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古代中国华夏文明的奠基夏商周时期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华文明的奠基时期【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华文明的奠基时期【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D.阻碍了
思想文明考查
3.(2018·课标全国Ⅰ,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
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考音点传:播运、用小墨孔家成像
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思出想,考《查墨古子代》科(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思想文明
治理想 (II卷)40.
孟子与苏格拉
底的法制观
(I卷)24. (III卷)
儒家思想的 24.西周到
渊源
战国文字字
形变化
(I卷)24. 运用墨家思 想考查古代 科技
真题再现
政治文明考查
1.(2017·课标全国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 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 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考点: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的影响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①从考查角度和立意看:考查对早期政治制度及其演变趋势、 小农经济的发展趋势、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认识。 ②从命题动向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民族情结、风俗习惯、历 史遗存或文物文献记载等考查分封制、宗法制的深远影响、古 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及耕作方式的变化、小农经济的地位和 特点及特定历史背景下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加强。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 时期
秦朝 原始社(会约前2070夏-前1600()前1600商-前1046()前10西4周6--前771)春 (秋 前战77国0--前22前12)21建立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华文明的奠基——先秦史 课前学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华文明的奠基——先秦史 课前学案

中华文明的奠基——先秦史课前学案二轮复习说明:主题:以时间(通史)为线索,以时代特征为中心,串联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及重要事件。

目标:建立时空观和时序概念,准确理解历史阶段特征。

一、时空、重大事件、基本线索先秦史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二、思考两个重要时期阶段特征1、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奴隶制的强盛时期2、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转型时期:春秋战国(东周约公元前8C—3C)三、基础知识巩固与强化考点一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构建1.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1)王位世袭制:指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是继“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出现的一种政治制度。

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随着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机构体制也随之建立起来。

(2)分封制: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服务于王权。

核心是封邦建国,广封诸侯,以藩屏周。

分封对象有王族、功臣与古代帝王的后代。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统治。

(3)宗法制:源于父系家长制,实质是以区分嫡庶之间权力分配为核心的宗统关系。

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4)礼乐制:是西周典制的重要内容,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它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主要涉及社会习俗、国家关系、军队征伐、典章制度等。

2.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

如商朝内外服制度(方国联盟)、西周的分封制。

(3)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4)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018年高专题复习:历史阶段特征梳理

2018年高专题复习:历史阶段特征梳理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阶段特征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一):夏商周奴隶制文明(距今170万年前--前770年)【阶段特征】: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奠基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经济: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

农业上夏、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火耕、耜耕;集体耕作的井田制度盛行;商朝出现职业商人,以贝为币,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政治: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

夏朝-王位世袭制,天下为公变天下为家。

商朝-内外服制度;西周-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等,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思想:商周时期,礼乐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的思想,商周时期是青铜文明时期。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阶段特征】:此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

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到来,牛耕的逐渐推广,兴修水利(都江堰、)井田瓦解,私有制出现。

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个体商业出现。

政治: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地位,分封制和等级制受严重破坏,出现“春秋五霸”;战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周王室和诸侯权进一步衰落,通过一系列变法,(商鞅等)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制等所取代,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封建官僚制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

思想:出现百家争鸣,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反映。

科技文化取得很高成就。

第二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前221-220年)【阶段特征】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期。

政经经济文化发展第一个高潮,奠定世界领先地位。

经济: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论题:商周时期是大一统国家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的奠基阶段。
三、春秋战国时期
阶段特征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经济
从木石骨蚌、青铜农具到铁农具和牛耕,社会生产力提高;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从千耦其耘到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工商食官被打破,私商、私营手工业兴起、重农抑商。
治:《九刑》
格规定, 城邑大致分为三等
商周之变:
政治: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血缘与政
治国思想:由王权与神权结合到王权与族权结合
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③等级森严;
地方制度:由内外服到分封制,形成天下共主的局面 ④原始民主传统制约君主权力,尚未实
社会思想:由商朝重神到西周敬天保民
现集权,但是中央和王的权力不断增大
务官;②地方实行内外服制度;(3)法律:
税;商人出现,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
《汤刑》
和贵族手里,实行工商食官。商周时
西
周 ⑴文化:金文(铭文)和青铜器;“敬天保民” 期出现契约。商朝时,城市已初具规
BC1046 — 以人为本、明德;贵族垄断教育“学在官府” 模,宫殿位于城市中心。周朝,营建
—771
⑵政治: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3)法 城市形成制度,选址、面积等都有严
及其演变的内在动因。
高考考情分析
时间
全国卷
2021
【甲卷】 春秋思想家主张
【乙卷】 社会经济发展
2022
【甲卷】 春秋战国思想家
【乙卷】 青铜器铸造、商鞅变法
2023
【甲卷】周朝等级制度 孔子“乐教” 【乙卷】社会经济发展 【课标卷】百家争鸣、 社会文明演进
备考复习
(1)政治地上方卷: 福建·史学社研究会(文文献明与考演古进互证;)考古/史学研究; 湖湖北南··等《级诗早制经度》期国家特征山广;东东商··百南鞅家北争文变鸣化法交流;

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1.奠基先秦时期2.发展秦汉时期3

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1.奠基先秦时期2.发展秦汉时期3
3.思想: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 4.选修:商鞅变法;秦始皇。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政治 分封制和宗法制(以王权为核心) (1)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到石器锄 耕;土地制度:井田制。 (2)手工业:①纺织业 ②冶炼业:青铜时代 (3)商业:工商食官。 文字 商代甲骨文成为成熟文字
商周 经济 时期
(1)礼崩乐坏(分封制和宗法制遭破坏) 春秋 战国 时期 (公元 前 770 年— 公元 前 221 年) 政治
(2)各国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
(1)生产力: 铁犁牛耕、小农经济。 经济 (2)生产关系: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1)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老子、孔子、 思想 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 (2)儒家学说遭冷落,法家学说受推崇。 科技 文学 发明“司南” 《诗经》、楚辞
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1.奠基:先秦时期
2.发展:秦汉时期 3.繁荣:隋唐时期 4.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 5.衰落:明清时期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 ——先秦
开端:夏 发展:商 原始社会 远古-公元前 2070年 奴隶 社会 公元前1046鼎盛:周 公元前256 瓦解:春秋 公元前770-公 元前476 封建 社会 开端 战国 公元前 475-公 元前221
古代中西人文主义关注的“人”有何异同?原 因何在?
古代中西人文主义关注的“人”有何异同?原 因何在?
同—— “人”具有伦理道德 异—— 西方更多关注“人”的自然性,强调自我; 中国更多关注“人”的社会性 ,注重和谐 原因—— •经济上:农耕为主与奴隶制商品经济为主的差异; •政治上:诸侯割据战乱与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差异; •文化上:农耕文明保守性与海洋文明开放性的差别。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中外古代文明+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人教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中外古代文明+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人教版)
治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 (2)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对人类文
文 政治制度 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是近
明 (3)对外关系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 现代欧美国家法律的源头
界潮流
(1)“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

表 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海外贸易兴盛,奴隶制工商业发
视角2 从发展角度考查汉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措施和目的 【考题4】 (2013·山东文综,10)《汉书·食货志》记载:
“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 没入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审题定位 汉代——重农抑商政策 解题关键 由题干中的贾人“皆无得名田”“敢犯令,没 入田货”可知这是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重农抑商政 策实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小农经济,从而维护封建统 治的经济基础,故答案为D项。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 现,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D
2.手工业 (1)西周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青铜铸造技艺高超;春秋战国 时期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2)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丝国”称 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3.商业 (1)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春秋战国 时期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2)秦统一货币等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交流;汉代专供贸易 的“市”出现;开通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 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 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大特征。

2018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华夏文明的奠基(夏商周时期) 2018.1

2018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华夏文明的奠基(夏商周时期)  2018.1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重难点问题解读
●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用父系 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②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 与小宗家族等级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③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 合,呈现“家国一体”的特点 (4)对当时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 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有利于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5)对当今影响: 积极:①有利于家庭和睦②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 消极:①任人唯亲,违背平等、法制意识;②容易出现重男轻女的 现象。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提升精炼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针对性训练
1.(2017课标全国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 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 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考情分析
考纲考点 高考试卷
2017全国卷Ⅰ,24
命题思路
分封制(文化认同) 西周的都城(“雅言”) 分封制的瓦解(战国时期的墓葬)
商周时期的 2014全国卷Ⅱ,24 政治制度 2013全国卷Ⅰ,24 夏商周时期 的经济 汉字的起源 2017全国卷Ⅲ,24 演变和书画 2016全国卷Ⅲ,24 的发展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2017年)二轮复习 第1讲中华民族的奠基、形成时期——先秦、秦汉时期

(2017年)二轮复习 第1讲中华民族的奠基、形成时期——先秦、秦汉时期
3、文化:学在官府。
(二)具体史实
1、政治
王位世袭制:
“公天下” “家天下” (生产力的发展产物)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二)具体史实 分封制
1、概念: 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 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 巩固西周统治 3、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6、诸侯国: 鲁、齐、燕、卫、宋、晋 4、权利: 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5、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7、作用: 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 族融合;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瓦解: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名 存实亡,战国时被郡县制取代。
( 4 )伦理观念: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导致“重男轻 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 孝道、重视邻里关系和家庭和睦的观念。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2)科技: 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出现了现存最早星表——《石氏星表》;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算法。
(3)文学:《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 分别开创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流派。
(4)教育: 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平民阶 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 (5)汉字: 篆书、隶书
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 (1)在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 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3)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4)从总的方面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剧烈的社 会变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专题1.1 中华文明起源与夏商周三代政治文明 课件-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1.1 中华文明起源与夏商周三代政治文明 课件-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题研读
价值引领2 文化自信——依托考古史料认识中国古代文明格局 (2022·北京高考,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 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 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大一统国家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确立,儒 家文化成正统。
成熟、繁荣—— 宋元
制度进一步完善, 商品经济发达, 市民文化兴盛。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向解读:多元一体
中原核心:大约在距今四五年前,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
起。……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例题】 材料 周朝建立后,以血脉等亲疏关系为纽带,分封了数量庞大的诸侯国,在周礼和周 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形成了以周人为核心的华夏族雏形。来自东夷部落的秦人先祖,在 发展过程中空间受到挤压,迁往西陲之地,与西戎各部落经过长期的冲突、交流、融 合,新的秦人逐渐形成。秦人在崛起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到夏、商、周以来形成的民 族共同体——华夏族,同时还不断吸收了四周戎狄部族,扩大了华夏族的范围。春秋 战国以降,周天子式微,诸侯征战不断,客观上加强了各诸侯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州的《郭店楚简》,成书年代为战国中期。其中称道尧舜禅 让,“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己]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 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 类而型丹:朱材病料;一授是丹出朱土,的则文天献下,病材而料丹二朱是得传其世利文。献尧。曰(:4“分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同而:卒以授上舜史以料天都下记。载了舜继承了尧的首领地—位—(《取史得记王·位五)帝的本事纪情》。(2分) 异:说《明郭材店料楚一简、》二《所史使记用》的认文为献尧史舜料权的力类更型替,是并通比过较禅史料让内制容,的而异《同竹。书纪年》认为尧 舜之间不存在禅让,而是权力争夺。(4分)

届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华夏文明的奠基(春秋战国时期) 20181资料PPT课件

届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华夏文明的奠基(春秋战国时期)  20181资料PPT课件

科技:战国时期出现 了司南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 著作《甘石星经》 名医扁鹊 文学:《诗经》
《离骚》
艺术:绘画成为一种 独立的艺术;帛画 《人物龙凤图》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5
阶段特征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6中
阶段特征
社会大动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族不断融合; 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天 政治 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奴隶制逐渐瓦 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中央集权制萌芽,统一趋 势日益明显
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8中
重难点问题解读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春秋争霸战争
战国兼并战争
性质 奴隶主大国的争霸
封建性质的兼并统一战争
不同点
规模
用少量军队在短时间内 决定胜负
几十万大军,时间长,死 伤多
代表 城濮之战
长平之战
战役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 (公元前260年秦赵)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10中
重难点问题解读
●分封制最终走向瓦解的主要原因 (1)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2)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诸侯国的势力却日益壮大,维 持分封制的宗法血缘关系松弛。 (3)井田制逐渐瓦解,使分封制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 (4)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如商鞅变法),促使分封制逐 步走向瓦解。
分封制的瓦解(战国时期的墓葬)
小农经济的形成 商贸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 字形演变(文字的频繁使用) 儒家思想(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孟子的思想
对于先秦时期相关知识点的考查,主要侧重于政治史与文化史。政治史主要考查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如分封制与宗法制。经济史主要考查的是重农抑商政策。 而文化史则侧重于“百家争鸣”现象的考查。 复习备考时,一是要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特点、关系,特别是宗法制的影响; 二是识记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理解并区分各个流派的思想特征; 三是注意中西历史比较分析,如与古希腊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对比分析。

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

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


二: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2)奴隶社会:“石器锄耕” 。 (3)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犁牛耕成为主要 方式。
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含义:以家庭为单位,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 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劳动者自己的劳动,独立 经营小规模农业,以满足自身消费需要为主的经济 形式。 (2)形成:春秋战国时期。 (3)基本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 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生产的 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④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弱点: ①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②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 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③落后性: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 产资料有限,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 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5)评价: 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 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 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逐步阻碍经济的发展。 (6)破产: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 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 始解体。
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目的:维护周王朝的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侯国和再分封的权利;服 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 朝觐述职的义务。 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 西周成为强国。 弊端: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后期王权衰弱,分 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 概念:它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 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性。 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 法制的政治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⑴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⑶最高执 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通史复习: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

通史复习: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
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1.奠基:先秦时期
2.发展:秦汉时期 3.繁荣:隋唐时期 4.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 5.衰落:明清时期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 ——先秦
开端:夏 发展:商 原始社会 奴隶 社会 鼎盛:西周 BC1046-BC256 瓦解:春秋 BC770-BC476 封建 社会 战国 开端 BC475BC221
总的意义:推动了社会进步(社会形态转变),促进了经 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 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 作用。
商鞅最终被诬告遭受车裂而死,商鞅变法 失败了吗?
商鞅
认识:
(1)改革充满阻力,有时会付出沉重代价,必 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 (2)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国家富强、社会进 步的重要动力,必须顺应潮流、与时俱进
措施
求 富 奖励军功,实行二 十等爵制(严禁私 强 斗)
积极作用
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为人们 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 径

废除世卿世禄制
加 强 集 权 习 俗
瓦解了宗法制,打击奴隶主贵 族特权,提高了战斗力
改革内容中哪些措施有利于强兵?
满足了应对战争的需要
改革内容中哪些措施打击奴隶主贵族利益,顺应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潮流 ? 措施 积极作用 求 废井田,开阡陌 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 建经济基础 富 强 废除世卿世禄制, 兵 鼓励… 否定宗法制,打击奴隶主贵族特 权,提高战斗力
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1、大变革: ①政治:宗法分封制遭破坏,新的阶级关系产生。 (直接原因: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②经济: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确立. (原因:铁器牛耕使用提高了生产力) ③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科技文化也取得了较 快发展。 (直接原因: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解决社会问题 的方案)各国改革变法(法家学说),以求富国强兵,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2、大动荡: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以求发展壮大.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 先秦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 先秦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一)夏、商、西周——青铜时代一、更替夏朝:前21世纪,禹建夏(主要依据是他建立起奴隶制国家机器),都城阳城(今河南省);启破坏禅让,形成王位世袭制;桀暴政,商部落首领汤灭夏商朝:汤建商(黄河下游);中期盘庚迁殷(河南安阳);纣暴政,公元前11世纪属国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军队倒戈)西周:武王定都镐京(陕西西安);厉王暴政,使“道路以目”,引发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王室逐渐衰微;公元前771年犬戎乘西周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结束二、制度夏朝:禹初步建立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机构;启建立王位世袭制影响——中国开始进入文明时代:因为奴隶制国家确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推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商朝:奴隶制残酷:人祭、人殉;西周:◎井田制——性质:奴隶社会国有土地制度;受田者的权利与义务: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要向周王交纳贡赋;耕作方式: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作◎分封制——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目的: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义务:政治上要服从周王命令,经济上要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军事上要随从作战;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疆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西周强盛的保证三、经济农业——农作物品种(已种五谷)、耕作技术(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仅有极少青铜农具。

手工业——青铜时代;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有大量青铜铭文;出现斜纹提花织物与刺绣;出现原始瓷器;原始社会河姆渡氏族使用漆器,世界最早。

商业——夏朝交通工具种类很多;商民善于经商,以贝为货币;商周建立邮驿制度【阶段特征】夏朝—奴隶社会开始;商朝—奴隶社会发展;西周—奴隶社会强盛(二)春秋战国——铁器时代开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一、春秋争霸(公元前770-前476年):注意《春秋大国争霸图》目的——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以及对它国的控制权性质——奴隶主阶级的争权夺利齐桓公最先称霸——成因:①管仲改革内容:涉及经济、政治与军事改革,经济上实行相地而衰征,发展工商业;作用:实现了富国强兵,也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渐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性质:奴隶主阶级统治政策的调整②打着“尊王攘夷”口号;标志:葵丘会盟(主要因为周王室代表参加)晋楚争霸——城濮之战(晋文公、今山东省);楚王问鼎(楚庄王)吴越争霸——春秋后期: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称霸南方二、战国兼并(公元前475-前221):注意《战国兼并形势图》背景:战国七雄争霸格局形成——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卿大夫取代国君,实质上是封建主阶级取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性质:封建兼并争霸战争;逐渐带有统一战争性质概况:齐魏交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魏国削弱;秦赵长平之战——战国时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战役,秦胜★如何理解春秋战国纷争?性质与危害——争夺人口和土地控制权的兼并争霸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属于非正义战争;但客观上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诸侯国日渐减少,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迫统治者适时改革,推动了新旧制度的更替;◎打破了各族相对闭塞状况,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三、民族融合方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战争作用: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1.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农业:铁农具、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水利事业发展——中原普遍用桔槔灌溉、战国秦修都江堰、郑国渠;(注意《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手工业:●发明铸铁柔化技术,世界领先;●春秋青铜工艺出现金银错技术;春秋莲鹤方壶精美●战国漆工艺出现夹纻技术;●用曲造酒;●战国齐国专著《考工记》是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商业:各地土特产品成为商品;中原市场形成;诸侯都城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2.生产关系的变革◆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私田增多;春秋各国变法,实行新的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内容:剥削方式产生变化——封建剥削方式产生;土地所有制变化——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即公田转化为私田◆影响: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推动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使封建制确立3.改革与变法春秋:齐国管仲“相地衰征”、鲁国初税亩→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转向私有战国:原因——经济: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阶级:新兴地主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国君: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异为激烈,许多诸侯迫切希望通过改革增强国力;重要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结果——变法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商鞅变法:内容——政治上,◇明法令,实行什伍连坐法(体现以法治国,严刑峻法);◇按军功受爵,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重农抑商,统一秦国的度量衡,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燔诗书(体现文化专制);步骤——第一步重点发展生产,奖励军功,控制百姓;第二步废分封、废井田,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彻底改造旧制度结果——较为彻底地废除了奴隶制度,确立了封建制;成因——◎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秦国新兴地主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纷纷要求改革,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商鞅敢于革新,且变法措施行之有效;◎为增强国力进行兼并战争,秦孝公支持变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商 鼎盛:周 瓦解:春秋
封建社会开端:战国
周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考纲描述
考纲描述
模块
教材方位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政治文明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农业:夏商周时期,农作物品 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 较大发展;石器锄耕
手工业: 青铜铸造
商业:交通工具种类很多
历法 《夏小正》
公元前1600年,汤,都
商朝
城亳--殷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实行宗法制
农业:井田制
手工业:青铜铸造繁盛,司母 戊鼎、四羊方尊;原始瓷器 商业:职业商人
甲骨文:比较 成熟的文字 金文 青铜铸造艺术
演变和书画
的发展
2016全国卷Ⅲ,24
字形演变(文字的频繁使用) 西周与商代的铭文(重视历史传承)
对于先秦时期相关知识点的考查,主要侧重于政治史与文化史。政治史主要考查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如分封制与宗法制。经济史主要考查的是重农抑商政策。 而文化史则侧重于“百家争鸣”现象的考查。
复习备考时,一是要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特点、关系,特别是宗法制的影响; 二是识记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理解并区分各个流派的思想特征; 三是注意中西历史比较分析,如与古希腊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对比分析。
特点。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集中;实行贵族政治
经济
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较大发展, 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发达
经济发展促进了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进步。甲骨 文化 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史
书,《周易》最古的一部占卜用书
夏商周时期处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 地位 是华夏文明的勃兴时期,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
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重难点问题解读
●西周的分封制
王族的封地或居于富 庶之处,或处在战略 要地。当时为了控制 战略要地,抵御夷狄 部族侵扰,周人把嫡 系姬姓贵族分封到靠 近夷狄的地区。西周 还把一些殷商遗民强 制迁徙到姬姓封国区 域内,以利监督,便 于管理。周人也恢复 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 国,利用他们钳制商 人。同时为了安抚先 代贵族,也对其进行 了分封,但土地很少, 起象征作用。
版块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必修Ⅰ)
(1) 农业的主要耕作 物质文明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方式和土地制度 版块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2) 手工业的发展 (必修Ⅱ)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3) 商业的发展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 精神文明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重难点问题解读
●商朝政治制度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 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在不同程度 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商王对外服即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 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 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中华古代文明建立时序
初步发展:
前221—220年
成熟:
960—1368年
先秦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前)
奠基:
远古—前221年
繁荣:
581—907年
衰落:
1368-1840年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第一讲 华夏文明的奠基—先秦时期 第1课时 夏商周时期
开端:夏
原始社会
远古-公元前 2070年
奴隶 社会
文化奠定了基础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重难点问题解读
●夏朝政治制度
尧舜时期,洪水泛滥。因禹治水有功,舜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传 给他。历史上把这种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它被认 为是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模式。后来,禹在同其他部落的争斗中, 又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这就为他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和王位世袭的实行奠定了基础。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了武装,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 国家机构初具规模。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 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 姓中传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 的政治关系
◎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商朝中央 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 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 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要占卜, 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酬鬼神。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在 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知识整合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知识整合
政治
经济
文化
远古 时代
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 农业:最早种植水稻、粟
各部落首领民主推举部 神农氏制作耒耜、刀耕火种
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手工业:最早养蚕、丝织
彩陶画 《鹳鱼石斧图》
夏朝
公元前2070年,禹,阳 城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 治关系;世官制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 农业:井田制;“五谷”;少
镐京。分封制;宗法制; 量的青铜农具
礼乐制度
手工业、商业:工商食官
《尚书》 《周易》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阶段特征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阶段特征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 政治 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
画的发展
版块
第2课 中国的古代艺术
(必修Ⅲ)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考情分析
考纲考点 高考试卷
命题思路
2017全国卷Ⅰ,24
商周时期的 政治制度
2014全国卷Ⅱ,24
2013全国卷Ⅰ,24
分封制(文化认同) 西周的都城(“雅言”) 分封制的瓦解(战国时期的墓葬)
夏商周时期 的经济
汉字的起源 2017全国卷Ⅲ,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