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教师版
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总结一、《归去来兮辞》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攘攘,夫役绳绳。
山原旷其盈虚,泾渭湛其清浊。
君子未有恃,众则何依?留侯之懿,贾谊之贤,都人士之耻,朝妻良之姦,后宫之艳主,夕贵妃之媚。
荃不察阴阳之随,杂乱太仁之域。
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日暮,孰云〔云从踪〕?问客行之报命或不遇。
苟富贵,无相忘。
子车单于将何及?终风且乐,何罪之有?尔生曾为乐,尔后何为病?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久。
男儿欲自守,青春岂不留。
二、《归去来兮辞》译文我归去来了,我的田园已漫芜草难回吗?既然自认心灵被形势所累,为何心烦意乱而独自悲伤?觉悟往事再不能警告,意识到未来是可以追寻的。
实际上迷途尚未远离,感受到现在与过去的不同。
船飘远了,轻轻地飘着,风吹拂衣角。
问正在担心前路的征夫,为何悔恨晨光的微弱。
我仰望宏伟的宫阙,心情喜悦地边走边奔,仆人们忙碌着,士兵们守卫着。
山野辽阔,一片浩瀚而空虚,江水湖泊清澈而混浊。
君子仍未有所依靠,众人又该何去何从?留侯之行为崇高,贾谊之忠正,都市人士则感到惭愧,朝廷的良民却品行不端,后宫的女性主人们生活放荡,傍晚的贵妃们娇媚。
姜太公不明白阴阳的变化,挂着太多仁爱而乱了方寸。
你可曾思考过吗?房屋远了就是日暮,又有谁能找到云行的轨迹呢?问行人却无法得到报喜的信息。
如果财富富裕,不再相互遗忘。
子车单于将无法到达何境?终究风还是且快乐,何罪之有?你生来曾经是愉快的,之后又为何病态?人生有爱情就会流泪,江水江花又岂能永久。
男子欲自我保护,青春岂能不留下痕迹。
三、知识点总结《归去来兮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被收录于《楚辞》中。
本篇通过描绘主人公归去来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疑惑。
1. 地理景观描写:诗中通过对田园乡村和山水风景的描绘,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切感受和对山水的热爱。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二、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古义:知心话。
今义:情人之间的话语(4)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5)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6)寻程氏妹……古义:不久。
今义:找寻。
(7)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8)问征夫以前路古义:行人。
今义:出征的士兵(9)知来者之可追古义:补救。
今义:追赶。
三、词类活用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园日涉以成趣园日名词作状语时矫首而遐观时名词作状语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策扶老以流憩扶老动词用作名词拐杖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作动词羡慕4、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5、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安乐四.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顺承)之--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恨晨光之熹微悦亲戚之情话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主谓之间,取独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到,往求之靡途代词,它公田之利助词,的会有四方之事助词,的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使,让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目的来倚南窗以寄傲连词,表目的来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修饰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眄庭柯以怡颜连词,表结果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问征夫以前路介词,用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耕植不足以自给连词,用来,来诸侯以惠爱为德介词,把家叔以余贫苦介词,因为,由于策扶老以流憩连词,表修饰怀良辰以孤往连词,表顺承登东皋以舒啸连词,表顺承五.文言句式:(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3)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4)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5)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6)深愧平生之志4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归去来兮辞知识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二、古今异义1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2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所说表示爱情的话。
3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4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三、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 时矫首而遐观3、形容词活用名词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4、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5、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四、重要实虚词: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以1.介词让--既自以心为行役拿---问征夫以前路把---农人告余以春及因为---家叔以余贫苦2.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目的,来----倚南窗以寄傲表承接,从而----园日涉以成趣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顺承)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友:老朋友生生所资生:维持资:凭借求之靡途靡:没有悟以往之不谏谏:劝止,挽回知来者之可追追:补救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乘:顺随五、文言句式:1 判断句富贵非吾愿(“非”表否定判断)2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3 省略句(1)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2)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倒装句宾语前置(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归去来兮辞 知识点整理

十八归去来兮辞一、基础知识1、《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曾任职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
在任仅八十五日,就辞官回家,从此躬耕陇亩,不再出仕。
2、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
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
二、一词多义1.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行人)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2.归田园将芜胡不归?(动词,归隐)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到死)3、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4、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5、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6、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7、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8、委:曷不委心任去留顺从,随从王年少,委国事大臣(委托)教化从来有源委(末尾)委命下吏(把……交给)9、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既窈窕以寻壑(探寻)10、往怀良辰以孤往(去往)悟已往之不谏(过往)11、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修饰,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12、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析)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13.之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感吾生之行休(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往)18个“以”字之中,除去“既自以心为形役”(“以”是介词,“让”的意思)、“问征夫以前路”(“以”是介词,“用”的意思)和“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是介词,“把”的意思)之外,剩下的,全部是连词,相当于“而”。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教师版教学内容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练习)学生版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二.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②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时:名词作状语,常常)情在骏奔(骏:名词作状语,像骏马)当敛裳宵逝(宵:夜晚,这里用作状语,在晚上)③形容词作名词: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携幼入室(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幼稚盈室(幼稚: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④动词作名词: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⑤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动用法,使……安适)⑥意动用法:乐琴书以消忧(乐:意动用法,以……为乐)悦亲戚之情话(悦:意动用法,以……为愉快)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⑦形容词作动词: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三、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5)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知心话。
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泛指。
(9)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总结教师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及学问点总结老师版《归去来兮辞》是现代作家辛弃疾创作的一篇辞章。
本文描写了世界的无常和人生的苦短,表达了对长乐公主的思念之情。
同时,通过对时间、空间和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将来的期望。
是一篇揭示人生哲理的作品。
下文为《归去来兮辞》的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学问点总结:1.辞章:辞章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种文体,是写给别人的辞别词或文章。
辞章经常表现出诗化的特点,既有抒情的情感,又有个人的寄予和抒发。
在古代,辞章多被用作表达对国家、朝廷和君王等的忠诚和劝告。
2.对时间的描绘:第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时间的消逝。
白日依山尽,表示一天的时间在快速过去;黄河入海流,表示时间的流淌不行阻挡,像大河奔流入海一样。
通过对时间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3.对空间的描绘:其次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描绘了空间的宽敞。
千里目是指看得远的眼睛,欲穷千里目表示想要观看尽可能远的地方;更上一层楼表示期望可以站在更高的地方,看到更宽敞的世界。
通过对空间的描绘,呈现了人类对远方的憧憬和探究的欲望。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对命运的描绘:整篇辞章表达了对长乐公主的思念之情。
归去来兮,表示作者欲返乡的愿望;辞兮,表示作者的埋怨和无奈;长云暮色,表示公主照旧遥远;空忆清渭,表示对往事的思念。
通过对命运的描绘,体现了对爱情的牵挂和对将来的期盼。
总结:《归去来兮辞》通过对时间、空间和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思考。
作者通过描绘时间的消逝和空间的宽敞,呈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类对远方的憧憬和探究的欲望。
同时,通过对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长乐公主的思念之情和对将来的期盼。
这篇作品以简洁、抒情的语言,寄予了作者对人生的苦乐观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材料教师版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练习)学生版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二.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②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时:名词作状语,常常)情在骏奔(骏:名词作状语,像骏马)当敛裳宵逝(宵:夜晚,这里用作状语,在晚上)③形容词作名词: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携幼入室(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幼稚盈室(幼稚: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④动词作名词: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⑤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动用法,使……安适)⑥意动用法:乐琴书以消忧(乐:意动用法,以……为乐)悦亲戚之情话(悦:意动用法,以……为愉快)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⑦形容词作动词: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三、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5)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知心话。
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泛指。
(9)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总结一、文言现象(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同“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有春耕之事今义:指有事情4.既窈窕以寻壑古义:幽深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 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叹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三)词类活用1.幼稚盈室(形作名,小孩)2.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3.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4.眄庭柯以怡颜(使……快乐)5.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神情)6.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纳膝盖的小屋)7.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天)8.悦亲戚之情话(以……为乐)9.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10.或棹孤舟(名作动,用桨划)11.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即羡慕)12.乐琴书以消忧(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四)一词多义1.策(1)振长策而御宇内(竹制的鞭子)(2)策之不以其道(鞭策,驾驭)(3)策扶老以流憩(拄)(4)退论书策以舒其愤(简牍,册文,书册)(5)策勋十二转(记录,记录于策)(6)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计谋,谋略)2.乘(1)独与迈乘小舟(坐,驾)(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骑)(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4)因利乘便(凭借,利用,趁着)(5)若夫乘天地之正(随着,顺应)(6)千乘之国(车子)(7)约车骑百余乘(量词。
用以计算车子)(五)特殊句型1.判断句皆口腹自役2.被动句遂见用于小邑既自以心为形役3.倒装句(1)状语后置问征夫以前路将有事于西畴农人告余以春及(2)宾语前置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复驾言兮焉求乐夫天命复奚疑4.固定句式载欣载奔(一边……一边)二、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既有对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对当初自己为了谋生而出仕的懊悔。
2.“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教师版word版本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教师版《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练习)学生版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二.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②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时:名词作状语,常常)情在骏奔(骏:名词作状语,像骏马)当敛裳宵逝(宵:夜晚,这里用作状语,在晚上)③形容词作名词: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携幼入室(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幼稚盈室(幼稚: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⑦形容词作动词: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三、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5)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知心话。
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泛指。
(9)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10)知来者之可追古义:挽救,补救。
今义:追赶,追求。
(11)策扶老以流憩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
(12)问征夫以前路古义:行人;今义:指出征的人(13)既窈窕以寻壑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14)景翳翳以将入古义:阳光。
今义:景色四、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悟已往之不谏(放在句子主语与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既窈窕以寻壑(探寻)往:怀良辰以孤往(去往)悟已往之不谏(过往)会:会有四方之事(恰、逢)相如闻,不肯与会(相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聚集)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一定)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赵王畏秦,欲毋行(前往)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执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行为)琵琶行(文体之一)策:策扶老以流憩(拄着)振长策而御宇内(鞭子)执策映长明灯读之(书)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策略)时:时矫首而遐观(时常)善万物之得时(大好时光)寓形宇内复几时(时候,时间)非:觉今是而昨非(错误的)富贵非吾愿(不是)五、虚词的用法1以A、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未见其术(见,通“现”)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灵活掌握)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灵活掌握)二、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4)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5)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6)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7)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8)舟遥遥以轻飏古义:船漂流摇动的样子今义:遥远(9) 问征夫以前路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人(10)策扶老以流憩古义:拐杖今义:扶老人(11)曷不委心任去留..?古义:生死今义:离开和留下三、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城趣时.矫首而遐观2、动词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名词作动词,维持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策扶老..以流憩动词用作名词拐杖3、形容词活用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公田之利利形容词作名词利益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作动词羡慕4、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5、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6.名词作状语当敛裳宵逝宵:名词做状语在晚上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做状语每天四.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以:耕植不足以自给(用来)诸侯以惠爱为德(把)家叔以余贫苦(因为)既自以心为形役(让)舟遥遥以轻飏(表修饰)问征夫以前路(拿,把)引壶觞以自酌(连词,来,相当于“而”)眄庭柯以怡颜(连词,来,相当于“而”)倚南窗以寄傲(连词,来,相当于“而”)园日涉以成趣(连词,来,相当于“而”)策扶老以流憩(连词,来,相当于“而”)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相当于“而”)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怀良辰以孤往(连词,来,相当于“而”)登东皋以舒啸(连词,来,相当于“而”)聊乘化以归尽(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云无心以出岫(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景翳翳以将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木欣欣以向荣(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既窈窕以寻壑(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灵活掌握)请息交以绝游(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而:抚孤松而盘桓(连词,“而”表修饰)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也有说表顺承)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顺承)亦崎岖而经丘(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灵活掌握)泉涓涓而始流(连词,“而”表修饰)或植杖而耘耔(连词,“而”表修饰)五.文言句式:1 判断句(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富贵非吾愿(“非”表否定判断)2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倒装句宾语前置(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整理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整理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整理
1、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指农事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觉今是而昨非是古:正确今:判断词非古:过错、错误今:不恨晨光之熹微恨古:埋怨、遗憾今:仇恨、怨恨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
(2)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
(3)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
愉快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
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
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以。
为善羡慕
3、一词多义
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
乘
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
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练习)学生版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二.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②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时:名词作状语,常常)情在骏奔(骏:名词作状语,像骏马)当敛裳宵逝(宵:夜晚,这里用作状语,在晚上)③形容词作名词: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携幼入室(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幼稚盈室(幼稚: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④动词作名词: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⑤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动用法,使……安适)⑥意动用法:乐琴书以消忧(乐:意动用法,以……为乐)悦亲戚之情话(悦:意动用法,以……为愉快)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⑦形容词作动词: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三、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5)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知心话。
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泛指。
(9)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10)知来者之可追古义:挽救,补救。
今义:追赶,追求。
(11)策扶老以流憩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
(12)问征夫以前路古义:行人;今义:指出征的人(13)既窈窕以寻壑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14)景翳翳以将入古义:阳光。
今义:景色四、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悟已往之不谏(放在句子主语与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既窈窕以寻壑(探寻)往:怀良辰以孤往(去往)悟已往之不谏(过往)会:会有四方之事(恰、逢)相如闻,不肯与会(相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聚集)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一定)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赵王畏秦,欲毋行(前往)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执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行为)琵琶行(文体之一)策:策扶老以流憩(拄着)振长策而御宇内(鞭子)执策映长明灯读之(书)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策略)时:时矫首而遐观(时常)善万物之得时(大好时光)寓形宇内复几时(时候,时间)非:觉今是而昨非(错误的)富贵非吾愿(不是)五、虚词的用法1以A、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
使、让。
)B、舟遥遥以轻飏(表修饰。
“而”)C、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
把)D、乐琴书以消忧(连词。
来,表目的。
)E、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顺承。
然后)F、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
)G、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而”)H、问征夫以前路(拿)2而A、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B、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
)C、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D、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3之A、悟以往之不谏(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到往)C、悦亲戚之情话(取独)D、善万物之得时(取消句子独立性)六、文言句式判断句(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富贵非吾愿宾语前置(1)复驾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去哪里)(3)乐夫天命复奚疑(“疑奚”疑惑什么)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介词,寓形“于”宇内复几时)(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耕植不足以自给(省略介词宾语,耕植不足以“之”自给)(5)足以为酒(省略介词宾语,足以“之”为酒)(6)景翳翳将入(省略宾语,景翳翳将入山)(7)云无心以出岫(省略介词,云无心以出于岫)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介宾后置句(1)农人告余以春及(即“以春及告余”)介词结构后置(2)将有事于西畴(即“于西畴有事)介词结构后置(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即“于武昌丧”)介宾结构后置(4)问征夫以前路(即“以前路问征夫”)介宾结构后置《归去来兮辞》巩固练习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可追:可以挽救)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征夫:出征的人C.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情话:知心话D.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乘化:顺着自然的变化答案:B。
2.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舟摇摇以.轻飏云无心以.出岫B.悦亲戚之.情话感吾生之.行休C.复驾言.兮焉求悟言.一室之内D.既自以心为.形役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答案:A。
相当于而,表修饰。
(B.的/取独;C。
语助/交谈;D.被动/语助)3.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舟遥遥以轻飏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苦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答案:C。
解析:①把;②而;③把;④因为。
4.下列与“既自以心为形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军中无以为乐 B.引以为流觞曲水C.临清流而赋诗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答案:D。
5.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一边……一边……) B.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正确)C.审.容膝之易安。
(明白,深知) D.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追赶,追逐)答案:D。
来得及弥补。
6.谢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时矫.首而遐观(举,抬) B.策.扶老以流憩(马鞭子)C.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通“筹”,筹划)D.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怀念,想念)答案:A。
(B、拄着;C、田地;D、怀着,趁着。
)7.下列对文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作者把过去做官视为误入迷途,而把今天的归隐才看作是正确的选择。
这两句显示了作者遗世独立、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和与世俗读书人迥不相同的人生观。
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作者在外做官,迷失了回家的路。
这两句话实写心中的悔恨,与前文“迷途”相呼应。
C.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说明作者回到农村后,就谢绝与上层社会交往,每天独自在院中散步而兴味无穷。
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作者借景抒情,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心境:过去做官本来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而知还。
答案:B。
8.“归去来兮”一语在文中两次出现,对其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让人感觉他此志已定,此意已决。
B.第三段首句进一步宣言,我不仅弃官归隐,而且还要和当道者断绝交流。
C.第一句“归去来兮”引出从“归”至家的情景的描写,第二句“归去来兮”引出“隐”后的生活和感受。
D.两句“归去来兮”以抒情句式既表达出对短暂的“适俗”经历的反省和“迷途知返”的决心,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答案:D。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一、阅读《归去来兮辞》(原文略),完成后面的题目。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觉今是.而昨非②策扶老..以流憩③请息.交以绝遊④乐.琴书以消忧答案、①正确的,对的②手杖③停止④以……为乐2. 对各句中划线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A.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林将要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端起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B.知来者之可追追赶觉今是而昨非错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归去来兮助词无实义()(),()(,)⎧⎨⎪⎪⎩⎪⎪C.既自以心为形役被载欣载奔语气助词且时矫首而遐观矫正审容膝之易安觉察()(,)()()⎧⎨⎪⎪⎩⎪⎪D.请息交以绝游游玩悦亲戚之情话知心话曷不委心任去留随心登东皋以舒啸高歌()()()()⎧⎨⎪⎪⎩⎪⎪答案、A(B追–––挽回 C矫––––举 D游––––交游)3. 各句中“之”字作结构助词“的”的是()A. 知来者之可追B. 羡万物之得时C. 悦亲戚之情话D.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答案C(AB均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为动词,到)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长桨)C.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悦)D.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答案B(用棹划船)5.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奚惆怅..而独悲 B.实迷途..其未远C.僮仆欢迎.. D.悦亲戚..之情话答案亲戚:古义包括父母兄弟等在内的亲属和外戚。
今义是有婚姻关系的成员或有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例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乐夫天命复奚疑答案A项为被动句。
B、C、D三项为倒装句。
7.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A.复驾言兮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吾谁与归 D.大王来何操答案C(介词宾语前置句。
其余三项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8. 选出对名句翻译有误的一项()A. 田园将芜,胡不归?译:家里的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B.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译:既顺着幽深曲折的溪流寻山谷,又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穿过山丘。
C.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译:富贵本非我愿,神仙居住的地方没法到。
D.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暂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再也不要怀疑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