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穴位定位及体表标志

合集下载

腧穴定位标准

腧穴定位标准

腧穴定位标准
一、穴位名称
腧穴是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的重要施术部位。

为了规范和统一腧穴的定位,国家制定了《腧穴名称与定位》。

二、穴位定位
根据《腧穴名称与定位》,每个腧穴都有其特定的定位。

定位的方法有骨度分寸法、手指同身寸法、体表标志法等。

骨度分寸法是以骨关节为标志,测量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分配成一定的等份。

手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穴的方法。

体表标志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三、穴位功能
每个腧穴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如合谷穴有祛风解表、通络止痛的功效,足三里穴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

四、穴位解剖
每个腧穴都有其特定的解剖位置。

如足三里穴位于胫骨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五、穴位刺激方法
针对不同的病症,可以采用不同的刺激方法。

如针刺、艾灸、按摩等。

六、穴位异常反应
在刺激腧穴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

如针刺合谷穴时,可能会出现晕针现象;艾灸足三里穴时,可能会感觉局部皮肤温热或轻度疼痛。

七、腧穴配伍
在针灸或按摩时,常常需要配伍多个腧穴。

配伍的原则是根据病症的性质、部位、程度等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八、腧穴禁忌
某些腧穴在刺激时有一些禁忌。

如孕妇不宜针刺合谷、三阴交等活血化瘀的穴位;皮肤感染处不宜艾灸等。

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与常用
精品课件
手太阴肺经: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 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 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 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 陷中是穴。治疗腕臂部病变, 头部、项背部病证,“头
项寻列缺”。
精品课件
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在前臂掌侧,腕 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 与桡侧腕屈肌腱间 。治 疗:“心胸内关谋”。 大陵:位于人体腕掌横纹 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 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治疗: 心胸疾病,手腕痛。
侧缘后方 。治疗妇科病,
失眠,脾胃病等。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胫 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凹陷中。 治疗腹胀、腹泄,膝痛等。
精品课件
足太阴脾经:
血海: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 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 隆起处 。简便取穴:患者屈膝, 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 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 拇指约成45°斜置。拇指尖 下是穴。治疗:补血要穴。
精品课件
手阳明大肠经:
迎香:在鼻翼的外缘 中点旁开5分,鼻唇
沟中 。治疗:鼻部
及面部疾患。
精品课件
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当 尺桡骨之间。治疗热病,头 面五官疾患,上肢疾患等。
翳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 后下缘凹陷中。治疗面瘫, 耳部疾患,牙关紧闭等。
精品课件
手少阳三焦经:
耳门:耳屏上切迹前方,当 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中。 治疗耳部疾患,齿痛等;
四白穴:目直视瞳孔直下,
当眶下孔凹陷处 。治疗头目
疾患等。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 凹陷中,咬紧齿时,咬肌最 高隆起处。治疗:齿痛,口
精品课件
足阳明胃经:
犊鼻:(外膝眼)屈膝,髌 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 治疗:膝关节痛,脚气等。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当胫 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肚腹三 里留。保健穴。治疗脾胃病, 神志病等。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

(对应“大椎”)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

(对应“肺俞”)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对应“膈俞”)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对应“大肠俞”、“腰阳关”)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对应“次髎”)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对应“膻中”)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

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同样也是笔试的考试内容。

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而这部分的背诵难度最大,所以有必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常用体表定位标志课件

常用体表定位标志课件

01
腰大肌
位于腰椎两侧,是腹部深层肌肉之一。
02
髂嵴
位于髋关节两侧,是骨盆最突出的部位。
03
腹股沟管
位于腹前外侧部,是大腿与腹部之间的裂隙。
06
CATALOGUE
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上肢体表定位标志
肩胛骨
锁骨
肱骨
尺骨与桡骨
位于背部,与肩胛下角 、肩峰、肩胛冈等结构
共同组成肩部轮廓。
呈“S”形,位于颈部两 侧,是上肢与躯干的连
常用体表定位标 志课件
目 录
• 基础知识 • 头部体表定位标志 • 颈部体表定位标志 • 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 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 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01
CATALOGUE
基础知识
人体体表标志的定义
01
人体体表标志是指人体表面具有 显著特征的部位,用于定位、描 述和识别人体结构。
02
人体体表标志在医学、解剖学、 体育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对 于诊断、治疗、康复和运动训练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03
CATALOGUE
颈部体表定位标志
颈前部标志
喉结
男性特有的体表标志,位于颈前 正中,甲状软骨上端,便于寻找
气管和食管。
颈前正中线
从喉结下至胸骨上窝的垂直线, 是许多颈部血管、神经和食管的体 表投影。
胸骨上窝
颈前正中线上,胸骨柄上方的凹陷 处,可作为气管的体表定位标志。
颈侧部标志
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部两侧,起自胸骨柄和锁 骨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的肌肉
3
胸骨角
位于胸骨柄与胸骨体交界处,两侧平对第二肋骨 。
胸部侧面标志
腋窝
位于腋中线上,上肢内 侧与胸壁之间。

找穴位

找穴位

有很多读者向我反映:“总是找不准穴位,怕穴位没找准,按揉后效果不理想。

”。

今天,张大夫在这里,按中医教科书上的穴位准确找法,即“骨度分寸法”,教给大家怎样快速准确找到需要的穴位。

腧穴(穴位)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1)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2)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3)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4)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80个针灸常见穴位定位及主治

80个针灸常见穴位定位及主治

80个针灸常见穴位定位及主治-/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XXX、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附录1:经常使用的取穴体表标记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1、XXX: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明显崛起。

(对应“大椎”)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

(对应“肺俞”)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对应“膈俞”)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对应“大肠俞”、“腰阳关”)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对应“次髎”)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壤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对应“膻中”)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纪律上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纪律列表,每条经脉的功用和它的气血阴阳和循行、脏腑等都是亲昵相干联的,这个表能够和详细的穴位功用来对应着比力和影象,如许结果最好。

背面分经脉引见穴位时还会再有所说起。

同时,需求申明的是,这些纪律一样也是笔试的测验内容。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讲解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讲解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

(对应“大椎”)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

(对应“肺俞”)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对应“膈俞”)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对应“大肠俞”、“腰阳关”)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对应“次髎”)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对应“膻中”)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

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同样也是笔试的考试内容。

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而这部分的背诵难度最大,所以有必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常用的腧穴概要

常用的腧穴概要

骨 度 分 寸 表
骨 度 分 寸 图
头部骨度分寸
胸腹胁部骨度分寸
背腰部骨度分寸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3横寸,测背腰部经穴横向距离。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横寸,测肩背部经穴横向距离。
背 腰 部 定 位 骨 度 分 寸
四、简便定位 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
主治:腰痛,肩臂痛,上肢麻痹, 半身不遂 溃疡病,肠炎,消化不良, 牙痛,口腔炎,颈淋巴结核, 面神经麻痹,感冒,乳腺炎
操作:直刺0.5~0.8寸 ,可灸
3、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手臂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瘫、麻、痛;高血压、贫血、热病;咽喉肿痛,牙痛, 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可灸
9、脾腧: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胀、纳呆、 呕吐、腹泻、痢疾、 便血、水肿;背痛。 操作:斜刺 0.5-0.8寸, 可灸
10、胃腧: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11、肾腧: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 等 痛证;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 操作:直刺0.5~l寸 ,可灸
2、天宗: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主治:肩胛疼痛、肩背部 损伤等局部病证;气喘 ;乳痈。 操作:直刺0.5~l寸 ,可灸。
3、颧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主治:头晕、耳鸣、耳聋、腰背痛;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月经不调、带下、不 孕
操作:直刺0.8-1寸,可灸
12、大肠腧: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

体表解剖标志有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大类:固定标志--指各部由骨骼和肌肉所形成的凸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

根据固定标志定位,如两眉之间定印堂,鼻尖定素髎,脐中定神阙,两乳头连线中点定膻中等。

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绉纹、尖端等。

根据活动标志定位,如屈肘纹头取曲池,握拳掌横纹头取后溪,张口取听宫、听会,闭口取下关等。

全身各部主要体表标志部位体表标志说明头部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额角(发角)完骨枕外隆突头部有发部位的前缘正中头部有发部位的后缘正中前发际额部曲角处颞骨乳突枕骨外侧最隆起的骨突面部眉间(印堂)瞳孔、目中两眉头之间中点处平视,瞳孔中央颈项部喉结第7颈椎棘突喉头凸起胸部胸骨上窝胸剑联合中点乳头胸骨切迹上方凹陷处胸骨体与剑突结合部乳头中央腹部脐中(神阙)耻骨联合上缘髂前上棘脐窝中央耻骨联合上缘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髂脊前部的上方突起处侧胸侧腹部腋窝顶点第11肋端腋窝正中央最高点第11肋骨游离端背腰骶部胸椎棘突1-12腰椎棘突1-5骶正中嵴、尾骨肩胛冈根部点肩峰角髂后上棘肩胛骨内侧缘近脊柱侧肩峰外侧缘与肩胛内连续处髂嵴后部上方突起处上肢部腋前纹头腋窝皱襞的前端腋后纹头肘横纹肘尖腕掌、背侧横纹腋窝皱襞的后端尺骨鹰嘴尺桡骨茎突远端连线上的横纹下肢部髀枢股骨内侧髁胫骨内侧髁臀下横纹犊鼻(外膝眼)腘横纹内踝尖外踝尖股骨大转子内辅骨上内辅骨下臀与大腿的移行部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中央腘窝处横纹内踝向内侧的凸起处外踝向外侧的凸起处简便取穴法,是在取穴时结合一些简便的活动标志取穴的方法。

简便取穴法简便易行,临床应用时可与体表标志法、骨度法、指寸法结合起来。

常用的简便取穴有下列几种:取风市自然立正垂臂,股外侧中指端所指之处即是。

取列缺两手虎口自然平直相交,食指尖端所指处即是。

常用定穴解剖标志的体表定位方法_概述及解释说明

常用定穴解剖标志的体表定位方法_概述及解释说明

常用定穴解剖标志的体表定位方法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中医领域中,穴位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通过准确地确定穴位的位置,可以在临床上实施针灸、推拿和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调理身体、改善健康状况的目的。

而在定位穴位时,常常需要依靠解剖标志来进行辅助定位。

本文将介绍常用定穴解剖标志的体表定位方法,并详细解释其原理和步骤。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定穴解剖标志的体表定位方法、定穴解剖标志的具体解释说明、定穴解剖标志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结论与展望。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概述,并简要介绍各部分内容。

接着,在第二部分将详细讨论定穴解剖标志的体表定位方法,包括定义和作用以及常用方法的介绍和原理说明。

第三部分将更加具体地解释不同身体部位的定穴解剖标志,包括头部和面部、颈部和胸部以及腹部和腰部等区域。

第四部分将探讨定穴解剖标志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包括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常见病症中的案例分析以及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将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发现,并展望未来在定穴解剖标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常用定穴解剖标志的体表定位方法,并对其原理和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穴位定位技术的重要性,提高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其准确性,并为未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 定穴解剖标志的体表定位方法2.1 定穴解剖标志的定义和作用定穴解剖标志指的是在人体上找到特定的标示点,以准确确定穴位的位置。

在中医学和针灸疗法中,准确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通过明确解剖结构并了解其表面标志,可以帮助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

2.2 常用的定穴解剖标志介绍常见的定穴解剖标志包括头部、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和腰部等多个区域。

对于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的特征性结构作为参考点进行定位。

对于头部和面部,常用的定穴解剖标志包括眼眶下缘、眼角外侧缘、外耳道开口等。

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

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
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
文成县中医院 叶胜男
如何定穴
手指同身寸法 骨度分寸法 体表标志法
手指同身寸法
手指同身寸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 量标准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
手指同身寸法 1寸同身寸法
1.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手指内侧两 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看做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 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2、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 的宽度作为一寸,主要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膻中穴 】
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 的中点。 膻中穴的主治病 症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 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 胖、过瘦、呃逆、乳腺炎、 缺乳症、咳喘病等。宽胸理 气,宣肺降逆,宁心除烦。 适用于情志不舒、胸部胀闷。 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气喘、 呃逆等病症。
【大椎穴】
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 穴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 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 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 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 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能 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健脑强 脊。适用于头颈强痛、骨蒸潮 热、神疲乏力、腰脊拘急、感 冒、落枕、颈椎病、气喘、热 病等病症,有防病强壮作用。
【治喘穴 】
属经外奇穴的背部穴。
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
棘突下,旁开0.5寸。该
穴有平定喘息的功效,
故名为"定喘"。治喘穴
位于大椎穴左右约二厘
米处的凹洼中。能止咳
平喘,通宣理肺。对于
治疗气喘发作,支气管
炎,支气管哮喘,百日


【心俞穴 】
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

腧穴定位法

腧穴定位法

三角肌 指伸肌腱
1.5 下肢部:
1.体表标志定位法
股骨大转子
股骨内侧髁 胫骨内侧髁
腓骨头
趾长伸肌腱
内踝尖
外踝尖
2.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法: 又称骨度法,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
的长短,并依据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标准。
2.1 头面部:
2.骨度分寸定位法
9寸
12寸
3寸
2.骨度分寸定位法
第一大杼二风门 三椎肺俞四厥阴 心五督六膈俞七 肝胆脾胃三焦肾 气大关元小肠存 膀胱中膂白环生
第七颈椎 棘突
第三胸椎棘突 第七胸椎棘突
第四腰椎棘突 第二骶椎
骶管裂孔
1.体表标志定位法
1.4 上肢部:
腕横纹
腋前纹 肘横纹 腕横纹
1.4 上肢部:
1.体表标志定位法
肱二头肌腱
桡侧腕屈 肌腱
掌长肌腱 尺侧腕屈肌腱
腧 穴 定 位 法
第四节 腧穴定位法
腧穴定位法又称取穴法,是指确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
1
体表标志定位法 ★
2
骨度分寸定位法 ★
3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4
简便取穴法
1.体表标志定位法
体表标志定位法: 以人体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
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 固定标志 :固定不移
体表标志 活动标志:随活动变化
2.2 胸腹部:
8寸 9寸
胸剑联合 脐 耻骨联合
8寸 5寸
2.骨度分寸定位法
2.3 背腰部:
6寸
2.骨度分寸定位法
2.4 上肢部:
腋前纹 9寸 肘横纹 12寸 腕横纹
2.骨度分寸定位法

常用穴位定位及体表标志

常用穴位定位及体表标志

常用穴位定位及体表标志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喻穴位置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

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两种。

1、固定的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脸穴的位置。

如以腓骨小头为标志,在其前下方凹陷中定阳陵泉;以足内踝尖为标志,在其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以眉头定攒竹;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的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亦可确定喻穴的位置。

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取颊车等。

二、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喻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

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橈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坏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 寸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3、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月俞穴,又名〃一夫法〃。

三、简便定位法简便定位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喻穴定位方法。

如立正姿势,手臂自然下垂,其中指端在下肢所触及处为风市;两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上方,其食指尽端到达处取列缺。

此法是一种辅助取穴方法。

四、常用穴位面部穴位:XX: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安眠:在项部,当翳风穴与XX穴连线的中点。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处(两耳尖连线中点)。

XX:在颍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四神聪: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攒竹:眉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科室常用穴位及定位

科室常用穴位及定位

• (2)活动旳标志:活动旳标志是指各部旳 关节、肌肉、肌腱、皮肤伴随人体旳活动 而出现旳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 在活动旳姿势下才会出现旳外表标志,据 此可拟定腧穴旳位置。如在耳屏与下颌关 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
• 4.简便取穴法
• 是临床上常用旳简便易行旳取穴措施。例 如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 后高骨旳上方,其食指端到达之处取列缺 ;立正姿势,两手臂自然下垂,中指端在 下肢所触及之处为风市;两耳尖直上取百 会。
科室常用穴位及定位
什么是穴位?
• 腧穴又称穴位,是中国老式医学在人体分 布体表旳脏腑经络循环路线中,对气血汇 聚、转输与出入之所旳特定处所给定旳名 称,既是疾病旳反应点,又是针灸推拿等 医学临床旳刺激点。腧穴在《黄帝内经》 中又称节、会、气穴、骨空,《针灸甲乙 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 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 内关:腕横纹上2寸两 肌腱之间。是心血管 病首选穴位,对心痛 、胸闷、心动过速及 过缓、心律不齐、冠 心病、心绞痛都有很 好效果,还可预防晕 车晕船。
• 水沟:即老百姓常说 旳“人中”。在人中 沟上1/3与下2/3交 点处。可急救昏迷、 呼吸衰竭者。此穴须 用大拇指尖强刺激方 可奏效
• 膻中:在前正中线上 ,两乳头会:位于前发际正 中直上5寸,即当头正 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 点上。刺激此穴有集 中精力、增强记忆力 之功能。当您在办公 室感到困倦、难以集 中注意力时;不妨用 拇指指腹点按此穴片 刻,会令你神清气爽
• 曲池:曲肘90度,桡 侧肘横纹消失处是穴 。此穴有良好旳降压 作用。高血压患者能 够经常点按此穴,防 病保健。另外,此穴 对皮肤病、肘臂挛痛 亦有良好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穴位定位及体表标志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

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两种。

1、固定的标志
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腧穴的位置。

如以腓骨小头为标志,在其前下方凹陷中定阳陵泉;以足内踝尖为标志,在其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以眉头定攒竹;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的标志
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亦可确定腧穴的位置。

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取颊车等。

二、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

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1、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2、拇指同身寸
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
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三、简便定位法
简便定位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腧穴定位方法。

如立正姿势,手臂自然下垂,其中指端在下肢所触及处为风市;两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上方,其食指尽端到达处取列缺。

此法是一种辅助取穴方法。

四、常用穴位
面部穴位:
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安眠:在项部,当翳风穴与凤池穴连线的中点。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处(两耳尖连线中点)。

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四神聪: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
攒竹:眉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丝竹空:眉梢的凹陷处。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水沟: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风府: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后发际上1寸。

上肢穴位:
肩前:在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线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

劳宫: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中间(简便取穴: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手腕横纹线(内侧)上2寸。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手三里:曲池穴下2寸(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曲池:曲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肩贞:臂内收,腋后纹头上1寸。

肩髃: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井: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天宗:肩胛骨岗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1/3折点处取穴。

胸部穴位:
膻中: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上脘: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下脘: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

神厥:脐窝中央。

功效:培凶固本,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中极: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天枢:脐中旁开2寸。

下肢穴
血海:曲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第2至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对侧取法仿此。

犊鼻:曲膝,在髌骨韧带外侧凹陷处。

又名外膝眼。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

简便取穴法:垂手直立时,中指尖下是穴。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方凹陷处。

悬钟: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承扶:臀横纹的中点。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点。

承山:委中穴下8寸,人字形肌肉中点(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连线的中点)。

昆仑:外髁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涌泉: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环跳: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梁丘: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背部穴
风府:后发际线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平风府穴。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哑门:第1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腰眼: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凹陷中。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腰阳关: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髂嵴相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