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元绪论

合集下载

第五章宋辽金元时期教育

第五章宋辽金元时期教育

二、教育制度
(2)意义 分斋教学制度产生后,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四方之士,
云集受业”,纷纷到胡瑗主持的湖州州学来求学。甚至京师太学,也 “取胡瑗法以为法”,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教育史上,虽然有孔子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教人,魏 晋南北朝时,有宋朝设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个学馆的记载,但 就分科的具体内容来说,均囿于文科;隋唐时期,设立了算学、书学、 律学等专科学校,这是一大进步,但是这些学校的地位比儒学低得多, 规模也小得多。直至胡瑗创立分斋教学制度,才在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 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中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 科教学;治民、治兵、水利、算数等实用学科正式纳入官学教学体系之 中,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并且,治事斋学生治一事,又兼摄 一事,开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声。
二、教育制度
“苏湖教法” “苏湖教法”是北宋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所进行的
一系列教学改革的总称。“苏湖教法”的主要内容,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化之本在学校” 胡瑗认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 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松滋县学记》) 胡瑗的这种学校作用观是北宋兴学的理论基础。
按理学家们讲学的地域划分,宋代理学又分为濂、洛、 关、闽四个主要学派。濂学以周敦颐为代表,洛学以 程颢、程颐两兄弟为代表,关学以张载为代表,闽学 以朱熹为代表。
在南宋,与朱熹同时的还有陆九渊为代表的主观唯心 主义学派,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至明朝, 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形成了理学中的一个重 要派别,后人称为“陆王心学”。
第五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宋朝 分为北宋(960—1127年)和南宋(1127—1279年),共320年。 差不多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和女真族,先后建立起了 辽(916—1125年)、金(1115—1234年)政权。1279年,我国 北方的又一少数民族蒙古族灭南宋,建立全国统一的元朝(1271— 1368年),共98年。

24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绪论

24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绪论

3. 杂剧、南戏共通的叙事美学
▪ 杂剧与南戏,剧本体制有所不同,可是,其戏剧文本都往往 呈现出悲后有喜、喜中含悲、悲喜交乘的共通的叙事美学。 其中,悲剧的故事多以团圆结局,表现古人“善有善报”的 道德观念和“邪不胜正”的乐观态度;喜剧的故事多含有悲 剧意蕴,表现我国人民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与不怕蹉跌的 顽强意念。
思考题:
▪ 1. 试分析民族文化的融合对辽金元文学的意义。 ▪ 2. 如何理解杂剧与南戏共通的叙事美学?
有着各自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传统,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其相近之处
▪ 就辽代文学而言,其存世作品多为质朴、真率之作。文士诗作、贵族诗 作不像汉族诗人那样讲究体式、格律,只是有感而发,言为心声。
▪ 辽代散文以应用文体为主,如表、奏、牒、题铭、碑记、塔记等,这些 文章反映了辽代的政治生活、宗教生活与外交事务等,大多质朴无华, 应用性很强,文学色彩较淡。
4. 戏剧创作与下层文士的时代境遇
▪ “书会才人”创作的文本往往不全是在书斋里完成的,而是 与民间艺人在日常的演出活动中“磨合”而成,像著名戏剧 家关汉卿等与艺人有密切交谊与合作,反映出他们不是传统 意义上的“文人”。
▪ 元代戏剧家善于反映民生疾苦,尤为关注下层妇女的命运。 这是文学史上值得格外关注的现象。
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绪论
本章内容
▪ 一、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汇与辽西夏金元文学 ▪ 二、多元文化格局下的散曲与诗文创作 ▪ 三、戏剧文学的勃兴及其中国特色
一、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 汇与辽西夏金元文学
1. 契丹族、汉族等经济、文化的交汇与辽代文学
▪ 辽代政权长期与中原地区的五代、北宋政权对峙、并存。 ▪ 辽朝与宋朝在经济上的互相交流,也促进了辽地的物质生产。这些地区

第十六章 宋辽金元的制度社会经济与文化.

第十六章 宋辽金元的制度社会经济与文化.

第十六章宋遼金元的制度社會經濟與文化第三節理學與科技理學理學是宋代儒學復興後思想界的主流,特重心性的探討。

它的興起是因當世社會的需要與受佛教、道教的影響。

宋代儒士懲前代的缺失,砥礪氣節,致力於修身立人之業,對唐代以來所流行的佛家出世主義和道教的神怪迷信,深所不滿,極力倡導儒家思想以為抵制。

但有意無意之間,卻蹈襲了佛、道的理論和方法,竟使儒學的面目為之更新,稱之為「新儒學」。

宋代的這種新學問,發端於仁宗時代的周敦頤。

與他同時的還有邵雍和張載。

他們都主張人道本之天理,因此他們的學問,都先探討孙宙本體,再推論人生正道,以闡發心性義理的奧祕,故又稱「理學」。

至程顥、程頤兄弟,覺得這種理論有失牽強,乃直接從人生的實際經驗下手。

程顥以為理存在人的心中,只要持「敬」,從容不迫地涵養此心,便可體認天理;程頤則不以為足,再提出「致知」之說,認為它的道理一如行孝,不僅要涵養此孝心,而且還得要設法去知道所以為孝的道理。

他們二人的實踐理論,後來分別影響了南宋的陸九淵和朱熹。

理學至南宋光、寧宗時代而達於極盛,最著名的學者是朱熹(西元一一三○──一二○○年),有集理學大成之譽。

朱熹治學大要,主窮理以致知,涵養以踐實,而尤重於致知,故較近程頤。

他又以為天下物理精蘊已具於聖賢之書,因此教人以信古人、讀古書為格物窮理的入手方法。

在古籍中,他認為論語、大學、中庸、孟子比五經重要,因為四書的內容比較能和性理之學相配合。

如此,他又建立了所謂的「道統」,把周、張、二程和自己上接於孔子、曾子、子思和孟子之下,以明孔子心法傳遞的來由。

因此,理學又被稱為「道學」。

在陸九淵看來,朱熹的格物致知,不免失之「支離」,故主張吾心卽理,理卽吾心,以為若能先發明人的本心,便能使之博覽,應天地萬物之變。

以是,九淵特重「敬」的內向工夫,而與程顥接近。

朱熹議論精密,而教人的方法又平易淺近,在當時(包括金)已是眾流所歸,歷元代以至明初,亦不出其範圍。

九淵的思想,到明代中葉王孚仁出,才得到發揚。

4 中国经济思想史 讲义 第四部分 第六章 宋辽金元的经济思想

4  中国经济思想史  讲义  第四部分  第六章 宋辽金元的经济思想

第六章宋辽金元的经济思想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宋辽金元时期的经济思想的发展,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来为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加深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

一、宋辽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和唐代国势强盛而经济思想却比较沉寂的情况适成鲜明的对照,积贫积弱的宋王朝,经济思想却是颇为丰富多彩的。

宋初承五代分裂割据的残局,不得不首先致力于削平群雄,恢复统一的活动,接着又同契丹展开几次大战。

在这种局面下,宋王朝在经济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一时尚未能充分显露,因而也引不起人们的很大注意。

宋初几十年,经济思想仍是不够活跃的。

这种局面到北宋中叶仁宗时期开始改变,首先在经济思想领域激起波澜的就是李觏。

二、李觏的经济思想李觏,字泰伯,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建昌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

南城在盯江(即抚河)边,所以又被人们称为“盯江先生”。

李觏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一生困顿不得意,常自称“贱民”。

刚14岁,父亲就去世,“是时家破贫甚”,“勤苦竭尽,以免冻馁”。

直到32岁时,仍然是“乞钱为食,来往江湖,零丁孤苦”。

29岁和34岁时,两次应试不第,只好在家乡创办盯江书院,以教授为业,从学者常达数十百人。

在讲学的同时,潜心学习,埋头著述,声名日著,并渐渐受到一些有重要地位和声望的人物的器重。

北宋名臣范仲淹,就对他深为赏识;王安石在未掌权之前,也曾与他有交。

公元1050年,由于范仲淹的大力推荐,李觏被任命为太学助教。

但这只是个虚衔,并未真正做官。

他获得这一职后,仍然居家讲学著述,不到朝廷供职。

公元1057年,又被召为太学说书。

次年,被授为“海门县主簿”,领这个职务的棒禄,但仍在太学供职,这时,他已50岁了。

公元1059年,代理主管太学工作二同年六月请假返乡迁葬祖母,旅途过于劳累,到家一病不起,八月就离开人世。

主要经济思想:李觏的经济思想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讲义-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讲义-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讲义复习目标1.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等方面的新变化。

2.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点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背景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措施(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官任知州,节度使变虚衔;设诸路转运司;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2)分散机构权力中央分割相权: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中书门下(宰相、参知政事)掌行政。

调兵权(枢密院)与统兵权(“三衙”)分权地方设转运司(财政)和四监司(监察)。

设通判,与知州相互制约3.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影响了行政效率,加重了财政负担。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1.边防压力(1)宋辽战和:北宋夺回燕云十六州失败;宋辽议和,北宋给辽“岁币”。

(2)宋夏战和:宋夏战争,北宋屡战屡败;宋夏议和,北宋给西夏“岁赐”。

2.财政危机每年给辽的“岁币”和西夏的“岁赐”;募兵制导致军费上升;膨胀的官僚队伍加重财政负担。

三、王安石变法1.庆历新政(1)宗旨:整顿官僚机构。

(2)结果:因触犯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而失败。

2.王安石变法(1)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2)结果:达到了富国目的;强兵效果不明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严重。

四、南宋的偏安1.1127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

2.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

3.绍兴和议(1141年)(1)背景:岳家军抗金战绩卓著,但宋高宗与秦桧主动向金朝求和。

(2)内容: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缴纳“岁贡”。

(3)影响:维持了南北对峙局面。

1.学术情境——北宋中央权力的分配想一想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有何消极影响?提示:突出特点:分化事权。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PPT课件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PPT课件

周世宗(921—959年),即柴荣,一称柴世宗。 后周皇帝(954—959年在位),五代政治家。邢州龙 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后周建立者郭威的养子。 950年,郭威举兵入汴(今河南开封),他受命留邺城 。后周初年,授澶州节度使,封晋王。在位期间改革 政治,整肃吏治,努力革除五代以来的弊政;整顿军 事;限制佛教,废去寺院3万余所;奖励生产,均定田 赋,减轻人民一些负担,国力逐渐充实。先后攻取后 蜀阶、成、秦、凤四州和南唐的江淮地区14州,又北 攻契丹,收复莫、瀛、易三州,为北宋结束分裂割据 局面奠定了基 础。
耶律阿保机(872—926年),即辽太祖,契丹 国的建立者。出生于契丹迭刺部耶律氏贵族家庭, 汉名亿。907年,他被推为部落首领,继而统一契 丹八部,控制了邻近的女真、室韦等族。他任用汉 人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 业和商业。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年号“神册” ,国号“契丹”。接着,他攻取营、平等州(今河 北东北部),先后控制吐谷浑、党项等族,又于 926年攻灭渤海国,以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控制 渤海地区。阿保机是契丹族的杰出政治家。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原因: 分裂局面的结束,封建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使经济长 期发展。 但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各种矛盾的激化,导致封建国家陷 入“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封建统治危机的境地。 是否矛盾?(不抑兼并、不立田制)
发展的特点: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轻 南北经济的同步发展 商业的发展
元昊(1003—1048年),也叫李元昊或赵元昊, 银州(今陕西米脂)党项族拓跋部人。西夏的政治 家。西夏国的建立者李继迁之孙。他的祖先在唐朝 末年因帮助镇压黄巢起义军,受唐封为“夏绥银节度 使”,赐姓李。宋太宗时,赐李继迁姓赵。元昊于 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元昊懂得蕃汉文字,懂得 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的经史和兵书。他仿照唐 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 文创制西夏文字。曾订定官制、军制、法律。对北 宋多次进行战争,虽然经常取得胜利,但因士卒死 伤很重,财政困难,人心厌战,境内人民传唱着怨 恨元昊的歌谣。于1044年与宋订立和约,元昊表面 取消帝号,实际在国内仍然称帝。

2019年中考历史:辽宋金元时期(共21张PPT)

2019年中考历史:辽宋金元时期(共21张PPT)

考纲解读
• 4.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 (1)表现 • ①农业:引进________ 占城稻 ,培育优良品种,水稻产量跃 居粮食作物首位,出现“_______________ 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 (反映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________ ,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由广东和福建推进到 茶树 江淮和川蜀一带。 • ②手工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海南岛棉纺织业工 具先进,种类多; ______发展成为瓷都,江南地区成 景德镇 为我国制瓷业中心;______ 广州 、______ 明州 的__造 泉州 、______ 船业__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建有世 界上最早的船坞。
考纲解读
• • • • 5.蒙古统一 成吉思汗 铁木真)。元朝建立____________ 忽必烈 统一:__________( 。 6.元朝的统一 临安 ,南宋灭亡。1279 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___ _ 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 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 展奠定了基础。 • 7.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_ 建立后,由________ 宣政院 直接管辖西藏地区事务, • _______ ________ 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生活 大相国寺 • 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 ,每月举办多次 _______ 庙会_ ,有各种商品交易和表演;宋代________ 市民阶层不断 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有许多________( 娱 瓦子 勾栏 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有________( 专供演出的 圈子)。 • 9.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 • ①雕版印刷术:________ 时期发明。 •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匠人______ 毕昇 发明,后来又出现了 木活字 。元代王祯在《农书》 ________ _________中对木活字作了系统 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__________ 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 现了________ 铜活字 印刷。

二十世纪宋辽夏金元史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宋辽夏金元史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宋辽夏金元史研究综述二十世纪宋辽夏金元史研究综述来源: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作者:吴晓萍宋史研究概况新中国的宋史研究在近代一批开拓者如张荫麟、蒙文通、陈乐素、钱穆、邓广铭、张家驹、聂崇岐、朱希祖等的基础上,宋史研究有一定的成绩但与其它断代史研究相比,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文革后,宋史研究成就很大,新人辈出,论文和专著众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发展。

在宋史研究领域前辈专家的成就功不可没。

邓广铭先生早在30年代就发表有关宋史的论文,涉及内容广泛,对很多重大课题,都作了开拓性的、精深的研究。

其重要论文已编入《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专著和点校古籍有《陈龙川传》、《韩世忠年谱》、《岳飞传》(增订本)、《辛弃疾(稼轩)传》、《稼轩词编年笺注》、《稼轩诗文抄存》、《王安石——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校点增订《陈亮集》、校点《涑水记闻》(与张希清合作),还有对《宋史》职官志、刑法志的考证等。

蒙文通先生自30年代就先后发表了《论北宋变法与南宋和战》、《从〈采石瓜洲毙亮记〉认识到宋代野史中的新闻报道》、《从宋朝的商税和城市看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等文,编入《蒙文通文集》中。

陈乐素先生早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就发表论文有《宋徽宗谋燕云之失败》、《三朝北盟会编考》、《徐梦莘考》、《主客户对称与北宋户部的户口统计》、《宋史艺文志考证》等多篇论文,其论著已编入他的《求是集》。

张家驹先生从30年代开始发表宋史研究的论文,有《宋代分路考》,并著有《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赵匡胤传》、《沈括》等专著。

何竹淇编著有《岳飞抗金史略》和《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戴裔煊著有《宋代钞盐制度研究》,华山有《宋史论集》对宋代客户等问题有专门研究。

程应镠著有《司马光新传》,其论文编入他的《流金集》;徐规有《陈傅良之宽民力说》和《李涛年表》。

李埏著有《〈水浒传〉中所反映的庄园和矛盾》等,他重点研究货币等经济史。

李涵著有《范仲淹传》(与刘经华合作)。

宋辽金元960—1368宋辽金元时期包括北宋与辽及西夏

宋辽金元960—1368宋辽金元时期包括北宋与辽及西夏

第七章宋辽金元(960—1368)宋辽金元时期包括北宋与辽及西夏(公元960—1127年)、南宋与金(公元1127—1279年)、元(公元1271—1368年)三个历史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各民族之间有矛盾,有斗争,后来逐步融合。

第一节北宋辽西夏(960—1127)一、北宋的中央集权1.北宋的统一赵匡胤代周称帝以后,原后周昭义节度使(治今山西长治)李筠联合北汉割据泽州(今晋城),淮南节度使(治今杨州)李重进也起兵反对赵匡胤。

赵匡胤于建隆元年(960年)六至十一月亲征泽州和扬州,先后灭二李,巩固了他的统治。

此后,赵匡胤即着手准备实现国家的统一。

其战略方针的主要特点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

自乾德元年(963年)至开宝八年(975年),北宋先后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势力。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死,其弟光义(太宗)即位,继续进行统一战争。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和吴越王钱俶先后献地投降。

北宋基本上统一了南方,转而全力进攻北汉。

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北汉主刘继元降,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结束。

但是,北宋的统一与汉、唐不能相比,在当时中国境内,除北宋外,还有辽、西夏、吐蕃、大理等几个较强的民族政权与它对峙。

2.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君臣总结唐末五代君弱臣强、政权屡更的教训,认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于是,在权、兵、钱、法等几个方面逐步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制度宋初的中央政权在形式上大致沿袭唐朝制度,但实际上省、台、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除少数部门外,多为闲散机构,有名无实。

宰相也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

宰执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

但宋朝宰相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亦称“执政”)。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地位略次于执政。

2003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综述

2003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综述

2003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综述经济学专家关于2003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综述的论文报告一、绪论二、经济制度比较三、宋辽西夏金元重要经济事件比较四、货币制度比较五、农业、手工业产业比较绪论2003年,辽宋西夏金元各朝经济史的研究涉及到许多领域的综合研究,如贸易、属地制、货币制度、宗法史、地方官制、农业生产等。

在实际应用中,各朝的经济首先影响了其政治和文化。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朝时期若干重大经济事件的比较,探究各朝经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异同,并探讨出了各朝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历史条件。

本文借鉴了较之前所写有所创刊,分析了2003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的发展情况,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比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了强调各朝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本文从经济制度比较、宋辽西夏金元重要经济事件比较、货币制度比较、农业、手工业产业比较四个方面论述。

经济制度比较中国各朝经济制度有着显著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变化导致的。

宋朝的经济制度比较促进了经济发展,主要是由于在该政权下扶持手工业和商业;辽朝的体制建设主要包括制度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并举办各种明星运动,但相对于其他这些朝代,它的经济发展显得不够。

西夏朝代的伟大发展是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短暂繁荣。

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与政治、军事和经济因素有关的一系列内在和外部条件之间的“互动”。

金朝的经济制度比较主要是由于金朝采用的制度是把商业和手工业放在首位,发达的市场经济让金朝称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商业和资本发展的顶峰。

元朝时期对中国的经济模式和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

由于强大的贸易传播和创新思维,元朝的经济在其时间内是先进的,但在其时间到达之时,它的影响力已经减弱。

宋辽西夏金元重要经济事件比较各朝的社会和经济状况、文化、历史地理环境和其它因素使得各朝具体经济事件具有不同的特点。

宋代的重要经济事件主要有:北宋的商业繁荣、南宋的发达商业和手工业、开封及其周边地区的出版业、新钞的发行等。

全面介绍与宋朝、辽国、金国相关的各种史料

全面介绍与宋朝、辽国、金国相关的各种史料

全面介绍与宋朝、辽国、金国相关的各种史料一、辽宋金代历史记录概述宋朝历史记录之繁富,大大超迈前代,如果都能传世,估计也胜过明清。

加之当时雕版印刷之普及,也便于史籍的流传和保存。

但其佚亡之数额,也极其可观,传世者可谓十不存一。

宋朝徐度说,“凡史官记事,所因者有四:一曰时政记,则宰执朝夕议政,君臣之间奏对之语也;二曰起居注,则左、右史所记言动也;三曰日历,则因时政记、起居注润色而为之者也”;“四曰臣僚墓碑、行状,则其家之所上也”。

所谓“左、右史”,是指起居郎和起居舍人。

上述四种是指宋朝史官修史时所依据的原始记录,其中除第四种系私人著录外,其他三种都是官方记录。

日历是每代皇帝在位时的编年史。

每代皇帝死後,则依据上述记录,修成纪传体的国史和编年体的实录。

事实上,宋朝如时政记、起居注、日历之类,间或失修;另一方面,作为成品的官修史籍,尚有会要、宝训、玉牒、各种法令汇编等。

北宋末,宋廷的藏书遭受一次劫难,“馆阁之储,荡然靡遗”。

一部份图书被金军抢到北方,而金军北撤时,“营中遗物甚众,秘阁图书狼籍泥土中”。

南宋时,经陆续搜访修纂,官修史书又比北宋更加丰富。

到南宋亡国时,元朝董文炳“得宋史及诸记注五千馀册,归之国史院”。

这五千多册看来决不是南宋官修史书的全部,元末修《宋史》,从《宋史?艺文志》的书目看来,已佚亡甚多。

明初修《永乐大典》,被辑录者主要只剩宋朝会要的残卷。

以下分日历、实录、国史、会要四类,略作介绍。

一、日历:宋时日历为编年史,今日之日历,古时称为“历日”。

然而到南宋初,北宋的日历已大多佚亡。

如“哲宗朝事迹载在时政记、日历者,皆为蔡京取旨,焚毁灭迹”,有後来当岳飞幕僚的黄纵“缴进其父籍没京家所藏之馀,又皆残阙不全”。

[9]宋徽宗和钦宗“并无日历”传世。

[10]到宋高宗退位时,已修日历一千四百二十多卷,接近于《高宗日历》的全数。

[11]《宋史》卷203《艺文志》说《高宗日历》为一千卷,乃是此後对原《高宗日历》进行重修和删改後的总卷数,成于宋孝宗淳熙时。

辽宋夏金元史基本史料

辽宋夏金元史基本史料

西夏基本史料
记载西夏史料最为丰富的,如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后人编辑的 西夏史书多取材于此。 其次,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是现存宋代史料最重要的一种,特别 是其中《兵》、《方域》、《蕃夷》等门类,保存了丰富的西夏史料。 托名曾巩撰的《隆平集》、王称《东都事略》,前者多记载西夏习俗和 制度,后者专述西夏立国前后至北宋末与宋朝有关的史事。 此外,大量的宋人文集、笔记小说中都有不少的西夏史料,如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张方平《乐全集》、余靖《武溪集》、司马光《温国 文正司马公文集》。 笔记如沈括《梦溪笔谈》、司马光《涑水纪闻》、魏泰《东轩笔录》、 陈师道《后山谈丛》、田况《儒林公议》、曾布《曾公遗录》等。 类书如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政书有彭百川《太平治绩统类》及宋 人编的《宋大诏令集》等,都含有各种不同的西夏史料。
西夏建国前的党项族,早在唐末已建立地方割据政 权。党项族的兴起与建国前的历史,主要见于新、 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的《党项传》, 《五代会要》的《党项羌传》及《册府元龟》、 《资治通鉴》等史籍中。西夏灭亡后,元代西夏人 (唐兀氏)的活动主要见于《元史》及大量的元人 文集与有关著作中。
西夏文史料
它是宋朝所存有兰契丹的材料的总二契丹国志宋代史料中的辽朝史实南宋李焘所纂续资治通鉴长编为编年体北宋叱关中涉及辽事也夗有记载可考订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250卷记事起自宋政和七年1117织亍终共三十二年1162在记宋釐和戓事时对辽末形势北辽和辽宋釐三斱亝往事也有较夗记载
辽宋夏金元史基本史料
辽代基本史料
明代史料中的辽朝史实
• 明代朝鲜史臣郑麟 趾编纂的《高丽史》 中也有大量关于辽 朝和辽与高丽交往 的史料。
金代基本史料
一、《金史》 《金史》元脱脱奉敕撰。全书135 卷,本纪19 卷,志39 卷, 表4 卷,列传73 卷,近百万字。记载了上起金太祖收国元 年(1115年)阿骨打称帝,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 蒙古灭金,共一百二十年的历史。 最早议修于元世祖中统 二年(公元1261年),以后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 朝、文宗朝都分别议论过修史的事,都因义例难定未付诸实 行,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决定“各与正 统”,《辽》、《金》、《宋》三史分别撰修。翌年十一月, 《金史》告成,前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金史》是宋、 辽、金三史中编撰得最好的一部,具体参加修纂的有沙剌班、 王理、伯颜、赵时敏、费著、商企翁,铁木儿塔识、张起岩、 欧阳玄、王沂、杨宗瑞等,其中欧阳玄的贡献最为突出,他 制订《金史》撰修的发凡举例,书中的论、赞、表、奏皆他 属笔。从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开始编撰,至第二藏西夏文献》丛书由宁夏大 学西夏学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图书 馆、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牵 头,联合全国二十几个文博与学术 单位整理编辑出版。该书共分北京、 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新疆、 台湾、金石等8编17卷,分装18巨册。 《中国藏西夏文献》所收的西夏文 献有写本、刻本,也有现存世界最 早的木活字印本和泥活字印本;既 有西夏文,也有汉文、藏文。内容 除大量佛经外,还包括辞书、字典、 医方、日历、题记、便条、请假条、 欠款单、户籍文书、军抄装备文书、 审案状等,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 物价值。

宋辽金元的法律制度讲课文档

宋辽金元的法律制度讲课文档
,驳回张养中的起诉。[1]BACK
第二十一页,共31页。
第二节 辽金立法概况及法制特点
• 一、立法概况
(一)辽代主要立法 (二)金国的主要立法
• 二、法制的主要特点
– 1、借鉴汉族法律文化 – 2、体现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 3、保留和发展本民族法律 – 4、刑罚残酷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第三节 元朝的法律制度
(二)诉讼制度的变化
1、诉讼独立成篇:民诉与刑诉,程序法与实体 法出现了初步分离的趋势。
2、诉讼代理制度 3、调解制度
(三)监察制度的发展
第二十五页,共31页。
古代的凌迟也有了8刀、24四刀、36刀、72刀、120刀的区 别。而据说处决郑鄤时曾割了3600刀。刘瑾被判凌迟 3357刀,分三日割完。
• 3、职官的致仕
第十二页,共31页。
四、司法制度
• (一)司法体制
– 1、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御史
台、审刑院 GO
– 2、地方司法机构:路、州、县三级
第十三页,共31页。
• (二)诉讼程序和审判制度
– 1、诉讼制度
(1)关于民事诉讼的管辖:原告就被告
(2)关于民事诉讼受理的时间
(3)关于民事诉讼的时效
外,“诸犯罪人年70岁以上,15岁以下及笃疾残废 不任杖者,每杖一下赎至元钞二百文。”
(2)流刑。汉人、南人发付辽阳、迄北;蒙古、 色目发付湖广。
(3)死刑。分斩及凌迟处死两种。BACK
第三十一页,共31页。
况是在加十下的情况下,减了3下。
第三十页,共31页。
(1)徒刑。徒刑分五等,每等都加决杖,称“徒年杖” 。徒刑之制于元贞年间才臻完备,《元典章》卷四十 载元贞元年(1295年七月颁布的《侵盗钱粮罪例》, 将徒刑分为一到三年的五等:“徒一年,杖六十, 每半年加杖一十……,皆决讫居役。”即一年,决徒

中国历史知识线索之宋辽夏金元史

中国历史知识线索之宋辽夏金元史

中国历史知识线索之宋辽夏金元史中国历史知识线索宋辽夏金元史从960年北宋建立到1368年元灭亡、明建立,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进展阶段。

宋史(960——1276年)一、北宋(960年,陈桥驿兵变——1127年靖康之变)的建立和统一之路宋太祖、太宗两朝是北宋初期。

1、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国号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2、平定李筠、李重进(二人为后周大将)的叛乱;↓3、963年,平定荆南(南平);↓4、965年,泯灭后蜀;↓5、971年,后汉落宋;↓6、975年,灭南唐;↓7、978年,吴越献地,落。

至此北宋泯灭南方割据政权;↓8、979年,太宗亲征,灭北汉,之后发动征辽战争。

986年,高粱河之战、雍熙北伐1、“杯酒释兵权”,把全国武装的最高统帅权收到皇帝手中;2、撤销殿前都检点,设“三衙”,即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兵司和殿前司统领禁军;集军权 3、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举行军事部署,将全国军队分为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类;4、确立养兵募兵制度;集权措施 1、分割宰相权力,设参知政事为付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院掌管军事以分割宰相军权,设户部、盐铁、度支三司分割宰相财政权;集行政权 2、削弱郡县长官权力,设通判监督知州;3、官、职、差遣分离;4、改革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选拔人才;集财政权:中央“制钞票谷”,各地设转运使把财政收入运到指定地方;集司法权:设提点刑狱一职,主管地点司法;评价:1、关于解除藩镇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并在客观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展;2、随着时刻推演,造成“三冗二积”的别良局面;三、北宋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变革【社会变革是重点】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是北宋中期。

1、土地咨询题严峻。

宋朝“田制别立,别抑兼并”,大量农民失去田产;2、北宋人民负担沉重。

北宋实行五种版籍户口制,低等户民倍受盘剥;3、土地赋税实行两税法,又有各色杂税、杂役;A、社会矛盾 4、徭役和差役负担重;5、由于冗官、冗兵以及奢靡白费,财政入别敷出;6、对外战争失利,军事危机加深;B、农民起义起义(一)、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四川茶农王小波率众起义,首次明确提出“均贫富”的口号,王小波牺牲后,妻弟李顺被推为领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范仲淹《岳阳楼记》
“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 非陛下之天下。” ——《中兴两朝圣政》卷二四
讨论题
• 唐宋变革论的提出,为我们重新认 识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依据本课所讲内容,试比较唐宋变 革论与五阶段说在认识中国历史上 的异同点。
思考题
• 论述题:论述唐宋之际社会的重大变革。
古代
中世
战国秦汉
六朝隋唐
古代
宋元明清
清末民国
近世前期
近世后期
中世
近世
围绕“唐宋变革论”的讨论及其对研究的推 进
京都与东京二学派的分歧及共识 共识: 承认唐宋之际发生极大的社会变迁,即承认内 藤湖南之“唐宋变革论”,并有所补充。 1、唐宋间的社会,最显著的变动是门阀贵族之 没落与科举官僚之兴起。 2、经济上大土地的耕作形态,由部曲制到佃户 制的转型。 3、唐帝国的崩溃,促成周边诸民族的自立化。
内藤湖南及其“唐宋变革论”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 论著选译》第一卷
内藤湖南及其“唐宋变革论”
“唐宋变革论”是以对比六朝隋唐贵族政治和宋 代君主独裁政治两种政治体制为核心而展开的, 然后推广于经济、学术、文学、艺术、音乐等层 面的变化。 隋唐贵族制衰废,宋朝君主独裁 制兴起 唐宋之际,为实物经济之终结, 货币经济之开始 由贵族文化转向平民文化
河北曲阳王处直墓出土 后梁彩绘武士浮雕
五代十国时期,军人专政。他们习惯以战时体制来管理国家,只 顾整军备战,对百姓横征暴敛,严刑酷法,任意杀戮,在自己统 治区内也公开放纵士兵抢掠。军阀们还多次在战争中掘开黄河淹 敌,导致黄河九次决口改道泛滥。唐末就已凋敝的北方经济遭受 了更为深重的摧残,长安、关中经军阀反复洗劫和朱温的最后破 坏,完全成为废墟,从此失去了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
《东洋的近世》
一、内藤湖南及其“唐宋变革论”
内藤湖南(1866-1934) 本名虎次郎。为日本中国 学、东洋史学创始人之一。 其研究领域博大,涉及中 国上古、中古、近世史, 通论中国文化史、史学史、 美术史等。有《内藤湖南 全集》14卷。
内藤湖南及其“唐宋变革论”
内藤湖南1910年发表《概 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 提出“唐宋变革论”,认 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 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 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 的开始,其间包含了唐末 至五代一段过渡期。
新型士人的崛起
大厉名节,振作士气
韩 琦
富弼 范仲淹
• 至范文正时,便大厉名节,振作士气。故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
——《朱子语类》
• 范文正有言:“作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 范尧夫有言:“公事胆大,私事胆小。”
——《晁氏客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致熊纯如的信


陈 寅 恪
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造 极于赵宋之世。后渐 衰微,终必复振。
《宋史职官志考正》序
宋代的文化,在中 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 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 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 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 造极的高度。
邓 广 铭
11至13世纪期间,在政治社会和 生活诸领域中没有一处不表现出较先 前时代的深刻变化。这里不单单是指 一种社会现象的变化,而更是指一种 质的变化……一个新的社会诞生了, 其基本特征可以说已是近代中国特征 的端倪了。
1、隋唐五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过渡时代。自三 国实行屯田,西晋实行占田,北魏实行均田制,这一田制一 直延续到隋唐。(5分)唐中叶起均田制崩溃,私有土地空 有增加,这是社会变革的总根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土 地多少,户等高低征税的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法。(5分) 劳动者身份也发生重大变化,前期以农奴和自耕农为主,过 渡制后期以契约佃农,自耕农为主。(5分)农民起义口号 变化,秦汉时期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政权和皇帝,到了唐末 首次提平均财富的要求,其特点是把斗争矛头直指地主经济 。(5分)
中编宋辽金元 绪论
“唐宋变革论”概 说
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 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 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 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 变,而吾未睹其极也。变未极, 则治不得不相为因。今国家之 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行、 儒者之所守,有一不与宋近者 乎?非慕宋而乐趋之,其势固 然已。 明 陈邦瞻《宋史纪事 本末叙》
唐边塞诗和宋劝学诗对比反映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
北宋社会风尚变化所反映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 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所以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 自五季以來,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 《通志》卷25〈氏族略〉 本朝貴人家選婿於科場年, 擇過省士人, 不問陰陽吉凶 及其家世,謂之“ 榜下捉婿”。亦有緡錢,謂之“ 系捉錢”, 蓋與婿為京索之費。近歲富商庸俗與厚藏者嫁女,亦於榜下捉 婿,厚捉錢以餌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餘緡。 朱彧《萍州可談》卷一 馮京,„舉進士,自鄉舉、禮部以至廷試,皆第一。時猶 未娶,(外戚)張堯佐方負宮掖勢, 欲妻以女。 擁至其家, 束之以金帶,曰:“ 此上意也。” 頃之宮中持酒肴來,直出 奩具目示之。京笑不視,力辭。 《宋史·馮京傳》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一个尚武、好战、坚固而组织严 明的社会,已经为另一个活泼、 重商、享乐和腐化的社会所取代 了。
——谢和耐
“Naito Hypothesis”
唐和宋在文化上有 显著差异: 唐代是中世的结束, 而宋代则是近世的 开始,其间包含了 唐末至五代一段过 渡期。
内藤湖南
宫崎市定
东洋的近世和宋王朝的统 一天下一起开始。
围绕“唐宋变革论”的讨论及其对研究的推 进
南北朝隋唐之际变革说
唐 宋 变 革 论
唐中叶变革说 唐宋变革说
两宋之际变革说
燕· 刘守光

岐·李茂贞

907年 朱温建梁 924年 岐并入后唐
前凉(301—376年,共76年)
后凉、南凉、北凉、西凉
西夏
五代共经五十三年,其中历时最久的后梁 不过十六年,最短的后汉只有四年,大部 分时间处在惨烈的战争和频频的兵变中。 后唐、后汉、后周三个朝代则被自己的节 度使篡夺。五代共有十四个皇帝,为争夺 皇位而发生的流血政变乃至战争却有十三 次,有五个皇帝 (后梁太祖朱温、后唐庄 宗李存勖、后唐闵帝李从厚、后唐末帝李 从珂、后汉隐帝刘承祜)死于兵变。 四个 皇帝依靠将士拥立的方式上台。
围绕“唐宋变革论”的讨论及其对研究的推 进
针对“唐宋变革”的总体把握以及对其具体表 现的认识,中外学者几十年来进行了大量研究, 虽然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无疑大大推进了学术 研究,特别是推进了对中国社会六至十世纪变 革内容与性质的认识。
围绕“唐宋变革论”的讨论及其对研究的推 进
京都与东京二学派的分歧及共识 京都学派 主 要 分 歧 殷周 东京学派
目录索引等常用工具书 常用网站
• 方建新:《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 • 刘浦江:《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 •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分册 • 大陆,中国宋代历史研究 •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宋史研究 .tw/~twsung/ • 美国,Sung Research Tool: /songtool/ • 日本,宋代史研究会 http://home.hiroshima-u.ac.jp/songdai/
严 復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 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 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就宋 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 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理学与艺术》
……古人好读前四史,亦 以其文字耳。若研究人心、政 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 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 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 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 也。
政治 经济 文化
内藤湖南论证中世结束于唐代、近世开端 于宋代的“唐宋变革论”,被欧美学界 称为“内藤假说”(Naito Hypothesis), 已成为内藤史学的标志。这种以历史的 内容来划分时代方法,第一次打破了中 国历史研究中的王朝体系,无疑是一大 进步。而且,对于中国历史总体的把握, 具有一种运动和发展的观点,大大推进 了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