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演示文稿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演示文稿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演示文稿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
❖ 小儿推拿 ❖ 穴位贴敷 ❖ 拔罐疗法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是以祖 国医学中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 为理论基础,根据辩证论治的原则,在儿体 一定部位和特定穴位上运用推、揉、运、拿 等刚柔相济的手法,对人体产生机械刺激, 使其营卫调和,气血流畅、调节脏腑功能, 从而达到驱邪扶正,治疗及预防疾病的方法。
穴位图
❖上 ❖肢 ❖外 ❖侧 ❖及 ❖掌 ❖背 ❖面 ❖穴 ❖位 ❖分 ❖布 ❖图
五经穴
❖ 【位置】 五指末节罗纹面

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脾土 肝木 心火 肺金 肾水
❖ 【操作】 旋推或直推向指端方向为补,

直推向指根方向为清,次数100到500次。
❖ 【运用】 肾无实证,只补不清

小儿推拿的优点
❖ 安全可靠—安全可靠,无副作用,一般不会产生不 良反应及出现医疗事故。
❖ 疗效显著—对常见病、多发病(感冒、咳嗽、气喘、 口疮)均有较好的疗效;对小儿消化道疾病(腹泻、 呕吐、疳积、厌食)效果尤佳;对一些高热急性病 能起到快速退烧的作用;对一些疑难杂症(遗尿、 流涎)或一些慢性病服药效果不佳者可用推拿辅助 治疗;对健康小儿推拿可起防病保健、促进生长发 育、健脑益智的作用。
❖ 3.旋摩法 ❖ 用双手全掌指面着力,自患儿下腹部开始沿升结肠、横结
肠、降结肠的解剖方向,两手一前一后作交替旋转运摩。
【掐法】
❖ 用手指指甲重刺穴位,称之为掐法。
【捏法】
❖ 1.捏脊法 ❖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
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 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在操作时, 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儿童中医保健 ppt课件

儿童中医保健 ppt课件
❖ 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 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 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6
编辑版ppt
三、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
❖ (一)饮食调养 ❖ 1.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 2.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
❖ 本疗法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 时后再进行。
❖ 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手法宜轻柔。
❖ 体质较差的小儿每日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 以3-5分钟为宜。
❖ 在应用此法时,可配合刺四缝、开四关、药物、针刺、敷 脐等疗法,以提高疗效。
❖ 捏脊禁忌症
当孩子脊拄部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时,不可捏脊。 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的孩子更要慎用捏脊。
❖ (1)四神聪穴位置:在头顶 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 寸处,共4穴(见图5)。
❖ (2)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 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 聪穴,每次1~3分钟。
❖ (3)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 作用。
16
编辑版ppt
图5 四神聪穴位置示 意
注:图中红点为四神 聪穴
17
编辑版ppt
什么是捏脊?
儿童中医保健
1
编辑版ppt
❖ 中医儿科以18岁以内为儿童。0~36个月儿童分 别属于新生儿阶段(0~28天);婴儿阶段(28 天~1岁);幼儿阶段(1岁~3岁)为本次中医 调养服务的年龄阶段。
2
编辑版ppt
小儿生理特点
❖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归纳起来有: 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ppt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ppt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在 儿科的应用
黄冈市中医医院 王小官
. 2019-6
什么是 中医适宜技术
.
定义: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 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 术”
现代医学: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 保健
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 “中医民间疗法 特点:“简、便、效、廉” 中医的精髓所在.
酒疗法、饮食药膳、养生保健、中医护理、 膏方疗法以及冬病夏治等
.
六、中药炮制适宜技术: “依法炮制,复方配伍”,是中医临床用
药的特点,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三种
炮制是中医药的专业制药术语,其历史悠 久,经过炮制的中草药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 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提高了中草药的效 果
.
适宜 区妇幼的中医
隋代巢元方---十咳----五脏咳----风咳、寒咳、 胆咳、厥阴咳等
明代朱棣《普济方· 咳嗽门· 诸咳嗽》---热嗽、
冷嗽、肺气嗽和饮气嗽----张介宾----外感、内 伤两大类
目前更重视环境因素及鼻、咽喉疾病
.
咳嗽
概述:
现代:防御反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 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 按时间3类: 急性咳嗽---3周以内---普通感冒 和急性气管 - 支气管炎 亚急性咳嗽--- 3~ 8周---感染后 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 征和咳嗽变异性哮喘 慢性咳嗽---超过 8周---咳嗽变异 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 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 食管反流性咳嗽等
.
咳嗽
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
外感---六淫、疫疠时邪及环境因素 内伤---饮食、情志、他脏疾患等内生病邪
迁延不愈、脏腑功能失调 ,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 , 病势缠绵 目前临床上常见外感症状已消失 ,而尚无明显脏 腑亏虚之象 ,咳嗽频发 ,遇刺激尤剧之证 ,为邪气 留恋 ,肺气上逆所致 病机:肺气不宣 ,失于肃降 生理:

小儿中医保健PPT课件

小儿中医保健PPT课件
免干扰,不要逗弄,避免吸入空气,导致吐奶或者打
嗝; • 处理方法: • 1.顺时针按摩腹部,足三里穴; • 2.若发生呛奶,立即头俯侧身位,轻拍背部,将吸入的奶汁拍出,建
议所有家庭在醒目的位置贴上海氏急救手法图。 • 3.情况紧急者及时就医。
SUCCESS
THANK YOU
宝宝吐奶问题
• 吐奶是宝宝0-3个月最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于宝宝胃和喉头还没有发 育成熟,乳母的喂养方式不正确,导致宝宝在吃奶过程中吸入过多的 空气而导致。
• 预防方法: • 1.乳母注意正确的哺乳方式,采取头高脚低位,尽量避免躺着喂奶,
尤其是因为躺着导致无法保证头高脚低位时; • 2.避免过度喂养,“想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喂得太饱会导致小
儿童中医保健讲座
桥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概述
•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 腑的功能不够完善,尤其表现为肺、脾、 肾三脏不足,较成年人容易患病,因此应 加强儿童日常保健。
0-3岁儿童起居调摄
• 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 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着应寒温适 宜,避免过暖。
• 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 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 惯。
推拿方法
• 1.摩腹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的作用。
• 2.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者食指、中指、环 指的指腹附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 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谢谢聆听
SUCCESS
THANK YOU
2019/8/8
• 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 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婴儿饮食调养
• 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 烂、碎,营养均衡。

中医儿童调养 ppt课件

中医儿童调养  ppt课件
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 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 应品种多样。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19
PPT课件
(二)起居调摄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 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 习惯。
4
PPT课件
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尚 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
脏腑柔弱,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能力都较 低。如小儿与成人相比易于感受风寒或风热邪气,出现发 热、鼻塞流涕、咳嗽等证;又如小儿使用攻伐之品,与成 人相比用量小、禁忌多。小儿形、气均未充盛,人体的各 种生命现象还不能完全表达,如小儿的语言能力、行为能 力都较成人为差,生殖能力至青春期才能逐步具备等。
作用。
30
PPT课件
5. 按揉四神聪穴
(1)四神聪穴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 寸处,共4穴(见图5)。
(2)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 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31
PPT课件
图5 四神聪穴位置示 意
注:图中红点为四神 聪穴
33
PPT课件
7
PPT课件
不仅如此,小儿心、肝两脏同样未臻充盛,功能尚不健全。 心主血脉、主神明,小儿心气未充、心神怯弱,表现为脉 数,易受惊吓,思维及行为的约束能力较差;肝主疏泄、 主风,小儿肝气尚未充实、经筋刚柔未济,表现为好动, 易发惊惕、抽风等症。
清代医家吴鞠通运用阴阳理论,将小儿的生理特点概括为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小儿的中医保健PPT课件

小儿的中医保健PPT课件
滋阴润燥方
适用于阴虚内热、干燥症状的 小儿,如百合、银耳、雪梨等 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
益气养血方
适用于气血不足、贫血等症状 的小儿,如红枣、桂圆、猪肝 等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食物。
清热解毒方
适用于热毒内蕴、口舌生疮等 症状的小儿,如绿豆、金银花 、菊花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
食物。
饮食调养的注意事项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阴阳二气均属不足,称为稚阴稚阳。
小儿中医保健原则
03
预防为主,调护结合
顾护脾胃,培补元气
治病求本,调整阴阳
注重饮食调护、生活起居有序、衣着适时 寒温等。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 胃功能较弱,需注重顾护脾胃,培补元气 。
治疗小儿疾病时,要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 ,
预防方法
饮食调理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 接触。
风寒感冒可食用姜、葱、蒜等辛温食 物;风热感冒可食用菊花、金银花等 清凉食物。
中医治疗方法
根据感冒类型(风寒、风热等)选择 相应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配合推拿 、拔罐等中医外治法缓解症状。
01
02
03
04
饮食卫生
保持食物新鲜、清洁,避免食 用变质、污染的食物,防止食
物中毒和肠道感染。
多样化饮食
鼓励小儿尝试多种食物,培养 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饮食习
惯。
控制零食
限制小儿过多食用高糖、高脂 肪、高盐等零食,以免影响正
餐食欲和营养摄入。
饮食与运动相结合
合理安排小儿的饮食和运动, 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02
提高小儿健康水平
通过中医保健方法,增强小儿 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

中医儿童保健.ppt

中医儿童保健.ppt

满月
3月龄
6月龄
1.中医饮食调 养指导
2.中医起居调 摄指导
3.传授摩腹、 捏脊方法
4.其他:____
8月龄
1~2岁以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姓名:
编号:
月龄 随访日期
中医药健康 管理服务
下次随访日期
12月龄
1.中医饮食调 养指导
2.中医起居调 摄指导
3.传授摩腹、 捏脊方法
4.其他:____
肥胖为异常。 (三)察舌
舌体柔软,伸缩自如,舌质淡红润泽,舌苔薄白为正常。若舌质红、淡白 胖大、紫黯有瘀斑、舌苔黄、厚腻、剥脱,为异常
(四)察指纹 3岁以下小儿须察指纹。小儿指纹是指食指桡测的浅表静脉。指纹分
三关:自虎口向指端,三节分别为风关、气关、命关。 看指纹应将小儿抱于光亮处,医生用左手食指、中指固定患儿腕关节,拇
三、儿童日常中医保健知识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的功能不够完善,尤其表 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较成年人容易患病,因此应加强儿童日常保健。
(一)0~3岁儿童日常保健 1.饮食调养 (1)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 2.起居调摄 (1)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着 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 (2)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 主的作息习惯。 (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五、结合临床与大家交流
1.新生儿的常见问题。 2.发热。 3.肺炎。 4.腹泻。 5.食源性疾病。 6.儿童伤害。 7.青春期少年特殊问题。
谢谢!

0-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ppt课件

0-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ppt课件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
(二)起居调摄:
1.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 婴幼儿衣者应 寒温适宜,避免过暖。
2.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 作息习惯。
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若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或惊风先兆,建议转诊。
精选版课件ppt
7
二、望形态
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动态,即观察儿童形体的 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重点察看以下几方面: (一)囟门:前囟1岁半前闭合为正常。若前囟迟闭、突起、
凹陷均为异常。 (二)头发: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若头发稀疏、干枯、 脱落、有枕秃为异常。 (三)体态:姿态活泼、胖瘦适中为正常。若多动不宁或 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异常。
3
第二部分 管理程序
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预防接种程序的时 间要求,至少在6月至1岁期间、1至3岁期间、3岁至6岁期间各 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至少3次),主要内容为:
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①方法对儿童健康状态进行辨识,以望诊为主。 二、提供儿童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足三里、涌泉等常用穴位按揉、 腹部推拿、捏脊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 三、对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 诊建议。 四、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四)推拿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五)局部皮肤破损、骨折早期不宜推拿。
精选版课件ppt
24
三、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
(一)大便干:揉脾经、摩腹、推下七节。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
(二)腹泻:揉脾经、摩腹、推上七节。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PPT课件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PPT课件

原料:银耳(雪耳)5克,莲子肉15克,干百 合10克,鸡蛋1只,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浸泡洗净与莲子肉、百合同放 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到莲子肉烂,加入 鸡蛋、冰糖,待鸡蛋熟后,即可服用。 作用:滋燥润肺,补脾宁心 是秋季调理身体的佳品。一般宝宝可常食。 口燥咽干或肺燥干咳无痰者,亦可食用。
营养均衡,适度适量 过食可致脾胃损伤,或积
忌过食寒凉食物 忌过食寒凉药物 寒凉伤脾胃,运化失常,
久成痰而致病
亦可出现腹痛、腹泻、呕 吐、纳呆等症状



以养肝为主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利于人体化生气血津液,促进人 体新陈代谢,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黄金季节 春属木,肝亦属木,所以春养肝,可以为宝宝选用一些“ 药食同源” 的养肝食物。 养肝血:食用大枣,桂圆肉,蘑菇,香茹,木耳,鸡蛋, 鱼虾,鸡肉,牛肉,奶制品和豆制品等,主食上多选用大 米,小米,小红豆等。这些食物味甘性平,只要适量进食 ,不失为孩子强身壮体的天然食物滋补佳品,可提高身体 的免疫力。
连平县中医院
宋智聪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抵抗力差,容易发病;
传变较快,易趋康复。
一、饮食调养
二、起居调摄
三、常用预防保健方法
1.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 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 饥”,防止乳食无度。 2. 儿童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 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3.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腹泻 多饮水,润秋燥 善食谱、慎进补 辨症状、驱虫患 慢添衣、适温凉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预防秋季“轮状病毒”
感染 秋季“寒”性腹泻为多,起病较急 多采用疏风散寒、化湿和中中药内服,并 配合推拿脐部贴敷等中医药疗法 严重时应该以补液、补充电解质等西医对 症治疗为主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PPT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PPT课件

一、强肺卫、增体质推拿
强肺卫、增体质:就是通过少儿推拿手法,加强 少儿卫外之气,固护肌表,抗御六淫之邪侵袭的 养生保健调理方法。通过强肺卫、增体质推拿, 可明显增强少儿体质,纠正少儿体质偏颇,减少 感冒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推拿手法加强肺气 的功能,促进卫气宣发于皮毛,助皮肤以保护机 体,使皮肤发挥抵御外邪的屏障作用,防御外邪 入侵。此推拿手法适应于那些体质虚弱,易疲劳、 易感冒、易头项强痛、反复咳喘等少儿的养生保 健。
二、健脾胃、增食欲推拿
健脾胃、增食欲:就是通过少儿推拿手法加强少 儿脾胃功能,调畅少儿气机,增强少儿食欲的养 生保健调理方法。推拿对脾胃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加强脾胃功能,调畅气机而实现的。临床上常用 分腹阴阳、摩腹来促进胃肠道升降功能。用推、 揉、按等手法按摩脾俞、胃俞、足三里、板门、 脾土,或用捏脊手法在背部督脉及脾胃区域施治, 以促进脾胃及全身气血的运行,达到增强脾胃运 化功能的作用。此推拿方法适应于那些体质虚弱, 易疲劳、易积滞、易腹胀、易腹泻等少儿的养生 保健。
五、养生保健推拿
养生保健推拿:就是通过少儿推拿手法加强少儿 卫外之气,固护肌表,健脾和胃,调养少儿气血, 养心安神,补肾益精,促进少儿阴平阳秘,阴阳 协调的养生保健调理方法。适用于0~14岁的少儿 日常养生健康调理。
六、少儿增高保健推拿
根据中医理论,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四肢, 少儿身高身矮与肝脾肾三脏有着密切关系。肾主骨, 少儿的长高首先需要骨骼健康发育,而骨骼的健康 发育取决于肾气是否旺盛,骨骼的精华在于骨髓, 养肾就能养骨骼。肝主筋,是说筋能维持它主司运 动的功能必须依赖肝血的滋养,只有肝血充盈,才 能淫气于筋,使筋膜得到濡养,从而维持正常的运 动。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充足则 肾精充足,肾精充足则骨髓充足,骨骼壮健。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ppt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6
2、功用:预防疾病
延年益寿
“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里、三阴交、 关元、气海、命门、中脘、神阙等穴,亦可 保百余年寿也”
艾灸神厥穴可使人延年健康
整理版课件
7
三、按摩疗法: 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跷疗法 整脊疗法、捏脊疗法、拨筋疗法 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 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
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能够起到养生保健, 益寿延年的功效
3
分类 :
一、针法类:“针”是指“针刺”,利用各 种针具
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1、 针的类型:体针、头针、耳针、足、
梅花针、 火针、电针、穴位
注射、小针刀疗法等
2、临床应用: 传统医学对疑难病治疗常
以针罐齐施、针药并用、内
整理版课件
4
3、针法: “针法,重在得气,得气方法,提插捻
转,虚实分清,补泻适宜” 4、针法种类:
中医适宜技术在 儿科的应用
黄冈市中医医院
王小官
整理版课件2019-6
1
什么是 中医适宜技术
整理版课件
2
定义: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
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
术”
现代医学: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 保健
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
“中医民间疗法
特点:“简、便、效、廉”
中医的精髓所整在理版课件
7、中药内服
整理版课件
23
咳嗽
概述:
邪犯肺系 ,肺失宣肃 ,肺气上逆 症状 、一种疾病 咳 ----嗽 ----咳嗽 临床上多痰、声并见 ,故以咳嗽并称
整理版课件
24
咳嗽
概述:
《黄帝内经》---脏腑---五脏咳---“五脏六腑皆 令人咳 ,非独肺也”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ppt课件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ppt课件


肝为将军,只清不补

肺为娇脏,可清可补。
学习交流PPT
28
前臂三穴
• 三关: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主治虚寒病症。 •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
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次数)100到300次。
• 天河水: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多用于实热、高热等症。 •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沾水自总筋处,
学习交流PPT
41
常见疾病的穴位贴敷疗法 感冒
• 1、薄荷泥涂擦法:取鲜薄荷叶数片,用手揉成泥状,擦太阳 穴、迎香穴、合谷穴,可使头痛、鼻塞缓解,体温下降。每 日2-4次,1-3天为1疗程。
• 2、蒜泥贴敷法:当感冒伴有明显咽痛时,可用本法贴合谷穴, 方法为将大蒜10g,去皮洗净,捣成泥状。每次取3-5g贴穴 位上,一般贴1-3小时,以皮肤发痒发红但不起泡为度,每日 贴敷一次,3-5天为一个疗程。
学习交流PPT
32
腹泻
(一)伤食泻 主要症状:腹泻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 量多酸臭,伴纳呆,口臭,腹痛,呕吐酸馊。苔厚 或垢腻,脉滑。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处方:揉中脘,摩腹,揉天枢,运内八卦,清大肠, 揉板门。
学习交流PPT
33
腹泻
寒湿泻 主要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 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淡白。舌苔白腻或薄白, 脉濡,指纹色红。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气不足,卫外功能不 固,加之寒暖不能自调,易受外邪侵袭致呼吸道感 染,平素采用如下推拿方法,可收到较好的防病、 保健效果。
取穴与手法
1、揉一窝风2min,清肺2min,掐合谷1min,揉双风 池2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 顺应孩子的生物钟,保证
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轻易 打破孩子的睡眠规律。
保证宝宝双足暖和
双足为阳明胃经之所在, 所以寒从脚下起。一旦受 寒就会出现尿频、尿床、 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脏腑脆弱,元气易虚,通 过温暖足底,可以促进手 脚等肢体的末端经络运行 和气血循环,增进儿童的 抵抗力
4.四时调摄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质。
(1)适当饥与寒
• 元代 曾世荣 • 《活幼心书》
• 四时欲得小儿安, • 常要三分饥与寒; • 但愿人皆依此法, • 自然诸疾不相干。
殊不知忍一分饥, 胜服调脾之剂; 耐一分寒, 不须发表之功
(2)顺应四时
阴气盛则寐(入眠) 阳气盛则寤(醒来)
⑶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 的作用。
3、按揉足三里
⑴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 鼻唇沟中
6、注意事项
⑴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冬青膏等介质。 ⑵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 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⑶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 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 影响推拿。 ⑷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⑸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
中医治未病——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
儿童的体质特点
一、饮食调养 二、起居调摄 三、常用预防保健方法
一、饮食调养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 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 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 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适当进食“药食同源”的食物,如益肾润 燥的芝麻、核桃,健脾养胃的栗子、桂圆肉, 滋阴润肺的百合、银耳等。
无需另外服用补药和额外的营养品
银莲百合羹
原料:银耳(雪耳)5克,莲子肉15克,干百 合10克,鸡蛋1只,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浸泡洗净与莲子肉、百合同放 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到莲子肉烂,加入 鸡蛋、冰糖,待鸡蛋熟后,即可服用。
注意:患感冒或大便稀溏者, 暂不宜食。
辨症状、驱虫患
夏末秋初季节,宝宝容易染上蛔虫,此时 是驱虫的最佳时机,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 用驱虫药物。
常见症状:脐周部疼痛,夜间睡眠易惊醒、 磨牙和流口水。或面部、颈部皮肤上出现淡 白色 “虫斑”;有偏食等表现
慢添衣、适温凉(秋冻)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应按 气温的转变及时添减衣物。
作用:燥干咳无痰者,亦可食用。
沙参玉竹瘦肉汤
原料:沙参15克,玉竹20克,蜜枣4枚,猪 瘦肉100克。
做法:上述4种物料,同放入沙锅中,加适 量清水慢火煲1-2小时,便可饮用。 作用:养阴润燥,益胃生津。适合于胃阴 不足,口燥咽干,胃纳欠佳,大便干结的宝 宝,或肺燥干咳者。一般宝宝秋季饮用,润 燥生津。
结语
⑴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 尾骨末端处。
⑵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 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 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 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 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 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 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 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 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 可捏拿4~6遍
忌过食寒凉食物
忌过食寒凉药物 寒凉伤脾胃,运化失常,
亦可出现腹痛、腹泻、呕 吐、纳呆等症状
(4)儿童秋季调摄要点
讲卫生、防腹泻
多饮水,润秋燥
善食谱、慎进补
秋季宝宝食欲旺盛,是调节宝贝营养状况 的关键时期。
注意膳食平衡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应该 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 钙、磷等的摄入,比如多吃一些谷类、蛋类、 瓜果类食物和补充一些蔬菜水果。
添衣应该循序渐进,使宝宝逐步适应天气 的变化。
摩腹 捏脊 按揉足三里 按揉迎香穴 按揉四神聪穴
⑴位置:腹部。
⑵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 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 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 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 移动,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 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捏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