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元朝大一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可波罗游记》是杜纂之作。
四、元代的漕运和海运
1、漕运的发达与大运河 的整治
开凿济州河、会通河和 通惠河
2、海运 忽必烈时,开通了由江
苏刘家港经东海、黄海直 达直沽的海运线,形成了 漕运以海运为主、内河运 输为辅的格局。
第四节 元代的文化
一、元代文化发展的背景及其特征
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为元代文化 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对外交流空前活跃,中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相互融 合,为元朝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反映战乱和官场黑暗的“公案戏”,如《窦娥冤》 历史题材,如《苏武牧羊》、《赵氏孤儿》、 《梧桐雨》、 汉宫秋》等
神仙道化鬼怪故事
4、元杂剧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关汉卿与《窦娥冤》
白朴与《墙头马上》 《梧桐雨》
马致远与《汉宫秋》
王实甫与《西厢记》--北曲的压卷之作
郑光祖与《倩女离魂》——中国古代戏曲 游魂作品的开山之作
烈
拖雷
蒙哥
忽必烈
阿里不哥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元也者,大也,大不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
至者也。” --《易经》:“大哉乾元”。
1272年,在金都旧址东北扩建新城“汗八里” ,称 “大都”。
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首都临安。1279年,南宋流亡 政权最后灭亡。
南宋军民的抗元斗争 。
我 为 什 么 私 离 绣 榻 ? 待 和 伊 同 走 天 涯 。
]
[
麻 郎 儿 你 好 似 舒 心 的 伯 牙 , 我 做 了 没 路 的 浑 家 , 你 道
到赶 这将 里你 来来 ?, (咱 魂同 旦上 唱京 )城
去 罢 。 ( 正 末 云 ) 小 姐 , 你 怎 生 直 赶
晚 来 此 怎 的 ? ( 魂 旦 相 见 科 ) 王 生 也 , 我 背 着 母 亲 , 一 径 的
--〔英〕卢迦德《欧洲称霸之前》
十字军东征与蒙古西征打通了拉丁西方与中国进行直接 联系的渠道,从而使欧洲与中国的交往也有了突破性的 发展,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也随之进入一个新时代。
——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 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 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并由此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 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一个教派、一个赫赫 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技术的发明在人类事件中产生更大 的动力与影响。
户等制和赋役
以“事产多寡”划分户等,将人民划分为九个等级, 按等级征收不同的赋役。
“鼠尾文簿”
地税和丁税,南方则是夏税秋粮 科差 杂泛差役
二、元代手工业的发展
1、官营手工业的发展与匠户制度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匠户制度:
单独立户,世代相袭,非经放免,不得脱籍。 三类:军匠、系官人匠和投下匠户。
2、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元朝建立后,将行省制推广到全国,除京师附近地区由中书 省直辖外,在各地设立了河南江北、江浙、湖广、陕西、四川、 甘肃、江西、辽阳、岭北、云南和高丽等11个行省。
元代行省
Baidu Nhomakorabea
三、民族隔离和分化政策
木 华
黎
1、民族等级制——四等人制
蒙古人
色目人
汉人
南人
2、对各族上层的笼络 对汉族上层的笼络 重用汉族地主担任各级官吏
姐 , 我 试 问 一 声 波 。 ( 做 问 科 ) 那 壁 不 是 倩 女 小 姐 么 ? 这 早
(
正 末 云 ) 这 等 夜 深 , 只 听 得 岸 上 女 人 声 音 , 好 似 我 倩 女 小
郑 光 祖 《 倩 女 离 魂 》 剧 本 片 段
四、元杂剧
杂剧是元曲的一种,是散曲加上宾白科介形成 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是北方地方戏“院本”与宋金 诸宫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艺形式。
1、元杂剧产生的时代背景
2、元杂剧的特点:
一本四折加楔子, 一折一调押一韵, 一人主唱用北曲, 题目正名是标题。
3、元杂剧的题材分类
爱情和家庭生活,如《西厢记》
棉纺织业革命与黄道婆
黄道婆和元代织布机
三、商业的繁荣
1、元朝政府的商业政策与国内贸易的发展
重商政策: 实行轻税政策,“重利诱商贾”; 统一货币,发行中统钞和至元钞; 专卖制度。
国内贸易的发展: 商业城市的出现; 大都,蒙语Ghan-baliq,即“汗八里”; 商业税收的增加
元大都示意图
《周礼•考 工记》: “匠人营国, 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 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
马可•波罗在中国:虚构还是事实?
正方:南开大学历史
系教授杨志玖 《马可波罗在中国》,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主要观点: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
《游记》所记内容基本属 实,但有夸张成分。
反方:大英图书馆中文部主
任Frances Wood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1995年出版。 主要观点: 马可波罗从未到过中国;
主要教派: 宁玛派——俗称红教 萨斯迦派——又称萨迦派,俗称花教 噶举派——俗称白教
八思巴与八思巴文 帝师制度 蒙古上层普遍信仰喇嘛教
2、道教
全真教的创立与“全真七子”:
创始人王喆,自称重阳子。 王重阳与马珏在马氏南园结庐 修行,题曰“全真庵”,故称全 真教。
基本教义:通过苦行折欲以达返朴归真。
特点: 文化的融会与贯通;俗文化的发达
二、元代儒学的重振
许衡
理学的广泛传播
理学的张大与官学化
“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 将理学“定为国事,而曲学 异说,悉罢黜之”,“非程 朱学不试于有司”。
三、佛教、道教与伊斯兰教
1、喇嘛教的兴盛
吐蕃佛教(藏地佛教)是佛教与西藏原始宗教本 教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于10世纪后期。“喇嘛”是藏 语“上师”的汉语译音,故称“喇嘛教”。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
一、用汉人,行汉法
“汉法”与“旧俗”之争
二、行省制度的确立
行省制度的渊源可上溯到魏晋和金的行台制度,都是以中 央行政长官出掌地方,属于临时的外派性质。
蒙古国直接继承金朝制度,以行尚书省长官分任地方军民之 事。中统元年,行汉法,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以行中书省管 辖地方军政,简称行省。
前朝后市”
皇城
城周28600米,有11座城门。 城内大街宽24步。全 城有384条火巷、29胡同, 分为50坊。
2、元朝的对外政策与海外贸易的繁荣
泉州、宁波、广州等市舶司的设立 海外贸易的四禁四开
“抽分例”
官本船法
丝绸的畅销 与宁波的兴旺
瓷器畅销
与广州港、泉 州港的繁荣
南海航线的 开辟
中国大帆船 贸易在13-14 世纪世界海洋 贸易中占据绝 对优势
二、蒙古灭西夏与灭金
1205、1207、1209年,先后三次进攻西夏,迫使西 夏称臣纳贡。1227年7月,灭西夏。
1210年,成吉思汗开始进攻宗主国——金,1215年, 攻占金中都。
1230年,窝阔台继续联宋伐金,1234年,金亡。
成吉思汗“借宋伐金”战略的确定
三、三次西征与四大汗国的建立
1、西征的经过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
如何评价成吉思汗?
西方史学家笔下的魔鬼撒旦;
伟大的蒙古族民族英雄; 元朝的奠基人; 世界体系的建立者; 杰出的军事家。
四、元朝的建立与南宋军民的抗元斗争
1227年成吉思汗死后,其子孙围绕着争夺大汉位展 开了殊死的争斗。汗位传袭如图所示:
术赤
成吉思汗
察哈台
忽
必
窝阔台 贵由
第一节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蒙古的兴起和蒙古国的建立
1、蒙古族的起源和发展 族名源流:东胡-失韦-蒙兀室韦 9世纪末,蒙兀部落西迁及其突厥化 12世纪初,合不勒汗统一了尼伦部
2、蒙古社会形态的转变和部落战争 蒙古族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9—13世纪) 部落奴隶制:贵族(那颜)与奴隶的阶级对立
蒙古军西征
蒙古军西征路线图
图
例
第一次西征
第二次西征
第三次西征
2、四大汗国的建立
察哈台汗国——成吉思汗二子察哈台领地。 窝阔台汗国——三子窝阔台领地。 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领地,但
因术赤早死,实际由术赤长子拔都所有。 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幼子拖雷之子旭烈兀领地。
蒙古西征的作用
第三节 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元代的土地占有和生产关系
官田数量巨大,自耕农和半自耕农数量少 土地兼并严重 官田和私田的生产以租佃制为主 地租形态以实物租为主,多采用定额租制 劳役地租的存在
特点: 蒙汉杂糅,在基本沿袭宋金封建制度的同时,保 留了大量蒙古农奴制的残余: 佃农的法律地位低下 投下户和驱口的存在
第一次西征:1218—1223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 亲征花剌子模,打到今新疆、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 北部、波斯湾和伏尔加河流域。
第二次西征:1236—1241年,拔都率12万大军西征, 灭斡罗思,打到波兰、匈牙利、奥地利等地。“长子亲 征”
第三次西征:1252—1257年,旭烈兀西征,灭阿拨 斯王朝(黑衣大食),前锋直指地中海东沿岸和埃及。 蒙古军在巴勒 斯坦被马穆鲁克王朝的突厥裔奴隶兵打 败。
全真七子(“七真”)
马珏(丹阳子) 谭处端(长真子) 刘处宏(长生子) 丘处机(长春子) 王处一(玉阳子) 郝大通(太古子) 孙不二(顺德,清 静散人)
3、伊斯兰教
“近而京城,远而诸路,其寺 万家,俱西向以行拜天之礼”
-孙贯文《重建礼拜寺记跋》
随着由游牧到农耕的转 变,伊斯兰教与中国封建制 度相结合,产生了教坊制。
“前现代世界体系”的建立者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到公元12世纪,旧大陆的许多部分开始被整合在一个对 彼此都颇有裨益的交换体系之中。这个过程在13世纪末、 14世纪中叶臻于极至;这时欧洲和中国之间也建立了虽仍 有限、但无疑是直接的相互接触。
正是中国,把北方的陆上商路与同等重要的印度洋海 上商路连接成为一体。……世界商业的循环圈就得以完成 了。……只有在13世纪和14世纪上半叶,亦即当上述循环 圈保持着完整的时期,人们才能提到前世界体系这样的概 念。
部落战争
星空团团旋转,各部纷纷作乱, 谁能在床上安睡,都去掳掠财源;
大地滚滚翻腾,天下到处作乱 , 谁能在被窝里安睡,人们相互残杀。
——《蒙古秘史》
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1206年,铁木真(1162—1227年)被推举为“成吉 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蒙古国的政治、军事制度 (1)实建立军政合一的领户分封制 (2)怯薛制度 (3)建立官制 (4)创立蒙古文字,制定成文法 (5)对宗教的宽容和利用
四、元代的漕运和海运
1、漕运的发达与大运河 的整治
开凿济州河、会通河和 通惠河
2、海运 忽必烈时,开通了由江
苏刘家港经东海、黄海直 达直沽的海运线,形成了 漕运以海运为主、内河运 输为辅的格局。
第四节 元代的文化
一、元代文化发展的背景及其特征
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为元代文化 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对外交流空前活跃,中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相互融 合,为元朝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反映战乱和官场黑暗的“公案戏”,如《窦娥冤》 历史题材,如《苏武牧羊》、《赵氏孤儿》、 《梧桐雨》、 汉宫秋》等
神仙道化鬼怪故事
4、元杂剧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关汉卿与《窦娥冤》
白朴与《墙头马上》 《梧桐雨》
马致远与《汉宫秋》
王实甫与《西厢记》--北曲的压卷之作
郑光祖与《倩女离魂》——中国古代戏曲 游魂作品的开山之作
烈
拖雷
蒙哥
忽必烈
阿里不哥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元也者,大也,大不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
至者也。” --《易经》:“大哉乾元”。
1272年,在金都旧址东北扩建新城“汗八里” ,称 “大都”。
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首都临安。1279年,南宋流亡 政权最后灭亡。
南宋军民的抗元斗争 。
我 为 什 么 私 离 绣 榻 ? 待 和 伊 同 走 天 涯 。
]
[
麻 郎 儿 你 好 似 舒 心 的 伯 牙 , 我 做 了 没 路 的 浑 家 , 你 道
到赶 这将 里你 来来 ?, (咱 魂同 旦上 唱京 )城
去 罢 。 ( 正 末 云 ) 小 姐 , 你 怎 生 直 赶
晚 来 此 怎 的 ? ( 魂 旦 相 见 科 ) 王 生 也 , 我 背 着 母 亲 , 一 径 的
--〔英〕卢迦德《欧洲称霸之前》
十字军东征与蒙古西征打通了拉丁西方与中国进行直接 联系的渠道,从而使欧洲与中国的交往也有了突破性的 发展,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也随之进入一个新时代。
——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 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 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并由此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 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一个教派、一个赫赫 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技术的发明在人类事件中产生更大 的动力与影响。
户等制和赋役
以“事产多寡”划分户等,将人民划分为九个等级, 按等级征收不同的赋役。
“鼠尾文簿”
地税和丁税,南方则是夏税秋粮 科差 杂泛差役
二、元代手工业的发展
1、官营手工业的发展与匠户制度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匠户制度:
单独立户,世代相袭,非经放免,不得脱籍。 三类:军匠、系官人匠和投下匠户。
2、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元朝建立后,将行省制推广到全国,除京师附近地区由中书 省直辖外,在各地设立了河南江北、江浙、湖广、陕西、四川、 甘肃、江西、辽阳、岭北、云南和高丽等11个行省。
元代行省
Baidu Nhomakorabea
三、民族隔离和分化政策
木 华
黎
1、民族等级制——四等人制
蒙古人
色目人
汉人
南人
2、对各族上层的笼络 对汉族上层的笼络 重用汉族地主担任各级官吏
姐 , 我 试 问 一 声 波 。 ( 做 问 科 ) 那 壁 不 是 倩 女 小 姐 么 ? 这 早
(
正 末 云 ) 这 等 夜 深 , 只 听 得 岸 上 女 人 声 音 , 好 似 我 倩 女 小
郑 光 祖 《 倩 女 离 魂 》 剧 本 片 段
四、元杂剧
杂剧是元曲的一种,是散曲加上宾白科介形成 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是北方地方戏“院本”与宋金 诸宫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艺形式。
1、元杂剧产生的时代背景
2、元杂剧的特点:
一本四折加楔子, 一折一调押一韵, 一人主唱用北曲, 题目正名是标题。
3、元杂剧的题材分类
爱情和家庭生活,如《西厢记》
棉纺织业革命与黄道婆
黄道婆和元代织布机
三、商业的繁荣
1、元朝政府的商业政策与国内贸易的发展
重商政策: 实行轻税政策,“重利诱商贾”; 统一货币,发行中统钞和至元钞; 专卖制度。
国内贸易的发展: 商业城市的出现; 大都,蒙语Ghan-baliq,即“汗八里”; 商业税收的增加
元大都示意图
《周礼•考 工记》: “匠人营国, 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 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
马可•波罗在中国:虚构还是事实?
正方:南开大学历史
系教授杨志玖 《马可波罗在中国》,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主要观点: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
《游记》所记内容基本属 实,但有夸张成分。
反方:大英图书馆中文部主
任Frances Wood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1995年出版。 主要观点: 马可波罗从未到过中国;
主要教派: 宁玛派——俗称红教 萨斯迦派——又称萨迦派,俗称花教 噶举派——俗称白教
八思巴与八思巴文 帝师制度 蒙古上层普遍信仰喇嘛教
2、道教
全真教的创立与“全真七子”:
创始人王喆,自称重阳子。 王重阳与马珏在马氏南园结庐 修行,题曰“全真庵”,故称全 真教。
基本教义:通过苦行折欲以达返朴归真。
特点: 文化的融会与贯通;俗文化的发达
二、元代儒学的重振
许衡
理学的广泛传播
理学的张大与官学化
“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 将理学“定为国事,而曲学 异说,悉罢黜之”,“非程 朱学不试于有司”。
三、佛教、道教与伊斯兰教
1、喇嘛教的兴盛
吐蕃佛教(藏地佛教)是佛教与西藏原始宗教本 教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于10世纪后期。“喇嘛”是藏 语“上师”的汉语译音,故称“喇嘛教”。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
一、用汉人,行汉法
“汉法”与“旧俗”之争
二、行省制度的确立
行省制度的渊源可上溯到魏晋和金的行台制度,都是以中 央行政长官出掌地方,属于临时的外派性质。
蒙古国直接继承金朝制度,以行尚书省长官分任地方军民之 事。中统元年,行汉法,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以行中书省管 辖地方军政,简称行省。
前朝后市”
皇城
城周28600米,有11座城门。 城内大街宽24步。全 城有384条火巷、29胡同, 分为50坊。
2、元朝的对外政策与海外贸易的繁荣
泉州、宁波、广州等市舶司的设立 海外贸易的四禁四开
“抽分例”
官本船法
丝绸的畅销 与宁波的兴旺
瓷器畅销
与广州港、泉 州港的繁荣
南海航线的 开辟
中国大帆船 贸易在13-14 世纪世界海洋 贸易中占据绝 对优势
二、蒙古灭西夏与灭金
1205、1207、1209年,先后三次进攻西夏,迫使西 夏称臣纳贡。1227年7月,灭西夏。
1210年,成吉思汗开始进攻宗主国——金,1215年, 攻占金中都。
1230年,窝阔台继续联宋伐金,1234年,金亡。
成吉思汗“借宋伐金”战略的确定
三、三次西征与四大汗国的建立
1、西征的经过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
如何评价成吉思汗?
西方史学家笔下的魔鬼撒旦;
伟大的蒙古族民族英雄; 元朝的奠基人; 世界体系的建立者; 杰出的军事家。
四、元朝的建立与南宋军民的抗元斗争
1227年成吉思汗死后,其子孙围绕着争夺大汉位展 开了殊死的争斗。汗位传袭如图所示:
术赤
成吉思汗
察哈台
忽
必
窝阔台 贵由
第一节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蒙古的兴起和蒙古国的建立
1、蒙古族的起源和发展 族名源流:东胡-失韦-蒙兀室韦 9世纪末,蒙兀部落西迁及其突厥化 12世纪初,合不勒汗统一了尼伦部
2、蒙古社会形态的转变和部落战争 蒙古族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9—13世纪) 部落奴隶制:贵族(那颜)与奴隶的阶级对立
蒙古军西征
蒙古军西征路线图
图
例
第一次西征
第二次西征
第三次西征
2、四大汗国的建立
察哈台汗国——成吉思汗二子察哈台领地。 窝阔台汗国——三子窝阔台领地。 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领地,但
因术赤早死,实际由术赤长子拔都所有。 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幼子拖雷之子旭烈兀领地。
蒙古西征的作用
第三节 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元代的土地占有和生产关系
官田数量巨大,自耕农和半自耕农数量少 土地兼并严重 官田和私田的生产以租佃制为主 地租形态以实物租为主,多采用定额租制 劳役地租的存在
特点: 蒙汉杂糅,在基本沿袭宋金封建制度的同时,保 留了大量蒙古农奴制的残余: 佃农的法律地位低下 投下户和驱口的存在
第一次西征:1218—1223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 亲征花剌子模,打到今新疆、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 北部、波斯湾和伏尔加河流域。
第二次西征:1236—1241年,拔都率12万大军西征, 灭斡罗思,打到波兰、匈牙利、奥地利等地。“长子亲 征”
第三次西征:1252—1257年,旭烈兀西征,灭阿拨 斯王朝(黑衣大食),前锋直指地中海东沿岸和埃及。 蒙古军在巴勒 斯坦被马穆鲁克王朝的突厥裔奴隶兵打 败。
全真七子(“七真”)
马珏(丹阳子) 谭处端(长真子) 刘处宏(长生子) 丘处机(长春子) 王处一(玉阳子) 郝大通(太古子) 孙不二(顺德,清 静散人)
3、伊斯兰教
“近而京城,远而诸路,其寺 万家,俱西向以行拜天之礼”
-孙贯文《重建礼拜寺记跋》
随着由游牧到农耕的转 变,伊斯兰教与中国封建制 度相结合,产生了教坊制。
“前现代世界体系”的建立者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到公元12世纪,旧大陆的许多部分开始被整合在一个对 彼此都颇有裨益的交换体系之中。这个过程在13世纪末、 14世纪中叶臻于极至;这时欧洲和中国之间也建立了虽仍 有限、但无疑是直接的相互接触。
正是中国,把北方的陆上商路与同等重要的印度洋海 上商路连接成为一体。……世界商业的循环圈就得以完成 了。……只有在13世纪和14世纪上半叶,亦即当上述循环 圈保持着完整的时期,人们才能提到前世界体系这样的概 念。
部落战争
星空团团旋转,各部纷纷作乱, 谁能在床上安睡,都去掳掠财源;
大地滚滚翻腾,天下到处作乱 , 谁能在被窝里安睡,人们相互残杀。
——《蒙古秘史》
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1206年,铁木真(1162—1227年)被推举为“成吉 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蒙古国的政治、军事制度 (1)实建立军政合一的领户分封制 (2)怯薛制度 (3)建立官制 (4)创立蒙古文字,制定成文法 (5)对宗教的宽容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