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大出血诊疗常规
下消化道出血诊疗常规
下消化道出血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鲜红、暗红或黑粪。
2、出汗、口渴、皮肤苍白、四肢湿冷、头晕、心跳加速、血压下降、休克等。
3、炎症性肠病、或血液病、尿毒症、结缔组织病等全身性疾病既往史。
【物理检查】
1、贫血征象,如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渴、出汗、头晕、心跳快、血压下降等。
2、基础疾病的体征,如发热、腹部压痛、腹部包块、紫癜等。
【辅助检查】
1、粪便常规+隐血试验,粪便培养+药敏。
2、血常规,凝血四项。
3、肛门指诊及肛门镜检,结肠镜检查。
4、口服钡剂下消化道X线检查或钡灌肠结肠造影。
5、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
6、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小肠出血诊断意义较大。
7、CT检查。
【诊断要点】
1、便血或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2、失血性贫血或周围循环衰竭。
3、实验室检查证实失血及贫血。
4、肛门指检或特殊辅助检查证实有引起出血的病变存在。
【鉴别诊断】
1、与因进食某些食物或药物引起的黑粪鉴别。
2、与呼吸道出血咽下后出现黑粪鉴别。
3、下消化道出血各病因鉴别。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进流质或少渣半流饮食,监测生命体征。
2、补充血容量:根据出血量可选用晶体、胶体或输血。
3、止血:
(1)药物止血: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冷生理盐水100ml保留灌肠。
止血三联、立止血(2)内镜下止血
(3)介入治疗
(4)外科手术治疗。
诊疗常规-肝脏外科
肝脏外科诊疗常规一、入院检查和诊断常规1、入院检查:(一周内在门诊检查过的项目可以不查)⏹血、尿、粪常规⏹血型、输血常规⏹凝血项⏹血生化全套⏹血病毒指标:肝炎全套、HBV-DNA⏹血肿瘤标记物:AFP (AFP>363ng/L的患者:AFP定量)、CEA、CA19-9;⏹全胸片,肺功能(年龄>60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年龄>60岁)⏹肝脏储备功能ICG试验(DDG法)⏹胃镜(结合有肝硬化病史和明显肝硬化的影像学改变)⏹腹部超声(肝、胆、胰、脾、门静脉血流、腹水,必须在本科超声室)⏹超声造影⏹腹部CT血管重建(需行解剖性肝切除者)2、肝脏疾病诊断名称:(1)肝脏占位性病变●肝细胞癌(HCC):✧部位,单/多发(结节型要求精确到肝段、巨块型或结节融合型精确到肝叶)✧大体分型:巨块型、结节型、结节融合型、多结节型、弥漫型✧合并门静脉癌栓,腔、肝静脉癌栓,胆管癌栓✧TNM分期(术后诊断,AJCC2010版)●肝内胆管癌(ICC):部位,单/多发,TNM分期(术后诊断,AJCC2010版)●混合细胞性肝癌:部位,单/多发,TNM分期(术后诊断,AJCC2010版)●转移性肝癌:✧病理性质(如腺癌,鳞癌)✧部位,单/多发✧原发肿瘤(包括原发肿瘤的TNM分期,AJCC2010版)●肝海绵状血管瘤:部位,单/多发● 肝局灶结节性增生(或肝腺瘤):部位,单/多发 ● 肝脓肿:细菌/阿米巴性,部位,单/多发 ● 肝囊肿/肝包囊虫病:部位,单/多发 (2)肝脏弥漫性病变●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Child-Pugh 分级, MELD 评分 ● 丙型肝炎后肝硬化:Child-Pugh 分级, MELD 评分 ● 血吸虫性肝硬化:Child-Pugh 分级,MELD 评分 ● 酒精性肝硬化:Child-Pugh 分级,MELD 评分 ● 急性肝功能衰竭:Child-Pugh 分级,MELD 评分 ● 慢性肝功能衰竭:Child-Pugh 分级,MELD 评分 ● 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 3、Child-Pugh 评分和分级分级:A 级 5~7 分;B 级 8~10分;C 级 11~15 分4、肝脏的外科解剖分叶、分段肝脏解剖名称:(肝段以S +数字表示) 全肝(S1、S2、S3、S4、S5、S6、S7、S8) 左半肝(S2、S3、S4) 右半肝(S5、S6、S7、S8) 中肝叶(S4、S5、S8) 左外叶(S2、S3) 左内叶(S4a 、S4b ) 右前叶(S5、S8)右后叶(S6、S7) 尾状叶(S1)5、肝脏肿瘤的大体分型巨块型:①单发病灶>5cm,局限于肝叶、半肝、三叶;②单发病灶>10cm,称为巨大肝癌;③单发病灶>15cm,称为特大肝癌。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急预案与流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急预案与流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内的黏膜破裂造成出血。
这种情况下,患者丢失的大量血液往往会威胁其生命,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应急预案与流程,可以更好地应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情况,减少患者的风险。
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急预案1.建立应急小组:由一位主治医师、一位胃镜专家、护士长或主检护士组成。
主治医师负责征询相关资料和指导护士长或主检护士组织人员,胃镜专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2.建立应急情况报告制度:当发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时,护士长或主检护士必须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并附上病例简况、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和预后等必要信息。
3.配置必要的设备与药物:保证急救箱内常备止血药物(如止血海绵、凝血因子)、静脉输液、各类导管和处理消化道出血器械(如胃镜、伤口夹钳)。
4.制定动员计划:做好监测设备的准备工作,提前安排职责,确保应急小组成员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急流程1.识别-患者的相关病史询问:包括之前的消化道出血史、胃溃疡、消化道肿瘤、胃镜检查结果等。
-临床表现观察: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呕血、黑便、腹痛、呕吐等症状。
-体征观察: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
-检查:立即进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
2.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即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尽快给予止血药物:维持患者的稳定血压,可以经口或静脉给予止血药物。
-给予液体支持:静脉输液补充体液和稳定患者的循环。
-胃镜治疗:根据胃镜检查结果确定出血部位的大小和性质,并使用相应的器械进行止血手术。
3.记录-记录患者的病史、体征、检查结果和处理过程。
-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与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的病情和处理情况。
以上是一套简单但有效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急预案与流程,旨在提供基本措施并减少患者的危险,保证及时有效的治疗。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应急处置预案与程序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应急处置预案与程序预案一:现场处置1.确定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症状和表现,包括呕血、黑便或血便,腹痛,血压下降等。
2.立即保持患者安静,避免任何剧烈运动。
3.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是否正常,如异常,则进行适当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
4.必要时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
5.准备好应急设备,如吸痰器、氧气瓶、静脉备用通道等。
预案二:急救措施1.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中的异物或气道分泌物。
2.保持患者的体位,将患者置于半坐位或头部略高的位置,有助于减少颈静脉回流,减少出血。
3.结束所有口服药物,包括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以防止进一步出血。
4.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输液和给药。
如果患者已经有静脉置管,则检查其畅通性并保持通畅。
5.快速抽血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并尽早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6.给予输液维持循环稳定,加强血容量,常用晶体液体如生理盐水等。
7.如果病情严重,给予输血和凝血因子的纠正,按照血液学规范进行。
8.如病情允许,进行内镜检查以确定出血部位。
预案三:转运与治疗措施1.根据患者病情和地理位置,决定是否将患者转至具备更高级别医疗资源的医院。
2.注意患者的转运方式和过程中的监护。
如可能,应选择空中转运以提供更快的医疗援助。
3.在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的循环和呼吸稳定。
必要时,应使用血管升压药物以维持血压。
4.对于不符合转运条件的患者,需临时进行内科处理,如药物治疗、内镜止血等。
5.转运至目的地后,将患者交接给接收医护人员,并告知患者的详细情况和治疗过程。
总结: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医务人员能够迅速作出正确决策和有效处理。
以上的应急处置预案与程序是作为参考,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疗设施的条件来进行调整。
关键在于做好患者的现场处置、及时执行急救措施、进行转运与治疗,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1.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呕血或黑便的情况以及血压的变化等,及时向医生汇报。
3.保持患者平卧位:将患者保持在平卧位,以减少出血并防止血液逆流至呼吸道。
4.减少患者活动:限制患者的体力活动和行动,以防止出血加重。
5.给予静脉导管留置:为患者留置一根静脉导管以便输液及补充所需药物。
6.给予氧气吸入:提供适宜的氧气吸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7.协助医生进行内镜检查:患者稳定后需进行内镜检查,以确定出血的具体原因及部位。
在此过程中,护士应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配合。
8.辅助止血治疗:如患者持续大量出血,护士应及时协助医生实施止血治疗,例如内镜下止血、内镜手术等。
9.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尽力减少患者的不安和紧张情绪。
10.做好药物管理: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止血药物、抗酸药物等,配合医生的治疗。
11.注意观察可能的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引起感染、电解质紊乱、肺炎等并发症,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2.提供适宜的饮食: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给予适宜的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13.给予教育和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病情、治疗和护理的相关知识教育,以便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减少复发风险。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涉及到患者的监测、观察、体位保持、活动限制、氧气吸入等方面,同时也包括了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实施治疗、药物管理、教育和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原则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原则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肠镜检查、血液检查、超声检查等来确定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2. 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维持循环稳定、纠正低血容量状态、保持水电解负衡、纠正失血性休克等,以维持体内血流灌注。
3. 止血治疗: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采用内镜疗法(如内镜止血、内镜下黏膜切除)、血管介入治疗(如经血管介入栓塞术)、手术治疗等方法,以尽早止血。
4. 对症治疗:根据具体病情,可采用胃肠道保护药物、抗酸药物、抗生素、止血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以减少胃肠道损伤和控制病情发展。
5. 预防再次出血:根据出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药物治疗(如抗凝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改善生活方式等,以预防再次出血的发生。
总之,对于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原则是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出血部位和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止血治疗、对症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病情复发率。
消化系统疾病住院诊疗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住院诊疗常规目录一、胃食管反流病二、急性胃肠炎三、慢性胃炎四、胃、十二指肠溃疡五、胃癌六、溃疡性结肠炎七、克罗恩病八、结直肠癌九、功能性消化不良十、脂肪性肝病十一、肝硬化十二、原发性肝癌十三、肝性脑病十四、急性胰腺炎十五、慢性胰腺炎十六、消化道出血一、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1、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反酸、胃内容物反流;其他少见或不典型的相关症状:因喉部不适、胸痛、吞咽痛、咳嗽、哮喘。
2、上消化道内镜检查:(1)食管粘膜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溃疡、食管狭窄,(2)食管黏膜无明显病变:⑶内镜下食管胃交界近端出现橘红色柱状上皮,柱状上皮交界与食管胃交界分离,组织病理学检査食管远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
3、24小时食管pH监测:pH<4总时间>4.2%, pH<4的反流次数>50次,反流持续≥5分钟次数≥3,最长反流持续时间>9.2/分。
4、食管阻抗监测:结合pH同步监测确定反流是酸反流(pH<4),还是非酸反流(pH >4)。
非酸反流还可进一步分为弱酸反流(pH 4〜7)和弱碱反流(pH>7)。
符合以上1+2 (1)项诊断糜烂性食管炎(EE); 1+2 (2) +3或4项诊断非糜烂性反流病;或1+2 (3)项诊断Barrett食管。
【入院指征】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可入院治疗:、1、严重烧心和反流、非心源性胸痛或吞咽困难症状。
2、内镜检査食管重度糜烂、溃疡、狭窄、Barrett食管、食管癌。
3、食管出血。
【住院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
2、X线钡透、上消化道内镜、食管粘膜病理活检。
3、24小时胆汁反流监测、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阻抗监测、食管动力。
【住院治疗】1、抑酸药物治疗。
2、促动力药治疗。
3、手术治疗。
【出院指征】症状好转,生命体征平稳。
【出院带药】1、抑酸药物。
2、促胃肠动力药。
二、急性胃肠炎【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多于夏秋季起病,起病前曾有或无不洁食物进食史。
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图文
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可能由许多原因导致,例如溃疡、炎症性肠病、癌症等。
能够对消化道大出血做出准确的鉴别诊断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鉴别诊断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需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检和相关检查结果。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鉴别诊断方法:病史询问和体检医生会向患者询问一些症状、病史、用药史等等信息,以便确定可能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
医生也会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血压、检查腹部、观察口腔和肛门等。
实验室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指标测量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确定患者失血的程度和该如何采取处理措施。
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使用影像学技术来确定患者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
例如,医生可以要求患者进行上消化道钡餐、结肠镜检查、胃肠管造影等造影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找到消化道大出血的源头。
处理原则消化道大出血需要紧急处理,下面列出消化道大出血常见的处理原则:保持呼吸和循环稳定消化道大出血会导致患者失血过多,因此需要及时保持呼吸和循环稳定。
医生可能需要给患者输液、输血或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同时,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定治疗的效果。
找到并止血找到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源头后需要进行止血治疗。
医生可以进行内镜下的凝固、夹闭,或进行手术治疗等。
通常情况下,内镜下的凝固、夹闭等处理方法较为安全、有效。
给予支持性治疗在紧急处理过程中,医生还需要给予患者一些支持性治疗,例如疼痛管理、消炎、促进愈合等。
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制定全面、合理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获得最佳治疗后,还需要注意身体恢复和预防复发。
对于身体状况较为脆弱的患者,如老年人和孕妇等,消化道大出血更为危险,因此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护理。
急诊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急诊科常见病诊疗常规-------------------学习资料一、急性出血二、急性心肌梗死三、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四、急性有机磷中毒五、脑出血六、上消化道大出血七、心跳呼吸骤停八、真心痛九、中风十、卒死蔡市镇卫生院二〇一五年急诊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一、急性出血急性出血属于中医“血证”范围,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下泄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称为血证。
急性出血是指出血量较大,出血势较急,以及有广泛出血倾向的一类血证。
呕血:又称吐血。
血由胃来,经呕吐而出。
一、疾病诊断要点:1.以往多有胃脘、鼓胀、胃癌、肝癌等病史。
2.多因情绪激动,饮食不节、不洁及进食辛辣刺激、坚硬食物而诱发。
3.恶心,呕血,呕血多是暗红色,常夹有食物残渣,重时频繁呕吐,呕血鲜红,伴黑便或便血。
4.神情紧张,汗出,面色无华或青灰,舌质淡暗,脉滑数或孔数.二、证候诊断要点:1.实证:常见于青壮年,或大量呕血的早期。
多因饮食不节,情绪激动而诱发。
起病突然,病程短。
呕吐频作,呕血色红或紫暗,常伴有口臭或口苦,烦躁,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2.虚证:常见于年老体衰及反复发作的患者,或持续呕血不止者。
多因劳累及情志不遂而诱发。
胃痛绵绵或不痛,呕血时轻时重,色淡或暗,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汗出,舌质淡,脉细数。
三、鉴别诊断要点咯血与呕血:咯血多有肺痨、支气管扩张及肺癌等肺部疾病,呕血多有胃脘痛、鼓胀、黄疸、肝癌等病史。
咯血前多有胸闷、胸痛、咽痒等先兆症状;呕血前多有恶心、胃脘胀痛等先兆症状。
咯血血色鲜红,血中夹痰或痰中带血;呕血多血色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咯血多因外感六淫及情致志不畅而诱发,呕血多因饮食不节、不洁及进食后刺激、坚硬食物而诱发。
四、相关检查:1.常规检查:血常规可见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大便、呕吐物隐血试验阳性,血中尿素氮浓度升高,肝功能可异常。
2.消化道钡餐透视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底及食道下端静脉曲张、胃及肠道占位性病变有诊断意义。
医院上消化道大出血应急预案
医院上消化道大出血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所致的出血。
(二)目的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尽快止血,防止或减轻并发症。
(三)抢救步骤1.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或选用大号针头,必要时建立两条及两条以上静脉通路。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或建立人工气道。
3•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药、新鲜血或706代血浆。
静脉应用垂体后叶素或生长抑素,遵医嘱严格控制滴速,防止速度过快而引起心悸、头晕、胸闷、呕吐等不良反应。
4.如患者继续出血,出血量>100Oml,心律>120次/分钟,血压V80∕50mmHg,且神志恍惚、四肢厥冷,说明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应加快补液速度,立即合血,加压输血等。
5.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如三腔二囊管、负压吸引器等。
如为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配合医生应用三腔管压迫止血,同时准备冰盐水协助洗胃。
6.遵医嘱进行冰盐水洗胃。
生理盐水维持在4℃,一次灌注250ml,然后吸出,反复多次,直至吸出液清澈为止;对于采用冰盐水洗胃仍出血不止者,可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100ml冰盐水内加8mg去甲肾上腺素),30分钟后抽出,每小时1次,逐渐减少频度,直到出血停止。
7.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大出血期间每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一次,病情稳定后遵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血压监护。
8.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的性质、量、颜色,同时准确记录出入量。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口唇、甲床颜色及肠鸣音情况,警惕再次出血。
9.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
保持室内安静。
注意为患者保暖,避免受凉。
10.患者大出血期间,应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可遵医嘱给予温冷流食,逐渐过渡到高糖、低蛋白、无刺激的少渣食物,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
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目录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一、急性颅脑损伤二、出血性休克三、过敏性休克四、急性呼吸衰竭五、急性左心衰竭六、急性心梗七、心律失常八、脑出血九、上消化道出血十、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十一、急性酒精中毒十二、灭鼠药中毒十三、有机磷农药中毒十四、急腹症十五、创伤诊疗常规十六、多发伤的诊疗常规十七、心肺复术CPR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一、气管插管二、机械通气三、电除颤四、清创缝合术急性颅脑损伤(一)初步检查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颅脑损伤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紧急处理: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急救。
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
急救顺序为: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器作辅助呼吸。
2.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有时即可引起致死性外出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累计头皮的大小动脉,颅骨骨折可伤及颅静脉窦,同时颅脑损伤往往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均可造成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导致循环功能衰竭。
医院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 Treitz 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者柏油便。
(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者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者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者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者肛门出血。
(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伤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瘜肉、血管病。
粘膜下肿物、 Crohn 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 ― 50-70ml,柏油便― ―200ml ,呕血――250-300ml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 浮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 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 后 Hb 下降 1g 约失血 400ml。
持续呕血或者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 Hb 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 (发病 24h 内行胃镜检查) 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普通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药物:垂体后叶素 0.3-0.4U╱min 持续静滴,可同时静滴硝酸甘油,止血后垂体后叶素 0.1-0.2U╱min 维持 3-6d;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 250ug 静注后250ug╱h 维持 72;奥曲肽 100ug 静注后25ug╱h 维持 72h。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 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消化内科诊疗常规
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病史采集】1.病因: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等。
2.症状:上腹饱胀、隐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等。
由细菌或其毒素致病者可伴有腹泻、发热,重者有脱水、酸中毒或休克等。
【物理检查】上腹或脐周轻压痛,肠鸣者活跃。
呕吐、腹泻剧烈者可见脱水、酸中毒、休克等表现。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便常规、血电解质。
2.胃镜检查:胃粘膜充血、水肿、渗出、出血或糜烂等。
3 .X线检查:胃肠钡透见病变粘膜粗糙,局部压痛、激惹。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上腹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脱水等。
2.体征:上腹压痛、肠鸣音活跃、脱水征等。
3.胃镜:胃粘膜充血、水肿、渗出、出血糜烂等。
【鉴别诊断】1.早期急性阑尾炎。
2.急性胆囊炎。
3.急性胰腺炎。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去除病因、卧床休息,进清淡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1〜2餐。
2.对症治疗:1) 呕吐、腹泻严重者注意纠正水与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2)细菌感染所致者应给予抗生素。
(3)腹痛者可给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解痉止痛。
【疗效标准】治愈:急性症状消失。
【出院标准】达到上述标准者可出院。
急性糜烂性胃炎【病史采集】1.病因:包括急性应激、药物、缺血、胆汁反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2.症状:在原发病的病程中突发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及黑粪。
出血一般为少量、间歇性,可自行停止。
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或休克。
【物理检查】上腹或脐周轻压痛,肠鸣音稍亢进。
大出血者可有休克表现。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粪便潜血阳性。
2 .胃镜检查:发病24〜48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或浅表溃疡。
【诊断要点】1.上腹痛、恶心、呕吐、呕血、黑粪等。
2.上腹压痛、肠鸣音亢进、血容量不足表现。
3.胃镜检查见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浅表溃疡等。
【鉴别诊断】1.消化性溃疡。
2.食管贲门粘膜撕裂征。
.胃癌。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第一篇消化内科诊疗指南第一节急性腹痛 (1)第二节慢性腹泻 (5)第三节上消化道出血……………………7 第四节下消化道出血 (11)第五节胃食管反流病 (13)第六节急性胃炎 (17)第七节慢性胃炎 (21)第八节消化性溃疡 (26)第九节功能性消化不良 (31)第十节溃疡性结肠炎 (34)第十一节克罗恩病 (40)笫十二节肠易激综合征 (43)第十三节自身免疫性肝炎 (47)第十四节肝硬化 (49)第十五节肝性脑病 (56)第十六节原发性肝癌 (60)第十七节急性胰腺炎 (68)第十八节慢性胰腺炎 (75)第二篇消化内科常用操作规范第一节鼻饲术 (81)第二节胃肠减压术 (85)第三节插管洗胃术 (88)第四节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 (91)第五节肛管排气法 (94)第六节腹腔穿刺术 (95)第七节内镜下食道狭窄的扩张术 (100)第八节胃镜检查 (103)第九节肠镜检查 (107)第十节超声内镜检查 (109)第十一节胃肠息肉摘除术 (112)第十二节食管支架置入术 (114)第十三节粘膜切除术(EMR) (115)第十四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17第十五节ERCP检查 (119)第十六节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121)第十七节内镜下鼻胆引流管置入 (123)第十八节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 (125)第十九节上消化道异物取出 (126)第二十节消化内镜 (128)第二十一节食管扩张术 (135)第一篇消化内科诊疗常规第一节急性腹痛【诊断要点】(一)病史采集1.病史:对腹痛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所以应仔细询问腹痛的经过、部位、强度、特征、诱发或缓解因素、伴随症状及其他病史。
2病史中需注意:腹痛与年龄、性别、职业的关系腹痛的起病情况:注意起病的缓急和患者就诊距起病的时间。
既往史:过去的病史可能有助于急腹症的诊断。
(二)体格检查全身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可反映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十分重要的,可初步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是否需紧急处置。
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流程
消化道是十二指肠以上的部位,包括胃、十二指肠、食管、胆道、胰腺。
上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下面教大家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如何急救。
步骤一判断伤情
首先观察患者的出血量、出血的颜色,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及脉搏情况。
步骤二拨打急救电话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来前请按以下方法施救。
步骤三安置侧卧位
抬起患者近侧手臂,向上放在头的一侧,使其远侧腿屈曲,足部置于近侧腿膝关节下方,将患者远侧胳膊放在近侧脸颊下方。
施救者一只手抓住患者远侧肩头或肘部,另一只手抓住其屈曲的膝盖,同时将其翻转至侧卧位,调整患者头部,使其仰头,调节脸颊下方的手掌位置,使嘴巴低于喉头位置,最后调整患者腿部位置使其稳定,维持这种姿势,防止误吸,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及脉搏情况。
特别提示:
1、呕血严重者暂时不要吃任何东西;
2、注意休息,避免活动,以防止出血加重;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呕血量、黑便量等情况。
消化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急性胃炎概述: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
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症状。
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可伴有浅表溃疡〕等一过性病变。
病理组织学特征为胃黏膜固有层见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症状1.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由药物、酒精和应激因素引起的胃炎,可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大时可出现低血压、休克、贫血;3.腐蚀性胃炎和化脓性胃炎,常出现上腹部及胸骨后剧烈疼痛、频繁呕吐、寒战、发热等;4.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胃炎,常与急性肠炎共存,伴有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征象,甚至低血压;5.部分急性胃炎患者无症状,仅于胃镜下表现为急性胃炎。
体征一般仅有上腹或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辅助检查】1.以出血为主要表现者,大便潜血阳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血尿素氮升高。
2.化脓性胃炎者血白细胞增多。
3.急性胃炎的诊断以胃镜最有价值,应争取在起病的24-48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急性腐蚀性胃炎除外〕,镜下可见胃粘膜局限性或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外表有黏液或炎性渗出物。
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者镜下可发现粘膜糜烂或溃疡,粘膜外表有渗血或有血痂,胃液为鲜红色或咖啡色。
腐蚀性胃炎急性期禁行胃镜检查,静止期可见食管狭窄、胃腔变形、疤痕形成等。
【诊断要点】1.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2.可有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大时可出现低血压、休克、贫血。
3.胃镜下可见明显炎症改变。
【鉴别诊断】1.急性阑尾炎本病早期可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逐渐转向右下腹,且有固定的压痛及反跳痛,多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中性白细胞明显增多。
2.胆囊炎、胆石症有反复发作的腹痛、常以右上腹为主,可放射至右肩、背部。
查体时注意巩膜、皮肤黄疸、右上腹压痛、莫非氏征阳性,或可触到肿大的胆囊。
血胆红质定量、尿三胆检测有助于诊断。
3.其他大叶性肺炎、心肌梗塞等发病初期,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不难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消化道大出血【概述】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呕血和便血。
消化道急性大出血常伴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出血量超过1000ml或血容量减少20%以上,可危及生命。
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分为上、下消化道,根据出血的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包括来自食管、胃、十二指肠的出血以及来自胰腺、胆道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也包括在内;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包括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
【病因】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可以是上消化道本身器官的病变,也可是邻近脏器的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胃肠所致。
【临床表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黑粪和出血引起的全身表现。
(1)呕血和黑粪:呕血和柏油样黑粪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后,均有黑粪出血,但不一定有呕血。
一般情况下,幽门以上的出血,胃内储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
但如出血量大、速度快,幽门以下的出血可因血液反流入胃而刺激胃粘膜造成呕血。
(2)失血性休克:一般认为成人出血量在500ml以下者,可无贫血或血容量减少的表现。
如出血量在800-1000ml,主要表现为皮肤、甲床和结膜苍白,疲乏无力、头晕、心悸、口干、突然站立时眼前发黑。
当出血量超过1000-1500ml,失血速度快时,即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开始时皮肤苍白而湿冷、四肢发凉、口渴、黑曚、表情淡漠等,继而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甚至昏迷,同时出现少尿、无尿或微循环障碍导致急性肾衰竭。
(3)发热:在24小时内常出现发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
(4)氮质血症:消化道出血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使血尿素氮升高(肠源性氮质血症)。
失血使肾血流量暂时减少,导致氮质潴留(肾前性氮质血症)。
一般在纠正低血压、休克后,血尿素氮可迅速降至正常。
【诊断】(1)出血的病因及部位诊断:根据详细的病史、体征,有半数患者可以作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
进一步依靠实验室、X线钡剂、内镜及选择性动脉造影等检查,可以查清大部分患者出血的病因和部位。
(2)出血程度的判断:失血量多少的判断:失血量的判断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
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变,但隐血实验可以为阳性,失血量在50-100ml以上,则大便出现黑色甚至柏油便。
临床上常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作出判断。
①一般状况: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程度和速度以及并存的疾病,失血量<400ml,由于机体自身的代偿,有效血循环量在1小时内得以改善,故无自觉症状。
失血量>400ml,因机体失代偿则可出现头晕、心慌、口渴、乏力、冷汗、脉搏快等症状。
失血量>800-1200ml,则可出现烦躁不安、四肢冰凉、尿少、脉搏弱快等休克表现。
若出血扔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②血压:血压的变化同脉搏一样,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指标,当失血量大于800ml,收缩压稍降,脉压差缩小,提示早期休克。
若失血量800-1600ml,收缩压70-80mmHg,脉压差小,若失血量1600-2000ml,收缩压50-70mmHg,脉压差很小,更严重的急性大出血量2000ml以上则血压降至零。
③血象: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但在急性失血初期,由于血浓缩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机制,上述数值可暂时无变化,仅于大出血32小时后血红蛋白才稀释到最大限度,故当大出血前无贫血时,血红蛋白在短时间下降至7g以下,提示失血量在1200ml以上;在肝和脾功能正常时,于急性失血后2-3小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到15.0*10^9/L。
④尿素氮:上消化道大出血后数小时,血液在肠道内分解吸收使血尿素氮增高,1-2天达高峰,3-4天降至正常,如再出血,尿素氮可再次增高。
(3)出血停止或是否再出血的判断:不能单凭黑便来估计出血是否停止,应定时反复测量脉搏及血压,根据其动态变化来监测出血的进展,直至回复正常并稳定方可认为已无活动性出血。
另外病人意识由模糊转为清醒,体力由疲惫不堪转为有力,食欲丧失后又恢复提示出血好转或停止;有以下征象者应认为有继续出血或再出血:①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②经快速补液输血,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未见明显改善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④补液量充足有尿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⑤胃管内抽出较多新鲜血。
(4)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标准①大量呕血、便血,数小时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
②血压、脉搏明显变化,血压低于平时30mmHg或每小时输血100ml不能维持血压,脉搏>110次/分。
③Hb降到7g以下,红细胞<200万或血细胞比容降到28%以下。
④临床上有神慌、烦躁、冷汗、厥逆。
(5)其他检查①急诊内镜检查: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应在出血后12-24小时进行检查,可在急诊室或床旁操作。
②胃管吸引:插入胃管,边送边注入清水边以低压抽吸消化液,观察有无血迹,以确定出血部位。
③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内镜不能发现的病灶或不宜接受内镜检查或高度怀疑小肠出血可行腹腔动脉造影或选择性动脉造影,此乃十分安全有效的诊断措施。
④X线检查:钡剂检查能发现某些消化系病变,特别是对消化性溃疡帮助较大。
【鉴别诊断】应注意与口腔、扁桃体出血(假性呕血),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二尖瓣病变所致咯血和口服药物、特殊食物引起的黑便(假性黑便)相鉴别。
假性呕血:吞入来自口、鼻、咽部的血液或摄入大量动物血而后呕出。
咯血:呕血前常有恶心、呕血、常混有胃内容物,呈酸性,色泽可呈咖啡色、暗红色,呕血后数日内有黑便,无血痰。
咯血前常有咽喉发痒感,咯血呈鲜红色,常混有痰液、泡沫,呈弱碱性,大咯血停止后数日内常有痰内带血。
咯血被吞入消化道后可出现黑便。
【并发症】上消化道大出血常并发吸入性肺部感染,输血、输液量过快过多导致急性肺水肿,水电解质和代谢紊乱,肝性脑病等。
【急诊治疗】1.一般急救措施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血液吸入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
活动性出血期间禁食。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尿量及神志变化。
观察呕血与黑便情况。
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与血尿素氮。
必要时行中心静脉压测定。
对老年患者根据情况进行心电监护。
2.补充血容量当血红蛋白<70g/L、收缩压<12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全血。
肝硬化患者应输入新鲜血,因库血含氨量高,易诱发肝性脑病。
开始输血输液应快;但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输血输液不宜过快过多,否则可导致肺水肿,最好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
如血源困难,可给予右旋糖酐及其他血浆代用品,但24小时右旋糖酐不宜超过1000ml,以免抑制网状内皮系统,加重出血倾向。
3.止血措施一般先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如无效再考虑外科手术。
(1)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①药物止血A.H2受体拮抗药:对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裂孔疝、食管炎等所致的出血有效。
常用的有西咪替丁(600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持续静滴4-8小时)、法莫替丁(20mg肌内注射或溶于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
B.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注射液40-80mg静脉注射,继以8mg/h静脉滴注72小时,后以口服20mg/d。
C.胃内灌注药物止血:适用于病情较重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用氢氧化铝凝胶60ml灌注。
D.冰去甲肾上腺素水: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冰生理盐水100ml分次口服E.其他:抗纤维蛋白溶解剂、酚磺乙胺、维生素K,立止血等。
②内镜直视下止血③外科手术治疗(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①三腔管双气囊压迫法:本法对食管下端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较可靠。
一般压迫12-24小时,然后放出囊内空气,以免压迫过久引起局部黏膜缺血坏死。
三腔气囊管留臵胃内,观察24小时,如无再出血,即可拔管。
②垂体后叶素: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或垂体加压素可使内脏小动脉收缩或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关闭,门静脉压力降低而止血。
a.将此药10-20U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缓注;在12-24小时,每4小时重复一次;b. 此药10-2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速度为每分钟0.2-0.3U,止血后改为每分钟0.1-0.2U,维持8-12小时后停药。
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及孕妇禁用③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经气囊压迫及药物治疗无效,外科分流或断流手术有禁忌者,可考虑在急性出血时行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④经皮经肝食管静脉栓塞治疗:适用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且不宜行外科分流术者。
⑤控制胃酸及其他止血药⑤外科手术或经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积极治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病,消除导致出血的诱因,如止呕可以预防食管喷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所致的呕血,患者应禁酒,避免进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有手术适应证者及时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1)临床急症诊断思路与抢救策略2)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急诊科诊疗常规》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