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完美版
初赛唐王昌龄的古诗
初赛唐王昌龄的古诗
王昌龄的出塞古诗如下:
《出塞·其一》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核空
翻译: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猛塌(今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其诗以七改知瞎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作文材料-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1 精品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①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②。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
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
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
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
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
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
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
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
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
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
这样一来。
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
王昌龄《出塞》鉴赏及赏析
王昌龄《出塞》鉴赏及赏析《出塞》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出塞》注释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也有说是指卫青。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出塞》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王昌龄《出塞》注释及翻译
王昌龄《出塞》注释及翻译《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编辑的王昌龄《出塞》注释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王昌龄《出塞》注释及翻译出塞作者:王昌龄年代:唐体裁:乐府类别:边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者小传】: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
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
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
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
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適、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注释】: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韵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评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
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
《出塞》译文及赏析
《出塞》译文及赏析《出塞》译文及赏析1《出塞》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出塞》注释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也有说是指卫青。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出塞》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王昌龄《出塞》注释及翻译
王昌龄《出塞》注释及翻译《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编辑的王昌龄《出塞》注释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王昌龄《出塞》注释及翻译出塞作者:王昌龄年代:唐体裁:乐府类别:边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者小传】: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
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
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
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
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適、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注释】: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韵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评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
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
《出塞》王昌龄 译文
王昌龄《出塞二首》注释及译文
《出塞二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组边塞诗,是由两首七言绝句形成。
作品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生动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现入选多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下边整理分享这两首古诗的原文、注释及译文。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出塞:出关,出征。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见义,秦汉时代的明月和雄关,即明月和雄关依然和秦汉时代一样。
长征:去很远的地方服兵役。
但使:只要。
龙城:一作“卢城”,指卢龙城,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
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治卢龙县。
一说指西汉名将卫青。
不教:不叫,不让。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河北省北部。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征人守边御敌出关万里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今还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过阴山。
出塞二首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注释】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
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震:响。
匣:刀鞘。
【译文】
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后战场上只剩下月光清寒。
城头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刀匣里的宝刀上血迹还没有干。
出塞古诗译文及赏析
出塞古诗译文及赏析出塞古诗译文及赏析出塞古诗译文及赏析原文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
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古诗赏析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
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出塞王昌龄(图文简版)
• 唐 王昌龄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 《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唐在对外战争中屡 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 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 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 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 和平愿望。
•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 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 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 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 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 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 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 结论。
一片冰心
• 王昌龄经过不懈的追求,广泛研读,应进士试时一举登 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再应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并 再次登第。然而,二次登第后官职仍旧未见升迁,后被 远贬荒僻的岭南,任江宁丞。他故意迟迟不去报到,以 消极怠工作为反抗的手段,著名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作于王昌龄赴任江宁丞之日,这时他正遭谤议,送别至 友远行,当时凄切心情可想而知。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以忠节贞信作为人生困境中的一种道德自信和超 越力量,同时也表明,他对时代的公正并未失去信心。
旗亭画壁
• 一日,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这个地方饮酒论诗。 当时,有几名歌女也被叫来歌诗助兴。王昌龄首先提议: “我们几人在诗坛上也算小有名气了,但没有分出名次。 今日可以听歌女都唱谁的诗,谁的诗被唱得多,谁就是 第一。”一位歌女光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又一歌女 唱了高适的一首绝句。王、高二人都喜形于色。王之涣 说:“这两个歌女都是唱的下俚之曲。”说着指着一位 最漂亮的歌女说:“且听这位所歌何人?”果然一响,宛 转的歌喉悠然而起:“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 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王之涣 的得意之作《凉州词》。歌女又唱了两首绝句,都是王 之涣的作品,三人相视大笑。
出塞唐王昌龄古诗全文
出塞唐王昌龄古诗全文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哎呀,朋友们,你们想想,这“秦时明月汉时关”,那明月还是秦朝
时候的明月,这关塞还是汉朝时候的关塞,时光流转,不变的是这守
边的责任,这像不像咱们一直坚守的梦想,不管经历多少风雨,都初
心不改?(就像咱们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坚决不放弃自己喜欢的事
情一样。
)
再说“万里长征人未还”,那些出征万里的战士们啊,到现在都还没
回来,这得多让人揪心啊!(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悲伤和痛惜吗?这就
好比你满心期待一个人回家,可一直等一直等,就是不见人影。
)要是有“龙城飞将”在就好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有他们在,怎么能让敌人的兵马越过阴山来侵犯咱们呢?(这就好像
家里有个超级英雄,能把一切危险都挡在门外,咱们才能安心过日子呀!)
我觉得啊,王昌龄这首诗写得太有气势了,把那种盼望良将保家卫
国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读了就忍不住热血沸腾,对那些守卫
边疆的战士们充满敬意!。
王昌龄《出塞二首 其一》译文、赏析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译文、赏析
《出塞二首·其一》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所创作的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七言绝句。
该作品现入选多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下边整理分享这首诗的原文、译文及赏析。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征人守边御敌出关万里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今还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曾被后世评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此句互文见义,含蕴丰富深远。
在时空的大背景上诗人挥洒如椽巨笔,将秦汉以来的千年历史与当时明月笼罩下的万里边关巧妙地融合起来。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通过以侧面烘染的笔法点出诗篇的主题:假如李广将军还活着的话,就决不会让胡马越过阴山,边境安定,征人也就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了。
“但使”“不教”的假设句对古代英雄人物飞将军李广充满无限景仰之情,对现今将领的讽刺含意不言自明。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
1.《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出塞二首・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3.《从军行・其一》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4.《从军行・其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三》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6.《从军行・其四》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7.《从军行・其五》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8.《从军行・其六》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9.《从军行・其七》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10.《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高三复习-出塞古诗全文及意思解释
出塞古诗全文及意思解释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出塞古诗原文及全文解释,来看看吧!
出塞古诗全文及意思解释原文
《出塞》(唐)王昌龄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解释
其一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
如果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其二
将军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
然没干。
出塞创作背景《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军行》。
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
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出塞》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出塞体裁:诗题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者:名字:王昌龄年代:唐代描述: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翻译: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原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赏析二:思想内容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
赏析三:艺术特色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是在历史的角度找到坚实的立足点,衬托出当时的好大喜功不合理、不能持久。
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
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赏析四:语言赏析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仅用七个字就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
诗人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辽阔和景物的萧条,渲染了一种孤寂、苍凉的气氛。
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来,反映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
们久征未归的无比哀叹之情,表
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
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
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两句言外
之意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
,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2021/3/27千百年
修筑边关所进行的战争都概括了
木 , 荫 凉 雅 静的环 境,很 适合种 植名贵 的兰花 ,便提 议在此 修建一 座兰圃 公园。 于 是 , 经 过 专家们 的设计 、改建 ,在一 九五七 年,这 所标本 植物园 终于变 成今日
的 兰 圃 。 这 座庭院 式的公 园以栽 植兰花 为主, 圃内兰 花共有 一百多 个品种 。 ⑤ 步 入 园 圃 ,两旁 葵、竹 像列队 欢迎, 前面的 桃花正 迎风含 笑。足 迹走遍 半个地 球 , 还 是 第 一次面 对“人 面桃花 相映红 ”的境 界。黄 竹给我 添上一 份新知 ,使我 感 到 学 无 止 境。穿 过路亭 、小径 ,走过 石桥、 水榭, 漫步到 一座小 山坡前 ,山坡
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其中《从
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特别有名。
他和李白的七言绝句是这一诗歌体裁的最高水平。
2021/3/27
CHENLI
5
朗读指导
2021/3/27
CHENLI
6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021/3/27
CHENLI
11
“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 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
空间辽阔。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 。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 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这里的“ 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 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 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
出塞:乐府旧题。塞,边塞。
出塞,就是到边防线去守卫边疆。
2021/3/27
CHENLI
3
出塞
(CH唐U)S王AI昌龄
2021/3/27
CHENLI
4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
(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作太原
(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开元
进士。他在当世就以诗著名,被称
为“诗家夫子”。其诗尤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
上 的 杜 鹏 红 白相
自古以来,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战争 相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战争的诗 《出塞》
2021/3/27
CHENLI
1
出塞
CHUSAI
2021/3/27
CHENLI
2
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主要用来 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
边塞诗是唐代的诗歌流派之一,王昌龄的诗 有很多是反映边塞生活的,这首是他的代表作。 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有 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等。
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
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
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呢2021?/3/27第三、四两句就CHE是NLI 诗人的回答。 12
2021/3/27
想象:
久未回家的边关战士, 面对明月会想些什么?
(战士对战争的怨恨, 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 和平的期待。)
2021/3/27
CHENLI
9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2021/3/27
CHENLI
10
本意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 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 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 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 叫“互文见义”,那么这句的意思应该是: 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诗人暗示, 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 了时间的久远。
军”。
胡马:外族入
度:越过
侵的骑兵
2021/3/27
CHENLI
8
诗句意思
出塞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
【唐】王昌龄
明月和边关,守边 御敌鏖战万里征人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未回还。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倘若龙城的飞将 李广如今还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 牧马度过阴山。
2021/3/27
CHENLI
7
重点词语
出
塞
【唐】王昌龄
出塞:乐府旧题。 塞,边塞。出塞, 就是到边防线上
去戍守边疆。
秦:秦朝
汉:汉朝
关:边关
但使:只 要,要是
不教:不让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未还:没有回家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飞将:西汉名 将李广。英勇
善战,百发百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中,威震边疆, 被誉为“飞将
美 文 阅 读 网: 小编整 理了关 于《兰 圃漫步 》阅读 答案以 供各位 同学参 考和学 习 , 希 望 对 于同学 们的学 习成绩 更上一 层楼, 也祝同 学们的 阅读理 解的技 巧更好 , 祝 大 家 学 习进步 ! ① 一 九 六 一年三 月三日 ,朱老 总游罢 越秀公 园,再临兰圃
, 曾 经 赋 诗 一首: “越秀 公园花 木林, 百花齐 放各争 春。惟 有兰花 香正好 ,一时 名 贵 五 羊 城 。” ② 我 也 到兰 圃。 ③ 这 是 一座 很别致 的园圃 ,矮墙 绿瓦, 拱 形 小 门 , 墨绿色 的陶瓷 通花窗 框,两 只守门 石狮, 进道的 林荫小 径,使 人十分 意 外 , 里 面 竟藏着 一座五 万平方 米的绿 洲。 ④ 这 座 绿洲 在解放 前原是 一片荒 芜 平 地 。 一 九五0年 才建成 一所小 型标本 植物园 。据说 :朱老 总发现 园内茂 密的林
这两句诗句反映了作 者对守卫边疆的将士们久 征未能回家的无比哀叹和 同情。
CHENLI
13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2021/3/27
CHENLI
14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 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 志: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 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 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 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