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湿热证
(完整)温病学
温病学各论1.风温2。
春温3.暑温4.湿热病5.湿温6。
伏暑7。
秋燥(温燥)风温属于感受春季风热邪气,有表证,有顺传逆传。
冬温是冬季感受风热邪气,与风温病变相同,只是季节不同风温概念的形成:《伤寒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若把这种病当伤寒发汗治,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叶天士: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只有表证),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病因病理:气分卫分(呼吸道感染)风热邪气由口鼻皮毛而入→犯肺系手太阴肺经→肺脏,中焦胃肠(阳明)逆↓传心包(营分证)风温病一般不入血肺络损伤:咳血,仍为气分证风温重证:痰热蒙闭心包,高热大汗亡阳证诊断要点:时令在早春和冬天,发病初起有表证,传变有特点鉴别,春温无表证或者表证很短。
以里热为主。
病程也不同。
辨证论治初用辛凉轻解,中期到气到清下清营,后期津液不足甘寒生津一、风热袭表(卫)两个类型:A。
发热为主症。
风热在表,正气调向体表,正邪相争于表,在表的功能亢奋而发热。
邪浅而初起,故热势不高,38度左右。
不象伤寒束表闭表发热干烫,但风热虽开泄腠理,但阳气的宣发由于邪欲内侵并不通畅,即表郁,体表阳气不足,故微恶风寒;皮肤不象伤寒那样发热干烫(津液可以渗出);汗可有可无,汗出不畅。
头痛咽痛,风热上攻,气血逆乱所致。
身痛没有伤寒明显。
表有邪郁,肺不能正常宣发肃降,故轻咳重喘。
阳邪在表,伤津仍轻,故口微渴或不渴。
舌边尖红脉浮数以应其候。
太阳伤寒恶寒重发热轻,周身疼痛,表闭无汗脉浮紧。
紧脉如拧螺丝钉相前进。
是因为经脉为寒收缩,血液凝滞所致。
太阳中风,有汗,卫强营弱,恶风,关门闭户则不恶.脉浮缓不数,舌边尖不红.风温表证,见风不见风,都恶风寒治法:辛凉轻(质地轻则扬)解。
老师:疏风清热,宣肺透邪方剂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吴鞠通按:温病忌(辛温发)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它患→损伤心阳心阴,昏痉厥脱闭。
叶天士提出辛凉轻剂,吴鞠通创银翘散《温病条辨》上焦篇方.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中医温病学-湿热类温病
湿热类温病1.湿温,症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脉缓。
其治疗处方为A.藿朴夏苓汤B.三仁汤C.蒿芩清胆汤D.雷氏宣透膜原法E.甘露消毒饮答案:D2.湿温病湿热蕴毒证,其治疗处方是A.普济消毒饮B.清瘟败毒饮C.甘露消毒丹D.神犀丹E.至宝丹答案:C3.身热心烦,渴不多饮,脘痞呕恶,便溏,尿短黄,其病机为A.湿热阻于下焦B.湿热积滞交结胃肠C.湿热郁阻中焦D.肠热下利E.湿热郁于上焦答案:C4.湿热俱盛,郁阻中焦,可见A.小便混浊B.小便短赤C.小便不通D.小便涓滴不畅E.小便清长答案:B5.身热不退,入暮尤甚,神识昏蒙,时或谵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其治则应为A.芳香开窍,淡渗利湿B.芳香宣化,佐以开窍C.清热利湿,疏利透达D.清利湿热,豁痰开窍E.清热解毒,化痰开窍答案:D6.湿温病,症见发热,口渴,咽喉肿痛,小便黄赤,身目发黄,脘腹胀满,苔黄腻,脉滑数,其辨证为A.湿热困阻三焦B.湿热积滞交结胃肠C.湿热蕴毒D.湿热并重,困阻中焦E.湿热阻于下焦7.发热,汗出口渴,面赤耳聋,胸闷喘咳,痰中带血,脘痞腹胀,下利稀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其病机为A.暑湿弥漫三焦B.暑湿困阻中焦C.暑湿郁阻少阳D.湿热蕴毒E.暑湿伤气答案:A8.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滑腻,脉濡数。
其治疗用方为A.三仁汤B.雷氏芳香化浊法C.藿香正气D.王氏连朴饮E.三石汤答案:D9.湿热酿痰蒙蔽心窍,其病理阶段为A.气分B.血分C.营分D.气营E.气血答案:A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暑湿弥漫三焦见症的是A.身热不扬B.脘痞胸闷C.大便溏臭D.舌红苔黄滑E.咳痰带血答案:A11.湿热交蒸,内阻中焦,首选方剂是A.三仁汤B.王氏连朴饮C.雷氏芳香化浊法D.白虎加苍术汤E.甘露消毒饮答案:B12.湿温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肿溺赤,苔黄腻,其病机为A.湿热交蒸脾胃B.湿浊困阻中焦C.温热兼湿,困阻中焦D.湿热交蒸,酿毒上泛E.寒湿交杂,聚而成毒13.湿温湿热酿痰蒙闭包证,治宜A.清热利湿,芳香开窍B.淡渗利湿,清心开窍C.清心凉营,化痰开窍D.清热化湿,豁痰开窍E.清热解毒,芳香开窍答案:D14.湿温后期,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
温病的分类
温病的分类
温病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疾病范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气候、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所致。
根据症状表现、发病机理以及疾病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温病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分类。
首先,根据病程长短而分为急性温病和慢性温病。
急性温病指发病急、病情严重、病程短暂的温病,如流感、急性扁桃体炎等;慢性温病则指病程长、病情缓解轻微的温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
其次,根据病因不同而分为外感性温病和内伤性温病。
外感性温病是由外部病原体引起的温病,如感冒、疟疾等;内伤性温病则是由于内部因素如情志不畅、饮食过度、劳累过度等引起的温病,如胃热、肝热等。
再次,根据不同的病理表现而分为热病和湿热病。
热病主要表现为热证,如高热、口渴、汗出等;湿热病主要表现为湿证,如黄腻苔、口干燥热、尿黄等。
最后,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而分为清热类温病和滋阴类温病。
清热类温病适用于病情带有热性的患者,如清热解毒汤、银翘解毒片等;滋阴类温病适用于病情偏向虚弱的患者,如六味地黄丸、人参归脾汤等。
总之,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温病,对于患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1 -。
温病习题集问答题及答案
1.湿热病的提纲是什么?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2.何谓“卫营同病”?举例说明之。
“卫营同病”是指卫分证未罢而营分证又起,或一起病即卫分证与营分证同时并见。
例如伏暑病初起既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脉浮数等邪袭卫表的卫分证,又见邪热内舍营分,营热炽盛,营阴耗损的口干,反不甚渴饮,舌红绛少苔等营分证。
3.何谓伏邪温病?感受温邪之后,伏藏于里,或平素内热,复为外感之邪诱发的一类温病。
初起多以里热证为主,症见发热口渴,溲赤,舌红,脉数等,治疗以清里热为主。
4.什么叫“逆传心包”?出自《温热论》。
指温邪侵犯肺卫之后不顺传气分,而迳入心包,主要证候为高热,心烦,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舌绛脉数等。
5.何谓“热结旁流”?见《温疫论》。
指热邪传入阳明,大肠中燥屎内结,以致粪水从旁而下利纯稀水之病变。
症见腹部硬痛,肛门灼热,苔黄而燥,脉沉有力等。
治宜软坚攻下泄热,方用调胃承气汤。
6.何谓冒暑?即夏月感冒的一种类型。
初起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形拘急,胸痞心烦,舌苔薄腻。
此为暑湿内蕴,寒邪外束证,证属暑、湿、寒三气交感,表里并困,治宜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方以新加香薷饮7.简述温病无汗的两种情况。
①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阶段的无汗,是邪郁肌表,闭塞腠理而致,并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②邪入营分,劫灼营阴,而无作汗之源,亦可见无汗,并见烦躁,灼热,舌绛,脉细数等8.何为“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是热入营分的治疗大法之一,即在清泄营热药中加入轻清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也就是清营泄热的治法。
9.祛湿清热法主要可分几种?请列出各自代表方。
祛湿清热法主要分为:①宣气化湿,代表方为三仁汤,②燥湿泄热,代表方为王氏连朴饮,③分利湿邪,代表方为茯苓皮汤。
10.清泄少阳法可否用于气分里热炽盛者?为什么?不能。
因为清泄少阳法虽有透邪泄热作用,但其清热力量较弱,故只适用于邪热挟痰湿郁阻于少阳,对气分里热炽盛者不宜用。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2
若出血量大,导致气随血脱,症见便血不止, 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脉微细。病势危 急凶险,常因气脱阳亡而毙于倾刻,
故首当益气固脱,
急予独参汤或生脉散
如脱固气复,由于阴损及阳,多呈脾胃虚 寒,阴血亏虚之象,症见面色白光白,四 肢欠温,倦怠乏力,仍有少量便血,舌淡 脉缓无力。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黄土汤(《金匮要略》)
治宜清化湿浊,宣通气机 方用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猪苓 淡渗利湿
茯苓
寒水石
对 药
淡渗利湿、健脾
利湿、清下焦热 化大肠湿浊 燥湿开郁
晚蚕砂 皂荚子
兼湿阻小肠: 症见小便不通,呕逆加重等(身热不扬、热
蒸头胀、神志昏迷、恶心呕吐、身重头痛)
治宜淡渗利湿、芳香开窍 方用茯苓皮汤(+苏合香丸)(《温病条辨》)
若暑湿偏重于中焦 症见发热汗出,渴不多饮,脘腹痞胀,纳呆恶 呕,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 治宜清泄中焦暑湿 方用杏仁滑石汤(《温病条辨》)
杏仁滑石汤 [组成]杏仁9克 滑石9克 黄芩6克 橘红4.5 克 黄连3克 郁金6克 通草3克 厚朴6克 半夏 9克
[用法]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气分证 1.多出现于病程的中期阶段 2.以中焦脾胃证候为主,湿热留恋气分, 弥漫三焦的特性较为明显 3.湿热的偏重程度和病变的部位不同
湿重于热 发热 身热不扬 口渴 不渴或渴不欲饮或喜热饮 面色 萎黄 症 神情 淡漠 状 胸腹 脘痞腹胀较甚 二便 便溏,溲混 舌苔 白腻 脉 濡缓 高热
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 菖蒲、郁金、竹沥、玉枢丹—— 芳香辟秽, 豁痰化浊 山栀、连翘、竹叶、丹皮 —— 轻清宣透 湿中之热 灯芯、木通 —— 清热利湿
温病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下, 病情可能加重或不易恢复而缠绵难 愈, 这与湿热证的病情 特
点 相符 。 原 微 生 物及 其 释 放 的 毒 素 激 活单 核 一巨噬 细胞 、 病 中性 粒 细胞 , 释放 多 种 细 胞 因 子 ( T F— I 如 N 、L一1 ) 这 些 细胞 因 等 ,
证 (IS 、 SR ) 微循 环 障碍 、 血机 制 紊 乱 、 凝 细胞 凋 亡 等 , 症 反 应 持 炎 续存 在 , 而 引起 微 血 管 舒 缩 功 能及 凝 血 功 能 障 碍 , 与 组织 损 进 参
伤, 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 在探讨湿热证 的发病机制
中 , 症介 质 同样 得 到 了大 家 的关 注 。 胆 湿热 证 患 者 血 清肿 瘤 炎 肝 坏 死 因子 (N ) 、 T F 一 白介 素 (L 一6 平 增 高 】 燕 萍 等 I) 水 。周 俐 用 大 肠 杆 菌 内毒 素行 兔 耳 缘 静 脉 注 射 ,造 成 新 西 兰 兔 温病 湿 热
中国 中 医 急症 2 1 0 0年 7月 第 1 9卷 第 7期 J T M.u. 0 0 V 11 , o7 E C J12 1 , o.9 N .
・
综
述
・
温病湿热证 的现代研究进展
齐 文 杰 张淑 文 王 红
中图分 类 号 : 24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号 :0 4— 4 X(0 0 0 R 5 A 10 7 5 2 1 )7—10 0 2 0— 2
温 病 湿 热证 为湿 热 类 温病 的基 本 证 型 , 在 秦 汉 时期 , 着 早 随 中医 基 本理 论 体 系 的 形成 , 关 湿热 病 的证 、 、 、 即有 记 有 因 脉 治 载 。 至 明清 时期 , 病 学 说 获 得 了很 大 的发 展 , 关 著作 如 明 ・ 温 相 吴又可著《 瘟疫 论 》 清 ・ 天士 著 《 热 论 》 清 ・ 生 白著 《 , 叶 温 , 薛 湿 热条辨》 以及 吴 鞠 通 著 《 病 条 辨 》 , 温 病 湿 热证 的病 因 、 温 等 对 病 机 、 床证 候 和 治 法 进行 了详 细 的 论证 、 临 阐述 。 ・ 天 士 《 热 清 叶 温 论 》 为 湿 热 证 是 内外 合 邪 为 病 ,外 邪 人 里 , 湿 为 合 ” 外 湿 是 认 “ 里 , 发 病 的 主要 原 因 , 内湿 是发 病 的 内在 依 据 ; 胃失 健 、 湿滞 留 脾 水 体 内是 湿 热病 发 病 的 主要 内在 因素 。清 ・ 吴鞠 通 所 著 《 温病 条 辨 》 提 出 了三 焦 辨 证 ,据 此 根 据 邪 犯 部位 将 湿 热 证 分 为 湿热 犯 上 、 阻 中焦 、 在 下焦 , 在 此 基 础 上根 据 湿 与 热 的偏 重分 为 湿 湿 并 湿 重 于热 、 湿热 并 重 、 重 于 湿 3种类 型 。 由于 湿 热证 是 湿 与 热 热 两 种邪 气 同时侵 袭 人 体 而 为 患 ,故其 治 疗 当从 祛湿 和清 热 两 方 面 人手 。 湿 与热 合 , 在 湿 中 , 不 祛 则热 不 清 , 以治 疗 重 点 但 热 湿 所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温病湿热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湿热合邪为病,在病情上较之单纯湿邪或热邪致病更为复杂、严重。
目前常见的祛湿清热法有:辛香宜透、芳化湿浊;辛温开郁、苦温燥湿;苦寒清热燥湿;淡渗利湿清热。
湿热证因其病因性质阴阳错杂,治疗比较困难,临床疗效欠佳,病情缠绵难愈。
证的客观化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中医诊疗的必经之路。
目前对湿热证本质的探讨,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都已作了大量的工作,对湿热证病因基础、病理基础、生化免疫及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等方面做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临床的作用。
对于温病的治疗,现代医家在古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师古而不泥古,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机理论及治疗学。
温邪是引起温病出现热毒等证候的始动因子,所以祛除热邪是温病治疗的关键。
清热解毒是温病祛邪的重要方法,是防止温病传变的关键,不仅是气分证的主要治法,而且与其它治法配合贯穿于病程的始终,只是在法度上有轻重区别。
姜氏的截断疗法对于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传统对温病营血分证病理特点的探讨,主要着眼于营热阴伤,血热出血及瘀阻窍闭等,对引起这些病理变化的始动原因认识不够。
热毒病邪是引起营血分诸种病变的根本因素,苦寒解毒之品祛除热毒病邪之力较其它辛寒、咸寒及甘寒之品为强,且能清心凉血、止血、消斑化瘀,适治营血分证,是营血分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治法。
对于湿热证的治疗,医家也把清热解毒法放到重要位置。
医家在临床中认识到,对于湿温肠伤寒的治疗,按传统辨治方法采用“芳化、苦燥、分利”等法,往往退热慢,治疗时间长,效果不理想;而在辨证施治原则下,突出清热解毒、早用和重用清热解毒药,能尽快控制高热,缩短退热时间,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湿热证的其它病种的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或并以清热解毒之品,均取得满意效果。
活血化瘀法不仅用于营血分,在温病各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温病学重点难点归纳
温病重点难点归纳1、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
多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伴见身热、胸脘痞满、舌黄腻、脉象濡滑而数。
2、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秋燥:感受燥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以邪在肺卫见证为主,并具有津液干燥的表现。
本病发生在秋季,多见于立秋至小雪之间。
4、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温病过程中出现斑疹,均提示热邪深入营血。
5、辛开苦降: 湿温病,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证。
治以黄连、山栀-苦寒--降泄里热,配合厚朴、半夏-苦辛(温)--开泄化湿,寒温同用,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节脾胃功能的治法,即所谓辛开苦降法。
6、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
可伴见面色淡黄、足冷等症,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7、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若热闭心包而兼阳气外脱者,多伴见肢体厥冷、面色灰惨、舌质淡白、脉微细欲绝等症。
8、温毒(病):一指病名,一指病因。
作为病名,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如大头瘟、烂喉痧、缠喉风、痄腮等。
9、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战汗之后,若脉静身凉,为邪随汗出,病情向愈;战汗之后,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象急疾或神志萎靡,甚至昏迷,为邪盛正衰,病情危重。
此外,还有全身战栗而无汗出者,多因正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所致,预后较差。
论温病湿热证的证候实质
起 到 中和 内毒 素活 性 的作 用 。而湿 热 环境 可抑 制体 内 B Im NA 的表达 ,B I P R P 的合成与分泌减 少,同等细菌 活力或 内毒素活性的条件下 ,病情可 能加重或不 易恢复 而缠绵难 愈,这 与湿热证的病情特点相符 。②各种 致病
细菌 、病毒 、毒素可激活单核.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 释放 多种细胞 因子 ,如肿瘤坏 死因子. ( NF n) a T . 、白 介素. I .)等 ,这些细胞 因子在正常的情况下,有一 1( 1 L 定促 炎、促 细胞 愈合的作用 ,但过量 的炎症介质可致机 体多个器官损伤 ,如激 活中性粒细胞 ,损伤 内皮细胞 、
◎呷
骆 欢欢
DD擞 I远O SUF TCC AA NT育 C程I EON N& I
王新华
第 0总9 2 l上刊 0 5第期 98 半 1期 1 1月 1 卷 ・月 年 第
论温病湿热证 的证候 实质
摘要 :温 病湿热 证 是湿 与热 的复 杂结 合 ,提 出温病 湿热 证 的证候 实质 与 炎症 、水液 代 谢密切 相 关 ,炎症 因子 的异 常启动 与 大量存 在 ,以及 水 液代 谢相 关 指标 的异 常是温 病 湿热 证发 生发 展 的重要 物质 基础 ,可 能 反映着 温 病湿 热证 的证 候实 质 。 关键 词 :温 病 ;湿 热证 ;炎 症 ;水液 代谢 d i 1. 6 ̄i n17 —7 9 0 11. 3 o: 0 9 9 .s.622 7 . 1.5 0 3 s 2 0 文章 编号 : 17-7 9 (0 1 1.060 6227 2 1 ).500 .2
白 ( P )m NA 表 达 的 影 响 时 , 发 现 湿 热 环 境 对 B I R
温病湿热证在 临床 中极为常见 ,泛指 外感热病 中属 于湿 热性质 的温 病 。包括湿温 、暑湿 、伏 暑、湿疟 、霍 乱等,这类温病 按病 证性质分类均属 于湿 热类 。凡地理 气 候环境 比较潮湿炎热 的地 区,如岭南地区、沿海地 区, 由于 日照 时间长 、气温 高、雨水充沛 ,易致地湿 上蒸 ,
湿热类第4节证治
【证候分析】
寒甚热微,苔白厚腻浊如积粉,脉缓——湿浊偏盛 寒热往来——邪在半表半里 身痛,手足沉重——膜原外通肌肉, 呕逆胀满——膜原内近胃腑,湿阻气机 汗出——阳气郁极则通 辨证要点: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舌苔白厚浊腻
特异证候的分析
本证身痛有汗的机理? 邪阻膜原,表里之气失和,阳气被邪阻 遏,不能布达肌表四肢,故恶寒身痛,阳 气渐积,郁急则通,故恶寒消失,而发热 汗出,身痛缓解。
6暑湿积滞,郁结肠道
【治法】导滞通下,清暑化湿 【方药】枳实导滞汤(《通俗伤寒论》)
大黄,枳实,厚朴,摈榔——推荡积滞,通腑泄热 山楂,六曲——消导化滞和中 黄连,连翘,紫草——清热解毒 木通——利湿清热 甘草——调和诸药
【讨论】轻法频下
(1)制剂宜轻,不宜猛投:为暑湿夹滞郁结肠道, 非阳明腑实燥结,故不得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 若误投承气大剂峻攻行速,徒伤正气而暑湿仍然 胶结不去。 (2)需连续攻下;因本证为暑湿夹滞胶着肠腑, 湿性粘腻,非一次攻下可净,故需再三缓下清化, 暑湿积滞方尽。正如俞根初所云:每有迟一二日, 热复作,苔复黄腻,伏邪层出不穷。往往经屡次 缓下,再次清利,伏邪始尽。
(3)卫气同病
暑湿病初起
【证侯】 发热,微恶风寒,稍有汗出,咳嗽胸闷 头身困重,肢体倦怠苔白薄腻,脉浮濡数
分析思路
病性— 病变层次— 病位—
辨证
邪遏肺卫,兼湿邪内阻,表里同病。
【治法】清暑解表,宣肺化湿 【方药】卫分宣湿饮《暑病证治要》
香薷、青蒿、鲜荷叶——芳香辛散,疏解 在表暑湿 杏仁——宣降肺气 竹叶,滑石——清暑利湿 茯苓、通草、冬瓜皮——淡渗祛湿
恶寒,身热不扬, 无汗或少汗,午后热 势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 口不渴,苔 白腻,脉濡缓. 【分析思路】 1 湿与热的轻重 2 病变层次 3 特异性证候的分析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2
[治法]清心开窍,涤暑化湿 [方药]清营汤合六一散,送服至宝丹
附: (1)卫营同病(见于伏暑) 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少汗,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安,舌
红绛,苔少,脉浮细而数。 病机:邪袭卫表,暑热内郁营分(外感引动伏暑发于心营) 治法:透邪宣表,清营泄热 方药:清营汤合银翘散加减
皮肤、黏膜出血斑进行性扩大,唇青肢厥, 舌质深绛或紫晦,脉细数而涩。
[分析] 病机-血分瘀热,内闭心包
辨证要点-灼热不已,神昏谵语,皮肤黏膜出 血斑,舌深绛或紫晦
[治法]清心开窍,活血通络 [方药]犀地清络饮
附: (1)热瘀互结,气阴两脱 症见:身热面赤,皮肤、黏膜瘀斑,心烦躁扰,四
肢厥冷,汗出不止,舌暗绛,脉虚数。 病机:暑邪内郁血分,瘀热互结,气阴两伤 治法:凉血化瘀,益气养阴固脱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生脉散 (2)热瘀互结,阳气外脱 症见:肢厥大汗断:流行性出血热
中医诊断:伏暑
辨证:热毒夹湿,气血两燔
经清热解毒,清营凉血,佐以祛湿治疗一周,
体温已正常,精神好转,皮疹消退,小便量多 3700ml-4500ml/日。此患者后期至多尿期,治 宜益气固肾,方用右归丸合缩泉丸加减调治。
处方:
熟附子10g
肉桂3g(焗) 淮山20g
山萸肉10g
杞子12g
(3)暑伤肺络 症见:灼热烦渴,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
烦躁喘促,舌红苔黄而干,脉细数。 病机:暑湿犯肺,肺络受伤 治疗: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四、后期证治
积极准确治疗
卫、气、营、血阶段
向愈 恢复期
余邪留恋、气阴两伤
治宜清涤余邪,醒胃扶正
过用苦寒凉药 或误用攻下 或素体阳虚 或感受湿邪过重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叶天⼠《温热论》⼀、重点背诵原⽂[原⽂]1.温邪上受,⾸先犯肺,逆传⼼包。
肺主⽓属卫,⼼主⾎属营。
辨营卫⽓⾎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异也。
(1)[原⽂]2.⼤凡看法,卫之后⽅⾔⽓,营之后⽅⾔⾎。
在卫汗之可也,到⽓才可清⽓,⼊营犹可透热转⽓:如犀⾓、⽞参、羚⽺⾓等物。
⼊⾎就恐耗⾎动⾎,直须凉⾎散⾎,如⽣地、丹⽪、阿胶、⾚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包,邪尚在肺,肺主⽓,其合⽪⽑,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凉轻剂。
挟风则加⼊薄荷、⽜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4.不尔,风夹温热⽽燥⽣,清窍必⼲,谓⽔主之⽓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经不移,以此为辨。
(3)⼆、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先犯⼿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太阴肺卫传⾄⼿厥阴⼼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法,即挟风宜⾟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蒡⼦等,使风从表⽽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法,挟湿宜⾟凉中加⽢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叶⼤⼠《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聋、⿐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分,正⽓奋起⿎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湿热类温病证治
藿朴夏苓汤
三仁汤
杏仁、豆豉 宣上
杏仁
厚朴、半夏、白蔻、藿香 厚朴、半夏、白蔻 畅中
泽泻、猪苓、赤苓 渗下
滑石、苡仁、通草、淡竹叶
豆豉、藿香:疏表透卫 滑石、竹叶:泄湿中之热
区别 用于湿邪偏于卫表 而化热尚不明显者
用于湿渐化热者
或配合银翘马勃散
头痛甚者—加蔓荆子、柴胡、野菊花等 肢体重痛明显者—加薏苡仁、忍冬藤、茯苓皮等 兼咳嗽者—加枇杷叶、桑叶、贝母、桔梗等 有呕恶者——加竹茹、苏叶、法夏等
2、邪阻膜原
证候: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 手足沉重,呕逆胀满, 舌苔白厚腻浊如积粉,脉缓。
病机特点:湿温初发,湿热秽浊阻滞膜原
或气分湿热未解而邪热深入营血。 后期既可出现温病伤阴的表现,有可出现伤
阳的表现。
治疗思路
以治热为主还是以治湿为主?
分解湿热
宣通散发湿郁:气化则湿亦化 -宣畅气机
清解蕴热 利尿祛湿
驱湿外出 发汗祛湿 通便祛湿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一、卫气分:1、邪遏卫气 2、邪阻膜原 3、卫气同病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 陈银环
湿热类温病证治特点和思路
病因:阴阳双重属性。
证候: 一、多见以脾胃为中心而弥漫全身的湿热症状 二、阴阳合邪的某些矛盾性症状
如:身热而不扬、面色不红而淡黄 不烦躁而痴呆、渴而不欲饮 知饥而不欲食、大便数日不下而不燥结
湿热类温病证治特点和思路
类方介绍
达原饮: 厚朴、槟榔、草果、知母、芍药、 黄芩、甘草
薛氏透达膜原方: 厚朴、槟榔、草果、柴胡、藿香、 苍术、菖蒲、六一散
中医辨证论治湿温病发热
产 。 人体 质虚弱 , 于 16 本 曾 99年孕 五月 而 小产 。 90年第 二胎孕 17 后六 月而小 产 。9 1 又怀孕 后 近七月 而 流产 。 9 1 下半 年找 17 年 17 年 祖父 治好 了肺结 核及 肾炎 等病 。17 年元 月 份怀 孕后 , 月不 问 92 每
茯 苓 9、 g 炙甘 草 6、 黄 芩 9 、 地 9 、 断 9 、 仁 9 紫 苏 g蜜 g生 g川 g砂 6 寄生 9 、 g当归 9 、 g白芍 9 、 g川芎 6。 g 针灸 穴位 : 三里 、 足 内关 、 冲 、 太 内庭 、 中脘 。 例3 不孕 症 : 赵某 : ,5 , 山煤 矿职 工 。该 患 者 曾住 某 女 3岁 南 医院数月 确诊 为 “ 干血痨 ” 。治疗 无效 。结 婚 十几 年无孕 ,92年 17 来 找祖父 治疗 。自述闭经 已好 几年 。 症见 白带较多 , 腹痛 、 吐 , 呕 食 不 进 , 蒸发 热 , 无力 , 如干 柴 , 骨 四肢 瘦 面色 苍 白 , 治疗 服 药先 后 经 三次。 配合针灸 , 即来 , 当年 十二 月份月经 已较 为正常 。 93 经水 至 17 年 怀孕 , 孕后 因妊娠 强烈 , 症给 予 紫苏 和气 饮 加 减 , 随 同年 生一胖 儿 子后 又怀孕 因怕 妊娠 反应 而人 工流 产 。现母 子 身心健 康 。 孕前 常 以健脾 强 胃 、 和血 为 主 , “ 珍汤 ” 症加 人香 附 、 调气 用 八 随 元 胡、 坤草、 、 、『 密芩 丹皮 J 牛膝、 】 丹参等。 针灸 常 以足三 里 、 中脘 、 中极 、 阴交等 穴 。 三 例 4 性 肾炎 : 慢 王某 , , 二三 团医生 。该 患 者 因慢 性 肾炎 女 一
温病湿热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浙江 中医杂志 2 0 0 6年 1 0月第 4 卷第 1 1 0期
【 献综 述 】 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 病 湿 热 证 的 临床 和 实 验 研究 进 展
廖 荣鑫 周 福 生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广 东 广 州 5 0 0 I 14 5 关 键 词 温 病 湿 热 证 临 床 研 究 实 验 研 究 文 献 综 述
别 ,而见 上焦 湿热 、湿热 中阻 、下 焦 湿热 、肝 胆 湿 热
3 湿热证 动 物模 型 的复制 3 1 湿 阻证 动 物模 型 :郭 金 龙u . 根 据 湿 阻 的 致病 因
素 有外湿 、内湿 的不 同 ,模 拟 了伤 于外 湿 和 内湿 的 实
验 环境 ,一 方面 ,通过 提高 空 气湿 度 和 温 度 ,模 拟 长 夏 季节气 候 ,制 造外 湿 ;另 一 方 面 ,以过 食 猪脂 、蜂 蜜 的方法 损 伤脾 胃 ,制 造 内湿 ,据此 成 功 地 复制 了大
消 化功 能 以及 健脾 祛湿 方药 的影 响 。
3 2 温病 湿热 证 动 物模 型 :王 新 华l_ 郭 金 龙 复 制 . _ 在 l 8
湿 阻证 动物 模 型方 法 基 础 上 ,加 用 大 肠 杆 菌 内毒 素 , 以气候 、饮食 、感 染 等多 因素 模 拟建 立 了温病 大 白兔 湿 热证 动 物 模 型 。吴 仕 九 等 l _ l 气 候 、饮 食 、感 染 以 ( 鼠伤寒 沙 门多 菌 ) 等 多 因素 造 成 了大 鼠湿 热 证 动 物 模 型 。而程 方平 等lj _ 亦运 用气 候 、饮食 、感 染 ( 肠 2 o 大 杆 菌 )加 中药等 多 因素造 成 了大 白兔 温病 湿 重 于热 证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凉血化瘀 , 可提高疗 效 、 缩短病程。本研究基于实验 目的 , 应用 或 P < 0 . 0 1 ) 。 复合 因素( 湿热环境 、 大肠杆菌 内毒素 、 高脂 饮食 ) 复制温病湿 2 . 6 6 - 酮一 前列腺素 F , ( 6 - k e t o — P G F . )和血栓素 B ( T X B ) : E 热 证 模 型『 1 . 睐 防患 于 未 然 , 现报道如下 。 组 比 F组 的 T X B 2 显著升 高 , 6 - k e t o — P G F 1 降低 , 比值 ( T XB J 6 一 1材 料 和 方 法 k e t o — P G F . ) 也 升高 ( P < 0 . 0 1 ) ; 各组药物治疗 的各项指标均 比 E P < 0 . 0 1 ) , 且 B 、 D组均优于 A、 C组( 尸 < 0 . 0 5 ) 。 1 . 1 实验 材料 : ①采用 3 6只纯种新 西兰 白兔动物 , 体重 1 . 5 k g 组有 明显好转( 左右 , 肛温 3 9 . 6  ̄ C以下雌雄各 半 ; ② 实验药物 : 中药房饮片 , 用 3讨 论 临床经验用量 的药量煎熬之 。 药物 A: 黄芩 1 2 g , 川黄连 l O g , 栀 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 冒的病人 ,夏 天反而 比比 子1 2 g , 黄柏 1 2 g 。药物 B: 丹参 3 0 g , 赤芍 3 0 g , 余 同药物 A。药 皆是 。现代人 是生 活在一个冬有暖气 夏有空调 的环境中 , 对 四 物 C : 石菖蒲 1 2 g , 厚朴 1 0 g , 醋炒半夏 1 2 g , 川黄连 1 0 g , 淡豆豉 季 的感觉越来越不分 明。夏天该 出汗 的时候 因为用 空调导致 1 0 g , 炒山栀 1 2 g 。 药物 D: 赤芍 3 0 g , 丹参 3 0 g , 其余 同药物 C; ③ L R H一 2 5 0 一 G S型人工气候箱 、 电子体温计 、 高脂饮食等 。 1 . 2运用动物模 型制备之温病湿热证参照文献l l l 方法。随机将 动物分为 6组 , 6只为一组雌雄各半 。实验动物与人临床用药 汗液挥 发不 出来 淤积体 内; 冬天烧 暖气 , 穿件单衣还 冒汗 , 阳 气外越 , 藏不住精气 。( 冬不藏精 , 春必病温 ) 人体 在这 种环境 状态下最容易生病 , 皮肤开合 的功能下降 , 抵御病 邪的能力越 来越差 , 极容易导致体 内湿邪堆积 , 造成 阳气 虚衰 。湿 热对人 比寒 邪 还 要 大 。 量换算按文献p 1 方法 。各组分别输入 胃管相应量 的药物于模型 体 的伤 害 , 制成后 0 . 5 h和 4 . 5 h , 最后 检测 心脏 处 采 血 样 本 的 相 应 指标 。 通 过 实 验 得 出 ,传 统 四诊 中不 能 觉 察 的微 观 血瘀 在 温 病 1 . 3运用 方法之 观察 和检测指标 :定量检 测 内毒素 的鲎试 剂 湿 热 证 存 在 。再 通 过 对 比观察 A、 B组 药物 与 C 、 D组 药 物 的 治 盒; 肿 瘤坏死 因子 、 白介素放射 免疫试剂盒 ; 血 浆 比及全 血黏 疗作用 , 发现黄连解毒汤加丹参 、 赤芍具有清热解毒 、 燥湿 、 凉 度 检测采 用 L B Y — N A旋 转 式 的 自清 洗 的 黏 度 计 和 L B Y — N W 血化瘀功效 , 能控制好发热症状。吴智兵日 通过对 温病 湿热证 血浆黏度 自清洗 的分析仪 ;比浊法 的 A D P导致血小板 的最大 发病机制的实验研 究 3 个 因素致温病湿热证 ( G 一 菌 内毒素 、 湿 聚集率测定 ; 凝血法 的 3项试剂盒 。结果用 ( x的平均值± s ) 表 热 环 境 、 肥甘饮食 ) 过程 中 , 主 要 因 素 即 内毒 素 , 辅 助 因 素 为 其 示, T检验 , P < 0 . 0 5为差异性 显著 。 余, 内毒素生物活性 的复杂性可 以广泛作用于人体 , 脏 腑组织 2结 果 会发生严重病变 ( 弥散性血管 内凝血等 ) 。中药拮抗 内毒素及 2 . 1 动物表现 : 在动物进食 、 精神状 态 、 大便状况活 动及 反应性 阻断或减弱其介导 的损害 , 单味 中药( 大黄 、 黄芩 、 赤芍及 复方 中动 物 症 状 表 现 由轻 到 中排 列 为 : B < A、 D < C。 清热解毒类药等 )经实验证实均拥有较好 的抗击 内毒 素的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湿热证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既指正常“六气”中的“二气”,又指反常情况下致病邪气—“六淫”中的“二淫”。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将湿热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如《素问·生气通天大论》云:“因于湿,首如裹。
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
”因此可知,湿热在中医理论中既为病因又为病症。
温病湿热症的病因病机
薛生白《湿热病篇》中云:“太阳内伤,湿饮内停,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初步描述了湿热为病的病因病机。
吴鞠通认为湿热“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
“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脾胃失调,内湿停聚,复感受外来之湿热病邪,邪气趁机乘虚而入,与内湿相引,同类相召,发为湿热证。
叶天士将湿热证的病因分为内湿和外湿两个方面,认为两者对温病湿热证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作用,外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内因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外湿的产生受地域气候的影响,如“吾昊湿邪害人最广”,认为内湿的产生于体质,脾胃功能以及饮食关系密切。
综合以上诸家,湿热证的致病原因与内因和外因有直接关系。
外因多为外感湿热病邪。
湿热病邪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饮食习俗等因素的有关,如南方多潮湿多湿热证。
并且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嗜酒以及过量输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等,均能伤脾败胃造成湿浊中阻或郁而化热。
外因为温病湿热证发病的关键因素。
湿热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肌表而入,但从口鼻而入者更多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薛雪曾云:“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
除了外感因素外,温病湿热证的发病也受到某些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中气的虚实,阳气的盛衰,体质的强弱和内湿的有无等等,即所谓“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这些内在因素不但可以影响到湿热病的形成与发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发病后的证候类型,病情的轻重虚实和疾病的演变转归。
叶天士《温热论》中举“酒客里湿素盛”为例说明凡恣食生冷、过食肥甘而损伤脾胃,或素体肥胖、痰湿热盛者,影响脾胃健运,多有湿邪蕴结于里,成为湿热类温病的致病因素,阐述了内湿是湿热类温病发生的中药内在因素。
温病湿热证的传变
湿热之邪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疾病虽不尽相同,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病机传变则不外“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的范围。
温病湿热证湿热之邪由口鼻肌表直入中道,内外相引,发为
邪遏卫气证。
湿热证由其性质的特异性,其性重浊黏滞,与热相合,藴蒸不化,胶着难解,致使病势传变缓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故初起一般病势不盛,表邪进而入里,流连气分,随气分湿热证的加重,卫分见证随之消失。
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邪停聚,阻遏气机,其病变渐趋于中焦脾胃。
气分湿邪留恋气分阶段时间较长,发展演变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正如吴瑭云“中焦与脾合者,脾主湿之质,为受湿之区,故中焦湿证较多。
”又章虚谷云:“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
”其初起阶段,虽湿中藴热,但多见湿重热轻。
中气的盛衰,决定着湿热的转化,薛生白云:“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既指素体中阳偏旺者,则邪从热化而病变偏于阳明胃,素体中阳偏虚者,则邪从湿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
病在太阴者,则湿重热轻,病在阳明者,则湿轻热重。
湿热证湿热郁蒸气分,虽然以中焦脾胃为主,但湿热病邪有蒙蔽上窍,流注下焦的特性,故又能弥漫三焦,波及其他脏腑。
如上蒙清窍下注小肠、膀胱,内蕴肝胆,外蒸肌凑等,既可伤阴又可伤阳,故病变范围广泛而病情复杂。
治疗得当,湿热邪气渐解并转入恢复期;治疗不当,病变进一步发展,湿热之邪可化燥化火伤阴,深入营血,出现神昏、动血等变证;湿浊之邪久郁不解,则湿渐伤阳,发展为寒湿或湿胜阳微等变证。
温病湿热证的辨证论治
A、湿热之证的一般主证:身热不扬,头身困重,汗出不畅,胸闷纳呆,脘痞腹胀,恶心便溏,小
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B、辩证规律
(1)辨湿热的偏重与否。
如湿重热轻者,多见热势不扬,早轻暮重,头身重痛,大便溏,小便混浊不清渴不引饮,或口淡无味,苔白腻白滑,或白如积粉,舌质略红脉濡滑等。
(2)辨别邪在三焦所属部位。
湿热证虽以脾胃为病变中心,但因湿邪有蒙上留下的特性,故可弥漫三焦。
C、治疗原则
(1)以分消湿热,湿去热孤为原则,开上、宣中、导下,气机得通,湿邪得化。
薛生白云:“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
”吴鞠通:“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
”
(2)祛湿的同时顾护正气。
针对湿热证的治疗中,由于患者体质或过用寒凉之品,往往易使阳气更伤,导致气化不行,则湿邪难祛的特点。
叶天士强调治湿应顾护阳气,“面色白者,需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既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
一去,阳亦衰微也。
”
(3)注意利小便,古人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
(4)注意舌苔的辩证
D、论证治疗
a上焦湿热证
湿热之邪初犯人体,病位偏上,主要为:头面清窍,咽喉以及上焦肺及心包。
为卫气阶段,以上焦气机被湿热之邪所遏,肺气不得宣化湿邪为主要表现,同时兼有湿邪困脾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湿重热轻。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肢困重,胸脘闷满,口粘不渴,纳呆便溏,或有咳嗽,咳声闷而有白痰,苔薄白腻,脉濡缓
治法:分消上焦湿热,以宣透湿邪,佐以轻清为法。
治宜用芳香之品宣透表里之湿,兼以轻清,以藿朴夏苓汤或三仁汤主之。
吴鞠通称:湿阻上焦,“肺病湿,气不得化”,故用芳香辛透之品宣通肺气,常用藿香、佩兰、苏叶、香薷等,肺气得宣,抑郁肌表之湿既散。
湿中蕴热者,佐以竹叶、连翘、黄芩等轻清宣透之品,同时配淡渗之品,使邪有出路从小便而去。
b中焦湿热证
湿热之邪在上焦不解、中焦之邪势渐重,此时总病机:湿热蕴蒸,气机阻滞。
同时由于湿热之邪具有湿与热的双重性质,所以邪气每随脾胃机能的特性和状态而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由此决定了湿热在中焦的不同发展趋势:从阳而化热化燥;从阴而湿邪偏盛,甚则寒化;也可表现为湿热久蕴不解。
中焦湿热证的治疗,应采用燥湿清热之法,祛除湿热邪气,用药宜轻疏灵动,忌守中。
在芳香化湿宣降肺气的同时,更用陈皮、半夏、厚朴、木香、大腹皮、白豆蔻、草豆蔻、煨姜、黄连等,辛开于中,调整脾胃功能,使之恢复升降平衡,正如吴鞠通云:“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
中焦湿热证有以下三种类型:
湿重热轻:脾胃阴土主湿,素体脾虚则邪易从湿化。
湿浊困脾,脾失健运,热蕴于中。
临床表现:身体重楚,四肢清冷,口淡不渴,胸脘痞闷,时作呕恶,大便溏泄,小便清长,或喜热饮,舌苔白腻,脉细濡。
治法:辛温开郁,苦燥燥湿。
方药:加减正气散(藿香梗、厚朴、杏仁、茯苓皮、广陈皮、神曲、麦芽、绵茵陈、大腹皮)或三仁汤(杏仁、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加减。
湿热并重:湿郁而热蒸,湿热胶结,耗伤津液。
临床表现:身热心烦,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大便
溏薄,色黄气臭,汗出热不解,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苦寒燥湿,辛凉清热。
方药:连朴饮(制厚朴、姜汁炒黄连、石菖蒲、半夏炒豆豉、焦栀子、芦根)或黄芩滑石汤(黄芩、滑石、茯苓皮、大腹皮、白蔻仁、通草、猪苓)等。
热重湿轻:胃属阳土主燥,素体阳旺则湿热之邪化热化燥。
临床表现,热势壮盛,胸脘痞满,汗多热臭,口渴或苦,尿短赤,苔黄腻舌红,脉濡数或洪数。
治法:重在清热,兼以祛湿。
张景岳认为“湿热之病宜清宜利,热去湿亦去”“热甚者以清火为主,佐以分利。
”方药:白虎加苍术汤(石膏、知母、粳米、生甘草、苍术)
湿邪最易困阻脾胃,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故治疗中焦湿热证常与祛湿药中配入健脾益气,消导和胃之品,以恢复脾胃功能,促进水湿运化,如茯苓、薏苡仁、白术、砂仁、白蔻仁、神曲、山楂、麦芽、鸡内金等;湿性黏滞,易阻滞气机,故配伍理气行滞药物以宣畅气机或少佐通肺气之品,行提壶揭盖之功,如郁金、枳实、厚朴、大腹皮、陈皮、藿香、佩兰、杏仁、桔梗、全瓜蒌等;湿热兼有郁滞的,辅以活血化瘀药,丹参等;热酿成毒的宜加清热解毒药;佐以通利小便之品,如茯苓、泽泻、淡竹叶、白茅根等。
c下焦湿热证
湿热之邪下注小肠膀胱。
临床表现:小便不利或涩痛,甚至于癃闭,小腹胀满,渴不多饮,大便不通或大便溏而不爽,腹胀痛,舌苔腻,脉濡。
治法:淡渗利湿。
方药:苓皮汤,常用茯苓、滑石、泽泻、生薏苡仁等。
所用淡渗利湿之品,性多偏凉,既能渗湿又可泄热,具有祛湿除热之效。
总之,湿热证的治疗总以分消湿热,湿去热孤为原则,先针对湿邪,以化湿为法,同时要针对热邪治以清热。
四诊合参,全面分析湿热偏重,病位,并根据病势的缓急,感邪的轻重,人的不同体质,不同兼证,辨证论治。
同时注意应避免居于潮湿湿热之处,并重视饮食调养,慎饮食节口味,并且戒酒,忌辛辣,切勿贪凉饮或过食生冷等。
应以稀薄饮食,或流质少油腻,无刺激性,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少量多餐,切忌过饱以防食复或变生他证。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