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变速器建模与仿真

合集下载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动机的仿真建模与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动机的仿真建模与分析

第27卷 第5期2003年10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Jou rnal of W uhan U n iversity of T echno logy(T ran spo rtati on Science&Engineering)V o l.27 N o.5O ct.200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动机的仿真建模与分析3α白凤良1) 杨建国1) 杜传进2)(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1) 汽车工程学院2) 武汉 430063)摘要: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 EV)的核心是混合动力系统,而电动机又是混合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文中介绍了电动机仿真模型,并在ADV ISOR仿真分析平台上对原有电动机仿真模型进行了修改,考虑温度敏感性和非热量损失对电动机模型的影响,使得仿真计算和分析的精度进一步提高.关键词:仿真建模分析;电动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图法分类号:U463.23+4.1 融合了传统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优点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 rid electric veh icle,H EV)较之传统的发动机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它增加了动力系统部件的种类和组合方式.并根据车辆的运行工况对部件的工作方式进行了优化组合,使作为主动力源的发动机能够在高效率情况下工作,以保证良好的动力性、低排放性和低能耗性.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的电动机,其仿真建模精度对整个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仿真结果的精度影响较大,因而进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动机的仿真建模和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工作.文中以ADV ISO R3.2为仿真分析运行平台,分析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动机的仿真模型,用M A TLAB Si m u link开发工具对原有电动机模型进行了修改,考虑了温度对电动机模型的影响,使得电动机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1 ADV ISO R仿真软件研究平台ADV ISO R(advanced veh icle si m u lato r)分析仿真软件由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开发,可以实现的功能有:预测未建造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分析传统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利用和损失情况;评价在一定工作循环下发动机的尾气排放;优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发动机的控制逻辑;调整传动装置齿轮传动比来降低燃油使用和改善性能.图1为ADV ISO R文件的数据流程图,AD2 V ISO R采用了逆向和顺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车辆和各车辆部件的数据文件提供仿真分析所需的参数数据,流程模型提供仿真分析所需要的计算公式,经过错误校验文件和可视化输出文件输出仿真分析结果,这一仿真分析过程由控制文件统一调控完成.逆序仿真计算在指定路况和运行状态下评价车辆整体性能,通过性能限制条件和迭代计算预测各部件及整车的性能.顺序仿真计算在未指定路况和运行状态下进入了司机控制模式,发出的加减速和刹车的命令,进行车辆的仿真计算.ADV ISO R的这种逆向和顺向结合的仿真分析方法具有以下的特点:(1)驱动系统中任何部件不会从与其直接连接的、为其提供动力的上级部件获得超出其能使用的能量;(2)无论是正向还是逆向仿真时,同一部件组合的效率相同.图1 ADV ISOR文件的数据流程图α收稿日期:20030625 白凤良:男,24岁,硕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噪声与振动控制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仿真建模与分析 3国家863计划项目资助(批准号:2001AA501213)2 电动机模型的建立计算机仿真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与精确性.正确性保证了模型能正确仿真电动机的实际工作过程,精确性则反映了模型的运行特性与电机实际工作特性的误差.在ADV I 2SO R 平台上运行的模型并非实物模型而是数学模型,电动机的建模基础是电机的电压、转矩、功率的平衡方程和运行特性方程.建模过程中要考虑电机性能限制与电机内的热交换,此外还要考虑不同类型电机所具有的特性.在ADV ISO R 平台上要实现实物的仿真分析仅有模型还是不够的,还要编好与其相配合运行的数据文件.电动机的数据文件定义了电机各种工作过程状态下的转速、转矩、功率的m ap 图,以及电动机的性能参数,如最大电压、最大电流、质量及转动惯量等.2.1 电动机模型电动机模型采用顺逆序相结合计算方式.电动机模型的功能为:在建模对象电机已知的情况下,根据电动机模型的Σmo t .req (电机需求转矩)和Ξmo t .req (电机需求转速),在一系列性能限制的条件下计算出P mo t .req (电机需求输入电功率)和电机的功率转矩特性.在顺序计算模型中,根据P mo t .avail (电机实际输入功率)在考虑电机热交换影响的前提下计算出电动机Σmo t .avail (可得到输出转矩)和Ξmo t .avail (可得到输出转速).如图2所示电动机模型流程图.图2 电动机子模型流程图顺序计算模型的仿真步骤是:根据电动机模型的P mo t .avail 计算出Σmo t .avail 和Ξmo t .avail ,工作过程中输入电机的能量减去电机输出的能量约为电机产生的热能.逆序计算模型仿真步骤是:转化Σmo t .req 和Ξmo t .req 的需求为P mo t .req 的需求,通过一系列的性能限制,计算满足车辆运行性能要求的电机运行性能.顺序计算模型可分为可得到转矩和热交换模型.逆序计算模型分为性能限制和功率转矩模型,其中性能限制模型又分为转速限制、转矩限制和转动惯量限制模型.2.2 模型的逆向计算逆向计算模型中性能限制有:电机转速受限于电机的最大转速;转矩受限于最大转速对应转矩和克服转子惯性转矩之差;最大转速转矩对应的功率受限于电机的最大电流.实现这三种性能限制是性能限制模型在整个模型流程图中要完成的计算任务.其中转速限制模型实现的功能为:调用来自车辆模型、车轮模型和驱动循环模型的转速与速度参数,计算受转速限制作用的输出转速,其间考虑齿轮比,转动半径和轮胎滑失等参数的影响.先计算电机转速与车速的关系比,再进行电机转速的计算.Ξmo t .req 超过驱动系统实际能传递的转速时输出最大能传递转速.即:当v veh >v cyc 时输出的转速为最大转速;v veh <v cyc 时,输出的转速要通过Ξmo t .act =v act ・Ξmo t .li m .req v avail 公式计算得出,其中v cyc ,v veh 分别为驱动循环模型的需求车速和车辆模型计算的实际车速.以上各式中:Ξmo t .act 为实际的电动机转速,rad s ;v act 为实际车速,m s ;Ξmo t .li m .req 为受限制的需求转速,rad s ;v avail 驱动系统可达到的理论车速,m s .转动惯量限制模型实现的功能为:首先计算出驱动系统的整体传动比,进而计算电机惯量与整车惯量的的函数关系f ,最后根据输入的转速计算转动惯量.电动机的惯性转矩应取较小值,简而言之惯性转矩就是取电动机转动惯量与电动机角加速度之积和电动机最大输出转矩与函数f 之积的较小者.其中电动机惯量与整车惯量函数关系为f =(J mo t i 2) (J mo t i 2+M veh )式中:J mo t 为电动机转动惯量,kg ・m 2;M veh 为整车质量,kg ;i 为驱动桥、齿轮箱等驱动系统部件的整体传动比.转矩限制模型的功能为:根据最大转速所对应的最大转矩,分别计算出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使用时的最大转矩,再根据关系比较得出输出的最大转矩,建模的公式为Ξmo t .li m .req =m in (Ξmo t .req ,Ξmot .m ax )Σmo t .li m .req =m in (f 1(Ξmo t .li m .req ),Σmo t .req +J mot (∃Ξmo t .li m .req ∃t ))式中:Ξmo t .m ax 为最大电动机转速,rad s ;Ξmot .req 为需求的电动机转速,rad s ;Σmo t .li m .req 为受转矩限制的需求转矩,N ・m ;Σmot .req 为需求转矩,N ・m ;f 1为电机转矩转速的机械特性.・706・ 第5期白凤良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动机的仿真建模与分析逆向计算模型中最后要说明的是功率转矩关系模型,此模型转换电动机转矩限制作用下Σmo t.li m.req和P mo t.req为功率转矩关系的输出,以备在顺向计算中已知输入功率情况下调用.2.3 模型的顺向计算顺向计算模型的功能为转化电机模型P mo t.avail的输入为Σmo t.avail和Ξmo t.avail的输出,根据输入电机的能量减去输出电机的能量约等于电机产生的热能,完成电机的热交换计算.顺向计算模型中可得到转矩模型的功能为计算出Σmo t.avail,P mo t.avail乘以来自逆向计算中功率转矩关系系数就得到了Σmo t.avail.顺向计算模型中热交换模型中转速和转矩的输出要考虑温度敏感性的影响.输入电机的能量减去输出电机的能量乘以修正系数为电机内产生的热量.电机与外界热量的流向有3个:(1)通过壳体向外界传导;(2)通过壳体向外界辐射;(3)冷却装置带走一部分能量,余下的那部分热能就作用于电动机,使电动机的温度升高.修改的模型就是根据这一系列关系建立数学公式模型.电机热交换计算公式如下.1)电机生成热 Q m c gen=(P in-TΞ)t式中:P in为输入功率,W;T为电机输出转矩, N・m;Ξ电机输出转速,rad s;t为时间,s.2)电机向空气中传导的热量Q air=h air A(T m c-T a m bient)空气的传导系数 h air=6+6(∃T 1000)0.25 +60(V air 30)0.63式中:A为表面积,m2;T m c为电机温度,K;T a m bient 为电机环境温度,K;V air为空气流速,m s.3)电机辐射的热量Q rad=ΕΡ A (T4m c-T4a m bient)式中:Ε为辐射率;Ρ为斯帝芬波兹曼常数.顺向计算模型中最后要说明的是电机温度计算模型,电机温度计算模型完成电机的温度计算,建模公式为T m c=∫t0(Q m e gen-Q air-Q rad-Q coo lant) (m m c c p.m c)d t式中:c p.m c为电机的平均比热容,J (kgK);m m c为电机质量,kg;Q coo lant为冷却装置带走热量,J.3 ADV ISO R电机模型修改3.1 温度敏感性模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的仿真分析与建模的对象为功率20k W的永磁直流电动机.永磁直流电动机保留了电励磁直流电动机良好的调速特性和机械特性,还因省去励磁绕组和励磁损耗,而具有结构工艺简单、体积小、用铜量少、效率高等特点.相对于传统的电动机,永磁电动机由于所用材料的不同具有温度敏感性特性.永磁材料特别是钕铁硼永磁和铁氧体永磁的永磁能对温度的敏感性很大.如果从冷态(低温环境温度)运行到热态(高温环境温度加温升)运行时温度提高100℃,则钕铁硼永磁电机和铁氧体永磁电机的每极气隙磁通量分别减少约12.6%和18%~20%,这将显著地影响永磁电机的运行特性和参数.当永磁直流电动机在同一端电压下运行时,空载速度将分别提高约12%和18%~20%;在同一电枢电流下运行时,电磁转矩分别减少约12.6%和18%~20%.如果再计及电枢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导致电阻压降增大和电枢反应的去磁作用,则上述变化率还将增大,这是永磁电机区别于电励磁电机的特点之一[4].因此,在永磁电机设计计算、测试和运行时都要考虑到不同工作温度对运行特性的影响.所以在热交换模型中考虑了转矩和转速的温度敏感性模块.1)对转矩影响模块(见图3)图3 对转矩影响模块输入:(1)未受温度影响的可得到输出转矩;(2)电动机温度.输出:可得到的电机转矩. 2)对转速影响模块(见图4)图4 对转速影响模块输入:(1)未受温度影响的可得到输出转速;(2)电动机温度.输出:可得到的电机转速.此模块的建立是基于永磁直流电动机特性的温度敏感性,它对转矩与对转速的影响模块略有・86・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年 第27卷区别,原因在于随着温度的升高,同一电枢电流下电动机转矩降低而同一端电压下运行的转速升高.由于没有具体的线性公式描述电机特性对温度的敏感性,上面温度敏感性对转矩与转速的影响模块都为统计模型,模型中的温升和两个计算常数要经过不断的调整,从而确定精确地仿真温度敏感性对电动机特性的影响.3.2 能量的非热量损失输入电机的功率减去输出电机的功率并非全部转化为热量,因为电机在工作时存在着部件间的磨损、电机运行时有振动和声音,这都是一种能量的损耗.所以在热模型中加入了一个增益,输入电机的能量减去输出电机的能量再乘以一个小于1的增益才等于电机内生成的热量.3.3 仿真计算结果的比较将修改电机模型应用于小型并联混合动力轿车仿真设计中,使用ADV ISO R 3.2进行仿真分析.其它主要的设置为:发动机选用1.0L (41k W )S I Engine ;电动机选用W estinghou se 752k W (con tinuou s )交流感应电动机;蓄电池选用H aw ker Genesis 12V 26A h 铅电池组,数量为25块;车重为1350kg ;空气阻力系数为0.335;车前面积为2m 2;仿真路况为CYC U DD S (标准城市行驶路况).两次仿真仅对车辆模型中的电机模型进行更换.将考虑温度敏感性和能量的非热能损耗两个因素,对电机模型与ADV ISO R 原有电机模型进行比较,车辆性能的比较如表1所列. 比较了燃油经济性、加速性、爬坡能力以及3种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修正的电机模型由于考虑了温度敏感性和能量的非热能损失,使得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体性能下降.表1 原有模型与修正电机的车辆 性能仿真计算结果的比较车辆的性能指标原有模型修正模型单位燃油经济性8.678.85L 100km 排放指标HC 2.722.77g km CO 12.112.1g km NO x1.121.19g km动力性0~96.5km h 加速时间12.813.1s 64.4~96.5km h加速时间6.36.5s 0~136.8km h 加速时间26.927.7s速度为88.5km h爬坡性7.2%7.2%4 结 论建立的模型考虑了两个ADV ISO R 中没有考虑的因素:温度敏感性和能量的非热能损耗.这两个因素对电动机性能的影响均是使电动机的性能下降,仿真运行计算结果与实际电机的运行特性是相符合的.参考文献1 王 军,申金升.国内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发动态及发展趋势.公路交通科技,2000(2):71~742 黄妙华,金国栋,邓亚东.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先导车的研究开发.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1,25(3):273~1763 范影东,杨胜天,李 轶等.M A TLAB 仿真应用详解.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974 符 曦.高磁场永磁式电动机及其驱动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68M odeling and A nalyzing of M o to r in H yb rid E lectric V eh iclesBa i Fengl i ang 1) Yang J i anguo 1) D u Chuan j i n2)(S chool of E nergy and P o w er E ng ineering 1)S chool of A u to m otive E ng ineering 2),W U T ,W uhan 430063)AbstractH yb rid pow er driven system is one of the key p arts of hyb rid electric veh icle (H EV )and its m o to r is the key p art of the hyb rid pow er driven system .M odeling of m o to r ,sp ecificati on and design p aram 2eters u sed in ADV ISO R are p resen ted and discu ssed in detail.T he m odel of the m o to r concern ing a tem p eratu re sen sitivity and lo ss of heat energy is bu ilt .T he m odified m odel of the m o to r is m o re su it 2ab le fo r actual app licati on .Key words :m odeling and analyzing ;m o to r ;hyb rid electric veh icle・906・ 第5期白凤良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动机的仿真建模与分析。

基于CVT的混合动力汽车建模与仿真

基于CVT的混合动力汽车建模与仿真
AB T ACT: i p p r r rnmi i ope aal y r l tcV hce( HE SR I t s a e e—t s s o c u ldP rl l bi Ee r e i nh p a sn eH d ci l P V)d n m c dl y a i mo e
B sd s r i g i d c i n mo o d l n r i g b t r OC mo e r u l. At t e s me t e il e i e ,d i n n u t t r mo e a d d i n at y S d l a e b i v o v e t h a i me v h c e
白中浩, 曹立波, 王耀 南
( 湖南大学现代车身技 术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湖南 长沙 4 0 8 ) 10 2 摘要 : 立了基 于无级 变速器 ( o t os a al T as i i , V ) 建 C n nul V r be r m s o C T 的前向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 系统模 型, i y i n sn 为 了研究整 车动力性 、 经济性 , 根据行驶动力学方程 , 采用极值原理和曲面拟合法对发动机台架试 验得 到的数据进行 了多项式 拟合 , 立了发动机万有特性 与最佳操作 曲线 ( p m l p r i i , O )模型 , 建 O t a O e t gL e O L i an n 并建 立了牵引用 三相感应 电机动力模 型以及牵 引蓄电池 ( t eo C ag ,O ) S t f h r S C 模型 。 a e 同时 , 提出了燃油消耗最低 、 蓄电池充放 电平衡 的能量分 配控制策略 , 进行 整车动力性仿真计算 , 仿真结果表 明在保证循环结束电池充放电基本平衡 的同时发 动机燃油 消耗 最低 , 仿真试 验对 比结果 验证 了建立 的模 型的精确性 。 关键词 : 混合动力 ; 无级变速器 ; 电动汽车 ; 建模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建模和仿真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建模和仿真
以及排放特性 ;
() 2 观察功率在发动机 、 电动机和电池组之 间的分配情况 ; () 3 评价不同的设计方 案和控制策略或控制方 法的优劣 ; () 4 分析汽车是否 能够满足各种循环工况的功率要求 。
测试各种控制策略实际效果的方法通常有 三种 : 建立汽车原型 、 做 大量试验和采用仿真技术 , 中前两种耗时较大 , 其 且需要大量 计 方案 , 优化设 计参数 , 而且可以降低 研究 费用 , 缩短开发周期。
。 。 。 。 。 。 。 。 。 … 一 一 。 。 …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要】 摘 描述了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H V 仿真模型的建模思想, PE ) 利用A VS R软件, D I O 建立 j
并联 式混合动 力汽车的建模 和仿 真
高爱 云 付主 木
( 河 南科 技大 学 车辆 与动 力 工程 学院 。 阳 4 10 ) 东 南大 学 自动控 制 系 。 - 洛 703 ( 南京 209 ) 10 6
Mo eig a d smua in o a al l y r lc r e il d l n i lt f r l b i ee ti v hce n o p eh d c
2 0 . rsls o sta tem d Z n i uai eh daer n ea d esbe 0 07 e u hw t h e adsm l o m to l e l n / ail 7 t h o tn 0 .

K yw rs y r l t cvhc ; dl gads uai e od: bi e cr ei e Mo e n n m l o H d ei l i i tn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AMESim建模与仿真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AMESim建模与仿真
Ma y 2 2 01
文章编号 :0 8—10 (0 2 0 10 4 2 2 1 } 3-05 0 30- 5
并联 式 混 合 动 力汽 车 的 A Sm建 模 与仿 真① ME i
郝 伦 飞
( 同济大学 中德学院 车辆 工程 . 上海 2 10 ) 0 84

要 : 利 用 A Sm 软件 针 对 某混合动 力汽 车建 立其仿 真模 型 , 点研 究并制 定 了使 发动机 ME i 重
电驱动系统两个动力系组成 , 并利用机械耦合将发 动机和电动机提供的功率组合在一起 , 并将总转矩
传递到驱动轮 , 而驱动汽车. 动机和 电机可进 从 发 行分别独立控制, 因此具有传统内燃机车辆和纯电
动 汽车两 者 的优点 . 本 文 的最 终 目的就 是 建立 一 个 实 用性 强 的 考
O 1 .
方程 , =
C A
+F +F 建 立 , 或

=m
0.0 9
0.0 8—
0.0 7
c + 0
:+mg m
0 0 爱 .6
0.0 5芑
0.0 4
式 中 : F 为驱 动力 , 为滚 动阻 力 , 为空气 阻 力 ,
0.0 3
的运行工况通过查表插值法求得发动机的瞬时燃 油 消耗 和排 放数 据 . 发动 机 的等燃 油消 耗 曲线 如 此
图 5所示 .

图 2 A Sm 的 车 辆 模 型 ME i
面积 , 为 车速.
图4 蓄 电池开路 电压 和内阻与放电深度的关系曲线
2 4 发 动机 模型 .
发 动机 模 型基 于发 动 机 试 验 台架 测 得 发动 机 的万 有特 性 曲线 和排 放 数据 。 命名 为模 型规定 的 并 特定 名字 与 格式 的数 据 文件 , 由此模 型根 据发 动机

《2024年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范文

《2024年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范文

《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性的日益关注,电动汽车(EV)已成为现代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研究对于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优化设计、提高性能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相关研究,分析其技术方法、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电动汽车建模1. 模型概述电动汽车建模主要涉及对电动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数学描述,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充电系统等。

这些模型需要能够反映电动汽车在实际运行中的动态特性和性能。

2. 建模方法(1)理论建模:根据电动汽车的物理原理和电气特性,建立数学模型。

该方法能够准确描述电动汽车的动态特性,但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计算能力。

(2)数据驱动建模:利用实际运行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方法建立模型。

该方法能够快速适应电动汽车的复杂运行环境,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3. 模型应用电动汽车模型可应用于性能分析、优化设计、故障诊断等方面。

通过对模型的仿真分析,可以了解电动汽车的能耗、排放等性能指标,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此外,模型还可以用于故障诊断,通过对实际运行数据的分析,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

三、电动汽车仿真1. 仿真技术概述电动汽车仿真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模拟技术,通过建立虚拟的电动汽车运行环境,对电动汽车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仿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电动汽车的性能,为优化设计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2. 仿真方法(1)物理仿真: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模拟电动汽车在实际运行中的动态特性。

该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电动汽车的物理特性,但需要较高的建模成本和计算资源。

(2)软件仿真: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电动汽车进行仿真分析。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电动汽车仿真研究的主要方法。

3. 仿真应用电动汽车仿真可应用于性能评估、优化设计、驾驶辅助等方面。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电动汽车的能耗、排放等性能指标,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引言建模与仿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研究和分析复杂系统的行为。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运行机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所进行的建模与仿真实验,以及所得到的结果和结论。

1. 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目标是研究一个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并通过建模与仿真来模拟和分析其充电时间和电池寿命。

2. 实验步骤2.1 建立数学模型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电动汽车充电过程。

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特性和电池的充电曲线,我们选择了一个二阶指数函数来表示充电速度和电池容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历史充电数据的分析,我们确定了模型的参数,并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验证。

2.2 仿真实验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我们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

通过输入不同的充电时间和初始电池容量,我们可以获得充电过程中电池容量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充电时间与电池寿命之间的关系。

3.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仿真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充电时间和电池寿命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充电时间与电池寿命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充电时间与电池寿命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关系,即充电时间的增加并不总是能够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4.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 充电时间的增加并不总是能够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充电时间可以提高电池的容量,但过长的充电时间会导致电池内部产生过多的热量,从而缩短电池的寿命。

4.2 充电速度对电池寿命的影响较大。

较快的充电速度会增加电池的热量产生,从而缩短电池的寿命;而较慢的充电速度则可以减少电池的热量产生,延长电池的寿命。

4.3 充电时间和电池寿命之间的关系受到电池类型和充电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充电策略的选择。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分配装置的建模与仿真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分配装置的建模与仿真


电动 汽车 ( l ti Ve il, 称 E 是 实 现汽 E e r hce简 c c V)
受, 因此 , 有望在 将 来的 主流 汽车产 品 中 占有 大量 的
份 额 u j 。
车能 源多元 化 与零 排放 汽车 的选择 之 一 。但 由于 目 前 电池 技术 尚未取 得 突 破 , 电 动 汽 车 和燃 料 电池 纯 汽车 的推 广受 到 了极 大 的 限制 。 因此 , 合 内燃 机 融 汽车 和 电动汽 车优 点 的 混 合动 力 电动 汽 车 ( b i Hy r d E eti Ve il, 称 HE 成 为 当今 新 型 汽 车 开 l r hce 简 c c V)
Ab t a t n t i a r he m a h ma ia s r c :I h s p pe ,t t e tc lmod l de t r i p wih b e d d ii e s un r s a tng u t l n rv ng mod s o e f t r le y i e t i hil s ( he Pa a l lH brd Elc rc Ve ce PH EV) p we pltuni a e c o rs i t r ons r c e t u t d. A ur he f t r HEV
( .Fa u t a ha iala d Pr cson I s r m e gi e i g, ian U ni r iy o c olgy, ’ n 71 0 1 c ly ofM c n c n e ii n t u ntEn ne rn X ’ ve st fTe hn o Xi a 0 48, i a; Ch n 2 .Sh an n tt e ofTe hn og H a a XiI s iut c ol y, nZh g, ha nXi72 003, on S a 3 Chi a n)

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前向式建模与仿真

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前向式建模与仿真
行 比较 和评 价 ,而 不 适 合 实 际控 制 系 统 的 开 发 。
PA S T是建立在前 向模型基础上国外 比较有名的仿
真 软件f但 该软件 暂不对 外开 放 。 3 1 ,
目前国内还没有比较系统和成熟的混合动力汽 车专用仿真软件 ,而混合动力汽车已经进入 了开发 阶段 , 有必要 自 行建立其正 向仿真模型。 本文基 于 M tbSm l k 参考 P A al /iui , a n S T的前 向仿 真思想 ,建立 了自己的并联式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 车整车模 型 , 同时验证 控制 策略 的可行性 。
2前 向仿真模 型的建模 思想
后 向仿真模型从满足循环工况要求 出发 , 计算 动力系统各部件必须提供的转矩 、 转速 、 功率等 , 仿 真信息沿整车阻力模 型 、 车轮模型 、 传动系统模 型 最终到达动力总成模型。后向建模与仿真不考虑驾 驶 员 的意 图以及 动 力 系统 ( 其 是离 合 器 和变 速 尤 器) 的动态过程 , 计算步长较大 , 且计算速度快。
候先 由蓄 电池给后 轮的两个 主 电机供 电 ,主 电机单
独提供 汽车行 驶所需 的动 力 ;达 到一 定 车速 以后 由
图 2 仿真 模 型 顶 层模 块
驾驶员根据不同路况信息 , 给整车控制器发 出
控 制指 令 ,整 车控制 器 再传 达 到各个 部件 控 制器 , 动 力 系统各 个部 件则 执行 各项 功 能 ,输 出车 速 , 同
板信号转换成整车行驶的转矩或功率需求 , 在整车 控 制 模块 中根 据 控 制 策 略提 出对 各 总 成 的转 矩 需 求, 动力总成模型根据该转矩需求及其能够提供 的 转矩限制 向传动系统输 出转矩 , 经过车轮模型最终 到达整车阻力模型 , 输出车速。 前向仿真模型还可以运行循环工况 , 但需要把 循环工况 的行驶要求转换成整车行驶的转矩或功 率需求。循环工况的实现使前向仿真模型同样能够 作 为 一 种 分 析工 具 对 不 同 的设 计 方 案 进行 分 析 评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仿真与控制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仿真与控制

以得 到的转矩、转速、功率等 ,仿真信息沿 轮胎 、变速器到 复 ,直到完成整个道路循环 的仿真 ,最 后由输 出脚 本给 出仿
电机和发动机等。它不需要驾驶员模型 ,即模 型在给 定汽车 真图形和报表。A VIO ]仿真数据流程 图见 图3 D S Rf  ̄ ] 。 驾驶循环 的条件下 ,先确定车轮所需 的转矩和转 速 ,再通过 各传动组件 模型逐步计算上游组件 的实 际转 矩和 转速 ,当求
杂 ,但电池重量仅是 串联式 1 ,能量传递损失较小 ,但 是发 / 3 动机 的燃烧效率不高,排放污染较严重 。
混联 式混合动 力电动汽车是一种相对 比较完善的动 力系
统 ,其电池的体积、重量和成本较低 ,发动机总在最高效率
下工作 ,具有很好 的燃 油经济性 、动力性和平稳性 。可 以说
积 、重量和成本都很 高 ,另外 汽车的加速和续驶里程 等性能 都有待提 高。以上这些 因素使得 串联 式混合动 力电动汽车成
本 比较高 ,性价 比较低 。其适于在平稳低 速且对环保 要求较
高的环境 下运行 ,如大城市出租汽车。
并联 式 混 合 动 力 电动 汽 车 主 要 依 赖 于 发 动 机 提 供 动 力 , 动 力 性 较 好 ,可 以 在 高 速 公 路 上 运 行 ,其 驱 动 系统 控 制 较 复
计 算 以 达 到 系 统 最 高 性 能 ,适 用 于 不 同设 计 方 案 之 间 的 比较
图3 AD S 的 仿 真 数 据 流 程 图 VIOR
HE I VSM是 由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自 主 开 发 , 基 于
MaL bSm l k] 仿 真 软 件 , 功 能 类 似 于 A ta/i ui f n  ̄ J DVIO S R, PA S T,具有对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 、燃料 电池汽车的性能

基于Modelica的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建模与仿真

基于Modelica的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建模与仿真

汽车科技/AUTO SCI-TECH2024年第3期doi:10.3969/j.issn.l005-2550.2021.03.009收稿日期:2020-12-25基于Modelica的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建模与仿真冉渊辽郭凯",王栋",徐政",陈明“2(1.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201804;2.上海市汽车动力总成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摘要:针对P3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制定了发动机、电机功率分配策略。

应用Modelica语言搭建整车模型,分析了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比较了标准试验工况下某车型传统动力和P3混合动力的燃油经济性,并研究了不同最佳油耗区最小功率值对混合动力系统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该P3混动系统通过实现纯电、行车充电、发动机单独驱动、电机助力、制动回收等工作模式,使车辆综合油耗下降16.3~23.9%;随着最佳油耗区最小功率值的增加,系统油耗先降低后增加。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适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关键词:混合动力系统;Modelica;工作模式;燃油经济性中图分类号:U46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550(2021)03-0052-07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Baseon ModelicaRAN Yuan1'2,GUO Kai1'2,WANG Dong1'2,XU Zheng1'2,CHEN Ming1'2(l.SAIC Motor Technical Center,Shanghai201804,China;2.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Powertrain in Shanghai,Shanghai201804,China)Abstract:A control strategy of power distribution between different energy sources is developed for P3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system.The simulation model is built based onModelica language,and the automotive fuel economy of target vehicle is analyzed.The resultsshow that the hybrid electric system can realize five working mode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the automotive fuel economy by16〜24%.With the minimum power of optimal operation linegrows,the fuel consumption firstly 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Moreover,the simulationresults are basically identica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It indicates the model is suitablefor hybrid electric system research.Key words:Hybrid Electric System;Modelica;Working Mode;Fuel Economy52基于Modelica的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建模与仿真冉渊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历,现就职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系统集成工程师,已发表论文2篇。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建模与仿真分析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建模与仿真分析

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建模与仿真分析张丹 刘助春 何家盼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湖南省株洲市 412001摘 要: 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整车开发成本,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模型,并在FU505循环工况下进行仿真分析。

测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符合汽车的实际运行状况,能够有效支持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策略设计,提高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研发效率。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 再生制动 仿真1 引言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作为传统汽车向电动汽车过渡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已受到世界各国、各大汽车厂商和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1]。

目前各大汽车厂商采用基于模型化的开发方法,其中模型的建立与性能仿真是开发混合动力系统的重要环节。

本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单轴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模型,并采用基于规则的能量分配策略,实现多动力部件间的协调工作,以优化整车的控制效果和工作效率。

2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根据发动机与电机是否同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分为双轴并联式和单轴并联式,图1所示为一款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与传统汽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具有多种运行模式。

在多停车—起步的市区行驶工况下,为了能够适应不同的车辆运行工况同时发挥出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优势,车辆应该采取与工况相适应的工作模式,具体如图2所示[2]:纯电动模式、发动机驱动模式、行车充电模式和混合驱动模式以及一种制动模式——再生制动模式。

3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模型本文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建立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模型,该模型包括驾驶员模型、整车控制器模型和整车模型,三大系统通过CAN总线连接并实现信号共享,使建模仿真时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如图3所示。

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与发动机、电机及电池等模型相连,可接收各个模块的状态信息,如车速、转矩、节气门开度等。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建模与仿真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建模与仿真

u a in r s l h w t e d sg ft e p w rs se f rt e e p r n a a l a s p a t a n e s - l t e u t s o h e in o o e y tm o h x ei o s h me t s mp e c ri r c i la d fa i l c -
与后 向仿 真相 结合 的方 法 , 根据 实际情 况构 建 系统 模 型 , 对发 动 机 参数 、 电机 参数 选 择 以及能 源 匹
配进 行 了仿 真研 究。仿 真结 果表 明 : 单轴 并联 式混合 动 力样 车的动 力 系统设 计方案 是 可行 的 , 该 研
究结 果 可为混合 动 力 电动汽 车动 力总成 的优 化设 计提供 理论 依据 。
Ab t a t Ai n tt e g a fc rp we ef r n e a d e o o s r c : mi g a h o lo a o rp ro ma c n c n my,a n w e il o rs se wi — e v hc e p we y tm t Ni h
sn l - x e p r l lh b i l c r c v h c e i g e a l a a l y r d e e t i e il s e
Z HOU il n, ZHANG Me —a Yu, W ANG Xu— o g d n
( ol eo l tcl Eet n nier g abnU ie i f c neadTc nl y abn10 4 ,C ia C l g f e r a & l r i E g ei ,H ri n r t o Si c n eh o g ,H ri 50 0 hn ) e E c i coc n n v sy e o

《2024年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范文

《2024年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范文

《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视,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 EV)技术正快速发展并逐渐普及。

为推动电动汽车的研究与应用,其建模与仿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领域。

本文将就电动汽车的建模与仿真展开讨论,探究其重要性和研究进展。

二、电动汽车建模的重要性电动汽车建模是指通过数学和物理原理,构建出电动汽车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用于研究电动汽车的各项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等。

此外,建模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为其设计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电动汽车建模对于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电动汽车建模的方法目前,电动汽车建模的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两种。

理论分析是通过研究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要求,利用物理、化学、电气等理论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仿真分析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如MATLAB/Simulink等,对电动汽车进行仿真建模。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都为电动汽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四、电动汽车仿真技术的应用电动汽车仿真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研究电动汽车的性能,还可以用于测试和验证新的技术和设计。

例如,通过仿真技术,我们可以测试新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等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此外,仿真技术还可以用于预测电动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为电动汽车的优化提供依据。

五、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方面,仿真软件的性能不断提高,使得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模拟电动汽车的各项性能。

另一方面,新的建模方法和算法不断涌现,为电动汽车的建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也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

六、结论综上所述,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对于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模与仿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其设计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近年来,电动汽车慢慢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

为了能够让电动汽车能够持续地高效地行驶,电池管理系统(BMS)显得十分重要。

BMS是一种控制电池状态和效率的工具,能够减轻电池的负荷,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关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方面的知识。

一、概述BMS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控制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并且对电池进行各种故障检测和错误处理。

通过对电池进行管理,BMS能够使电池的使用寿命变长,提高电池的运行效率,以及使电池拥有更加可靠的安全性能。

二、建模建模是BMS设计的第一步。

建模是指将电池的状态、状态估计器、故障检测器等模型构建出来,以便开发人员可以对电池充电和放电等过程进行模拟。

BMS的建模分为两个主要方面:电源系统模型和电池状态估计模型。

1. 电源系统模型电源系统模型是指建立电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模型。

这种模型通常考虑电池的物理特性,包括电池的内部阻抗、电池的开路电压、电池的化学反应等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对电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对于电源系统模型,其建模可以使用电路模型、阻抗模型和物理模型等。

在建模中,还需要注意在考虑电池的内部特性时,需要同时考虑到电池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这是因为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电流和电压是密切相关的。

换言之,电池的内部阻抗会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2. 电池状态估计模型电池状态估计模型是指通过对电池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测,对当前电池的状态进行估计。

这些状态包括电池的电量、健康状态、电阻率等。

电池状态估计模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电学方法的估计模型,另一种是基于化学方法的估计模型。

基于电学方法的电池状态估计是通过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来对电池状态进行估计。

这种方法不需要电池的化学反应,因此需要的参数较少,但其精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基于化学方法的电池状态估计模型是通过模拟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来估计电池状态。

车辆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车辆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车辆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研究一、前言车辆动力学是研究汽车运动时各种力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汽车已经发展到了需要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其运动的阶段,建立车辆动力学的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已成为汽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将对车辆动力学的建模技术和仿真方法进行详细分析。

二、分析车辆运动的各种力车辆在运动时,受到许多力的作用,如空气阻力、滚动阻力、引擎动力、刹车力等,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对车辆的运行状态和性能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引擎和电动机动力模型车辆引擎和电动机都是车辆动力的重要来源,对其进行建模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预测车辆的性能和燃油消耗量。

引擎动力模型是通过考虑发动机输出转矩、旋转惯量以及转速等参数来进行建模,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最基础的等效燃料消耗率方法、卡曼滤波法和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空间法。

电动机动力模型的建立则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到电动机的电气属性,如电容、电阻、电感等,同时还需要考虑传动系统的摩擦、转子和定子的转动惯量等因素。

(二)转弯力的建模在车辆转向时,受到的转向力矩和向心力的作用使得车辆产生侧倾和向心加速度,需要建立一种模型来准确地描述这些效应。

侧倾角和向心加速度的建模可以通过考虑车辆的悬挂系统、轮胎的特性以及转向率等参数来实现。

(三)车辆管道系统的模型在汽车制动和油门的控制过程中,流体管道系统的动态响应对车辆的反应速度和响应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管道系统的建模,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模型,如一阶模型或二阶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参数拟合。

三、车辆动力学仿真的方法(一)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仿真MATLAB和Simulink是建立和测试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常用工具,其中MATLAB可以用于处理数学等离散模型,Simulink则可以用于建立和运行连续模型。

这种方法优点在于易于实现、可视化程度高、建模速度快、可靠性高。

混合动力汽车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建模和仿真

混合动力汽车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建模和仿真
F = Ff+ F + Fi Fi + 1
系处联合 , 即机械能联合并输 出到传动轮。其动
力 系统包 括 热 机 驱 动 系 和 电气 驱 动 系两 部 分 , 能 量 流动如 图 1所 示 ( 头表 示能 量流 向 ) 箭 。 并联 H V主要 有 4种 运行模 式 : E () 1车辆启动和节气 门全 开加速时 , 发动机和 电 动机 同时工作 , 同分担驱动车辆所需要的扭矩 ; 共
上海汽车
20 .8 0 6 0

3・
维普资讯
I }
L ]I I MJ ( [ 善] c J 6 M ) 考l - L爰 2 L I [ i }
图 2 车辆模 型受 力分 析
F- g oe f + ) j =m cs (m  ̄
1 2 电机模 型 .
作 为 H V系 统 中的核 心部 件 , E 电机 的 主要 用 作驱动 车辆 行驶 ; 时 , 同 电机 驱 动 系统 还 具有 回馈
7 £ = 1。 d () _ c
,^ £ I ‘ t d () d c g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动能力。在整个 系统控制 和仿真 中, 电机及其 控制器的模型占有重要 的地位 。无刷直流电机控 制器简单 , 出转矩大, 输 因此在 电气传动 中应用广
1 一
I 一L 8 L — I( L ) 0 : 0 M6 I J l J 卜
0 L M 0 i
F c A = 。r

() 3
爬坡 阻力 为 : m s e F = gi  ̄ n
加速 阻力 为 :i V F : m d

() 4
式 中 : F 为牵 引 力或 制 动力 ; 为滚 动 阻 力 ; F, 为空 气阻力 ; 为爬 坡 阻力 ;f F 为加 速阻 力 。 滚动 阻力 F 与 轮 胎负 载 、 寸 、 , 尺 型式 、 构 有 结 关 , 常采用 下面公 式表 示 : 通

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建模与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建模与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建模与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建模与仿真研究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电动汽车是当前汽车技术研发的热点之一,其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等特点,已经成为国际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的整车动力性能是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何准确地预测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对于评价电动汽车的性能、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加速电动汽车的市场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建立电动汽车的整车动力性能模型,对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牵引性能进行预测和优化,并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

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1. 对电动汽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建模,包括电机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制动模型等。

2. 研究电动汽车加速性能预测方法,包括基于电机性能参数预测、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预测、基于路面条件和车辆参数的预测等。

3. 研究电动汽车牵引性能预测方法,包括基于轮胎力学性能预测、基于实验测试数据的监测与预测、基于车辆参数的预测等。

4. 针对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对电动汽车的整车动力性能进行优化设计。

5. 对所建立的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建立仿真平台探究和优化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

6. 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来验证所建立的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研究电动汽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和相应的仿真程序。

2. 根据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开展电动汽车加速性能和牵引性能的预测和分析。

3. 在分析的基础上,对电动汽车的整车动力性能进行优化设计。

4. 建立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的仿真平台,对电动汽车的加速和牵引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

5. 制定实验方案,进行相关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6. 进行实验数据分析,验证所建立的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混合动力车辆是结合了传统内燃机动力和电动机动力的一种先进的汽车技术。

它以高效节能和低排放为目标,通过综合利用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优势来提高整体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是混合动力车辆设计和优化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分析可以揭示其运行性能和特点,为改善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学建模是模拟车辆运行过程中能量流转和系统响应的数学描述。

这项研究需要考虑车辆整体的动力学特性、能量管理策略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建模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车辆的机械结构进行描述,包括发动机、电动机、电池、传动系统等。

其次是能量流转的描述,即汽油或柴油的能量转化和电能的生成与使用。

最后需要模拟控制器的运行方式,以及车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响应。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学建模的研究方法包括物理模型和经验模型两种。

物理模型是根据基本原理和方程进行建模,可以精确描述车辆的运行特性。

例如,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对车辆的加速度和牵引力进行建模。

而经验模型则是通过分析车辆大量实测数据,建立统计模型来描述车辆行驶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到实际环境和驾驶操作的变化,但精度可能相对较低。

对于混合动力车辆来说,一般需要综合利用物理模型和经验模型来实现比较准确的建模和仿真分析。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学仿真研究是通过对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计算和运行,模拟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态和性能表现。

通过仿真可以有效地评估混合动力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的燃油经济性、排放性能和动力性能。

同时,仿真还可以用于优化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包括能量管理、动力分配和传动模式切换等。

通过不断改进仿真模型,可以比较不同设计方案和控制策略对车辆性能的影响,为车辆制造商和研发机构提供指导。

与传统汽车相比,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

首先,混合动力系统涉及到多个不同的能源和控制装置,其复杂性要远高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

《2024年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范文

《2024年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范文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的日益关注,电动汽车的研发与推广已成为当今汽车工业的重要方向。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作为其核心部分,其设计及性能直接关系到整车的运行效率、续航里程及用户体验。

本文旨在研究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其仿真研究,为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1. 电池组设计电池组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其设计直接关系到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

电池组的设计应考虑电池类型(如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电池容量、电池包结构等因素。

在设计中,需要确保电池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较长的使用寿命及快速充电的能力。

2. 电机及其控制器设计电机及其控制器是电动汽车动力传递的核心部分。

电机设计需考虑其功率、扭矩、效率等因素,以实现高效的动力输出。

控制器则需根据电机的特性进行优化设计,确保电机在不同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

3. 传动系统设计传动系统包括变速器、主减速器等部件,其设计需考虑传动效率、噪音、振动等因素。

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小传动损失,提高传动效率,同时保证车辆的驾驶舒适性。

三、仿真研究仿真研究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动力系统的仿真模型,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

1. 仿真模型建立根据动力系统的设计要求,建立包括电池组、电机、控制器、传动系统等部分的仿真模型。

在建模过程中,需考虑各部件的特性和相互关系,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得出动力系统的性能参数,如输出功率、扭矩、效率等。

同时,还可以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找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在仿真分析中,还需考虑不同工况(如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对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

四、结论通过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设计和仿真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池组的设计应考虑电池类型、容量及结构等因素,以确保车辆具有较长的续航里程和快速的充电速度。

2. 电机及其控制器的设计需考虑功率、扭矩、效率等因素,以实现高效的动力输出和稳定的运行。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销售量也逐渐增加。

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被认为是其核心技术之一。

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性能和降低能耗,研究人员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基本模型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模型可以分为三部分,即汽车本体模型、电池组模型和控制器模型。

其中,汽车本体模型包括车辆质量、空气阻力、轮胎滚动阻力等,而电池组模型包括电池的能量密度、内阻、放电特性等。

控制器模型则包括电机控制策略、能量管理等。

将三部分模型进行整合,就可以得到一个全面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模型。

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仿真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仿真可以由MATLAB、SIMULINK等软件完成。

实际仿真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车速、行驶距离、环境温度等。

通过对各种因素进行仿真模拟,可以有效地验证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预测其行驶性能和能量消耗。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控制策略和参数对车辆性能的影响,优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设计,提高其驾驶舒适性和使用寿命。

三、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管理策略的研究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功率控制策略、经济性控制策略、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寿命周期控制策略等。

功率控制策略主要是保证车辆的加速性和行驶性能;经济性控制策略则是在安全条件下实现最经济的行驶;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则是从电池使用寿命和安全的角度出发,调节电池的使用;寿命周期控制则是保证电池组具有长寿命和高安全性。

通过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优化其性能和降低成本。

四、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仿真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仿真研究不仅可以洞察其性能特点,还可以为其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提供参考。

目前,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已将动力系统仿真这一研究方法引入到实际应用中。

例如,特斯拉公司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模型采用了广泛的建模方法和仿真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5 卷 第 4 期 2003 年 8 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JOU RN AL OF W UT ( IN FO RMA T IO N & M A NAG EM ENT EN GIN EERI NG)
V ol. 25 N o. 4 Aug. 2003
文章编号 : 1007- 144X( 2003) 04- 0041- 04
3
3. 1
手动变速器的模型
转速计算模型 n go = n gi/ i g c
[ 1]
( 1)
式中, n go 为变速器输出轴转速; ngi 为变速器输 入轴转速 ; i g c 为变速器减速比 。 3. 2 扭矩计算模型 在扭矩的计算中包括由减速比引起的扭矩的 变化、 转动惯量引起的扭矩变化和摩擦引起的扭 矩的变化。在建立计算模型时, 考虑到车辆为混 合动力电动车辆, 分为如下正常行驶工作状态和 制动能量回收时 2 种工作状态。 ( 1) 正常行驶工作状态 T go = T gi i gc - T g f - T g a ( 2) ( 2) 制动工作状态 T gi = T go / i gc + T ga - T
go
= T g i i p - T cl - T
ci
( 20) ( 21)
图1
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
( 2) 车辆制动时 T go = T g i i p - T cl - T
ci
式中 , i p 为带轮工作半径比 ; T ci 为 CVT 中由转
第 25 卷
第4期
苏楚奇等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变速器建模与仿真
gf
( 3)
式中 , T g o 为变速器输出轴扭矩; T g i 为变速器输 入轴扭矩; T gf 为变速器中由于摩擦引起的扭矩 损失 ; T ga 为变速器中由转动惯量引起的扭矩变
收稿日期 : 2003- 02- 24. 作者简介 : 苏楚奇 ( 1972- ) , 男 , 湖北武汉人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 基金项目 : 国家十五 863 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 2001A A501213) .
43
动惯量引起的扭矩变化量。 T ci = I c d( n gi ) / dt
( 22)
式中, I c 为 CVT 中的转动惯量 ; T cl 为 CVT 中由 于摩擦引起的损失 , 根据 CVT 中带 轮的减速比 通过查表计算得出。
点) 落在左边虚线的左方 时, 则表明 车辆需要升 挡; 当发动机的当前工作点落在右边虚线的右方 时, 则表明车辆需要降挡。
5 a4 i 4 h + a5 i h
为变速器的效率
电子控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模型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是在传统的固定轴式 变速器和干式离合器的基础上, 应用电子技术和 自动变速理论, 以 电子控制单元 ( ECU ) 为核心, 通过液压执行系统控制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 换 [ 2] 档的自动操纵 。电控 机械式自动变 速器从能 量传递的角度来看仍为机械式变速器 , 因此手动 机械式变速器的计算模型完全适用于电控机械式 自动变速器。 3. 4 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模型 电子控制液力自动变速器由液力变矩器、 行 星齿轮系统、 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液力变矩器安装在发动机和行星齿轮系统之间, 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 , 通过工作轮与液压油的相 互作用 , 引起机械能与液压能之间的相互转换来 传递动力 , 由液体动量矩的变化来改变转矩。具 有无级变速与变矩的能力 , 对外部负载有良好的 自动调节和适应能力 , 并能使车辆平稳起步, 加速 迅速、 均匀、 柔和 , 操纵方便容易, 振动噪声低。 由于行星齿轮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变速 器, 因此其仿真模型可以延用上文所述手动机械 式变速器的计算模型 , 因此对于液力自动变速器 所需建立的是液力变矩器的计算模型。 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曲线如图 1 所示。图 1 中 , i h 为液力变矩器减速比 ; K 为变矩比; 为
图 4 车辆模型
4. 3
系统仿真
表1
不同型式的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经济性的影响 手动变速器 AM T 13. 7 AT CVT
4. 3. 1 不同型式的变速器对车辆性能的影响 采用 UDDS 循环 , 采取按负荷率换挡的方式 考察不同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经济性的影响结果 如表 1 所示。
车辆性能参数 加速时间 / s ( 0~ 100 km/ h) U DDS 工况下的百 公里油耗 / L
( 16) ( 17) ( 18)
无级变速器的模型 无级变速器是车用理想的传动装置。它主要 由金属带、 主动带轮、 从动带轮和油缸等部件组 成, 金属带与一对可作轴向移动、 宽度可调的主从 动带轮相联接, 驱动金属带紧压在半径可变的带 轮上组成一个机械无级变速装置。改变带轮的驱 动半径即可改变主从动带轮的传动比 , 以适应汽 车负载与行驶速度的变化 [ 3] 。 n go = n gi/ i p ( 19) ( 1) 车辆正常行驶时 T
1


2
2. 1
变速器的计算模型
为了降低汽车的能耗与排放 , 改善人们的生 存环境, 各种型式的的电动汽车纷纷出现, 但由于 一般电池的能量密度与汽油相差极大 , 远未达到 所要求的数值, 而且还需要建设大量的充电设施; 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居高不下, 同时还存在安全 性及氢气 灌 装 的 问 题。 而 混 合 动力 电 动 汽 车 HEV(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将 2 种或更多能量 转换技术 ( 如内燃机、 燃料电池、 发电机、 电动机) 和一种或更多的能量存 储技术 ( 电池、 超级电容 器、 飞轮) 集合为一体 , 这种混合了传统和电动的 驱动系统能够明显减少汽车排放和降低油耗, 并 可以达到传统汽车同样的行驶距离和具有便利的 燃料补 充。 T oyot a 的 P ruise, Honda 的 Insight, F ord 的 Prodigy, Daimler Chrysler 的 ESX3、 GM 的 P recept 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车型。我国也非 常重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究与开发 , 一些单 位已进行了一些初期的工作, 国家科技部已将其 作为 十五 863 重大专项的内容。 在计算机技术十分发达及各大汽车厂商新产 品开发日趋发达的今天 , 系统建模和仿真研究更 显重要。随着绿色奥运的临近, 混合动力电动汽 车的开发时间十分紧迫 , 而通过建立其仿真数学 模型并对其实际工作状况进行仿真分析 , 不仅便 于灵活地调整设计方案, 优化设计参数 , 而且可以 降低科研费用 , 缩短开发周期。变速器作为车辆 传动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 , 直接影响车辆的动力 性、 经济性指标 , 因此对变速器进行建模仿真显得 十分重要。
图2
按发动机负荷率换挡控制策略流程图
具体换挡操作如图 3 所示, 图示的虚线为换 挡控制线 , 带有数字的曲线表示效率等高线, 带有 x 的最上面的曲线表示发动机最大扭矩包络线。 当发动机的当前工作点 ( 它所对应的转速和转矩
汽车质量 : 1 350 kg; 发动机 : GM 1. 0L SI 发 动机 ; 电池 : hawker 12V26Ah; 电机 : 75 kW AC; 车轮半径: 0. 282 m ; 风阻系数 0. 335; 迎风面积: 2. 0 m 2 仿真模型 由式 ( 1) ~ 式( 21) 建立变速器模型 , 并带入车 辆模型中进行计算( 如图 4 所示) 。 4. 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变速器建模与仿真
苏楚奇, 高海鸥, 邓亚东
( 武汉理工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 , 湖北 武汉 430070)

要 : 由于环 境与能源的要求 , 混合动力电 动汽车开发时间十 分紧迫 , 而 通过计算机对车辆 进行仿真研究 , 变速器 提出了数 学模型 ,
可在最短时间内调整设计方案 , 优化设计参数。文中 对车辆传 动系的重要 部件 并利用这些模型分析了变速器的换档控制策略对车辆动力性、 经济性的影响。 关键词 : 混合动力 ; 电动汽车 ; 变速器 ; 计算机仿真 ; 控制策略 中图法分类号 : T P 391. 9 文献标识码 : A
主要型式 变速器主要起减速增扭的作用 , 在整车的仿 真计 算中, 变速器传递的是 扭矩和速度的信号。 在进行仿真计算时, 主要考虑是它的速度变化, 扭 矩的变 化和损失。目 前变速器主要 有手动变速 器、 电子控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 AMT ) 、 液力自 动变速 器 ( AT ) 和无 级变速器 ( CVT ) 4 种 型式。 由于这 4 种型式的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各有特点, 因此分别建立了它们的仿真计算模型。
表2 换挡控制策略对车辆动力性经济性的影响 策略 12. 8 策略 12. 1 策略 车辆性能 参数 加速时间 / s ( 0~ 100 km/ h) U DDS 工况下的百 公里油耗 / L
( 2) 在变速器换挡时 , 采取不同的换挡控制策 略, 直接影响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而采用何种 控制策略最佳 , 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3) 通过对变速器进行仿真建模, 可以有效地 研究变速器的换挡控制策略, 并对其进行优化, 可 以降低科研费用, 缩短开发周期。 ( 4) 利用相关理论及一定的实验数据提出了 几种变速器的仿真模型 , 这些模型建立的精确程 度, 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并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
12. 1 11. 8 15. 7
5. 8
5. 5
5. 8
3. 9
4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 3. 2 换挡控制策略对车辆动力性经济性的影响 由于换挡控制策略对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影 响较大 , 文中只列出在 UDDS 工况下按 3 种负荷 率情况使用 AMT 进行换挡的车辆的动力性经济 性的情况。其中, 第二种控制策略为较为理想的 控制策略 , 第一种将图 3 所示的换挡区域缩小 , 第 三种将图 3 所示区域放大 , 所得结果如表 2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