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分子诊疗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疫苗接种的时机
疫苗接种通常在儿童期进行,也有一些疫苗需 要在成年后接种,接种时间根据不同疫苗有所 不同。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前需要注意身体状况,不要在发热或患急性疾病时接种疫苗;接种后也需要保持局部卫生,避 免感染。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传播。
05
感染性疾病的治 疗与管理
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
感染性疾病应尽早开 始治疗,以减轻症状、 缩短病程、降低并发 症风险。
合理用药
根据病原体种类、病 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 体差异,选择合适的 药物和剂量。
综合治疗
结合药物治疗、营养 支持、休息等多种措 施,全面提升患者的 康复能力。
隔离与防护
对患者进行隔离,防 止病原体传播;同时 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 的防护措施。
疫苗接种
隔离措施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采取隔离措施可以有效 防止疾病的传播,保护其他人的健康。
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是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基本 措施,包括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等。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的 重要性
疫苗接种是预防感 染性疾病的有效手 段,能够增强人体 免疫力,降低感染 风险。
疫苗接种的 时机
02
感染性疾病的症 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发热
发热是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 通常是感染病原体后免疫系统的 反应。
咳嗽、呼吸困难
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时,如感冒、 流感等,常见咳嗽、呼吸困难等 症状。
皮肤问题
如皮疹、瘙痒、红肿等,可能是 感染病毒或细菌后皮肤组织的反 应。
诊断方法
直接检查
通过观察、触诊和叩诊等直接 检查方法,发现患者体征异常。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PPT课件


IgD IgE 与原虫和蠕虫感染有关
精品课件
6
二、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 的常用方法
根据目的基因是否被放大, 可分为杂交法和扩增法。 • 信号放大技术检测方法
靶分子数目不变,而检测的探针信号放大 采用多酶、多探针或二者结合等方法来增加探针标志 物的浓度使检测信号得到放大。 • 靶分子扩增技术检测方法 靶分子(RNA、DNA或探针)的扩增 • PCR、替代扩增、LCR等
• 完整性策略:
– 检出病原体 – 分型(分类)-亚型-耐药性 – 常用方法:杂交、PCR、基因芯片、DNA测序
精品课件
5
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标志物
• 病原体核酸分子(DNA/RNA)
• 基因表达产物
• 代谢物
• 免疫应答分子 细
致敏T细胞
胞 免
T
T

淋巴因子

IgM 感染早期出现
液 免
B
浆细胞
IgG 临近恢复期出现 IgA
pre-c X
P
pre-S1
pre-S2
S
pre-C
C
P
X
精品课件
pre-S1蛋白 pre-S2蛋白 HBsAg HBeAg HBcAg DNAP HBxAg
22
HBV 基因分型
• HBV基因序列差异的多少,可将HBV划分为不同的基因 型,至今为止已发现A、B、C、D、E、F、G、H共8种基 因型:
5'
引物A 5'
3'
5'
100-1000 RNA扩增子
3'
5'
3'RNA
5' 3'
引物B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ppt 课件
汇报人:XXX
01
感染性疾病的定义与分类
02
感染性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03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04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05
常见感染性疾病介绍
06
感染性疾病的社会影响
目 录
01
感染性疾病的定 义与分类
定义
感染性疾病是什 么
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 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 与人、动物与动物或 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 播的一类疾病。
诊断方法
1
临床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 和病史,医生可以对感染性
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2
实验室检测
通过血液、尿液、痰液等样 本的化验,可以进一步确定 病原体类型和感染程度。
3
影像学检查
通过X光、CT、MRI等影像 学检查,可以观察感染部位 和病变程度,有助于诊断感
染性疾病。 介绍常用的诊断方法,如实 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以辅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
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影响
感染性疾病爆发时,公共卫生体系 需增加医疗资源,如床位、医护人 员等,以满足患者需求。
针对特定感染性疾病,政府可能调 整公共卫生政策,如实施旅行限制、 隔离措施等。
感染性疾病的爆发可增强公众对公 共卫生的关注,促使人们更加重视 个人卫生和预防措施。
公共卫生资源配置
公共卫生政策调整
分类
感染性疾病按照病原 体种类可以分为病毒 性感染、细菌性感染、 立克次体感染、螺旋 体感染、原虫感染、 蠕虫感染等。
分类
细菌性感染
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痢疾等。
病毒性感染
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水痘等。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强调国际间在感染性疾病防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共 同应对全球性的卫生挑战。
探讨新技术、新方法在感染性疾病防控领域的应用,如基因编 辑、疫苗研发等,提高防控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加强感染性疾病防控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和能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人群的免 疫水平。
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 触患者等,减少感染风险。
传染病测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报告和 控制疫情。
环境卫生
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 。
感染性疾病与公共卫生
传播方式
介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包 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 播等,以及不同传播方式的防控
分类
感染性疾病可根据病原体种类、传播方式、发病部位等多种方式 进行分类,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感染性疾病的传染源可以是患者、带菌者、动物等 ,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传播、食物和水传播、接 触传播等。
易感人群
不同年龄段、职业、地域的人群对不同的感染性疾 病有不同的易感性。
对症治疗
疼痛管理
对于感染引起的疼痛,采 用合适的镇痛药物进行疼 痛缓解,提高患者的舒适 度。
退热处理
对于发热症状,采用解热 药物或物理降温方法,帮 助患者降低体温,缓解热 感不适。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于感染引起的代谢紊乱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紊乱,保持内环境稳定。
免疫治疗
免疫增强剂
使用免疫增强剂,增强患者的免 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
实验室诊断方法

认识感染性疾病培训课件

认识感染性疾病培训课件

3
感染性疾病的分类
Understand infectious diseases
感染性疾病: 医学上将所有由病原
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 染性疾病,常见的病原 体有: 细菌、真菌、病 毒、寄生虫等。
认识感染性疾病
4
感染性疾病的分类
Understand infectious diseases
一、按病原体来源分类:
认识感染性疾病
25
4.术前准备用药 术前患者往往有焦虑情绪, 产生较强烈的 生理心理应激反应, 引起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氧气及能 量消耗增加, 心肺负荷加重。苯巴比妥为镇静催眠抗惊厥的药 物, 临床上麻醉前用药, 以产生镇静, 增强麻醉作用。阿托品是 M胆碱受体阻断药, 能降低患者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和抑制腺体 的分泌, 能够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动较大的双(单) 侧下胸痛, 与咳嗽、 深吸气有关
带状疱疹呈刀割 样或灼热样剧痛
认识感染性疾病
食管炎多呈 烧灼痛
18
04
不同感染部位的治疗
认识感染性疾病
19
急性上呼吸道
上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腔-鼻窦、咽、喉。上呼吸道感染是人 类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在病程上有急、慢之分。
感染 用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有病毒引起(如: 鼻病毒、流感病 毒、腺病毒等),近些年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或细菌单 独引起感染有增多的趋势。常见的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 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01
粘液性痰:
痰由白色泡沫转为脓性多为细 菌性感染;
02 浆液性痰: 见于肺水肿
03 脓性痰: 见于化脓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04
血性痰:
是由于呼吸道粘膜受侵害、损害 毛细血管或血液渗入肺泡所致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ppt课件
9
第十章 感染性疾病的分for infectious diseases
10
感染的慨念
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病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寄生虫 病原微生物:致病菌(条件致病菌)


微 生









2
基因病
单 基 因 病(monogenic diseases)
孟德尔遗传性疾病,诸如:白化病、早老症、 血红蛋白病、甲型血友病、囊性纤维化病、脆 性X综合征等
获 得 性 基 因 病(acquired genetic disease)
感染性疾病,诸如:HBV、HCV、HIV、HPV等
多 基 因 病(polygentic diseases)
DNA 病毒 双链(非环状) DNA不等长
正链(2/3) 负链
带病原体的种类不同: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 不同携带状态 潜伏期携带者、健康携带者、急性与慢性
携带者 是很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12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策略
一般性策略(检出病原体):
判断有无感染 是何种病原体感染 常用方法:PCR + 杂交
完整性策略:
检出病原体 分型(分类)-亚型-耐药性 常用方法:杂交、PCR、基因芯片、DNA测序
中国:50%~70%的人受过感染
,8%~10%是HBV携带者
75%的长期慢性携带者 来自亚太地区
19
第一节 病毒的基因检测
HBV的形态特征 HBV外膜携带的HBsAg抗原性有一个 属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a”和至少两个 亚型决定簇“d/y”和“w/r”(尚有少见 的q、g、n、x和t等亚型决定簇) 最常见的血清型为adw、adr和ayw 亚型的地区分布不同,我国以adr为主, adw次之,而ayw见于新疆、西藏和内 蒙古等地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ppt课件
• 用于感染性疾病治疗的监控和预测、病 情发展过程的危险性评价及疾病预后等。 • 耐药性的检测 • 细菌的分型 • 流行病调查
17
第一节 病毒的基因检测
人类许多感染疾病由病毒引起,如病毒性肝
炎、脑炎、流行性感冒等等,占人类传染疾
病的75%左右。400多种不同病毒。
病毒结构:大 小:20-300nm
15
3. 定性检测结果 有时不能提供病原体活力相 关信息 临床治疗病情缓解后一定时间内,在患者样 本中仍可以检测出相应的病原体。 有些病原体潜伏在进体内,没有临床症状。 4. 疾病状况的判断 检测出病原体的存在并不 能说此病原体就是引起疾病的直接原因。 该病原体可能是一种正常菌群
16
五、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 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5' 3'
引物B
图8-3
NASBA原理示意图
11
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 (NASBA)
12
• NASBA的特点为操作简便,不需特殊仪器, 不需温度循环。整个反应过程由三种 酶控制, 循环次数少,忠实性高,其扩增效率高于PCR, 特异性好。
19
Dane颗粒(完整的病毒)形态
HBsAg
(外膜蛋白)
HBcAg
(核衣壳蛋白)
HBV DNA
DNAPol
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直径42纳米 20 由双层外壳和一个核心组成的,核心直径为27纳米, 内含DNA双链和DNA多聚酶
(一)病毒基因组结构
• 3.2kb双链DNA病毒 • 不完全双连环状DNA 长链L为负链:有4个开放阅读框S、C、P、X S区编码外膜蛋白(HBsAg) C区编码HBeAg 、HBcAg p区编码DNA聚合酶 X区位编码X蛋白,可能与病毒蛋白表 达有关。 21 短链S为正链:长短不一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PPT课件

精选ppt
7
引物A 5’端带
5' 引物A
有T7RNA聚
3'
合酶结合位点, 5'
3’端碱基与靶 3'
RNA 3’端序
5'
列互补;引物B
的碱基序列与
5'
cDNA 3’端序
3'
列互补
T7RNA聚合酶
5'
3'
5' 靶RNA
RT RNAseH
3' cDNA 5' RNA
3' cDNA
RT
引物B
3' cDNA模板
5'
引物A 5'
3'
5'
100-1000 RNA扩增子
3'
5'
3'RNA
5' 3'
引物B
RNAseH
5' cDNA
3' RNA 5' cDNA
图8-3 NASBA原理示意图
精选ppt
11
nucleic acid sequence-b精as选epdptamplification (NASBA)
12
• NASBA的特点为操作简便,不需特殊仪器, 不需温度循环。整个反应过程由三种 酶控制, 循环次数少,忠实性高,其扩增效率高于PCR, 特异性好。
核心区:核酸(DNA或RNA)
外周衣壳:蛋白质
包膜:脂质(镶嵌有蛋白质)
精选ppt
18
一、 乙型肝炎病毒
我国是HBV高流行区,50%-70%的人
受过感染,8%-10%是HBV携带者,肝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流行病学特征与影响
疾病的传播方式
描述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如
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等。 01
预防措施的必要性
阐述采取预防措施对于减少疾病传播
和控制感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性。
03
疾病的影响范围
介绍感染性疾病对社会、经济和公共
卫生的广泛影响,强调防控的重要性。 02
公共卫生干预与防控
疾病预防控制
感染性疾病可分为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 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
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多种类型。
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
01
接触传播
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
02
飞沫传播
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谈话时产生的飞沫。
03
空气传播
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如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或气溶胶。
针对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制定科学的预防控制措 施,如疫苗接种、疫情监测等。
健康教育与宣传
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感染性疾病的认 识和防控意识,促进健康行为。
社会参与与协作
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形成全社会共 同参与的防控格局。
感染性疾病与全球健康
全球健康威胁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健康的主要 威胁之一,对全球公共卫生造 成严重影响。
病情监测与护理
病情观察与 记录
通过监测患者生命 体征、症状和体征 变化,记录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护理措施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 施,如保持病房清 洁、消毒、隔离等, 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营养与心理 支持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 持和心理支持,增 强患者免疫力和治 疗信心,促进康复。

分子诊断学--绪论、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ppt课件

分子诊断学--绪论、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ppt课件
ppt课件 39
ppt课件
40
2003年4月,德国汉堡Bernhard-Nocht热带医学 研究所学者Drosten等用随机扩增技术,获得一段 长度为300bp的核苷酸序列。 根据这段序列,建立了检测新冠状病毒的常规 和实时定量PCR技术。
( on April 10, 2003)
ppt课件 18
2. There are two main kinds of molecular
techniques which are used to molecular
diagnosis of infection disease, amplifying DNA probe signals and amplifying target DNA fragment. amplify:放大;probe:探针
ppt课件
19
3.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diagnosis
methods, molecular diagnosis can be used
to diagnose infection disease induced by virus, bacteria, leptospira螺旋体, chlamydia 衣原体, mycoplasma支原体 and rickettsia立 克次体, etc.
ppt课件
8
分子诊断学的任务
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分子诊断指标; 建立检测方法
ppt课件
9
分子诊断学的特点
属于病因学诊断,特异性高; 对某些基因变异做出判断; 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ppt课件
10
Section 2 分子诊断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