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小学教育之比较
城乡教育差距
![城乡教育差距](https://img.taocdn.com/s3/m/ab0107681ed9ad51f01df243.png)
城乡教育差距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然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乡间教育条件的差别巨大,农村教育困难重重;(2)重点学校制度及其引起的高额“择校费”;(3)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得不到平等的义务教育;(4)大学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不一致,不同地区间进入大学的机会差别极大;(5)重点大学,尤其是热门专业中,社会高等级阶层子女的比重极高,教育正在成为阶层和阶级分化的加速器。
第一,投入差距。
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近几年,政府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投入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2004年为例,全国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之比为 1.2∶1;全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 1.4∶1,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1.3:1。
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基础建设投入仍然十分欠缺。
全国人大义务教育法实施检查组在江西执法检查时发现:该省66人以上学生的大班有1.38万个,有的甚至100多人挤在一个班上课。
在一些高寒、缺水地区,冬季取暖和安全饮用水的开支较大,有的学校仅采暖费一项,就要用去公用经费的一半以上。
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虽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很多地方目前的经费保障水平只能维持学校基本运转。
第二,办学条件差距。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危房改造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舍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城乡中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已基本相当。
目前,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城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方面。
全国1/3以上地区的中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 2.9∶1,全国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比平均为1.4∶1。
第三,教师水平差距。
由于农村教学条件比较艰苦、教师待遇比较低下等原因,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高职称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和县镇集中,农村高职称教师比重与城市和县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b8382115cc7931b765ce1540.png)
1 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党和国家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不得不审视农村的教育,关注农村的教育数量和质量,不仅要让农村孩子有学上,还要学有所获。
我国义务教育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过去的较长时间内,我国义务教育因为尚未全面普及,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只能是用“数量代替质量”,我们只能相信“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我国义务教育的重心已经开始从注重普及转向了普及、巩固与提高并重的阶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重心。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村村之间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加之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所以造成地区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长期以来,经费投入不足被认为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核心障碍,在农村教育财政的机制和体制问题得到持续高度的政策关注的同时,农村村级小学也逐渐走出了“被遗忘的角落”。
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了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时明确提出“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
随后,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出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实施省级统筹为主,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
这一改革意味着,我国农村地区从2006年开始将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教育。
2006年9月1 日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纳入了法制轨道,要求各级政府明确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对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对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对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3cc4ca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4.png)
对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面对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近年来,中国乡村地区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比不上城市地区,特别是教育方面,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尤其是音乐教育,乡村中小学根本无法与城市赛跑。
究其原因,首先,当前乡村教师队伍的结构仍然不合理,存在数量和质量的缺口。
调查显示,当前乡村学校的教师人数密度较低,除了担任常规学科以外,还需要担任各种其他学科,极大地压缩了音乐教育的空间和教师的技能,使得教学质量低于城市学校,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乡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能够有效支持学生受教育的设备和设施比较落后,导致学生无法拥有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及发展。
此外,乡村孩子们的家庭经济背景也是影响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重要因素。
多数农村家庭所能投入在学习和发展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困难使家长的投入被迫最小化,甚至不得不让孩子务农,这一切都对乡村孩子学习音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Last but not least,乡村孩子们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也影响音乐教育,乡村孩子在思维能力上明显落后,没有城市孩子开阔的视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也无法给他们带来全面的音乐训练。
总之,当前乡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政府应用投入资源,还是教师从事教学任务,都需要深入探索。
首先,有必要加强教师的素质与技能,特别是建立一套完备的师资培训系统,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其次,应加强资源投入,确保农村学校有足够的设备和设施为学生提供全面、贴身的音乐教育。
最后,如果政府将学校音乐教育作为综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各类资助,乡村学校也能与城市学校一起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调研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d592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c.png)
农村义务教育调研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调研报告》
在中国,农村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农村义务教育的调研。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走访了多个农村地区,对教育资源、师资、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并综合分析了调研结果。
首先,我们发现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很多农村学校都面临着教室不足、教材不完整、实验设备匮乏等问题。
这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阻碍了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其次,农村地区的师资结构也存在一定问题。
相比于城市,农村地区的教师水平普遍较低,而且教师缺乏专业技能提升的机会。
这也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不稳定,让农村孩子们面临更大的教育挑战。
最后,我们还发现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预算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学校的基础建设和教学设备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这也直接影响了孩子们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综上所述,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水平,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及教学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当代孩子九年义务教育关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
![当代孩子九年义务教育关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ffa5b5c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2.png)
当代孩子九年义务教育关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现代社会,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国家都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
在中国,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当代孩子九年义务教育中关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和挑战,并探寻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现状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比城市地区存在巨大的差距。
首先,在师资力量方面,城市学校拥有更多拥有更高学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而农村地区则缺乏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其次,在教育设施方面,城市学校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备,农村地区的学校则大部分仍然是简陋的教室和基础设施。
此外,农村地区的学校也面临着教材和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挑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失衡。
其次,农村地区的学校往往面临着师资外流的问题,那些优秀的教师更倾向于到城市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导致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不足。
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的学校规模较小,对教育资源的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三、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策略为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策略。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经济支持力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其次,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和奖励,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职业满意度,以留住更多优秀的师资力量。
此外,应支持农村地区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合作交流,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
另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远程教育等形式,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四、加强社会关注,共同关注农村地区教育除了政府应加大力度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外,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关注,共同关心当代孩子九年义务教育中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发展。
学校、家庭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相关活动,为农村地区的孩子提供教育支持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机会和获得教育资源的权益。
城乡教育资源与差异演讲稿
![城乡教育资源与差异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8603b5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8.png)
城乡教育资源与差异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城乡教育资源与差异。
教育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石,而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差异,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差异,更是一种思想上的差异,一种社会上的差异。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城乡教育资源的物质差异。
在城市,学校的建筑设施、教学设备、师资力量都相对较好,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先进教育资源。
而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学校的条件和设施就显得相对较差。
这种物质上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质量。
其次,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也表现在思想上。
在城市,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更加丰富多样,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思维更加开放。
而在农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们的思想相对较为守旧,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也相对较少。
这种思想上的差异,导致了城乡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平衡。
最后,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还体现在社会上。
城市学生出身于相对富裕的家庭,他们在学习之外还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社会资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社会精英,从而对未来的发展有更多的规划和选择。
而农村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差,他们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社会资源,这就导致了城乡学生在未来发展方向上的差异。
因此,我们要重视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努力去弥合这种差异。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让农村学生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教育资源。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关心和扶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社会资源,拓宽他们的视野,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关注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为弥合这种差异尽一份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每个孩子都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谢谢大家!。
关于城乡教育差异的调查报告(整理完整版)
![关于城乡教育差异的调查报告(整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ef8701581b6bd97f19ea0b.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教学成果报告题目:关于城乡教育差异的调查报告姓名:吴鸿展成国森张展通伍炯城萧海彬林士祺学号: 5112291112040133。
51120373120401065112290212040142 ,51122890120401345112289412040135, 5112291512040129 班级:12自动化一班完成日期:2012.12.24指导教师:李翠芳关于城乡教育差异的调查报告摘要: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日益明显,教育资源的失衡已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从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财政“低保”政策、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等几个方面,提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距;现状;成因;对策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城乡经济差距逐渐拉大,直接导致城乡教育出现不平衡的局面。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而且当今时代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农民问题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村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人才的支撑,农村要转型,必须有农民思想、心态、人格的转型,这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的教育事业。
据网上查找资料的方式对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与当前城镇教育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
一、家庭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楼院村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达92.1%.而许多贫困的城市家庭教育支出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许多乡亲认为有了钱才是孩子最大的幸福,可是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5篇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67dac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a.png)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5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通过我们的实地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
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
其中有两类家庭居多,第一类是父母在家务农,留在孩子身边;第二类家庭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即留守儿童。
先来看看第一类家庭,这些家长都是在城市里无法找到工作,不得不留在农村的,一般来说他们文化水平都很低,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全家人靠务农为生。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双方必须要有一个抽出时间来带孩子,这大大影响了干农活,影响了全家的生计。
为了生计,父母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读书给孩子听,不耐烦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穿鞋子,怕孩子乱跑影响自己干农活就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价值观形成、智利开发影响是巨大的。
当孩子才四五岁,还没达到入学年龄时,父母就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
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干农活。
由于孩子年龄小,头脑还没发育到适合学习的程度,再加上缺少学前的智利开发,让很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根本跟不上学校的进度。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的现实的。
家长白天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
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
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和改变命运的目标相差甚远,心急如焚。
但是,自己不会教,也不会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很多家长就会去买一堆的习题书逼着孩子去做。
孩子做完以后,家长不会帮着孩子订正,原来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只是徒增孩子的负担。
我国教育代际传递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我国教育代际传递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52de3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62.png)
我国教育代际传递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孙永强;颜燕【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趋势逐步增强,城乡劳动力整体受教育水平差距的扩大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然而,教育机会只是对某一代人受教育状况的描述,在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情况下,若教育流动性足够强,父代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将向子代的教育机会均等演变.本文采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别从城乡居民和城乡户籍双重视角对我国城乡教育代际传递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整体而言,父母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受教育水平有显著传递效应,区别在于父亲教育背景对子女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影响显著,而母亲教育背景对子女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教育机会影响更大.父亲教育背景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并未有显著的城乡差异,但是母亲教育背景对子女教育影响呈现显著的城乡差异.从城乡居民视角分析,城镇地区母亲学历对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具有显著正影响;从城乡户籍视角来看,母亲教育背景对农村户口子女的小学入学机会影响更大,而对城镇户口子女的大学入学机会影响更大.上述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应当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和农村户口受教育者倾斜,增强教育代际流动性;同时,在义务教育阶段消除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将有利于在长期内确保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9页(P59-67)【关键词】教育代际传递;教育机会;城乡差异【作者】孙永强;颜燕【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不平等程度逐步增强,高中和大学入学机会的城乡不平等呈现扩大趋势,重点大学中农村学生的比例逐年下降(潘晓凌等,2011)。
当城乡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存在整体差距时,劳动力的流动仅仅是促进了劳动力与职业之间的重新配对,原有的城乡隔阂难以彻底打破。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9814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e.png)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教育的重点之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常常与城市小学教育存在明显差异。
本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到300份有效问卷。
问卷涵盖了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个方面,通过分析问卷结果,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三、调查结果1.学生方面根据问卷结果,大多数农村小学学生都能够获得基础的教育资源,如教科书、文具、图书馆等。
然而,他们在教育质量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
有30%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仍然存在文盲问题,不会读书写字。
这主要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缺乏家庭教育以及教育资源不足所导致的。
2.家长方面虽然大部分农村小学家长重视教育,但由于许多家庭都需要外出务工,他们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学习支持。
另外,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缺乏教育经验和知识,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指导。
3.教师方面农村小学的教师素质普遍较低。
64%的教师只有中专及以下学历,只有少数教师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此外,由于工资待遇较低,许多优秀的教师都选择到城市小学就职,导致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
四、问题分析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质量差:缺乏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导致学生教育水平较低。
2.家庭支持不足:许多农村小学生的父母需要外出务工,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学习支持。
3.教师素质低: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学历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
五、解决方案1.提高教育资源:通过政府经费投入和社会捐助,增加农村小学的教学资源,提供更好的教材、图书和教学设备。
2.家长教育培训: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制,提供家长教育知识和技巧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
3.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吸引优秀的教师留在农村小学工作。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ef0ad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3.png)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1教育在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
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
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
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
但是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优化教育结构,党的报告中“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我曾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1、教师负担重。
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
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
乡村教育是“在乡村”的教育
![乡村教育是“在乡村”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281b5a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a.png)
乡村教育是“在乡村”的教育引言概述:乡村教育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的教育需求并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
乡村教育的特点是与城市教育有所不同,因为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与城市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乡村教育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乡村教育的特点1.1 人口分布不均:乡村地区的人口分布相对较为分散,学生数量较少,学校规模较小。
1.2 资源匮乏: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包括教师、教材、教学设备等,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
1.3 教育条件落后:乡村地区的学校设施和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乡村教育的重要性2.1 促进农村发展:乡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基础,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解决农村人口流失问题:乡村教育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减少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失。
2.3 传承乡村文化:乡村教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乡村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乡村地区的文化遗产。
三、乡村教育的挑战3.1 师资力量不足:乡村地区的教师队伍相对较弱,教师素质和数量都存在问题,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和引进优秀教师。
3.2 教育资源不平衡: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需要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和条件。
3.3 教育观念陈旧:乡村地区的教育观念相对滞后,需要加强教育宣传和改革,提高农村居民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四、加强乡村教育的措施4.1 增加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乡村教育的发展水平。
4.2 健全教育体制:建立健全乡村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对乡村教育的规划和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4.3 加强师资培训: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
总结:乡村教育是“在乡村”的教育,具有人口分布不均、资源匮乏和教育条件落后等特点。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2024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2024](https://img.taocdn.com/s3/m/f55986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5.png)
引言概述:城乡教育差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质量差异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对城乡教育差异进行深入调查并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正文内容:一、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1. 城市教育资源优势- 城市教育资源丰富- 城市学校设施完善- 城市教师数量充足2. 农村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学校数量不足- 农村学校设施简陋- 农村教师缺乏3. 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影响- 农村学生教育水平低- 城市学生优势进一步扩大- 农村学生晋升机会少二、师资力量的差异1. 城市教师队伍的优势- 城市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多- 城市教师的专业素养较高- 城市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2. 农村教师队伍的劣势- 农村教师培训机会有限- 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相对较低- 农村教师缺乏教学经验3. 师资力量差异的影响- 农村学生教学质量低- 城市学生受教育的机会更多- 农村学生缺乏优秀的榜样和指导三、教育内容的差异1. 城市教育内容的优势- 城市学校开设更多专业课程- 城市学校的校外活动更多样化- 城市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农村教育内容的劣势- 农村学校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农村学校校外活动相对较少- 农村学校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3. 教育内容差异的影响- 农村学生知识面狭窄- 城市学生更有综合素质- 农村学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四、学校环境的差异1. 城市学校环境的优势- 城市学校安全保障较好- 城市学校设施齐全- 城市学校文化氛围浓厚2. 农村学校环境的劣势- 农村学校安全保障相对薄弱- 农村学校设施简陋- 农村学校缺乏浓厚的文化氛围3. 学校环境差异的影响- 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较差- 城市学生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农村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激励机制五、解决方案的探讨1. 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提升农村教育设施和师资水平- 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2. 改进农村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优化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 加强农村学校的校外活动- 注重培养农村学生的创新能力3. 提高农村学校安全保障和学校环境- 加强农村学校的安全意识和管理- 向农村学校提供更多设施和资源- 增强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氛围总结:城乡教育差异的存在是由于教育资源不平衡分配、师资力量的差异、教育内容的差异和学校环境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
把农村小学课外补课纳入义务教育阳光轨道
![把农村小学课外补课纳入义务教育阳光轨道](https://img.taocdn.com/s3/m/9cb6602d4b35eefdc8d33375.png)
把农村小学课外补课纳入义务教育阳光轨道摘要:国家的《义务教育法》条文中,并不拒绝补课。
当下,不论农村还是城市,补课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动。
在农村,这也是一个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及幸福未来的产业。
简单的禁止,是标也治不了,本也治不了。
且与《义务教育法》中所追求教育质量的精神背道而驰。
补课应该是所有儿童少年的权利,是基于教育公平的基本诉求。
在条件成熟的时机,把农村小学课外补课纳入义务教育保障体系,让其在阳光下运行,是对农村民生的呵护,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改良。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补课义务教育阳光轨道众所周知,在中国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部门,都在明令禁止中小学乱补课、乱办班。
社会媒体及广大家长也是指责不断。
一时间,课外补课在校园内消失了。
可课外补课却以校外的形式,相对低调的形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不论谁受益,不论谁无奈,这已是中国现阶段的普遍的社会现象。
我们不能简单地称之为“乱象”,也不能简单地“无可奈何”,我们需要直接面对,我们需要冷静分析。
一、农村小学课外补课存在的合理性1、相比城镇教育资源及师资队伍,农村小学可谓是捉襟见肘。
社会教育资源相对馈乏,家庭教育又力不从心。
那么,农村的小学生(特别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要获得与城镇孩子基本相等的发展,除了补课之外,哪里还会有这么短平快的渠道?当然社会上存在着部分唯利是图的补课行为,是为畸形的补课。
但这些并不能否认补课的必然性和别无选择性。
事实上,尽管补课给家长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给学校教育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可哪个家长也不会拿自己的孩子来对抗这种社会现象。
因为存在即是一种合理。
2、事实上,在年年加大查处力度的情况下,课外补课却如火如荼,形形色色的补课机构及团体有增无减,甚至农村的学生上城镇补课,究竟是个多么大的产业无从统计,确实有人发了财。
这恰恰证明农村补课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而且,这个市场有消费者,有营利者,有竞争者,其生命力极强。
基于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乡村教育是“在乡村”的教育
![乡村教育是“在乡村”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69b97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d.png)
乡村教育是“在乡村”的教育引言概述:乡村教育是指在农村地区进行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居民的教育需求,促进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
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点。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探讨乡村教育是“在乡村”的教育。
一、教育资源的不足1.1 乡村教育资源匮乏,学校设施简陋,教学设备落后。
1.2 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1.3 学生缺乏学习资源,教育条件不够优越,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教育质量的不均衡2.1 乡村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稳定。
2.2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2.3 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三、教育理念的更新3.1 乡村教育理念滞后,缺乏对当代教育理念的认识和应用。
3.2 学校管理模式陈旧,缺乏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
3.3 教育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缺乏对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把握。
四、教育体制的改革4.1 乡村教育体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4.2 学校管理体制僵化,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4.3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缺乏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五、教育发展的路径5.1 加强对乡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建设,提高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的水平。
5.2 加强对乡村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5.3 推动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结语:乡村教育是“在乡村”的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只有加强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和建设,才能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和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改革,乡村教育能够迎来更好的发展和未来。
城乡教育资源与差异演讲稿
![城乡教育资源与差异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aaa06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d.png)
城乡教育资源与差异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城乡教育资源与差异
的话题。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的基石,而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挑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
在城市,学校设施齐全,师资力量
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课外活动。
而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学校的条件可能会比较艰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简陋,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他们的未来发展。
那么,面对这样的差异,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
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水平,让农村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们一样的教育资源。
其次,我们也需要注重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力量的参与,让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公平的分配,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
此外,我们也需要注重教育观念的改变。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教育资源的差
异都不应该成为孩子们发展的障碍,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视为宝贵的人才,都应该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我们需要倡导全社会关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事业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
用行动去改变现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论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论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b15f2a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6.png)
论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农村教育水平也有所提升,但由于农村整体经济水平较低,对教育的发展形成阻碍。
在新形势下,作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升农村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有效对策引言:教育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会阻碍现代化进程。
与城市教学条件相比,农村学校受到地理环境和经济水平的影响,教学资源相对较少,新型教学思想的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农村学生学习需求,影响农村中小学现代化建设。
要想缩短城乡教学差异,就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入手,共同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
一、现阶段农村的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农村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关注课程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反馈,对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不重视,坚持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这使得学生学习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随着学习的深入,积攒了很多问题,无法实现有效学习。
在课堂中由于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注意力会分散,同时也会丧失学习兴趣。
错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无法抓住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更无法实现知识的灵活应用,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与此同时,班级内学习不积极的学生会比较顽皮,容易打扰到其他学生,扰乱他人的听课思路[1]。
除此之外,学生原生家庭也会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导致学习效率低,无法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
在农村,重视学生成绩,并将其作为主要判断标准的情况较多,这也成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
二、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的有效措施(一)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农村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像数学这样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这种思维上的挑战容易让学生精神疲惫,无法跟上教师讲课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疲惫感会降低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厌学情绪。
教师发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干预,纠正学习习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习效率,并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2]。
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和原因分析
![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和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39b1a0453610661ed9f4af.png)
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和原因分析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显现越发显着。
一、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1.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不平等虽然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教育在国家的扶持帮助下有所改善,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同城市教育相比存在着不平等现象,首先,农村教学设施简陋,城市中的学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农村孩子不仅没有机会使用到这些设施,甚至没有像样的房子上课;其次,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农村教师待遇差众所周知,再加上要长期在农村生活,所以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去农村工作,据了解,目前我国教师资源城市超编与农村部分地区师资紧缺同时存在,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农村教师补充困难的问题仍亟待解决;最后,农村需要读书的小孩数量远远超过城市,但能够接受到大学教育的人却少之又少,甚至连九年义务教育也有孩子没有读完。
2.富人子女与穷人子女的教育不平等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有部分学校被称作“贵族学校”,而进入这些学校的条件必须是家庭条件较好,因而家庭社会地位高、经济背景好的学生能够选择“好学校”,而社会地位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只能把孩子送到“差学校”,这是现在中国教育的普遍现象,是由于各经济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造成的,而且富人子女从小可以接受额外的兴趣爱好培养,还可以接受到老师课堂之外的培训,穷人子女除了学习课堂上的知识外,没有其他的一技之长,也不能培养自己除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
3.精英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平等有关精英的讨论,进入21世纪后愈来愈多,人们把精英们从人群中选拔出来单独培养,享受特殊待遇,似乎成为了一种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
国家把学校区分为“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的做法颇令人费解,“重点”区别于一般和普通的,那么意味着只有精英才能进入所谓的重点,重点学校的拥有普通学校无法比拟的硬件资源和教师力量,正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才蛊惑着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进所谓的重点学校。
城乡教育差距论文范文精选
![城乡教育差距论文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1b49d1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0.png)
城乡教育差距论文范文精选城乡教育差距是我国较为明显的一个教育问题,同时也是是众多教育差距当中最令担忧的一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城乡教育差距论文,供大家参考。
城乡教育差距论文篇一:《农村教育和城乡教育公平的调研》摘要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我国人口农村比例很大,我国教育农村教育占很大的比例,因此看我国教育的现状,不能忽视我国的农村教育。
目前,农村进行新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差异。
农村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还有教育问题。
因此,我们团队,在假期中,深入农村,了解城乡差异,从教育这一方面上一窥,来看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异,关注农村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21世纪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城乡教育的差异正是我国在实现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障碍之一,调查城乡教育的差别,引起人们的重视,对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教育平衡有很大的意义。
我们团队此次调查就是为了初步分析家乡城乡教育差别,并对全国教育资源进行初步分析,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
项目看似很大,做起来很不容易,但是我们团队成员来自全国各地,每个队员采集到的数据均有该地区的代表性,因此分析全国的城乡教育差别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调查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的中学阶段,对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是一个锻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的我们通过调查活动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也在对比全国教育差别的同时,从中体会到我们也能做大事,并想着如何去做大事,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教育在农村的障碍农村教育资金薄弱经过这么多年的新农村建设,且加上近来大搞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就目前而言,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趋完善,供水供电不成问题,教室教具给配充足(比如也能实现多媒体教学),学生食宿很有保障。
所以,现在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已不再是硬件设备跟不上的问题,而是出现在软件上。
乡下小学与县城小学的区别(优秀)
![乡下小学与县城小学的区别(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a784f3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e.png)
乡下小学与县城小学的区别引言小学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必经之路,它不仅是孩子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来源,也是塑造孩子性格和个性的场所。
然而,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小学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乡下小学和县城小学之间的区别,分析两种学校的优劣,以期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各自的特点,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学校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学校教学资源设施设备在设施设备方面,一般来说,县城小学会更加先进和优越。
县城小学通常会拥有新建的、装备完善的校舍和教学设备,例如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等,而乡下小学则可能因为地域落后等原因,无法获得这些资源。
这方面的表现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孩子的学习能力。
因此,在设施方面,县城小学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师资力量在师资力量方面,两种学校的差距不太明显。
很多乡下小学的老师都具备较高的师资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乡下小学老师的教学理念也比较适合乡村孩子的学习特点。
在县城小学方面,虽然也有很多老师是来自城市或者大学城,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缺少针对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来满足县城孩子的学习需求。
因此,在教师素质上,乡下小学具备更具有优势。
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学习氛围是影响孩子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
乡下小学的学习氛围往往更加纯粹、自然和友好。
这是因为在乡下,孩子们更容易与自然亲密接触,探索自然的奥秘。
而且乡下小学的孩子由于来自同一个乡镇或村庄,故而他们往往互相熟悉,交流也更加亲切和融洽。
因此,在乡下小学,学生可以享受到更为自由、轻松的学习气氛。
而县城小学的学习氛围则受制于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的雾霾、噪音等各种干扰因素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在乡下小学和县城小学中也存在着较大差别。
县城小学一般采用班级集体授课的方式,这种集体授课方式主要是从教学效率和孩子综合素质提升上的考虑。
而乡下小学大多数采用个体辅导的形式,因为乡下学校一般人数不多,教师人数少,所以老师可将相对较为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个别学生的指导上。
这种学习方式增强了孩子个体意识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小学教育之比较摘要:中国小学教育的现状很不理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严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严重,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与城市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城市小学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
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性教育,基础教育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所以对于农村和城市的小学教育我们必须统筹发展。
而又鉴于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情况与社会差别,我们又要有所区别的对待农村与城市的小学教育。
关键字:农村小学教育城市小学教育
正文:
现今,我国农村一直都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头痛之大事,而农村的教育亦是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国民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也是如此。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小学教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其薄弱性为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现在就说说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生源越来越少
生源少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计划生育工作已突显成效;二是孩子随父母到打工地就读,使农村生源减少,为什么把孩子带到打工地就读呢?有一对夫妇是这样分析的:我们俩在外打工,把孩子寄放在父母(亲人)家,怕老人管不住,怕没有父母关心的孩子气总是不健全的。
再者现在城市民工学校也很多,管理也规范,自己心里踏实。
三是五、六年级高大一点的学生,受社会家庭“苦读十年书,不如打年工”的思想影响随父母外出打工攒钱。
“早出道,早发财”,退一步讲即使考上了大学,又哪来的钱交昂贵的学费;即使有钱交学费读大学,毕业出来不同样是打工吗?四是个别家庭经济好的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自己的子女转往县城小学或贵族学校就读。
(二)师资队伍不健全
教师配置不合理,教师少,学生多,教师既跨年级又跨班级;专业结构不合理,学校里很少有音、体、美专业的教师,计算机、英语专业教师就更缺乏。
而这些课程又不能不开,那只有五音不全者教音乐,四体不勤者教体育,三亭五眼不知者教美术;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教师重学历,轻能力,缺乏实效性。
在这么多教师中,竟无一人在县级以上的赛课中获奖,无人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甚至有的教师从教一生,竟未上过一节公开教
学课;教师思想不稳定,有能力的教师跳槽外出,有关系的教师进城,分流出来的教师破罐破摔,做天和尚撞一天的钟。
真心实意,踏踏实实教书的教师却认为:1、工作任务重,主要表现在时间上,每人每天工作九个多小时,周课时达25节以上,除此之外,还要加上班主任工作,早、晚自习,课间纪律维持等。
2、教师责任大:对学生的教育难度越来越大。
以前是学生“怕”老师,现在是老师“怕”学生。
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误,老师都不能去批评他。
如果老师批评学生,而碰巧学生又出事了(离校出走,自杀、意外事故等),那么老师就逃不了干系。
如果学生以“不读书”相威胁,老师还得去“求”学生来读书。
(三)教学质量差
由于教师思想不稳,教改教研环境等原因导致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差。
主要表现在:1、统考成绩差,合格率、优秀率低;2、学生没有任何特长,在举行的各种竞赛中学生获奖率不高;3、学生的思想品德不健全;4、缺乏个性。
(四)经费不足,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
农村学校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学校无处要钱,政府又不给投钱,部分学校的校舍都已是危楼,师生们却依然还在里面上课,所有现代教育设备更是无力添置,很多农村小学至今还是微机空白校。
图书室没有大量的图书,实验室缺乏器材,没有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更别说能有城市小学里的塑胶跑道、足球场的草坪。
而市区学校的楼扒了又建,微机换了又换,农村的学校还是那栋房,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
(五)家庭教育制约学生的成长
农村现在普遍存在留守儿童现象,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把本应由家庭、学校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
对策:政府加大人才引进教师资源,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提供新的血液,调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
合理调派教师,为小学培养优秀的师资。
补充小学专任音乐、美术、体育等教师。
提高教师工资福利,改善教学基础设施,丰富教师业余生活。
按时发放按量发放教师工资。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油条”教师进行处罚。
加强教师德育建设,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
摒弃旧俗的教育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改革,开设完整素质教育课程。
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全面开通、不断扩展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强化城乡教师交流。
城市小学相比较农村小学教育来说,由于所占优势较大,发展快速,成效较大,但是也有不少问题日渐凸显,也引起了不少各界人士的关注。
城市小学的教学设施、社会环境、进修培训、个人发展、福利待遇等方面都大大优于农村小学。
致使优秀的教师都想在城市发展,特级教师更是如此。
而农村由于经济不发达、社会环境差、教学条件不好,别说是优秀教师了,连刚出茅庐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也不愿到农村任教。
城市小学聚集了大部分高学历的教师,而学历较低的教师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
从城乡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来比较。
在城市小学,教师花在阅读教育科研资料与参与科研活动的时间比农村教师多很多,学校也会有计划有组织地举办相应的科研活动,城市小学教师大多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家庭教育一般都还比较好,父母学历素质都还较高,城市小孩子所处的教育环境就高了城市小孩子一个档次。
从小就接受各种的培训班,兴趣班,增长见识,学的广泛,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再长足发展。
但是同样的一件事情,能够带来好处也会招致问题。
现在的城市小孩,在家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自主独立性及其差劲,凡是都依赖父母,而且大多数父母也认为,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应允。
在家长的这种错误观念的环境下,孩子在学校也是无法无天。
对教师和同学不尊重不友善,上课吃糖,玩手机,
搞其他小动作比比皆是,老师还不能说的过重,责备重了,就耍家里的小性子,要是有个万一,教师真的是百口莫辩。
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快速,信息科技同样发展迅猛,小学生个个玩网络游戏,在网上交友,小学生社会经验极度缺乏,遇着问题也不敢和父母说清楚,所以我国的网络犯罪率低龄化十分严重。
面对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呼吁全社会的人民采取有效措施,挽救这些含苞待放的花朵。
家庭教育举足轻重,父母不能总是宠着孩子,要培养一个自立自强的优秀的接班人,对孩子的要求不能有应必答,控制孩子每天的上网时间段,常常孩子聊天,打开孩子的心结。
学校方面,教师有爱中带严,赏罚分明,让孩子既爱您有敬您,多鼓励孩子,不要吝啬教师的表扬。
当然凡是也要有度,全局掌握在教师手中。
教孩子学会做人是根本;教会孩子怎样独立,只有在独立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的技能,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从而主动学习,成功人士都具有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百折不饶的精神,这些也都要从小就培养吃苦耐劳的能力。
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们一定要看到小学教育的曙光,对城市小学教育和农村小学教育有着美好的构想。
统筹农村和城市小学教育发展:受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和文化也必然会受到冲击,这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们应当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无论是在硬件或者软件方面,实现小学教育的现代信息化,可持续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终身教育,实施平等教育,不断提高教育层次,跟上教育的国际化步伐。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们的农村和城市小学教育会像马丁路德金梦想中的白人与黑人一样手牵手在一起玩耍,一起齐头并进的。
11小教6班王莲
114070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