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王剑晓

合集下载

单管放大电路设计实训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理解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 学会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4.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训原理单管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放大电路之一,它主要由晶体管、偏置电路、负载电阻和耦合电容等组成。

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并保持信号的相位不变。

本实训以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为例,介绍其设计方法和实验步骤。

三、实训设备1. 模拟电路实验箱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双踪示波器4. 交流毫伏表5. 万用电表6. 连接线若干四、实训步骤1. 设计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电压放大倍数为40dB,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为1V的单管放大电路。

电路如图所示:```+Vcc|R1 ----|---- Q (晶体管)| |R2 ----|---- C2 (耦合电容)| |R3 ----|---- RL (负载电阻)| |GND |```2. 电路仿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设计好的电路进行仿真,观察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性能。

3. 电路制作根据仿真结果,制作实际电路板,并检查电路焊接质量。

4. 电路调试将电路接入实验箱,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包括基极电压、集电极电压和发射极电压。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偏置电阻R1和R2,使静态工作点符合设计要求。

5. 性能测试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入一个频率为1kHz,幅度为100mV的正弦波信号,使用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分析放大器的失真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静态工作点经过调试,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为:Vcc=12V,Vb=2.5V,Vc=7.5V,Ic=5mA。

2. 电压放大倍数输入信号幅度为100mV,输出信号幅度为4V,电压放大倍数为40dB。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单管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2.掌握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3.了解直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4.掌握射极负反馈电阻对放大电路特性的影响;5.了解射极跟随器的基本特性。

二、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图 2.1 所示。

图中可变电阻R W是为调节晶体管静态工作点而设置的。

三、实验原理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将基极偏置电路V CC,R B1和R B 2用戴维南定理等效成电压源。

RB 2开路电压V BB V CC,内阻RB1RB 2R B R B1 // R B2则I BQV BB V BEQ,(1)( R E1R B R E2)I CQ I BQVCEQ VCC(R C R E1RE2)ICQ可见,静态工作点与电路元件参数及晶体管β均有关。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通过改变上偏置电阻RB1(调节电位器RW )来调节静态工作点的。

RW 调大,工作点降低(ICQ 减小),RW 调小,工作点升高(ICQ 增加)。

一般为方便起见,通过间接方法测量I CQ,先测V E, I CQ I EQ V E /(R E1 R E2)。

2.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与输入、输出电阻(R C // R L )R i R B 1 // R B 2 // r be R O R Curbe式中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 =r+(β+1) V /IEQ ≈r+(β+ 1)× 26/ICQ(室温)。

be bb′T bb′3.放大电路电压增益的幅频特性放大电路一般含有电抗元件,使得电路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具有不同的放大能力,即电压增益是频率的函数。

电压增益的大小与频率的函数关系即是幅频特性。

一般用逐点法进行测量。

测量时要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信号的频率,逐点测量不同频率点的电压增益,以各点数据描绘出特性曲线。

由曲线确定出放大电路的上、下限截止频率f H、f L和频带宽度BW= f H- f L。

单管电压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电压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5、实验报告要求
5.1、认真记录和整理测试数据,按要求填入表格并画出波形 图。 5.2、对测试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 5.3、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排除故障。
2013-9-16 长江大学 龙从玉 7
uo
uoL
ui
③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Au uo ui
④测量输出电阻RO
Ro ( uo 1)RL uoL
2013-9-16
图-1 单管电压放大实验电路 ⑤测量输入电阻Ri
长江大学 龙从玉
Ri
ui Rs us ui
2
3、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3.1 、单管电压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 按图-1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正确接线,接通电源+12V。 调整三极管基极上偏电位器Rw,使Vce=6V,用万用表测 量静态工作点各个电压(Vb、Ve、Vc),根据发射极电压Ue 与电阻Re ,计算IC=Ie。将数据记录在表-1中。 3.2、测量单管电压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u : 从信号源输入f=1khz,uipp=200mv正弦波,(万用表测量 交流电压有效值U=66mv),示波器CH1端测输入ui;CH2端 测输出uo。 计算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Au=uo/ui。 观测输入/输出信号ui /uo波形图。记录在表-1中。 3.3、测量输出电阻Ro: 分别断开与接入RL,测出输出电压uo与uoL。 计算输出电阻Ro=RL*[(uo/uoL)–1] ,记录在表-1中。
2013-9-16 长江大学 龙从玉 4
表-1 单管电压放大器实验参数测量表
静态测量 VCC/V VCE/V VE/V VC/V VB/V IC≈IE/mA
动态测量
测量条件 uo=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搭建单管放大电路,研究了该电路的放大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当输入信号幅值较小时,输出信号具有一定的放大倍数,且放大倍数随着输入信号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关键词】单管放大电路;放大倍数;输入信号;输出信号一、实验目的1. 了解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 掌握搭建和调试单管放大电路的方法;3. 研究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

二、实验器材和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电阻、电容、三极管等。

三、实验原理单管放大电路是由一个三极管、少量无源器件和若干衔接接线构成的。

它可以将小信号放大成为大信号,通过不同组合的电容、电阻和三极管可以实现不同的放大倍数。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1. 按照电路图搭建单管放大电路;2. 将信号发生器接入输入端,示波器接入输出端;3. 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4. 记录输入信号的幅值和输出信号的幅值,计算放大倍数;5. 重复步骤3和步骤4,绘制输入信号幅值和输出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输入信号幅值较小时,输出信号具有一定的放大倍数,且放大倍数随着输入信号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这是由于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造成的,当输入信号幅值较小时,三极管工作在其饱和状态,此时输出信号的放大倍数较高;当输入信号幅值较大时,三极管工作在其线性状态,此时输出信号的放大倍数较低。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掌握了搭建和调试该电路的方法。

我们还研究了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发现输出信号的放大倍数与输入信号的大小有关,这为我们进一步设计和优化放大电路提供了参考。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掌握其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加深对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仪器和器件,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电阻、电容、三极管等。

实验原理,单管共射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它由一个三极管和几个外围元件组成。

在这个电路中,三极管的基极接地,发射极接负电源,集电极接负载电阻,形成了一个共射放大电路。

当输入信号加在基极上时,三极管会产生放大效果,输出信号会在集电极上得到放大。

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接通直流电源,调节电源电压和电流,使其符合电路要求。

2.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输入信号,接入电路,观察输出信号在示波器上的波形。

3.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4. 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计算电压增益。

5. 改变负载电阻的数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输入信号在经过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后,输出信号得到了明显的放大。

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我们发现输出信号的波形随着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整体上保持了放大的特性。

通过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我们计算得到了电压增益的数值,验证了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放大性能。

在改变负载电阻的数值后,我们也观察到了输出信号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电路的特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了测量其性能参数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具有良好的放大特性,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并输出。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一定频率下,输出信号会出现失真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解决。

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通过认真的实验操作和思考,最终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可见,静态工作点与电路元件参数������������������ 、������������ 、������������1 、������������2 、������������1 、������������2 和晶体管的 β均有关。在 实际工作中, 一般是通过改变上偏置电阻������������1 来调节静态工作点的。 ������������ 调大, ������������������ 减小, ������������ 调 小,������������������ 增加(工作点升高) 。 为了方便,通常采用间接测量方法测量������������������ ,即先测出晶体管发射极的对地电压������������ ,再利 用������������������ ≈ ������������������ = ������������ / ������������1 + ������������2 算出������������������ 来。 2.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Av =
式中晶体管的输入电阻������������������ = ������������������ ′ +
β +1 ������������ ������������������
≈ ������������������ ′ + β + 1 × 26/������������������ (室温) 。
计算值 3
仿真值 2.979
������������ 1 ������ ������������ 1 +������������ 2 ������������
������������ = ������������1 //������������2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研究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研究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1.实验目地1)掌握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地调整和测量方法2)掌握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地测量方法3)了解直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地影响4)掌握发射极负反馈电阻对放大电路性能地影响5)了解信号源内阻对放大电路频带(上限截止频率)地影响2.实验内容:1)基本要求A.利用学习机上地晶体管输出特性测试电路测量β值;B.工作点地调整调节R w,分别使得I CQ=1.0mA,2.0mA,测量相应地V CEQ地值.C.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地动态特性地影响分别在I CQ=1.0mA,2.0mA情况下,测量放大电路地动态特性(输入信号v i为正弦电压,幅度为5mV,频率为1kHz),包括电压增益,输入电阻,上、下限截止频率2)提高要求A.测量基本要求中c任务情况下地输出电阻值B.射级负反馈电阻对动态特性地影响将电容C E改为与R E2并联,测量此时放大电路在I CQ=1.0mA下地动态特性(测试内容同基本要求地C项),与上面地测试结果相比较,总结射级负反馈电阻对电路动态特性地影响.3、理论计算举例I CQ=1mA时,利用以下三个公式V BB=R B=∥I BQ=可求得R w=58 kΩ,也即R B=78 kΩ由此可返回去求得R B=12.6 kΩ,V BB=1.9VV CEQ=-(R C+R E1+R E2)*I CQ=7.22vR L’=R C∥R L2Kωr be=6.8 kΩ=-76.5R I==4.4 kΩR O R C=3.6 kΩ4、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将直流电源、信号源、示波器等电子仪器和实验电路共地,以免引起干扰.2、电路性能指标地测试要在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和没有明显干扰地情况下进行5、数据整理,对比、以及分析1、测量学习机上地晶体管输出特性测试电路测量β值分析说明:在仿真和理论计算中,我们都是设定β值为260,而在实验中,利用学习机上地β值测量电路和示波器测得β值为183,比理论计算和仿真设定地值都小.2、静态工作点测量误差分析说明:由I BQ=和β值接近200以及各电阻地阻值,可以知道,≫,所以分母是主要决定于.而当R w上升时,则由V BB=可以知道此时V BB随之下降,而实验中地β值要小于仿真和理论设定值,所以分母比仿真和理论值偏小,所以要使得I BQ不变,则V BB 要下降,也即R w要上升,所以实验中R w值较大.当然测量β值地误差和测量电阻误差也会影响最后地结果.3、动态特性测量误差分析说明:1、电压增益偏小,I CQ=1.0mA时,比理论值小了16.,而I CQ=2.0mA时,比理论值小了50,由可知因为晶体管地β值和实际测量中地值与理论计算中都相差较大,所以对于增益产生了较大地影响.2、输入电阻,输入电阻比理论计算值要大,由R I=,可知,因为R w值较大,值较大,所以最终输入电阻显得较大.3、f L,f L比仿真值偏大,因为在实际电路搭接中,电路图中地C1,C2值选择并不是和仿真时地电容值一样.所以根据低频段地f L 决定于这两个电容可知这些值会影响f L.4、f H,f H比仿真值远远偏小,这主要是因为仿真中直接运用multisim地参数扫描函数,而实际测量中我们是利用示波器来测量,示波器探头中地电容很小,因而不可避免地在高频段会对f H 产生很大地影响.6、工作点调节原理和方法以及对动态特性影响总结1、原理:V BB=R B=∥I BQ=2、调节方法调节静态工作点关键就是调节I BQ,这里我们是通过调节R w地值改变地值,从地值和V BB地值,从而达到调节I BQ地目地.R w值变小,静态工作点升高.3、对于动态特性地影响从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在输出电压不失真地条件下,静态工作点升高会对动态特性有如下影响:1、放大倍数绝对值增大(从60.9上升至101.3)2、输入电阻变小(从4.57kΩ下降至2.77kΩ)3、下限截止频率增大(从393.1Hz上升至547Hz)4、上限截止频率减小(从2.532MHz下降至2.322MHz)也即频带带宽变窄.7、主要性能指标测试方法1、静态工作点I CQ地测量方法:直接用万用表测量两端地电压即可.2、β值地测量方法:利用学生机上地β值测量电路,将两端分成两个通道输入到示波器中,利用示波器输出两通道地x-y关系,呈现如下图,再利用计算即可.3、电压增益地测量方法:利用示波器测量出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地峰峰值,用输出电压峰峰值除以输入电压峰峰值即可得到增益地绝对值,再根据波形相位判断正负即可.4、输入电阻地测量方法:在输入端串上一个和输入电阻预测值相近地电阻R,然后测量其左右两端电压U1和U2再用公式可知输入电阻值.5、上下限截止频率地测量方法:调节输入信号地频率,用示波器同时监测输入和输出电压地值,保证输出电压不失真,然后记录使得增益变为最大增益地0.707倍时地频率值(有两个)较小为下限截止频率,较大为上限截止频率.8、思考题1、假设实验所用放大电路地直流工作点已经调至“最佳状态”(即当输入信号幅度增大时,输出波形同时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列表说明此时若、单独变化对输出电压地动态范围有什么影响.若输入信号幅度增大,则首先产生什么性质地失真?答:列表如下2、能否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实验电路中地电压增益以及幅频特性,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数字万用表测量交流电路时候有个上限频率,而实验中我们输入信号地频率已经远远超过这个频率,这将导致测量结果很不准确.9、实验收获1、这是第一次连接面包板,通过这次实验也使得我对于连接面包板有了一个大概地了解,认识到了如何将电路转换成面包板上地电路.2、通过实验分析,实验仿真和最终地报告,使得我对于单管放大电路中各个参数地车辆以及其含义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同时对于共射放大电路地分析也有更加深入地了解.3、通过实验使得我对于Multisim地应用有了更好地掌握.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y6v3A。

共射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共射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共射单管放大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及特性,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探讨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等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共射单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由晶体管、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信号的变化,控制晶体管的工作点,使得输出信号得以放大。

具体来说,当输入信号施加在基极上时,晶体管进入放大状态,输出信号通过负载电阻得以放大。

三、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搭建共射单管放大电路,注意连接正确。

2. 调节电源电压,使得晶体管正常工作。

3.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设置合适的频率和振幅。

4.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记录数据。

5. 分别改变输入信号的振幅和频率,记录相应的输出信号数据。

四、实验数据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放大倍数:通过比较输入信号的振幅和输出信号的振幅,可以得出放大倍数。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放大倍数与输入信号的振幅成正比,但随着输入信号振幅的增大,放大倍数会逐渐饱和,不能无限增大。

2.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是指电路对外部信号源的阻抗。

在共射单管放大电路中,输入阻抗较低,可以有效地接收外部信号,并将其放大输出。

3. 输出阻抗:输出阻抗是指电路对外部负载的阻抗。

在共射单管放大电路中,输出阻抗较高,可以有效地驱动负载电阻,使得输出信号的失真较小。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合适的工作点下,共射单管放大电路可以实现输入信号的放大,并输出相应的放大信号。

2. 输入信号的振幅和频率对放大倍数有影响,但是其影响是有限的。

3.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对电路性能有重要影响,合适的阻抗匹配可以提高电路的放大效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共射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对电路性能的一些结论。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引言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无数的创新和突破,而放大电路作为电子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研究单管放大电路,深入了解其原理和特点。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2. 熟悉单管放大电路的实际搭建过程;3. 掌握单管放大电路的性能参数测量方法;4. 分析单管放大电路的优缺点。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功放电路实验箱;2. 二极管、电阻、电容;3.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4. 万用表等测量仪器。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单管放大电路。

按照给定的电路图,将电阻、二极管和电容连接在一起,连接到功放电路实验箱上。

2.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接入电路。

3. 使用示波器检测输入和输出信号。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调节信号发生器和电路,使输出信号达到最佳放大效果。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和示波器观察,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 在适当的电流和电压条件下,单管放大电路可以实现较大的输入信号放大效果;2. 输出信号的左右阶边界逐渐变小,说明放大电路的线性能力较强;3. 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加,输出信号的失真程度也随之增加。

六、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单管放大电路作为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它可以将信号放大到合适的幅度,使得输出信号可以被其他电路或设备正确接收。

2. 单管放大电路的线性能力较强,可以较好地保持信号的原样放大;然而,在信号输入幅度过大时,输出信号会发生失真。

3. 单管放大电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其缺点是放大能力有限,输出信号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失真影响。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管放大电路的原理和特点,并通过实际搭建和操作,掌握了单管放大电路的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同时,我们也对单管放大电路的优缺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可以将单管放大电路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以达到信号放大的目的。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

二、实验原理。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放大电路,由一个晶体管和几个无源元件组成。

在该电路中,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输入电容与输入信号相连,集电极与负载电阻相连,输出信号由负载电阻取出。

当输入信号加到基极时,晶体管的输出信号将由集电极取出,实现信号的放大。

三、实验器材。

1. 电源。

2. 信号发生器。

3. 示波器。

4. 电阻、电容等无源元件。

5. 直流电压表。

6. 直流电流表。

四、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接通电源。

2. 调节电源电压,使得晶体管工作在正常工作区域。

3. 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入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变化。

4. 测量输入输出信号的幅度,并计算电压增益。

5. 测量输入输出信号的相位差。

6. 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频率下的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并测量了其幅度和相位差。

根据测量数据,我们计算得到了电压增益和输入输出阻抗。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理论值,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验证了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掌握了实际搭建和测试的技能。

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电子放大电路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搭建电路时,注意连接的准确性,避免短路或接反。

2. 调节电源电压时,小心操作,避免电压过高损坏元件。

3. 在测量输入输出信号时,注意示波器的设置和测量方法,确保测量准确。

八、参考文献。

1. 《电子技术基础》。

2. 《电子电路》。

3. 《电子电路设计手册》。

以上就是本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单管放大电路实训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训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单管放大电路来深入了解电路原理和实际应用。

在实践中掌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参数的计算方法。

二、实训内容单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基本的放大器电路,通过搭建这种电路,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的功能。

本次实训的主要内容包括:1. 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际搭建电路之前,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认电路所需的器件和元件是否齐备,包括电源、电容、电阻、晶体管等。

其次,需要设计电路图和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2. 搭建电路在确认器材和元件齐备之后,需要按照电路图和实验方案来搭建电路。

首先,需要将电源正负极接入电路,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其次,需要将晶体管、电容和电阻等元件逐一连接起来,并按照一定的电路原理进行连接。

3. 调试电路搭建好电路之后,需要进行一些调试工作,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首先,需要通过万用表等工具来检测电路管脚的接线是否正确。

其次,需要通过示波器等工具来检测电路的输出波形是否正常。

最后,需要调整电路的元件参数,以达到理想的放大效果。

三、实训结果经过几个小时的实践,我们成功地搭建了一台单管放大电路。

在电路搭建和调试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有关电路原理和调试技巧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最终,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电路的正常工作,并获得了满意的放大效果。

四、实践意义单管放大电路是一种非常基本的放大器电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具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电路知识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掌握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将为电子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学习如何调试和测试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3. 熟悉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4. 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单管共射放大电路是一种基本的放大电路,由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输入信号通过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放大作用,使输出信号的幅值得到放大。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指晶体管在无输入信号时的工作状态。

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对放大电路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如静态工作点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放大电路的失真。

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是衡量放大电路性能的重要参数。

电压放大倍数表示输入信号经过放大后的输出信号幅值与输入信号幅值之比;输入电阻表示放大电路对输入信号的阻抗;输出电阻表示放大电路对负载的阻抗。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板;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双踪示波器;4. 交流毫伏表;5. 万用电表;6. 连接线若干。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调试和测试静态工作点(1)将实验板上的晶体管插入电路,连接好电路图中的电阻和电容元件。

(2)使用万用电表测量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确定静态工作点。

(3)调整偏置电阻,使静态工作点符合设计要求。

(4)测量静态工作点下的晶体管电流和电压,记录数据。

2.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1)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值的输入信号。

(2)将输入信号接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3)使用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

(4)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3. 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1)使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

(2)计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静态工作点根据实验数据,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为:Vbe = 0.7V,Ic = 10mA。

2. 电压放大倍数根据实验数据,电压放大倍数为:A = 100。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加深对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仪器与器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电容、二极管、电源等。

实验原理,单管交流放大电路是由一个晶体管和少量的无源元件(电阻、电容等)组成的放大电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将输入的微弱交流信号放大到一定的程度,以便实现信号的处理和传输。

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注意接线的正确性和稳固性。

2. 打开电源,调节信号发生器产生所需的交流信号,并通过电容耦合输入到晶体管的基极。

3. 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4. 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1. 输入信号经过晶体管放大后,输出信号的幅度得到了显著的增大,证明了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作用。

2. 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增大,输出信号的波形发生了变化,表现出了晶体管的频率特性。

3. 通过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特性,为后续的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提供了参考。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了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出了一些思考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电子技术,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单管交流放大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验结果也验证了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为电子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1. 引言在现代电子技术应用中,晶体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路。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探索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并对其进行实际测试和分析。

2. 实验目的•理解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搭建方法;•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晶体管的放大特性。

3. 实验原理3.1 晶体管基本工作原理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由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组成。

根据控制电极的类型和连接方式,晶体管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NPN型、PNP型和场效应晶体管。

在NPN型晶体管中,由三个掺杂不同的半导体层构成。

其中,中间层为薄的P型层,两侧为较厚的N型层。

当一个正向电压被施加到基极上时,使得芯片中的P型半导体部分电离,形成少数载流子。

这些载流子会被电场推向集电区,形成一个较大的电流。

3.2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搭建方法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由晶体管和少量被调谐的无源元件组成,用于将输入信号放大。

其基本搭建方法如下: 1. 将NPN型晶体管按照器件类型正确连接到实验板上的晶体管座位上。

一般来说,电流放大系数较大的三极管被选择为放大电路的晶体管。

2. 选择适当的集电极电阻和基极电阻,并将其与晶体管连接。

3. 连接输入信号源和输出负载,以便对电路进行测试和测量。

3.3 晶体管的放大特性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主要特性包括电压放大倍数、电流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

- 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后,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比值。

它可以通过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计算得出。

- 电流放大倍数(Ai):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的比值,同样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获得。

- 功率放大倍数(Ap):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可以通过测量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计算得出。

4. 实验器材和元件•1个NPN型晶体管•电阻器•输入信号源•示波器•万用表5. 实验步骤1.按照搭建方法将晶体管连接到实验板上,并连接合适的电阻器。

单管放大电路实训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训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训报告一、引言在电子技术领域,放大电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通信领域、音频设备还是各种仪器仪表中,都需要使用到放大电路来增强信号的强度。

单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类型,本文将就单管放大电路的实训进行报告,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对单管放大电路的搭建和调试,加深对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的掌握度。

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单管放大电路是通过放大集电极输出电流的方式增加信号的幅度。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来实现信号的放大,以改变信号的幅度、相位、输出阻抗等特性。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NPN型晶体管,它由电流放大系数高、输出阻抗低、噪声小等特点。

单管放大电路主要由晶体管、电容、电阻等元器件构成。

在电路中,输入信号经过耦合电容传输到晶体管的基极,晶体管放大后的信号从集电极输出,然后通过耦合电容传送至下一个电路阶段。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首先,确认实验所需材料已准备齐全。

检查晶体管、电容、电阻等元器件是否齐全,以及实验仪器是否正常。

2. 线路连接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元器件。

注意根据电路图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数值。

保证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3. 电源接入将电源连接至电路,注意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

保证电源电压稳定。

4. 调试和测量通过调整电阻的数值,使输出信号达到期望的放大倍数。

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输入输出信号波形:通过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可以观察到输入信号经过放大后的输出信号波形。

根据波形图的形态变化,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信号在放大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2. 放大倍数:根据输出信号波形峰值与输入信号波形峰值的比值,可以计算出放大倍数。

通过多次实验和调试,我们可以逐渐优化电路的设计,使得放大倍数逼近我们预期的数值。

单管放大器实训报告

单管放大器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单管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学习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4.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单管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模拟电路,由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

1. 静态工作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指晶体管在无输入信号时,处于稳定状态的电压和电流值。

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对放大器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2. 电压放大倍数: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

放大倍数越高,放大效果越好。

3. 输入电阻: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是指输入信号与晶体管基极之间的等效电阻。

输入电阻越大,对信号源的负载影响越小。

4. 输出电阻:放大器的输出电阻是指输出信号与晶体管集电极之间的等效电阻。

输出电阻越小,放大器驱动负载的能力越强。

5.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放大器在不失真的条件下,所能输出的最大电压值。

三、实验设备1. 晶体管(如:BC547)2. 电阻(如:10kΩ、1kΩ、1Ω)3. 电容(如:0.1μF、0.01μF)4. 直流电源(12V)5. 函数信号发生器6. 双踪示波器7. 直流电压表8. 万用电表四、实验步骤1. 组装电路: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

2. 调试静态工作点:将直流电源接入电路,调节电阻值,使晶体管处于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晶体管的基极电压(Ub)、发射极电压(Ue)和集电极电压(Uc),并记录数据。

3.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在放大器输入端接入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信号,调节信号幅度,使放大器输出信号不失真。

用双踪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并测量它们的幅度,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4. 测量输入电阻:在放大器输入端接入一个已知电阻,测量输入电压和通过该电阻的电流,计算输入电阻。

单管放大电路实训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训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训报告1. 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设计并搭建单管放大电路,加深对电子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实施技巧,提高电路设计能力。

2. 实训内容2.1 电路设计基于实际需求,我们选择了单管放大电路来作为本次实训的设计对象。

通过对电路的各个元器件的选择和参数的计算,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路。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注重电路的性能指标,如增益、频率响应等,并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优化。

2.2 电路搭建与测试在电路设计完成后,我们采用电子实验箱搭建了单管放大电路的实物电路,并进行了必要的参数测试。

在搭建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并注意防止电路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和误操作。

在搭建完成后,我们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了全面测试,包括输入输出特性、频率响应以及非线性失真等。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输入输出特性我们通过改变输入电压,测量并记录了单管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当输入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能够按照一定倍数进行放大,且放大倍数基本稳定。

3.2 频率响应为了评估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我们对电路输入信号进行了频率扫描,在示波器上记录了电压幅度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单管放大电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能够较好地保持线性放大,但随着频率的增加,放大倍数逐渐减小,出现了一定的失真。

3.3 非线性失真为了评估单管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程度,我们采用频谱仪测量了输出信号的频谱,并分析了各阶谐波含量以及总谐波失真。

实验结果表明,单管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失真,且谐波含量较高。

4. 结论与改进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成功地设计并搭建了单管放大电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在一定的输入范围内能够实现稳定的放大效果,但在高频率和高幅度的信号输入下会出现一定的失真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路的性能,我们可以采用其他型号或参数的管子、优化电路的偏置设置以及加入负反馈等手段进行改进。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王剑晓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王剑晓

单管放年夜电路实验陈说之迟辟智美创作电03 王剑晓2010010929单管放年夜电路陈说一、实验目的(1)掌握放年夜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与丈量方法;(2)掌握放年夜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丈量方法;(3)了解直流工作点对放年夜电路静态特性的影响;(4)掌握发射极负反馈电阻对放年夜电路静态特性的影响;(5)掌握信号源内阻RS对放年夜电路频带(上下截止频率)的影响;二、实验电路与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如课本P77所示.图中可变电阻RW是为调节晶体管静态工作点而设置的.(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与调整;将图中基极偏置电路VCC、RB1、RB2用戴维南定理等效成电压源,获得直流通路,如下图 1.2所示.其开路电压VBB和内阻RB分别为:VBB= RB2/( RB1+RB2)* VCC;RB= RB1// RB2;所以由输入特性可得:VBB= RBIBQ+UBEQ+(RE1+ RE2)(1+Β) IBQ;即:IBQ=(VBB- UBEQ)/[Β(RE1+ RE2)+ RB];因此,由晶体管特性可知:ICQ=ΒIBQ;由输出回路知:VCC= RC ICQ + UCEQ+(RE1+ RE2) IEQ;整理得:UCEQ= VCC-(RE1+ RE2+ RC) ICQ;分析:当Rw变动(以下以增年夜为例)时,RB1增年夜,RB增年夜,IBQ减小;ICQ减小;UCEQ增年夜,但需要防止呈现顶部失真;若Rw减小变动相反,需要考虑底部失真(截止失真);(2)放年夜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做出电路的交流微变等效模型:则:电压增益Ai=UO/Ui=-ß(RC// RL)/rbe;输入电阻Ri=RB1//RB2//rbe;输出电阻RO= RC;其中rbe=rbb’+(1+ß)UT/ IEQ,体现了直流工作点对静态特性的影响;分析:当RC、RL选定后,电压增益主要决定于rbe,受到IEQ,即直流工作点的影响.由上面对直流工作点的分析可知,Rw变动(以下以增年夜为例)时ICQ减小,那么rbe增年夜,电压增益Ai减小,输入电阻Ri增年夜,输出电阻RO基本不变,与直流无关;如果将发射极旁路电容CE改为与RE2并联,RE1成为交流负反馈电阻,电路的静态参数分别酿成电压增益Ai=UO/Ui=-ß(RC// RL)/[rbe+(1+ß) RE1];输入电阻Ri=RB1//RB2/[rbe+(1+ß) RE1];输出电阻RO= RC;分析:此时电压增益Ai减小(RE1影响了放年夜倍数),此时如果有rbe<<(1+ß) RE1,则Ai=(RC//RL)/RE1,实现了稳定;输入电阻Ri增年夜(使得更多的输入信号被放年夜),输出电阻RO基本不变;Rw变动(以下以增年夜为例)时ICQ减小,那么rbe增年夜,电压增益Ai仍然减小,输入电阻Ri增年夜,输出电阻RO基本不变,与直流无关;(3)放年夜电路电压增益的幅频特性和频带放年夜电路一般含有电抗,使得电路对分歧频率的信号具有分歧的放年夜能力,即电压增益是频率的函数.电压增益的年夜小与频率的函数关系即是幅频特性.需要注意的是:丈量放年夜电路的静态指标必需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进行,因此输入信号不能太年夜,实验中一般使用示波器监视输出信号的波形.三、实验内容与扩展内容(1)工作点的调整;调节Rw,分别使ICQ=1mA和2mA,丈量VCEQ的值;(2)工作点对放年夜电路的静态特性的影响;在ICQ=1mA和2mA时,丈量电压放年夜倍数、幅频特性(只测上下截止频率)、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其中输入正弦电压信号Vi的幅度为5mV,频率为1kHz.(3)射极负反馈电阻对静态特性的影响;(扩展内容)如果将发射极旁路电容CE改为与RE2并联,RE1成为交流负反馈电阻,在ICQ=1mA时,丈量电压放年夜倍数、幅频特性(只测上下截止频率)、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总结射极负反馈电阻对电路静态特性的影响;四、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将直流电源、信号源、示波器等电子仪器和实验线路接地,以免引起干扰;(2)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要在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和没有明显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五、仿真(仿真陈说请见文档“仿真陈说”)1)仿真电路图见《电子电路实验》p77图3.1“单管共发射极放年夜电路”.其中RS=0,为实验室所用信号发生器的内阻.与器件盒中的器件参数相匹配.2)Multisim 7中的元件选择三极管选用实际元件,型号为MRF9011L,将模型参数中的β(即BF)改为212;其它元件都选用虚拟器件.2)仿真内容a. 静态工作点在ICQ=1mA和2mA时,丈量VCEQ的值,并记录RB1的值.RB1可选用Multisim中的“Virtual Linear Potentiometer”元件.b. 静态特性仿真在ICQ=1mA和2mA时,丈量电压放年夜倍数和幅频特性.其中输入正弦电压信号Vi的幅度为5mV,频率为1kHz.六、仿真心得:1)在仿真进行过程中,应坚持RW的值不变;2)RW的量程要为100kΩ;3)新接入万用表后,对电流和电压是有影响的,也就是会发生误差;4)看清楚要对谁丈量,提前做好丈量准备,以免丈量时呈现遗漏或毛病;(一)预习陈说1、预习计算晶体管的主要参数为:B=260,VBE=0.7V,rbb’=10欧,fT=300MHz,Cb’c=1pF,计算实验地那路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备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力.(1)首先计算直流状态下的ICQ、UCEQ以及此时的Rw:IBQ=(VBB- UBEQ)/(RB+(I+ß)(RE1+ RE2))UCEQ =VCC-ICQ(RC+ RE1+ RE2)ICQ=1mA时,IBQ= ICQ/ ß=1/260mA; 带入,解得RB1=77.170kΩ;此时,ICQ=2mA时,IBQ= ICQ/ ß=2/260mA; 带入,解得RB1=41.357kΩ;此时,(2)其次,计算各交流量:电压放年夜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1>ICQ=1mA时, RB1=77.170KΩ;此时rbe=rbb’+UT/ IBQ=0.010+26*0.26=6.86 KΩ;电压放年夜倍数为:AU=UO/Ui=-ß(RC// RL)/rbe=-75.94;输入电阻Ri= RB1// RB2//rbe=4.44 kΩ;输出电阻RO=RC=3.3 kΩ;<2>ICQ=2mA时, RB1=41.357KΩ;此时rbe=rbb’+UT/ IBQ=0.01+26*0.26/2=3.39 KΩ;电压放年夜倍数为:AU=UO/Ui=-ß(RC// RL)/rbe=-153.666;输入电阻Ri= RB1// RB2//rbe=2.59 kΩ;输出电阻RO=RC=3.3 kΩ;2、主要实验步伐a)实验数据表格(6)提高要求——有负反馈的情况(只测当ICQ=1.0mAb)(1)丈量ß:(2)丈量直流工作点:用万用表丈量集电极对地电压使之为8.4V(ICQ=1mA时,UC=12V-3.6V=8.4V)和 4.8V(ICQ=2mA时,UC=12V-3.6V*2=4.8V);记录下此时的Rw;并丈量UCEQ;(3)丈量静态特性:电压放年夜倍数:将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分别加在示波器两输入端,调节Rw的值分别为上步伐中记录的值,丈量Ui、UO的峰值,相比后获得AU;丈量输入电阻Ri:在输入端串连R1=3.6kΩ,调节Rw的值分别为上步伐中记录的值,丈量输出电压Uo、Uo’;由公式Ri=Uo’/(Uo-Uo’)即可计算Ri;丈量输出电阻RO: 在输出端串连R2=4.7kΩ,调节Rw的值分别为上步伐中记录的值,丈量输出电压Uo、Uo’;由公式RO=(UOC/UOC’-1)* R2即可计算RO;丈量频带:调节Rw的值分别为上步伐中记录的值,坚持输入电压为近似5mV不变,分别向上、向下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丈量输出电压的幅值使之为5mV* AU/√2,读取此时的频率,记录.(二)终结陈说1、实验数据记录、处置及分析1)数据记录、处置(1)丈量β值实验中利用学习机和示波器测得MRF9011L的输出特性曲线,测得,小与理论值的260.(2)丈量直流工作点ICQmA Rw/ΩUCEQ/V12(3)丈量计算电压放年夜倍数ICQ/mA Rw/ΩUi/V UO/V AU12(4)丈量计算输入电阻RiICQ/mA Uo/V(断开R1)Uo’/V(接入R1)Ri=Uo’/(Uo-Uo’)/Ω12(5ICQ/mA开路时UOC/V接通时UOC’/V RO/V12(6ICQ/mA Uo/V Uo/√2 /V上限fH/Hz下限fL/Hz12(7)提高要求——有负反馈的情况(只测当ICQ=1.0mA的ICQ/mA UCEQ/V UO/V UI/V AU RO/ΩRI/ΩfH/Hz fL/Hz1注:该提高要求是由王剑晓同学在课堂上完成,但由于那时未能完玉成部的数据处置,因此未经任老师批准,只将部份处置好的数据以及原始数据交给助教老师过目.2)数据分析通过理论估算与仿真结果,我们来进行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1)理论计算根据丈量结果,ß=212首先计算直流状态下的ICQ、UCEQ以及此时的Rw IBQ=(VBB- UBEQ)/(RB+(I+ß)(RE1+ RE2))UCEQ =VCC-ICQ(RC+ RE1+ RE2)ICQ=1mA时,IBQ= ICQ/ ß=1/212mA; 带入解得RB1=79.74kΩ;此时,UCEQ=7.50V.ICQ=2mA时,IBQ= ICQ/ ß=2/212mA; 带入解得RB1=43.07kΩ;此时,UCEQ=3.00V.其次,计算各交流量:电压放年夜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ICQ=1mA时, RB1=79.74KΩ;此时rbe=rbb’+UT/ IBQ=10+26*212=5.52 KΩ;电压放年夜倍数为:AU=UO/Ui=-ß(RC// RL)/rbe=-76.95;输入电阻Ri= RB1// RB2//rbe=3.84 kΩ;输出电阻RO=RC=3.3 kΩ;ICQ=2mA时, RB1=43.07KΩ;此时rbe=rbb’+UT/ IBQ=10+26*212/2=2.77 KΩ;电压放年夜倍数为:AU=UO/Ui=-ß(RC// RL)/rbe=-153.34;输入电阻Ri= RB1// RB2//rbe=2.22 kΩ;输出电阻RO=RC=3.3kΩ;提高要求:(ICQ=1mA)此时RB1=79.74KΩ,rbe=5.52 KΩ;输入电阻Ri= RB1// RB2//(rbe+(1+ ß)*RE1)=10.00KΩ;输出电阻RO=RC=3.3 kΩ;(2)理论值、仿真值、实验值的比较表格如下从数据直观看:年夜大都实验数据相比仿真值比相对理论值更相近,说明实际电路较理论更复杂,其各量的影响因素更多.3)下面对仿真、实验所造成的误差进行分析:所需参数的求解公式:①电压放年夜倍数为:AU=UO/Ui=-ß(RC// RL)/rbe;②输入电阻Ri= RB1// RB2//rbe;③输出电阻RO=RC;(1)理论值的误差:由于理论计算时的等效模型是中频等效模型,忽略了耦合电容和极间电容的影响,因而造成理论计算的误差.由于CE使RE1+ RE2的等效值变年夜.VBB= RB2/( RB1+RB2)* VCC;VBB基本不变;RB= RB1// RB2; RB基本不变;IBQ=(VBB- UBEQ)/[β(RE1+ RE2)+ RB];IBQ减小;ICQ=β IBQ;ICQ减小;UCEQ= VCC-(RE1+ RE2+ RC) ICQ;UCEQ不定;注意:上述分析忽略了C1\C2和极间电容的影响,虽然误差小了一些,可是具体来说仍是禁绝确的.(2)理论值与仿真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仿真的输入输出电阻普遍小于理论值,而电压放年夜倍数偏小.原因:由于并联在电阻两真个极间电容的影响,造成输入电流偏年夜,输入电阻Ri将偏小,输出电阻RO也将偏小,同时由于耦合电容组成高通网络,使得电压放年夜倍数AU将偏小.(3)理论值与实验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实验中的输入电阻值比理论值偏年夜,可是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年夜倍数偏小.原因:输入电阻偏年夜,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存在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同时由于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将招致输入电流偏小,所以输入电阻偏年夜.电压放年夜倍数偏小的原因同上;下面分析输出电阻偏小的可能原因:可能由于晶体管的极间电阻rce相对Rc和RL相差不年夜,不能忽略;如果忽略,则相当于少了一个并联的电阻,故理论值相比较力的年夜.比力有负反馈和无负反馈电阻时的幅频特性,可见无反馈情况下的频带宽度BW小于有反馈时的频带宽度.根据负反馈的特性,增益下降的同时应该有频带展宽,即有负反馈时的BW应远年夜于无负反馈时的BW.可见实验结论与理论有差距.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示波器的×10档探头的截止频率约为2-3MHz左右,因此由于探头的频率限制,可能造成误差.(4)仿真值与实验值:相比理论值,实验值与仿真值更为接近,可是由于实验中很多未知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验值与仿真值还有一定的误差.原因:由于具体实验中的分布电容和耦合电容与仿真工具中的器件参数分歧,再考虑上温度和实验室环境的影响以及把持中的误差,招致fL偏年夜,同样极间电容、丈量工具的限制等因素也影响着fH,招致其偏小.综上所述,实验值、理论值和仿真值都存在一定的误差.总结误差发生的原因:(1)实验仪器的误差测上限截止频率时,会受到示波器中电容等外部元件的影响,而且由于示波器分辨率的问题招致数据禁绝确,另外频率信号发生器也会给电路带来影响;用数字万用表测电阻以及静态工作点时,也会带入仪器误差;(2)三极管参数的误差由于实际晶体管和仿真及计算所用的器件参数不完全一致,性能不能替代,特别是估算静态电阻时,因此在静态电流的状态下,实验值与理论的分歧较年夜;(3)实际电路中电容的影响实验电路中所用的旁路电容有22uF,仿真时用10uF的电容,故在一定水平上也会减小上限截止频率.(三)实验总结1)思考题(1)丈量放年夜电路输人电阻时,若串连电阻的阻值比其输入电阻年夜很多或小的多,对丈量结果会有什么影响?请对丈量误差进行简单的分析.答:输入电阻丈量公式为当Rs<<Ri时,V’-Vi很小,而电压丈量的绝对误差基本不变,因此(V’-Vi)基本不变,从而造成(V’-Vi)/ (V’-Vi)变年夜,丈量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年夜.当Rs>>Ri时,Vi很小,而电压丈量的绝对误差基本不变,因此Vi基本不变,从而造成Vi/Vi变年夜,同样丈量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年夜.(2)在图3.1所示的电路图中,一般是改变上偏置电阻RB1来调节工作点,为什么?改变下偏置电阻RB2来调节工作点可以吗?调节Rc呢?为什么?答:调节工作点要求能同时调节IBQ、ICQ和VCEQ.如果改变下偏置电阻RB2,可以改变基极电位,从而改变IBQ,以至影响ICQ和VCEQ,可是改变RB2可能没有改变RB1方便.如果改变下偏置电阻RC,基极电位不变,IBQ、ICQ均不变,只有VCEQ改变,因此不适合调节静态工作点. 2)实验总结1、在调节寻找静态工作点时,利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检测两真个电压,获得合适的电流.2、在丈量输入电阻时也将电压输出到示波器进行丈量,准确度更高,不包括直流分量;3、丈量单管放年夜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时,注意使用表笔的挡;4、通常通过调节来设置静态工作点,静态参数也会影响静态.3)实验收获与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单管共射放年夜电路的静态和静态特性,学会了丈量、调节静态工作点和静态特性有关参数(增益、输入电阻、幅频特性)的实验和仿真方法,并和理论计算相验证,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仿真时熟悉了Multisim软件的使用环境,认识到预习计算和仿真对实验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并学会搭实际电路检查电路的联接和排查毛病.。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二、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 2.1 所示。图中可变电阻 RW 是为调节晶体管静态工作点而设置的。
三、实验原理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将基极偏置电路VCC , RB1 和 RB2 用戴维南定理等
效成电压源。




VBB
RB2 RB1 RB2
VCC
,内阻
RB RB1 // RB2

I BQ
RB
VBB VBEQ ( 1)(RE1
需要注意,测量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必须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进行,因此输入信 号不能太大,一般应使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
三、预习计算
1. 当

由实验原理知计算结果如下:
可以解出 由此可以计算出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为 电压增益
2. 当

由实验原理知计算结果如下:
利用回路的分压特性 可以解得 由此可以计算出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为 电压增益
2.比较仿真与实际实验的频率响应可以看到下限截止频率可比,而上限截止频率差别较 大,这应该与两个因素有关:第一,实验中所使用的晶体管不够理想,级间电容与仿真软件 中元件差别较大;第二,实验中使用实际示波器,而仿真中采用的是理想示波器,示波器的 电容对于上限截止频率造成影响。
但是静态电流增加时,上限截止频率变小,下限截止频率增加,频带变窄的特性仍然不 变。
5mVrms 1kHz 0°
Rw 3830Ω
R 36.0kΩ
6
VCC
Rc 3.3kΩ
2 Q1
12V C2 10µF
Rb2 15.0kΩ
M3 RF9011L*
Re1 200Ω
Re2 1kΩ
Ce 47µF

单极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极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三晶体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线路安装、焊接技术。

2.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交流参数: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和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4.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晶体管β值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实验电路图3.1中为单管共射基本放大电路。

(二)理论计算公式:①直流参数计算:CCQCEQBQEQCQBEQBBEQBQRIVCCVIIIV7.0V;RVVCCI-=β⋅=≈≈-≈式中: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② 交流参数计算: ()CO be B i ViS iVS LC L be'L V'bb EQ 'bb be R R r //R R A R R R A R R R ;r R A 300r (mA)I (mV)26β1r r ≈=*+=='*β-=++≈∥Ω的默认值可取式中:(三)放大电路参数测试方法由于半导体元件的参数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即便是同一型号的元件,其参数往往也有较大差异。

设计和制作电路前,必须对使用的元器件参数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有些参数可以通过查阅元器件手册获得;而有些参数,如晶体管的各项有关参数(最重要的是β值),常常需要通过测试获取,为电路设计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即便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安装的放大电路,在制作完成后,也必须对静态工作点和一些交流参数进行测试和调节,才能使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

一个优质的电子电路必定是理论设计和实验调试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还应认真学习电子调节和测试的方法。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和测量: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安装好的晶体管放大电路必须进行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①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是指V BEQ 、I BQ 、V CEQ 、I CQ 四个参数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电03 王剑晓2010010929单管放大电路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2)掌握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3)了解直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4)掌握发射极负反馈电阻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5)掌握信号源内阻R S对放大电路频带(上下截止频率)的影响;二、实验电路与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如课本P77所示。

图中可变电阻R W是为调节晶体管静态工作点而设置的。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与调整;将图中基极偏置电路V CC、R B1、R B2用戴维南定理等效成电压源,得到直流通路,如下图1.2所示。

其开路电压V BB和内阻R B分别为:V BB= R B2/( R B1+R B2)* V CC;R B= R B1// R B2;所以由输入特性可得:V BB= R B I BQ+U BEQ+(R E1+ R E2)(1+Β) I BQ;即:I BQ=(V BB- U BEQ)/[Β(R E1+ R E2)+ R B];因此,由晶体管特性可知:I CQ=ΒI BQ;由输出回路知:V CC= R C I CQ + U CEQ+(R E1+ R E2) I EQ;整理得:U CEQ= V CC-(R E1+ R E2+ R C) I CQ;分析:当R w变化(以下以增大为例)时,R B1增大,R B增大,I BQ减小;I CQ减小;U CEQ增大,但需要防止出现顶部失真;若R w减小变化相反,需要考虑底部失真(截止失真);(2)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做出电路的交流微变等效模型:则:电压增益A i=U O/U i=-ß(R C// R L)/r be;输入电阻R i=R B1//R B2//r be;输出电阻R O= R C;其中r be=r bb’+(1+ß)U T/ I EQ,体现了直流工作点对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当R C、R L选定后,电压增益主要决定于r be,受到I EQ,即直流工作点的影响。

由上面对直流工作点的分析可知,R w变化(以下以增大为例)时I CQ减小,那么r be增大,电压增益A i减小,输入电阻R i增大,输出电阻R O基本不变,与直流无关;如果将发射极旁路电容C E改为与R E2并联,R E1成为交流负反馈电阻,电路的动态参数分别变为电压增益A i=U O/U i=-ß(R C// R L)/[r be+(1+ß) R E1];输入电阻R i=R B1//R B2/[r be+(1+ß) R E1];输出电阻R O= R C;分析:此时电压增益A i减小(R E1影响了放大倍数),此时如果有r be<<(1+ß) R E1,则A i=(R C//R L)/R E1,实现了稳定;输入电阻R i增大(使得更多的输入信号被放大),输出电阻R O基本不变;R w变化(以下以增大为例)时I CQ减小,那么r be增大,电压增益A i仍然减小,输入电阻R i增大,输出电阻R O基本不变,与直流无关;(3)放大电路电压增益的幅频特性和频带放大电路一般含有电抗,使得电路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具有不同的放大能力,即电压增益是频率的函数。

电压增益的大小与频率的函数关系即是幅频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必须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进行,因此输入信号不能太大,实验中一般使用示波器监视输出信号的波形。

三、实验内容与扩展内容(1)工作点的调整;调节R w,分别使I CQ=1mA和2mA,测量V CEQ的值;(2)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动态特性的影响;在I CQ=1mA和2mA时,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幅频特性(只测上下截止频率)、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其中输入正弦电压信号V i的幅度为5mV,频率为1kHz。

(3)射极负反馈电阻对动态特性的影响;(扩展内容)如果将发射极旁路电容C E改为与R E2并联,R E1成为交流负反馈电阻,在I CQ=1mA时,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幅频特性(只测上下截止频率)、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总结射极负反馈电阻对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四、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将直流电源、信号源、示波器等电子仪器和实验线路接地,以免引起干扰;(2)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要在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和没有明显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五、仿真(仿真报告请见文档“仿真报告”)1)仿真电路图见《电子电路实验》p77图3.1“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其中R S=0,为实验室所用信号发生器的内阻。

与器件盒中的器件参数相匹配。

2)Multisim 7中的元件选择三极管选用实际元件,型号为MRF9011L,将模型参数中的β(即BF)改为212;其它元件都选用虚拟器件。

2)仿真内容a. 静态工作点在I CQ=1mA和2mA时,测量V CEQ的值,并记录R B1的值。

R B1可选用Multisim中的“Virtual Linear Potentiometer”元件。

b. 动态特性仿真在I CQ=1mA和2mA时,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和幅频特性。

其中输入正弦电压信号V i的幅度为5mV,频率为1kHz。

六、仿真心得:1)在仿真进行过程中,应保持R W的值不变;2)R W的量程要为100 kΩ;3)新接入万用表后,对电流和电压是有影响的,也就是会产生误差;4)看清楚要对谁测量,提前做好测量准备,以免测量时出现遗漏或差错;(一)预习报告1、预习计算晶体管的主要参数为:B=260,VBE=0.7V,rbb’=10欧,fT=300MHz,Cb’c=1pF,计算实验地那路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备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首先计算直流状态下的I CQ、U CEQ以及此时的R w:I BQ=(V BB- U BEQ)/(R B+(I+ß)(R E1+ R E2))U CEQ =V CC- I CQ(R C+ R E1+ R E2)I CQ=1mA时,I BQ= I CQ/ ß=1/260mA; 带入,解得R B1=77.170kΩ;此时,U CEQ=7.495VI CQ=2mA时,I BQ= I CQ/ ß=2/260mA; 带入,解得R B1=41.357kΩ;此时,U CEQ=2.991V(2)其次,计算各交流量:电压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 O:<1>I CQ=1mA时, R B1=77.170KΩ;此时r be=r bb’+U T/ I BQ=0.010+26*0.26=6.86 KΩ;电压放大倍数为:A U =U O / U i=-ß(R C// R L)/ r be=-75.94;输入电阻Ri= R B1// R B2//r be=4.44 kΩ;输出电阻R O=R C=3.3 kΩ;<2>I CQ=2mA时, R B1=41.357KΩ;此时r be=r bb’+U T/ I BQ=0.01+26*0.26/2=3.39 KΩ;电压放大倍数为:A U =U O / U i=-ß(R C// R L)/ r be=-153.666;输入电阻Ri= R B1// R B2//r be=2.59 kΩ;输出电阻R O=R C=3.3 kΩ;2、主要实验步骤a)实验数据表格(2)测量计算电压放大倍数OCQb)主要实验步骤:(1)测量ß:(2)测量直流工作点:用万用表测量集电极对地电压使之为8.4V(I CQ=1mA时,U C=12V-3.6V=8.4V)和4.8V(I CQ=2mA时,U C=12V-3.6V*2=4.8V);记录下此时的R w;并测量U CEQ;(3)测量动态特性:电压放大倍数:将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分别加在示波器两输入端,调节R w的值分别为上步骤中记录的值,测量U i、U O的峰值,相比后得到A U;测量输入电阻Ri:在输入端串联R1=3.6kΩ,调节R w的值分别为上步骤中记录的值,测量输出电压U o、U o’;由公式Ri= U o’/( U o- U o’)即可计算Ri;测量输出电阻R O: 在输出端串联R2=4.7kΩ,调节R w的值分别为上步骤中记录的值,测量输出电压U o、U o’;由公式R O=(U OC/U OC’-1)* R2即可计算R O;测量频带:调节R w的值分别为上步骤中记录的值,保持输入电压为近似5mV不变,分别向上、向下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测量输出电压的幅值使之为5mV* A U/√2,读取此时的频率,记录。

(二)终结报告1、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分析1)数据记录、处理(1)测量β值=实验中利用学习机和示波器测得MRF9011L的输出特性曲线,测得β=∆i c∆i B 212,小与理论值的260。

(2)测量直流工作点(3)测量计算电压放大倍数(4)测量计算输入电阻Ri(5O(6(7CQ注:该提高要求是由王剑晓同学在课堂上完成,但由于当时未能完成全部的数据处理,因此未经任老师批准,只将部分处理好的数据以及原始数据交给助教老师过目。

2)数据分析通过理论估算与仿真结果,我们来进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1)理论计算根据测量结果,ß=212首先计算直流状态下的I CQ、U CEQ以及此时的R wI BQ=(V BB- U BEQ)/(R B+(I+ß)(R E1+ R E2))U CEQ =V CC- I CQ(R C+ R E1+ R E2)I CQ=1mA时,I BQ= I CQ/ ß=1/212mA; 带入解得R B1=79.74kΩ;此时,U CEQ=7.50V.I CQ=2mA时,I BQ= I CQ/ ß=2/212mA; 带入解得R B1=43.07kΩ;此时,U CEQ=3.00V.其次,计算各交流量:电压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 O:I CQ=1mA时, R B1=79.74KΩ;此时r be=r bb’+U T/ I BQ=10+26*212=5.52 KΩ;电压放大倍数为:A U =U O / U i=-ß(R C// R L)/ r be=-76.95;输入电阻Ri= R B1// R B2//r be=3.84 kΩ;输出电阻R O=R C=3.3 kΩ;I CQ=2mA时, R B1=43.07KΩ;此时r be=r bb’+U T/ I BQ=10+26*212/2=2.77 KΩ;电压放大倍数为:A U =U O / U i=-ß(R C// R L)/ r be=-153.34;输入电阻Ri= R B1// R B2//r be=2.22 kΩ;输出电阻R O=R C=3.3kΩ;提高要求:(I CQ=1mA)此时R B1=79.74KΩ,r be=5.52 KΩ;电压放大倍数为:A U =U O / U i=-ß(R C// R L)/((1+ ß)*R E1+r be)=-8.83 输入电阻Ri= R B1// R B2//(r be+(1+ ß)*R E1)=10.00KΩ;输出电阻R O=R C=3.3 kΩ;(2)理论值、仿真值、实验值的对比表格如下CQ②I CQ=2mA时:③提高要求(I CQ=1mA):从数据直观看:大多数实验数据相比仿真值比相对理论值更相近,说明实际电路较理论更复杂,其各量的影响因素更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