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沟通
怎么和小朋友沟通_有什么技巧
![怎么和小朋友沟通_有什么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134f61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4e.png)
怎么和小朋友沟通_有什么技巧小朋友心思单纯,只要你获得了他的认同其实还是很好沟通的。
但与小朋友沟通也是需要技巧的,不然怎么能获得孩子的喜欢呢?下面店铺整理了和小朋友沟通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和小朋友沟通的方法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
”“快点过来,听到没有?!”……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
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
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说话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却更开心了,对你的“命令”同样是执行的。
这就是因为你蹲下来了,你用和蔼的口气和他说话。
和小朋友沟通的方法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最科学育儿知识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小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儿园托班育儿知识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
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之间的秘密:“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
”和小朋友沟通的方法三、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
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和小朋友沟通的方法四、小班育儿心得、适时调整关爱的方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关爱方式,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事事都包办代替。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c3cfcae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4.png)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与孩子确立良好的道德交流沟通:教育专家视角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沟通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加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更能有效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作为教育专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与孩子建立起良好交流的有效方法:一、创造和谐积极的开放的沟通氛围1. 人人平等尊敬:尽量减少以命令、批评、指责的语气与孩子交流,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将其纳入沟通的平等主体。
2. 耐心的倾听: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倾听,即使是错误的或不合理的观点,也要耐心帮助。
3. 真诚地交流:坦诚地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关心和呵护,并鼓励他们也坦诚地与你交流。
4. 积极回应:对孩子的疑问和诉求给予及时、快速有效的回应,尽量减少不耐或扯开话题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重视。
二、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1. 使用积极主动的语言:多使用肯定、鼓励的语言,尽量避免消极悲观负面能量的评价。
例如,用“你真棒,你这回进步很大”代替“你为什么老是粗心”。
2. 尽量减少斥责和直接批评:直接质疑和直接批评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沟通的有效性。
尝试用具体解释性的语言来表达你的感受,例如“你房间很乱,我感觉不舒服”。
3. 建议使用“我”式表达: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感受上,尽量避免用“你”式表达责难孩子。
例如,用“我觉得很失望”代替“你怎么又把作业忘了”。
4. 教会孩子有效表达情绪: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鼓励他们用健康、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三、关注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阶段1. 了解孩子的认知水平:不同的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有所不同,必须使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例如,与学龄前儿童沟通时,应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2. 参与孩子的兴趣爱好: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并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基础。
3.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需要越来越多的独立空间,家长应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家长如何跟孩子沟通技巧
![家长如何跟孩子沟通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084a2b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d.png)
家长如何跟孩子沟通技巧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和谐家庭关系、促进孩子成长的基础。
通过有效的沟通,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自我管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技巧:1.倾听:家长应当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
当孩子向你倾诉时,要停下手中的工作,保持目光接触,给予关注和肯定。
与孩子交流时,要避免插话和打断,让孩子能够充分表达。
2.用心理解:家长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尽量不要批评孩子的观点,而是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方式。
家长可以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3.避免指责和惩罚: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不要过多地使用指责和惩罚的方式。
过多的指责和惩罚会导致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甚至对我们的建议产生抵触心理。
相反,家长应该通过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激励孩子,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应当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
在家庭决策中,可以邀请孩子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思考和独立决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心和责任感。
5.表达情感:家长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来增进与孩子的沟通。
在适当的时候,向孩子倾诉自己的忧虑和喜悦,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6.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在家庭中,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保持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坦诚相待,避免过度的控制和指挥。
此外,家庭成员之间要求同存异,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并共同遵守。
7.适时给予反馈:家长可以适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通过正面的反馈,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增加他们与家长之间的亲密感和信任度。
同时,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建议和指导,帮助孩子更好地改进和发展。
8.规划沟通时间:家长可以规划专门的沟通时间,例如每天晚饭前或睡前几分钟的交流,以便了解孩子的一天、解答他们的问题。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c79c40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b.png)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教育专家视角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直接连接、明白和信任的基础,对孩子更是如此。
良好的沟通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还能促进其认知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作为教育专家,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一、共同营造安全、信任的沟通氛围良好的沟通需要建立在安全、信任的基础上。
父母需要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让孩子能够感觉到被尊重、被理解,也能毫无顾虑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积极倾听:认真倾听孩子的表达,即使是表面上看来无理的要求或情绪化的言语,也要得到关注和理解。
尽量避免制止或客观评价,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
真心诚意沟通:与孩子保持平等的沟通,避免说教、命令或居高临下。
真心诚意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也要给孩子表达的空间。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其独有的性格和发展特点,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并尊重他们的想法和选择。
建立信任:用行动和语言,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和信任,比如,做到遵守承诺,保持一致性。
二、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除了放心的环境,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也非常重要。
非暴力沟通:使用积极主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用“我突然感到…”代替“你总是会…”,尽量避免指责和批评。
将心比心:尝试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并用同理心回应。
开放式提问:使用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和表达,比如,“你为什么感觉…?""你觉着怎么样呢?"积极反馈:对孩子的积极行为给予认可和鼓励,并具体指出他们做得好在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根据年龄阶段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孩子的沟通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父母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方式。
婴幼儿阶段:主要通过肢体语言、表情和声音来表达。
父母需要多陪伴孩子,进行实际的轻抚、眼神交流等建立亲密关系。
学龄前阶段:开始学习语言表达,但理解能力有限。
怎样和10岁的孩子沟通
![怎样和10岁的孩子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ac899a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a.png)
怎样和10岁的孩子沟通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父母必须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沟通。
那么怎样和10岁的孩子沟通呢?跟随我一起来看看!怎样和10岁的孩子沟通1、和孩子讲话语速要缓慢。
口齿清楚、声调温柔亲切,要依据孩子的年龄,让他理解自己的意思。
有的孩子说话发音不准,口齿不清,大多是因为在学说话时父母没有注意及时改正导致的。
2、不要说让孩子嫉妒的话。
很多成人喜爱讲你妈妈不喜爱你了,喜爱隔壁小弟弟来刺激孩子,是很不对的。
也不要用比较的语气刺激孩子,如你看人家多聪慧,一学就会,你怎么这么笨。
这都会引起孩子的嫉妒心。
3、不要恐吓孩子。
恐吓会引起害怕,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恐吓的话是假的,只不过是用来吓唬他的,这将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4、不要在孩子面前讲他人。
特别是孩子的老师和孩子熟悉的邻居)的坏话。
这对孩子会有不好影响。
5、多用积极激励性的语言。
家长要多用积极激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禁止性的语言。
如水倒翻在地上,一般家长会说:不要去踩,你看弄得一塌糊涂了。
有经验的家长会说:水倒在地上,让我们拿拖布把它擦干吧!孩子会很高兴的去做。
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原则1、多与孩子交流有不少的家长由于工作忙,忽视了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
还有的家长认为:家长的观点,孩子必须无条件接受。
这样,时间长了,在感情上孩子和家长就疏远了。
所以家长必须与孩子沟通,使孩子理解父母的爱,孩子才干接受父母的指导。
2、不要总是批评、指责、埋怨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三多三少:看缺点太多,看优点太少;批评太多,激励太少;训斥太多,表扬太少。
在训斥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爱谴责别人,这样的人最不受欢迎。
训斥和指责往往收不到任何优良效果,只会使别人强化对你的提防,并想尽办法来证实自己是对的;训斥与指责,还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而过分的伤害就会激起对方的怨恨。
3、学会倾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但在这种沟通中,我们做家长的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少说多听。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48dc2ad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2.png)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与孩子有效沟通:从理解到共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经常被家长们问到同一个问题:如何能与孩子有效沟通?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学和实践技巧。
有效沟通并非单边传授,而是表述、共鸣、互动和进阶的过程。
一、明白:搭建沟通桥梁沟通的起点是理解。
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阶段和内心世界,是建立起有效沟通的基础。
认知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拥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
婴幼儿以感官体验为主,学龄前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学龄期儿童逐渐发展抽象的逻辑思维。
心理发展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会经历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例如,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自我意识觉醒等。
了解这些阶段性特征,有助于我们更恰当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情绪。
内心世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各自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价值观和情感需求。
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我们真心仔细观察,积极主动倾听,并尝试从他们的角度平等地看待问题。
二、共鸣:组建情感连接共鸣是建立有效沟通的关键。
从共情和理解出发,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积极主动地去倾听: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你的关注和理解。
避免反驳孩子,也不要急于给出建议。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即使你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要尊重他们的表达。
真诚表达:用真诚的态度与孩子交流,表达你的爱和关心。
避免使用讽刺、责怪或命令的语气,要用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
三、互动:促进沟通效果有效的沟通需要互动和反馈。
通过主动积极的互动,可以加深孩子的理解,促进沟通效果。
开放式提问:提问应该是开放式、引导式,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用“你为什么那样认为?”“你觉得该怎么办?”等问题引导孩子思考。
适时反馈:给予孩子有效的反馈,赞美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努力。
对于孩子的错误,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并引导他们改正。
达成行动: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例如阅读、游戏、户外运动等,在共同的体验中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感情。
家长怎样和孩子沟通6篇
![家长怎样和孩子沟通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3fe41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5.png)
家长怎样和孩子沟通6篇家长怎样和孩子沟通 (1)一、多鼓励少责备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因此当小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应多给予鼓励和指导,并尽量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对的地方在哪里,不要用责备的办法使幼儿承认自己的错误,应该督促幼儿改正错误,多给予他一些鼓励,以期待他的下一次进步。
二、多尊重少强迫尊重是沟通成功的重要因素,大家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大人欢用自己的方式与立场去强迫小孩与自己做相同的事情,而忽略了对方的想法。
要知道小孩子同样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仅用自己的方式去与幼儿沟通,而不考虑他们的想法,我想这样的沟通方式最后一定会导致失败。
尊重小孩的基础上再与小孩沟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例如大人往往不准小孩看电视,但是父母在强迫小孩子离开电视机以后自己却死守着电视台的各种节目,这样做幼儿会感觉到不公平,是极不正确的沟通方法。
三、多期望少比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是天下父母亲共同的期望,所以父母对小孩子期望过高也是影响沟通的重要因素。
虽然父母对小孩有所期望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很喜欢将自己的小孩与别人的小孩做比较,甚至于父母对子的期望多少参杂着自己自私的成份。
希望借子女的成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会直接影响自己和子女的沟通。
更有的父母直接指出自己子不如别人的地方对孩子进行责骂。
这样做对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会使幼儿在以后的与人沟通中产生自卑心理。
如果换一种方式与幼儿交谈,让幼儿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就会使孩子思想上产生无限的动力,朝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事半功倍。
四、多建议少命令当与小孩进行沟通时,务必要多用建议的方式,尽可能提供几项不同的建议来供幼儿参考,并观察幼儿的生活习惯,从旁边协助和指导幼儿,诱导孩子去。
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小孩子也会骂人,但是如果你仔细聆听会发现小孩子所说的话全部都是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与9岁孩子沟通技巧
![与9岁孩子沟通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44147a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1.png)
与9岁孩子沟通技巧与9岁孩子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学校,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独立。
以下是一些我认为有效的沟通技巧:1.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而是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
可以通过比喻、具体的例子或图片来解释一些抽象的概念。
2. 利用图表和图像:许多孩子更容易通过视觉方式理解和记忆信息。
使用图表、图像或图片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重要的概念。
例如,可以使用图片来说明故事中的情节,或者使用图表来解释数学问题。
3. 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意见:尽量倾听和理解孩子的观点和意见,给予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即使你可能不同意或者觉得不重要。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4. 使用示范和角色扮演:有时候,通过示范和角色扮演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问题和解决困惑。
你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者演示具体的行为方式,这样孩子更容易理解并模仿。
5. 提问和鼓励思考:通过提问帮助孩子思考和分析问题。
尽量提问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自己思考和回答。
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6. 表达情感和讲故事:孩子们通常对具有情感色彩的故事更感兴趣和容易理解。
利用故事来传达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理解并记住这些概念。
7. 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创造一个开放和鼓励沟通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到安全和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沟通中保持耐心和尊重,避免过度干涉或强加自己的思维方式。
8. 使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使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尽量避免负面评价和批评,而是关注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9. 听取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与孩子们进行双向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而不仅仅是一方面的讲解和指导。
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参与其中。
10. 有耐心和时间:不要急于求成,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需要时间和耐心。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6163a44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8.png)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该如何与孩子有效地沟通:教育专家的视角有效的沟通是亲子关系的核心,它不仅能进一步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更能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
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独自面对着与孩子交流沟通的困扰。
该如何才能与孩子通过有效的沟通,指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以下是教育专家从专业角度提出的建议:一、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1. 创造安全的空间:孩子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才能敞开心扉。
尽量避免在孩子情绪激动或疲惫时进行严肃的谈话,选择安静、舒适的地方,让孩子感到放松和安心。
2. 保持耐心和尊重:给孩子充分的表达时间,尽量避免插话或评判他们的观点。
即使你不认同孩子的想法,也要认真地倾听,并给予尊重和理解。
3. 积极主动的眼神和肢体语言:保持眼神交流,并可以使用热情鼓励性的肢体语言,例如点头、温和的笑容等,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和支持。
二、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1. 清楚表达思想感情: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语言,用清晰简洁的语句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
2. 积极聆听:注意孩子的语气和语调,理解他们的感受和背后的原因。
不要冒然给出答案或解决方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
3. 共情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即使你不认同他们的观点,也要表达出你对他们情绪的理解。
4. 鼓励和引导: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直接提供结论或判断。
5. 设置明确的界限:合理的规则和界限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并学会承担责任。
在交流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立场,让孩子清楚你的底线。
三、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调整沟通1. 学龄前儿童: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参与沟通。
更多地使用游戏、故事和图片来表达你的想法。
2. 学龄期儿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通过积极的互动和讨论进行交流。
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
3. 青春期孩子:要更重视平等和尊重,避免说教和呵斥。
家长如何与幼儿沟通(精选18篇)
![家长如何与幼儿沟通(精选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ace56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4.png)
家长如何与幼儿沟通(精选18篇)家长如何与幼儿沟通篇11、父母与孩子要坦诚交心。
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心境,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出现了问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譬如遇到孩子有些不良行为时,如上网成瘾、抽烟等,父母首先要冷静处理,不要气昏了头。
要以体贴、谅解的语气鼓励孩子说出原因或心中感觉,巧妙地使用沉默与倾听,领略孩子谈话的要点或弦外之音。
由于父母的态度诚恳及友善,孩子会毫无保留地宣泄内心的情感,通过聆听、对话的方式,父母逐渐引导孩子重新思考问题的核心,共同摸索一个解决的办法,孩子知道父母尊重他、愿意接受他,了解他和帮助他,当然孩子也就会听父母的话,改正不良毛病。
2、要达到良好的沟通,父母温和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以一副威严的的面孔对孩子,以严厉的语气与孩子讲话,无形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反抗的心理。
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还会阻断亲子间的沟通。
父母只有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感到爱和温暖,才能使孩子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才能达到孩子愿意接受教育的目的。
相反,父母用粗暴野蛮的方式打孩子,就会造成孩子反敢。
打孩子是愚蠢的行为,最终只会出现两种结果。
一是打出一个小霸王,你打他他就打别人。
二是打出一个窝囊废,他见了谁都害怕。
这是家长愿意看到的结果吗?当然不是,所以还是要与孩子讲道理,以理服人。
3、平等相处,把孩子视为自己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是无年龄、无性别、无职位、无地位之分。
与孩子交朋友,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看得起孩子,对他有一种认可的态度,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完美无缺的标准,高出孩子实际年龄的尺度来要求孩子。
否则,就会造成孩子对父母惧怕的心理,甚至是存有戒心,那么他就会敬而远之,不可能向父母袒露胸怀的。
父母只有与孩子平等相处,尊重他的意愿,孩子才会把你当作真正的朋友,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忧愁,也才不会压抑和膨胀。
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ac025f3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e.png)
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教育专家的建议充当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沟通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解决问题,并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面临着与孩子交流的障碍。
如何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以下是一些教育专家的建议:一、建立起平等、尊重、信任的沟通氛围1. 放下“权威”姿态,以平等、公正的态度与孩子交流。
避免命令式、批评性的语言,多用鼓励、商量的方式。
2. 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即使你并不完全认同。
认真倾听孩子的表达,尽量不要反驳或评判,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3. 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孩子愿意和你分享。
始终保持真诚、坦白的交流,尽量避免撒谎或刻意隐瞒,让孩子相信你能理解并帮助他们。
二、掌握快速有效的沟通技巧1.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
最好别在孩子情绪不稳定或有其他事情分心的时候进行谈话。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让孩子放下心来交流。
2. 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尽量减少抽象的表达。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过于复杂的概念。
3. 使用积极的提问,帮助和鼓励孩子表达。
尽量减少使用封闭式问题,比如“你喜欢什么?”,多用半开放式问题,例如“你觉得怎么样?”,引导孩子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学会倾听,并给予积极主动的回应。
注意孩子的非语言表达,比如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用眼神和微笑点头表示你在耐心倾听。
及时给予正面回应,鼓励孩子继续表达。
5. 善用非语言沟通,可以提高沟通效果。
微笑、拥抱、吻等肢体语言也能传递温暖和关爱,增强亲子之间的亲密感。
三、从现在做起,树立良好的沟通榜样1. 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沟通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沟通榜样。
2.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冲动。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镇定分析问题,尽量减少情绪化地责备和批评。
孩子的成长困惑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
![孩子的成长困惑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96c984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c.png)
孩子的成长困惑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可能会面临各种成长困惑,而有效沟通则成为解决困惑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与孩子们进行有效沟通,以帮助他们应对成长的困惑。
1. 倾听与尊重孩子们往往面临学习、人际关系、身体和情感等方面的困惑。
作为家长,首要的是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理解,对他们的困惑感同身受,并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
2. 鼓励开放对话与孩子建立开放的对话渠道至关重要。
鼓励孩子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困惑,而不会感到被批评或指责。
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立即给出解决方案或评判孩子的行为。
通过倾听和理解,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3. 提供积极的反馈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始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
通过鼓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他们将更有动力面对困惑和挑战。
同时,要指出他们的潜力和优点,并相信他们有能力克服困难。
4. 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鼓励孩子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给予答案。
帮助他们评估不同的选择,并了解每个选择的后果和影响。
通过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们将更有信心和自主性地解决困惑。
5. 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与孩子建立信任和亲密的关系对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要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批评和指责,以便孩子们能够真诚地与我们分享困扰他们的问题。
我们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支持者和朋友,与他们一同探索成长的旅程。
6. 寻求专业支持在某些情况下,孩子们的困惑可能超出我们的理解和能力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专业的支持和建议是明智的选择。
与教育专家、儿科医生或心理辅导师合作,他们能够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力和专业的帮助。
有效的家庭沟通是培养孩子自信和应对成长困惑的关键。
通过倾听、鼓励、理解和引导,我们能够与孩子们密切合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达到健康成长的目标。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支持和理解的成长环境。
与不同年龄段孩子沟通的方法
![与不同年龄段孩子沟通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2814e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1.png)
与不同年龄段孩子沟通的方法一、与幼儿沟通。
1.1 幼儿的特点。
幼儿就像小嫩芽,刚刚开始探索这个世界。
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也很短暂。
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对形象、色彩、声音等非常敏感。
1.2 沟通方法。
要蹲下来和他们说话。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从身体高度上和他们保持一致,会让幼儿感到被尊重。
就像你进入了他们的小世界。
说话的时候,要用简单的词语和短句,例如“宝宝,看,花花,红红的”。
可以多运用一些拟声词,像“汪汪”代表小狗,“喵喵”代表小猫,这就像一种独特的语言密码,能迅速引起他们的兴趣。
而且要充满感情地和他们交流,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声音轻柔又欢快,就像在分享一个超级大秘密。
二、与小学生沟通。
2.1 小学生的特点。
小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想法,就像刚刚展翅的小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
他们开始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还是很依赖大人的认可。
自尊心也在这个阶段慢慢萌芽。
2.2 沟通方式。
要把他们当成小大人一样对待。
和他们聊天的时候,可以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像“你觉得这个故事里的小主人公为什么这么做呀?”而不是简单地问“对不对”。
当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管对错,都要给予积极的反馈。
比如说“你这个想法很独特,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
可以适当地分享一些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这就像是在架起一座通往他们内心的桥梁。
还可以用一些小奖励来激励他们,比如一个小贴纸或者一颗小星星,这就如同给他们的努力和表现盖上一个“优秀”的小印章。
2.3 注意事项。
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能在他们的朋友面前批评他们。
这就好比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他们泼冷水,很容易伤害到他们幼小的自尊心。
三、与青少年沟通。
3.1 青少年的特点。
青少年就像即将怒放的花朵,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渴望独立,同时又很敏感。
这个阶段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
3.2 沟通要点。
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即使你觉得他们的想法有些天真或者不靠谱。
如何与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沟通
![如何与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2ba12687f12d2af90242e6ec.png)
一、沟通的意义沟通是使一个单位中各种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良好的沟通就是思想和信息的交换,从而使交换的双方互相了解和信任。
良好的沟通可以改进我们的工作,促使我们向同一个方向前进,并达成目标。
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换,行为的影响,及其它方面的渗透。
在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沟通的作用,因为它太平常了,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刻不在进行着沟通,但我们却没有很好的掌握沟通的艺术,特别是与孩子的相处中,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话说孩子是早上东升的太阳,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会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影响着这东升的太阳是否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希望。
而沟通,自然要从心开始,用心与孩子交流,才会得到孩子最纯真的信任。
二、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要想实现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除了要用心以外,还要注意运用一定的技巧。
(一)尊重孩子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尊重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前提,也是与孩子的沟通必不可少的条件。
尊重孩子就是要承认孩子的人格尊严、倾听孩子的意见、接纳孩子的感受、包容孩子的缺点、分享孩子的喜悦……这份尊重是无条件的,它不是取决于孩子的言行表现而是对孩子的整体接纳(尤其对暂时后进的孩子更要尊重和相信他的价值和潜能)。
要想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必须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是通情达理的,是尊重他的,他们才会想说就说、畅所欲言,才敢与你讲真话、说实话。
所以要有效与孩子沟通,尊重是得到他们信任的前提。
(二)了解孩子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基础沟通自然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我们要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喜好。
沟通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聊天,在聊天中,密切观察孩子对哪些事物感兴趣,了解他最近是否遇到苦恼的问题,然后就孩子的想法和喜好寻找话题进行交流,这样会激发孩子和我们交谈的兴趣,促进沟通的有效进行。
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与他们一起读他们喜欢读的书,听他们喜欢听的歌,看他们喜欢看的节目,了解他们的时尚语言,研究他们的酷文化,参与他们的交谈和讨论……如此,孩子才会更容易接纳我们,把我们当作朋友,从而愿意像我们倾吐他的心声(三)敞露心扉是实现有效交流的手段敞露心扉就是在沟通中对孩子以诚相待、向孩子敞露内心。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沟通技巧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沟通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034e49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8.png)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沟通技巧沟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对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展水平和心理需求不同,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来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
本文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一些沟通技巧,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交流。
1. 幼儿期(2-6岁)幼儿期的孩子正处于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他们对事物的了解和理解有限。
在与幼儿沟通时,可以采用以下技巧:-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用简单的词汇和短句来表达,避免使用复杂的语言结构和专业术语,以便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 建立眼神接触:与幼儿保持眼神接触,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注和重视。
- 通过游戏和玩具进行互动:利用游戏和玩具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进他们的参与和表达。
- 鼓励表达情感:幼儿阶段的孩子常常难以控制情绪,可以通过理解、接受和引导来帮助他们表达情感。
2. 小学阶段(6-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发展独立思考和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
在与他们沟通时,可以采用以下技巧:- 尊重孩子的意见:给予孩子权威,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意见,让他们感到受到重视和肯定。
- 给予清晰的指导和规范:小学生逐渐形成规则和秩序的意识,因此给予他们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认可: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认可,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 创造富有启发性的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 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的孩子经历身心的巨大变化,开始独立思考和追求自我认同。
在与青少年沟通时,可以采用以下技巧:- 倾听和尊重他们的感受:尊重青少年自我表达和情感表达的权利,倾听他们的烦恼和需求。
- 提供支持和指导:给予青少年情感上和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 提升沟通技巧:鼓励青少年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
- 建立开放的氛围:创造一个开放、理解和宽容的家庭氛围,让青少年感到舒适和安全。
不同年龄段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探究
![不同年龄段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736b08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4.png)
不同年龄段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探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的关键。
然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却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探究不同年龄段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幼儿期(0-6岁)幼儿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在与幼儿沟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幼儿的语言能力有限,家长在与幼儿交流时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
2. 注重肢体语言:幼儿更容易理解肢体语言,家长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来与幼儿沟通,增强沟通效果。
3. 给予肯定和鼓励:幼儿期的孩子需要家长的肯定和鼓励,家长在与幼儿沟通时应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二、儿童期(7-12岁)儿童期是孩子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在与儿童沟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倾听孩子的想法:儿童期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家长在与儿童沟通时应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
2. 给予合理的解释:儿童期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有限,家长在与儿童沟通时应给予合理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事物的原因和意义。
3. 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儿童期的孩子开始有自主意识,家长在与儿童沟通时应适当给予孩子自主权,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三、青少年期(13-18岁)青少年期是孩子个性和独立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在与青少年沟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性:青少年期的孩子开始有独立意识,家长在与青少年沟通时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适当的自主权。
2. 建立信任和沟通的桥梁:青少年期的孩子更倾向于与同龄人交流,家长在与青少年沟通时应建立信任和沟通的桥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3. 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青少年期的孩子面临着成长和发展的挑战,家长在与青少年沟通时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四、成年期(18岁以上)成年期是孩子独立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在与成年子女沟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尊重成年子女的选择:成年子女已经有了独立的生活和事业,家长在与成年子女沟通时应尊重子女的选择,给予支持和理解。
与生活中不同年龄段人的交际技巧
![与生活中不同年龄段人的交际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1d5c01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d.png)
与生活中不同年龄段人的交际技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来自不同年龄段的人,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
与不同年龄段的人交往需要不同的交际技巧,因为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经验都不同。
以下是一些与不同年龄段人交际的技巧。
与儿童交往的技巧与儿童交往需要特别的技巧和关注,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
与儿童交往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简单的语言和易于理解的词汇。
避免使用太高深或复杂的语言。
2.调整你的语音和语调。
让你的声音柔和、温和、亲切,并尽量避免大声喊叫。
3.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分享故事和音乐。
这不仅可以增强与孩子的互动,还可以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和友善的关系。
4.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喜好,因为这是赢得他们注意和信任的关键。
5.要给儿童时间去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也要耐心地听他们说话。
与青少年交往的技巧青少年正处在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期,他们需要独立自主的空间,同时也需要帮助和指导。
下面是与青少年交往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尊重青少年的意见和想法,也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相互尊重的性质可以帮助消除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隔阂感。
2.了解他们的喜好和兴趣爱好,然后根据这些兴趣爱好去与他们交往。
3.尝试与青少年建立友善和亲密的关系。
这可以让青少年相信你并与你有额外的互动,帮助你们之间的沟通。
4.避免使用制裁和批评的语言和手段,取而代之的是要使用开放性和肯定性的语言去表达你的担忧和帮助。
与成年人交往的技巧成年人之间交际需要根据不同的职业、经历和阶段进行区别。
然而,有几个技巧是普遍适用的:1.保持礼貌和尊重。
无论你和对方身份地位高低,都要保持一个基本的礼貌和尊重的态度。
2.尝试建立真正的联系和互动。
这不仅仅是指与同事、客户和顾客建立连接,也是指尝试建立起真正的人际关系,去了解你周围的人的个人经验和生活。
3.以肯定和支持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否定。
这可以帮助你赢得对方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可以避免破坏人际关系和交际。
幼儿园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疏导方案
![幼儿园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疏导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b0b28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8.png)
幼儿园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疏导方案幼儿园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疏导方案一、3-4岁的幼儿1.情绪管理由于3-4岁的幼儿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产生情绪波动。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听他们的诉说;(2)在发生冲突或者出现消极情绪时,引导他们有意识地掌控自己的呼吸和身体,缓解紧张感;(3)通过游戏、音乐等形式帮助幼儿放松身心。
2.社交技能对于3-4岁的幼儿来说,社交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与同龄人互动,并且开始学会和别人分享、合作等。
(1)组织一些适合年龄段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与同龄人交流互动;(2)鼓励孩子分享玩具和食物,帮助他们学习合作;(3)当孩子们出现冲突时,引导他们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3.自我认知3-4岁的幼儿正处于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有意识地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行为。
(1)鼓励孩子们思考自己的感受,并且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2)教育孩子们在与别人沟通时要注意语气和表情的影响;(3)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自尊心,让他们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
二、4-5岁的幼儿1.情绪管理4-5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但是仍然需要我们的疏导和引导。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提供积极的反馈;(2)在发生冲突或者出现消极情绪时,引导幼儿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3)通过游戏、音乐等形式帮助幼儿放松身心。
2.社交技能4-5岁的幼儿开始具备了一定的社交技能,但是仍然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引导。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组织一些适合年龄段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与同龄人交流互动;(2)鼓励孩子们分享玩具和食物,帮助他们学习合作;(3)当孩子们出现冲突时,引导他们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3.自我认知4-5岁的幼儿已经开始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但是仍然需要我们的疏导和引导。
如何和不同年级学生沟通
![如何和不同年级学生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03ec61c7eff9aef8951e0699.png)
如何和不同年级学生沟通教师如何与小学低年级学生沟通一、思维儿童化孩子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而我们成人的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我们的思维容易受到老经验、旧事物的影响和局限,思维已形成了定势,对外界的认为缺乏新意。
而孩子们不同,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是多彩的、多变的,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着不同的答案,尽管有些看法在我们成人眼里是那么的幼稚可笑。
但是,这也许就是孩子的创造性,也许你在否定一个孩子不同寻常的答案时,你已经在扼杀了一个天才,一个发明家,一个创造者......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用儿童的思维认识事物。
二、口语儿童化给低年级的孩子上课,切忌引经据典,长篇大论,一幅深不可测的模样,语言应该浅显、生动、儿童化,尽量用孩子的语气跟他们说话,如夸奖他们时,可用些夸张的语言说:"你是最最最棒的。
"表示惊奇时,可用:"哇,好......!"在对事物进行描述时,尽量多用些比喻、夸张的方法,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浅显化,孩子们才会容易接受。
儿童化的语言,拉近了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得孩子们有话喜欢跟你说。
三、身体语言儿童化教师在上课时,除了用口头语言去感染学生,还要用身体语言去带动学生。
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等,构成了人类的非语言交往形式。
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称之为"体语"。
人们除了使用语言沟通达到互相了解之处,还可以通过由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以及语调构成的体语,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
在许多场合下,人们毋需使用语言,只要通过观察脸色,看看手势,听听语调,就能知道对方的意图和情绪。
孩子们是很情绪化的,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与孩子们同喜同悲,分担他们的忧愁。
这样活泼的老师,使孩子觉得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因此更乐于接受你的教育。
四、教学手段儿童化孩子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在上课时,教学手段应采取一些较为直观的方式,而且应该形式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沟通——从心开始一、沟通的意义沟通是使一个单位中各种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良好的沟通就是思想和信息的交换,从而使交换的双方互相了解和信任。
良好的沟通可以改进我们的工作,促使我们向同一个方向前进,并达成目标。
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换,行为的影响,及其它方面的渗透。
在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沟通的作用,因为它太平常了,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刻不在进行着沟通,但我们却没有很好的掌握沟通的艺术,特别是与孩子的相处中,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话说孩子是早上东升的太阳,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会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影响着这东升的太阳是否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希望。
而沟通,自然要从心开始,用心与孩子交流,才会得到孩子最纯真的信任。
二、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要想实现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除了要用心以外,还要注意运用一定的技巧。
(一)尊重孩子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尊重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前提,也是与孩子的沟通必不可少的条件。
尊重孩子就是要承认孩子的人格尊严、倾听孩子的意见、接纳孩子的感受、包容孩子的缺点、分享孩子的喜悦……这份尊重是无条件的,它不是取决于孩子的言行表现而是对孩子的整体接纳(尤其对暂时后进的孩子更要尊重和相信他的价值和潜能)。
要想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必须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是通情达理的,是尊重他的,他们才会想说就说、畅所欲言,才敢与你讲真话、说实话。
所以要有效与孩子沟通,尊重是得到他们信任的前提。
(二)了解孩子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基础沟通自然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我们要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喜好。
沟通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聊天,在聊天中,密切观察孩子对哪些事物感兴趣,了解他最近是否遇到苦恼的问题,然后就孩子的想法和喜好寻找话题进行交流,这样会激发孩子和我们交谈的兴趣,促进沟通的有效进行。
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与他们一起读他们喜欢读的书,听他们喜欢听的歌,看他们喜欢看的节目,了解他们的时尚语言,研究他们的酷文化,参与他们的交谈和讨论……如此,孩子才会更容易接纳我们,把我们当作朋友,从而愿意像我们倾吐他的心声(三)敞露心扉是实现有效交流的手段敞露心扉就是在沟通中对孩子以诚相待、向孩子敞露内心。
在交流中,我们也可以和孩子谈及自己的工作情况、回顾分析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肯定取得的成功,承认遭遇的失败,痛惜留下的遗憾;向孩子表述自己的展望和追求,描绘未来的成功与美好,预测可能出现的不测和困境;同时鼓励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不仅可以在交流中教育了孩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与孩子间的平等、尊重与信赖,从而促进沟通中的情感交流。
这样,就能更容易在与孩子之间搭建沟通的心桥。
(四)找准兴奋点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关键和孩子交流要想有收获,关键是选准交谈的突破口。
我们要从孩子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消除顾虑,打开心扉。
要和他谈谈他喜爱的球类、崇拜的明星,讲讲他最新玩的游戏和最近看的玄幻小说,议议与同学的关系、老师讲课的特点,说说他的近期打算以及学校发生的新鲜事,甚至可以问问有没有感到好感的异性同学等等。
总之,包括感情与理想、休闲与娱乐、哲学和历史、科学及社会等等在内的一切孩子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谈及。
然后在良好的氛围中,慢慢的增进对孩子了解,让交流更加顺利的进行。
(五)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沟通的艺术。
根据许多成功的经验,与孩子沟通的艺术,主要表现在善于倾听、有技巧地提问、有足够的耐心等几个方面。
首先,倾听是加强沟通的前提。
聆听是了解孩子、实现有效交流的最佳法宝。
聆听的过程是孩子倾诉心声的过程,是我们了解孩子苦乐的过程。
青少年尤其需要被聆听、被了解、被接纳。
因为他们受到许多压力,却无处表达、申述;另一方面,由于内分泌的影响,孩子的情绪相当不稳定。
若我们愿意倾听他们的苦恼,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这会让我们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建立信任、有效的沟通。
同时要注意在交谈中引伸一两义,表明你对他的话极感兴趣,但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叙述。
其次要有技巧地提问。
提问是我们了解孩子、与孩子交流的重要方式。
但“问”是要讲究艺术的。
问的前提是充分尊重孩子、不伤孩子的自尊心。
问的目的是引导、期望或鞭策。
所以在交流中对孩子不可问得过多过细,不能采用审问、质问的态度和口气;应该是关切地问、轻声地问、委婉地问,暗示地问、提醒式地问,不能想知道什么就问什么,直奔主题。
三是要有耐心。
由于与孩子之间在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互相理解沟通需要一个过程,若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这需要我们在交谈中要有耐心地倾听、引导。
因为性格外向的儿童比较容易沟通,而性格内向的儿童则较难沟通。
如果没有耐心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抵触甚至恐惧心理,沟通也就常常会失败。
因此在沟通过程中,我们要有耐心,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善于寻找双方的共通点,善于趁热打铁,“哪壶先开提那壶”,这样双方的沟通就较容易成功。
以上这些只是与孩子沟通的一些基本的渠道和技巧,但是,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沟通却又有着不同的具体运用和方法。
下面,我从不同的年龄阶段浅谈一下如何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
三、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一)幼儿阶段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才上幼稚园的幼儿还处于懵懂期,单纯而没有戒心。
这时候,我们与他们进行交流时,需要把自己变成孩子,和他们融在一起,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承认态度让孩子对我们产生一种距离感和恐惧感。
所以,与幼儿沟通时我首先会把自己变成他们的一份子,与他们玩成一片,然后在与他们的玩耍中慢慢的了解他们的性格,针对不同的性格和他们不同的喜好与他们进行沟通和引导,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这个世界。
这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
0~6岁的孩子都是好奇宝宝,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是他们细想火花的一次闪现,如果随意对待,敷衍了事或者信口雌黄,那么你可能扼杀了孩子一次具有创造性的想法或把孩子引到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上。
所以对孩子在交流中提出的问题,我会有耐心、认真地回答,并且在方式上尽量采用拟人化或童话式的方法给孩子讲解,符合孩子“泛灵”的特点,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孩子的童心,也可以在沟通中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还可以增加孩子对我的信赖感。
(二)小学阶段已上小学的孩子已对这个世界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这时与孩子的沟通应该用朋友兼老师的身份去与孩子交流,要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
所以与已上小学的孩子交流时,我会首先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他们进行交谈,尊重他们的一切言谈举止,平等、真实地感受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欢乐与苦恼,与他们一起玩他们喜欢的游戏,并在初步的交谈中表示对他们的的赞赏,以此来获得他们的初步信任。
然后,在初步的交流中观察出孩子的不同性格,针对他们不同的性格进行更深一步的沟通。
如果是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则在取得他们的初步信赖后,在与他们的玩耍中对他们的言行举止还有世界观进行一定的引导。
比如,对于喜欢玩游戏机的孩子,我会尊重他们的爱好,还会融入他们与他们一起玩,在玩的同时推荐他们玩一些玩与学习相结合的益智类小游戏,并且会引导他们要学习玩耍两不误,限制他们玩游戏的时间。
如果是内向的孩子,我会与他们讲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一步一步的把他们引到交流中,然后找到他们喜欢的事物,围绕着他们的喜爱之物进行的沟通更容易进行,这时在交流中我会不时的表示对他们的赞赏和鼓励,让他们变得自信,愿意与人交流。
(三)青春期青春期(12-18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重要成熟时期,对每个人一生有重要的影响。
而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越来越成熟,有很多个人自己的想法,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些可能是相对不够成熟,甚至是很幼稚,而沟通的不对称性,容易导致学生不能够理解我们的意图,所以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沟通若是没有把握好交流的态度与技巧,沟通会经常难以进行。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是有效沟通的前提,进入了青春期的孩子有着以下的特点:逆反,独立意识的增强让青春期的孩子“满身带刺”;独立,青春期的孩子开始越来越独立;迷茫,情绪波动大让青春期的孩子也很苦恼;孤独,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朋友;自卑,对自我的关注带来困惑;虚荣,自尊心发展的曲折进程;嫉妒,青春期的心理暗伤。
这个时期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知心姐姐,所以在交流中首先要注意的是理解,要理解他们的苦恼与叛逆,而不是把他们的逆反看成无理取闹。
我会尝试与他们交谈一些自己青春期时期叛逆的那些事和一些搞笑的糗事,表示对他们各种心理的理解和尊重,以平等的地位与他们交流,这时的我既是姐姐,也是朋友,用心去倾听他们所倾诉的酸甜苦辣咸。
若是内向或者戒备心强些的孩子,则投其所好。
在实践中,我会利用青少年表现欲和好奇心,投其所好,来寻找交流契机的。
比如:你的钢琴是几级?你跆拳道什么带?给我说说日语你好怎么说?你会自己烧烤吗?咱们比赛看谁先到山顶,你知道为什么……等等。
如果有了交流的突破口,我则会在交流中慢慢的了解他们的的喜好,根据他们的喜好来深入我们之间的沟通,同时在交流中适当的敞露自己的心门,取得相互之间的信赖。
由于青春期孩子的自卑感,我在了解了他们的喜好后,会对他们各种或靠谱或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表示支持,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同时也加深我们之间的沟通。
若是在理解、尊重、平等、真诚的基础上与青春期的孩子交了朋友,接下来的沟通也就顺利了。
四、结语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声音、语气和肢体动作,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
不管是语言沟通或是非语言沟通,要取得有效的结果,均要从心开始,只有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才更让人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