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学属性之一:文化属性

合集下载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族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绪论1.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2.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音;(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文艺属性、民俗文化属性(一)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民间文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其文学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性。

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

从文艺属性着眼研究民间文学,就是一种文艺学的研究。

文艺学是研究各种文艺现实的科学。

完整的文艺学,应该包括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这两大部分既有共同的属性和联系,又各有特点,自成体系。

作为一门学科,民间文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1)对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作品的发掘,考释和整理。

(2)对中国现代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纪律与整理。

(3)对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的文本、民间文学创作者与传承人情况以及相关的民俗文化研究。

(4)对民间文学一般理论的研究,如对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社会功能、传承规律等等的研究。

(5)外国相关理论和民间文学作品的翻译、介绍与研究。

(二)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分两方面: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于口头创作哦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来看,民间文学史民俗学的一部分。

2.什么是“民间”?也就是什么是民俗学之“民”的问题。

民俗之“民”的范围很宽广,它渐有包容任何种类的人群的倾向。

明清时期的文学流派与文化属性

明清时期的文学流派与文化属性

明清时期的文学流派与文化属性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它见证了许多文学流派的兴起和传承,同时也呈现出了独特的文化属性。

本文将探讨明清时期的文学流派和文化属性,并分析它们的影响和意义。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流派1. 戏曲流派明清时期的戏曲流派数量极为繁多,其中最著名的有京剧、昆曲、越剧等。

这些流派在剧本、唱腔、表演技巧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特色。

如京剧的唱、念、做、打整合,昆曲的高亢婉转、轻盈灵动,越剧则注重细腻幽雅。

戏曲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方式,对于社会和谐稳定也有重要意义。

2. 汉赋流派汉赋是明清时期重要的一种文学体裁,代表作品有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赤壁赋》等。

汉赋流派主要分为骚体和颔联,其中骚体写的是抒发感情和下情之作,颔联则是以对偶相对的方式抒发情感和思想。

汉赋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现实生活和时代变迁的关注和思考。

3. 小说流派明清时期的小说大致可分为神怪小说、历史小说、语言小说等。

神怪小说内容奇幻,描述了人物与神仙、妖怪之间的故事,如《聊斋志异》;历史小说则是通过真实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塑造,传递作者对历史故事的看法和思考,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语言小说则强调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如金瓶梅。

明清时期的小说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社会风俗、文化知识、道德伦理的传播者和塑造者。

二、明清时期的文化属性1. 儒学思想在明清时期,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儒学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其追求的是道德高尚、治家治国的思想。

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它对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文人雅士文化文人雅士文化是晚明到清初期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文人雅士追求的是文学、诗词、书法等高雅文化,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文人雅士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民间文化明清时期的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方面。

文化属性4个层次

文化属性4个层次

文化属性4个层次
第一层次:贪嗔痴,活不明白;
第二层次:看清自己,属于聪明人,做有把握之事;
第三层次:敬畏规律,对弱势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
第四层次:自性无所挂,不属于众生,当生即生,当死即死。

解释得清楚明了,来自《天道》
文化可以传承,可以传递!
人的一生,大都会被其上层的文化属性所吸引!
贫困阶层大多是第一阶层
而他们走出这一困境的途径就是摆脱原有阶层文化,吸收更高层的文化
读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它给了你一张入场券,让你有机会接触更高层的文化!
破阶层的秘诀在于,聆听,内化!
当你的文化属性到达一个高度,自然会拥有匹配的东西!。

论大话文学的文化属性及狂欢化特色

论大话文学的文化属性及狂欢化特色

内容摘要本文以大话文学为对象,梳理了大话文学产生的背景,它借助网络得以兴盛,成为网络文学较有影响的一类。

文章着重从大众消费文化、后现代主义及狂欢化三个角度分析了大话文学所蕴涵的文化意蕴。

大话文学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大话式改写,大众消费文化语境是其产生和存在的文化背景,它体现出了大众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内涵。

此外,大话文学还具有狂欢化特征,是狂欢化文学传统在当代的延续,无论在艺术思维还是体裁上,都鲜明的表现出了狂欢化文学的面貌特征。

大话文学艺术思维的狂欢化体现在狂欢化的创作精神和作品世界的狂欢化上,体裁的狂欢化体现在文本的“对话”特征和广场化的语言上。

文章结合大话文学的文化属性,阐明了大话式狂欢与巴赫金充满人文色彩的狂欢化的差异,指出了从狂欢的角度认识大话文学的意义所在,即一种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并从大话文学自身的文化内涵出发,结合大话文学狂欢化特点,指出了大话文学存在的价值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话文学大众消费文化后现代狂欢化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boast literature as an objec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which the boast literature produces, it becomes one kind of more influential network literature with the aid of the network. The paper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which the boast literature contained from three angles of mass expense culture, postmodernism, carnivalization. The boast literature carries on the boast type to rewrite the classical literary work, the mass expense culture environment is the cultural context which existence.It manifested the mass expense culture and the postmodernism cultural connotation.In addition, the boast literature also has the carnival character. It is the extension of carnivalization literature tradi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Regardless of in artistic thought or literature style, it all appears carnival literature characters.The carnivalization in artistic thought manifests in carnival creation mental and in the carnival work world, the literature style carnivalization manifests in the dialogue,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square language.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from the carnival angle to know boast literature is to pursuing free spirit.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boast literature.Key words:boast literature mass expense culturepostmodernism carnivalization三峡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中国的文化属性-楼宇烈

中国的文化属性-楼宇烈

今天恰逢祖国60周年庆典,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已经崛起,身为中国人,需要了解自己的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更需要知道,中国文化历史,究竟赋予了我们怎样的品格与精神。

今天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下关于中国的文化属性,这样一个问题。

所谓“中国的文化属性”,也就是说我们在长期的文化传统中间所形成的一种民族的精神。

在今天来讲,近一百年来,中国一直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奋发图强。

发生了多次的剧烈的社会变革。

经过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经济、政治实力上逐渐地赶上来了。

另外在某种程度上也应该说,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同,现在世界在经济、政治上,中国人说话是有份量的,中国人的地位是不能忽视的,这一点我们感到非常的自豪。

但是从文化方面讲,我们现在在世界的整个格局中间,还不能说我们的文化已经得到了同样的发展,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有文字记载以来文化也已经有三千多年,但是我们对于这样一笔财富,我们对它的继承、发展应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没有把我们这一笔财富贡献给全人类,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人,在这一方面应该要反省。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的经济正在走向全球化、一体化。

同时,也出现了文化趋同的情况,也就是一种时尚的文化,或者是一种强势的文化,它在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的格局。

它不仅影响了一些发展中的国家,甚至于它也影响到了一些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古老的民族和国家。

所以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文化发展的趋势是全世界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这样的发展是不是好,也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的,但是大家总的倾向认为,经济是不可阻挡的会全球化、一体化。

当然经过这一次的世界的经济风暴,应该说人们又在反思这个问题,经济是不是要搞得全球化、一体化?我不是经济学家,我也不会懂这个问题。

那文化是不是也要一体化、全球化?在80年代就展开了一个强烈的思考和争论。

可能大家都认为文化不应该一体化、全球化,文化应该保持它的多元性,所以在当时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却出现了一个寻根意识,也就是大家坐下来寻找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根子,这叫做寻根意识。

文学的文化属性及其造成的交流障碍

文学的文化属性及其造成的交流障碍

文 形 态表现 。
文学是意识形 态的.文学的意识形
态 质决定 了文学深厚 的文化 内涵。某 空范 围之 内 的作家 . 思维 模武 、 其 价由 观念 , 然无法挣脱这 一时空范 圄 必 内 文 化熏 浆 .跳 脱 不 出 “ 想 的j 思 } } 流 ” 必然 被这 一 “ 思想 的洪 流”褒被 着 进 文学就是 它所产 生的那个时空 苑目 之 内的 文化的反映 , 鄢个时空范 是 匾 “ 想的 ; 流”的艇 聚 文学 .文 思 = } } 化 .二 者 如彩 随 彤 中华 民族 历 史悠 久 。文 化根底 极 为 澡厚 ,内涌 极 为 丰
富. 特征极为突出。 植根干这一漾厚文化 土壤的 文学也 必然具有棘不掉 的中华民 族的 文化色 彩、 越是 民族的.就越是世 , “ 界的” 但是 . 。 由于文学深厚的文化 内涵, 造成 了它极强 的不可译性 .阻碍 了它在 世界 范围 内的 交流 . 种不可译 性和变 这 流障 碍集中表现在: (一 ) 对作 品主题 、 、 人物 思想的评 价。 文学作品的主题及人物行为 、 性格是 传达作 者思想观 念的主要途 径,是思想 文 化的集 中体现。因此. 不 同民族之 在 间. 最易造成解读过程中昀错误 赵树理 笔下的 三仙姑 . 虽 巳四十五岁 . “ 却偏爱 当个老来俏, 小鞋上协要绣花. 裤腿上仍 耍壤边, 顶门上的头发脱光 了. 用黑手帕 盖起来.只可惜官粉 涂不平肫上的皱纹. 看起来好象驴粪蛋上下 了霜 ”一个爱打 扮. 显摆 的中年 妇女—— “ 米俏”被 喜 老 作者讽 剌挖苦 了个 啉漓尽致 作者还有 意把 三仙姑置干 大庭广众之 下.让奋色 人等来表示对她 “ 老来俏” 的毫不掩饰的 厌恶 更特意让 区长出面责备她:“ 自 体 己看看你打扮得象个 人不象 ”区政府邻 近 的女 人们也都 看外星人似 的,好奇 而 必奋地挤 了半院子: 四十五 了!” “ “ , 看 鄢裤腿 ” “ . 看那花鞋 …・ - 在备方强大 舆论 的攻势 下,生性 放荡 、 半辈子没脸 “ 红过”的三仙姑很快 败下阵来 . 一道道 “ 热汗在脸上流” “ , 羞得只顾擦汗 . 再也开 不得 口” 回家以后 . . 三仙姑 “ 实在觉得 不好意思, 对着镜子研兜 了一下. 真有点 打扮得 不象话;又想到 自己的女 儿快瞿 跟 人结婚 .自己还卖 什么老俏? 这才下 了个决心 , 自己的打 扮从顶 到底换 了 把

第一讲 文学的社会属性 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第一讲  文学的社会属性 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 文学对哲学的影响
• 文学对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哲学的ຫໍສະໝຸດ 象理解 与感悟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相当复杂,其主要原因 在于宗教本身的复杂性 • 有积极的一方面,也有消极的一方面
• 文学的相对独立性
• 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并不完全相同 • 文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 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不平衡现象
• 文学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 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巩固 • 对经济基础起破坏和瓦解作用 • 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同时又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建立
文学与上层建筑其他因素的关系
文学与道德的关系
• 道德对文学的影响
• 到的内容渗透在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它对文学 的影响是广泛的
• 文学对道德的影响
• 文学对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对特定时期社 会道德会产生积极的促进或消极的腐蚀作用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 哲学对文学的影响
• 哲学通过影响作家的世界观而对其创作产生作用 • 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关系密切
• 文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 社会意识形态
•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什么是社会意识形态
• 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道德等 的观点,学说表达和传播形式。是社会个 人创造的思想、观点、主义、艺术、语言、 文字、图画、法律、规章等也就是通常所 说的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第一章 文学的社会属性
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本节概况
素文 的学 关与 系上 层 建 筑 其 他 因 • • 文 反文 文 学 映学 学 与 是 在 经 社 社 济 会 会 基 生 结 础 活 构 的 的 中 关 能 位 系 动 置 • •

《文学概论》知识点

《文学概论》知识点

(3)文学再现社会境遇。文学在以语言蕴藉去表现个体生存体验 时,总是注意直接或间接地呈现个体生存体验所得以生成的社会境遇。 社会境遇是由地理环境、种族生活、社会事件、人际关系和生活场景等 构成的具体生活情境与际遇。 13.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又称文学学或文艺学, 通常是关于文学的学问。 “文艺学” 第三节 一词来自前苏联术语,原意就是“文学学” 。它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 的人文学科。 14.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 集中表现为普遍适用性和零散性之间的矛盾。 二、文学理论的含 义 第三节 三、文学理论的当 今特征与学习途径 1.文学理论的当今 特征 15.学习文学理论的具体途径 学习文学理论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 一,体验作品; 二,阅读理论; 三,读解文化; 四,思考问题。 第三节 三、文学理论的当 今特征与学习途径 2. 文 学 理 论 的 学 习途径 文学理论 的当今特 征
之,文学是有文采的表情达意的语言作品。 4.文学的特征★ (1)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是否运用语言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 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 (2)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富有文采,就是语词富于华丽的色彩,或 指作者具有语言上的才华。 (3)文学要表情达意。表情,是表达情感;达意,是传达意义。表情 达意合起来就是表达情感与意义。 5.六种文学观念★ 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和文化论
第一,文学是对“志” 、 “情”或“兴”的表达,即是对个人的独特 的生命体验的表达; 第二,文学创作依赖于“感兴”和“伫兴” ,即要求作者不仅善于 寻求个体体验, 而且善于把这种体验储存在心中以便期待某种瞬间的艺 术领悟和发动; 第三,文学作品是“兴象”的结晶,即要通过语言创造出充满体验 的活生生的形象; 第四,读者阅读要以“兴会”去感悟作者寄寓其中的独特体验; 第五, 文学理论或批评不应是逻辑式或推论式的, 而应是体验式的。 10.语言论 文学语言论是把文学视为一种语言符号, 并强调运用语言学模式去 第二节

5、文学的属性(参考模板)

5、文学的属性(参考模板)

第四讲文学的属性学习目标:1.理解文学的属性;2.理解文学修辞的不同层面。

知识谱系:讲义:一.历史上的文学观念历史上的七种文学观念:摹仿论、表现论、实用论、体验论、语言论、修辞论和文化论。

这里对语言论、体验论、修辞论和文化论多说一些。

1.狄尔泰为代表的体验论。

2.语言论。

语言论转向。

3.修辞论。

与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注重“说服方式”的古典修辞学传统不同,20世纪美国修辞学家博克(Kenneth Burke,1897-)从“象征行为”(symbolic action)角度考察修辞,提出了“人是运用象征的动物”(Man is the symbol-using (symbol-making,symbol-misusing)animal)的新命题。

人的“象征行为”包括语言、表情、手势等许多种类,但语言是最基本的象征行为。

正是由于修辞学与诗学共同地把人的语言象征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博克相信两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区别:修辞学研究演讲和日常话语,诗学则研究作为语言的诗和其他文学样式。

这样,两者的共同点在于运用语言在听众中造成感染效果,其区别只在于修辞话语诱发的象征行为超出了自身,指向更大的行为,而文学话语诱发的行为则只在自身,行为最终在自身中消失。

博克把修辞(rhetoric)定义为“人类主体为着对其他人类主体形成态度或诱发行为而使用语言”。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修辞都“植根在语言本身的一个基本功能中,……即语言被用作一种象征性手段,在那些天生就能应答符号的存在中诱发合作”。

这一定义看来与传统修辞学的“说服”功能并无多少不同,但博克的独特处在于,他引进“认同”概念去解释修辞,从而形成并提出一种“新修辞学”:修辞的目的在于“认同”(identification,或译认同性、同一性)。

在他看来,人在语言这种象征性行为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一种认同情境中。

与古希腊时代的修辞观注重“说服”(persuasion)不同,博克的“新修辞学”标举“认同”:“说服”指向一个直接而具体的目的,而“认同”则可以包容那些间接的、深层的或无意识的东西。

文学文本的五种文学属性

文学文本的五种文学属性

文学文本的五种文学属性在当今的文学研究领域,人们已开始频频地看到“对话”(dialogue)一词,这种对话的意识已使得人们可以从一种独断论的艺术观中解脱出来。

所谓对话,就是不同观点的人可以在共同的话语空间中交流各自的意见,并不一定要求对方折服,而是求得一种沟通和相互理解。

从对话的立场出发,我们除了可以看到不同艺术观之问的交流以外,另外就是将此方式扩及到文学文本的方面,从而使得文学文本的特性也得以多方面的展开,以下则试作论述。

一、文学文本的对话性是它的一种属性文学文本(the text of literature)在这里是指作家、诗人写出的文字产品。

关于文学文本的属性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作出厘定,如可以从它是作家虚构的生活即虚构性上来作出判定,也可以从它是由语言来组构的即语言性来作出说明,另外还可以从它的阅读效果上的审美性、情感性来加以阐述。

文学文本的属性是多方面的。

问题在于,在己有的多方面属性的前提下再提出一种对话性又有何意义呢?它的意义就在于,己有的诸种属性的说明其实都暗含了一种对比前提,所谓虚构性,是将文学创作与历史撰述那种推崇记实的写作区别开来,如亚理斯多德当年所说的,史著与诗作间的差异,“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1]当我们说文学创作虚构了什么的时候,也就有一个如果不是文学则它应如何来写实,其写实的面貌如何等方面的问题。

至干文学的语言性,则体现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与音乐、美术等诸种艺术间的所用材料的区别,同时也指涉到了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共同的文学文本同个别性的个体存在的读者间的关系等,也就较为直接地体现出一种对话的性质。

因此,说对话性是文学文本的一种属性,这不仅是在对文学文本的属性上又提出了一种见解,而且这一见解同其它一些见解是相关联的,也有助于深化那些见解的认识。

文学文本的对话性,就在于每一个和每一类的文学文本都是在对话中才确定自己的存在位置和具体内蕴的。

由于具体的方面要在后文的五种对话中剖析,所以这里只是概略地指出对话的缘由。

文学的属性

文学的属性

文学的属性文学是人类精神现象之一,它不但反映人类自身生存状态,更深刻地反映人类精神世界。

之所以说文学是人学,因为甲骨文和篆书的“文”字头,都是“人”字,各门学科都是和人类极为密切,文学尤甚,因为“文”字头上标着“人”字。

各门学科都表现人,反映人,但各自有其特点规律,文学最重要的是要刻划人物的形象,抒发人们的感情,揭示人们的思想灵魂。

文学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成功刻划人物形象。

正如一说到鲁迅笔下的闰土形象,就会出现少年闰土形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揑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而后的闰土则不同:“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己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闰土的形象就靠这两段文字树立了起来。

文学很重要的是抒发感情,人是感情的动物。

文学就是要把人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情,即使是对鸟语花香的春天,杜甫在战乱中感到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伤乱的感情。

又同是对“菊花”,不同人的感情表达也不同。

杜甫是“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见菊花绽开伤心落泪。

而毛泽东则认为战场上的菊花比春天其它花还要美,还要香,“战地黄花分外香”“胜似春光”。

而朱元璋<<咏菊>>诗则说:“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骇煞。

要与西风战一场,徧身穿就黄金甲”,霸气十足地表达出来。

反观唐朝黄巢<<不第后赋菊 >>似乎充斥着一股杀气:“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古代小说的文化属性及其对小说创作之影响

古代小说的文化属性及其对小说创作之影响

古代小说的文化属性及其对小说创作之影响作者:陈才训周慧敏来源:《学习与探索》 2020年第5期陈才训1,2,周慧敏1(1.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哈尔滨 150080;2.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州 350007)摘要: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文言小说,自其产生之日起,便被正统文人置于传统知识谱系,民间性、传闻性、实用性成为其最基本的文化属性。

娱乐消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功能,它最能体现文学的审美意义,但受“文化”小说观影响的正统文人却对此持否定态度;一些小说家也对小说的审美娱乐功能表现得并不自信。

“文化”小说观使小说家固守以“新闻”为小说的观念,记录新奇传闻成为小说家的基本创作方式。

“传闻异辞”直接导致文言小说创作中出现“一事多载”现象,并使讲述型结构模式及超叙事结构成为文言小说重要的文本形态;“文化”小说观还对小说家题名、小说标题等“副文本”产生了显著影响,并促使一些小说家在建构文本形态时积极向传统知识谱系靠拢。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知识谱系;审美娱乐功能;记录“新闻”;文本形态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20)05-0156-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明笔记整理与研究”(17ZDA257);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末清初文人治史笔记研究”(17ZWB113)作者简介:陈才训,1972年生,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文学博士;周慧敏,1982年生,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体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可宋人钱惟演自称“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1]。

显然,正统文人秉持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小说观,他们往往将小说置于传统知识谱系而非文学坐标之中。

及至晚近,黄人《普通百科新大辞典》仍释“小说”云:“为我国古学之一种,盖摭拾正则书史所不载者,大抵以神怪隐僻为主。

……然衣冠之士,多鄙不屑道。

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一、文学接受作为审美活动
(一)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活动
恩格斯:《德国的民间故事书》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在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硗瘠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寒伧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

文学接受审美价值属性的三个层次:悦目悦耳、悦心悦意、悦神悦志
二、文学接受作为认识活动
(一)文学接受是一种认识活动
(二)文学接受的认识价值方面
❖认识社会现实
❖认识人类自我
三、文学接受作为文化价值阐释活动
(一)文学接受是一种文化价值阐释
(二)文学接受的文化价值阐释的诸方面
民俗学价值;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价值;宗教价值;哲学价值
四、文学接受作为交流活动
(一)文学接受是一种交流活动
❖文学交流的自由性
❖文学交流的想像性、符号性与情感性
(二)文学接受的交流活动表现诸方面
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有什么关系?
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有何影响?
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消费有何意义?
4.为什么说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
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7.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
8.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9.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价值诠释活动?
10.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交流活动?。

第一章文学属性之一:文化属性

第一章文学属性之一:文化属性

第一章文学属性之一:文化属性第一章文学属性之一:文化属性(2009-12-26 12:13:41)从系统层次来看~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一种审美形态~文学是语言艺术。

概括起来看~我们可以把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种用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体审美意识的文化形态。

一、文学的文化属性文学观念是复杂多样并不断发展的。

但不论人们有多少探讨文学的方法~或者有多少对文学的不同定义~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文学既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和文化现象~又是独特的艺术现象和审美现象~而从其所属的大的范畴来看~它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形态。

作为文化形态~文学既具有普遍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品格~又植根于广泛的文化结构之中~与人类的文化精神、文化心理和文化人格密切相关~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

,一,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1、文化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

泰勒是著名的文化进化论者~他从民族学的角度将文化视为一个包含范围很广的复合体。

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说: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

总括起来看~不外三个方面:,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是。

宗教、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哲学、科学~是偏于理智的。

,二,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庭、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是。

,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

2、文学是有符号意义的精神文化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总和~人类的历史就是自然的改造史和文化的创造史。

作为人类精神创造的文学~也理所当然的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理解~人类文化总体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在经济基础之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

《文学概论》教案

《文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绪论本章概述:“文学概论”是阐述文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教材体系,也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

它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几乎涉及了文艺学的方方面面。

如果我们要在根本上理解“文学概论”这个理论体系,要了解在这个体系之中的各个细节及其相互关系,就必须关注其本体,说明它自身的学科界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方法等。

知识点1:文学概论的性质“文学概论”是一门具有文学理论性质的课程体系。

从学科界限来说,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问。

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这三个分支既有明显的界限,又有密切的关系。

文学史是在时间维度上具体地考察文学的发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学科。

文学史的具体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对作家、作品进行研究。

2、文学风格、流派和思潮的研究。

3、文学现象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的研究。

4、文学的发生、历史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继承与革新的原则和对策的研究。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作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最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等为核心对象所展开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的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在对具体的文学现象的把握中,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文学概论”是对整个文艺学的一种理论阐释,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讨论文艺学的各个主要问题的一个教学体系。

由此看来,我们对“文学概论”应该有两种理解:1、“文学概论”是一种教材和教学体系。

2、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理论体系。

它具有文学理论的特点,但它又不是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相并列的文艺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与文艺学所采取的角度基本相似,因而它的理论特点是全面概括而不深入。

知识点2:学习文学概论的意义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是中文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文化属性的总结

对文化属性的总结

对文化属性的总结1. 简介文化属性是指一个社群或群体所共有的、代表其特定文化特征和价值观的一系列特点和特征。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社群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属性。

文化属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通过代代相传和衍生演变而来。

本文将总结文化属性在个体和社会方面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个体层面的文化属性文化属性对个体的影响是持久且深远的。

以下是一些个体层面的文化属性的例子:a. 价值观和信仰文化属性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

它们决定了个体对道德、正义、人际关系和生命目标的看法。

不同的文化属性会导致不同的个人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的形成。

b. 行为方式和礼仪文化属性还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方式、礼节和社交规则。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被高度强调,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个人主义和独立性更受重视。

这些行为方式和礼仪直接影响了个体在社交场合的表现和互动方式。

c. 语言和沟通方式语言是文化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语言和沟通方式。

语言反映了文化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影响了个体在社会交流中的参与和表达能力。

3. 社会层面的文化属性文化属性在社会层面的作用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社会层面的文化属性的例子:a. 传统和风俗习惯文化属性塑造了社会中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这些习惯包括节日庆祝、婚礼仪式、葬礼仪式等等。

它们是社会中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也是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b. 制度和法律文化属性对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文化对于一个社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不仅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维护,也对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c. 艺术和文学文化属性对艺术和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艺术形态和文学风格,反映了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价值的追求。

4. 文化属性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文化属性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一些文化属性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例子:a. 社会凝聚力文化属性可以促进社会的凝聚力。

文化属性

文化属性

文化属性就是指一个人、一个社会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产生活的习惯的定性(基本的文化素质表现)。

这是一种思想程序,不以意志为转移;可以形象地说:“你的衣、食、住、行、言,处处都在从侧面折射出你的基本层次”,通俗的说法就是:通过你的行为表现,一眼就能看透你骨子里的东西,你不需要刻意的去掩饰什么,因为这毫无意义!文化属性对个人来讲,是透视一个人的受教育情况及生存环境情况的理想工具。

文化,是一个广义词,它的概括面相当的广泛,它不仅包含我们所学到的书本文化,还包括饮食文化、政治文化、民间习俗文化等等,由这些文化共同组成了社会生产生活文化。

属性,是对一件事物的性质定型的概述(例如火的属性,就是发热,能够产生很高的热量;铁的属性具有延展性、韧性,到达X度熔点温度时会融化,这种表现状态就是它们的属性)。

说《遥远的救世主》)中,主人翁“丁元英”对文化属性的描述如下:技术、制度和文化。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然而客观规律的变化也同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客观规律是由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由历史的变迁而改变。

什么是客观规律?归根到底也是一句话: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不墨守陈规,其精髓讲的是创新!而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而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其本质讲的是依靠和跟随!弱势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就是破格获取,弱势文化没有自信与强者在同一个规则下公平竞争,所以,从本质上讲弱势文化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学!文化属性也可以说为“道”,即“道法自然”每个社会都有一个他所遵循的“道”,而这个道只有少数人才可以定义的。

文学概论教学课件第一章文学属性

文学概论教学课件第一章文学属性
特征: 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 。 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 与审美无功利、审美形象相互渗透,并通过 它们而显现。
文学也是认识的
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且也表 达客观理智认识。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必然包含认识 因素。
情感与认识(小结)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 直接的审美情感在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 理智认识。
——钱中文:《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审美事件与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看起来只是一次 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 底总是与某种思想、观念、意识联系在一 起的。
16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文学中的理性
理性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所构成的思维 过程,与形象方式相对。
形象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形象又依赖 于理性的力量。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
1、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 2、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通过上层建 筑中政治等中介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
10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多样性
哲学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 法律意识形态 道德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 宗教意识形态 商品意识形态
“‘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 。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的表现中—— 作为哲学的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 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 态——才会现实地存在。”
虚构和情感等特性。 3. 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4. 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的意味。
第三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 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论胡太明形象的文化属性

论胡太明形象的文化属性

论胡太明形象的文化属性摘要:在《细亚细的孤儿》中吴浊流先生成功的塑造了胡太明这一人物形象。

1895年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日本在台湾期间大肆推行殖民文化,培养皇民。

胡太明就在这期间长大,小的时候受到中国传统私塾教育和祖父直接或间接给予其道家学说的影响,之后受到现代的公立教育,在成长期间又受到殖民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

也正就是这些文化单元构成了胡太明的文化属性,也正是由于这些文化单元具有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造成胡太明的悲剧。

关键词:胡太明;文化属性;矛盾;《细亚细的孤儿》是以台湾被日占时期为历史背景的,在某以程度来说,极大的再现了日据台湾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心里。

在日据台湾期间,台湾的抗战思想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绝对派、超然派、妥协派。

胡太明不属于其中的任何派,胡太明就在这三种类型中徘徊挣扎,内心种种痛苦也是因为他做不到其中的任何以派。

这部作品以主人公胡太明的一生为主线,胡太明的各个人生阶段所遇到的人生困惑与生活的生活困难都与其自身的文化属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自身的文化属性造成自已性格缺陷。

胡太明一生经过的几个重要的地方,作者很好的把胡太明的内在意蕴勾勒出来,早年在台湾学习,在台湾当老师,之后前往日本求学,求学归来后,在台湾依然找不到立足之地,便前往大陆南京任职老师。

由于胡太明自身文化属性的原因,胡太明在台湾找不到归属感,本来以为能在自已的祖国,能被认同,可是大陆却怀疑胡太明为台湾方面的间谍。

还被抓捕入狱,幸得学生营救。

后又被日本军队征招入伍,当看到自已同胞将要被杀死时,胡天明连想送水给自已的同胞喝水,却被日军阻止。

胡太明由于内在文化属性的容忍性,做不到完全的与日军以死相拼。

最后胡太明因为志南的死,压倒了自已内心的最后一根草,造成胡太明的“疯”。

如胡太明在祠堂写下的“疯言疯语”,写到“ 志为天下士,岂甘作贱民,击暴椎何在,英雄入梦频,汉魂终不灭,断然舍此身,驴呀驴呀意如何(日本叫台湾人),奴隶生涯抱恨多,横暴蛮威奈若何,同心来复旧山河,六百万民齐蹶起,誓将热血为义死。

中国语言与文化

中国语言与文化

《中国语言与文化》上课内容大纲上编语言与文化第一章对文化的认识一、文化的定义二、文化的结构层次1、物质文化2、制度文化3、精神文化三、文化的分布格局1、世界文化2、东西方文化3、民族文化第二章语言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价值一、语言概况1、世界语言2、中国语言3、新疆语言二、语言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价值1、语言的文化属性2、语言的文化价值三、文字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价值1、文字的定义及其类型2、文字的文化属性3、文字的文化价值四、语言各要素与文化一、语音系统与大千世界二、文化格局中的词三、语法与人类思维第三章语言与物质文化一、语言与物质文化的起源二、语言与物质文化的传布三、语言与物质文化的演进第四章语言与制度文化一、制度文化史在语言中的反映二、语汇与民俗三、语言崇拜与语言伦理第五章语言与精神文化一、语言与非物质文化二、精神文化史在语言中的体现三、语言与宗教信仰四、语言与文学艺术第六章语言与文化交流一、借词与文化交流二、语言与翻译三、跨文化交际下编汉语与中国文化第七章汉字与中国文化一、对汉字的评价二、从汉字形体考释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三、从形声字看历史文化遗迹第八章词语与中国文化一、词汇与文化1、词语中尊卑观念2、称谓词语3、宗教文化词语4、民俗文化词语5、礼俗文化词语6、饮食文化词语7、数词的文化含义8、颜色词的文化含义9、象征词语及其文化含义10、汉族人的姓名与文化11、地名与文化二、熟语与文化1、成语与中国文化2、谚语与中国文化3、歇后语与中国文化4、惯用语与中国文化第九章语法与中国文化一、汉语语法特点二、汉语语法结构的文化特征第十章有关汉语与文化研究简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文学属性之一:文化属性(2009-12-26 12:13:41) 从系统层次来看,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一种审美形态,文学是语言艺术。

概括起来看,我们可以把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种用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体审美意识的文化形态。

一、文学的文化属性文学观念是复杂多样并不断发展的。

但不论人们有多少探讨文学的方法,或者有多少对文学的不同定义,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文学既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和文化现象,又是独特的艺术现象和审美现象,而从其所属的大的范畴来看,它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形态。

作为文化形态,文学既具有普遍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品格,又植根于广泛的文化结构之中,与人类的文化精神、文化心理和文化人格密切相关,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

(一)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1、文化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

泰勒是著名的文化进化论者,他从民族学的角度将文化视为一个包含范围很广的复合体。

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说: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

总括起来看,不外三个方面:(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是。

宗教、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哲学、科学,是偏于理智的。

(二)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庭、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是。

(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

2、文学是有符号意义的精神文化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总和,人类的历史就是自然的改造史和文化的创造史。

作为人类精神创造的文学,也理所当然的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理解,人类文化总体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在经济基础之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作为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各种制度及情感、信念、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两大层面,与政治、法律制度相比,文学和哲学、宗教、道德、艺术诸范畴都处在一种远离经济基础,更高地悬浮于空中这样一个特殊的意识形态的位置中。

在这一整体文化结构中,文学以其特殊的审美性质,保持它在文化创造方面的文化价值取向和突出的人文特质。

在整体文化结构系统中,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是人运用语言符号系统,展现人生的意义和精神追求,尤其是人的审美理想追求。

文学尽管也要描写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甚至本真的自然,但文学在描写这些文化对象的时候,作家必然要以自己的精神世界去把握、去拥抱它们,这些事物一旦被作家写进作品中去,它们就已经不是原本的物质文化或行为文化,而是已经属于观念形态或精神形态的东西,文学作为艺术世界,已经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和意义的世界。

因此,可以说,文学是文化系统中具有符号意义的精神文化。

(二)文学活动的文化内涵文学作为文化形态,它既隶属于大的文化系统,具有普遍的文化品格,又植根于文化结构之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学的文化内涵具体从文学活动的诸要素(作家、作品、读者)中体现出来。

首先,文学创作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家的主体性质具有突出的文化特性,任何作家都是在特殊的文化生成过程中培育起来的,其主体世界是在自我的文化习得和社会文化“濡化”的“合力”中形成的,其心理构成和创造行为中有突出的文化倾向。

作家作为个体的人,其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也必然要受到文化传统与文化环境的制约。

文学史的大量现象也已经证明,作家普遍的文化倾向的形成,总是处于一般的文化环境之中,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对作家文化人格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作家,往往受着不同的文化思想的影响,负载着不同的文化。

甚至处于同一时期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追求的作家,也负载着不同的文化。

如中国现代文学巨匠沈从文,他所提供的“湘西文学世界”,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具特色与光彩的文学景观之一。

我们可以发现,在沈从文身上,就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湘西乡土文化的种种因素,而且这种乡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相碰撞、交汇,从而形成作为乡土作家的沈从文独特的文化个性。

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一个简单的事实:沈从文的文学乡土世界并不是在湘西构造的,而是在远离本土的现代都市(主要是在北京与上海)构造的。

我们知道,湘西是中国边地,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乡土中国的文化;北京自明清以来作为皇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近代却艰难而缓慢地经历了向现代都市转化的过程,传统北京文化在衰落着又顽强地生存着,使变化中的北京依然保留着某种乡土性;而上海却是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来的现代都市,是现代中国的一个象征。

湘西、北京、上海,三个区域空间,几乎概括了转型期中国的主要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凝聚于沈从文一身,使他成为了转型期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化承载者、观察者与描述者。

如《边城》,就是他在北京目睹了让他醉心的博大而精致的北京文化的美,正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消失,这同时又让他联想到他的湘西,让他醉心的淳朴而自然的美也无可避免地处于消失的过程中。

这样的文化体认,就使得他的乡村牧歌一方面渗入了哀歌的调子,另一方面又要展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体现了对原始文化所留下的古朴的民情民风民俗的深深的眷恋。

其次,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符号首先是由它使用的工具(语言)所决定的。

文化是以使用符号为基础的现象体系,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指出,“全部文化或文明都依赖于符号。

正是使用符号的能力使文化得以产生,也正是对符号的使用使文化延续成为可能。

没有符号就不会有文化,人也只能是一种动物,而不是人类。

”而在所有的人类符号类型中,语言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符号表达的最重要的形式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意味着思想的交流;交流意味着保存,即传统;而保存意味着积累和进步。

”[21]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不仅是文学作品生成的基础和条件,而且更是构成文学这一人类文化现象的基础。

每一种语言除一般性的概念意义外,都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学内涵。

严格地说,每一个民族语言中的许多语词是不能对译的,如汉语中的“师”字就不是英语中的teacher所能对译的,“师”决不仅指“教书的人”或“教师”,它至少还含有“师法”、“师承”、“师表”、“师长”等多重文化内涵。

而像汉语中的“冰清玉洁”、“苍松翠柏”之类,更是含有比德的象征意义与诗化的情绪意味,更是无法翻译的。

可见,语言的词义中积淀着一个民族久远而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显示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它本身就是一套发音的文化风俗系统。

文学语言作为文化符号,也必然会承载丰富的文化蕴含。

季羡林先生曾这样分析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所表现的就是三纲之一的父子这一纲的真精神。

中国一向主张父慈子孝,在社会上孝是一种美德……然而在西方呢?拿英文来说,根本就没有一个与‘孝’字相当的单词,要想翻译中国的‘孝’字,必须绕一个弯子,译作Filialriety,直译就是‘子女的虔诚’。

”这一个“孝”字就可见出语言在文化系统中的重要性。

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符号还从它所反映的对象中体现出来。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文学作品既包含着共时性的文化转换,又凝聚着历时性的文化积淀。

所谓共时性的文化转换,是指文学作品要受到诸如哲学、经济、政治、科学和宗教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它总是能见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迹。

摩尔根在研究古代社会时,就从荷马史诗中得到大量的有关古代社会的信息。

他认为:“荷马诗篇的产生差不多可以作为希腊人进入文明的标志”,“在人类学方面很有价值。

”“其中有关人类进步过程的记载是现存材料中最古老、最详细的。

”确实,荷马史诗详细记载了有关古希腊人的艺术、习俗、发明和发现、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的文化信息,给后代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东西。

所谓历时性的文化积淀,是指在文学作品的表层文化征象背后,总是沉淀着某种深层的文化内核,残留着一个民族进化历程中所遗传下来的文化基因,潜藏着文化系统中最稳定、最丰富的东西。

譬如在中国古代有很多“怨妇诗”,如谢朓的《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相思此何极。

”再如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两首诗写的都是思妇之情,谢朓的诗写漫漫长夜,妇女将对丈夫的等待和思念缝进“罗衣”里,表现了达到极致的思念之情。

李白的诗则更是用一系列的形象,将怨妇的思念之情含蓄而生动地传达了出来。

这些怨妇诗就隐含着相当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没有地位的,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所谓“夫为妻纲”,强调的就是妇女的依附地位。

丈夫是妻子的依靠,丈夫外出,唯有苦苦地思念才是妇女美德的体现。

但妇女往往又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怀,所以诗人以怨妇诗、思妇诗替妇女代言。

而怨妇诗的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在于,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经常怀才不遇,怀着满腔的热情和一身的本事却不被赏识,不能得到重用。

这样,妇女思夫就成为他们自身希望效忠朝廷的一种比喻和象征。

最后,文学接受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

在文学接受中,读者总是要由对艺术形象和情感状态的解析,进入到对于作品所蕴含的广泛的文化涵义的领悟。

文学接受是一种性质特殊、含义丰富的文化沟通活动,它是把文学作品的个性化、具体化的话语形态转化为具有普遍的社会语义内容的过程,这种交流过程有利于恢复与拓展文学的历史文化维度和现实文化品格。

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将文学阅读分为“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

所谓“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24]。

而所谓“价值阅读”则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首先就是文化价值,发现文学所负载的文化意义,也可以说,“价值阅读”是发现文学文本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的阅读。

譬如对鲁迅小说的阅读,我们都能从其艺术形象,领悟到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而通过更进一步的价值阅读,我们可以更为深刻地体认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

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就是原始文化心态的再现,在原始文化心态中,主客观是混淆不清并且是神秘互渗的,阿Q将主观的情感、愿望投射于外在世界,认为它们具有客观的真实性,并把它们当作实在来感受,这实际上就是对主客不分的愚昧的原始文化的体现。

文学接受作为一种文化再生产活动,还具有文化累积和文化增值的属性。

接受者往往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文化话语体系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建构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从这种意义上看,文学接受是一种无穷累积的文化再发现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