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2)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研究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2页例1,认识平面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通过画各种图形和将图形送回家,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初步认识几何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知识的欲望。

研究目标:认识平面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建立空间观念。

研究重点:认识平面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建立空间观念。

研究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

研究准备:课件、白纸、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印泥、卡纸。

评价任务:1.体会魔术表演;说出怎样变出圆的。

2.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特征。

研究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在桌子上摆放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引导学生玩印泥,表演变出圆的魔术,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印泥印出的不同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并通过动手操作和交流,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三、研究总结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从不同立体图形的一面分别抽取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让学生再次认识这些平面图形,并总结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研究过程,学生不仅能够认识不同的平面图形,还能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交流和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知识的欲望。

小部分让学生来猜;并且说说理由。

在本节课中,我们研究了五个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

通过观察、思考和练,我们掌握了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了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交通标志和教室里的物体。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这学期,任一年级数学课程。

本班共有xx人,其中男生有xx人,女生有xx人。

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全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分类与整理,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优秀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优秀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优秀教案概述:本教案为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教案,内容涵盖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认识数字、简单的加减法、图形和长度单位等。

本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年级下册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如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图形和长度单位等。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数字1-10,能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学会分类和比较物体,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3.学习长度单位,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4.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认识数字1-10(1)导入: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

(2)讲解:教师讲解数字1-10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练习:学生进行数字1-10的读写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游戏:组织数字接龙游戏,巩固学生对数字1-10的认识。

2.第二课时:简单的加减法(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加减法。

(2)讲解:教师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练习: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游戏:组织加减法竞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第三课时:图形的认识(1)导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2)讲解:教师讲解各种图形的特点,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练习:学生进行图形的分类和比较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游戏:组织图形拼图游戏,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第四课时:长度单位(1)导入: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学习长度单位。

(2)讲解:教师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练习:学生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游戏:组织长度单位竞赛,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1~2)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1~2)教案与教学反思

练习课◎教学笔记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教学内容教科书P39~40“练习八”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数数和数的组成,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理解,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3.通过数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练习。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完成教科书P39“练习八”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

2.完成教科书P39“练习八”第6题。

(1)独立写出这些数。

(2)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3.完成教科书P39“练习八”第8题。

(1)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

(2)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数?【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数的组成和写数,深化学生对数的认识,通过读生活中的数,唤起学生的记忆,结合数的运用,学会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以题为例,加深理解1.完成教科书P39“练习八”第7题。

师:题目要求我们按怎样的要求写数?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方法。

【学情预设】按要求写数的问题不大,学生最容易出现丢数现象,要结合题目教学生防止丢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按要求给数分类,进一步深化对数的意义的理解,理解数位的意义。

2.完成教科书P40“练习八”第9题。

(1)学生独立数一数。

(2)同桌间交流数的方法。

【学情预设】学生数出38个哨子没有问题,关键是数的方法,大部分会用“圈10”来数,对于少部分不会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圈10”来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数出指定数目的哨子,既丰富学生数数的经验,又能体现计数单位“十”在计数中的作用。

3.完成教科书P40“练习八”第10题。

◎教学笔记(1)独立数一数、填一填。

(2)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师:你是怎样数的?怎样数比较快?【学情预设】可以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利用图中的色彩或方格十个十个地数。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教学反思8篇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教学反思8篇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教学反思8篇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在数实物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的数数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2.结合“先估量再数“的数学活动,培育学生估量的习惯和力量。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习的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体验不同的数数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教学过程:一、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们,教师想给好朋友写封信,于是我就去买了一个信封,写好了信放在里边,贴好就去邮局邮信了,你们猜我的信邮出去了吗?(学生说结果并说明理由)假如学生说不出是由于没贴邮票,教师加以引导。

2、教师连续刚刚的故事:咱们书中有各种各样的邮票,小朋友帮教师选一张好吗?二、教学新课。

(一)数邮票。

1.教师出示邮票图片,学生帮教师选一张自己认为美丽的邮票。

2.这么多美丽的邮票,有多少张呢?咱们来猜一猜。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猜猜有多少张)1.师:你们想不想知道究竟有多少张呢?(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数一数)2.小组沟通数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些邮票的摆放是很有规律的,可以一排一排的数,即:10张、20张、30张,以此类推。

(二)、竞赛的形式数珠子。

师:小朋友们,咱们来竞赛,看谁的眼睛和脑子最快。

好不好?1.教师出示3组珠子的实物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

2.评出数的快并且对的,评出前三名。

3.全班沟通,让前三名同学先说己数的方法,再全班沟通自己的数法。

(三)、数花生。

1.教师提出题目要求。

2.小组之内完成,并沟通自己数的方法。

三、练一练。

1.出示图片,学生数。

教师观看学生数数的方法,可以适当赐予指导。

2.先让学生估量一下,再实际数一数。

集体订正。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教学反思2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悉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把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洁的化聚。

2、对学生进展爱惜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序性。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兑换人民币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兑换人民币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课时兑换人民币◎教学笔记汪村中心小学钱少华▶教学内容教科书P54例3、例4,完成P54“做一做”,P55~56“练习十二”第5、6题。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最直接的兑换关系。

2.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最直接的兑换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间的兑换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引入新课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学情预设】分别认识了面值是1元、1角、5角、1分、2分、5分的人民币。

2.课件出示习题,指名学生口述答案。

◎教学笔记【学情预设】在学习了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完成得比较容易。

【设计意图】复习前面学过的人民币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3.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习不同面值人民币间的兑换。

(板书课题:兑换人民币)二、探究新知1.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4例3。

师: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学情预设】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认出这些人民币依次是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

(2)认识面值是5元的人民币。

【教学提示】学生计算能力有限,兑换时,主要是针对币值之间的兑换,避免较复杂的计算。

师:请你从学具袋中找出面值是5元的人民币。

再观察一下,5元纸币的颜色及图案是什么样子的?【学情预设】从学具袋中找到5元的人民币比较容易,观察纸币,学生会从不同角度说出多种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观察来认识5元人民币,重点认识关键的信息和单位,辅以观察相应的图案和色彩,为后面认识人民币积累经验。

(3)认识面值是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与反思(2)202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与反思(2)2022

3 解决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1课时解决问题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用数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第46页例7)二、教学目标1.灵活运用100以内数的数数方法。

2.理解10个一是十,学会剩下的不够一组时怎样处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数数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学会剩下的不够一组时怎样处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填一填。

(1)7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5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二、学习新课教学教材第46页例7。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例7珠子图)让同学们数一数有多少个珠子。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交流)师:如果每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怎么穿呢?(学生独立思考,点名回答)学生1:可以每10个圈在一个圈中。

学生动手画圈。

画了5个圈,还剩8个珠子,8个不够圈1个圈,所以能穿5串。

学生2: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分,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8个一不够1个十,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

老师板书两位同学的穿法。

师:如果5个穿一串,这些珠子能穿几串?学生动手圈珠子,老师巡视,给出答案。

三、巩固反馈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答案:8四、课堂小结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一谈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把一定数量的物体,按每几个一份,求能分成这样的多少份,这样的问题可以用数一数、圈一圈的方法来解答,也可以利用数的组成得出结果。

教学反思1.让学生读懂题目和情境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果不能引导学生读懂题目,那么学生就不能正确、较快地解决问题。

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另一个关键点,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2.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分的展示。

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分一分、数一数和圈一圈的活动当中,努力地探索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1. 想象印证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

(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

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含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一、单元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 约5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 P2~P3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 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1. 想象印证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

(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

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优秀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优秀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优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熟练地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数数方法的掌握。

2.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读写,数数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学生进行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数方法。

2.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数数,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数数的?”(二)新课讲解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排列规律,讲解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3.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4.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100以内的数。

(三)课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并给予评价。

3.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四)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数数时,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你是如何发现这个规律的?”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1.课堂氛围良好,学生参与度高。

在数数游戏中,学生积极性较高,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掌握较好,但在数数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堂练习环节加强了针对性指导。

3.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

但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5.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但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的问题无法得到充分解答。

今后,我将在课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2)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2)教案与教学反思

练习课(2)◎教学笔记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教学内容教科书P73“练习十六”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整十数的算理,感受算法的多样化,并熟练地进行口算,提高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2.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比较、合作交流、应用学具直观感知等过程,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与画图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感受退位减法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整十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活动经验,探索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口算复习课件出示习题。

任选几题指名学生说算法。

【设计意图】复习口算,强化方法,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练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整十数的运算。

二、练习指导1.完成教科书P73“练习十六”第1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交流订正。

(2)沟通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

师:接着请同学们迅速口算以下三道题。

(课件出示习题)师:你是怎样计算的?你有什么发现?【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这三道题的减数都是6;也可能会说它们都是退位减法;计算45-6和25-6的第一步都是先算15-6,在算法上是一致的。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训练,体会20以内退位减法与本单元所学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借此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2.完成教科书P73“练习十六”第15题。

(1)师:读题,说一说题意。

【学情预设】在同一个算式的方框里必须填上相同的数,也就是等号两边方框里的数必须相同。

(2)师:请同学们自主进行尝试。

◎教学笔记【学情预设】此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部分学生可能无从下手,也有部分学生可能想到用“尝试法”找到了相同的数。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尝试法”找答案。

(3)交流解决策略。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解题方法?【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要找一个相同的数,就从1开始尝试,计算算式的左边和右边,看是否相等。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数数、实物操作等方法,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00以内数的加法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100以内的数。

2. 新课导入:介绍100以内数的加法,讲解加法的含义。

3. 学生实际操作:分组进行加法运算,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加法运算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运算的性质。

5.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加法运算题目。

6.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内容:第二课时:100以内数的减法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减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100以内的数。

2. 新课导入:介绍100以内数的减法,讲解减法的含义。

3. 学生实际操作:分组进行减法运算,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减法运算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减法运算的性质。

5.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减法运算题目。

6.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内容:第三课时: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100以内的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课(1)【教案与反思】 (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课(1)【教案与反思】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教学内容教科书P71~72“练习十六”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数的计算。

2.通过练习,能够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问题。

3.感受“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整十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利用“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口算。

学生拿出口算题卡,限时1分钟完成下列计算。

34-2= 34-20= 15-8= 21-7= 48-8=32-8= 58-30= 43-5= 40-8= 57-6=2.复习知识,回顾算法。

师:“34-2”是怎样计算的?“34-20”呢?师: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时要注意什么?【学情预设】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

师:43-5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强化记忆,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训练打下基础。

二、练习指导1.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六”第3题。

(1)读题获取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一共摘了68箱香蕉,还剩下5箱,运走了多少箱?(2)尝试画图表示图中信息和问题。

师:你能尝试画图表示图中的信息和问题吗?请你试一试。

学生尝试画图后展示。

【学情预设】对于此处画图,学生有一定的经验,可能想到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大部分学生画的图不规范,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画图。

学生画图后,教师课件展示规范图示。

(3)师:应该怎样列式?【学情预设】有了画图的基础,学生不难列式:68-5=63(箱)。

2.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六”第4题。

(1)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学校开放日,要来48位家长,已经放了30把椅子,师:“要来48位家长”说明了什么?【学情预设】“要来48位家长”说明了总共需要48把椅子。

(2)师:请你尝试画图表示图中的信息和问题。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练习课◎教学笔记煌固中心小学陈道元▶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0“练习十三”相关内容。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元、角、分的计算方法,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2.加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稍复杂的逆向思考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第1~3题比较基础,学生完成问题不大;第4题有一定的开放性,把几种拿法找全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序寻找。

【设计意图】通过付钱和找钱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和人民币的加减计算,达到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此题要求学生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付了多少钱”和“找回多少钱”之间的关系,确定篮球的价钱。

二、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59“练习十三”第2题。

(1)师生共同完成第一组。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知道了每种物品的价格。

师:第一组中要买的物品是什么?应付多少钱?【学情预设】买一个皮球和一个布娃娃,应付6+12=18(元)。

师:按照付的钱数,应找回多少钱? 【学情预设】应找回20-18=2(元)。

(2)师:请各自按照刚才的方法独立完成第二组和第三组。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学情预设】要先计算出应付的钱数,然后再算应找回的钱数,计算时必须是相同单位的量才能相加减。

【设计意图】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将人民币的知识及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整合在一起,较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完成教科书P60“练习十三”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比较方法。

师:观察5元6角和6元5角、10元1角和10元1分、3元和2元9角,这三组怎么比较会更快捷?【学情预设】先比元再比角会比较快捷。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教学内容教科书P75~76“练习十七”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巩固含有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和本单元所学习的口算。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练习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感。

▶教学重点含有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1.完成教科书P75“练习十七”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之间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这是退位减法的口算练习,要求学生迅速完成。

2.完成教科书P76“练习十七”第6题。

(1)限时1分钟进行口算比赛。

(2)交流订正,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情预设】这是本单元所学习的口算式题的综合练习,3.回顾旧知识。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小括号,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训练,采取游戏比赛的形式,提高练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二、练习指导1.完成教科书P76“练习十七”第7题。

(1)仔细读题,获取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共有72人参加视力检查,已经检查了40人,其中有6人近视。

师:“其中6人近视”是什么意思?【学情预设】要抓住“其中”二字理解,意思是已经检查的40人中,有6部分学生容易理解成72人中有6人近视。

(2)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师:要求“还有多少人没有检查”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学情预设】需要知道的是“共有72人参加视力检查”和“已经检查了40人”这两个条件,“其中有6人近视”这个条件是多余的。

师:怎样列式解答?【学情预设】通过前面的分析,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72-40=32(人)。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想一想,然后跟同桌交流。

【学情预设】本题提问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题目一共呈现了三条信息,根据前两条信息解决了第一问,而“其中有6人近视”这个条件是与第二条信息有逻辑关系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检查了40人”和“其中有6数学问题,如:已经检查的人中,有多少人没有近视?如有学生直接提出“有多少人没有近视”,要引导学生提出正确的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备单元教学目标。

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尽可能定的具体、适宜,以素质为核心,突出能力目标、知识以实用为主,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1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自主解决乘加、乘减问题,建构乘加、乘减问题的模型,形成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学生能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乘加、乘减”这一问题模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联系生活经验解释连乘的模型,增强探索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问题的建模过程及模型内化和解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看图列乘法算式。

2、出示旋转木马图,提出问题:旋转木马上一共坐了多少人?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1、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我们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教师在黑板上摆上4排小棒,分别是3、3、3、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小棒的出现使数学由具体人到符号化的一种过渡。

)2、小组交流解决过程。

说清楚(1)你想出了几种方法?(2)算式怎么列?(3)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听仔细(1)同学的方法和你的一样吗?(2)怎么不一样?(设计意图:自主关键,合作是内化,让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能进一步帮助学生们获得多种的解题策略。

)3、展示学生的解法,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全员参与的目的;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索过程中锻炼提高能力;同时学会倾听,在同学的经验上想出新的方法。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与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与反思

全部使用三角形的板去拼,还可以加入
其他形状的板去拼。拼的时候,从用 2
块板拼开始,拼出了所有 2 块板的,再
增加板的数量,就能拼出更多的三角形
了。
让学生经历观察思 考、分析比较等学习 活动,得出方法不同, 思考两种方 仍 可 解 决 问 题 的 结 法的不同, 果,教师引导学生自 在结果中总 我展示学习的过程和 结知识。 成果,激发了学生独 立思考的品质。
个正方形,用三棱柱印了一个三角形……)
一过程 中也必不可
少。低年级学生的思 维很具体形象,只有 让他们 自己动手去 试,去发现,这样得 到的知识才能被他们 所接受 和更好地理 解。
2. 多媒体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三棱柱的一面分别抽取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 角形。
学生观 察
让学生经历观察思 考,图形从实物中脱 离出来的过程。
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学生可以离开 座位去观察、去寻找)。
a.学生观察,寻找。 b.全班交流。 5.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 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或圆形的吗?
1.我说你想。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 请你闭上眼,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 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2.猜图形。 ( 1)教师用卡纸遮住一个圆,只露出一小部 分让学生来猜,并且说说理由。 ( 2)教师用卡纸遮住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 个角让学生来猜,并且说说理由。 ( 3)教师用卡纸遮住一个长方形,用同样的 方法让学生来猜,并且说说理由。 ……
《拼一拼(例 2)》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 3 页例 2。 学习目标: 1.通过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五种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3~7)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3~7)教案与教学反思

练习课◎教学笔记▶教学内容教科书P49~50“练习十一”相关内容。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算法多样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限时口算。

完成教科书P49“练习十一”第4题。

师:请同学们完成此题,要求在1分钟内算完,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教师订正时任指两道算式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科书P49“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

【学情预设】弄清题意后,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29-9=20(页)。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基本练习题,进一步复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二、习题讲解,加深理解1.完成教科书P49“练习十一”第5题。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 理解暗含的信息是关键,即把“35人”转化成“35根跳绳”。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清楚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

【学情预设】这类问题上册已经学过,这里数据变大了,列式计算不难,关键是部分学生容易看到“吃”就用减法。

师:小猫吃了8条鱼,为什么还要加上8呢? 【学情预设】求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应该用吃了的条数加上剩下的条数,所以要加上8。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进行逆向思考的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完成后通过适时追问,让学生弄清8条、40条和一共钓的条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逆向思考的能力。

2.完成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6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本题的信息有双重含义,即表面的含义(我们班有35人)和暗含的意思(应有35根跳绳)。

师:这道题解决的是关于跳绳的问题,“35人”这个信息和解决这个问题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学情预设】我们班有35人,如果每人一根跳绳,我们班应有35根跳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买一个 和一个 ,一共( 6)元( 2 )角。 (2)上面三种物品各买一个,一共( 9 )元 (2 ) (角3。)李亮买了一个 和一个 ,付给售货员10元
钱,应找回( 1 )元。
4.猜一猜:这个篮球的价钱是多少?
买这个篮球我付了1

,找回的钱
比5元少。
答:这个篮球的价钱是49元
我国的货币历史悠久,种类丰富。
2元+3元6角=( 5 )元( 6)角
kuài lè ɡòu wù
2.快乐购物。
(1)成成买一个 和一根 ,一共要 花(19)元( 8 )角。
kuài lè ɡòu wù
2.快乐购物。
(2)一本字典比一本 笔记本贵( 6 )元。 (3)10元正好可以买 (字典)和(笔记本)。
kuài lè ɡòu wù
蚁鼻钱 布币
刀币
秦半两 钱币
唐代 元代中统 清代光绪 开元通宝 元宝交钞 元宝铜币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 有哪些收获呢?
wǒ huì suàn
1.我会算。
14元-6元=( 8 )元
8元+7元=(15 )元
8角+6角=( 1 )元( 4 )角
5元8角-5元3角=( 5 )角
7元6角+4角=( 8 )元
R·一年级下册
练习课
1.一个陀螺5角钱。
买2个陀螺,付 1元钱,够吗?
5角+5角=10角=1元
2.一把剪刀3元。
我付
,应
找回多少钱?
5-3 = 2(元)
3.一盒
8元。
我付
, 我付

应找回多少钱? 应找回多少钱?
10-8 = 2(元) 20-8 = 12(元)
4.有一些1元和5元的人民币,老师需要10元, 有几种拿法?
1张5元和5张1元
2个5元
10张1元
1.
6元
1元3角
买的物品
应付的钱数 18元
6角 8角 12元 7元3角 1元4角
付的钱数
应找的钱数
2元
2角
1角
2.在 里填上“ > ”“ < ”或“=”。
5角 < 5元
5元6角 < 6元5角
89角 = 8元9角
10元1角 > 10元1分
3元 > 2元9角
3角4分 < 3元4角
2.快乐购物。
(4)元比5元少,这个
足球( ②)元。(①58 ②68 ③78)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的梦里就不会有我的出现,我们都在不断地 和陌生人擦肩;如果人生不曾相遇,我的生命里就不会有你的片段, 我们都在细数着自己的日子。 ►当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们注定分散两地,继续彼此未完的 人生,如果我说放不下,短短一个月的光景,你是否愿意相信,我的 真诚,我的执着,只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沉沉的不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