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如何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2f5f11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03.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些关键素质呢?一、营造创新的教育环境一个鼓励创新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础。
学校和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包容的氛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妙想。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创新工作室等,让学生有机会去实践和探索自己的创意。
此外,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也是营造创新环境的重要环节。
不能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而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死记硬背,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则是创新的源泉。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可以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案例、故事、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新奇。
例如,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神奇的科学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原理。
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无论问题多么简单或者复杂。
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引导,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锻炼,创新意识也会逐渐形成。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需要具备多种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等。
发散思维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产生更多的创意。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创意活动,如头脑风暴,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则是让学生打破常规,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
比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引导学生尝试用逆向的方法来推导答案。
逻辑思维则是保证创新想法能够得以实现的重要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7883d5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f.png)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是当今社会中一项被广泛重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已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课题。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被灌输大量知识,而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以下便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要基础。
好奇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动力,而创新往往源自于对未知的探索和探究。
因此,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学习资源,如实验、实地考察、文献资料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提出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至关重要。
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尊重和鼓励每个学生的独特观点。
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宽容的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接受不同的观点。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活动,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升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
创新往往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
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实验室、社会实践等实际项目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创新竞赛活动,通过参与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要方面。
尽管不同学科之间存在边界,但许多问题往往需要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才能解决。
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立跨学科项目,鼓励学生进行跨领域的合作与创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是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实践能力以及注重跨学科思维培养,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c98a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1.png)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课程内容上做出一些改变。
以下是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学生们将通过自己的探究,从中学习、理解新知识,并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深入思考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
二、在课程中注重实践操作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注重实践操作,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并给予他们自由空间,让他们大胆尝试和探索。
三、组织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或者头脑风暴,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强化创新意识的灌输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进行思考和探索。
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开拓思维,尝试新的方法,从而培养出创新思维。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创新意识的灌输,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五、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工作者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不断开拓思维,学会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并给出更多的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多个方面入手,研究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欣赏创意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和喜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发扬自己的创新思维,不断创造更多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f64e2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4.png)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的重要素质之一。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教育机构和教师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自然科学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寻找答案,并鼓励他们对结果进行深入思考和解释。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文学课上,教师可以出示一篇文章,引导学生提出关于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归纳、分析和评判各种可能的答案。
三、提供团队合作的机会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社会研究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调查当地的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分享不同的观点和经验,锻炼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提供实践机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实际的问题,要求他们使用所学的编程知识设计并实现解决方案。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不断调整和改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个体的创造力息息相关。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创意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创作,提供多种材料和主题,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
六、鼓励学生从失败中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失败是难免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4dd60d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f.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当前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能力之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还能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室应该有创新和探索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和资源。
可以设置一个创意角,让学生在其中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新成果。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创新工作坊、讲座和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发表意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且尊重他们的不同见解。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机会,参与一些创新项目或者科研活动,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培养创新思维。
四、注重培养学习动机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知识和技能有持续的追求和热情。
可以通过设置学习目标、给予合理的奖励和表扬等方式来激励学生。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尝试和创新。
五、运用科技手段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运用科技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和创新工具。
可以通过使用创新教学软件,让学生进行虚拟实验和模拟操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科技手段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新成果,促进交流和合作。
培养创新思维的十个创新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的十个创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de23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e.png)
培养创新思维的十个创新方法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思维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力。
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经营,培养创新思维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十个有效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帮助读者拓宽思维,激发创新潜能。
方法一:多元化学习多元化学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通过广泛阅读、参加课程和培训、与不同领域的人交流等方式,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知识和思维模式,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方法二:提问和思考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是不断提问和思考。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勇于提出问题,并努力去解答这些问题。
通过思考问题,我们可以发现问题背后的需求和机会,并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方法三:观察和感知观察和感知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能力。
我们应该保持对周围环境的敏感,观察事物的变化和趋势,并从中找寻灵感和创意。
只有通过敏锐的观察和感知,我们才能抓住创新的机会。
方法四:跨界合作创新往往发生在不同领域的交叉点上。
因此,与不同领域的人合作,进行跨界合作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跨界合作可以带来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促进创意的碰撞和融合。
方法五:不怕失败失败是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要培养创新思维,我们必须敢于尝试和接受失败。
只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我们才能不断改进和创新。
因此,不要害怕失败,要积极面对并从中学习。
方法六:鼓励多样性多样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观点、文化和背景,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多样性。
通过不同的思维碰撞,我们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和创意。
方法七: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思维可以通过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可以利用一些创新思维训练工具和方法,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侧写法等,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方法八:保持好奇心保持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心态。
我们应该保持探索和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兴趣,主动寻找新的挑战和机会。
只有保持好奇心,我们才能持续地进行创新思考和创新实践。
方法九:借鉴和改进创新不一定要从零开始,我们可以借鉴和改进已有的想法和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有哪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bc2381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a.png)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有哪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创新思维成为了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具备创新思维的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展现出独特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究竟有哪些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一、营造创新氛围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
在学校里,教室的布置可以充满创意元素,例如设置创意展示区,展示学生的创意作品。
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灵活多样,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尊重他们的奇思妙想。
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激发创新的火花。
家庭中,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去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不要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和传统观念,而是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孩子提出新奇的想法时,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
二、激发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的源泉。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例如,观察自然现象,如四季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探索科技产品的原理,如手机、电脑的工作原理。
还可以带孩子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让他们接触到更多新奇的事物和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比如,在数学课堂上,可以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充满悬念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究。
三、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往往源于对问题的解决。
要让学生学会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敢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一些小任务,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完成。
比如,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策划一次家庭旅行,如何组织一场社区活动等。
通过这些实践,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开展多元化的课程和活动学校应该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如艺术、音乐、编程、手工制作等,这些课程能够激发学生不同方面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计划三篇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计划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29df0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6.png)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计划三篇《篇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计划在当今社会,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旨在为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组织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实验、实践课程、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2.创新资源:为学生丰富的创新资源,如创新书籍、创新工具、创新平台等,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3.开展创新培训:组织创新培训课程,邀请专业讲师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4.建立创新团队: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开展创新项目研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5.举办创新竞赛:举办各种创新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6.短期目标:在接下来的学期内,组织一次创新实践活动,邀请专家进行创新培训,建立至少一个创新团队,并举办一次创新竞赛。
7.中期目标:在未来两年内,开展更多的创新实践活动,更多的创新资源,培养更多的创新团队,并举办更多的创新竞赛。
8.长期目标:在未来五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工作的设想:1.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2.通过创新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帮助他们掌握创新方法与技巧。
3.通过开展创新培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4.通过建立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
5.通过举办创新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6.每个月组织一次创新实践活动,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
7.每学期邀请一位专家进行创新培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8.每学期建立至少一个创新团队,鼓励学生开展创新项目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e0d35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b.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
拥有这些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呢?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一个宽松、自由、包容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是权威的象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需要打破这种束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无论这些想法多么奇特或不成熟。
当学生提出问题或观点时,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或批评。
同时,学校和班级也应该制定一些鼓励创新的规章制度,例如设立创新奖励机制,对有创新表现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创意活动,如创意写作、科技创新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创新的源泉。
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索和研究。
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游戏;在讲解科学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家长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
例如,带孩子去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让他们接触到新鲜的事物和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此外,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和社团活动。
三、注重启发式教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用7篇)
![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241a1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8.png)
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用7篇)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灵活和独立。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思维能力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未来之才。
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如书籍、视频、实验等,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2.提高阅读量阅读是提高思维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理解能力和判断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鼓励他们多读经典著作和各类文学作品。
3.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问题,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开会等方式,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4.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思维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严谨地分析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棋类、解密等棋类游戏,以及理论类的学科课程,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5.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观察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现象和结果来进行思考和分析。
6.鼓励学生多尝试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通过不断地尝试来进行锻炼,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等,让他们在竞争中不断突破自我,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
7.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精神可以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更加独到、创新,并且可以让不同的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让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交流、设计并完成任务,锻炼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总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和培养。
只有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未来之才。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20871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0.png)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基础知识体系创新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进行的。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
这包括各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以及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而且应该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出有趣的科学问题、展示科学现象等,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科技比赛、社会实践等,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际问题和实际操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鼓励学生质疑和挑战传统观念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被教导接受既定的知识和观念,而缺乏对知识的质疑和挑战。
然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挑战传统观念,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和辨析。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通过创造性思维训练、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加强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dd5c07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4.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在当今社会中被普遍认为是培养学生未来成功的重要素质之一。
然而,许多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只擅长死记硬背和机械学习。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了教育界和家长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1. 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需要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表达想法、提出问题和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设立讨论小组,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感到自由去思考、创新和表达。
2.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思维的源泉之一。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示有趣的实验、新技术或者激发学生对某个话题的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主动探索答案,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动手能力。
通过让学生充分发挥好奇心,可以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发展。
3.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创新思维强调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多样的观点或者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
同时,鼓励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跨学科思维,从而能够更富有创意地解决问题。
4.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需要调动所有的思维能力去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和开放性的任务,要求学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创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和失败。
教师应该教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纠正错误。
学生需要知道失败不是一场彻底的失败,而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可以更积极地面对困难,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提供合作学习机会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交流和借鉴彼此的想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并提供合作学习机会。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9fc1c5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4.png)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当前社会对于学生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他们未来成功的关键能力之一。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
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当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但不限于灵活的教室布置、丰富的学习资源、开放的学习氛围等。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置创客角色区域,提供各类创意工具和材料供学生使用,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践和探索。
同时,创建一个尊重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观点和创新想法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以及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尝试寻找答案。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或合作的探究活动,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即能够主动质疑和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这可以通过让学生针对一个观点或问题进行辩论、撰写论文等方式进行。
教师在指导学生批判思考的同时,也要提供合理的引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批判思维。
四、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创新思维往往是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结果。
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鼓励他们合作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成果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b0c54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2.png)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或面对挑战时,能够产生新的、独特的、有创意的思路和想法的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还可以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从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展创新项目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开放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创造力。
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想法,正面评价学生的尝试和努力,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应提供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如书籍、多媒体资料等,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由探索和实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并提供学习的自主选择权。
例如,让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感兴趣的学习主题或研究课题。
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开展创新项目开展创新项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和课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例如,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
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和创新竞赛。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实验、发明设计等竞赛,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与指导,帮助他们将创新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
通过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开展创新项目,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4a26ff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d.png)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当今社会,创新思维能力成为了一项越来越重要的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帮助他们在未来面对各种挑战时能够做出独立、创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分享几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创新思维需要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来培养。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且尊重他们的不同观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或者开展团队合作项目,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石。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想象、设想不同的情境或者解决方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故事片段,然后要求学生想象接下来的情节发展,让他们动脑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往往源于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的可能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创新思维。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创新思维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需要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合作解决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引导学生利用科技进行创新科技的发展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科技工具,如计算机、互联网等,进行信息搜索、数据分析等活动,让他们学会借助科技进行创新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科技创新比赛或者活动,激励学生运用科技进行创新。
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fa69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d.png)
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法创新思维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长远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法,以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更多创造力。
一、激发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新颖的教学材料、提供有趣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索活动,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二、开展团队合作,促进交流与合作创新思维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和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分享思考,激发彼此的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学术角逐、科学展示等活动,提倡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促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提升。
三、鼓励多样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观点,并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立不同的任务和角色来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组织辩论赛、讲故事比赛等。
四、提供自主学习环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提供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学习角落,放置各种参考书籍和学习资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解决问题的任务,鼓励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运用科技手段,拓展学习资源科技手段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教具、多媒体资源等科技手段,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分享,以培养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鼓励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创新思维需要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支持。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际中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ccecd0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2.png)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这些重要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对知识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索、思考和创新。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性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引入有趣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到学生对待问题、处理信息的方式,因此,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开展逻辑思维培训,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通过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通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并形成独立的见解。
三、提供合适的问题情境此外,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提供合适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学生发展能力的催化剂,能够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应用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过程,给予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
四、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实践最后,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实践。
学生在实践中将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自主解决问题,学生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例如实验课、社会实践或者项目学习等,让学生主动动手,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或者科研项目,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5个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5个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99f4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1.png)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5个方法1.提供创新思维工具和技巧使用创新思维工具和技巧可以帮助人们开拓思路,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些工具和技巧包括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纵向思考等。
头脑风暴可以通过自由思考和集体讨论来鼓励产生创新想法。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人们将复杂的思维结构化,更容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纵向思考则是反向思考问题,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通过这些创新思维工具和技巧,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多元化的学习经历多元化的学习经历可以帮助人们拥有更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观察问题的角度。
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人们可以培养跨学科思维,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和创新。
同时,多元化的学习经历还可以帮助人们拥有更多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培养出更具创新性的思维能力。
3.建立创新思维的环境和文化创新思维需要一个开放、支持和鼓励的环境和文化。
建立创新思维的环境和文化可以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促使他们勇于提出新的想法和尝试新的方法。
这一环境和文化可以通过制定奖励和激励机制,推崇失败和学习的理念,鼓励员工的自主创新等来实现。
4.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理性评估和判断的能力,帮助我们分辨真伪、优劣和合理性。
培养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人们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批判性思维可以通过培养辩证思维,学会质疑,发现逻辑漏洞等方法来培养。
5.学会接纳失败和反思创新思维中经常会伴随失败和困难,学会接纳失败和反思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失败和困难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接纳失败不仅仅是对失败情绪的处理,更是对于收集数据、反思错误原因,并从中学习的过程。
通过反思和学习,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培养。
通过使用创新思维工具和技巧,多元化的学习经历,建立创新思维的环境和文化,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接纳失败和反思,可以帮助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更好地适应变化和解决问题。
培养创新思维的十个学习技巧
![培养创新思维的十个学习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1f8fb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3.png)
培养创新思维的十个学习技巧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思维被认为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能力之一。
然而,让学生培养起创新思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介绍十个学习技巧:一、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第一步。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问题,并在学习中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培养广泛的兴趣拥有广泛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尝试各种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等,使自己的思维更加多元化。
三、主动寻找问题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是能够主动发现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关注新闻热点等方式,积极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思考如何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四、掌握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指能够看到问题的全貌,理解问题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学习系统思维,学生可以培养出辨别问题本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试错在培养创新思维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接受失败并从失败中得到经验教训。
试错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培养联想能力联想能力是一个人思维的重要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思路。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联想能力。
七、鼓励多角度思考创新思维需要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以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行业等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八、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团队合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团队活动、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九、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创新思维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操作。
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做实验、进行项目制作等方式来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实践创新的能力。
十、保持积极心态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要相信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0809128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2.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今社会,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拥有这些能力,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更能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应对各种挑战,实现个人价值。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一、营造创新氛围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
在学校和家庭中,教师和家长应当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不轻易否定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颖见解,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回答。
当学生给出独特的答案时,教师可以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一些有趣的话题,如“如果有一天人类可以在海底生活,那会是怎样的情景?”,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同时,学校和班级可以组织各种创新活动,如科技小发明比赛、创意写作大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新成果的平台。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看到其他同学的创新作品,从中获得启发,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创新热情。
二、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的源泉。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问题,并鼓励他们去探究答案。
例如,当学生看到树叶在秋天变黄飘落,家长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树叶会变色?为什么会掉落?”然后一起查阅资料或者进行实验来寻找答案。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新奇的实验、有趣的现象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旅行、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接触到更多新鲜的事物和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注重实践实践是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校可以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如手工制作、实验探究、编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如何培养
发表时间:2012-09-07T08:42:12.937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李云升
[导读] 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读解课文的自主性,也就意味着把握了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契机。
广西北流市六麻镇初级中学李云升
实施创新教育已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创新原则,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使学生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呢?笔者认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热情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批评,创新思维的培养就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
1 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读解课文的自主性,也就意味着把握了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契机。
创新的起点是独立与自主。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自主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
认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脑对外部信息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
选入语文课本的是一篇篇纷繁复杂,展现五光十色的现实世界和作者内心世界的文章。
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都可以根据其知识和经验多角度地主动地读解课文,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并认可学生读解课文的自主性,允许他们对课文有着不同于教师和教参的理解。
学生的这种自主性保证了学生本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与课文所提供的信息之间得以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任意的联系———认识结构同化或顺应外界信息。
这两种类型的理解,都会带来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带来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提高。
如果教师不尊重主体的自主性,灌输所谓的标准答案,往往就不能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发生联系,而最终成为学生机械记忆的内容。
鉴于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
让学生感到老师和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是合作的“伙伴”,让学生可以自由读书,自由思考,自由发言,同时把教师的讲和问压缩到最低的程度,使学生有属于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有进行创新活动的时间,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2 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其特点是具有生动的再造性或独特的创造性。
康得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想象,便没有创新。
每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无不借助课文,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邀游宇宙,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青少年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又特别喜欢想象。
他们对课文的读解,从课文语句的理解到全文思想,形象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借助想象的创造功能来完成。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应尽量避免学生完全受课文制约,亦步亦趋,只是从课文中被动地接受一些东西的局面,而应努力引导学生带着被课文所唤起的全部激情和想象、理智及思考,以学生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动精神去积极发现一些东西,甚至是一些隐藏在课文深处连作者自己也未曾认识到的东西;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来补充课文情节上的空白,意念上的省略改组课文的内容,延续课文的情节,或对课文的某观念进行提炼升华,从课文中引出新的见解等。
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就能借助于想象的创造精神力,生动地再现、灵活地填补、大胆地延伸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展现出一幅幅崭新的现实画卷,从而使学生步入神思自由的创新境界,得到了创新训练,培养了创新能力。
3 热情鼓励学生质疑批判
目前,一些语文教师,受落后教学观念的支配和考试制度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照搬教参的现成结论,追求答案的唯一、统一标准化,对学生缺乏质疑批判的训练,致使学生为权威所困,拜倒在名人脚下,不敢有半点“越雷池”的非分之为,扼杀了学生在读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创造性萌芽,这种现象实在令人痛心,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爱思考、善质疑、敢批评,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
由于思维定势力的影响,学生往往对书上、或带权威性的说法总想如何领会它,记住它,不敢另作新解推翻原说。
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的优势,在教学中热情鼓励学生用审视的眼光大胆质疑,敢于批判,不盲从,不迷信,善于发现,勇于探索,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那么,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质疑批判创新的火花呢?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要树立起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其次,在教学上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为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条件。
在学习方法上,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动机,引导他们谈看法,摆见解,让学生注意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
到底是否真有道理,经过比较,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在思考问题对。
不要用预制的结论去束缚学生的思想,鼓励他们不仅从正面设想,也从反面进行设想,提出新的看法。
最后,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钻得进去,接受、领悟、吸收,获得人类的创造智慧,还要引导学生跳得出来,运用发散性和灵活性的创造思维触角,从评判、辨析、质疑、引申和发挥等角度来审视,善于从貌似正确的现象中敏锐地发现其错误之处,敢于否定其中的“是”,揭示其中的“非”。
苏霍姆林斯说:“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利用每一节课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激发出他们智慧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