这的些指内数部用学心来符理对号符
1、感觉运动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 展理论的第一个阶段,这时婴儿依 靠行为图式探索和理解周围环境。
此期的婴儿能协调感觉输入 与运动能力,形成行为图式,从而 作用并理解周围环境。
皮亚指此杰的期将是,感婴婴知儿儿运能探动够索阶协新调段的两为方种法六,个 亚阶或段以两再:种现①以有反上趣射的结活行果动为的来阶图达段式到;。一②些初级 循环较反为应简阶单段的;目③的二。级循环反应阶
智力的目标是认知境平的衡不,匹配即能思 维过程与环境之间产生促 和一进智种认力平的知衡发活展动和。 谐的关系。
皮亚杰智力观的基本假设:儿 童是一个建构者。即儿童是一个能 够作用于新的事物和事件,并以此 达到对其本质的某些理解的有机体。
[所谓建构者,是指通过对物 体和事件进行活动或操作,去发现 事物的性质,从而获得知识的个 体。]
一、皮亚杰理论的核心概念
1、发生认识论 发生认识论指的是认识发展的
实验性研究,由皮亚杰提出。
[皮亚杰所用的“发生”一词是 指“基本的发展”这一最原始的含 义。]
2、智力
皮亚杰
皮亚杰把智力定义认为为使,有一机个体人 适应环境的一种基本生的 式命内(机部即能心已,理有图知并 提出了智力互动模型。识)和外部环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是法国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通过对婴儿和儿童的观察研究,总结出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而信息加工理论则是指认知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框架,描述了人类是如何处理和处理信息的。

下面将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进行比较。

一、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皮亚杰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婴儿和儿童,他关注他们的认知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而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对象则更侧重于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不仅包括婴儿和儿童,还包括成年人和老年人。

二、对认知发展的解释不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认知的构建过程,认为认知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适应来建构的,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特点和能力。

信息加工理论则更侧重于揭示认知心理过程,认为认知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多个过程,通过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检索和输出等环节来实现认知。

三、对认知结构的描述不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认知结构的变化和演变,他提出了概念、图式和操作的概念,并认为认知结构是通过不断的平衡、适应和组织来形成的。

信息加工理论则更强调认知结构的层次和组织,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是有层次的,信息在认知结构中的流动和处理是一种串联的、分层次的过程。

四、对认知发展的动力因素的解释不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和环境的互动是认知发展的动力,通过适应和平衡来推动认知的发展。

他认为认知的发展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并与个体的遗传和环境的刺激有关。

信息加工理论则更强调个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认为认知的发展是由个体主动地参与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所推动的,个体的学习和经验对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在研究对象、对认知发展的解释、对认知结构的描述和对认知发展的动力因素的解释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知识点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知识点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知识点认知发展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着重研究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个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和科文斯基的信息加工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是认知发展理论的先驱者之一,他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他提出了四个主要的认知发展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在出生到2岁之间,婴儿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认知世界。

他们通过探索周围环境,通过触摸、吮吸和逐渐习得基本的运动技能。

2. 前运算阶段:从2岁到7岁,孩子开始使用符号和符号系统,例如语言和图像,来代表物体和事件。

他们能够进行想象和符号性的推理,但还不能进行逻辑推理。

3. 具体运算阶段:从7岁到11岁,儿童开始发展出逻辑思维和操作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理解一些抽象概念。

4. 形式运算阶段:从11岁开始,儿童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

他们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推理和解决复杂问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和发展心理学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和文化环境对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

他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不仅受到内在的生物因素影响,还受到外部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维果茨基认为,语言和社会互动是认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他提出了近代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即近似发展区和区域性发展。

近似发展区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在适当的支持下完成的任务。

而区域性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能够表现出高于独立认知水平的能力。

维果茨基的理论为社会文化环境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对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科文斯基的信息加工理论科文斯基的信息加工理论强调了人类认知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过程。

作业题目:试比较皮亚杰、杜威、维果斯基理论的异同。

作业题目:试比较皮亚杰、杜威、维果斯基理论的异同。

作业题目:.试比较皮亚杰、杜威、维果斯基理论的异同。

解答过程如下:(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能力的发展进程表现在四个连续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秩序不仅是固定不变的,而且代表不同的认知结构和经验,每个阶段都与其前面的阶段相联系。

皮亚杰确信,儿童智力增长是连续性的,每个阶段的结构“是先前阶段(结构)的结果,作为下一个阶段的结构整合,为后面的阶段作准备,最后进入下一个阶段,成为本阶段的综合”。

当儿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时,便有能力进行较高层次的思维。

每个阶段都代表着不同的经验、信息和认知结构。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演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一个主动的个体,经过其自身与环境的互动,而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既建构他们的智力结构,也建构他们的知识结构。

他反对成人的灌输,主张应该鼓励儿童的主动探索和发现。

(二)约翰·杜威的教育理论1、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杜威认为,“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教育即生长是杜威教育目的的重要体现。

“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2、学校即社会:杜威指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即学校是一种简化了的社会,不像成人社会那样复杂;学校是经过精选的社会,是经过滤清和优选的。

3、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中杜威心目中教育是有目的的,即“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4、“从做中学”的教学论:杜威认为,杜威以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论思想。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从做中学”强调的是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依附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整理shaqingnorthA名词解释:(5道)1.守恒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整理shaqingnorthA名词解释:(5道)1.守恒

名词解释:(5道)1. 守恒P121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数量、物质、长度、面积、重量、体积等)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

途径具有同一性、补偿性和可逆性。

(皮亚杰认为守恒概念的获得是儿童认知水平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

儿童一般要到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才能获得守恒概念。

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的能力。

)2. 观察学习P18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现有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修正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

3. 最近发展区(ZPD)P25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显示能力(表现)与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表现)之间的潜能范围。

也就是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

(指个体可能达到的较高水平与现有水平之间的距离。

)4. 元认知P147按照弗拉维尔的观点,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主体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是主体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的能力,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

5.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P98-99习惯化:指一种由于重复或不断受到某种能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减少的现象,即婴儿对一个重复出现的刺激逐渐熟悉,兴趣下降的现象。

去习惯化:指当个体对一个刺激产生习惯化后,再在这个刺激基础之上同时加入一个新异刺激,引起个体重新对该刺激注意的现象,即当刺激发生变化时,婴儿再次对刺激感兴趣的现象。

这是由于婴儿相比熟悉刺激,对新异刺激更感兴趣的表现。

6. LAD(语言习得装置) P206Chomsky 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普遍语法,它是人类的语言发展遵循共同的规律,乔姆斯基假设在儿童的大脑中有一个特化的言语习得区域,称为言语习得装置简称LAD,它的作用是根据普遍语法生成个别语法,LAD根据普遍语法和从环境中输入的少量的原始语言材料提出语法假设,经过假设检验过程逐渐建立起一套深层语法结构和转化规则。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比较及贡献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比较及贡献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及对照目录一、皮亚杰的理论1. 认知发展理论2. 建构主义理论二、维果斯基的理论1. 认知发展理论2. 建构主义理论三、皮亚杰理论的与维果斯基的理论对照四、两种理论的现实意义一、皮亚杰的理论1. 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意义建构,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来解释发展过程。

2. 发展阶段论:①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

②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符号性特点,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等。

③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儿童具有明显符号性、逻辑性,能进行简单逻辑推演,克服思维自我性等,但思维仍局限于具体事物及经验缺乏抽象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l~15 岁):儿童总体思维特点能够提检验假设、能监控内省自思,思维具抽象性、逆补偿等。

3. 影响发展因素: ①成熟:指机体特别神经系统以及内泌系统成熟。

②经验:物理经验(通过简单的抽象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 和数理逻辑经验 (主体自身动作协调的经验) 。

③社会环境:指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主要是指他人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教育的影响作用。

其中,儿童自身的主动性是其获得社会经验的重要前提。

④平衡化: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自我调节发展决定因素。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里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也是建构主义最重要的奠基人。

他所创立的关于学习者认知发展的理论被称为发生认识论,其核心就是研究人的一生中自然逻辑的发展过程。

“要充分解释学习是什么,则必须首先解释个体学习者是怎样进行建构和创造的,而不仅仅是怎样重复和复制的。

”皮亚杰认为,学习者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中最基本的观点是,人的智能和生物有机体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有组织的系统,而且都在不断地与环境发生互动。

人类的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关键理论

人类的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关键理论

人类的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关键理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在心理学领域中,认知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分支,主要关注人类的心理认知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在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一些关键理论,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些理论进行探讨。

一、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基石之一。

根据该理论,人类的认知活动可以类比为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

人类从外界获取信息,通过感知、注意、记忆、推理和问题解决等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认知活动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二、模式识别理论模式识别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项关键理论,它描述了人类在认知活动中是如何通过对信息的模式和结构进行识别与理解的。

根据模式识别理论,人类通过将刺激与其在记忆中存储的模式进行匹配,从而对信息进行认知和理解。

这一理论不仅对我们认知的基本过程有着重要的解释作用,还在智能系统设计和模式识别技术方面具有实际应用。

三、认知心理学的开放系统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开放系统理论是指人类认知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人类认知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封闭的个体内部过程,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认知过程的发展和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这一理论的提出,拓展了我们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解,也为研究认知与行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弗斯基提出的,旨在解释人类在认知冲突和矛盾情境下的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调整。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类遇到认知冲突时,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进而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来减轻这种不适。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人类的人际关系、认知偏差以及心理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由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旨在解释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人类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成熟和变化。

虽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是针对儿童认知的,但其对于理解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以及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相同点:1)它们都具有明显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认为认的信息加工和思维结构,有着兼容之处2)它们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3)它们的主要目标相似,都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儿童的发展,以达到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4)它们的试验手段相似,都是通过做实验或仔细观察儿童在一段时期内的表现来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不同点:1)皮亚杰理论主要研究儿童的推理和问题解决,对知觉,记忆,幻想等很少加以注意。

而信息加工理论则从现代信息加工观点来探讨认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知觉,记忆,推理,评价和规则等。

因此,信息加工理论对个体思维和能力的差异更加敏感,而皮亚杰理论则更重视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的普遍性。

2)相对而言,皮亚杰理论的内容显得较活,而信息加工理论则显得较为程序化了。

3)它们的研究方向不同,皮亚杰理论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解决问题,而信息加工理论则主要研究儿童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

2.我的看法:皮亚杰理论:优点:1)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2)他将心理学的概念引到认识论中,并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 3)他促进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且取代了原先传统的观点。

缺点:1)皮亚杰理论虽然描述了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如何相互作用而推动了儿童认知结构的完善化,但他还是过多强调遗传的或成熟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而轻视教育和环境的力量,贬低了语言的作用。

2)皮亚杰用以评价思维逻辑的一些测验和实验往往是抽象的,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

3)他在思维发展研究中引进了大量的生物学,数理逻辑的语言,整个理论体系十分庞大,且文字晦涩难懂,常常造成误解。

信息加工理论:优点:1)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恢复了对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实现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否定之否定。

2)兼收并蓄,它既吸收了传统的心理学观点,又加入了自身的观点,与时俱进。

缺点:1)信息加工研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指导。

2)将人的认知过程比喻为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无法完全解释在人脑中发生的复杂的认知活动。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评析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评析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评析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各自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两位心理学家的理论中,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也有一些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发展过程和实验方法等方面对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一、理论基础皮亚杰理论的基础是发展心理学和遗传学,在他看来,人类的智力和认知能力是通过不断适应环境发展而来的。

他主张,人的认知发展有自己内在的规律性,即认知发展的阶段性。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这些阶段在儿童成长中是具有普遍性和连续性的。

维果茨基的理论基础则是社会文化理论,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人类的心理活动是由文化和社会环境塑造的。

与皮亚杰关注儿童认知发展不同,维果茨基强调了社会文化背景对人的认知发展的影响,即“心理器官”的发展是受文化影响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人的智力表现是基于文化和语言环境的。

二、发展过程皮亚杰理论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一种不断适应和完善的趋势。

他不断进行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发现他前期的实验发现和判断是错误的,于是进行抽象思维和实证思维的统一,进一步决定了他的研究领域和内容,形成了他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也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民族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两个时期。

在民族心理学方面,他基于文化差异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语言对思维发展的影响。

在发展心理学方面,他提出了学习区和发展区的概念,即人通过社会互动,获得了一些在当前心理区域无法实现的能力,这就是借助他人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活动水平。

三、实验方法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实验方法都是贡献巨大的。

皮亚杰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和实验,他通过实验,发现并阐述了斯卡鲁斯基橋的本质与规律,以及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他的实验方法一般通过简单的物理操作,让儿童能够逐渐适应事物,从而逐步发展认知能力。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都有各自‎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各自的特‎点也有相通‎之处,以下就是我‎有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首先,是皮亚杰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即‎“相互作用论‎”,他指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表现为‎同化和顺应‎。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分为平面到‎同化到顺应‎再到组织。

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解决问题‎,他把儿童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在阶段末期‎出现心理表‎征,此阶段特点‎是守恒性和‎可逆性;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6岁),此时儿童有‎心理表征,例如延迟模‎仿和符号游‎戏,但他们缺乏‎重要的逻辑‎认识形势,此阶段特点‎是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儿童自我中‎心性,刻板性,从三座山实‎验可以看出‎;第三个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思维‎可逆,能够去中心‎化,也能够使用‎逻辑原则。

此阶段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获得了守恒‎性;二,群集结构的‎形成;第四个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表现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还能实现与‎可能之间的‎逆转,进行演绎假‎设,对具体现实‎有心理表征‎。

通过上述的‎材料,我从中总结‎了皮亚杰理‎论的一些优‎缺点。

优点:①他用新的发‎展观取代了‎传统的发展‎观;②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③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识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皮亚杰创造‎性的临床法‎是对儿童心‎理学的更深‎理解。

但是,同样的皮亚‎杰理论有他‎自身的不足‎之处。

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

有研究发现,儿童感觉记忆的能力与成人相比存在缺陷,成
人最多能记住4个几何形状,5岁儿童不能超过2个。

记忆系统的第一个成分是感觉登录,外部信息通 过感觉登记进入记忆系统。感觉登记接受大量来 自各种感觉系统的信息,并将信息保留短暂的一 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几秒钟。 感觉登记的信息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 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那些与长 时记忆无关或者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由于没有 转换到短时记忆,很快就会消失。
信息加工过程
接收
存储
处理
传送
信息加工论对人脑信息加工过程的基本理解如下图:
注 意
刺 激
感觉 器官
选择信息进 行感觉登录
知觉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反应器
一、图式
图式是一个场景中典型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组成。 此处的图式与皮亚杰理论中的图式(schema)不同, 它指的是一个场景中典型的特征组合或事件程序。


三、儿童记忆的发展
1、婴儿的记忆 2、记忆策略的发展 3、知识的影响 4、元记忆 5、记忆容量
一、信息加工阶段
1、感觉登录
即瞬时记忆或感觉贮存,是一种照相式的记忆,完全保留刺 激的本来属性,保存时间很短,大约250毫秒左右。 常见的感觉记忆形式有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也就是图像记 忆和声像记忆

概念的功能:
★ 有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 有助于儿童形成知识体系。
★ 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儿童概念的发展特征:
★ 概念的内涵逐渐与成人一致。
★ 在思维时能够更好地使用概念。
★ 能更好地用词描述概念。
四、判断
两个或更多的概念联结在一起就构成了判断(或命 题)。 如:鸽子是鸟,铅笔是文具,树是植物等。 在儿童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判断。比如儿童 在形成鸟的概念的过程中,会将具有相同特征的这一类动物 总结起来形成鸟的概念,比如鸟有翅膀,鸟有羽毛,鸟会飞 等,这些都属于判断或命题。当然,受到语言能力发展的限 制,儿童可能还不能将其用语言或句子表述出来。

认知发展:皮亚杰、维果茨基及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发展:皮亚杰、维果茨基及信息加工理论

2、前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展 的第二阶段,其年龄在2~7岁,这 时的儿童虽然在符号水平上进行思 维,但还没有使用认知操作。 前运算阶段分两个亚阶段:前 概念期和直觉期。
皮亚杰最关
心的问题是知识
是怎么形成的?
他以儿童为师,
一生出版著作50
余部,论文500
余篇。
认知:求知活动以及由此获得
知识的过程。
认知发展:在认知活动中发生
的与年龄相关的变化。
一、皮亚杰理论的核心概念
1、发生认识论
发生认识论指的是认识发展的 实验性研究,由皮亚杰提出。 [皮亚杰所用的“发生”一词是
验。
皮亚杰认为,感觉运动阶段早 延迟模仿是指能再现过去 期,婴儿的模仿图式相当不准确, 在某个地方模仿到的行为能力, 即榜样不在场时仍能再现行为 简单地模仿动作也需要数天或数周 的能力。 的练习。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延迟模仿最 早在18~24个月时出现。
皮亚杰认为,感知运动阶段获 得的最显著的成就之一是客体永久 性的发展。
指“基本的发展”这一最原始把智力定义为使有机体 的内部心理图 适应环境的一种基本生命机能,并 式(即已有知 提出了智力互动模型。识)和外部环 境的不匹配能 智力的目标是认知平衡,即思 促进认知活动 维过程与环境之间产生一种平衡和 和智力的发展。
谐的关系。
第六章 认知发展
皮亚杰、维果茨基的理论 和信息加工理论
学习重点: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 和认知发展阶段 2.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观
3.信息加工论的认知发展研究及基本 主张。 4.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让· 皮亚 杰(Jean Piaget,1896~ 1980),瑞士 人,近代最有名 的儿童心理学家。 他的认知发展理 论是这个学科的 典范。

试谈皮亚杰理论与维果斯基理论的比较

试谈皮亚杰理论与维果斯基理论的比较

试谈皮亚杰理论与维果斯基理论的比较法学院心理0901 盛翔20090606众所周知,皮亚杰和维果斯基两位是心理学界的巨人,都为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两位的理论建立的哲学背景不同,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及两人的研究方法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学术道路和学术思想。

无论哪种理论都有自身的贡献意义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我们都应该客观得来看待和学习每一种理论。

皮亚杰是当代西方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其心理学偏重于儿童认知,智力或思维发展的研究。

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我们可以学习知道,他认为学前期是既稳定又充满巨大变化的时期。

他提出学前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该阶段是从2岁开始持续到7岁左右。

(前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更多地使用象征性符号思维,心理推断出现,概念的使用也有所增加。

)在阐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时,皮亚杰还指出,语言和思维紧密相关,学前期语言的进步反映了思维方式的一些进步,这种思维方式在较早的感觉运动阶段就可能存在。

皮亚杰认为,语言发展自认知进步,而非反之。

他认为在感觉运动阶段思维的进步是语言发展必需的,而且在前运算阶段,认知能力的持续增长又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皮亚杰的理论当中,有一个关键性概念,那就是中心化。

何为中心化?中心化就是指注意刺激物的某一方面并忽略其他方面的过程。

它是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一个关键成分和局限性。

为什么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在要求守恒的任务中会出错?皮亚杰指出,主要原因就是其中心化的倾向阻碍了他们对情景相关特性的注意。

此外,他们不能跟随情境表象的变化所伴随的转变序列。

(转变:是一种状态变化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皮亚杰,儿童行为的专业观察家,提供了学龄前儿童认知能力的详细描述。

其理论的主要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用的途径,以思考学前期阶段的认知能力发展。

然而,他的理论是基于对相对较少儿童所进行的大量观察。

尽管他的观察富有洞察力并具有突破意义,近期实验研究却表明在某种水平上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能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和新皮亚杰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和新皮亚杰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解读皮亚杰理论的焦点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的阶段,他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

从认知图式的性质出发,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间的。

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皮亚杰,1981年)。

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形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

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作出吮吸的反应。

图形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皮亚杰将感知运动阶段又细分为反射、习惯、视觉与抓握的协调、手段与目标的协调、新手段的发现、顿悟这六个小阶段。

例如,在反射阶段,儿童没有任何外界环境的概念,世界是一组动画片;在后天的最初适应与初级循环反应阶段,儿童开始寻找他刚刚抓握而被移开的物体;在第三阶段--中级循环反应阶段,儿童对消失时间较长的心爱物体进行寻找;在第四阶段--中级图式的协调与应用阶段,儿童能够移动遮盖消失物体的屏幕;在第五阶段--第三级循环反应和通过主动试验发现新方法阶段,儿童对消失物体的寻找依据物体位置的移动,这在以前是不行的;在第六阶段--通过心理组合创造新方法阶段,儿童能运用各种联合动作来寻找物体。

前运算阶段(2-7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儿童从2-7岁左右,处于前运演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两岁时,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说,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

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

正是由于这种消除自身中心的过程和具备象征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评析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评析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评析1. 引言1.1 介绍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两位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

他们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影响深远,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让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这两位学者的理论: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其特定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感知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与之相对应的是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的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

他强调了人类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对认知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区间发展区间”和“最近发展区间”的概念,强调了教育者和同行之间的互动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简要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认知发展的理解和解释虽有不同,但却都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宝贵的启示。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他们各自的理论,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文章字数已超过要求,提供至此为止的内容】。

2. 正文2.1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基本假设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是两位重要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的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

两位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基本假设,这些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过程,通过逐渐适应环境中的新信息和经验来建立认知结构。

他强调了儿童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儿童会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而维果茨基提出了文化的重要性,他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维果茨基的基本假设是认知发展是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产物,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在社交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与皮亚杰理论的比较

与皮亚杰理论的比较

(一)儿童在认知能力上适应性行为的表现 1、策略的多样性
观察发现,即便幼儿园的儿童在解决类似 “3+5=?”这样基本的加法运算时,也会使 用不同的策略。有时使用从1开始数的策略,有 时是采用辨认策略,有时采用直接提取策略,有 时采用继续数策略。
2、选择不同的策略
儿童会根据不同的问题情景而选择不同的 策略,代表了其认知能力的适应性行为,这种策 略选择进行的越合理,其适应性就越高。
五、与皮亚杰理论的比较 (一)相同之处:
都试图描述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上认知发 展的能力及局限性;都试图解释儿童在特定的发 展阶段中,为什么有些能力能达到,而有些则不 能达到;都强调儿童现有的知识结构对获得新知 识的重要影响。
(二)相互关系:
现代认知心理学在某些基本理论和研究方 法上接受了皮亚杰的理论的启发和引导,并在此 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和补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斯腾伯格理论
通过对智力测验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反思,
认为应该对智力测验加以改进。
(一)认知的三成分理论的框架,如图所 示:
(二)每种成分的具体功能 1、操作成分:
举一类比推理的例子, 火鸡:酸果梅酱=鸡蛋:_______ (1)玉米 (2)火腿 要求被试从这两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 体现“编码→推理→应用“的过程。
3、逻辑性操作(logical operations)阶段: 儿童能够在抽象意义上表现并加工刺激,并能够 进行简单的转换。 4、形式操作(formal operations)阶段: 儿童不仅能抽象地表征自己,而且能够进行更复 杂的转换。
(二)认知发展阶段变化的机制:
1、认知发展的先天可能性:短时记忆能力 的发展是促进其认知发展的关键,短时记忆的机 制是自动化及其生物成熟。 2、自动化(Automation):在认知操作上 不断自动化是提高其短时记忆能力的重要机制之 一。 3、生物成熟(Biological maturation): 个体大脑内部神经系统的髓鞘化,也是促进短时 记忆能力提高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相同点:1)它们都具有明显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认为认的信息加工和思维结构,有着兼容之处2)它们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3)它们的主要目标相似,都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儿童的发展,以达到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4)它们的试验手段相似,都是通过做实验或仔细观察儿童在一段时期内的表现来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不同点:1)皮亚杰理论主要研究儿童的推理和问题解决,对知觉,记忆,幻想等很少加以注意。

而信息加工理论则从现代信息加工观点来探讨认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知觉,记忆,推理,评价和规则等。

因此,信息加工理论对个体思维和能力的差异更加敏感,而皮亚杰理论则更重视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的普遍性。

2)相对而言,皮亚杰理论的内容显得较活,而信息加工理论则显得较为程序化了。

3)它们的研究方向不同,皮亚杰理论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解决问题,而信息加工理论则主要研究儿童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

2.我的看法:皮亚杰理论:优点:1)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2)他将心理学的概念引到认识论中,并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3)他促进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且取代了原先传统的观
点。

缺点:1)皮亚杰理论虽然描述了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如何相互作用而推动了儿童认知结构的完善化,但他还是过多强调遗传的或成熟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而轻视教育和环境的力量,贬低了语言的作用。

2)皮亚杰用以评价思维逻辑的一些测验和实验往往是抽象的,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

3)他在思维发展研究中引进了大量的生物学,数理逻辑的语言,整个理论体系十分庞大,且文字晦涩难懂,常常造成误解。

信息加工理论:优点:1)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恢复了对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实现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否定之否定。

2)兼收并蓄,它既吸收了传统的心理学观点,又加入了自身的观点,与时俱进。

缺点:1)信息加工研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指导。

2)将人的认知过程比喻为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无法完全解释在人脑中发生的复杂的认知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