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模板】

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模板】

附件2: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资源优势,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技术领域研究水平,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学者,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研究,实现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特设立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并制订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面向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研究人员开放。

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含)职称以上的国内外从事农业装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科研人员(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除外),均可提出申请,优先支持35周岁以下博士后或刚毕业博士开展与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一致的课题研究。

优先支持申请人与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根据研究领域和研究重点,凝练科研选题方向,定期发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第四条经形式审查合格的课题申请书,由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审议,确定资助项目及资助额度,并由重点实验室主任批准签发立项。

第五条开放课题立项基本条件:(1)符合项目指南所规定的研究内容范围与要求;(2)有较好研究工作基础,具备基本研究条件,研究人员结构合理,研究方案、目标明确,具备实施该课题时间保证;(3)申请经费预算合理。

第六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实施周期一般为2年,期满未能结题者,需提前2个月向重点实验室提出延期申请,由评委会审议。

每项课题只能延期1次,且总执行时间不应超过3年。

第七条课题执行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应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在课题实施1年后,课题承担人应向重点实验室提交课题执行进展情况。

如需改变或推迟计划,应征得重点实验室的同意。

对未经同意便改变、推迟计划的课题,重点实验室将中止对其的支持。

第八条课题负责人应在完成课题后3个月内提交结题验收申请,并向重点实验室提交相关归档材料。

材料包括:(1)开放课题研究报告;(2)学术论文、专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科研成果证明材料;(3)有关的软硬件原始资料。

农业部关于公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公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公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7.08•【文号】农科教发[2011]8号•【施行日期】2011.07.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关于公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通知(农科教发〔2011〕8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2010-2015年)》(农科教发[2010]4号)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农科教发[2010]5号),2010年和2011年我部分两批组织开展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的布局和遴选工作。

经过申报、评审和公示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发布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指南、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编制建设方案、专家组论证建设方案以及总体平衡等工作环节,确定了由33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83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251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的30个“学科群”的组成框架(见附件)。

为加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着眼全局,提高认识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科技的要求日益迫切。

以联合协作为手段,以提高农业科技资源使用效益和对农业生产的支撑能力为目标,全面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农业科技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学科群”为组建单元,按照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三个层次建设,目标是形成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重点实验室体系,促进基地、人才、项目相配套,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程。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是凝聚和培养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组织行业科技创新,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有关单位要从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角度,进一步增强农业科研创新基地建设的紧迫性,进一步理解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大意义。

重点实验室工作计划及目标

重点实验室工作计划及目标

重点实验室工作计划及目标一、实验室概况本实验室是一个新成立的研究机构,致力于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与相关产业和企业合作,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实验室拥有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研究团队,研究方向涵盖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二、实验室工作目标1.开展高水平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一批具有学术和产业价值的研究成果。

2.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的研究效率和管理水平。

3.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三、实验室工作计划1.招聘优秀人才实验室将通过广泛的招聘活动,吸纳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才,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同时,实验室将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年轻科研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开展前沿科研项目实验室将重点开展一些前沿的科研项目,涉及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实验室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资助,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经费支持,鼓励团队成员开展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

3.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实验室将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包括人员管理、经费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

通过规范的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的研究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4.加强产业合作实验室将积极寻求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合作机会,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实验室将通过开展技术转移、成果推广等活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实验室工作重点1.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项目,取得一批具有学术和产业价值的研究成果;2.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提高研究效率和管理水平;3.加强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五、实验室工作内容1.组建研究团队实验室将通过广泛的招聘活动,吸纳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才,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2.开展前沿科研项目实验室将重点开展一些前沿的科研项目,涉及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

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

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第一部分:背景和目标1.1 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重点实验室的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承担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任务,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实验环境和工具。

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的编制,对于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科研能力和实现研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标本年度工作计划的目标是提高实验室的科研能力,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科技和技术支持。

具体目标包括:- 提高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增加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 增强实验室人才队伍的科研能力,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和科研工作质量;- 建立合理的实验室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和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

第二部分:工作内容和计划2.1 研究项目2.1.1 科研项目申报本年度,实验室将继续申报一批重点科研项目,重点关注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的重点项目,同时也鼓励实验室内部人员自行组织科研项目。

具体计划如下:- 申请3个国家重点项目;- 申请5个地方重点项目;- 鼓励实验室自行组织2个科研项目。

2.1.2 项目执行和管理针对各个科研项目,实验室将建立详细的项目执行和管理计划,包括项目的组织架构、任务分工、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

实验室将设立专门的科研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执行、进度监控和结果评估。

2.2 人才培养2.2.1 研究生培养实验室将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加强和各个研究生导师的合作,为研究生提供优质的科研环境和导师资源。

具体计划如下:- 每年接收研究生不少于20名;- 设立研究生科研项目基金,每年资助不少于10个研究生的科研项目。

2.2.2 学术交流和招聘实验室将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来实验室做学术报告。

同时,实验室还将组织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鼓励实验室内部人员积极参与并展示研究成果。

此外,实验室还将广泛开展人才招聘工作,吸引更多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加入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成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设重点实验室成为了重要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阐述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与意义,并提出相关方案,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与意义1.1 目标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搭建一个高水平、具备国际领先科研能力的研究平台,聚集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和研究人才,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

1.2 意义重点实验室建设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首先,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

通过建立高水平研究平台,能够吸引一流的科学家和研究人才,为高水平科研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其次,重点实验室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

重点实验室聚集了大量的科研创新资源,通过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能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最后,重点实验室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通过建设一流的实验室,能够吸引海内外优秀科学家的加盟,推动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声誉。

二、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2.1 人才引进与培养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中,要注重引进和培养一流的科学家和研究人才。

可以通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和评审,设立优厚的研究经费和人才待遇,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和研究人才加盟。

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合作,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激励机制,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团队。

2.2 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支持高水平科研的开展,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需包括研究基础设施的建设。

包括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科研仪器设备的更新与升级、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等。

同时,要注重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科研合作与交流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中,要积极推动科研合作与交流。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农业部2010年3月目录一、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建设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模板】

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模板】

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模板】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一、概述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创新发展以及解决现实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动实验室建设的持续发展,满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旨在引领实验室建设走向更加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发展目标1. 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引入先进技术设备和优化实验室管理,提升实验室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2. 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吸引和留住优秀科研人才。

3. 创造良好科研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科研环境,鼓励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提高研究效率。

4. 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优化实验室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和效益。

5.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实验室与企业、产业界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发展战略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提升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和场所条件,确保科研和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引进先进科研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科研设备,提高实验室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增加科研成果的产出。

3. 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对实验室项目的管理和评估,提高科研资源的配置效率。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形成优秀的研究团队。

5. 拓宽合作渠道积极开展国内外实验室合作,并与企业、产业界建立紧密联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发展路径1. 技术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提高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2. 学术交流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共享和学术水平的提升。

3. 产学研结合加强实验室与企业、产业界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4. 管理优化优化管理体系和流程,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一)

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一)

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与优化,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平台,对于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建立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环境,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二、工作原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领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2.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应用基础研究;3.汇聚一流科研人才,形成科研团队;4.构建先进的科研平台,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5.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影响力。

三、实施计划步骤1.确定研究方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确定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2.建设科研团队:通过人才引进、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方式,组建一流的科研团队;3.建设科研平台:投入资金建设先进的科研设施和环境,为科研团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4.开展研究工作:围绕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5.评估与调整:定期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适用范围全国重点实验室适用于各类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对于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学科的领域具有显著的适用性。

同时,它也适用于为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五、创新要点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创新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领域的创新:重点实验室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为导向,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领产业发展。

2.人才队伍的创新:重点实验室汇聚了一批一流的科研人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3.科研环境的创新:重点实验室投入巨资建设先进的科研设施和环境,为科研团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

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计划

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计划

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研任务:根据国家和地方的需求,制定科研方向和目标。

确定重点研究项目,并安排实验室研究团队进行科研工作。

2. 资源调配:根据科研任务的需求,合理调配实验室的人员和设备资源,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经费支持,为实验室的研究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3. 研究计划制定:根据科研任务和具体研究项目,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研究计划。

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时间节点,合理安排研究人员的工作任务。

4. 团队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研究人才,建设具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室研究团队。

加强团队内部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团队的整体研究水平。

5. 成果推广: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和鉴定,并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学术会议和论文发表等方式,将研究成果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

6. 学术交流: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实验室进行学术讲座和指导,同时鼓励实验室研究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7. 外部合作: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和高校等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和技术转移应用工作。

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和产学研合作,推动实验室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8. 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外实验室的合作,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和人员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实验室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

总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计划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实验室研究成果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同时,注重培养优秀的研究人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验室研究团队。

作物育种实验室建设方案

作物育种实验室建设方案

作物育种实验室建设方案作物育种是提高农作物品种质量与产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满足作物育种的需要,建设一个先进的作物育种实验室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作物育种实验室建设方案。

1. 建设目标:- 提供一个安全、高效、先进的研究环境,促进作物育种技术的创新;- 增加作物抗病虫害、适应性和产量,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为作物育种相关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

2. 实验室布局与设计:- 实验室应尽量保持封闭和清洁,以防止外界污染对实验的影响;- 根据实验室活动的不同需求,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如实验区、培养区、储存区和办公区等;- 合理设置通风系统、净化设备和恒温恒湿设备,以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建设安全防护设施,如防火系统和应急响应系统,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3. 实验设备与仪器:- 跨季节培养设备,如光照模拟器、恒温恒湿培养箱等,用于模拟不同季节的环境条件;- 基因分析设备,如PCR仪、电泳仪等,用于分析作物遗传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用于检测农药残留及其他化学物质;- 高通量测序仪等生物信息学设备,用于作物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4. 人员配备:- 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包括作物育种专家、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 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技术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实验设备和仪器。

5. 资金投入与管理:- 确定建设预算,并合理分配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设备采购和日常运营费用;- 建立严格的财务和物资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合理性。

通过合理的实验室建设方案,作物育种实验室能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专业的设备支持,促进作物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同时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这将为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实验室发展规划

实验室发展规划

实验室发展规划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它承载着许多重要的科研任务和技术创新。

为了能够有效地推动实验室的发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国际交流四个方面,提出实验室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

一、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是实验室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先进的设备和良好的实验环境,才能够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因此,在实验室发展规划中,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必须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投入。

包括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安全设施以及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等等。

只有保证了基础设施的完善,实验室才能够顺利地进行科研工作。

其次,实验室应该重视环境保护。

在实验室操作中产生的废气、废液等应该得到合理的处理,确保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还要注意实验室的噪音、震动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最后,实验室应该鼓励合作共享。

通过与其他实验室、学校或企业的合作,实验室可以分享资源和经验,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益。

此外,实验室还可以鼓励成员之间的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人才培养实验室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只有有能力的人才才能够推动实验室的不断发展。

因此,在实验室发展规划中,应该注重人才培养。

首先,实验室应该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机制。

不仅要吸引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还要重视海外优秀人才的引进。

通过设立奖学金、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等激励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次,实验室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和平台,鼓励实验室成员参与各类学术交流和学术竞赛,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还要注重对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鼓励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努力实现个人和实验室的共同发展。

三、科研创新科研创新是实验室的核心任务,是实验室发展的根本动力。

因此,在实验室发展规划中,应该注重科研创新的推动。

首先,实验室应该建立科研团队。

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管理办法(试行)

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管理办法(试行)

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管理办法(试行)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文号】农科教发[2005]14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发布日期:2010年9月27日,实施日期:2010年9月27日)废止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管理办法(试行)(农科教发[2005]14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高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按照农业自然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以及不同区域特点,在农业系统科研、教学单位中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野外试验台站作为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立起我国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体系,获取长期、稳定、直接、综合的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服务。

第二条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范围主要包括土壤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农业生物资源、渔业资源环境和有害生物防治等五大类。

第三条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的主要任务是:1、长期、定点、系统地监测全国主要类型农区的农业土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因子、农作物种质资源等演变、变化状况。

2、对各类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评价,找出制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子,寻求自然、经济和人为压力下的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条件变化下的联系。

3、进行农业灾害(病虫、低温霜冻、旱涝等)的监测预报与损失评价;农作物产量预报与管理决策;提供卫星遥感重要地面参数;开展温室气体源排放及其影响评价。

4、对主要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性能进行长期监测,为维护水生生物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平台。

第四条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等共同构成了国家农业研究基地,是农业科学研究依赖的重要基础平台。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实验站自我评估总结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实验站自我评估总结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实验站)自我评估总结(年度)实验室(实验站)名称:农业部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名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室(实验站)主任(站长):何孔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刘秀梵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钟灵街号联系人:肖琦联系电话:、传真:■年月日总结提纲一、实验室(实验站)概况(限字)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农业部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学科群的专业性重点实验室之一,主要开展传统疫苗升级改造和新型疫苗创制中共性工程技术研究,对接生物制品上游产品,进行工程技术和工艺放大的研究,对其工艺流程进行熟化:同时开展新疫苗、新剂型研发。

实验室现有固圧科技人员人,英中,研究员人、副研究员人、助研研究员人;博士人、硕士人。

实验室而积、实验动物房。

实验室有动物细胞悬浮驯化培养系统、纯化浓缩系统、小型冻干机、倒置正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左量仪、病理切片系统等先进的设备仪器,总价值万元,英中,万以上仪器台套。

二、主要成效(限字)(见表表)(一)发展定位与学科建设.发展定位。

实验室紧密用绕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学科群领域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和新型疫苗研制,提供可产业化的成套工程技术和新产品。

几年来,相关研究获国家及地方科技讣划支持共项,其中,主持国家行业专项“动物疫苗制剂及下游工艺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级课题项、部级课题项,主持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猪圆环病毒杆状病毒载体疫苗研制"、“四种动物细胞驯化及规模化悬浮培养研究”、“系统抗原展示技术研究"、“噬菌体双表达系统构建及应用“、“生物反应器高效制备亚型禽流感亚单位疫苗抗原“等省级课题项。

•学科建设。

制左了重点实验室《“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等建设方案。

用绕抗原大规模高效制造、抗原浓缩纯化、活疫苗耐热冻干、免疫佐剂与免疫增强剂等共性工程技术研究以及新疫苗创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内率先形成了疫苗生产共性核心工程技术的研发平台,研制成功“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及规模放大技术“、“猪支原体肺炎火活疫苗(株)”、“禽流感(亚型)火活疫苗(株)(鸭、鸡用)“、“兔病毒性岀血症杆状病载体火活疫苗(株)“等项新产品、新技术。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管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是农业部设立的,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主的高水平科研基地,主要任务是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第三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开放、合作、共享的原则,鼓励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参与。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农业部设立实验室管理办公室,负责实验室的总体规划、政策制定、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五条实验室应设立管理委员会,由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学术带头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决策。

第六条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实验室的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

第三章科研管理第七条实验室应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和自身研究方向,制定科研计划,明确科研目标和任务。

第八条实验室应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第九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对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验收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

第四章人才队伍建设第十条实验室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创新研究,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和知识更新。

第五章经费管理第十三条实验室的经费来源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科研项目经费、社会捐赠等,应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相关政策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费的预算、决算和审计工作,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实验室的科研活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

第六章设施与设备管理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加强科研设施和设备的管理,确保科研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规划与布局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规划与布局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规划与布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推动,重点实验室在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规划与布局对于提升科研实力、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规划与布局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意义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支持的科研平台,旨在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

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不仅能够汇集科研人才和研究力量,加强科研团队的协同合作,还能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科研设备,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二、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规划1.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规划首先要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

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需求,确定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目标,确保实验室建设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相契合。

2.优化实验室布局实验室的布局应该合理、科学。

在设计实验室的时候,要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合理规划各个实验室的位置和面积,确保每个实验室都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科研设备。

3.提供完善的设施和资源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规划还需要考虑设施和资源的支持。

建议配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和人员配备,确保实验室能够顺利进行科研工作。

三、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布局1.建立科研团队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科研团队来支撑。

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科研人员和吸纳国内外优秀的科研团队,建立起一个具备创新能力和实验技术的科研团队。

2.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布局中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可以与国外的知名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科研资源和成果,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和科研水平。

3.培养科研人才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布局中也要注重科研人才的培养。

通过制定科研项目和引进外界专家进行指导,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培训和发展的机会,提高科研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验技术水平。

结语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规划与布局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提升科研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部启动重点实验室建设

农业部启动重点实验室建设

产 量 、 比 重 继 续 保 持 相 对 稳 定 。 刻 变化 ,如何 继续 保持 畜牧 业 平 猪 料 、 蛋 禽 料 、 肉禽 料 、 水 产 稳健康发展 面临诸 多挑战 。
料 、反 刍料 年 度 增 幅 分 别 为 4 %、
3 %、 5 %、 3 %和 4 %, 不 同 品 种 呈
1月2 1 4日,记 者从 最 高人 民 证 畜 产品 有 效供 给 、优 化 百姓 膳 体 系 ,增 强应 急 保 障 能 力 。 法 院新 闻发 布会 上 获 悉 ,今年 以 食 结构 、提 高 国 民水平 作 出了重 ( 来 ,各 级 人 民 法 院 共 审结 生产 、 要 的贡献 。摘 自中国新 闻网 )
据介 绍 ,“ 十一五 ”时期 ,我
现 均衡 增 长 态 势。 摘 自中 国牧 业 (
网)
国 畜牧 业 科技 取 得 长足 进 步 ,有
效 促 进 了 畜 牧 业 持 续 健 康 的 发 展 。2 1 年 我 国畜 牧 业产值 占农 00
疫 苗供 应体 系 ,实现 常 态 必保 , 应 急 能 力 大 幅提 升 ;到 22 年 , 00 疫 苗 供 应 体 系进 一 步健 全 完善 . 具备 与发 达 国家 同步应 对 突发 和
活动 的 腐败 分 子 , 以及 在 食 品安
全 监 管和 查 处 危 害食 品安 全 违 法
以点 带 面 ,从 而推 动全 国草原 保 护 建设 的科技 进步 。经过 2 年的建
建设 工作 ,这标 志 着我 国农 业科
2 .7 01 7 2
畜 牧 兽 医
久摘 要 讯
技 创 新 体 系建设 取得 新 进展 ,制
8 结合 的 方 式进行 ,理 论 考试 主要 心 仪 器 设 备 配 套 总 计 达 27台 套 ,仪 器设备 达 到 国际 实验 室 考核 农 产品 质量 安全 法律 法规 和 ( ) 检 验检 测 基 础 知识 和 基 本 理 论 , 互认 水 平 ,具备一 批 同时检 测 2 0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十三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十三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十三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2.29•【文号】•【施行日期】2016.1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十三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名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十二五”期间,农业部探索实践以“学科群”为单元建设重点实验室和科学观测实验站(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站)”),有力地推进了协同创新,提升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站)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效,我部对“十二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站)进行了评估,并对部分学科群、重点实验室(站)进行了调整。

同时,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在农业资源环境、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等领域,新增了一批学科群和重点实验室。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由42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97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269个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的37个学科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现予以公布(见附件1),并就做好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是明确职责任务。

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牵头组织本学科群的重点实验室(站),紧紧围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科技需求,突出强化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绿色发展等三个领域,研究制定学科群建设方案(格式见附件2),并进行充分论证。

在此基础上,编制每个重点实验室(站)的建设任务书(格式见附件3)。

请于2017年3月31日前,将上述材料纸质版一式3份,报送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电子版发送至*****************.cn。

二是强化协同创新。

综合性重点实验室要强化牵头作用,组织好学科群年会,并对各重点实验室(站)进行年度考核;通过共同申报科技计划项目、设立开放课题等,推进联合攻关;依托各类学会(协会),利用研讨会等平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优化路径与未来展望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优化路径与未来展望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优化路径与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重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优化路径来解决。

本文将探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优化路径,并对未来的发展展望。

一、优化路径1.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政府应加强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政策引导作用。

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资金支持、项目评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以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到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来。

2. 加强跨学科合作重点实验室建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学科间的合作和交流。

应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推动知识和经验的共享。

3. 强化科研管理为了保证重点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应加强科研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流程,提升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

4. 提高设备和技术水平优化路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水平。

加大对实验室设备的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提高研究效率。

5. 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加强人才培养,吸引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才参与到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来。

建立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二、未来展望重点实验室建设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下是未来展望:1. 加强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

重点实验室应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参与项目研究,提升重点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

2. 推动产学研结合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应更加注重产学研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通过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合作,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3. 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

未来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应注重加强基础研究,拓宽研究领域,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科研能力提升与国际化发展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科研能力提升与国际化发展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科研能力提升与国际化发展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科研能力提升与国际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实验室在科研能力提升和国际化发展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关键要素以及如何提升其科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建设目标及内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目标是通过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和先进科研设备,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学科定位:明确研究方向和学科特色,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密切结合,确保研究内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2. 师资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包括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年轻有为的研究人才,形成学术交流与创新的平台。

3. 科研设备: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科研设备,提升科研实验条件,为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有力保障。

4. 组织管理: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研究效率。

二、提升科研能力的措施为提升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能力,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措施:1. 强化基础研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培养和吸引一流的科研人才,推动基础理论的突破性进展,提升实验室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2. 加强国际合作:与世界一流学府和研究机构建立广泛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和成果,提高实验室的国际化程度和科研水平。

3. 提升创新能力:鼓励创新思维和跨学科交叉研究,打破学科壁垒,培养研究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 加强科研管理:建立科研项目评价制度,加强项目管理和评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对研究项目的前期规划和后期成果转化的全过程管理。

三、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实验室的国际化发展是提高其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几个关键路径:1. 引进高端科研人才:通过招聘国际知名学者和优秀研究人员,引进国外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提升实验室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2010-2015年)农业部2010年9月目录一、规划背景 (4)(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4)(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 (5)(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7)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建设原则 (8)(三)建设目标 (9)三、建设布局 (10)(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 (10)(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与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布局 (16)四、建设进度 (17)(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度 (18)(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度 (18)(三)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进度 (18)五、保障措施 (19)(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19)(二)增强投入强度和优化投入结构 (19)(三)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四)建立绩效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 (20)(五)加强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 (21)(六)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 (22)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培养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组织行业科技创新,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开展农业应用基础与共性技术研究。

为强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结合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强化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幅度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在全国范围内系统规划和全面布局农业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在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生态区域形成具有国家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营造富于激励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氛围,有利于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学科界限,实现全国性、区域性农业科技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建立上下贯通的科技体系,这对于合力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跟踪国际农业科技发展最新趋势,增强农业科技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涉农实验室、农业部命名建设的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等。

截止到2009年底,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32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5个、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68个,形成了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框架,支撑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1.稳定和加强了学科建设,成为优势学科发展和新兴学科培育的重要载体。

从1990年起,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通过五轮的布局和建设,促进了一批学科进入国家级重点学科;稳定了一些公益性强的重要学科方向;提升了一批特色、前沿学科,拓展了农业生物组学、农业生物信息学等新兴交叉学科,覆盖了农学、园艺、植保、资源与环境、畜牧、兽医、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等学科领域,初步形成了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学科结构和学科群体。

2.发现和凝练了重大农业科技问题,成为创新活动和成果产出的重要源头。

重点实验室围绕前瞻性和基础性科技问题,密切关注重大公共灾害发生演变规律,先后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相继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显著增强了农业科研的应急反应能力,获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十五”以来,共获得国家成果奖励4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300余项,在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占农业领域的80%。

H5亚型禽流感基因工程灭活疫苗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3.集聚和培养了高端农业科技人才,成为团队建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

面对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加大优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团队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有效构筑了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人才梯队、学科群体和交流平台。

目前,14个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9名院士、28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22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7名长江学者,年培养博士生200余人。

到2008年底,牵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353次,派出1869人次到国外讲学,引进高端人才617名。

4.获得和积累了有价值的科学观测数据,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5年重点野外试验站启动建设,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气候条件和农业产业特点,对土壤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农业生物资源和有害生物防治等领域开展长期定位试验、数据观测监测和研究示范。

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积累了大量长期性的基础性数据,对农业资源环境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探索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政府农业生产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农业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整体布局不够完善。

一些重点实验室定位不明确,学科布局和区域布局不平衡等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一些领域重点实验室目前还基本空白,而个别学科实验室偏多,有的交叉布点。

农业野外观测试验站分布零散,难以获得系统和全面的科学数据。

二是实验室之间业务交流和互相联系不够密切。

一些重点实验室没有按照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没有从学科建设、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进行有效关联,没有形成科技创新合力。

三是部分重点实验室的创新能力还不强。

一些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不集中,研究力量分散,对行业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把握不准,不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需求,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满足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为目标,统筹规划、完善功能、创新机制、提升能力,促进基地、人才、项目相配套,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农业重点实验室体系,并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推广体系紧密衔接,为农业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设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按照不同地区农业资源禀赋,结合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发展的状况,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

在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公共科技资源供给主导作用的同时,加强部门间协作,充分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产业导向、定点建设。

围绕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选择区域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建设,并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引导各级财政和相关计划对实验室予以稳定和持续支持。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以资源整合共享为核心,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强化重点实验室之间联合协作,积极探索有利于重点实验室发展和壮大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立足现有、稳步推进。

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在充分发挥现有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有效调控增量、激活存量,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

(三)建设目标按照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三个层次建设。

1.围绕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建设30个以上综合性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2.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求,建设170个以上的专业性(区域性)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3.围绕科学数据获取、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的需求,建设200个以上的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

到2015年,初步建成30个左右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延伸的一体化布局的“学科群”,也称“学科领域群”。

三、建设布局(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农业领域学科布局和已有建设基础等,规划建设30个以上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其名称及所在“学科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1.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以阐明主要生物基因组DNA中碱基对的序列信息,破解相关的遗传信息为目标,以农业生物功能基因组测序、基因发掘与功能验证为重点,开展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利用,分离产量、品质、抗逆、营养高效等重要性状基因和调控元件,解析性状调控的分子网络,建立基因组学研究平台,为农业生物育种提供目的功能基因。

2.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作物基因资源和新基因发掘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创新,作物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作物品种分子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建立主要作物种质创新和利用平台,为作物育种提供优质、高产、抗逆、养分高效等新种质。

3.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水稻种质改良与创新利用,水稻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水稻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机理,品质形成机理,水稻基因定位与克隆、转基因、分子标记、分子设计等育种技术研究,为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新材料、新技术。

4.农业部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优异麦类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重要性状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鉴定,麦类作物遗传多样性,转基因、分子标记、细胞工程、分子设计等育种技术研究,建立麦类育种体系,为麦类作物新品种培育提供新材料、新技术。

5.农业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玉米优异种质资源发掘、改良与创新利用,重要性状形成的生物学基础,高产、抗病虫、抗逆、优质等性状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鉴定,转基因、分子标记、分子设计等育种技术研究,为玉米新品种培育提供新材料、新技术。

6.农业部薯类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薯类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高产、优质、抗旱、抗病虫、优质等性状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鉴定,细胞工程、分子标记等育种技术研究,为薯类作物专用新品种培育提供新材料、新技术。

7.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大豆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重要性状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鉴定,杂种优势机理,转基因、分子标记、分子设计等育种技术研究,为大豆新品种培育提供新材料、新技术。

8.农业部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棉花遗传多样性,高产、抗病虫、抗逆等性状基因定位与克隆,纤维品质性状形成机理,超高产分子机理与品种设计,抗逆机理与环境调控,以及育种新技术研究,为棉花新品种培育提供新材料、新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