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节水农业面临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合集下载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节水型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合理的技术、管理和政策手段,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在当前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和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节水型农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传统农业中存在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如灌溉方式落后、排灌设施老化、浪费严重等。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业用水在全国用水总量中占比高达70%以上,但农业水利用效率仅为40%左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2. 技术装备不足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和节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农业的开展。

然而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还不高,节水农业技术装备的普及应用还不够,缺乏完善的农业节水设施和技术手段,导致节水型农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3. 农民节水观念淡薄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他们的节水意识和节水意愿直接关系到农业节水实践的有效性。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仍有一部分农户对节水概念认识不足,鲁莽使用水资源,盲目增产粮食,浪费现象仍然存在,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

4. 政策支持不够目前我国对于节水型农业的政策支持还不够,相关的法律法规、财政和税收政策、补助政策、水价政策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农业节水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

二、建议1. 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研发和推广应加大投入,在节水型设施、节水灌溉技术、土壤水分监测、水肥一体化等方面进行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鼓励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技术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完善节水型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应当通过制定和落实相应政策、法规、标准和工程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技术和设施,提高农业节水意识和技术水平。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而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农业节水灌溉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短缺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用水需求逐渐增加,而水资源却相对有限。

尤其是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造成灌溉用水难以保障。

2. 传统灌溉方式低效问题传统的灌溉方式主要靠人工或者简单机械设备进行,操作不便,效率低下,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3. 农业生产对水质的影响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品会渗入土壤和水源中,影响水质,导致土壤盐碱化、水体污染等问题。

二、发展对策1. 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例如滴灌、微喷灌、渗漏灌等方式,可以大大降低灌溉水的用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推广节水灌溉设施对于传统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灌溉设施进行更新换代,推广使用智能化、自动化的灌溉设备,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3. 引导农业生产绿色发展加强对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控,以及推广有机农业、种植绿色作物等方式,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4.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严格限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保护水源涵养区等措施,保障灌溉水资源供应。

5. 政策支持和投入政府应大力支持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支持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节水灌溉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6. 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和宣传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和了解,推动广大农民主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发展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农业节水现状与对策

农业节水现状与对策

农业节水现状与对策一、农业节水现状1.节水意识不足目前,许多农民对水资源的珍贵性认识不足,缺乏节约用水的意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追求高产而忽视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

2.灌溉设施落后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灌溉设施仍停留在传统的水平,如漫灌、淹灌等,这些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土地龟裂等问题。

3.作物用水浪费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用水管理,往往导致用水过多或过少,从而造成水资源浪费。

例如,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准确的灌溉技术,导致作物缺水或水分过多,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水资源管理不善许多地区缺乏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导致水资源分配不均、污染严重等问题。

同时,在农业生产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

二、农业节水对策1.提高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水资源教育,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性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通过宣传、示范等方式,引导农民采用节水措施,减少水资源浪费。

2.更新灌溉设施,推广节水技术加大对农村地区灌溉设施的投入,更新落后的灌溉设备,推广节水技术,如喷灌、滴灌等,这些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用水量,提高灌溉效率。

3.优化作物布局,合理用水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作物特点,优化作物布局,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

同时,可以推广抗旱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耐旱能力,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溉量。

4.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同时,可以建立水资源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资源状况和用水情况,为科学用水提供数据支持。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农业节水意义重大农业节水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手段,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举措。

农业节水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节水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

通过农业节水,可以减少用水量,提高灌溉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浪费,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农业节水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过度的灌溉和施肥不仅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田的生态环境。

通过采用科学的农业节水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污染和土壤盐碱化现象,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节水还可以提升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传统农业生产中往往存在着水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的问题,通过农业节水,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业节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还可以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节水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投入,推广应用,促进农业节水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2 发展现状亟待改善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亟待改善。

当前,我国农业用水总量很大,大部分仍然依靠传统灌溉方式,存在着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农业节水技术应用不普及,许多农民仍然沿用传统的浇灌方式,效率低下,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地的退化。

农业节水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督和激励机制,导致一些地区农业用水管理混乱,未能发挥节水效果。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亟待改善,需要加大投入,推广技术,完善政策,以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现状农业节水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农田,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水的依赖,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节水型农业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但是,节水型农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技术水平不足:目前,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程度不够普及和成熟。

大部分农民缺乏节水型农业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2.土地权属问题:在我国,土地资源集中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农民只拥有土地使用权。

这种东西不同的产权结构,导致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投资热情不足。

3.资金缺乏:农业节水设备一般投资较大,农民难以负担,而政府对农业节水投资的比例也不足以支撑大规模节水项目的实施。

4.市场需求不足:目前,国内市场尚未形成对节水型农业产品的需求,很难通过市场激励形成农民的投资积极性。

改进建议:1.扩大示范推广:政府应当大力投资建设节水型农业示范站和技术培训中心,提高农民的意识和技能水平,引导农村地区实现节水型农业生产。

2.优化土地权属结构:加速土地流转,建立土地上市交易机制,增强农民的土地使用信心,提高农民的投资积极性,促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3.政策扶持:制定特别扶持政策,如加大农业节水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和农民发展节水型耕作、浇灌和化肥施用等现代农业技术。

4.多样化产品推广:政府可以通过方便的环境保护政策,建立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鼓励农民参与消费,形成市场需求,促进节水型农业技术的应用。

总的来看,节约用水、提高高效用水和保护土地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必然选择。

但是,在现阶段,农业节水型经济的道路仍有需要结合本地资源环境搭配经济特点的创新,建立农民所有权市场化的相对完善、高效、稳妥体系。

这需要政府加强指导和支持,农民转换思想,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但水资源却并未相应增加,反而因为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而日益减少。

农业节水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一、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总量和效率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我国农业用水量庞大。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用水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比例。

农业灌溉水分配不均。

由于水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匀,导致了农业用水的不合理分配,一些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低。

我国农业灌溉技术和设施相对滞后,许多地区仍存在着大面积的洪灌和浪费现象。

气候影响导致农业用水难以预测。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导致农业用水难以合理预测和管理。

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农业节水发展正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农业水资源整合利用。

农业水资源整合利用是指将不同来源的水资源整合利用,达到保障农业用水需求的目的。

农业灌溉技术升级。

农业灌溉技术升级包括了灌溉设备的升级和改造、灌溉管网的更新以及灌溉管理的智能化等多方面措施,以提高农田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农业节水技术推广。

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是指通过种植节水作物、改良土壤、优化施肥等多种手段,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

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

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是指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市场的调节机制,优化和完善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管理体制,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支持农业节水发展。

出台政策鼓励农业节水。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节水发展的政策,包括提供节水设备和技术的补贴、调整农业用水价格,以及给予节水农业企业税收优惠等多项措施。

加大农业节水资金投入。

政府加大了对农业节水的资金支持,用于农业节水技术研发、示范工程建设、农民培训等方面。

农业高效节水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高效节水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高效节水现状及发展趋势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而节水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农业高效节水成为解决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农业高效节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农业高效节水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效灌溉技术的应用不断推进。

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往往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低、水分浪费多的问题。

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先进的灌溉技术逐渐被应用,如滴灌、喷灌、微喷灌等,能够减少水分的损失,提高灌溉效率。

节水农业种植模式逐渐兴起。

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往往依赖于大量的水资源来保证作物的生长,而现在一些节水农业种植模式的应用,如水稻机插直播技术、秸秆覆盖种植、雨水灌溉等,能够减少农田用水量,提高作物产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管理的改进成为农业高效节水的重点。

农业用水的管理关系到农田水分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逐渐出现一些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和机制,在农田灌溉水量的安排、水资源的分配和调配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建立农田节水灌溉包管理制度、实施农田水分监测与动态调整等措施。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农民的意识提高也推动了农业高效节水的发展。

政府通过扶持政策、经济奖励和法规制度等手段,推动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农民对于高效节水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他们更加注重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业高效节水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仍存在难度。

由于技术含量较高,成本较高,传统农民的接受程度有限,技术推广和培训措施亟待加强。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落后与农业高效节水目标的矛盾突出,需要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改造和建设。

农业高效节水发展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引导,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高效节水的整体水平。

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将更加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中,实现农田水分监测与动态调整、智能灌溉和智能施肥等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节水型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以降低水资源消耗并提高农业水利效益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虽然节水型农业在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推广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节水型农业技术体系不完善。

目前,节水型农业主要依靠精细管灌、滴灌、喷灌等水利技术和节水型农作物种植技术,但这些技术还不够成熟和普及,很多地方的农民对这些技术了解不深、掌握不牢,技术推广和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节水型农业缺乏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

在我国,节水型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农民自愿参与和市场推动,缺少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扶持。

当前,农业水价制度仍然不完善,不利于节约用水和推动节水型农业发展。

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很难激发农民积极主动参与节水型农业的积极性。

农民的观念转变和技术培训也是制约节水型农业发展的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传统的灌溉方式主要是泵洒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一些地区的农民缺乏对节水科技的了解和认识,习惯于传统的浪费型农业生产方式。

加强农民的节水意识培养和技术培训,推动农民从传统灌溉方式向节水灌溉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我有以下建议:加大对节水型农业技术研究和示范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政府应加大对节水型农业技术研发的经费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提高技术研究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建立健全的农业水价制度,完善经济激励机制。

政府可通过价格手段,引导农民合理使用水资源,推动农业生产的节水取向。

建立健全的补贴和奖励机制,鼓励农民参与节水型农业生产和技术创新。

加强农民的节水意识教育和技术培训。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对节水型农业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技术应用水平。

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和监测。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业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意识,保障节水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节水型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农田灌溉中,通过降低农田用水量或提高用水效率,实现节约用水的一种农业模式。

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全球农业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发展节水型农业已成为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管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中,节水型农业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农民对节水型农业的认识和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长期以来传统农业模式的影响,一些农民对节水型农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他们往往习惯于大量浪费水资源的农业生产方式。

需要加强农民对节水型农业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和能力。

技术手段和设备的不完善也是节水型农业发展的问题之一。

目前,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节水农业技术,如旱作农业、滴灌技术等,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一些农民没有掌握或没有适用的高效节水技术。

需要加大研发和推广应用节水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也存在问题。

由于农田灌溉水源的限制和不合理分配,一些地区的农民面临着用水困难和供求矛盾问题。

还存在一些对农业生产用水管理不力的情况,如农业排水污染等问题。

需要完善农村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和利用农业用水资源,保障农民的灌溉用水需求。

基于上述问题,针对节水型农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强宣传和培训。

通过农村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渠道,向农民广泛宣传节水型农业的意义和效益,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

加强农民节水培训,提高他们的节水技能和管理能力。

要解决节水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农民认识和意识、技术手段和设备以及水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宣传和培训,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还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实施。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凸显,节水型农业发展成为了各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尽管节水型农业在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的推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水资源浪费严重传统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传统灌溉方式浪费水资源严重,农田灌溉管道老化、漏水现象严重,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农户在使用水资源上往往缺乏规范,大量农田存在着过度灌溉的现象,导致了农业用水效率偏低。

2.节水技术应用不足尽管国内外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已经研发了许多节水技术和设备,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农民往往并不知晓或者不愿意使用这些节水技术。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技术的推广工作不够到位,也与农民的传统习惯和观念有关,传统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过度依赖于大量的水资源,对于节水技术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

3.政策扶持不够在当前的政策体系中,对于节水型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并不够完善。

虽然在国家和地方上有一些节水型农业的试点项目,但是在资金扶持、政策激励和市场导向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迫使一些农民无法真正享受到政策的红利,导致其对于节水型农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二、建议1.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管针对农田灌溉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田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管,督促农田耕种业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进行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对于漏水率过高的农田灌溉管道,可以给予相应的维修补助或者处罚。

还可以建立水资源使用的配额制度,对农田使用水资源进行定量的控制。

2. 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节水技术推广中心或者机构,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利用节水型农业技术。

通过开展节水技术的宣传普及和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农民对于节水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采取财政补贴、技术人员的指导等方式,鼓励农户购买和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压力加剧,农业节水灌溉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一、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短缺:近年来,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

尤其是在干旱地区、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导致农业节水灌溉困难重重。

2. 灌溉方式低效:部分地区农业灌溉仍采用传统的洪灌、泵灌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存在大量浪费。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水平需要提高,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 土壤盐碱化:部分地区由于滥用地下水灌溉、缺乏有效排水措施等原因,导致土壤盐碱化日益严重。

土壤盐碱化不仅影响了土地的利用价值,还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4.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一些地区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质污染严重,农田生态系统逐渐受到破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造成了威胁。

1.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严格管理用水,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加快流域水资源整治、水资源调配,实行分区及时关停、超采、违法垦荒等侵占水资源行为,保障农业节水灌溉的水资源供应。

2.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对高效滴灌、喷灌、土壤墒情监测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引导农民科学灌溉,提高农业节水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加强对盐碱地的治理,发展耐盐碱植物,推广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的质量,确保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4. 倡导绿色农业生产: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生物肥等绿色肥料,少量深施化肥,减少农药的使用,推广绿色农业生产理念,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5.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农田生产环节的水资源供给,提高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推动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农业节水的现状分析及其可行性措施

农业节水的现状分析及其可行性措施

农业节水的现状分析及其可行性措施农业节水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用水量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当前全球水资源紧缺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农业节水已成为保护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农业节水的现状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农业用水量巨大。

农业是全球最大的用水行业,尤其是灌溉农业。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全球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

然而,由于传统农业灌溉技术的使用,农田中存在大量的水分浪费和水资源的浪费现象,这导致了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局势。

其次,农业节水面临的困难较多。

农业节水面临着技术改造成本高、农业生产方式和习惯难以改变、农田土壤水分管理困难等挑战。

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以及农民的经济条件和意识等因素,使得农业节水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再次,农业节水的可行性需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

农业节水可行性主要取决于水资源状况、农业特点、经济因素和政策支持等因素。

在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能没有强烈的节水意识和需求;在一些水资源紧张地区,农业节水成为一种迫切的生产改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参与。

为了提高农业节水的效果和可行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包括滴灌、微喷灌、喷灌等技术,以减少农田中的水分浪费。

同时,应加强农田土壤水分管理,避免过度灌溉或不足灌溉等现象。

其次,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

通过建立水资源调度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等举措,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再次,加强科技研究和创新。

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开发出更节水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农业节水的效果。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和政策支持。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农业节水的意识和认识;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节水措施的推广和实施。

总之,农业节水是保护水资源,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尽管农业节水面临诸多困难,但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加强科技研究和创新、加强宣传教育和政策支持等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节水的效果和可行性。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种植业和农业的发展方式和理念也发生了改变,节水型农业便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之一。

节水型农业指的是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尽量减少用水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虽然节水型农业有诸多的优势,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进行分析和建议。

现阶段,节水型农业的发展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技术创新方面的落后。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环节仍然依赖传统的农业方法,缺乏科技力量的支持。

在推广过程中,许多农民难以接受新技术,或因技术操作难度较大而感到疑惑,从而无法达到保证产量的目的。

为此,我们应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扩大技术推广范围,增加农民对新技术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促进其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农业生产中。

第二个问题在于对于农业生产的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关注。

在现阶段,有些农民为了保证自家田地的产量,经常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化学物品。

这些物品虽然增加了产量,但同时也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农民的环保意识培训,引导农民使用环保的、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方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三个问题在于政策和法规方面存在着缺陷。

当前,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推进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但在实际贯彻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执行力度不够、监管措施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完善制度,加强监管,确保节水型农业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存在着不少问题,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放弃这一行业的理由。

反而,我们应该利用科技等各种资源进行加强优化、改进和创新,提高节水型农业发展的水平和效益,为农民生产提供有利保障和更好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农业节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就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改进农田排灌系统,农田灌溉效率明显提高,大量节约了水资源。

二是农业节水意识提升。

政府大力推动农业节水政策和宣传教育,使农民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浪费习惯,逐渐形成了人人关注节水的氛围。

三是农业节水技术不断创新。

我国在滴灌、微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有效提高了农田灌水利用效率。

四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农业节水发展不仅考虑到生产效益,也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技术推广不平衡。

我国技术推广工作仍然不够到位,很多农民没有掌握有效的农业节水技术,导致节水效果不明显。

二是农村地下水持续过度开采。

由于农村地下水泉水资源丰富,农民普遍存在过度开采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是缺乏配套政策和经济激励措施。

虽然我国政府一直提倡农业节水政策,但是相关的配套政策和经济激励措施还不够完善,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仍然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国农业节水发展将面临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是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农业节水发展。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迅速发展,我国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业节水的技术水平和效益。

二是政策扶持将加大力度。

我国政府将加大农业节水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大经济激励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节水工作。

三是科研力量的增强。

我国将加强农业节水的科研力量建设,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等方面进行持续创新,推动农业节水工作的发展。

四是国际合作的加强。

我国将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国外农业节水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农业节水工作的发展。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

农业作为我国水资源消耗最大的领域之一,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农业节水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农业用水总体面临压力我国农业以灌溉为主,农业用水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已经成为我国水资源消耗的最大领域之一。

据统计,我国农业用水占总水资源利用量的70%以上,农业节水任务十分严峻。

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且使用效率不高,导致许多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情况,这更加加剧了农业节水的压力。

2.农业节水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节水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包括渐进式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灌溉技术、遥感与GIS信息技术、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技术等。

这些技术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效益。

3.农村地区水资源整治任务较重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用水主要依赖自然水源,一方面难以保证水质,另一方面自然水源的供给也受到政策和环保法规的限制。

因此,农村地区的农业节水工作任务较重,涉及到水资源的整治与利用,以及灌溉系统的改造和节水设施的建设等。

4.农业节水政策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节水政策,包括实施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推广渐进式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强农村饮水源保护等措施。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我国农业节水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升级我国农业节水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广现代化灌溉设施和精准灌溉技术,加快农业向高效节水型方向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我国农业将面临人口结构和社会需求的巨大变革,农业产业必须实现升级和转型,注重发展现代化、智能化和绿色环保的现代农业产业。

2.推进农业与水利工程的协调发展我国的农业和水利工程关系密切,农业用水主要依靠灌溉,而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维修需要水利工程的支持。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节水型农业是指采用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节水型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微灌设施不完善微灌是指采用一系列精密灌溉技术,将水和营养液直接送到作物根系,减少土壤蒸发和浪费,提高水利用效率。

然而,部分农村地区的微灌设施并不完善,技术力量不足,设备缺乏维护,导致农村地区节水型农业推广受到影响。

建议:应加大对微灌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大投入,改善微灌设施,降低设施成本。

二、缺乏科学指导农业生产需要根据地区的特点,结合个体农户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农业生产方式。

然而,目前的节水型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缺乏科学指导的问题,很多农民尚未掌握如何科学的施肥、灌排水等农业技术,导致农田产量低下的现象。

建议:应该大力加强科技力量,推广适应不同地区特点的农业技术,为农民提供合适的种植方案,并进行科学的指导和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生态保护缺乏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等现象的增多,农业效益也随之下降。

在节水型农业中,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而一些地区存在恶性开发和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水文循环失衡、退水源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足够。

建议:应当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通过政府的领导和各方联合的努力加速生态保护;同时开展农村劳动力回流与农业合作的项目,提高农民收入,降低恶性开发的概率。

四、缺乏资金支持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耗材,同时节水型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设施等投入成本较高。

然而,在现阶段,很多农民缺乏资金支持,导致他们难以推广这种农业生产方式。

建议:应实施财政政策,增加投入,建立专项基金,奖励和补贴节水型农业的开展,改善农民低收入的现状。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节水型农业是指通过科技手段和管理措施,以减少农业用水的总量和提高用水效率为目标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当前严峻的水资源状况下,发展节水型农业对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节水型农业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下面将从技术、政策和经济等方面分析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技术问题是节水型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用水方面存在浪费现象,如灌溉水量难以控制、灌溉方式落后、排水不畅等。

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减少农田用水量。

政策支持是发展节水型农业的关键。

目前,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节水农业政策,如节水工程建设补贴、农田水利设施改造补助等。

由于政策的落实不到位,效果并不明显。

应加大对节水型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财政投入,鼓励农民使用节水设施和技术,提高节水型农业的普及率。

经济问题也是制约节水型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目前农业收入较低,农民普遍缺乏发展节水型农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需要通过金融机构提供专项贷款、设立农业节水资金、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等方式,解决农民在节水农业发展中的资金困难和风险问题。

教育和宣传工作也是节水型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农民对节水型农业的认识和理解还不足,缺乏科学种植的意识。

应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农民节水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节水型农业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节水型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技术、政策、经济和教育等方面。

为了加快节水型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水利设施和技术,在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通过金融机构提供专项贷款,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节水型农业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推动节水型农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可持续农业的目标。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是一个中等程度缺水的国家,尤其是北方地区水资源更为紧缺。

农业作为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部门,其节水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目前,我国农业节水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目前,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的成绩可以总结如下:一、节水技术得到了提升。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节水技术不断涌现,如滴灌、喷灌等新型灌溉方式的不断推广使用,有效地降低了农业用水的消耗。

此外,还有一些智能化的农业节水技术被应用,如智能化微灌、智能化覆膜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生产效率。

二、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在我国,虽然农业用水量居高不下,但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利用效率。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改革政策的推行,农民对水资源的使用越来越趋于合理和充分,不再出现浪费、滥用水资源的情况。

三、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增强。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节水的政策,如对节水技术的补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对我国农业节水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国农业节水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一、节水技术推广不足。

虽然我国对于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推广上仍有不足之处。

部分农民对于新型节水技术仍存在着一定的认知障碍和使用难度,需要加强社会宣传以及技术普及。

二、“水分换粮食”现象仍然存在。

在经济条件较为贫困的地区,农民更加注重维持生计问题,对于农业水资源的高消耗则难以避免。

因此,仍有一些地区出现“水分换粮食”现象,对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三、水资源短缺仍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一直较为旺盛,而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导致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受限性。

因此,如何合理调配农业用水、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绿色农业成为主导。

随着环保意识越来越广泛,绿色农业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主导方向。

农业高效节水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高效节水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高效节水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节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水资源
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日益突出,农业高效节水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文将首先对农业高效节水的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分析其发展趋势。

农业高效节水的现状:
1. 技术手段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节水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滴灌、微灌、旋转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广泛,大大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

利用现代传感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实现农田监测、精确施肥、智能灌溉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节水效
益。

2.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

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给予补贴;加大对农业节水技术研究和推广的投入等。

这些政策措
施的实施,为农业节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 农民节水意识逐渐增强。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农民对节水意识
的认识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农民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如合理灌溉、节水设施的使用等,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水利用效率。

农业高效节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农业高效节水在技术、政策
和农民意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未来,随着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进一步加强,农
业高效节水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业节水的现状分析及其可行性措施

农业节水的现状分析及其可行性措施

农业节水的现状分析及其可行性措施摘要农业节水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的技术,主要通过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工程节水、化学节水和管理节水等综合配套的节水技术体系完成。

关键词农业节水;节水措施;可行性1水资源现状1.1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居世界109位。

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我国人口达到16亿高峰时,在降水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严重缺水警戒线。

我国水资源的突出特点是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水资源分布状况与国民经济的布局和发展之间严重错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农业用水中的浪费现象相当严重,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低,平均仅为45%左右;农田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低,仅达到56%,根据预测,2030年全国农业缺水500~700亿m3。

1.2安徽省水资源现状安徽省水资源总量为675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1/2。

由于全省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干旱缺水经常发生,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2农业节水措施农业节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以提高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为目标,以各种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为手段的农业生产体系。

节水环节分为:从水源到田间和输配水环节;将输送到田间的灌溉水转换为土壤水利用后,通过作物复杂的生理过程形成作物产量。

将水分无效损失转化为作物产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则必须建立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工程节水、化学节水和管理节水等综合配套的节水技术体系。

2.1农艺节水技术2.1.1充分利用土壤水。

作物整个生育期的总耗水量由降水、灌溉水、土壤水三部分组成,作物的总耗水量随着灌水量和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作物对土壤水的利用则相应减少。

因此,提高作物对土壤贮水的利用率是经济用水的关键,如小麦生育期以耗土壤水为主,小麦收获后腾空土壤库容,这时正逢雨季,可以容纳更多的降雨,为来年小麦生长储蓄更多土壤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节水农业面临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自然降水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干旱缺水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普及农田节水技术,全面提升水分生产效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发展节水农业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节水农业,形势,建议节水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措施,综合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利用率及其效益的农业生产体系,以实现节约用水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状况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仅占世界的6%,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每年农业用水缺口超过300亿方。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突出,南方水资源占总量的81%,但耕地面积仅占40%,全国旱地面积近10亿亩[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自然降水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近年来,我国旱灾频繁发生,受灾面积不断扩大,华北、东北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南方季节性、区域性干旱日趋严重,干旱缺水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就开始研究节水灌溉技术,70年代初重点对自流灌区土质渠道进行防渗衬砌;7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80年代对机电井灌区推行节水节能技术改造;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在北方井灌区大面积发展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从90年代开始,逐步实现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2]。

根据水利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25.2万hm2;666.7 hm2以上灌区达到5 800处,有效灌溉面积2 550.6万 hm2;1万hm2以上大型灌区280处,有效灌溉面积1377.1万 hm2。

2004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干支渠骨干渠道衬砌防渗1300 km,改造、加固、配套建筑物7 800余座,新增年节水能力11亿m3。

我国节水技术大纲已经发布,其中农业节水技术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农业用水量零增长成为重要的目标[3]。

2005~2010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十一五”期间,农业部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旱作节水项目,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全膜覆盖集雨保墒、土壤水库营建、集水高效种植、经济植物篱、抗旱坐水种、冬小麦测墒节灌等农田节水技术模式。

2005~2009年,中央财政累计投资近1.2亿元,在22省245县实施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旱作节水项目,全国累计示范面积112.2万亩,其中:膜下滴灌10万亩,水肥一体化5.73万亩,集雨补灌节水种植12.73万亩,抗旱保苗22.6万亩,生物篱等高种植16.14万亩,全膜覆盖集雨保墒45万亩,带动农田节水技术单项应用面积每年超过4亿亩。

同时,各地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建立节水农业示范区,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和灌溉方式,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集成展示奠定了基础。

2 我国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节水农业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着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农业部节水职能有待加强虽然国务院明确了农业部门“应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发展节水农业”的工作职能,但由于长期以来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普遍对农业部门抓节水工作的职能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不少省、地、县级农业部门领导也没有把节水工作纳入自身职责范围,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技术队伍不健全,严重影响了节水工作的开展。

2.2 思想认识上仍然存在偏差目前,各地对节水农业在思想认识上仍然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2.2.1 重灌区、轻旱作将节水农业简单地理解为节水灌溉,忽视了约占耕地面积55%的旱作农业区的农田节水工作。

2.2.2 重工程、轻农艺认为节水农业就是通过工程措施减少输配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缺乏对田间水分管理的足够重视,没有将节水与作物需水和农业产出联系起来,偏离了提高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的根本目标。

2.2.3 重灌溉、轻节水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进行灌溉,忽视了发挥土壤集雨、蓄水、保墒功能和自然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协调利用。

例如在辽宁朝阳打井密度之大,老百姓用“十米一眼井”来形容,结果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形成越灌越种、越种越旱、越旱越灌的恶性循环。

2.3 节水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国家投资主要以水源和输配水骨干工程建设为主,针对田间节水环节的技术推广和微工程建设投资严重不足。

例如近20年来,水利部农田水利总投资中,用于农田部分的投资仅占6%,重输水、轻用水现象严重。

目前,国家投资涉及农田水利的项目包括大型灌区改造、灌区泵站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小型水利设施补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中型灌区改造、优粮工程等,但农业部组织实施的仅有一个,投资有限。

农田节水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一次性投资较大,农民难以负担,必须依靠国家投资带动。

2002年以来,农业部启动了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旱作节水项目,但每年投资不足3000万,项目覆盖面积不足50万亩,投资严重不足,水肥一体化、覆盖保墒、测墒灌溉、抗旱保水剂等一大批高效节水技术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4 政策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节水农业专门的法律法规,《水法》中也没有相关条款,发展节水农业缺乏法律法规保障,影响了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节水农业技术规范不健全,不同模式在技术内容、应用范围、配套设施等方面差异较大,推广应用效果受到影响。

节水相关产品标准缺乏,不适应当前发展节水农业的需要。

例如灌溉设备没有实现标准化,不同品牌之间难以通用,即使一个小管件损坏也只能从原厂家购买,造成整套灌溉系统更新维修不便。

特别是近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迅速,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但微灌用肥料缺乏单独的标准,仍沿用针对叶面施肥的水溶肥料标准,难以适应微灌施肥发展的需要。

此外,在节水管理方面也需要深入研究,目前农民年水费支出占种粮纯收入的比例远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各地水管理部门还在研究提高灌溉水价。

2.5节水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节水农业设备设施企业小而分散,多以生产单项产品为主,普遍缺乏自身发展能力,长期依赖国家投入,技术改造困难,生产条件落后,加上售后技术服务跟不上,影响了农民购置节水设备的积极性。

目前国内各地生产的节水农业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如微灌设备、喷灌机具、各种管材等产品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存在较大问题。

此外,节水农业行业还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难以形成合力。

3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到2010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稳定在5000亿公斤以上,到2020年要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

然而,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自然降水不确定性和时空分布不均衡性增加,我国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旱涝灾害频发、重发,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农业将面临长期的水资源短缺制约。

3.1降水不确定性增加,干旱缺水日趋严重我国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年季年内变化大。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降水不确定性增加,极端性天气及灾害发生频繁,水资源矛盾将更加突出。

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到2020年,与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气温相比,全国年平均升温1.3℃~2.1℃,虽然年平均降水量可能会增加2%~3%,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农业有效性不高。

而且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加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洪涝灾害都将加剧。

据预测,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下降5%到10%,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

3.2农业水资源总量不足,增长无望我国是世界严重缺水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常年人均水资源量约2200立方米,单位耕地灌溉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

目前农业灌溉用水量约3600亿方,占全国用水总量的近62%,每年农业灌溉缺水约300~450亿方,因缺水约有1亿亩灌溉面积得不到灌溉。

1998~2006年,我国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比例不断增加,农业用水比例从69%下降到62%。

随着人口增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争水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根据相关水资源发展规划,未来15年农业可用水量将维持零增长,农业缺水形势更加严峻。

3.3水土资源不匹配,降水分布不均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分布不匹配现象严重,长江淮河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人口占40%,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20%,北方资源性缺水十分严重,华北和西北地区尤为突出。

我国属季风气候,年内降水分布不均,6~9月降水占60%~70%,在华北地区高达80%,夏季洪涝,春耕和秋冬种期间用水矛盾突出,旱涝灾害并存。

2009年春季,全国冬小麦主产区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干旱,夏季东北、西北地区普遍出现了大面积干旱,今年西南地区又发生严重的秋-冬-春连旱,旱灾发生日趋严重。

3.4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地下水过度开采水资源无序开发利用现象严重:一方面是自然降水转化利用率低。

我国降水集中,但由于田间沟池窑窖等集雨微工程缺乏,土壤蓄水能力建设不足,降水资源化系数只有约45%。

我国旱作农业区约10亿亩耕地,70%分布在年降水250~600mm的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但蓄水保墒农艺措施应用面积小,农田自然降水利用率只有约50%左右。

另一方面是地下水过度开发。

华北平原、三江平原等井灌区长期超采地下水灌溉,华北平原已形成9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地下水开采漏斗区(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三江平原近10年来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2~3米,部分区域下降3~5米。

长期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对我国井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3.5田间水分管理欠缺,农田用水浪费严重现阶段我国灌溉农田面积约8.7亿亩,灌溉用水占用水总量的62%。

由于长期以来重工程建设、轻灌溉制度,重渠道输水、轻农田用水,田间水分管理一直缺少投入,传统的灌溉制度和粗放型灌溉方式仍然大行其道,导致每亩实际灌水量达到450~500方,连同自然降水超过了作物需水量的1~2倍。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宁夏引黄灌区、新疆青海绿洲灌区,每亩灌溉量高达700~1000方,造成严重的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