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law International用学相长(美国法篇)
WestlawNext数据库中常用法律信息资源检索技巧

WestlawNext数据库中常用法律信息资源检索技巧关键词:WestlawNext;法律数据库;法律信息资源;检索技术Keywords:WestlawNext;legaldatabase;legalinformationresources;retrievaltechnology0引言法律文献具有一般文献特性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法律文献按其效力的不同分为三类:第一,原始法律资源(PrimarySources),具有强制的约束力;第二,二次法律资源(SecondaryMaterials),没有法律效力,只是在不同程度上有一定说服力;第三,法律检索工具(FindingTools),用来查找其他法律文献的工具。
原始法律资源主要指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制定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法律解释等,在英美法系国家还包括司法判例和决定,这类资源具有法律效力,具有规范性,也称为“规范性法律资源”。
二次法律资源,指的是所有解释、研究、探讨和评论法律的文献和信息,或者说非原始资源的法律信息或文献就是属于二次法律资源,如法学评论文章、法学专著、教材、法律和判例解释或释义等,二次法律资源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故称为“非规范性法律资源”。
法律检索工具一般也纳入二次法律文献一并讨论。
1WestlawNext数据库简介1.1数据库特色功能1.1.1WestSearch搜索引擎WestSearch是专门为法律检索设计的搜索引擎,整合了各类工具,如钥匙码检索系统、关键引用、要点以及二次文献等,能针对检索问题快速找到相关文献。
1.1.2钥匙码检索系统(WestKeyNumbersystem)依据相关主题或者钥匙可以在钥匙码系统上进行综合检索,相关问题的所有出版文献都能够查找到。
West的法律编辑编写的法律要点(headnotes)按照主题分类與钥匙码系统所载的钥匙码相匹配。
1.1.3关键引用(KeyCite)1.1.4HeadnotesWest的专业编辑(律师)将附有相关评介的每个法律点都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并且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查找连接词,使读者搜寻结果准确。
万律数据库改版用法详解之查案例

19
本学期课题组要做, 中国专利法与美国专 利法案的比较研究
20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4年启动了专利法第四次全面修 改研究工作 – 修改草案:
第八章 专利的实施和运用
• 第七十六条(新增X4条) 各级专利行政部门应当促进专利实施和运 用,鼓励和规范专利信息市场化服务和专利运营活动。 • 第七十七条(原第十四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 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 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 费。 • 第七十八条(新增X5条) 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自职 务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权之后合理期限内,既未自行实施或者作好实施 的必要准备,也未转让和许可他人实施的,在不变更专利权属的前提 下,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可以与单位协商自行实施或者许可他人实施该 专利,并按照协议享有相应的权益。 • -------------Westlaw China
2003 1998 2004
Citing References
1995
Table of Authorities and History
Negative Treatment
1993
1991
1980
41
Westlaw Next 最值得拥有的检索工具
42
Diversity
Quality
Depth 深度
37
Westlaw Next 判例为您提供历史资料
Direct History
38
Westlaw Next 判例为您提供引用参考资料
39
Westlaw Next 判例为您提供参考先例
国际十进分类法

國際十進分類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UDC毛慶禎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一、緒論二、出版單位三、版本•MRF•英語以外的版本四、類表五、電腦化六、七、緒論國際十進分類法是通用型分類法, 它的本意是供書目分類之用, 後來發現也適合用於多媒體資料的分類, 甚至在網路資源的整理上, 還有非常傑出的表現。
它的結構很有彈性, 隨時都有新的空間容納新的學門。
採用數字及標點符號為其標記, 與語文無關, 至今已被譯為包括中文在內的23種文字, 英文版不僅盛行於英語系地區, 隨著盎格魯撒克森文化的流行, 也被其他國家採用。
國際十進分類法是逐漸累積而形成的分類法,直到1904年至1907年間,才以法文出版一個較完整的版本,通常以這個版本當成它的第一版。
有33,000個類目,當時人稱布魯塞爾分類法。
原書名為:Manuel du repertoire bibliographique universel。
出版單位1894年,比利時人歐特萊(Paul Marie-Ghislain Otlet, 1868-1944)與拉方庭(Henry LaFontaine)為了編輯全球書目所需,參考杜威十進分類法第五版,採用其大類及部份類目名稱,改編成國際十進分類法,Classification Decimale Universelle。
為了管理國際十進分類法, 於1895年9月12日歐特萊與拉方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成立國際書目協會(Institute International de Bibliographie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ibliography, IIB),辦公室設在布魯塞爾,稱為International Office of Bibliography(OIB)。
1895年,比利時政府把它納入內政部(Ministry of Interior and Public Instruction)之下,具有半官方的性質。
max plank encyclopedias of international law

max plank encyclopedias of international law Max Planck Encyclopedias of International Law (MPEPIL)是Max Planck协会的一个项目,始于2004年。
它之前被称为《国际公法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在1991-2001年间出版。
MPEPIL的主编是德国著名的马克思普朗克协会比较公法和国际法研究所所长Rdiger Wolfrum博士,出版机构为牛津大学出版社(OUP)。
MPEPIL是一个全面的在线参考工具,旨在为国际法领域的各个方面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信息。
该百科全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全面的、以主题为基础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的法律问题,将所有国际法领域都包含在内。
它提供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的论文和评论,以及来自国际法院、国际仲裁庭和其他国际法庭的判决和裁决。
MPEPIL的内容由1700多篇学术论文组成,涵盖了国际法的所有方面,包括人权法、海洋法、国际刑法、国际环境法等。
该百科全书还提供了一系列全面的指南和手册,帮助学者、学生和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国际法。
总的来说,Max Planck Encyclopedias of International Law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资源,为国际法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全面的参考信息。
美国知识产权法

美国知识产权法课程主题内容1.知识产权法的宪法基础2.思想表达二分法3.作品受保护的实质条件4.合理使用制度5.虚拟角色的版权保护6.受商标法保护的客体7.商标的显著性 8.混淆的可能性 9.商标淡化10.可专利的主题 11.等同原则 12.商业方法专利13.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14.形象权的保护第一讲 美国知识产权法概述1.宪法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2.联邦法与州法在知识产权的作用3.美国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范围背景知识1.美国的国家机构)即联邦层面与州层面的法院2.美国的双轨制法院系统(dual court system上诉法院13个区域上诉法院12个 1个联邦上诉法院1.美国的宪法与知识产权立法Article1 section8国会有权规范与外国的贸易、各州之间的贸易以及与印第安部落的贸易。
(与US Cons.1.8(3)不正当竞争和商标有关的立法)(贸易条款)为了促进科学和实用技术的发展,国会有权保障作者和发明者在有限的期间内US Cons.1.8(8)就他们各自的作品和发现享有专有权利。
(版权与专利条款)联邦一级的商标法和不正当竞争法都规定在1946年的兰哈姆法中问:我国宪法有无版权商标条款,若无是否需要补充无2.联邦法和州法关系:①最高权力条款规定了联邦法效力优先于州法(即美国宪法,符合宪法规定的法律和美国签订的条约)②州法构成联邦法律的补充(尤其在版权法上,因联邦法没规定)例子:1992年在视觉艺术家保护之前,精神权利不受保护,但现在的精神权利也只是部分。
州立法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商业秘密,思想观念,形象权,反不正当竞争3.知识产权的范围专利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思想观念提供法 商标法 形象权保护法 版权法4.知识产权与鼓励机制)功利主义学说(Utilitarianism知识产权既不是天赋人权,也不是依据公平公正原则而获得的权利,而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设计,以赋予某些智力劳动成果以财产权的方式,鼓励作者、发明者和商家创造出更多的信息产品,达到有利于社会的某种目的。
传教士与19世纪美国的汉学及中文图书收藏——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麦嘉缔图书馆谈起

传教士与19世纪美国的汉学及中文图书收藏 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麦嘉缔图书馆谈起杨继东①摘要:本文根据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和档案馆最新发现的材料,考察了美国长老会赴华㊁日传教士麦加缔的生平和事迹以及他所创立的一个早期东亚图书馆,并以此为基础,对基督教传教士与美国早期汉学的关系作了一些发掘和阐述.基督教传教士在西方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性早已为中外学者所熟知.美国由于建国较晚,直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开始向华派遣传教士,而此时欧洲的汉学已经开始进入学院化的阶段.②不过美籍传教士带回来的中文文献资料以及他们自身的学术活动还是对本国的汉学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③在对西方汉学史的研究中,迄今为止的注意力似乎过于集中在一些多产的①②③杨继东(Y a n g J i d o n g),美国密歇根大学亚洲图书馆馆长(H e a d,A s i aL i b r a r y,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c h i g a n).H e r b e r tF r a n k e, I nS e a r c h o f C h i n a:S o m eG e n e r a l R e m a r k s o n t h eH i s t o r y o f E u r o p e a n S i n o l o g y ,E u r o p eS t u d i e sC h i n a:P a p e r s f r o m a n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f e r e n c eo nt h e H i s t o r y o f E u r o p e a nS i n o l o g y(L o n d o n:H a nGS h a nT a n g B o o k s,1995),p p.12-14.中国学者对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比如裨治文(E.C.B r i d g m a n)和卫三畏(S a m u e l W.W i l l i a m s)等人对美国汉学的贡献已经有很多讨论.这里我只举一篇不太常见的英文文章: M i c h a e l C.L a z i c h, E.C.B r i d g m a na n dt h e M i s s i o n a r y R o o t so fA m e r i c a nS i n o l o g y ,S i n oG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a lR e l a t i o n sJ o u r n a l,20(1998),p p.13-33.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1卷,2011年3月传教士与19世纪美国的汉学及中文图书收藏主流学者身上,而对那些为数众多但学术成果相对有限的研究人员则不太重视.事实上,正是后者构成了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学术界的主体,他们的集体思维方式和研究兴趣的演变也决定着学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要讲述的19世纪美国来华传教士麦嘉缔(D i v i eB e t h u n e M cC a r t e e)就是这样一个相对默默无闻的人物.但是他跟许多同时代的传教士一样,对美国早期东方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对麦嘉缔产生兴趣纯属偶然.几年前,我在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工作,负责管理该馆的中文图书.宾大是美国东北部著名的常春藤盟校之一,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美国东亚图书的收藏史时,很少注意到该校,因为它的东亚文献收藏量比同属常春藤联盟的哈佛大学㊁普林斯顿大学㊁哥伦比亚大学㊁耶鲁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校要小得多.宾大的中国研究专业肇始于1938年,那一年该校的东方学系聘请到了刚从中国回到美国的卜德(D e r k B o d d e)担任中国学教授.尽管只有三十来岁,卜德当时俨然已是美国中国学界的一颗新星,并与北京等地的政学两界保持着紧密联系.①他到达宾大以后,对该校图书馆的中文资源作了一番调查,发现馆内有若干箱中文线装书.这些书籍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政府的捐赠.原来早在1926年,也就是美国独立150周年的时候,费城曾经举办过一次世界博览会.②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即北洋政府)选送了一批国内印刷最为精致的图书参展,其中包括杨守敬«历代舆地图»的首版以及清光绪年间刻«大清会典»(全套含图)等.博览会结束后,中国方面将这批书籍无偿捐赠给宾大.卜德在了解这些大套书籍的来源后,没有对图书馆里其他一些中文书籍的来源进行深究,并在此后发表的两篇①②2003年卜德去世后,其家人将他的一些私藏书籍和文物捐赠给宾大图书馆.我在整理时发现许多来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学者和政治家的信件和礼物,其中包括黎元洪㊁冯友兰等人书写的字幅.作为美国独立运动和宪法起源地的费城总共举办过两次世界博览会,而且每次都值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上一笔.第一次是在1876年也就是美国独立一百周年的时候举行.清政府派遣到美国留学的第一批幼童参观了该博览会并受到格兰特总统的接见,而当时的中国知识界也从李圭的«环游地球新录»一书中了解到此次博览会的盛况.李圭此书近年由C h a r l e sD e s n o y e r s译成英文(AJ o u r n e y t ot h eE a s t:L iG u i sA N e w A c c o u n to f a T r i p A r o u n dt h e W o r l d.A n n A r b o r: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i c h i g a nP r e s s,2004).译者在书中公布了现藏于费城公共图书馆(F r e e L i b r a r y o fP h i l a d e l p h i a)的一些清政府所送展品的照片.短文中均表示宾大的中文图书收藏起源于1926年的世界博览会.①这个结论从1939年形成以后一直维持到2007年.那年5月的一天,我在翻阅一本馆藏清嘉庆年间刻«经余必读»的时候,在扉页上发现一个藏书章,其内容是 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 麦嘉缔图书馆 (L i b r a r y o f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n n s y l v a n i a,T h eM cC a r t e eL i b r a r y).由于在今天的宾大图书馆系统内没有这样一个分馆,我立刻对此章产生了兴趣,翻开书本后又在正文首页的书眉发现一行暗淡但仍可依稀辨认的手写字迹: D.B.M c C a r t e e,1869 ,这更使我感觉意义重大.在此后若干星期内,我进行了一些深入的调查,最后终于初步复原了美国最早的东亚图书馆之一麦嘉缔图书馆的历史.作为一个在亚洲度过其鼎盛年代的人物,麦嘉缔在中国的知名度比在美国要高得多.多种研究19世纪西方传教士的中文论著都提到过他.但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研究要数浙江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田力于去年完成的一篇学位论文.②此文对相关的中文材料以及在中国所能获得的英文材料搜罗得相当详尽,完整地勾画了麦嘉缔在东亚时期的主要经历.我在这里先以田文为基础,对麦氏的生平作一个简单归纳.对于田文里已经有的内容,将不再提供注解.麦嘉缔于1820年出生在美国一个基督教新教长老会(P r e s b y t e r i a n C h u r c h)牧师的家庭.其家庭原先居住在纽约,但在麦嘉缔出生之前已经迁到费城.从英国殖民时代开始直到19世纪前半叶,费城是美国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教育和科学活动的中心③,长老会等教会组织的总部亦坐落于该城.1840年,麦嘉缔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④1843年10月,他作为美国长①②③④B o d d e,D e r k. O u rN e w C h i n e s eC o l l e c t i o n. T h e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n n s y l v a n i aL i b r a r yC h r o n i c l e,7.3-4(1939),60-65; O u rC h i n e s eC o l l e c t i o n. T h e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n n s y l v a n i a L i b r a r y C h r o n i c l e,12.1(1944),p p.38-43.田力:«长老会传教士麦嘉缔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6月2日答辩通过.美国最早的银行㊁公园㊁公立学校㊁图书馆㊁剧院㊁植物园㊁动物园㊁艺术博物馆㊁医院㊁药学院㊁法学院以及美国哲学学会(A m e r i c a n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S o c i e t y)和美国医学学会(A m e r i c a n M e d i c a l S o c i e t y)均成立于费城.参看h t t p://w w w.u s h i s t o r y.o r g/P h i l a d e l p h i a/p h i l a d e l p h i a f i r s t s.h t m l.麦氏的博士学位论文尚存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的善本与手稿部,书号为378.748P OM1840.1.8.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1卷,2011年3月传教士与19世纪美国的汉学及中文图书收藏老会教会派遣到中国的第一批医务传教士之一,从纽约启程坐船去中国.①在香港㊁澳门等地作短暂停留后,麦嘉缔于1844年6月抵达其传教的目的地宁波.此后三十多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他都住在中国,主要在宁波地区传教,不过足迹最远曾到达山东烟台地区.在到达中国以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麦嘉缔迅速掌握了中文口语,包括官话和宁波地区的吴方言.②他是第一个将«圣经»翻译成一种用拉丁字母拼写的中国方言的两个传教士之一.他用中文出版了数十种著作,其内容涉及宗教㊁历史㊁天文和地理.其中有些传播现代科学的著作如«平安通书»曾经对晚清思想家魏源等人产生过较大的影响.③在宁波,麦嘉缔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基督教男校,该校后来发展成为之江大学.他抚养的一个早逝教友的女儿金韵梅(又名金雅妹,英文作Y a m e iK i m)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个留学海外的女学生,20世纪初归国后对清末民初的中国医学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麦嘉缔逐渐参与了中西之间及中日之间的外交关系中.他因中文口语能力出色被在沪美国外交使团看中④,并在西人与太平天国的接触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此后他还在美国驻沪领事馆①②③④田力的论文提到了家庭影响在麦嘉缔决定投身于传教事业过程中的作用.这里我想补充的是,美国赴华医务传教士的先驱伯驾(P e t e rP a r k e r,1804-1888)曾于1841年访问费城,宣传其在华传教的经历并征募更多的教士加入其行列.他的访问在当时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生中造成不小的影响,并直接导致了两个与中国有关宗教社团的成立,即 费城中国医务传教协会 (C h i n aM e d i c a l M i s s i o n a r y S o c i e t y o fP h i l a d e l p h i a)和 费城妇女中国协会 (L a d i e s C h i n e s e A s s o c i a t i o no fP h i l a d e l p h i a).参见P e t e r P a r k e r, R e p o r t o f t h eM e d i c a lM i s s i o n a r y S o c i e t y, T h e C h i n e s e R e p o s i t o r y,12(1843),198-199.另参见K a i y i C h e n,S e e d s f r o mt h eW e s t:S t.J o h n s M e d i c a lS c h o o l,S h a n g h a i,1880-1952(C h i c a g o:I m p r i n t P u b l i c a t i o n s,2001),p p.57-59.伯驾的访问应该对麦嘉缔产生相当影响.田文已经根据英文资料指出麦嘉缔高超的语言水平.宾夕法尼亚大学档案馆至今保存着一卷麦嘉缔去世前遗赠给母校的丝质中文卷轴,这是麦氏离开中国以前得自宁波当地的一个绅士的赠别题诗.诗中提道: 君产欧西我浙东,本来言语不相通.羡君三寸玲珑舌,为我声声操土风.中华文艺熟能详,朗诵雎逑第一章.旁及二三才子笔,闲来喜与友评量. 其下还有小注云: 君自谓好观演义三国及水浒传. 这是麦氏的中国友人对其语言能力的评价.P e t e r M.M i t c h e l l, T h e L i m i t so f R e f o r m i s m:W e i Y u a n s R e a c t i o n st o W e s t e r n I n t r u s i o n, M o d e r nA s i a nS t u d i e s,6.2(1972),200.美国在华外交使团对麦嘉缔语言能力的评价可参见E l d o n G r i f f i n,C l i p p e r sa n d C o n s u l s:A m e r i c a nC o n s u l a ra n d C o mm e r c i a lR e l a t i o n sw i t h E a s t e r n A s i a,1845-1860(A n n A r b o r:E d w a r d sB r o t h e r s,1938),p.113.里担任过副领事等职,但是最后因不喜闲杂公务而辞职.从1872年起,麦嘉缔受清廷指派,赴日本交涉遣返被扣押的玛也西船上华工事宜.事后受到日方邀请,在新式的开成学校(东京大学前身)讲授拉丁文和自然科学.此时他原先用中文出版的«真理易知»一书早由美国长老会的著名赴日传教士赫本(J a m e sC.H e p b u r n,与麦嘉缔同样毕业于宾大医学院,以创立日文罗马字体系而著称)译成日文,成为整个东亚在19世纪最普及的基督教通俗读物.①1877年后,他往来于中日之间,并一度加入清廷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的使团,担任秘书及英文翻译等职,俨然成了中国的外交官员,并且颇受何的器重.1880年,麦嘉缔从日本携家人一起回到美国.此后七年间他基本上一直在费城和纽约度过.但是到了1887年,他再一次接受长老会的委派启程前往东亚,此后12年里他基本上都在日本从事传教事业,只是在1888年短暂去过厦门.1899年8月,高龄而且患病的麦嘉缔最后一次离开东亚,坐船回美国.但是他的健康状况显然已经不允许他长途跋涉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费城.1900年7月17日,麦嘉缔在旧金山去世,终年八十岁.麦嘉缔是19世纪美国传教士中比较特殊的一个.他不仅在东亚度过了生命的一大半时间,而且与中日两国均建立深厚关系.他的日语能力水平可能不如中文出色②,但是应该也相当不错.至少在何如璋看来,此君 于汉和文字语言无不通晓 ③.他去世以后,立刻有人指出像他这样熟悉两个东亚国家的人在美国是前无古人的.④麦嘉缔一生的主要写作和出版活动是用中文进行的,显然他将传教所在地的民众视作自己最主要的读者和听众.但是与许多其他来华西方传教士一样,麦嘉缔始终与母国的知识界保持着联系,并向美国的机①②③④有关麦嘉缔在日本的经历,除了田力论文引用到的已经译成中文的若干日文文献外,尚可见吉田寅,«マッカーティ»(即麦嘉缔名字的日文拼写),载于«日本キリスト教歴史大事典»(東京:教文館,1988),1323页.以及同氏,«入華宣教師マッカーティーと中国語布教書»,载于«立正大学文学部论丛»,第94期(1991年),19-29页.我作此推断的根据是麦嘉缔用中文写作和出版了大量的书籍,但是似乎没有用日文出版过.麦嘉缔于光绪六年(1880)离开日本以前,何如璋赠送给他一个字幅,上书 相助为理 四个字,底下还有一段文字记述了麦氏的生平和成就.此字幅现存宾夕法尼亚大学档案馆.H e n r y W.R a n k i n, M e m o i r o fD i v i eB e t h u n eM c C a r t e e, T h eN e w E n g l a n d H i s t o r i c a l a n dG e n e a l o g i c a lR e g i s t e r,S u p p l e m e n t a r y N u m b e r(1900),x l i i-x l i i i.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1卷,2011年3月传教士与19世纪美国的汉学及中文图书收藏构㊁组织㊁民众和学者不断传播有关东亚的信息.下面就根据我个人所见的有关资料介绍一些情况.作为一名医学博士,麦嘉缔跟当时许多美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研究自然界有着浓厚兴趣,并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博物学者(n a t u r a l i s t).①到达中国以后的最初几年内,对宁波地区的动植物尤其是昆虫进行研究似乎成了他最主要的业余兴趣.在传教之余,他收集和制作了大量的标本,并将它们发送回家乡的科研机构.出版于1851年的«费城自然科学院公报»提到,该院收到了麦嘉缔捐赠的216件中国昆虫标本,它们分属120个物种.②显然,这是麦嘉缔在中国最初几年的科学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成果.出版于1859年的«美国地理与统计学会学报»第一卷第一期中也提到麦氏是该会的通讯会员③,这说明当时他对母国的自然科学界的最新动态有密切的跟踪,并积极加入合乎自己兴趣的新组织.不过作为一名传教士,麦嘉缔的主要使命是在异国他乡传播他所信仰的宗教观念.而深入了解所在国的语言㊁文化和民俗则是完成这个任务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宗教使命感的驱动下,他的学术兴趣慢慢地从自然科学转向了人文科学尤其是东方学.有证据表明,在整个传教生涯中,麦嘉缔与美国东方学会(A m e r i c a nO r i e n t a l S o c i e t y)始终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成立于1842年的东方学会是19世纪美国研究亚洲的最重要学术团体.该学会的学报显示,早在19世纪50年代初麦嘉缔就开始向该会赠送自己出版的中文书籍.④但是他积极参加该学会的学术活动似乎是60年代末的事情.1869年,麦嘉缔曾经携妻子和养女金韵梅回过一趟美国.当年10月下旬,他参加了美国东方学会①②③④N a t u r a l i s t一词在19世纪末以前被广泛用来指称研究自然界及其历史的科学家.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的学科划分日益细致,这个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R e p o r t o f t h e C u r a t o r s, P r o c e e d i n g so f t h e A c a d e m y o f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o f P h i l a d e l p h i a,5(1850-1851),p.131.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M e m b e r s, J o u r n a lo f t h e A m e r i c a n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a n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o c i e t y,1.1(1859),i i i.A d d i t i o n s t o t h eL i b r a r y a n dC a b i n e t o f t h eA m e r i c a nO r i e n t a l S o c i e t y,M a r c h,1851-A p r i l,1852, J o u r n a l o f t h eA m e r i c a nO r i e n t a l S o c i e t y,3(1853),x x v i; A d d i t i o n s t o t h eL i b r a r y a n dC a b i n e t o f t h eA m e r i c a nO r i e n t a l S o c i e t y,F e b.,1853-J u l y,1854 ,J o u r n a l o f t h eA m e r i c a n O r i e n t a l S o c i e t y,4(1854),v i.在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N e w H a v e n)市召开的一次大会.两年后出版的学会学报里有一篇对这次年会的详细报道.①会议收到的九篇论文中,有三篇的作者是分布于亚洲各地的美国传教士,他们与来自耶鲁大学㊁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大学的教授一起宣读论文并进行讨论.这个事实本身反映出传教士在19世纪美国的亚洲研究学界的重要地位.麦嘉缔是这三个传教士中的一个,其报告的内容摘要刊登在两年后出版的«美国东方学会学报»上.据此文献,麦嘉缔在会上展示了一幅郑板桥(被拼写为C h e uP a nGk i a u)于乾隆十二年(1747)所作并书的«潍县新修城隍庙碑»的拓片,然后解释了碑文的内容,并对其中反映的中国士绅阶层的宗教观念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不过在我们今天看来,此文更接近于一篇翻译作品,而不是研究性的论文.报告结束以前,麦嘉缔还展示了一套精美的出自杭州某佛教寺院的十八罗汉石雕拓片,并将它们赠送给了东方学会.大概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麦嘉缔被接受为学会的正式会员.②如前文所述,在19世纪80年代,麦嘉缔曾从东亚回国并停留数年之久.在此期间,他积极参加了东方学会的活动.1881年10月,学会在纽黑文召开会议.麦嘉缔本人当时在纽约,因故未能列席,但是他委托他人向学会赠送了一些日本佛教的文物,包括拓片㊁经卷和照片等,并对这些物品上的中日梵文字作了解释.③1884年,麦嘉缔出席了东方学会举办的两次大型学术会议.第一次会议于5月在波士顿(B o s t o n)市举行,麦嘉缔在会上发言,追忆刚刚去世不久的东方学会前主席㊁耶鲁大学以及整个北美地区的第一个汉学教授㊁美国赴华传教士的先驱之一卫三畏④,他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与卫氏的长期交往以及从后者获得的鼓励和影响.10月,麦嘉缔又参加了东方学会在巴尔①②③④ P r o c e e d i n g a tN e w H a v e n,O c t o b e r21s ta n d22n d,1869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A m e r i c a nO r i e n t a lS o c i e t y,9(1868-1871),l x-l x i i.19世纪美国学术团体的刊物经常刊登会员名单.麦嘉缔的名字出现在东方学会学报刊登的会员名单里好几次,参看J o u r n a l o f t h eA m e r i c a nO r i e n t a l S o c i e t y,9(1868-1871),l x x;10(1872-1880),c x c i x;等等.P r o c e e d i n g sa t N e w H a v e n,O c t.26t h,1881 ,J o u r n a lo f t h e A m e r i c a n O r i e n t a l S o c i e t y,11(1882-1885),l x x i i.P r o c e e d i n g s a tB o s t o n,M a y7t h,1884, J o u r n a l o f t h eA m e r i c a nO r i e n t a lS o c i e t y,11(1882-1885),c l x x x v i i i.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1卷,2011年3月传教士与19世纪美国的汉学及中文图书收藏的摩(B a l t i m o r e)市召开的研讨会.从后来发表的会议纪要①看,此次会议上总共收到了14篇论文,其涉及的对象从早期希腊文«圣经»到西亚楔形文字起源,从5世纪的叙利亚文文献到梵文词汇的语源问题,涵盖的地域和时间跨度极大,充分反映出当时美国东方学的初级性以及该学科的包容万象.美国研究中国西藏的先驱者柔克义(W i l l i a m W.R o c k h i l l)也参加了会议并第一次发表了他对密勒日巴«十万歌集»的研究.麦嘉缔被安排在会上第一个宣读论文«论中国和朝鲜文字的起源»(O n t h eO r i g i no f t h eC h i n e s ea n d K o r e a n W r i t i n g).相较于他在15年前的东方学会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这篇报告看上去更像一个真正的学术研究,充满了原创精神,也反映出他对朝鲜文字及其历史有相当的了解.他将八卦图案解释为上古时代不成熟的记事工具,认为毛笔的广泛使用导致了楷书在中国的推广以及假名在日本的起源.他还指出在东亚三国中,只有朝鲜发明了一种真正的字母文字,并对其作了一番详细的介绍.毫无疑问,麦嘉缔的这次的演讲尽管只留下了一篇长度不超过一页的摘要,但是在美国的东亚学史上是应该有一席之地的,很有可能是第一个对东亚三种文字的综合比较研究.除了美国东方学会以外,在19世纪后半叶,麦嘉缔还参加过其他一些人文科学的组织.当他于19世纪70年代供职于清政府驻日使馆期间,加入了 日本亚洲协会 (A s i a t i cS o c i e t y o f J a p a n).②该学会成立于1872年,最初的成员基本上都是英美两国在日本的外交官㊁商人和传教士.③几乎是与此同时,麦嘉缔也加入了 新英格兰历史系谱协会 (N e w E n g l a n d H i s t o r i cG e n e a l o g i c a l S o c i e t y),成为该会的海外通讯会员.④这个创办于1845年的协会是19世纪美国东北部地区最重要的历史学和家谱学组织之一.⑤除了参加有关学会的活动并提交论文外,麦嘉缔等西方传教士对本国汉学①②③④⑤ P r o c e e d i n g sa tB a l t i m o r e,O c t o b e r29t ha n d30t h,1884, J o u r n a lo f t h e A m e r i c a nO r i e n t a lS o c i e t y,11(1882-1885),c c i i i-c c x x x i.L i s t o fm e m b e r s,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A s i a t i cS o c i e t y o f J a p a n,8(1880),x x v.有关该协会的历史可参考其网站:h t t p://w w w.a s j a p a n.o r g.S o c i e t i e s a n d T h e i r P r o c e e d i n g s, T h e N e w E n g l a n d H i s t o r i c a l a n d G e n e a l o g i c a l R e g i s t e r,31(1877),123.详情可参见该协会网站:h t t p://w w w.n e w e n g l a n d a n c e s t o r s.o r g.研究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捐献各种研究资料,尤其是书籍.在整个19世纪中,美国各公私教育机构及图书馆中的零星中文收藏绝大部分来源于个人㊁团体以及外国政府的捐赠,而传教士在这其中的贡献非常突出.麦嘉缔也属于这些慷慨捐赠的传教士之一.本文已经提到他赠予费城自然科学院和美国东方学会的大量礼物,但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捐赠显然是给予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他可能在去世以前十几年就决定要向母校的图书馆捐赠其所有的中日文藏书,而且很有可能于19世纪80年代也就是他在美国居住时间就已经开始移交一部分私人藏书.根据现有的证据,宾大的麦嘉缔图书馆正式成立时间不会晚于1891年.这一年的2月,宾大总图书馆的新楼建成.在新楼启用仪式的讲话中,时任馆长已经提到了麦嘉缔图书馆.①不过麦嘉缔私人藏书的大部分显然是在他去世以后被当作遗赠(b e q u e s t)转交给宾大图书馆的.该馆的一本旧登录簿显示,1900年11月22日,也就是麦嘉缔去世4个月后,大约1000册他捐赠的中日文书籍进入了馆藏.②就这样,美国最早的东亚图书馆之一的麦嘉缔图书馆成立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图书馆独立存在的历史很短.在我的调查过程中,我没有能够找到这个图书馆正式结束的时间.但是很显然,当卜德于1938年来到宾大任教并调查该校图书馆的中文资源时,学校里已经没有人记得曾经还有个麦嘉缔图书馆.造成这个美国早期东亚图书馆神秘消失的原因实际上也很简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些中日文书籍在宾大图书馆内只是一个摆设,而没有真正的读者.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东方学相当发达,其东方学系(D e p a r t m e n t o fO r i e n t a l S t u d i e s)拥有美国东方学会的多名重量级成员以及学会学报的主要编辑.③不过该校的东方学侧重于中东和南亚地区,对于东亚则①②③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n n s y l v a n i aL i b r a r y,e d.P r o c e e d i n g s a t t h eO p e n i n g o f t h e L i b r a r y o f t h e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n n s y l v a n i a,7t ho f F e b r u a r y1891.P h i l a d e l p h i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P e n n s y l v a n i a P r e s s,1891.U n i v e r s i t y o fP e n n s y l v a n i aL i b r a r y,A c c e s s i o n s.现藏宾夕法尼亚大学善本与手稿图书馆(R a r e B o o k a n d M a n u s c r i p t L i b r a r y,V a n P e l tGD i e t r i c h L i b r a r y C e n t e r,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n n s y l v a n i a).李克(A l l y n R i c k e t t), A B r i e f H i s t o r y o ft h e D e p a r t m e n to f O r i e n t a lS t u d i e sa t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o fP e n n s y l v a n i a. 未刊手稿,作于1980年左右.我本人曾于2007年5月27日采访现已退休的李克教授,谨在此对其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1卷,2011年3月传教士与19世纪美国的汉学及中文图书收藏长期没有人关注,也没有开设过相关的课程.由于麦嘉缔图书馆的过早夭折,现在要全面复原其收藏的内容已经相当困难.尽管所有这些中日文书籍上都盖有为该馆特制的藏书章,但是它们已经分散于宾大图书馆的总馆㊁善本与手稿部㊁东亚部㊁旧书仓库㊁考古和人类学图书馆等好几个部门和分馆,而且在馆藏目录中对其来源也没有注明.我曾经花了一定时间进行搜罗,并找到若干种明末清初的版本如«老庄郭注汇解»㊁«芥子园重订本草纲目»和«尚友录»,以及若干日文旧书如«职原抄»和«王代一览».但是由于我本人于2008年离开宾大图书馆,此项工作只能暂时中断.麦嘉缔及其图书馆的故事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角度去审视传教士与美国19世纪的汉学和中文图书收藏的关系.尽管麦嘉缔不是一个大学者,而且其思想观点带有很强烈的基督宗教因素,但他与同时期的许多来华传教士一起对美国的中国研究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传教士关心和研究的重点,如中国的语言和民众的宗教意识等,跟他们的传教事业需要密切相关,同时在塑造美国早期汉学的基本特征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19世纪的特征在今日的美国中国学中仍可以找到.麦嘉缔图书馆的历史给我们的另外一个启发是,在美国还有相当多 隐藏 的与中国有关的材料有待发掘.从19世纪至20世纪初,尽管有不少中国书籍和其他文物通过各种途径来到美国,但是由于当时亚洲研究的整体水平不高以及民众对东方事物兴趣的平淡,很多珍贵的东西被埋没,直到现在仍不为专业学者所知.我在费城期间,除了麦嘉缔图书馆的旧藏以外,还发现过其他不少有研究价值的东西,比如现已被拆除的原费城公民中心(C i v i cC e n t e r)收藏的清政府与美国商团的往来信件,长老会教会档案馆所藏赴华传教士的报告,费城公共图书馆所藏近代中国两次参加世界博览会的记录与照片,美国哲学学会所藏中文书,以及位于费城北郊的赛珍珠故居里的材料,等等.在费城市内以及附近郊区的各种古董店里,19世纪来自中国的文物也比比皆是.可以想见,今后对这类材料的不断发掘,将为对中国文献在海外的流传以及早期中美关系的研究带来新的动力.。
美国国会图书分类法简表

美國國會圖書分類法簡表本館西文圖書採用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參考資料: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 Outline)A|B|C|D|E-F|G|H|J|K|L|M|N|P|Q|R|S|T|U|V|ZA 總類(General Works)AC總集、叢書、別集(Collections. Series. Collected works)AE一般性百科全書(Encyclopedias - General)AG字典及一般性參考書(Dictionaries and other general reference books)AI索引(Indexes - General)AM博物館、蒐集者與蒐集(Museum - General. Collectors and collecting - General) AN報紙(Newspapers)AP期刊(Periodicals - General)AS學會(Academies and learned societies - General)AY年鑑、曆書、名錄(Yearbooks. Almanacs. Directories)AZ學術史、人文科學(History of scholarship and learning. The humanities)[Top]B哲學、心理學、宗教(Philosophy. Psychology. Religion)B哲學總論(Philosophy - General)BC邏輯(Logic)BD思辨哲學(Speculative philosophy)BF心理學(Psychology)BH美學(Aesthetics)BJ倫理學、社會習俗、禮節(Ethics. Social usages. Etiquette)BL-BX宗教(Religions)C 歷史學及相關科學(Auxiliary Sciences of History)C歷史學及相關科學總論(Auxiliary Sciences of History - General) CB文化史(History of Civilization)CC考古學(Archaeology - General)CD外交文書、檔案、印記(Diplomatics. Archives. Seals)CE年表、曆書(Technical Chronology. Calendar)CJ古錢學(Numismatics)CN題銘、金石學(Inscriptions. Epigraphy)CR紋章學(Heraldry)CS系譜學(Genealogy)CT傳記(Biography)[Top]D 古代史及世界各國史(美洲歷史除外) (History: General and Old World) D歷史總論(History - General)DA-DR歐洲歷史(Europe)DS亞洲歷史(Asia)DT非洲歷史(Africa)DU大洋洲歷史(Oceania - South seas)DX吉普賽人歷史(Gypsies)[Top]E-F美洲歷史(History: America)G 地理學、人類學、娛樂(Geography. Anthropology. Recreation.)G地理學總論、地圖集、地圖(Geography - General. Atlas. Maps) GA數學地理、製圖學(Mathematical geography. Cartography)GB自然地理(Physical geography)GC海洋學(Oceanography)GE環境科學(Environmental Sciences)GF人類生態學、人文地理學(Human ecology. Anthropogeography) GN人類學(Anthropology)GR民俗(Folklore)GT一般風俗與習慣(Manners and customs)GV娛樂、休閒(Recreation. Leisure)[Top]H 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H社會科學總論(Social sciences - General)HA統計學(Statistics)HB經濟理論、人口統計學(Economic theory. Demography)HC-HD經濟史地(Economics history and conditions)HE運輸與交通(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HF商業(Commerce)HG財政(Finance)HJ公共財政(Public finance)HM社會學(Sociology - General and theoretical)HN社會歷史、社會問題、社會改革(Social history. Social problems. Social reform) HQ家庭、婚姻、婦女(The family. Marriage. Woman)HS社會團體:秘密會社、慈善機構、俱樂部(Societies: Secret, benevolent, etc. Clubs.) HT社團、階級、種族(Communities. Classes. Races)HV 社會病理學、社會福利、犯罪學(Social pathology. Social and public welfare. Criminology)HX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Socialism. Communism. Anarchism) [Top]J 政治學(Political Science)J一般立法及行政公報(General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papers)JA選集及總論(Collections and general works)JC政治理論(Political theory. Theory of the state)JF政治制度與行政(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administration)JJ北美政治制度與行政(North America)JK美國政治制度與行政(United States)JL加拿大、拉丁美洲等政治制度與行政(Canada, Latin America, etc.)JN歐洲政治制度與行政(Europe)JQ亞洲、非洲、澳洲、大洋洲政治制度與行政(Asia. Africa. Australia. Oceania) JS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JV 殖民地與殖民政策、移出與遷入(Colonies and colonization. Emigration and immigr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JZ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Top]K 法律(Law)K法律總論(Law - General)KB宗教法(Religious Law)KD英國及愛爾蘭法律(Law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Ireland) KE加拿大法律(Law of Canada)KF美國法律(Law of the United States)KG拉丁美洲法律(Law of Latin America)KH南美洲法律(Law of South America)KJ-KK歐洲法律(Law of Europe)KL法律史、古東方(History of Law. The Ancient Orient)KLA-KLW歐亞大陸法律(Law of Eurasia)KM-KPW亞洲法律(Law of Asia)KQ-KTZ非洲法律(Law of Africa)KU-KWW太平洋區域法律(Law of Pacific Area)KWX南極大陸法律(Law of Antarctica)KZ國際法、國際條約(Law of nations)KZA海洋法(Law of the sea)KZD領土、太空法(Space Law. Law of outer space)[Top]L 教育(Education)L教育總論(Education - General)LA教育史(History of education)LB教育理論與實務(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LC特殊教育(Special aspects of education)LD-LG 個別教育機構:大學、學院及中小學(Individual institutions: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schools)LH學院與學校雜誌、報紙(College and school magazines and papers)LJ美國學生社團(Student fraternities and societies, United States)LT教科書(Textbooks)[Top]M 音樂(Music and Books on Music)M音樂(Music)ML音樂文獻(Literature of music)MT音樂教學(Music instruction and study)[Top]N 美術(Fine Arts)N視覺藝術(Visual arts)NA建築(Architecture)NB雕塑(Sculpture)NC描畫、設計、插畫(Drawing. Design. Illustration)ND繪畫(Painting)NE印刷媒體(Print media)NK裝飾藝術、工藝(Decorative arts. Applied arts. Decoration and ornament)NX一般藝術(Arts in general)[Top]P 語言學、文學(Philology and Literature)P一般語言學及文學(Philology and linguistics - General)PA古典語言學及文學(Classical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PB-PH現代歐洲語言(Modern European languages)PJ-PL東方語言與文學(Oriental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PM北極、印地安、人工語言(Hyperborean, Indian, and Artificial languages) PN一般文學史及選集(Literary history and collection - General)PQ羅曼語文學(Romance literatures)PR英國文學(English literature)PS美國文學(American literature)PT德國文學(Germanic literatures)PZ小說與青少年文(Juvenile belles letters)[Top]Q 科學(Science)Q科學總論(Science - General)QA數學(Mathematics)QB天文學(Astronomy)QC物理學(Physics)QD化學(Chemistry)QE地質學(Geology)QH自然史總論(Natural history - General)QK植物學(Botany)QL動物學(Zoology)QM人體解剖學(Human anatomy)QP生理學(Physiology)QR微生物學(Microbiology)[Top]R 醫學(Medicine)R醫學總論(Medicine - General)RA公共醫學(Public aspects of medicine)RB病理學(Pathology)RC內科(Internal medicine. Practice of medicine) RD外科(Surgery)RE眼科(Ophthalmology)RF耳鼻喉科(Otorhinolaryngology)RG婦產科(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RJ小兒科(Pediatrics)RK牙科(Dentistry)RL皮膚科(Dermatology)RM治療術、藥理學(Therapeutics. Pharmacology) RS藥學與藥物(Pharmacy and materia medica) RT護理(Nursing)RV草本藥學、湯森氏醫學、電子醫學(Botanic, Thomsonian, and electric medicine) RX同種療法(Homeopathy)RZ其他(Other system of medicine)[Top]S 農業(Agriculture)S農業總論(Agriculture - General)SB植物栽培(Plant culture)SD森林(Forestry)SF畜牧(Animal culture)SH漁業(Aquaculture. Fisheries. Angling)SK狩獵(Hunting)[Top]T 科技(Technology)T科技總論(Technology - General)TA工程總論、土木工程(Engineering - General. Civil engineering - General)TC水利工程(Hydraulic engineering)TD環境工程、衛生工程(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anitary engineering)TE高速公路工程、道路與路面舖設(Highway engineering. Roads and pavements) TF鐵路工程與營運(Railroad engineering and operation)TG橋樑工程(Bridge engineering)TH營造(Building construction)TJ機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achinery)TK 電機工程、電子、核子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 Electronics. Nuclear engineering)TL自動車、航空學、太空學(Motor vehicles.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TN採礦工程、礦冶(Mining engineering. Metallurgy)TP化學科技(Chemical technology)TR攝影學(Photography)TS製造(Manufactures)TT手工藝(Handicrafts. Arts and crafts)TX家政(Home economics)[Top]U 軍事科學(Military Science)U軍事科學總論(Military science)UA陸軍:組織、分配、裝備(Armies: organization, description, facilities, etc.) UB軍政(Military administration)UC補給與運輸(Maintenance and transportation)UD步兵(Infantry)UE騎兵(Cavalry. Armored and mechanized cavalry)UF炮兵(Artillery)UG 軍事工程、空軍、太空偵測(Military engineering. Air forces. Air warfare. Space Surveillance)UH其它勤務(Other services) [Top]V 海軍學(Naval science)V海軍學總論(Naval science - General)VA海軍:組織、分配、裝備(Navies: organization, description, facilities, etc.)VB海軍行政(Naval administration)VC海軍補給(Naval maintenance)VD海軍水手(Naval seamen)VE鑑隊(Marines)VF海軍軍火(Naval ordnance)VG海軍其它勤務(Minor services of navies)VK航海、商船(Navigation. Merchant marine)VM海軍建築、造船、海軍工程(Naval architecture. Shipbuilding. Marine engineering) [Top]Z 圖書館學(Library Science)[Top]11。
如何在线查找美国法律信息

目录一. 前言二. 美国的法律渊源简介三. 成文法网站四. 判例法网站五. 结束语一. 前言从1995年开始,当万维网(World Wide Web) 在美国首先兴起时,就有不少对法律及英特网(Internet)有兴趣的学者,律师,法学院校,非营利组织率先建立了一批不收费的法律网站或法律网页。
在此挑战下,西法(Westlaw)和Lexis这两家在线(online)法律数据库的龙头老大,以及其他美国法律出版社也纷纷在英特网上设立网站,并将其公司的一部份数据库放开免费,让人检索。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收购和合并,现在所剩的,由私人办的免费美国法律网站已经不多了。
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和各个州政府在老百姓的压力下,却也不断地将联邦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上网,免费让人检索。
目前美国的法律信息的出版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传统的印刷出版,另一种是电子化出版(以光盘和英特网为载体出版)。
由于法律信息的收集,分类,索引,注释,编纂,数据化等出版程序是一个非常专业化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所以在美国,法律图书信息的价格也特别高。
因此,免费的美国法律网站上的信息主要是自90年代以来发布的成文法律和部分判例,而且这些信息大部份未经编辑加工过(editorial enhancement),检索起来不是很方便。
为了帮助在中国的法律工作者免费在英特网上检索美国的法律,本文将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美国法律的主要来源,然后按联邦,地方,法律,行政法规,和判例的分类,一一来介绍免费的法律网站。
二. 美国的法律渊源简介因为美国是从英国的殖民地中独立出来的,所以美国继承了普通法(common law)的传统。
长期以来判例法(case law)一直是美国法律依据的主轴。
同样地,过去对美国法律出版物检索也是以判例法为中心。
这种状况自1930年代起,因罗斯福总统当政后施行新政(new deal),开始逐渐改变。
现在,在检索美国法律时,多数情况下是以成文法为中心,判例法为重要补充。
Westlaw法律数据库介绍-TitleSlide精品文档

20
法学院专用数据库标签——Law School
布莱克法学词典
美国判例法大全
美国联邦成 文法律法重和述规章
银行合美规国联邦政
行政材料
府行政材料
21
美国法律检索标签----US Research
判例法 成文法 行政规章 二次资源
22
Westlaw的取胜之道----编辑队伍、内容和使用者偏好 • 律师编辑:1500名 • 24 步编辑加工过程 • 每年收到来自法院的20多万个判例法中,
有一半以上包含不准确信息
• 编者按(包括法律分类、分级) • 美国使用者偏好: 58% • 使用量排序----来自 统计
通过Westlaw你可以更快地获得更完整的答案
23
汤姆森法律法规国际集团北京代表处 谢谢 Thanks
27
• Nutcase系列教材: • 9种 • 7.5英镑/册
6
Westlaw 法律数据库简介
Westlaw是于1975年由美国West公司开发的全球法律 检索平台。现已发展成为包括英语、丹麦语、西班 牙语和日语等的多语言平台,其网址分别为: • ; •www.westlaw.dk ; •www.westlaw.es ; •www.westlaw.ie ; • .
法律
金融
税务&会计
科技
健康
2006年收入 :31亿美金
14, 600 名员工
北美
国际
Westlaw BAR/BRI Carswell Elite FindLaw West
Aranzadi Westlaw Japan Sweet & Maxwell Westlaw Int’l
S&M Malaysia CompuMark TLR ANZ TLR China TLR Scandinavia
律师检索技术系列之WestlawiCourt

律师检索技术系列之WestlawiCourt技术驱动法律涉外律师必备的核心检索之道作者:吴至诚牛津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微信号:wzzzzzzzzc上期介绍了据称在国内知名度最高的Lexis Library,(戳标题直达:涉外律师检索技术系列之Lexis | iCourt)本期自然就轮到了与它并驾齐驱的Westlaw。
与Lexis类似,尽管Westlaw为诸普通法法域量身定做了偏重于各自法源的版本,其基本用法却无甚差别。
所以虽然本文以作者平时常用的Westlaw UK为例,但这也同样适用于欲检索其它普通法法域的同行。
作为简介,本文将介绍Westlaw的三个功能,分别为:主页检索、法源检索、非法源检索。
(一)主页检索上图是Westlaw的主页,很明显这里只有一个文本框,这就是供大家快速搜索的地方。
作为一个基本常识,大家知道搜索工具有自己的语言,上图左下区域有List of Connectors选项,里面展示了如何输入一段能让检索工具准确明白的语言。
如果无视搜索工具的语言,我们的确可以强行搜索出结果,但搜索精度会大幅降低。
为了适应用户的需求,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上图左下区域有Natural Language选项,这就是Westlaw帮助那些不想学习搜索工具语言的用户,让他们使用自然语言检索时仍然能享受较高精度的体验,只不过此种模式下的检索只会出现100个以内的检索结果。
因此对于想用好首页检索的读者来说,学会基本的工具语言就是必要的了。
我们看下图:熟练运用这些信息,我们的搜索会变得更高效,它们具体是:如果用&连接数词,即表示搜索数词均出现于同一文件的文件;如果用or连接两词,即表示搜索要么出现前词,要么出现后词的文件;如果用' '框住两词,即表示只以框内词序为标准,搜索出现框内词组的文件;如果用/s连接两词,即表示搜索只在同句中出现两词的文件;如果用/p连接两词,即表示搜索只在同段中出现两词的文件;如果用s连接两词,即表示搜索只在同句中出现两词,且后词只出现在前词之后的文件;如果用p连接两词,即表示搜索只在同段中出现两词,且后词只出现在前词之后的文件;如果用/n连接两词,即表示搜索在两词之间只有n(n为数字)个词的文件;如果用n连接两词,即表示搜索两词之间只有n(n为数字)个词,且后词只出现在前词之后的文件;如果用%连接两词,即表示搜索含前词,但不含后词的文件。
westlaw培训

常见文献Fields简介
Westlaw的编辑将文献资料分成不同的部分(Fields),可 以限定检索文章的不同部分; 常用和常见的包括:引称,标题,作者、来源等
Fields使用 使用Tips 使用
全称或者简称均可;title or ti 大写或者小写均可 多个fields一起使用时,用逗号间隔,ti,pr, so(trademark)
法学论文检索常见问题解决
知道文章的标题、作者和出处,为什么检索不到文章? (1)信息是否正确 (2)确认westlaw中是否收录, 数据库描述中提供了相关 信息 知道文章的引称为什么找不到文章? (1)信息是否正确 (2)确认是否和westlaw中引称的格式是否一致,数据库 描述中提供信息 如何检索和某个主题相关的期刊论文 (1)ti(“legal positivism”) (2) atleast10(“legal positivism”) (3) “legal positivism”
四、检索方式之一----检索方式之一 Directory 目录检索方法
检索原理: Directory 主目录收录所有数据库 按照法域、类别、领域层级排列 Directory主目录提供了数据库查找的线索和路径 适用范围和对象: Westlaw中所有的文献和资料,包括制定法、案例、期刊文章、百 科全书等
布莱克法律词典,第八版, 布莱克法律词典,第八版, 2004年6月发行。 年 月发行 月发行。
43,000多个法律定义, 3000多个来自过去五个世纪以来的权威著作的引文, 5,300多个相类似的法律术语以及大篇幅的法律缩写词。 1,000多个与法律有关的缩写词和首字母缩写词; 价格: RMB 698.00 电子版或者纸质版 在westlaw中数据库的名称 BLACKS
英美法导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he Origins of the US Law
The Origins of a Nation(5000BC-1066) 英国的起源(公元前5000年—1066年)
Early Settlers 英国先民
1、The Gaels - 凯尔特族
2、Brythons - 布列吞族 •描述:以布列吞族人命名英吉利群岛, 即“不列颠” Britain
3、Belgae - 比利奇族 •描述:只有习惯法在起作用
Roman Britain 罗马人统治时期的英国
Roman Custom -罗马习惯渗透
•描述:作为帝国的一个行省,占领部分不列颠。带来了罗马法律、习 俗,秩序井然,市政建设完善,罗马人与不列颠人通姻。罗马 人挥霍享乐。统治不巩固。带来了基督教并为之巩固提供了时 间。不列颠历史从Julius Caesar凯撒大帝开始有记载的。但是语 言、法律和制度没有留下痕迹。罗马人在军事区筑起了哈德良长
•王国的政治基本由郡和百户法院负责维持, 管辖权没有限制, 运用地方习惯(local custom),王国的法律因地而异。
2、封建法院/领主法院 – Feudal / Seigniorial Courts
•统治关系以封地(grant)为媒介
•效忠 (oaths of homage & fealty) v. 义务 obligation •领主 (Lord) v. 封臣 (Tenant)
1、The Iberians 伊比利亚人 2、The Beak Folk 比克人/宽口陶器人 3、The Celts - 凯尔特人 4、 The Romans -罗马人 5、The Anglo-Saxons – 盎格鲁撒克逊人 5、The Danish – 丹麦人
WESTLAW成文法检

非美国成文法律法规美国成文法律法规非美国成文法律法规●查找魁北克民法典答:魁北克民法典是加拿大地区的成文法典。
在首页检索框中输入Canada Legislation,点击looking for this项下的Canada Legislation库。
这个数据库是加拿大立法全,包括联保、各省及领土内所有地方的加拿大现行法律和最新出台但尚未施行的法律法规。
进入该数据库后,点击右上方的Advanced,在高级检索框的第一部分Find documents that have this exact phrase后的小框中输入CIVIL CODE OF QUéBEC,点击search执行即搜索出该法典。
●查德国科学技术法(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 )、德国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economic stability and growth promotion act)、日本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law ofpromo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研究交流促进法(research communication promotion law")、科学技术基本法(Basic law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答:关于德国的资料,首先在首页进入International Materials,在Jurisdictions项下选择Other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s点击进入,在跳转出来的页面中点击Germany,但Germany项下只有Treatises(Business Laws of Germany)和Journals(Washington & Lee German Law Journal)。
即使在International Materials库中使用Advanced进行查找,也显示无结果,并没有德国科学技术法和德国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的相关资料。
英文法律文献检索方法入门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兰磊 博士
文献类型 主要检索词 主要检索工具 Westlaw Lexis
Secondary
Sources • 论文(Article)、评注(Note)、评论(Comments) • 专著(Treatise) • 法律重述(Restatement) Sources • 法律(制定法、成文法)(statute) • 案例法(判决书)(case)
ECLI:FR:CESSR:2013:358751.20130123; ECLI:DE:BVerwG:2013:121213U2C4பைடு நூலகம்.11.0
Herbert Hovenkamp, Rationality in Law Economics, 60 GEO. WASH. L. REv. 293 (1992)
无法显示表格和图形;
Westlaw 对文章的格式进行了处理,把脚注改成了尾注,
阅读起来会不甚方便。
Heinonline 收录的是 PDF 版本,完整呈现期刊文章的原始
格式。
但Heinonline的搜索工具不如Westlaw方便。
Journal
Storage:收录了很多期刊文章,采用PDF格式, 收录十几个领域的代表性学术期刊
USCA)
共 52 编( Title ),每六年修订一次,众议院法律修订顾问
办公室(Office of the Law Revision Counsel )负责
把判决书集结成册 多由私人公司出版 美 国 最 高 法 院 也 出 版 自 己 的 案 例 汇 编 U n i t e d
St a t e s
Keyword(关键词) 可以进入一个子数据库,以缩小检索范围
Westlaw International使用说明

12
法学专著
Westlaw 独家完整收录了法律界最为权威的法律词典——布莱克法律词 典第八版(Black’s Law Dictionary,8th)、《美国法律精解》 (American Law Reports)、《美国法律大百科》(American Jurisprudent)、《美国法律释义续编》(Corpus Juris Secundum )、美国联邦法典注释(USCA)。
• 原始法律资源 (primary legal sources)
– 成文法(statutes) – 判例 (cases) – 国际条约(international treaties)
• 二次法律资源 (secondary legal sources)
– 法学期刊及评论(law review and journal) – 法学专著及法律法律百科全书(treatises and legal encyclopedia) – 法律新闻 (legal news) – 法学词典(black’s law dictionary)
–致力于为金融、法律、税务、财会、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媒 体市场的专业人员和高层决策者提供重要信息和服务。
3
4
汤森路透法律信息集团简介
• 汤森路透集团介绍 • 汤森路透法律信息集团介绍 • Westlaw – 全球法律研究平台 • Westlaw International
5
汤森路透法律信息集团简介
• 范围覆盖
– 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
9
判例
• 汤森路透法律信息集团作为诸多国家法律报告官方授权出版者,收录了 美国联邦和州判例(1658 年至今)、英国(1865 年至今)、欧盟( 1952 年至今)、澳大利亚(1903 年至今)、香港地区(1905 年至今 )和加拿大(1825年至今)的所有判例。除此之外,还提供其它国际机 构的判例报告,包含国际法院、国际刑事法院(前南法院和卢旺达法庭 )、世贸组织等判例报告。
WESTLAW其他文件的检索

WESTLAW其他文件的检索●查找股权转让合同的英文范本答:进入WESTLAW后在All Content框内点击Forms,进入Forms子库后在advanced高级查询检索框Search Terms中输入“share transfer agreement”,得355 documents。
●检索某一期刊某一年的文章的问题答:第一步,选择合适的数据库。
选取Harvard Law Review为检索的数据库,你可以有如下两种途径:(1)方法一为:点击首页All Content框内Secondary Sources,进入后点击右侧TOOLS & RESOURSES下方的Secondary Sources Index,获得按字母顺序排列的Westlaw全部二次资源子库表。
选择H开头的列表,点击进入Harvard Law Review。
(2)方法二为:在首页检索框内输入Harvard Law Review,输入后不要直接点击search,而是等待2~3秒,检索框下方将弹出智能联想框,选择框中Looking for this下方中的Harvard Law Review,直接点击进入。
第二步:高级检索。
进入合适的数据库后,点击检索框右侧的Advanced,进入高级检索功能,输入检索词并在Date部分限定具体的年份。
●想看到立法报告或会议报告?答:有部分是可以的。
比如美国国会的立法报告,你可以在首页点击All Content下方的Proposed & Enacted Legislation,进入子库后点击页面右侧Tools & Resources下方的Legislative History,可得到Congressional record, U.S. Congressional Testimony等数据库,然后再根据你要的内容查找。
英国的有hansard,方法也是一样。
●德国仲裁法的资料,Westlaw上是否能找到?答:首先要弄明白如何找到德国法资料。
法学类外文核心期刊(中英文)

法学类外文核心期刊这里总共列有31种期刊简介(主要包括英文和日文期刊),供参考。
刊名:Law and Society Review中图刊号:336B0152 ISSN:0023-9216 期数:4 出版状态:正常出版出版者:Law and Society Association, 出版地:美国译名简介:《法律与社会评论》刊载研究社会与法律的关系,包括法律、法律制度在社会、心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应用的文章、评论和札记。
刊名: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中图刊号:340B0001 ISSN:0002-9300 期数:4 出版状态:正常出版出版者: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出版地:美国译名简介:《美国国际法杂志》刊载有关国际法、国际间的条约和协定及案例裁决等方面的文章、评论、资料、书评和札记。
刊名:Harvard Law Review.中图刊号:340B0003 ISSN:0017-811X 期数:8 出版状态:正常出版出版者:Harvard Law Review Association, 出版地:美国译名简介:《哈佛法律评论》刊载法律研究论文、札记、案例分析和书刊名:Yale Law Journal.中图刊号:340B0004 ISSN:0044-0094 期数:8 出版状态:正常出版出版者:Yale Journal Co. Inc., 出版地:美国译名简介:《耶鲁法律杂志》刊载法学研究论文、评论和札记。
刊名:Business Lawyer.中图刊号:340B0008 ISSN:0007-6899 期数:4 出版状态:正常出版出版者: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出版地:美国译名简介:《商业律师》刊载商业法和金融法,包括会计、仲裁、合同、雇佣、税务、专利、股票和投资等法律问题的论文、评论和文摘。
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

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作者:Siegfried Wiessner圣托马斯大学法学院文化间人权研究生课程主任,法学教授该校位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一. 历史和法律背景殖民征服以及当代科技进步潮流更微妙但更持久的影响,将土著人民及其文化推到了灭绝的边缘。
民族国家往往通过同化和融合以及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原住民部落基本上无家可归,处于社会边缘,而且一无所有。
尽管如此,许多土著人民并没有消失,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化,放弃自己的内心世界。
借助现代通信技术,他们克服了文化和政治上的孤立,携手共求恢复其基本身份以及他们在全球决策舞台上的作用。
这一令人瞩目的复兴在2007年《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中得到了最全面的体现。
在实现土著人民重获权能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之前,一些困扰着土著人民的问题已经在若干个人人权制度的框架内得到解决。
获得承认的生存权利、社会和经济权利,以及一般宗教自由的情况便是如此。
例如,《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保障生命权、隐私权和家庭生活权。
其监测机构——人权事务委员会,宽泛地解释了第27条给予少数民族个体成员文化完整性这一准则,其中包括了必不可少的土地和资源权利。
自治也是如此,这一权利的依据是第1条的自决权,并依循国家报告程序受到审查。
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制定了关于获得适当住房、食物、水和健康权利的一般性意见,也适用于土著人民。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委员会发布了一项一般性建议,详细阐述了国家防止歧视土著人民的责任,包括保护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他们的有效参与权和对土地、领土及资源的权利。
国家报告依照这些标准接受审查,个别情况则按照其关于土著社区和人民的预警/紧急行动程序进行监测。
《儿童权利公约》包含对土著儿童保持自己文化、宗教和语言权利的明确保护。
国家报告依据《禁止酷刑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保护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公约》进行审查。
土著人民对于这个星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教科文组织)的多份文书中得到确认,包括2001年的《文化多样性宣言》和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Number:逐级展开各个法律主题(legal topic),进行检索.
第一种检索方法:
Find 引证检索法
要求准确输入文档的citation;
不支持模糊检索;
检索结果唯一性;
可以由工具栏Find进入,或者由欢迎页面左侧的快捷检索区进入
以检索判例(case)为例演示
工具栏Find
此外,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在成文法方面,Westlaw International还将美国联邦注释法典依据主题及所属法律部门进行了细分,划分出专门的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法典注释,都可以分别查阅。各州的法典及注释也都有不同组织结构的数据库供有不同需求的用户使用。
第三,期刊、专著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却是最主要的二级法律渊源,对法律实务和法学研究都非常重要。在这方面,Westlaw International当中可用的资源包括一千多本法学专著,那么如何阅读这些权威教科书、期刊和专著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网站地图(Site Map)中的目录(Table of Content)逐层逐级查阅。这里的目录会呈现所有的成文法和教科书及专著,第一层按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香港及全球六个地理区域进行划分的,进入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以查阅相关的成文法及法学专著。美国部分的法学教科书及专著则涵盖了美国法学院的所有必读书目,具备相当的权威性和广泛性。
《美国联邦法院判例集》 (Federal Court Reports)
《美国法典注释》 (United State Code Annotated)
《美国法学百科全书》 (American Jurisprudence)
《美国判例大全》 (American Law Reports)
法律资源类别
值得信赖
全面的信息来源:每年接收,编辑20多万个判例
专业的编辑队伍:1500多名律师
严谨的编辑过程:24 步编辑加工
权威的编者按:Headnotes/Key Number System
美国使用者偏好: 58%(/pdf/westlaw/WLAdvantageOverview.pdf)
快捷检索区Find by citation
检索结果
Full History
Graphic View
Citing Reference
第二种检索方法:
Table of Content 目录阅读法
模拟纸本书籍结构,层级目录式展开,无需输入检索词;
包括成文法和专著.
注意路径:Cite Map——Table of Content
第二,除判例之外,成文法或者说制定法在美国也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联邦宪法、州宪法、法律、条约、法院规则及行政机关规章与决议等。这些具体法律条文和规定都在Westlaw International中有全文收录。当需要了解有关主题的时候,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进入美国联邦注释法典(United States Code Annotated - USCA)进行查找,这个数据库包括了美国宪法、议会通过的全部法律、各级法庭规则、联邦量刑指南等等。由WEST的资深律师编辑全文注释,是官方的美国联邦法典的全注释版本, 涵盖全部美国联邦法律:从宪法到50卷的各门类法,无所不包。注释以重点案例来解释法条,精确权威。
Directory主目录
一般检索步骤
第一步:选择进入某特定数据库
第二步:输入检索词
第三步:浏览检索结果,筛选合适的文档并进行保存等处理
以检索著作权中有关合理使用(fair use)的法学文章为例
第一步:进入database
第二步:输入检索词
Connectors连接符
"directed verdict"
原始法律资源 (primary legal sources)
成文法(statutes)
判例 (cases)
国际条约(international treaties)
二次法律资料 (secondary legal sources)
法学期刊及评论(law review and journal)
包括Black's Law Dictionary, American Law Reports 在内的诸多独有资源;
超过32000个数据库, 1000余种法学专业期刊,个别数据库以每30分钟一次的速度更新;
操作界面简单 ,资源间交叉参考功能强大;
2008年起,为所有用户(包括试用)提供电子期刊导航.
进入案例库之后,可以通过案件当事方、争议的主要问题、主审法官等多种信息查找相关案例。在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每一个案例,都由专业律师编辑了摘要(West Headnotes),简要介绍案情和相关法律问题,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都与WEST独家开发的权威Key Number System中的法律问题相对应,并直接附上了搜索链接,便于用户进入针对该法律问题的检索页面,从而找到更多相关的案例或其他法律资料。此外,针对每一个案例Westlaw International还提供了直观的“案例树”功能,通过点击每个案例对应的“Direct History”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案例的图表形式的上诉历史介绍。
引号中作为词组,不可拆
" "
Jபைடு நூலகம்dgment or verdict
表示或然
Or
Space(空格)
Judgment & verdict
表示并列
And
&
Connectors连接符
Breach /2 contract
两个字词之间间隔最多不超过n个字词
/n
Breach +p contract
使用量排名遥遥领先----来自 统计
通过Westlaw你可以更快地获得更完整的答案
Westlaw的独到之处
《布莱克法律字典》 (Black's law Dictionary)
《国际仲裁专业》 (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
《知识产权数据库》 (包括Derwent )
也由于收录的资料种类繁多,覆盖面广,所以从数据库的使用上看,Westlaw International对用户还是有一定的使用技巧的要求的,经过培训掌握基本的检索方法之后,如果要查找更多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资料,还需要反复练习,进行大量的英文阅读和筛选,同时辅以对英美法的基本了解,逐渐摸索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常用检索路径和数据库。通过汤森路透法律信息集团的中国网站,用户还可以方便的下载到公司精心准备的各种使用指南和手册,(登录,点击“我们的产品”,进入“下载中心”即可。)本文不再重复这些基本的使用方法,而是基于笔者自身的使用经验,从法律学习者的角度谈谈如何在利用这个数据库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美国法的目的。
Westlaw International用学相长(美国法篇)
Westlaw International法律信息数据库是由汤森路透法律信息集团旗下美国West出版公司于1975年开发的综合性法律、法规、新闻和公司信息平台。到目前,它已经收录了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资料,包括法律法规、判例、法学期刊、专著、教材、词典和百科全书,以及新闻、公司和商业信息等。其中最为全面的是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这六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如此庞大的信息体系,在Westlaw International中被整合成为270,000多个基本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一个或多个数据库进行检索。
Table of Content
选择国家
逐级展开,直接阅览
选择一本具体的专著
逐级展开
第三种检索方法:
Directory 主目录检索法
浏览Westlaw中全部的资源目录;
直接点击一级目录,逐级展开,选择进入特定数据库;
在该数据库中通过输入检索词进行检索.
以检索法学期刊的文章和成文法为例
WESTLAW
Westlaw 界面
五种检索方法
Find:输入已知文件的引称(citation),直接检索出唯一结果;
Table of Content:无需进行检索,直接按国别阅览成文法和专著;
Directory:由主目录进入某数据库,进行检索;
Search these database:直接唤出某数据库,在该库中进行检索;
法学专著及法律法律百科全书(treatises and legal encyclopedia)
法律新闻 (legal news)
法学词典(black's law dictionary)
涵盖以下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资料:
USA
EU
UK
Australia
Canada
Hong Kong
如此庞大的案例法体系,通过Westlaw International所收录的若干数据库可以轻松做到一目了然,方便检索。在数据库的目录页,排在最前的两项就分别是美国联邦和州的法律资料,案例库(Cases)排在第一项。通过逐层点击的进入的办法可以清晰看到联邦最高法院和各个联邦巡回法院以及各州和一些专门法庭等的案例集。可以看出,这些存在于Westlaw International中的电子案例库相对于纸质版的各种案例汇编(Report)是经过了整合的,一个电子案例库中可能包含若干案例汇编,关于这方面的详细信息可以通过案例库名字连接后面的按钮打开数据库介绍进一步详细了解,在介绍中还给出了各种案例汇编所使用的Citation形式,便于用户交叉使用引称检索的方法,以提高检索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