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段促高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手段促高效
银川灵武市第五小学许怀德
课堂教学是个有机的整体,他是以教材为中介,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以最科学、最准确、最经济的途径获得新知,形成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的认识正处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形成了学科性质与学生认识特点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外部条件,除了教师精心组织教材,优化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等等之外,还必须重视教学手段的优化,使教学手段能较好的发挥教学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较快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操作、演示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布鲁纳提出概念的发展要经过三种模式,即动作性模式,影响性模式,符号性模式。他认为教学必须按照儿童智力发展的层次来进行。皮亚杰也提出:“要知道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这说明操作、演示在儿童获取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从直观入手,充分运用操作、演示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使其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借助形象思维来发展抽象的逻辑思维。
运用操作、演示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要明确操作的要求,然
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写生的认识特点,精心设计操作严实的程序、操作演示的方式方法和操作的指导语。考虑怎样操作,怎样演示才能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什么时候操作,什么时候演示才能恰到好处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就是要注意把握好用的恰当时机,掌握好火候,在教学的关键处揭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过程算理、解法和盘托出。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27+5,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口算方法,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我们可以围绕教学重点分层次一步一步地操作演示。首先让学生摆小棒,在左边摆27根右边摆5根,启发学生想:先算什么?7根加5根是多少根?再算什么?学生根据老师的启示边操作边思考。接着叫一名学生在幻灯机上再次操作,要求学生边操作边口述操作过程,使学生悟出7根小棒加5根小棒是12根小棒,然后把10根小棒捆成1捆,再与原来的2捆加在一起。最后教师又在黑板上画图演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掌握口算步骤。
二、优化插图的使用,提高教学效率
课本的插图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但是课本的插图是静止的,只能反映事物的结果,不能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为了使插图真正祈祷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的作用,可以分步插图,使画面由静变动,展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有效地帮助学生不但知道“结论”,还能知道获得“结论”的过程,从而真正地理解概念,掌握法则。如教学:同学们浇树,每人浇4棵,3个人共浇多少棵?此题书上配有插图,这幅图有三种出图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将书上的插图一次展示。
第二种方法,先贴出3个同学的图,然后根据题目的第一个条件“每人浇4棵”的题意,老师边出图边提问边讲解。先在第一个同学面前贴4棵,再在第二个同学面前贴4棵,最后在第三个同学面前贴4棵,使学生直观的了解了每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12棵。
第三种方法,先出示第一个同学浇4棵的图,再出示第二个同学浇4棵的图,最后出示第三个同学浇4棵的图,使学生理解3个人浇3个4棵,3个4棵是12棵。
第一种出图的方法是老师将静止的插图挂在黑板上,还需要花费很多口舌讲解学生才能理解。第二、三种方法是分步出图,根据事物的先后顺序展现事物发展变化和变化的过程,更加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对图意的观察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优化插图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显示被观察对象的生动形象,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有些采用覆盖、旋转、抽动等手段,能变小为大,化静为动,使整体与部分相互转化,充分揭示数量和图形的发展变化关系。如“千米”的认识,“千米”是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的长度单位,建立1千米长的概念比较困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水平制作了课件,展现了小汽车在公路行驶的图象及行驶里程“50千米”再展现轿车在公路行驶的图象及时速限制牌“30千米”,使学生直
观地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使画面由静变动,比使用书上静止的插图更生动形象。
电教手段的使用,要能很好发挥它“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再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媒体作用,教师要运用语言进行调节。例如,指引学生注意的方向,观察的角度,帮助把观察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开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手段所揭示的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过程上来,开展思维活动,提取储存在头脑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促进同化与改组,构建完善的认知结构,提高认识能力。
四、运用强化信息的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对某一信息的重视,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手段,突出所讲内容的重点。
1、增强符号信息的强度,即用彩色粉笔及画圈等手段,突出所讲内容的重点。
(1)对课题重要词语的强化。如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可用彩色粉笔写“进位”两字或者在“进位”两字的下面画圈加点或画波浪线,使学生知道学习的主要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2)对定义概念、法则的关键词语的强化,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可用彩色粉笔在“都”、“相同”词语的下面画符号,启发学生想:“都”“相同”是什么意思,使学生在理解这些关键词语含义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3)对新授主要内容的强化,如“千米”的认识,主要是使学生认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讲1千米=1000米的进率时,可用彩色粉笔写“千米”或在“千米”的下面画符号,突出新授主要内容。
2、增强语言信息强度。通过教师讲授语音的抑扬顿挫及重音,引起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注意。
3、增强形象信息的强度。教学中使用的挂图要清晰、醒目,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
一节课的教学,教师输出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关键是要扩大学生信息的输入量,优化教学手段的目的就在于扩大学生的信息输入量,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