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名字由来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各市县名称由来

黑龙江省各市县名称由来

黑龙江省各市县名称由来哈尔滨市:由女真语“阿勒锦”的译转,是“荣誉”的意思;满语“哈鲁滨” 的译转是“鱼网”的意思呼兰区:呼兰地名是以地濒呼兰河而得名。

“呼兰”是满语“忽刺温”的音转,为“烟筒”之意阿城区:为“阿勒楚喀城”的简称,以城东阿勒楚喀河(今阿什河)得名。

“阿勒楚喀”满语,即“黄金”的意思。

双城市:源于县境东南有两座金代古城(达河寨、布达寨)而得名。

尚志市:为纪念抗日联军将领赵尚志而得名五常市:因五常堡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取儒教“三纲五常”之名故取名五常依兰县: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简称。

意思为“三姓” 。

葛、卢、胡三姓在此居住。

方正县:因城北有一个水泡名为方正泡得名宾县:取名于宾州一名。

因辽代在此筑宾州城巴彦县:取于旧名巴彦苏苏。

“巴彦苏苏”是满语“富饶的村庄”的意思木兰县:由县境内的木兰达河而得名。

“木兰达”为蒙古语“牧马场”或“围场”的意思。

通河县:以境内有大通河得而得名延寿县:以此地较著名的蚂蜒河和长寿山而得名。

取蚂蜒河之“蜒”字。

长寿山之“寿”字,组成地名“延寿齐齐哈尔市:达斡尔语“奇察哈里”的转音,意为“边疆”或“天然牧场”。

讷河市:以讷谟尔河得名,满语为“打牲”之意。

龙江县: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龙江府而得名依安县:来源游牧于此的“依克明安”蒙古部落。

取其“依安”二字为县名。

泰来县,原名“泰来气”,由蒙古语“他拉戏”音转,意为“栽花先生“或“种痘者。

甘南县:原名“甘井子”。

原为达斡尔族牧民打的一眼井,由达斡尔语“嘎齐堪”演变为“甘井富裕县:以流经县境的富裕尔河得名。

富裕尔为满语“低洼地”的意思克山县:原境内有座突兀耸立的死火山,其形状如城闕,俗称克尔克图山,县名来源于此。

克东县:因其地位居克山县之东,故名拜泉县:是由本地著名的巴拜泉而得名。

其全称为“巴拜布拉克”,“巴拜为蒙语“宝贝”、“贵重”的意思,而“布拉克”为“泉水”,合称为“宝贵的泉水”。

鸡西市:因其位居鸡冠山之西,故名“鸡西”。

哈尔滨为什么叫冰城

哈尔滨为什么叫冰城

哈尔滨为什么叫冰城/ueditor/201707/22/19bfa0e1a0e9f6a4bf9545845a5f796e .jpg"title="3801213fb80e7bece6e6f04d282eb9389b506b5a.jpg" alt="3801213fb80e7bece6e6f04d282eb9389b506b5a.jpg" width="500" height="400" border="0" vspace="0" /> 哈尔滨市地处松嫩平原东部,松花江右岸,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它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江城”、“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以及“东方莫斯科”之美称。

“哈尔滨冰雪节”是世界闻名的冬季旅游项目。

位于北纬45°20 ~46°20 、东经126°15 ~127°30 。

哈尔滨是世界冰雪文化发源地之一,亚布力高山滑雪、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松花江上冬泳、雪雕、冰雪游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此外,还有驰名中外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每年一届的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

哈尔滨自然风光旖旎多姿,这里土壤肥沃,森林茂密,江川纵横,哈尔滨地处中国的最北端,冬长夏短,夏季凉爽怡人,冬季漫长寒冷,冰雪文化久富盛名,有“冰城”之称,是冰雪旅游、避暑休闲的胜地。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滑雪圣地——亚布力滑雪度假区以及二龙山滑雪场、欧亚之窗滑雪场等数十个设备齐全、规模完善的大型滑雪旅游场所;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是冰雪资源的一次大聚会,冰峰林立、银雕玉砌的冰灯雪雕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黑龙江地名的由来历史

黑龙江地名的由来历史

黑龙江省▲简称黑。

在我国东北地区北部。

古为肃慎地,汉为挹娄及夫余地。

黑龙江,因江水色黑,蜿蜒如游龙,故名。

清康熙初在黑龙江沿岸筑城,即取名黑龙江城(今瑷珲旧城)。

后设黑龙江将军,亦因驻在黑龙江城而得名,管辖松花江口以上的黑龙江流域。

清光绪时建省。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6.6°,北纬45.7°,在黑龙江省西部。

1905年置滨江厅。

哈尔滨,系金代“阿勒锦”村之转音。

据《钦定金史语解》“阿勒锦”系女真语“荣誉”之意。

一说为满语“晒网场”之意。

1913年改滨江县。

1932年设哈尔滨市。

阿城市▲位于东经126.9°,北纬45。

6°,在黑龙江省西部,哈尔滨南部。

1909年设县。

阿城,是满语阿勒楚喀城的简称,意为黄金。

县名因城东阿勒楚喀河(阿什河)而得名。

1987年设市。

尚志市▲位于东经127.9°,北纬45.2°,在黑龙江省南部。

1946年抗战胜利后,为了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抗联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烈士,改珠河县为尚志县。

1988年设市。

双城市▲位于东经126.3°,北纬45.3°,在黑龙江省西缘。

清光绪八年(1882年)设双城厅,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双城府,1913年设县。

因县境东南有两座金代古城而得名。

1988年设市。

五常市▲位于东经127.2°,北纬44.9°,在黑龙江省南部,1913年设县。

得名于清同治年间的五常堡,固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故名五常。

1993年设市。

呼兰县▲位于东经124.8°,北纬48.4°,在黑龙江省中南部。

1913年设县,因境内呼兰河而得名。

呼兰,系满语,意为烟筒。

依兰县▲位于东经129.5°,北纬46.3°,在黑龙江省中部。

1913年设县。

依兰,源自依兰哈喇,系满语,意为三姓。

因赫哲族的葛依克勒、胡什哈里、卢业勒三姓居此,故名。

黑龙江地名的由来

黑龙江地名的由来

哈尔滨市:由女真语“阿勒锦”的译转,是“荣誉”的意思;满语“哈鲁滨” 的译转是“鱼网”的意思呼兰区:呼兰地名是以地濒呼兰河而得名。

“呼兰”是满语“忽刺温”的音转,为“烟筒”之意阿城区:为“阿勒楚喀城”的简称,以城东阿勒楚喀河(今阿什河)得名。

“阿勒楚喀”满语,即“黄金”的意思。

双城市:源于县境东南有两座金代古城(达河寨、布达寨)而得名。

尚志市:为纪念**联军将领赵尚志而得名五常市:因五常堡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取儒教“三纲五常”之名故取名五常依兰县: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简称。

意思为“三姓” 。

葛、卢、胡三姓在此居住。

方正县:因城北有一个水泡名为方正泡得名宾县:取名于宾州一名。

因辽代在此筑宾州城巴彦县:取于旧名巴彦苏苏。

“巴彦苏苏”是满语“富饶的村庄”的意思木兰县:由县境内的木兰达河而得名。

“木兰达”为蒙古语“牧马场”或“围场”的意思。

通河县:以境内有大通河得而得名延寿县:以此地较著名的蚂蜒河和长寿山而得名。

取蚂蜒河之“蜒”字。

长寿山之“寿”字,组成地名“延寿齐齐哈尔市:达斡尔语“奇察哈里”的转音,意为“边疆”或“天然牧场”。

讷河市:以讷谟尔河得名,满语为“打牲”之意。

龙江县: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龙江府而得名依安县:来源游牧于此的“依克明安”蒙古部落。

取其“依安”二字为县名。

泰来县,原名“泰来气”,由蒙古语“他拉戏”音转,意为“栽花先生“或“种痘者。

甘南县:原名“甘井子”。

原为达斡尔族牧民打的一眼井,由达斡尔语“嘎齐堪”演变为“甘井富裕县:以流经县境的富裕尔河得名。

富裕尔为满语“低洼地”的意思克山县:原境内有座突兀耸立的死火山,其形状如城阙,俗称克尔克图山,县名来源于此。

克东县:因其地位居克山县之东,故名拜泉县:是由本地著名的巴拜泉而得名。

其全称为“巴拜布拉克”,“巴拜为蒙语“宝贝”、“贵重”的意思,而“布拉克”为“泉水”,合称为“宝贵的泉水”。

鸡西市:因其位居鸡冠山之西,故名“鸡西”。

哈尔滨为什么叫冰城

哈尔滨为什么叫冰城

哈尔滨为什么叫冰城哈尔滨,是中国北部黑龙江省的城市。

由于地处北部,天气寒冷。

有一个外号叫冰城,为什么哈尔滨会被叫做冰城呢?小编来带大家看看。

哈尔滨叫冰城的原因哈尔滨市地处松嫩平原东部,松花江右岸,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它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江城”、“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以及“东方莫斯科”之美称。

“哈尔滨冰雪节”是世界闻名的冬季旅游项目。

位于北纬45°20'~46°20'、东经126°15'~127°30'。

哈尔滨是世界冰雪文化发源地之一,亚布力高山滑雪、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松花江上冬泳、雪雕、冰雪游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此外,还有驰名中外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每年一届的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

哈尔滨自然风光旖旎多姿,这里土壤肥沃,森林茂密,江川纵横,哈尔滨地处中国的最北端,冬长夏短,夏季凉爽怡人,冬季漫长寒冷,冰雪文化久富盛名,有“ 冰城”之称,是冰雪旅游、避暑休闲的胜地。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滑雪圣地——亚布力滑雪度假区以及二龙山滑雪场、欧亚之窗滑雪场等数十个设备齐全、规模完善的大型滑雪旅游场所;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是冰雪资源的一次大聚会,冰峰林立、银雕玉砌的冰灯雪雕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哈尔滨的气候哈尔滨是中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城市。

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

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

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哈尔滨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源地,“哈尔滨”这个名字

哈尔滨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源地,“哈尔滨”这个名字

哈尔滨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源地,“哈尔滨”这个名字就是从满族语“阿勒锦”转化而来,意为名誉、荣誉。

近代哈尔滨的兴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也是最早具有开放意识,最先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城市。

19世纪末,俄国人在这里修建中东铁路,当时有30多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在此,经济和文化的空前繁荣使哈尔滨成了当时东北亚最富盛名的国际商埠,中西方文化经典在这里融汇贯通,世代流传,哈尔滨至今仍保存着很多欧式建筑,仅中央大街这条1400米的长街就伫立着拜占庭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等多种精美建筑,因此,哈尔滨素来有着“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名。

哈尔滨地处中国的最北端,冬长夏短,夏季凉爽怡人,冬季漫长寒冷,冰雪文化久富盛名,有“冰城”之称,是冰雪旅游、避暑休闲的胜地。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滑雪圣地——亚布力滑雪度假区以及二龙山滑雪场、欧亚之窗滑雪场等数十个设备齐全、规模完善的大型滑雪旅游场所;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是冰雪资源的一次大聚会,冰峰林立、银雕玉砌的冰灯雪雕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哈尔滨自然风光旖旎多姿,这里土壤肥沃,森林茂密,江川纵横,有国内最大的封闭式狩猎场——玉泉狩猎场;大型的东北虎野生训养基地——东北虎林园;太阳岛、二龙山、松峰山等名胜景区更是景色各异,数不胜数。

哈尔滨的人文建筑景观风格独特,格调鲜明,集北方民族风俗与中外传统文化于一身,既有代表本土宗教文明的文庙和极乐寺,又有造型奇特的各式教堂;被誉为“亚洲第一钢塔”的龙塔傲然挺立,熠熠生辉,是龙江人新的骄傲。

独一无二的冰雪资源,广袤的山川湖泊,浓郁的欧陆风情和粗犷豪迈的北国民风交相辉映。

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内,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1996年1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圣索菲亚教堂修复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哈尔滨概况导游词3篇_导游词

哈尔滨概况导游词3篇_导游词

哈尔滨概况导游词3篇哈尔滨已发现10余处史前文化遗存。

大约距今3020xx年左右的殷商晚期哈尔滨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下面是带来的哈尔滨概况的导游词,欢迎欣赏阅读。

哈尔滨概况导游词一:各位团友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旅行社及全体哈尔滨人民欢迎大家的到来!现在为大家开车的司机师傅是XXX,我们东北的司机驾驶技术都没得挑,无论黑道、白道都吃的开,可以保证大家游览过程中的行车安全,大家尽可以放心!我的名字叫做刘美琳-----美丽的美,琳琅满目的琳。

因为我是女孩子嘛,所以我爸妈起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想让我做个美女!说到美女啊,想必大家都知道,哈尔滨的姑娘漂亮、小伙帅气是全国出了名的。

大家可能要问了,为啥哈尔滨的姑娘都那么漂亮呢?这就得从哈尔滨的历史讲起了:哈尔滨作为一个近代城市,其城市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相比,谈不上悠久。

但也就是这不算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哈尔滨所特有的文化,这文化已溶入了我们的血液,我们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受其影响。

哈尔滨只有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

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名城。

上个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英、日、法、美、意等161 / 16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建有300多家国际商社,外国移民大量涌入,最多时达到 17万人,而当时的哈尔滨仅有人口30多万,也就是说在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外侨,哈尔滨一时间成为以沙俄统治为首的国际城市,有许多在哈尔滨生活的的外侨与当地人通婚,大家都知道,混血儿都是很漂亮的,哈尔滨出美女、帅哥也就不稀奇啦。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大家可以叫我刘导,“刘导、刘导”说白了就是领着大家溜达、溜达。

因为哈尔滨的冬天是旅游旺季,这人一多啊,无论是吃、住还是游玩,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当然我会尽力避免所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也希望大家能互相谅解,多多支持我工作,有什么意见要求尽管和我提出来,我会尽力满足大家。

黑龙江地名大全

黑龙江地名大全

黑龙江地名大全黑龙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最北端的省份之一。

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时也孕育了许多美丽而富有历史的地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黑龙江省内的著名地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片神奇的土地吧。

哈尔滨。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城市之一。

这座城市以其冰雪文化和风景而闻名于世,每年冬季举办的冰雪大世界和冰灯游园会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哈尔滨的名字来源于“哈克尔河”,这是满族语中“黑龙”的意思,也是黑龙江省名字的由来。

牡丹江。

牡丹江是黑龙江省的另一座重要城市,它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

这座城市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水资源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的北大门”。

牡丹江这个名字来源于牡丹江的河流,这条河流在城市中蜿蜒流淌,为这座城市增添了许多迷人的景色。

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的重要工业城市,也是黑龙江省的第二大城市。

这座城市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发达的重工业而闻名,被誉为“东北工业的摇篮”。

齐齐哈尔这个名字来源于满族语,意为“丰富的草原”,这也与这座城市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佳木斯。

佳木斯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

这座城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而闻名,被誉为“中国东北的小巴黎”。

佳木斯这个名字来源于满族语,意为“美丽的木屋”,这也与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相符。

大庆。

大庆是黑龙江省的一个新兴城市,也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这座城市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发达的石油工业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石油之都”。

大庆这个名字来源于汉语,意为“兴盛繁荣”,这也与这座城市的发展现状相符。

绥化。

绥化是黑龙江省的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城市,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农业基地之一。

这座城市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农产品而闻名,被誉为“中国东北的小江南”。

绥化这个名字来源于汉语,意为“安定祥和”,这也与这座城市的社会环境相符。

以上便是黑龙江省内一些著名的地名,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展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哈尔滨

哈尔滨
哈尔滨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粗犷豪放的北方民族风情,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大型活动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哈尔滨极地馆、防洪纪念塔、文庙、极乐寺、圣索非亚教堂、俄罗斯风情的中央大街、萧红故居等文物古迹和东北林园、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原始森林等500余处人文自然景观,与哈尔滨周边的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自然保护区一起构成了中国北方别具一格的特色旅游地,凭藉这些优势,哈尔滨市199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难忘哈尔滨
哈尔滨这个名称是来由于“天鹅论”。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女真语中天鹅一词是摹声词,天鹅叫起来是“嘎鲁——嘎鲁”即“kaloun——kalou”,而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广阔湿地与河流两侧,正是天鹅迁徙时的必经之地。那么这个音怎么转变为哈尔滨的呢?原来,古代中原音韵中没有北方少数民族常发的“嘎”音,所以在地名中出现的“嘎”、“喀”等音,基本都写成“哈”、“合”或“阿”。“尔”则更是具有特色的北方少数民族发音。
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在每年一月五日开幕,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冰雪为内容而组织的国际性节庆活动。每年的哈尔滨冰雪节都举办大型的冬泳比赛,场面非常壮观。
届时,游人可以到哈尔滨市一睹冰灯、雪雕的美景,欣赏冰雪文艺晚会,还可以参加很多冰雪娱乐项目。哈尔滨冰灯和雪雕艺术已成为世界冰雪艺术的三大奇葩之一。
亚布力滑雪度假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尚志市境内,距哈尔滨193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74.8米,这里的极端最低气温是-44℃,平均气温-10℃,积雪期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这里的最佳滑雪期。亚布力滑雪场的设施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级滑雪道,它的高山滑雪道是亚洲最长的。滑雪场内还有长达5公里的环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专用道,设有3条吊椅索道、3条拖牵索道及1条提把式索道。雪场还拥有多台造雪机、压雪机、雪上摩托车等现代滑雪场机械设备;雪道设有多条吊椅式和牵引索道,滑雪者可以从任何一处乘索道,不需要脱掉雪板,滑遍场内全部雪道。

中国各省市名字的由来

中国各省市名字的由来

中国各省市名字的由来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5、内蒙古自治区(蒙)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蒙”字作为简称。

呼和浩特: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

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蒙语呼和浩特意思是"青色城市"。

哈尔滨名字的由来

哈尔滨名字的由来

哈尔滨名字的由来
哈尔滨名字的由来有如下几种说法:
1、天鹅论: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认定其为现今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

2、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3、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扩展资料:
哈尔滨的冰灯始于60年代初期,是在民间传统简陋艺术形式上发展起来的。

它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艺术为表现手法,用电灯光为光源,制作成各种冰的景物。

20世纪下半页,冰灯逐步发展成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文化艺术。

每年一届的冰雪节、冰灯博览会成为冰灯艺术的大观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哈尔滨名字由来

哈尔滨名字由来

:xx之“天鹅论”哈尔滨市社科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长王禹浪集十年研究成果提出的“天鹅论”得到了广泛认同。

这一说法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

女真语中天鹅一词是摹声词,天鹅叫起来是“嘎鲁——嘎鲁”即“kaloun——kalou”,而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广阔湿地与河流两侧,正是天鹅迁徙时的必经之地。

那么这个音怎么转变为哈尔滨的呢?原来,古代中原音韵中没有北方少数民族常发的“嘎”音,所以在地名中出现的“嘎”、“喀”等音,基本都写成“哈”、“合”或“阿”。

“尔”则更是具有特色的北方少数民族发音。

王禹浪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由语言学切入,上溯历史语源、又以地理学、文献学、地名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等方面的深入考证,以大量历史文献和文物为依据,从而提出“哈尔滨”——女真语“天鹅”说。

许多女真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都对这一成果深表赞同,认定其为目前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

市委副书记王华放同志对此也给予了科学的肯定。

这一成果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塑造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知名度,提高市民文化品位作用很大。

现在,您知道哈尔滨这个美丽的名字蕴含了这样美好的深意了吧。

洁白勇敢是哈尔滨先民的精神写照,这样的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那么,当有人再问起家乡名字的含义时,我们不会再茫然了,美丽的“天鹅”就是我们的家园。

其它八种说法在漫长的地方史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对哈尔滨一词的由来与含义,进行了多方考证与揣测。

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说法现世,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迄今共出现过八种学说流派,它们是:一、【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之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二、【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三、【俄国“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之说】见于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说明俄国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

哈尔滨简介

哈尔滨简介

哈尔滨市(英语:Harbin;俄语:Харбин)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是黑龙江省省会,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北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

全市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8区7县,代管3个县级市。

户籍总人口1063.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87.9万人。

哈尔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共和国长子”、“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以及“冰城夏都”等美称。

中文名称:哈尔滨外文名称:Harbin (英)、Харбин(俄)别名:冰城、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行政区类别:副省级市,省会城市所属地区:中国东北下辖地区: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等政府驻地: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电话区号:0451(+86)邮政区码:150000地理位置:黑龙江省中南部面积:5.31万平方千米,市区7086平里人口:1063.6万(2010年)方言:东北官话-哈尔滨话气候条件: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著名景点:太阳岛、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亚布力滑雪场、冰雪大世界等机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火车站:哈尔滨站、哈东站、哈西客站车牌代码:黑A,黑L主要高校:哈工大、哈工程、黑龙江大学等市花:丁香花市树:榆树城市名人:萧红、孔令辉、敬一丹地区行政代码:230100目录城市概况行政区划规划新区地名由来历史沿革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地形水文土壤林产动物名称来源经济概况农业工业哈洽会知名品牌交通通信铁路高铁公路航空水运邮政电信城市交通社会概况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与救助旅游资源奇花异草搭出五感园旅游注意事项4星级以上酒店友好城市民俗文化野游野餐喝啤酒冬泳看冰灯冰上婚礼日常食俗展开城市概况行政区划规划新区地名由来历史沿革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地形水文土壤矿产林产名称来源经济概况农业工业哈洽会知名品牌交通通信铁路高铁公路航空水运邮政电信城市交通社会概况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与救助旅游资源奇花异草搭出五感园旅游注意事项4星级以上酒店友好城市民俗文化野游野餐喝啤酒冬泳看冰灯冰上婚礼日常食俗展开编辑本段城市概况城市精神: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城市发展目标: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现任市委书记:林铎市长:宋希斌特殊哈尔滨城市宣传片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都市,哈尔滨建筑风格别具风韵,很多欧式建筑遍布市区。

黑龙江地名大全

黑龙江地名大全

黑龙江地名大全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边疆地区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黑龙江省地名源远流长,每个地名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黑龙江省的地名大全。

1. 哈尔滨。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也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城市。

哈尔滨这个地名来源于满语,意为“黑色的河”。

这个名字源自于哈尔滨市所在的黑龙江,这条江河水色较深,因此得名。

哈尔滨市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同时也保留着浓厚的俄罗斯风情,是一个融合中西文化的城市。

2. 牡丹江。

牡丹江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牡丹江这个地名来源于牡丹江这条河流,据传说这条河流两岸曾经盛产牡丹花,因此得名。

牡丹江市地处东北亚大陆桥的东端,是连接中国与俄罗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

3. 大庆。

大庆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中国著名的石油城市。

大庆这个地名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大庆地区曾经是一片荒凉之地,后来一位仙人在此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于是这里就得名为大庆。

大庆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也是中国石油城市的代表之一。

4. 佳木斯。

佳木斯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城市之一。

佳木斯这个地名来源于满语,意为“美丽的树林”。

佳木斯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5. 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工业城市。

齐齐哈尔这个地名来源于满语,意为“丰富的水草地”。

齐齐哈尔市地处松嫩平原中部,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6. 鸡西。

鸡西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煤矿城市。

鸡西这个地名来源于满语,意为“多鸡之地”。

鸡西市地处松嫩平原北部,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

7. 绥化。

绥化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农业城市。

这三十二个哈尔滨冷知识,你确定都知道吗?

这三十二个哈尔滨冷知识,你确定都知道吗?

这三十二个哈尔滨冷知识,你确定都知道吗?哈尔滨,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是东北北部交通、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

是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2018年10月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1、哈尔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面积达53000多平方公里,负责任地说,1个哈尔滨相当于8.4个上海,26.6个深圳,32.5个伦敦,48.1个香港,65个纽约以及486.4个巴黎。

2、名声显赫的哈药六厂,据说它的前身是哈尔滨聚乙烯塑料厂。

3、哈尔滨佛学院,简称“哈佛”,前身为极乐寺佛学院,那里的学生必须为佛教出家人。

4、1907年清末,道台府上的厨师郑兴文,发明了一道俄罗斯人喜爱的美食,最开始命名为锅爆肉,但因为俄罗斯人不会发“爆”的音,所以就读作锅包肉。

5、哈尔滨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大城市之一,而且也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同时还是建国前新中国首都的备选城市之一。

6、1900年,中国的第一桶自酿啤酒产自于哈尔滨,而且中国第一座铁路局就是哈尔滨铁路局。

7、作为黑龙江的省会,哈尔滨与吉林省会长春,成为全国唯一一对接壤的省会城市。

8、哈尔滨是世界六大“音乐之都”,也是全亚洲唯一一个入选城市,成立于1908年的哈尔滨交响乐团,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交响乐团。

9、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的地标建筑,哈尔滨最多曾拥有70多座风格迥异的教堂,被称为“教堂之城”。

10、科研实力强劲无比的哈尔滨,然而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一个能上天,一个能入海。

11、在哈尔滨问路没有东南西北,只有向左走或者向右走,因为这里的路大多都是斜着建的,或者说啥时候看到松花江了,啥时候就找到北了。

说说哈尔滨的来历

说说哈尔滨的来历

说说哈尔滨的来历
据《辞海》记载:“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设滨江厅,1913年改县,1932年设市,1949年为地级市”。

据《哈尔滨考》一书考证:“哈尔滨”最早是女真语“阿勒锦”一词的译转,是“荣誉”的意思。

另据《满州地名考》记载:当年沙俄在设置哈尔滨市街道建设总体规划时,对到底叫什么地名花费了很多脑筋。

他们巡视了松花江沿岸的一些小村庄,向当地人寻问了这里的地名,当地人称此地为哈欧滨。

当时沙俄也曾设想了许多名称,但都未采用,最后取名为哈鲁滨。

1900年制作的地图上就出现了“哈鲁滨市街”的名称。

据《辞海》说,“哈鲁滨”系满语“鱼网场”的意思。

据说很早以前,这一带是满族人在松花江边的一个很大的捕鱼区,汉人称之为晒网场。

后来哈鲁滨的读音慢慢讹读为哈尔滨。

又有资料记载,过去此地是松花江岸边的一片草原湿地,蒙古人因此地草甸平坦,遥望如哈喇黑色的肥沃土地(哈喇,古蒙古语,本来是形容刀砍东西的声音。

在元曲中称杀人为哈喇,如趁早将他哈喇了;后来又指黑色。

),故称哈喇滨,后读音讹变为哈尔滨。

哈尔滨起源

哈尔滨起源

哈尔滨起源哈尔滨,是一座美丽神奇的城市,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

但近年来,人们一直对哈尔滨名称的由来争议不休。

有人说是俄语"大坟墓"的意思,有人说是蒙语"平地"的意思,有人说是女真语"光荣或荣誉"的意思,更有人说是女真语"天鹅"的意思,久无定论,众说纷纭。

1991年8月的一天,满语"哈尔滨"书写形式在1864年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中和扁岛"哈尔滨"标绘图形在1778年《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战迹舆图》中相继重大发现,哈尔滨地名百年之谜才告破释。

原来,哈尔滨一词乃满语"扁状的岛屿”之义。

大约在220多年以前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松花江旁来了一队地图测绘人员,这是实施乾隆皇帝主持重绘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全图计划的一部分,他们行过千山,涉过万水,却被眼前哈尔滨独特的地貌惊呆了:这不是女娲补天的一块遗石溅落在松花江之中了吗?千百年来江水的冲磨,使这块宝石状如橄榄,两侧分流的松花江犹如两条玉带绕系而过,而一场冬雪使之更加洁白晶莹,闪闪发光。

尽管测绘人员惜墨如金,还是在地图上绘上了这片岛屿的图形,这是哈尔滨有史以来第一次入图的时间。

实测之后,测绘人员带着哈尔滨的印迹走了,急着给大清皇帝御览。

掂一掂分量吧,整个松花江中下游仅绘此一处岛屿!那些初次测绘哈尔滨图形的满族人,我们从历史的积雾中已看不清他们的面孔,只感觉他们足迹的伟大,为哈尔滨做了一件载入史册的大事,给哈尔滨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

"扁岛",在满语方言中发音为"harbin tun",音译汉便是不折不扣的"哈尔滨屯"四个字。

据实地调查,直到1964年尚有一部分满族居民能讲当地满语方言。

他们,包括清代中期从京城迁来的旗人习惯于把满语形容词"扁状的"说作"harb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名字由来:
王禹浪之“天鹅论”
哈尔滨市社科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长王禹浪集十年研究成果提出的“天鹅论”得到
了广泛认同。

这一说法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
”之意。

女真语中天鹅一词是摹声词,天鹅叫起来是“嘎鲁——嘎鲁”即“kaloun——kalou”,而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广阔湿地与河流两侧,正是天鹅迁徙时的
必经之地。

那么这个音怎么转变为哈尔滨的呢?原来,古代中原音韵中没有北方少数
民族常发的“嘎”音,所以在地名中出现的“嘎”、“喀”等音,基本都写成“哈”、“合”或“阿”。

“尔”则更是具有特色的北方少数民族发音。

王禹浪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由语言学切入,上溯历史语源、又以地理学、文献学、地名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等方面的深入考证,以大量历史文献和文物为依据,从而提出“哈尔滨”——女真语“天鹅”说。

许多女真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都对这一成果深表赞同,认定其为目前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

市委副书记王华放同志对此也给予了科学的肯定。

这一成果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塑造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知名度,提高市民
文化品位作用很大。

现在,您知道哈尔滨这个美丽的名字蕴含了这样美好的深意了吧。

洁白勇敢是哈尔滨先民的精神写照,这样的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那么,当有人再问起家乡名字的含义时,我们不会再茫然了,美丽的“天鹅”就是我们的家园。

其它八种说法
在漫长的地方史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对哈尔滨一词的由来与含义,进行了多方考证与揣测。

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说法现世,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迄今共出现过八种学说流派,它们是:
一、【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之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二、【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
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三、【俄国“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之说】见于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说明俄国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

四、【“人名”说】这种说法纯粹是一种猜测,《东省铁路沿革史》中认为这个词可能是从前某个强大的统治者的名字。

这一猜测有可能是对的,但到底是谁的名字
,似乎无从考证。

五、【满语“锁骨”说】这又是完全的音译,因满语“哈拉吧”是锁骨之意,由
此推论。

六、【满语“哈勒费延”及“扁”说】这个译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费延”在满
语中是“扁”的意思,引申为“狭长”,象形之意。

七、【通古斯语“渡口”说与“船渡场”说】这也是俄国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哈
尔滨一词源于通古斯语,含义为船只停泊之地。

八、【女真语“阿勒锦”说】“阿勒锦”译为汉语有名誉、荣誉、声誉等含义。

此说依据在《金史·本纪·卷二》中,流传较广。

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

”哈尔滨这座北方大都市有百年历史,号称东方小巴黎,天鹅项下的明珠等美称,而且在人口,建筑区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工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价五项指标比较,已列入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然而有关这座城市的名字的来历仍然在探寻中。

下面就哈尔滨名字的几种来历做一介绍。

说法一:阿勒锦说,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法也是现在被普遍认可的。

首载于1874年江苏书局出版的校刊本《金史》:“军还,穆宗于阿勒锦(霭建)。

在《哈尔滨考》中认为:“女真语村名,有名誉,荣誉,声望,声誉等含义。

如果大家现在去中央大街一定能发现一个叫阿勒锦村的小店,此店就是根据此说命名的。

说法二:汉语“水上村”说。

“哈尔滨”一词早在1796之前年就出现了,阿勒锦的说法有误。

李正顺写道:“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登基前,是满族女真部落一位首领的伙夫,由于他聪明过人,办事能力强后被首领重用。

万历二十六年(1598)努尔哈赤作为首领的全权特使前往北京朝贡,由依兰出发数日后来到今天太阳岛这片地方。

努尔哈赤面队着江问手下人这是什么地方?有一名副将叫哈依的回话:“晒网场”。

努尔哈赤听完后大笑道:“这么好的地方应该有个好名字才对,大家给这快地方起个好名字吧!”于是众人七嘴八舌。

有位汉族的文书官说:“我看就叫哈耳宾吧!”努尔哈赤一怔“哈尔滨?你精通满汗文章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起的?”文书官说:“我们今天是由哈依将军带路由这里过江,所以就由哈依将军的姓取出一个”哈”字。

这地方(指太阳岛)的形状很象女人带的耳环,取出一个“耳”字。

这最后一个滨字就是水上村的意思。

合起来叫就是哈尔滨。

”努尔哈赤听后举起酒杯“从今以后这片地方就叫哈尔滨吧!来!干掉杯中酒!”
说法三:扁岛说。

此说是黑龙江档案馆副研究员纪风辉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最新说法。

纪先生在检阅1864年黑龙江将军衙门时这样一条满文记载:“据佐领登精额呈称:职等遵札管带赴吉林乌拉......返回途中行至哈尔滨地方驻扎,本年八月二十五返至墨尔根城”。

由此来看“哈尔滨”一词乃满语
“扁状的岛屿”在满语方言中发音为“harbin tun"音译汉语便是不折不扣的“哈尔
滨屯”四个字,后来省略了“屯”字而简称“哈尔滨”。

以上是哈尔滨名字的几种说法,我个人认为第三说比较有根据,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哈尔滨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