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元青花的几种主要图案纹饰
浅析元清青花瓷的艺术特征
浅析元清青花瓷的艺术特征【摘要】元清青花瓷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本文从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装饰特点、颜色特征、图案题材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浅析。
元清青花瓷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装饰特点而著称,其釉色青中带绿,图案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为主题,风格清新雅致。
元清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陶瓷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元清青花瓷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中国陶瓷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关键词】元清青花瓷、艺术特征、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装饰特点、颜色特征、图案题材、艺术风格、中国陶瓷史、影响。
1. 引言1.1 介绍元清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元清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种极具特色的瓷器。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当时南宋被元军攻占,大量南宋的陶瓷工匠被迁徙到元的首都大都(今北京),为元朝瓷器的制作打下了基础。
元清青花瓷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制作工艺而备受推崇,被誉为中国瓷器史上的经典之作。
元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元清青花瓷正是在此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元清青花瓷在技艺和美学上受到了宋代青瓷和元代釉里红等传统工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其装饰纹饰多以植物、花卉、鱼虫等为主题,线条简洁流畅,极富韵律感。
颜色方面,元清青花瓷以青花为主色调,清新雅致,给人以纯净和高贵的感觉。
元清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它的艺术特征对后世的瓷器制作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元清青花瓷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和文化。
2. 正文2.1 元清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元清青花瓷的制作工艺是中国传统陶瓷工艺中的一种独特技艺,其工艺复杂精细,历经多道制作工序。
选用高质量的瓷土,经过淘洗、粉碎、过筛等步骤,制成泥坯。
然后,在制成的泥坯上涂覆釉料,进行第一次烧制成素胎。
接着,在素胎上细绘青花图案,运用铁笔勾勒线条,再填充着色,形成瓷器的装饰图案。
从河北保定窖藏出土元青花看元代青花瓷器造型特征及纹饰特点
AppreciatION 鉴赏编辑|薛续友1964年一个貌似普通的日子,原保定市建筑公司在永华南路小学进行一项普通的建筑施工——挖地基。
然而,当地基挖到一米来深的时候,一件不太普通的事情发生了:1个工人一铲子下去,一个竖穴出现了,工人们发现里面竟然是一批瓷器。
随后,经过考古人员专业清理,这个并非墓葬的竖穴内共出土瓷器11件。
其中青花瓷6件:青花釉里红贴花开光盖罐一对、八棱青花海水龙纹带盖梅瓶一对、八棱青花玉壶春瓶1件、八棱青花执壶1件。
其他瓷器5件:菱花口白釉龙纹盘1件、菱花口瓜棱白釉酒杯1件,还有宝石蓝釉加金彩匜、宝石蓝釉加金彩酒杯、宝石蓝釉加金彩盘各1件。
除此之外还有绿松石山子2件、彩绘玻璃瓶1件、从河北保定窖藏出土元青花看元代青花瓷器造型特征及纹饰特点雷 静八棱青花海水龙纹带盖梅瓶AppreciatION 鉴赏玉片数十片,等等。
此次发现和1980年在江西高安出土的元代瓷器一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元代青花瓷最重要的两次发现。
但1964年保定元代窖藏文物的出土,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成批至正型元青花,为国内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具有开创性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瓷器所用钴料习惯上按来源分为进口料和国产料。
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钴料中铁和猛的含量不同:进口料俗称为苏麻离青,这种料的特征是低锰高铁,用这种料烧成的器物青花发色较浓艳青翠,料浓处可以看到金属结晶斑,呈铁锈色,凹陷明显,通常被称为铁锈斑,用这种进口料烧制的元青花一般我们称其为“至正型元青花”;而国产料的特征是低铁高锰,烧成的器物青花发色比较灰暗、浅淡,也没有进口料那种铁锈斑的特点,这种料烧成的元青花我们称其为“延祐型元青花”。
保定窖藏出土的这批元青花瓷器处处透着至正型元青花的特点,色泽艳丽,绘图工艺精细,青花纹饰笔画有些晕散,浓淡相互映衬,变化自然,最浓处成为黑色并深入胎骨,并发出黑色闪银光的铁锈斑。
用手抚摸釉面,黑色深入胎骨处感觉凹陷。
现就保定窖藏出土的这几件元青花涉及的器形及纹饰做一简述。
浅谈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征
浅谈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征-美术论文浅谈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征徐世云元朝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青花瓷的数量质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本文从元青花瓷的定义、艺术特征、历史意义等几个方面,阐述这一时期青花瓷的特点。
一、关于“元青花”的定义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蓝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这里的“青”和“花”两个字值得注意,青是色彩属性,花是装饰效果。
“花”含义简洁,即以线条为主构成绘画形象的彩绘瓷,而不是全器罩蓝的色釉瓷或仅以蓝色作为色块、斑点装饰的“点彩瓷”、“花斑瓷”。
青是以钴料作为着色剂,钴的色相是蓝色。
蓝色又为何成为青色?古语中,青即靛青,为青色颜料。
蓝即蓼蓝,是一种可以提炼颜料的草。
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
正如古文《荀子·劝学》所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我们常常会因为青、苍、碧、绿、蓝这5个字而被混淆视觉。
青即是蓝色,苍是深蓝,碧是浅蓝。
青天也称碧落或碧空,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道:“上穷碧落下黄泉。
”青草也叫碧草。
但先秦文献《考工记·画绘之事》中称“东方谓之青”。
如今,元代文献中“青白花瓷”等概念是不是指“青花”似乎也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元代为后人留下了那么多经典雅致的青花瓷器,可谓“百年风雅一峰青”!二、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征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结束了此前宋、金长期对峙分裂的局面,为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对外扩张的同时,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这使得包括瓷器在内的外贸商品需求量激增,给瓷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中国青花瓷始于唐而盛于明,其它各朝历久不衰。
到了元代,青花瓷生产品种繁多,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景象,这一时期的元青花不仅注入了时代的印迹,更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浅谈元青花辅助纹饰中的典型几何图案
浅谈元青花辅助纹饰中的典型几何图案作者:吴菲闭兵强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4期摘要:本文在对与元青花辅助纹饰的几何图案相关的概念进行概括及系统地检索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几何纹饰的起源与寓意、造型特点和装饰特点等多个方面对元代青花辅助纹饰中典型的几何图案纹饰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元代青花瓷;辅助纹饰;几何图案纹饰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370-01目前全世界的元青花完整收藏品大致为三百多件,其中流散在国外的就有二百件左右。
青花瓷是指用含有氧化钴的画料先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无色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几何图案纹饰,是对非写实性规则图案的概括性称谓。
对自然景物的变形夸张或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组合成的多种几何图形,都可以称为几何图案纹饰。
元青花的纹饰根据装饰部位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主要纹饰和辅助纹饰。
辅助纹饰一般装饰在瓷器的口、颈、肩、胫、足等部位。
而主要纹饰一般装饰在人们视线接触面积最大的腹部、盘心等位置。
元青花装饰中的几何图案纹饰主要作为辅助纹饰出现,与主要纹饰既相互呼应又相对独立,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
元青花辅助纹饰中常见的典型几何图案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变体莲瓣纹佛教自汉朝传入我国以来,莲瓣纹作为佛教的标志在装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按中国传统形象与审美观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
这种纹饰据说是从唐代金银器上借鉴而来,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特色,莲花代表“净土”,象征着“纯洁”,寓意为“吉祥”,是古代常用的寓意图案之一。
变体莲瓣纹为二方连续图案,由单一的莲瓣组合而成。
它的画法是,在莲瓣的圆转处折成方角使得肩部方折,外形呈门状,顶端的连接处可见较粗的结点。
大多数变体莲瓣纹由外框和内框两条线组成。
其中,外框线条粗而厚实,内框线条纤细。
一般情况下,元青花变体莲瓣纹的每个莲瓣都单独成型,瓣与瓣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间隔整齐划一,基本上互不连带,但也有极少莲瓣之间相连的情况。
元代青花瓷纹饰都是怎么分类的?带你了解元青花的纹饰种类
元代青花瓷纹饰都是怎么分类的?带你了解元青花的纹饰种类中国传统陶瓷艺术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和艺术潜力,体现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哲学思考和技术创新的表现,反映了在悠久地历史长河中人类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翠幽昳丽的青花瓷成熟于箭鸣马嘶的元代是历史的必然。
经济利益形成的内在动力、文化变异提供的创作灵感和唐宋瓷业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元代青花瓷的丰富性筑就了坚实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
元青花的造型特征在元青花成熟过程中,形制由堆塑陈设器渐变成旋削日用器。
至正年间青花瓷器型种类繁多,为明清青花瓷的基本式样奠定了基础。
元青花和同时代的龙泉青瓷、影青瓷及北方诸窑作品风格一致,有体型巨硕、气势宏大的特点。
如折沿和菱花大盘与龙泉产品造型几乎相同,说明其渊源联系和承袭关系。
元青花的装饰风格经过谨慎的设计,以精致繁华的风格展现人前。
这些装饰风格的出现是为了适应新型的需要,如扁瓶、葫芦瓶、八棱瓶等。
元青花造型有三种:大型元青花(即习称的“至正型”青花),中东、日本、英国有藏品,国内有少量出土,体型巨硕,装饰精美;中型元青花,多见于国内出土,纹饰稍简,制作稍粗;小型元青花,以东南亚一带出土物为典型,有高10 厘米的小罐,口径6 厘米的小碗,轻盈灵巧,质朴简约。
一、元青花瓶元青花器型最为常见的是梅瓶、玉壶春瓶、盖罐、碗、匜、盘、执壶、高足杯等。
其特点是硕大厚重,也有精巧而细致的作品。
器型大多是在唐宋甚至更早时期的造型上改进提高而来的。
也有元代独有的创新,如扁壶,适用于马骑背挂;还有便于执持的高足杯等。
元代流行带盖梅瓶,造型为小口、丰肩,重心偏高、体型高大、纹饰图案繁丽,器盖内心带子榫,可防止滑动(图3-1)。
其器型早见于宋代,江西省博物馆藏有影青刻花缠枝纹带盖梅瓶,安义县宋淳祐九年(1249)墓出土的,器型高挑、体型娇小、图 3-1 元青花带盖梅瓶图 3-2 宋影青刻花带盖梅瓶图 3-3 宋黑釉剔花梅瓶腹壁斜直(图3-2)。
独一无二的八大元青花人物故事瓷瓶
中国瓷器在宋代达到了极致的美学高度。
但是,真正让中国瓷器扬名海外的还是从元代开始, 景德镇 特产的 青花瓷。
青花色泽优雅,隽永娟秀,宛如江南烟雨一般,让人如痴如醉。
但是目前元青花的存世量一直是个谜,有人说400件,也有人说300件。
而绘有人物故事的元青花罐,所知传世者仅有8件。
这8件传世人物青花瓷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故事。
今天,一家君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八件堪称举世无双的青花瓷。
八大青花瓷瓶一、【鬼谷子下山图】人物故事罐鬼谷下山,原出自《战国策》的一个历史故事,说的是 战国时期 ,燕国和齐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膑为敌方所擒,他的师傅鬼谷子前往营救,率领众人一行下山。
这里的鬼谷下山是指一件拍卖成交的中国青花瓷。
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 佳士得 进行的“中国瓷器及 艺术品 ”拍卖中,一款元青花人物罐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2.3亿多元,拍出了目前中国瓷器的最高价格。
二、【百花亭图】人物故事罐原物所在地: 日本 大阪万野美术馆百花亭罐的题材取于元代无名氏所著《逞风流王焕百花亭》,书生王焕生性风流,人称“风流王焕”,时值 清明,前往百花亭游春,邂逅著名**贺怜怜,一见倾心。
在卖查梨条的 王小二 的帮助下,两人一处生活了半年。
半年后,赶走王焕,强迫贺怜怜嫁给高邈将军,移住承天寺。
贺怜怜托 王小二 传达对王焕的思念,王焕扮作卖查梨条的 小贩 ,一路叫卖吆喝,到寺里与心上人相会。
怜怜用首饰,资助王焕, 让他去西延边关从军立功,并告之高邈的许多违法行为。
王焕投延安府镇西夏立功荣归,升西凉节度使,告高邈盗用官钱买妾等罪行,夺回爱人贺怜怜。
荣升团聚,双喜临门。
三、【三顾茅庐图】人物故事罐文物 现状:香港苏富比拍品。
罐腹的一侧,诸葛孔明头包软巾,身穿长袍,坐在苍松下的山石之上。
头梳双髻的童子手捧书匧侍立一旁,左前方一双髻童子正倾身禀告。
画面的另一侧,有一枝繁叶茂的诸葛亮的高逸潇洒,刘备的求贤若渴,以及关、张二人的焦急烦躁刻划得淋漓尽致。
元青花瓷器上的牡丹纹饰赏析
元青花瓷器上的牡丹纹饰赏析文/赵烑丽中国的青花瓷于宋代兴起,于元代成熟,于明清两代盛行。
因此,元代的青花瓷具有比较高的研究价值。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于元青花的关注在逐渐递增,它以雅致清新的色彩、富丽繁华的图饰、雄浑质朴的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意味蕴藉的审美感受,逐渐成为美术界和考古界研究的重点课题。
到现在为止,遗留并保存完好的元青花数量少之又少。
本文将对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瓷器上的牡丹纹进行分析。
公元13世纪,蒙古族崛起,建立了元帝国,揭开了中西交通史的重要一页,海外贸易发达,青花瓷不但在国内外有广阔的市场,而且大量销往海外。
到14世纪以后,中国青花瓷器就通过贸易的渠道输往西亚、东南亚、南非、欧洲等地。
元青花瓷器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又是中西亚文化直接交流融合的结晶,代表中国瓷器烧造的较高水平。
在我国古代的瓷器上,植物纹饰种类特别多,但是在所有纹饰中,牡丹花则是东方的象征。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牡丹情有独钟,许多诗人都用诗来表示对牡丹的喜爱,多数画家也经常以牡丹为题材在画纸上表达各式各样的牡丹。
自古,牡丹就有“百花之王”、“国色天香”之称。
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赏牡丹》中提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人们把牡丹看做幸福美好、繁荣昌盛的象征。
同时在瓷器中开始广泛运用牡丹纹。
一、元青花牡丹纹饰概述青花瓷器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朴素审美哲学的自然体现,她以特有的色调、质地形成了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其中牡丹纹构成了青花瓷装饰重要元素之一。
在青花瓷器纹饰发展进程中,元代瓷器上牡丹纹纹饰以其形式多样、变化丰富而闻名,它的历史文化地位可见一斑。
纵观青花瓷器纹饰的发展进程,元青花瓷牡丹纹图样丰富、变化多端,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后世明清的纹饰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牡丹纹,就是以自然界中的牡丹花为原型,创作出牡丹装饰纹样,包括折枝牡丹和缠枝牡丹。
说到牡丹纹在瓷器上的描绘,最先涉及到的就是陶瓷绘画。
浅谈元青花龙纹三式在器物上的应用
浅谈元青花龙纹三式在器物上的应用作者:熊振东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年第11期龙是中国最神秘的一种动物,没人见过其具体是什么样,它是集日月之精华,汇天地之灵气,具百兽之形,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风播雨的神异动物,被视为一种吉祥瑞兽。
其形象是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经久不衰的题材之一。
龙纹作为陶瓷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最早出现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中。
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出土的陶盘上的龙纹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龙纹,商代前期与中期的灰陶器及白陶器上流行夔纹,夔为一脚的龙。
西周印纹硬陶上尚有夔龙纹。
战国及汉代彩绘陶上出现龙凤纹和蟠虺亦是龙的一种。
从汉代开始,直至明清,龙成为皇权的象征。
南朝晚期至唐代,龙多作堆贴、捏塑在器物上,而作为一种纹饰或图案在瓷器上出现大抵是在五代时期。
唐宋以来,龙纹在瓷器上朝艺术化方向发展。
到了元代,龙纹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元代陶瓷中以龙纹作为装饰的很多,有龙泉窑、景德镇窑系模印、堆贴的,又釉下彩绘的;既有磁州窑系的白地褐彩,又有景德镇窑口的青花彩绘。
元青花龙纹装饰广泛运用于高足杯、兽耳罐、梅瓶、捧盒、扁壶、盘、碗、玉壶春等诸多器形上。
一、元青花龙纹构图常见三种第一种:圆形适合纹样。
常见将一条龙的形体处理为圆形,辅助水波、云纹、火焰纹等。
龙形完整,适用性强,寓意好且美观,广泛运用于盘、碗、高足杯等圆器的内心,或盒类外盖的表面(图1第1行)。
第二种:一条龙缠绕器身一周,四周穿插云纹或海水纹,突出龙遨游在天或海上的感觉。
作为主体纹饰运用于扁瓶、象耳瓶、大罐、玉壶春、梅瓶、围棋罐、高足杯上(图1第2行)。
第三种:双龙追逐围绕器身一周,均为一龙昂首前瞻,一龙回首后望,前后呼应。
龙纹间与云纹,突出双龙追逐或遨游云间的艺术效果。
作为主体纹饰运用于兽耳罐、梅瓶、荷叶盖罐及相同造型的大罐上。
另有双龙相互对望而视,呈均衡式分布,四周间以云纹、海水纹为饰,作为主体纹饰运用于四方扁瓶上(图1第3行)。
浅析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征
28元代的青花瓷器具有胎体洁白厚重,釉面白里闪青、光润透明,器型浑厚凝重、气魄雄伟,装饰构图多层次,纹样分布繁密,用笔酣畅有力,纹样形象严谨生动,风格独树一帜,是华夏艺术中的瑰宝。
本文从分析元代青花瓷的主要特征来进一步阐述元代青花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元代青花瓷的主要特征元代青花瓷的主要特征:造型、装饰和题材,其中装饰包括釉色及纹样。
1、元青花瓷的造型元青花瓷的造型独具特色,它既有恢弘雄伟的大器,又有秀美灵巧的小器,无论哪种器型都形态优美,古朴端庄。
最常见的大器物件有大瓶、大罐、大碗、大盘,甚至有的青花大盖罐体重即达26公斤,而常见的精细之作,如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盘等。
根据考古资料可知,这种大盘,不见于传统的中国餐具,也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方式,但却是西亚所流行的型式。
由于当时旋削技术的不精细,器身上有两道接口,一般大罐内多有旋纹,随着制瓷工艺的提高,明代以后这种现象逐渐地减少了。
另外许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当年为满足东南亚人陪葬需要而制作的外销商品。
除了外销,元青花的生产者对内为了符合元代社会生活习俗还生产了中小型瓶、炉、笔筒、高足碗、连座器等。
2、元青花瓷的装饰元代青花瓷的釉色很多施青白釉和白釉,莹润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皮壳层,釉面不光滑,用手触摸有凹凸不平感。
器身胎釉微闪青蓝色,温润中略显淡蓝色,除足圈显水绿色外,器身胎釉往往显出淡牙黄色,有时显出乳浊白色,它的显色会随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的变化而略显不同。
元代青花瓶、罐类,斜光透过胎釉会略显出无规则的米白色丝线条纹,也称釉纹饰。
元代釉下青花上无气泡,温度偏高时胎釉显干,但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
元代青花瓷器的图案纹饰分为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两类。
主题纹饰主要画于罐和瓶的腹、盘心和碗壁等地方,主题文饰主要有三种:①是以整幅图画为主题,如鱼藻图、人物故事图、莲池及莲池水禽图、庭院花鸟、芭蕉竹石图;②是动植物纹,动物类以龙纹为主,亦有云龙、游凤、凤凰、孔雀、狮子、天马、海豚、水鸟、草虫等。
试论元代青花瓷的装饰纹样特点
试论元代青花瓷的装饰纹样特点摘要:元青花瓷,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
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
关键词:青花瓷;纹饰元青花画面满,纹饰密,几乎不留空白。
纹饰的装饰层次通常为四到八层,多的达九层以上,给人以花纹繁缛、图案精细、画面富丽而又庄严大气的感觉。
其手法是主要采用平涂法,有的则是在浓笔边线内施以淡彩。
但画面并无平淡之感,却有深浅变化之觉。
常用装饰纹饰,有人物故事、园景、莲池鸳鸯、岁寒三友松竹梅和动物、花卉、吉祥神物等主题图像,海涛、莲瓣、蕉叶、回纹、菱形纹等边饰图案,十分丰富,多姿多彩。
总的说,其画风、绘画和图案都是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笔意施绘,线条流畅生动,富有中国书画风韵。
元青花几种纹饰的主要特征:边饰:主要有回纹边饰、莲瓣纹边饰和海涛纹边饰几种。
回纹边饰由互不相连接的单体回纹组成,有规矩方形和变形回纹几种。
莲瓣纹边饰,有的绘一组,一般在器物的下部,如元青花缠枝牡丹纹鱼耳大罐、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均是颈部有一组仰形莲瓣纹。
有的画两组,一组在器物上部.一组在下部,两组构成上下相对应的仰、覆莲瓣纹装饰。
莲瓣一般呈单体形式排列,莲瓣间留有空隙,互不相连。
海涛纹边饰,海涛汹涌奇兀,细微中显雄奇壮观。
1、花叶。
大花大叶是元青花的重要装饰特征。
在绘画上,花朵不填满色,而叶为满色,花朵外部绘有明显的空白线。
“缠枝莲的叶形呈葫芦状,或有一至五个尖瓣。
”牡丹花叶的叶尖部位多作扭转表现,十分写实。
蕉叶纹,蕉叶的主脉以浓笔粗线条表示,呈中于实心,蕉叶大多作分开状,叶与叶间留有空隙:也有个别的蕉叶相并拢,或叶与叶有重叠。
2、山石、植物。
元青花瓷的高大器物,特别是大罐、大瓶,在人物故事题材中,背景多有竹、石、树水或园嚣。
元青花基本知识简介
疏朗形式的装饰,讲究无论是圆、琢器的青花纹饰都由单独纹样构成,装饰画面疏朗, 活泼自然。如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的青花龙纹玉壶春瓶,全瓶绘一条龙盘绕器身,画 面简洁,给人以龙在无垠空间中自由飞腾之感,视觉效果极好。另一种疏朗纹饰是写实或 写意的瓷画,画面较开阔。再有一些民间供器及殉葬品的青花纹饰就更为疏简豪放,用线 条快速描绘图案,可谓一气呵成,别具一格。 元青花的纹饰中有几种较为规范,从而形成了元代纹饰的特色: ①变形莲花瓣纹,俗称“八大码”,无论圆、琢器常以8个莲花瓣作装饰带,在每个 花瓣内又加绘多种花纹,有朵花、朵云、火焰、杂宝等等。莲花瓣的画法元代风格较为明 显,均用一道粗线和一道细线平行勾勒出轮廓线,每片花瓣间不相连,留有一定空隙。 ②花卉纹饰在元时多以莲花和牡丹为主,其次为菊花。这三种花的花与叶的绘画形式 比较固定,牡丹花叶呈肥硕状,为尖辫形;莲花花叶呈带双翅的葫芦形叶片;菊花花叶为 五叉的叶片。三种花朵都不填满色而有自然留白边现象。
瓷器用料
元代中后期青花瓷器所用的青料是苏离麻青。这种青料通常被认 为从西亚引进,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 含锰量低,意味着青色中的紫、红色调将会减少,在适当的火候 下,能够呈现出宝石蓝一样的鲜艳色泽。含铁量高,意味着青花部分会 出现黑疵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和浓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典型 的苏麻离青产生的艺术效果,浓艳、晕散,料色熔融在釉中,浓色处出 现铁锈般的银黑色结晶斑点,在一定光线下有锡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结 晶,用手抚摸釉面凹凸不平。
Leabharlann (三)回纹 元青花上的回纹源自青铜器的云雷纹。单体绘制,自左上方起逆时针走笔, 从外到内一般为套叠两框,也见单框。有变形回纹,笔画简化而不完整。 明初青花回纹两个一组,笔画相连,借用一条边线。明初回纹的另一种画法 是整个饰带一笔完成,从外向里画后再逆向画出,开始第二个单位。 (四)卷草纹 元青花上的卷草纹每一单位独立绘制,一正一反相接。也有的二上一下或一 下二上相接。无中心波谷曲线,明初卷草纹先画一中心波谷曲线,在上伸发卷草 纹,明中期起,有不画中心波谷曲线的卷草纹。 (五)钱纹 元青花上的钱纹饰于盘沿口和瓶口等处,有整钱组成的装饰带,也有半钱交 叉组成的饰带。钱纹以外圆内方为基本造型,有种种变化。有些钱纹中的方穿画 成菱形,菱形每边加一点,如菱形饰带画法。 (六)菱形 元青花上的菱形饰带画于盘的口沿或作瓶罐纹饰的间隔。圆口大盘一段用菱 形饰带装饰边沿。每一单体为两个菱形套叠,有的在其间填青。内菱形中心和四 边各有一点。
元青花的特征与鉴别
元青花的特征与鉴别
一、元青花的特征
1.青花色彩丰富多样:元青花的色彩鲜明而丰富,以深蓝色为主,同
时掺入了浅蓝、紫蓝、青绿等色调,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色彩变化。
这些色
彩变化在光线下产生丰富的光感,给人一种卓尔不群的美感。
2.以纹饰为主:元青花常以丰富多样的纹饰装饰,包括花卉、传统图案、神话故事、动植物等。
其中最常见的纹饰有莲花、荷叶、金莲、花卉、波纹、云纹等,纹饰间线条流畅自然,精细而富有生动性。
3.釉面光亮且皮质细腻:元青花的釉面光亮且光泽自然,釉层较为厚
实而稳定,无明显的裂纹和气泡。
同时,由于元朝使用的底器釉料质地较软,所以釉面呈现出光滑、细腻的皮质触感。
4.铁线轮廓勾画:元青花的纹饰线条细腻且精确,铁线轮廓勾画得非
常清晰,线条之间相互勾勒出锐利的对比效果。
这种线条和铁线的使用使
纹饰的表现更加生动,有力,富有立体感。
二、元青花的鉴别方法
1.通过颜色鉴别:元青花的主要色调为深蓝色,这种深蓝色鲜丽而浓艳,不泛紫也不泛绿。
同时,元青花的釉面色彩应该是均匀一致的,没有
明显的色差和色斑。
2.通过纹饰鉴别:元青花的纹饰常以花卉、云纹、波纹、神话故事等
为主题,纹饰精细而富有生动性。
同时,在纹饰的勾勒过程中,应该有明
确而精准的铁线轮廓,线条之间的交织应该具有对比鲜明的效果。
3.通过釉面鉴别:元青花的釉面光亮而稳定,没有明显的裂纹和气泡。
同时,在触摸时,釉面应该呈现出光滑、细腻的皮质感觉。
如果釉面有明
显的凹凸不平或者带有毛孔和气泡,可能是伪造品。
元青花龙纹特征
元青花龙纹特征
元青花龙纹是指元代时期的青花瓷器上所绘制的龙纹装饰。
特征如下:
1. 主题明确:元青花龙纹的主题是龙,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物,代表着帝王权威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2. 线条繁复:元青花龙纹装饰线条精细,曲线多样且繁复,展现了龙鳞、龙须、龙爪等细节。
3. 纹饰丰富:元青花龙纹装饰中的龙常常被画成盘绕、腾云驾雾的姿态,有时伸展开来,有时纠结缠绕,形态各异。
同时,装饰中还常常搭配云纹、水纹等自然纹饰,使整个图案生动活泼。
4. 色彩鲜明:元青花龙纹使用深蓝色的釉下彩绘,与白色胎土形成明暗对比,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5. 表现手法纯熟:元青花龙纹的绘画技法精湛,细致入微的描绘和流畅的线条,体现了当时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
总的来说,元青花龙纹装饰以其独特的线条、纹饰和色彩表现出丰富多样的龙的形象,展示了元代瓷器技艺的精湛水平。
对元代青花瓷纹饰的研究
元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点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纹饰广泛吸收波斯文化、中原传统等多种元素,形成独具一格的美感。主体纹饰作为整个画面的中心,描绘细致且突出,如缠枝牡丹纹、缠枝菊纹等,彰显出元青花瓷的精湛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同时,配合纹饰如树木、山石等,不仅丰富画面内容,还起到平衡布局的作用。这些纹饰共同构成元青花瓷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陶瓷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此外,元青花瓷还承载着蒙古族文化的雄浑与刚健,展现出对世界文化的无限包容,进一步提升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浅谈元青花的几种主要图案纹饰
浅谈元青花的几种主要图案纹饰图案纹饰是塑造传统陶瓷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创造中国的陶瓷艺术、造型与审美意识形态的巧妙运用中,元代青花装饰证实了图案变化与统一的审美原则,客观与主观意识相结合形式美法则的价值,而图案也成就了元代青花装饰的历史辉煌。
一、元代青花瓷概述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元代陶瓷青花装饰据史料记载主要是在波斯用钴的影响下产生,借鉴中国固有的建筑、刺绣、织锦等图案,以及中东、伊斯兰地区的图案装饰上而产生,为我国陶瓷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刻花、印花、瓷塑、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相结合,绘画充分发挥蓝白的艺术效果,有白地青花、蓝地白花或青花线描为地几种风格。
在装饰时,工匠结合不同器型采用不同技法,有的用两种、三种方法配合或几种方法集中于一体,刻花线条粗犷有力,印花线条圆润耐看,浅浮雕效果立体感强。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元青花纹饰绘画方法以平涂为主,结合勾、皴、点、染技法,线条苍劲有力,显示出元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才能。
在元代,杂居故事图、麒麟、海马、狮子、游鱼、松竹梅、番莲、葡萄、竹石芭蕉、杂宝等均可入画,并经过陶瓷艺术家的艺术加工,形成了一定的时代烙印和美感。
特别是,杂剧故事图人物形神兼备。
在构图方式上,元青花主要以饱满型装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通体以卷枝纹或海水纹为地,突出白色的花纹或在地纹上作菱形曲线开光,开光内绘一主题纹饰。
这种饱满设计方法多在八棱器上体现,看似繁缛,实则安排有序,具有强烈的美学效果和时代风格。
饱满类型的装饰,无论圆、琢器,全器被青花纹饰所覆盖,有的器身布满青花纹饰达8层之多,以此突出表现元青花的壮美之感。
二、元青花纹饰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纵观中国的陶瓷发展,陶瓷装饰一步步发展成重材质,重造型、重装饰绘画的艺术。
经历了元、明、清几代人的奋力拼搏,青花装饰无论是颜料、色相、胎釉的纯度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青花装饰工艺也日趋走向色彩丰富、秀丽雅致、气势磅礴、雅俗共赏的独特的装饰风格。
元青花纹饰的特点
元青花纹饰的特点
元青花纹饰的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纹饰的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
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
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
此外,元青花纹饰中的牡丹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
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
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元青花书籍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元代青花瓷纹样中的伊斯兰文化因素
元代青花瓷纹样中的伊斯兰文化因素元代青花瓷是以元代为时代背景的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元代青花瓷的纹样中融入了伊斯兰文化因素,这主要体现在纹样图案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
一、纹样图案中的伊斯兰文化因素1. 云头纹:云头纹是元代青花瓷纹样中最具代表性的图案之一,其形状酷似半个月亮,象征着伊斯兰教中的月亮文化。
在伊斯兰教中,月亮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新生、崭新和温和的能量。
云头纹的出现是对伊斯兰文化的一种尊重和融入,也表现出元代青花瓷纹样中的多元文化交融。
2. 花卉纹:元代青花瓷的花卉纹样中常见的有葡萄、向日葵、牡丹等,这些花卉的形状和构图都与伊斯兰教中的花卉纹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伊斯兰教中的花卉纹样注重对称、鲜明的色彩和精细的纹饰,这些特点也可以在元代青花瓷的花卉纹样中看到。
这些花卉纹样的出现,展现了元代青花瓷在纹样设计中对伊斯兰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3. 高脚碗:元代青花瓷的器型中,高脚碗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高脚碗的外形酷似伊斯兰教中的圆顶清真寺建筑,这种器型的使用也反映了元代青花瓷与伊斯兰教文化的联系。
高脚碗的出现,不仅使元代青花瓷在造型设计中体现出了对伊斯兰文化的借鉴和融入,同时也展现了元代青花瓷的创新与多样化。
二、文化内涵中的伊斯兰文化因素1. 色彩意义:元代青花瓷的纹样中常使用蓝色为主色调,而蓝色在伊斯兰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在伊斯兰教中,蓝色是一种神圣的颜色,也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象征之一。
元代青花瓷的使用蓝色的纹样,体现了对伊斯兰文化色彩意义的尊重和承认。
2. 图案寓意:元代青花瓷的纹样中常包含吉祥寓意和神秘象征,这与伊斯兰教中的符号和寓意有一定的关系。
元代青花瓷中常见的“寿”字纹样,是一种类似于阿拉伯字母的图案,寿字在伊斯兰教文化中被赋予了福气和祝福的寓意。
这些图案的出现,体现了元代青花瓷纹样中对伊斯兰文化寓意的借鉴和融合。
元代青花瓷纹样中的伊斯兰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纹样图案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
元代青花莲纹装饰
元代青花莲纹装饰汇报人:2024-01-02•元代青花莲纹装饰的起源•元代青花莲纹装饰的特点•元代青花莲纹装饰的应用目录•元代青花莲纹装饰的影响•元代青花莲纹装饰的传承和发展01元代青花莲纹装饰的起源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统一了多民族的国家,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元代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元代对外贸易十分发达,青花瓷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逐渐走向世界。
元代的历史背景0102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元代青花瓷以其独特的工艺和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对后世瓷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经过宋代的发展,在元代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莲纹装饰的起源和意义莲纹装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纯洁、高雅、美好等品质。
莲纹装饰在元代青花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美化了瓷器的外观,更传递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02元代青花莲纹装饰的特点青花瓷是一种以钴料为着色剂,在白瓷胚胎上用笔描绘纹饰,再罩以透明釉,最后在高温中烧成的瓷器。
元代青花瓷的工艺特点包括胎质厚重、釉色青白、青花色泽深翠,纹饰层次丰富,画面构图繁密。
青花瓷的工艺特点莲纹是一种常见的装饰图案,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在元代青花莲纹装饰中,莲纹通常以缠枝或折枝的形式出现,线条流畅,构图优美。
莲纹的形态多样,有含苞待放、盛开怒放等多种形态,花瓣层次分明,形象逼真。
莲纹装饰的艺术特点元代青花莲纹装饰的独特之处元代青花莲纹装饰在构图、用笔、色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构图繁密,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画面生动。
元代青花莲纹装饰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同时,元代青花莲纹装饰也是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瓷器装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元代青花莲纹装饰的应用元代青花莲纹装饰常见于陶瓷餐具,如碗、盘、壶等,既美观又实用,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元青花瓷的纹饰题材主要有哪些
元青花瓷的纹饰题材主要有哪些
元青花的主体纹饰中,植物类有:牡丹花纹、莲花纹、菊花纹、松竹梅纹、月梅纹等。
除以上
主花外,在组合图案中还出现牵牛花、山茶花、海棠花、月季花、枣花及萱草、灵芝、芭蕉或竹石
葡萄、瓜果、草虫等作画面衬托。
动物类有:龙纹、凤纹、麒麟纹、鱼藻纹、鸳鸯卧莲纹、孔雀纹、鹿纹、海马纹等。
其中元代龙纹极具特色,身躯细长如蛇,龙头呈扁长形,双角,张口露齿,细长颈,四腿细瘦,筋腱凹凸,爪生三指、四指或五指,分张有力,肘毛、尾鬃皆呈火焰状。
元青花中的人物纹别出心裁,并与戏剧相结合,将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情节移植到瓷器画面上,呈现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具极强的感染力这是其他时代无法比拟的。
人物故事都绘于体型较大的器物,诸如盖罐、梅瓶、玉壶春瓶等。
盖罐、梅瓶腹径较粗,作画
面积大,多用来表现场面宏阔的题体。
画面多置于器物中段的主体部位,视觉突出,给人以强烈的
冲击力。
玉壶春瓶颈肩,纤细,硕腹下垂,一般选择人物少、场画小的画面,如需要表现大的场面时,往往以全器作画。
此类题材主要有蒙恬将军、周亚夫细柳营、文姬归汉、昭君出塞、萧何追韩信、三顾茅庐、敬
德救主、陶渊明爱菊等。
绘有此类纹饰的青花瓷器质地细腻,釉色白而匀称,着色所用的氧化钴料,不论国产的青料,还是进口的苏泥勃青料,都很纯正。
画工的绘画技艺高超。
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
瓷窑甚少,这也是人物故事青花瓷器较少的原因,若有,多数出于当时瓷艺水平最高的景德镇窑。
此外,元代瓷器的装饰纹样与佛教艺术有结合,莲瓣、莲花、杂宝等几乎成为元青花瓷器上必有的
装饰内容,说明了佛教艺术对工艺美术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元青花的几种主要图案
纹饰
王惠民
(王惠民艺术工作室江西景德镇,333000)
图案纹饰是塑造传统陶瓷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创造中国的陶瓷艺术、造型与审美意识形态的巧妙运用中,元代青花装饰证实了图案变化与统一的审美原则,客观与主观意识相结合形式美法则的价值,而图案也成就了元代青花装饰的历史辉煌。
一、元代青花瓷概述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元代陶瓷青花装饰据史料记载主要是在波斯用钴的影响下产生,借鉴中国固有的建筑、刺绣、织锦等图案,以及中东、伊斯兰地区的图案装饰上而产生,为我国陶瓷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刻花、印花、瓷塑、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相结合,绘画充分发挥蓝白的艺术效果,有白地青花、蓝地白花或青花线描为地几种风格。
在装饰时,工匠结合不同器型采用不同技法,有的用两种、三种方法配合或几种方法集中于一体,刻花线条粗犷有力,印花线条圆润耐看,浅浮雕效果立体感强。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元青花纹饰绘画方法以平涂为主,结合勾、皴、点、染技法,线条苍劲有力,显示出元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才能。
在元代,杂居故事图、麒麟、海马、狮子、游鱼、松竹梅、番莲、葡萄、竹石芭蕉、杂宝等均可入画,并经过陶瓷艺术家的艺术加工,形成了一定的时代烙印和美感。
特别是,杂剧故事图人物形神兼备。
在构图方式上,元青花主要以饱满型装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通体以卷枝纹或海水纹为地,突出白色的花纹或在地纹上作菱形曲线开光,开光内绘一主题纹饰。
这种1 王惠民,男1965年生,江西景德镇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40
饱满设计方法多在八棱器上体现,看似繁缛,实则安排有序,具有强烈的美学效果
和时代风格。
饱满类型的装饰,无论圆、琢器,全器被青花纹饰所覆盖,有的器身布满青花纹饰达8 层之多,以此突出表现元青花的壮美之感。
二、元青花纹饰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纵观中国的陶瓷发展,陶瓷装饰一步步发展成重材质,重造型、重装饰绘画的艺术。
经历了元、明、清几代人的奋力拼搏,青花装饰无论是颜料、色相、胎釉的纯度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青花装饰工艺也日趋走向色彩丰富、秀丽雅致、气势磅礴、雅俗共赏的独特的装饰风格。
[1]
元青花瓷中,外销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小件器其图案花纹装饰往往以简笔花草为主,除了某些器物绘单独的龙纹图案外,一般都具有茂密的特点。
典型元青花瓷的图案,纹饰基本上是中国的传统图案,以图案花纹进行装饰,大部分层次较多,在造型上以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密切结合构成整体,其主要方法是突出一组主题图案装饰,其余均为辅纹。
1、主体纹饰
(1)人物纹饰
元代青花装饰初步形成,元朝统一中国后极为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与陶瓷生产,景德镇浮梁瓷局应时产生。
元青花装饰注重从大自然汲取素材,视野表现因蒙古族文化渗入而更为广阔。
比如具有代表意义的玉壶春瓶《蒙恬将军》,瓶身画有武士举着火焰纹牙旗,此旗与元巽申《大驾卤薄图》上的牙旗相同,属典型的元代风格。
军士兵所穿的戎服即蒙古人穿的一种民族服饰,即质孙服,样式为紧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领和方领、长和短两种,长的至膝下,短的仅及膝。
蒙恬所着的当是“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下摆宽大、折有密裥,腰部系以宽阔围腰,这种服饰是身份较高的军官才能穿用,具有浓烈的蒙古风味。
此外,鬼谷子下山、昭君出塞、萧何月下追韩信、吕布战马超、周亚夫细柳营、文姬归汉、三顾茅庐、尉迟恭救主、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王羲之爱鹅、孟浩然爱梅、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携琴访友等题材也灵活地运用到元青花瓷装饰上。
(2)动物纹饰元代青花瓷作为瓷器过渡品种,出现了大量宋代没有的动植物以及不同的人物服饰,动物纹饰表现题材。
青花画风继承了粗犷、豪放的风韵,又同时兼
有严谨、秀致
41
的特征。
元青花瓷动物题材包括龙纹绘有三爪,四爪,五爪之制,亦有凤凰、孔雀、狮子、海马、麒麟、草虫。
禽鸟有凤、鹤、鸳鸯、鹭鸶等。
(3)植物纹饰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景德镇“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
这对于在陶瓷器形上绘制细腻的植物纹饰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元青花的主体纹饰中,植物类有:牡丹花纹、莲花纹、菊花纹、松竹梅纹、月梅纹等。
除以上主花外,在组合图案中还出现牵牛花、山茶花、海棠花、月季花、枣花及萱草、灵芝、芭蕉或竹石葡萄、瓜果、草虫等作画面衬托。
最为常见的是青花牡丹题材,它以简胜繁,虽然色彩单一,但牡丹花枝俯仰向背、聚散飘逸,更显妖娆大方,颇为耐赏。
元青花装饰体现了“元人幽秀之笔,如燕舞花飞,揣摸不及,更如美人横波微盼,光彩四射”。
青花瓷浑厚而雅丽的艺术风格也和王时敏的“于深厚中仍饶逋峭,苍莽中转见娟妍,纤细而气益闳,堵塞而景愈廓”相吻合。
2、辅助纹饰
元青花装饰层次多,紧密而不杂乱,装饰构图紧凑,除了以上所述的主体纹饰还包括波浪、变体莲瓣、回纹、卷草纹、钱纹、菱形、芭蕉、如意云头
等。
元青花植物纹注重纹饰的构画与现实植物外形相结合,增加其现实感,以达到回归自然的目的,这对元青花辅助纹饰的运用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此时陶瓷艺术创作者注重把瓷器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的其他装饰技法相结合,如与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和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等相结合,如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纹大罐纹梅瓶,该器物上的纹饰主要是根据元曲戏剧的插图来刻画的,通过对苍松林木等纹饰的运用,使得画面呈现出线条灵活自如,并采用鱼鳞皴法处理树干,质感和阴暗面都很到位,松针攒聚在一起,由二三十根细长的松针组合而成,朝向趋向一致,成扇形。
由于元代的瓷器出口较多,青花瓷器多出口至东南亚地区和中东伊斯兰等地,因此,瓷器的制作除了运用传统的艺术风格外,还考虑到了所出口地区的艺术风格,因此借鉴中东伊斯兰国家的装饰绘画风格,相互间融会贯通,创造出一种新型的艺术风格。
在元青花瓷器中,通常是主体纹饰与辅助纹饰进行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这样有三
个好处:一是衬托主题纹饰;二是使画面有一个良好和缓的过度;三是使整器的图
42
案更加完整,更加充实。
三、元青花纹饰的文化内涵
解读元青花纹饰的文化内涵,可以用文化的交融与渗透来归纳。
首先是蒙古与中原文化的交融。
如果认为元代青花瓷器是蒙古少数民族或者外来文化的产物,其实这是带有民族偏见和缺乏深刻认识的。
在元代,蒙古少数民族入驻中原,毫无疑问成为中国历史政权统治的一部分。
蒙古帝国在长达一个半多世纪的存在当中,蒙古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审美情趣无疑被延续数千年以来强大的汉儒文化所同化和融合。
只不过这种同化和融合是间接性和阶段性的。
但从元代近百年的各个时期文化现象、文化成果和历史文物遗迹(遗物)来看,它的主体都是根植与汉儒文化范畴里的。
其次是中西亚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元青花瓷多层次、密集型、不留地的装饰风格,正是来自波斯,古代清真寺的装饰花纹与金银器的装饰风格,以及地毯上的各种缠枝莲纹、莲花瓣纹、卷草纹、s 形纹和回纹等,都与元代青花瓷上的装饰不仅在题材与结构上相同,而且在艺术风格上也如出一辙,许多学者称它为“波斯风格”,因此,可以说元青花瓷是中西亚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
[2]
最后是艺术与宗教文化的相互渗透。
元青花瓷器多出口至东南亚地区和中东伊斯兰等地,因此,瓷器的制作除了运用传统的艺术风格外,还考虑到了所出口地区的艺术风格。
元青花瓷融合了伊斯兰教的某些教义,有伊斯兰教信仰国家的艺术讲究装饰性,这对元青花以“主体纹饰+辅助纹饰”的装饰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也促使伊斯兰教的某些教义向哲学和美学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E.T雅科伏列夫在《艺术与世界宗教》写到:艺术成为伊斯兰教结构里的
某种东西,这种东西永远滞留在抽象几何图案或植物图案的一些合乎规范的永恒不变的情节中,在阿拉伯花纹和阿拉伯连体字的奇怪而夸张的交错形状中,在大君主们的墓志铭和清真寺山墙上的格言中。
”综上,中国古陶瓷纹样题材丰富,各个时代也各有特点,表现也多式多样,有缠枝式、折枝式、团花式、开光式,还有图画式。
青花纹样也是如此,元代呈现繁密而精美,明代永宣时期的雄健而清丽,成化时期的纤丽而清朗,万历时期的朴拙而豪放,清代康熙时期的苍古,雍正时期的明秀,乾隆时期的华艳。
探析元青花纹饰
内容和特征,有助于在陶瓷艺术创作中更好把握艺术性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