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
光纤标准的介绍
125.0±1
芯同心度误差,μm
≤0.8
≤0.8
≤0.8
包层不圆度、%
≤2
≤2
≤2
光缆截止波长、nm
≤1260
≤1260
≤1260
筛选应力,Gpa
≥0.69
≥0.69
≥0.69
宏弯衰减,dB
37.5mm半径, 100圈 ≤0.5 (1550 nm) ≤0.5 (16XX nm)见 注1,
40 Gbit/s
0.01
>4000
12.0
10 Gbit/s
400
5.0
40 Gbit/s
(二)、ITU-T建议G 655(2003-01)
G .655类型光纤由2000年版本的G .655A、G .655B两个类别进一步分为了G .655A、G .655B、G .655C三个类别。主要根据对PMD的要求和色散特性的要求区分。附录1给出了传输距离和比特速率对PMD的不同要求。
本文根据ITU-T光纤光缆特性建议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对光纤的种类做介绍,其中重点介绍G .652和G .655型光纤的内容。
1
2
3
前言
一、光纤的分类
1、传输光纤 (1)、多模光纤 (50/125) (62.5/125) (2)、单模光纤 ITU-TG.652(A/B/C/D) ITU-TG.653 ITU-TG.654 ITU-TG.655(A/B/C/D/E) ITU-TG.656 2、特种光纤 色散补偿光纤 保偏光纤 掺铒光纤
G.652B
2000版本
2003-01修改
2000版本
2003-01修改
1310 nm模场直 径,μm
光缆技术指标范文
光缆技术指标范文光缆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通信线缆,其技术指标是衡量光缆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标准。
以下将介绍光缆的各项指标。
1.光缆芯数:光缆芯数是指光缆中配备的光纤数量,一般用芯数进行表示。
光缆芯数越多,表示光纤的数量越多,信号传输的能力越高。
2. 单芯传输容量:单芯传输容量指的是单根光纤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最大数据量,常用单位是Gbps。
单芯传输容量越高,表示光缆传输数据的能力越大。
3.纤芯直径:纤芯直径是指光缆中光纤的核心直径,常用单位是微米(μm)。
常见的纤芯直径有50μm和62.5μm两种,其中50μm光缆具有更高的带宽和传输性能。
4.纤芯材质:光缆中的纤芯材质常见有两种,分别是多模光纤(MMF)和单模光纤(SMF)。
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5.纤芯损耗:纤芯损耗是指光缆中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光强衰减的程度。
光缆的纤芯损耗越低,表示光信号传输的效率越高。
6.插损:插损是指在光缆连接中,信号传输的衰减程度。
插损越低,表示连接的质量越好,对于光信号的传输影响越小。
7.衰减均匀性:衰减均匀性是指光缆中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的均匀程度。
衰减均匀性越好,表示光信号的传输距离更远,传输质量更稳定。
8.折射率差:折射率差是指光纤内外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差,常用来衡量光纤的传输性能。
折射率差越大,表示光纤传输能力越高。
9.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指光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拉力。
高抗拉强度的光缆更能适应各种环境下的施工和使用需求。
10.阻燃性能:阻燃性能是指光缆在遭受外界火源燃烧时的反应能力。
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的光缆能够降低火灾的危险性。
总之,光缆技术指标涵盖了光缆的光纤数量、传输容量、纤芯直径、纤芯材质、损耗和传输性能等方面的指标。
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需求,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光缆是非常重要的。
光纤的参数指标
光纤的参数指标
光纤的参数指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纤芯的直径:光纤芯的直径决定了能传输的光信号的模式数量,一般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单模光纤芯直径较小,能够传输更多的光信号模式。
2. 光纤的损耗:光纤传输中,光信号会受到一定的损耗,主要包括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和弯曲损耗等。
光纤损耗越小,表示光信号传输的效率越高。
3. 光纤的带宽:光纤的带宽表示光信号传输的频率范围,一般以兆赫兹(MHz)或吉赫兹(GHz)为单位。
带宽越大,表示光纤能够传输更高频率的光信号。
4. 光纤的色散:光纤传输中,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会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导致信号的时域扩展,这种现象称为光纤的色散。
色散可以分为色散模式和色散系数两种,常见的有色散模式有色散波长、色散时间和色散距离等。
5. 光纤的折射率:光纤的折射率决定了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来说,光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以确保光信号能够在光纤中总反射。
6. 光纤的温度和压力特性:光纤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性能稳定性
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一般来说,光纤应具有较好的温度和压力适应性。
这些参数指标会根据光纤的应用领域和设计要求有所不同,不同的光纤产品可能会有不同的参数要求。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一、相关要求:(一)依据YD/T901-2001、YD/T769-95 及YD/T981-98标准。
1、光缆中光纤的技术指标:(1)模场直径1310nm (8.6-9.5)um±0.7um(2)包层直径:125.0±1um(3)模场同心度误差:1310nm波长≤0.8um(4)包层不圆度 < 2.0%(5)折射率系数1.4675(1310nm)1.4681(1550nm)(6)截止波长λc(在2m 光纤上测试):1100-1280nmλcc ( 在22m成缆上测试):< 1260nm(7)光纤衰减常数1310nm 波长:≤0.35dB/Km1550nm 波长:≤0.21dB/Km其中在1288-1339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光纤的衰减常数与1310nm波长范围上的衰减常数相比,其差值不大于0.03dB/Km。
另外,在1525-1575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大于0.02dB/Km。
(8)衰减不均匀性在光纤后向散射曲线上,任意500m长度上实测衰减值与全长度上平均每500m的衰减值之差的最坏值不大于0.05dB。
(9)色散系数1)零色散波长λ0在1300~1324nm范围之间2)零色散斜率S0max为0.093(ps/nm2.km)3)在1288~1339nm 范围内,最大色散系数幅值≤3.5ps/(nm.km)在1271~1360nm范围内,最大色散系数幅值≤5.3ps/(nm.km)(10)宏弯损耗对单模光纤(B1.1),以半径37.5mm松绕100圈后,其附加衰减<0.05dB/Km。
(11)光纤光缆高低温度衰减特性在-40℃~+60℃时,衰减变化<0.05dB/Km(12)光纤在束管中为全色谱标识,光纤着色采用光固化,可以做到颜色不迁移,用丙酮擦拭试验200次后不褪色。
(13)光缆中任意两根光纤在熔接接头衰减满足以下要求:平均值< 0.02dB最大值<0.03dB3、光缆的环境性能(1)光缆的温度环境试验光缆的高低温特性可通过高低温循环试验来检验,按-40℃~+60℃且保温时间>12h,有两层护套时为24h,循环2个周期,可保持原有光纤特性不变,衰减变化<0.05dB/Km。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光纤是一种通过光信号传输信息的先进通信技术,它具有高带宽、低损耗、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输距离:光纤的传输距离是指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最远距离。
一般而言,在单模光纤中,信号的传输距离较长,可达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而在多模光纤中,信号的传输距离较短,一般为几公里。
2. 带宽:光纤的带宽是指光纤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也可以理解为单位时间内光纤传输的最大信息量。
光纤的带宽与信号的速率有关,一般以兆比特每秒(Mbps)或千兆比特每秒(Gbps)为单位。
3.损耗:光纤的损耗是指信号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光纤的损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光纤自身的吸收和散射损耗,另一种是由于连接器、弯曲等原因引起的传输损耗。
一般而言,光纤的总损耗应小于设定的门限值,以确保信号的可靠传输。
4.延时:光纤的延时是指光信号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光纤传输速度非常快,一般延时在微秒甚至纳秒级别,相对于传统的电信号传输方式,延时更短。
5.抗干扰性:光纤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地抵御电磁干扰和外界环境干扰。
相比之下,电信号的传输容易受到电磁波的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6.宽温工作范围:光纤的宽温工作范围是指光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能够稳定工作的范围。
一般情况下,光纤的工作温度范围在-40°C至+80°C之间。
7.可扩展性:光纤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求增加通道数量,提高传输速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
8.安全性:光纤传输的信号通过光的折射和反射来传输,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属于无电磁泄漏的传输方式,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传输距离、带宽、损耗、延时、抗干扰性、宽温工作范围、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光纤的应用领域和传输效果,对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光纤技术要求和指标
光纤技术要求和指标光纤技术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通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络、数据中心和互联网等领域。
光纤技术具有高传输速度、低损耗、抗干扰等优势,因此在现代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光纤技术的要求和指标。
一、带宽带宽是光纤技术的重要指标之一,指光纤传输信号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
光纤技术的带宽取决于光纤本身的传输能力和通信设备的性能。
目前,光纤技术的带宽已经进化到TB级别,满足了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二、传输距离传输距离是光纤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指信号能在光纤中传输的最大距离。
传输距离取决于光纤的损耗和色散特性。
光纤损耗是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衰减的量度,影响传输距离。
色散特性是指光信号传输中由于频谱成分间的延时差而引起的失真。
随着技术的进步,光纤的传输距离已经能够达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
三、连接可靠性连接可靠性是指光纤技术连接中断的可能性。
光纤连接的可靠性取决于光纤本身的质量和连接器的性能。
光纤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压能力和耐腐蚀性,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此外,连接器的设计和制造也对连接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光纤连接器的设计要精致,连接时要保证光纤的精确对中和接触良好,以减少连接损耗。
四、抗干扰能力光纤技术的抗干扰能力是指光信号传输中受到干扰时的稳定性。
光纤信号传输不受电磁场的影响,可以有效抵抗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
此外,光纤的信号传输是通过光的总反射来实现的,不同的光纤之间的信号互相隔离,也减少了串扰的发生。
因此,光纤技术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
五、安全性光纤传输技术相比于传统的铜缆传输更安全。
由于光在光纤中传输,无法被窃听,可以更好地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光纤传输技术还可以通过加密和认证等措施提高传输的安全性。
此外,光纤技术由于不需要电流通过,可以减少电磁泄漏和雷击的风险。
综上所述,光纤技术的要求和指标包括带宽、传输距离、连接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光纤的性能指标说明
光纤的性能指标说明光纤是一种基于光信号传输的通信介质,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能指标。
以下是对光纤的性能指标进行详细说明。
1.带宽:光纤的带宽指的是光纤传输的频率范围。
光纤的带宽决定了其传输数据的速率。
带宽的单位通常是兆赫兹(MHz)或千兆赫兹(GHz)。
带宽越高,数据传输速率越快。
2.损耗:光纤传输中的损耗是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损失的能量。
光纤的损耗通常以每单位长度的光强衰减来衡量,单位是分贝(dB)。
3.色散:色散是光纤传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导致不同频率的光信号的传播速度不同。
色散分为两种类型:色散的波长分散和色散的模式分散。
4.带宽补偿:由于色散引起的频率间隔,光纤的带宽会受到限制。
为了克服这种限制,光纤通常会采用带宽补偿技术。
5.折射率:光纤传输中的折射率决定了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
折射率是光在光纤中传播时的速度与真空中的速度之比。
6.弯曲半径:光纤弯曲半径是指光纤在弯曲时所能容忍的最小半径。
光纤的弯曲半径对于光纤的安装和使用非常重要。
7.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指光纤在拉伸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光纤的抗拉强度对于光纤的安装和维护非常重要。
8.附加损耗:附加损耗是光纤连接器或接头引入的损耗。
附加损耗要尽量减少,以保证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9.环境适应性:光纤应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光纤应具有抗湿度、抗温度变化、抗腐蚀等特性,以保证其长期稳定的性能。
10.可靠性:光纤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能够在长期使用中保持其性能稳定。
光纤的可靠性取决于其材料的质量和制造工艺。
11.安装和维护:光纤的安装和维护应简便、方便。
安装和维护的复杂性会影响到光纤的使用成本和可行性。
12.成本效益:光纤的成本效益是指光纤在使用中的性价比。
光纤的成本效益应综合考虑其性能、可靠性、安装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总结:光纤具有高带宽、低损耗、高可靠性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军事和工业领域等。
光纤的性能指标对于充分发挥光纤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也是制定光纤标准和规范的基础。
光缆的技术指标范文
光缆的技术指标范文光缆是一种传输光信号的电信设备,它由一根或多根光纤及其相配的保护元件组成。
作为传输信息的重要基础设施,光缆的技术指标对于提供高质量、高速率的通信服务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光缆的重要技术指标。
1.带宽:光缆的带宽是指其能够传输的最大信息量(数据速率)。
带宽取决于光纤的折射率、直径、传输距离、传输波长等因素。
一般来说,光缆的带宽越高,传输速率也越快。
2.损耗:光缆损耗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情况,通常以分贝来表示。
光缆的损耗主要来自光纤的材料性能、纤芯直径、光纤的弯曲半径、连接器的质量等因素。
较低的损耗能提供更长的传输距离和更高的信号质量。
3.阻尼:光缆的阻尼是指光信号在传输中的衰减速度。
阻尼常用来衡量光纤纤芯内冗余光的量,阻尼越小表示纤芯内冗余光越少,传输质量越好。
4. 长度:光缆的长度是指光纤的总长度,通常以公里(km)为单位。
光缆的长度取决于实际应用需求,例如城市间的通信需要较长的光缆,而局域网中的连接通常需要较短的光缆。
5.抗拉强度:光缆的抗拉强度是指光缆在受到拉伸力时的承受能力。
抗拉强度影响着光缆的安装和维护,如果光缆的抗拉强度不够,可能会导致光缆被拉断或损坏。
6.环境适应性:光缆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压力、腐蚀物质等。
光缆的环境适应性能影响着光缆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7.安全性:光缆的安全性是指光缆对电磁干扰、损坏和窃听的防护能力。
光缆需要具备良好的外部保护层和抗干扰能力,以确保传输的信息安全可靠。
8.安装和维护:光缆应该具备方便安装和维护的特性,包括易于连接、易于布线、易于标识和易于检修等。
总结起来,光缆的技术指标包括带宽、损耗、阻尼、长度、抗拉强度、环境适应性、安全性以及安装和维护等。
这些指标将直接影响光缆的传输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至关重要。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
≥ 1000 0.20±0.02 ≥ 100 kpsi ≥ 20
B ≤ 2.7 ≤ 1.0
≥ 200 ≥ 600
A1b类 62.5 μm/125 μm
62.5 μm ± 3.0 μm
A ≤ 3.0 ≤ 0.7
≥ 200 ≥ 600 0.275±0.015
B ≤ 3.2 ≤ 0.9
≥ 160 ≥ 500
@1300 nm 数孔直径
≥ 800 0.20
≥ 1000 ± 0.02
0.275
≥ 1000 ±0.015
光纤强度
≥ 100 kpsi,1 秒
/4570346.html
2011/11/17
w
页码,2/3(W)
动52)参数
diaryid4570346动态抗疲劳系数25波长衰减1310nm036dbkm1550nm022dbkm模场直径1310nm93051550nm1051012851339nm35pskmnm1550nm18pskmnm偏振模色散系数02pskm12光缆截止波长cc1260nm包层直径125110光纤强度100kpsi抗疲劳系数20波长衰减1550nm022dbkm模场直径标称值1550nm9315301565nm1060pskmnm偏振模色散系数02pskm12光缆截止波长cc1480nm包层直径1251m模场同心度偏差08m包层不圆度10光纤强度100kpsi抗疲劳系数20a1a类a1b类50m125625m125折射率分布浙变型芯径标称值6包层不圆度6衰减系数dbkm321300nm09带宽mhzkm850nm1601300nm500数值孔径02000202750015光纤强度100kpsi动态抗疲劳系数20作者
芯径标称值 容差
包层标称值 容差
OTDR主要技术指标
OTDR主要技术指标
OTDR技术指标是光纤检测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用来检测光纤长度、损耗和光纤内部结构的。
OTDR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光谱分辨率、测量长度范围、动态范围、测量精度、最小可测物体尺寸、时延精度、脉压峰值和隔离度。
一、光谱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是OTDR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指定了OTDR模块能够将反射回来的脉冲分辨为多少个独立的脉冲。
光谱分辨率有直接影响损耗测量的精确度。
OTDR常用的光谱分辨率一般为0.8、1.0、1.2等,单位是dB/km。
二、测量长度范围
测量长度范围指OTDR能够测量的最大距离。
这是由OTDR本身的设计决定的,一般情况下,OTDR可以支持的最大物体长度不得超过OTDR的测量长度范围。
另外,OTDR扫描时的源光递减率也会影响测量长度范围,OTDR的最大测量距离受到源光递减率的影响。
三、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指OTDR检测的最大总损耗。
OTDR的动态范围决定了OTDR 能够检测到多少总损耗,它受到光谱分辨率和杂散功率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OTDR的动态范围越高,即OTDR可检测到的总损耗越高,OTDR的性能也就越好。
四、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是OTDR检测出的损耗值与实际损耗值的偏差程度。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首先是光学特性方面的指标要求。
光缆要求具有低传输损耗、高带宽、低色散、低折射率、低传输延时和低非线性光学特性等。
其中,低传输损耗是指光缆在光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光能损耗尽量减小,要求光缆的传输损耗尽可能低于预定的范围。
高带宽是指光缆的传输带宽尽可能大,以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低色散是指在光缆中的不同波长光信号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色散效应尽可能小,以减小信号失真。
低折射率是指光缆材料的折射率尽可能低,以减小信号入射与传播的反射和损耗。
低传输延时是指光缆传输信号的延时时间尽可能短,以提高信号的传输速度。
低非线性光学特性是指光缆传输中的非线性效应尽可能小,减小信号失真和交叉调制效应。
其次是机械特性方面的指标要求。
光缆要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抗拉强度、耐压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
柔韧性是指光缆的弯曲半径要求小,具有较高的柔软度,以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布线要求。
抗拉强度是指光缆在受到外力拉伸时能够保持其结构完整,不易断裂。
耐压性是指光缆可承受较大的压力,不易变形和损坏。
耐磨性是指光缆能够抵抗外界的磨损和摩擦,保持其表面光洁度和传输特性。
耐腐蚀性是指光缆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应用。
再次是环境特性方面的指标要求。
光缆要求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湿、耐紫外线和防水防潮等特性。
耐高温是指光缆材料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不发生熔化、变形和降解等现象。
耐低温是指光缆在低温环境下仍能够保持其正常使用性能,不易变脆或断裂。
耐湿是指光缆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性能,使光缆在潮湿环境中仍能正常传输信号。
耐紫外线是指光缆的材料能够抵御紫外线照射,不发生老化和损坏。
防水防潮是指光缆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防潮性能,以保证光缆在水域和湿润环境中的稳定性。
最后是电子特性方面的指标要求。
光缆要求具有低电磁干扰、低交叉耦合和良好的屏蔽性能等特性。
低电磁干扰是指光缆的材料和结构对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减少光信号受到的电磁干扰。
光纤技术指标概念解释
光纤技术指标概念解释1、光纤衰减(attenuation of opyical fiber):光纤中光功率沿纵轴逐渐减小。
光功率减小与波长有关。
光纤链路中,光功率减小主要原因是散射、吸收,以及连接器和熔接接头造成的光功率损耗。
衰减的单位为dB。
2、光纤衰减系数(fiber attenuation coefficient):每公里光纤对光信号功率的衰减值。
衰减系数(也称衰耗系数)是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最重要的特性参数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多模和单模光纤通信的中继距离。
单位:dB/km。
产生原因:使光纤产生衰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吸收衰减,包括杂质吸收和本征吸收;散射衰减,包括线性散射、非线性散射和结构不完整散射等;其它衰减,包括微弯曲衰减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杂质吸收引起衰减。
在光纤材料中的杂质如氢氧根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对光的吸收能力极强,它们是产生光信号衰减的重要因数。
因此,要想获得低衰减光纤,必须对制造光纤用的原材料二氧化硅进行十分严格的化学提纯,使其杂质的含量降到几个PPb 以下。
3、色散(dispersion):光纤中由光源光谱成分中不同波长的不同群速度所引起的光脉冲展宽的现象。
色散也是对光纤的一个传播参数与波长关系的描述。
4、色散系数(dispersion coefficient):每公里的光纤由于单位谱宽所引起的脉冲展宽值,与长度呈线性关系。
色散系数一般只对单模光纤来说,包括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统称色散系数。
5、零色散波长(Zero-dispersion wavelength):波长色散为零时的波长。
6、零色散斜率(Zero-dispersion slope):单模光纤中,在零色散波长处色散系数对波长(曲线)的斜率,单位:ps/nm2•km。
7、偏振模色散系数(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coefficient—PMDc):偏振模色散系数是单位光纤长度上基模两正交偏振模间的群时延差。
光纤技术要求及指标
光纤技术要求及指标光纤技术是一种用于传输信息的先进技术,其要求和指标是保证光纤传输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关键。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纤技术的要求和指标。
1. 带宽要求:光纤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带宽要求。
带宽是指光纤所能传输的最高数据速率。
随着信息的增长,人们对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光纤网络中常见的带宽要求包括10Gbps、40Gbps和100Gbps 等。
高带宽能够支持更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提供更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2.传输距离要求:光纤传输距离是指信号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经过的距离。
光纤技术的传输距离要求与光纤的损耗和信号失真相关。
传输距离要求的增加通常需要改善光纤的质量和性能,减小信号的衰减和失真,提高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信号损耗要求:光纤技术对信号损耗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信号损耗是指光纤中传输信号时光的强度减弱的程度。
光纤信号损耗主要包括固有损耗和连接损耗。
固有损耗是由于光纤本身的材料和结构引起的,连接损耗是由于连接器和接头引起的。
目前,光纤技术通常要求信号损耗低于0.3dB/km。
4.串扰要求:光纤技术对串扰的要求也非常高。
串扰是指在多信道传输时,相邻信道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
串扰会导致信号的混杂和失真,降低传输质量。
光纤技术通常要求串扰低于-20dB。
降低串扰的方法包括增加纤芯直径、提高光纤的材料和结构,并使用优化的光纤连接器。
5.抗干扰能力要求:由于光纤技术常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用,抗干扰能力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要求。
光纤技术要求能够抵御电磁干扰、射频干扰和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6.安全性要求:光纤技术在信息传输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不易受到窃听和干扰,保障了信息的机密性。
因此,光纤技术在一些对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银行、政府和军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光纤技术的要求和指标是保证光纤传输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关键。
随着信息传输的需求不断增加,光纤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光纤的重要参数
光纤的重要参数
光纤的重要参数主要包括:衰减、带宽、色散和制造工艺。
这些参数
对光纤的传输性能和应用范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光纤设计、选择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加以考虑。
首先,衰减是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它是评估光
纤传输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常,光纤的衰减受到光纤本身和制作
工艺的影响,包括吸收、散射和弯曲等因素。
衰减越小,则信号传输
质量越优秀,所选择的光纤的应用范围也更广泛。
第二,带宽是光纤所能支持的最高数据率,它直接决定了光纤传输速
度和数据的稳定性。
带宽的大小受到光纤核心直径、光纤集合参数、
光源波长、传输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带宽越大,光纤所能承载
的数据量也就越高。
第三,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光纤中传输速度不同的现象,它是影
响光纤传输性能的一个普遍问题。
色散主要包括色散和色散延迟,会
导致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波形失真、信号衰减等问题。
因此,在
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具有极小色散特性的光纤。
最后,制造工艺对光纤性能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光纤纤芯形态、
加工温度、材料品质等因素都会影响光纤的传输性能。
因此,在选择和应用光纤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优质、先进的制造工艺以及高质量的材料。
综合以上的信息,要保证光纤的传输质量,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衰减、带宽、色散和制造工艺等参数,选择性能优异的光纤,并合理设计和使用光纤的传输系统。
通过有效地控制和优化光纤的各项参数,可以实现可靠、稳定、高效的光纤通讯和传输。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光纤是一种传输光信号的通信介质,其主要技术指标对光纤的传输能力、传输质量和系统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1. 传输速度(带宽):光纤的传输速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光信号能够通过光纤的数据量。
通常用兆比特/秒(Mbps)或吉比特/秒(Gbps)来衡量。
光纤的传输速度取决于其内部的光学器件和信号调制及解调技术。
当前,光纤的传输速度已经突破了几十Gbps,甚至达到了几百Gbps。
2. 传输距离:光纤传输距离指的是光信号能够在光纤中传输的最大距离。
传输距离与光纤的衰减特性和色散特性有关。
光纤的衰减特性表征了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一般用dB/km(分贝/千米)来衡量,衰减越小表示传输距离越长。
而色散特性则表征了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的时间延迟,影响传输的高速率和高带宽。
通过优化光纤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有效改善传输距离。
3.信号质量:光纤的信号质量直接关系到信号的传输可靠性和传输质量。
主要影响光纤信号质量的因素包括:衰减、色散、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和噪音。
衰减越小,信号传输质量越好;色散越小,信号传输质量越好;非线性效应会导致信号的失真,限制了传输速度和信号质量;噪音会影响信号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4.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是将光纤之间连接起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纤连接器的技术指标包括:连接损耗、回波损耗、机械可靠性和连接稳定性。
连接损耗是指连接器连接时,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连接损耗越小,表示连接效果越好;回波损耗是指信号在连接器中的反射损耗,回波损耗越小,表示反射效应越小;机械可靠性和连接稳定性则指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和连接质量的稳定性。
5.光纤传输系统:光纤传输系统是光纤通信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光收发模块、光纤放大器、光纤交叉开关等设备。
光收发模块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或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纤放大器用于增强光信号的强度;光纤交叉开关用于实现光信号的转发和切换。
6. 评价光纤的接收光信号的能力的主要参数指标
6. 评价光纤的接收光信号的能力的主要参数指标答:光纤的重要参数主要有光纤芯径、光纤的数值孔径和波长。
( 1)光纤芯径( 2α)光纤纤芯直径为 2α,这是光波导的几何尺寸。
一般来说芯径越大,集光效应就越好,越有利于远距离传输。
但是,过大的芯径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模式不容易控制和成本的增加等。
那么芯径多大合适呢,经过国际上各国专家讨论共同制定了 CCITT 的有关标准。
多模光纤的芯径和包层的尺寸应为 50μm/125μm,单模光纤的芯径应小于或等于 10μm,包层直径也是125μm。
( 2)光纤的数值孔径从光源入射到光纤端面上的光,虽说一部分能进入光纤端面,但不一定能在光纤中传播,只有满足了一定条件的光才能在光纤中发生全反射而传输到远方。
即光纤的导光特性是基于光射线在纤芯与包层界面上的全反射,从而使光线限定在纤芯中传播的。
在图 2 中,光线是从空气中以入射角φ射入光纤(石英)端面的,空气折射率,n0=1,介质(石英)折射率n≈1.5,即光线从低折射率介质(空气)向高折射率介质(石英)传播。
因此,光线射入光纤端面时入射角φ总大于折射角φ。
若使光线在纤芯与包层界面上全反射而完全限制在光纤内传播,必须使光线在纤芯一包层界面上的入射角θ大于临界角β,即:sinβ=n2n1θ≥β=arcisn(n2n1)理论分析表明,相应于全反射的临界角β的入射临界角φ0反映了光纤集光能力的大小,称为数值孔径角。
凡角度在φ0以内的入射光线均可在光纤内传播,定义入射临界角φ0的正弦为光纤的数值孔径。
光纤的数值孔径是由光纤本身来决定的,它只与纤芯、包层的折射率有关,与光源无关。
光纤的数值孔径表示光纤接收入射光的能力。
数值孔径越大,入射临界角φ0越大,则光纤接收光的能力也越强。
从立体的观点来看,2φ0是一个圆锥,从光源发出的光中只有入射在该圆锥内的光才能在光纤中形成全反射从而向前传播。
所以,从增加进入光纤的光功率的观点来看,数值孔径越大越好,但随之而来的不足之处是,光纤的多模畸变(色散)也因数值孔径的加大而加大,这将影响光纤的带宽。
光纤的性能指标说明
光纤的性能指标说明2.1. 衰减系数(Attenuation)衰减系数是指光纤对其中传输的光信号产生的能量(功率)的损失.单位为:dB/km。
瑞利散射-—由于不规则的分子结构本征衰减紫外吸收红外吸收衰减散射损耗——光纤结构不完善引起的光能散射OH-非本征衰减材料吸收损耗金属离子Fe2+,Cu2+衰减损耗——由外力引起2.2. 色散系数(Dispersion)色散系数是指光源谱宽为1纳米(nm)的输入光,传输1km的距离所引起的脉冲展宽是多少皮秒(PS)。
单位:PS/nm·km。
2.3.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指光纤传输信息容量大小的量度。
单位为:MHz·km。
2.4. 模场直径(Mode Filed Diameter)模场直径(MFD)是指对于高斯模场分布,这个直径等于光场幅值分布的1/e 点上的宽度和光功率(强度)分布的1/e2点上的宽度。
单位:μm.2.5. 数值孔径(NA)数值孔径是指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并不能全部被光纤所传输,只是在某个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才可以。
这个角度就称为光纤的数值孔径。
2.6. 截止波长(Cut—off Wavelength)截止波长是指单模光纤通常存在某一波长,当所传输的光波长超过该波长时,光纤只能传播一种模式(基模)的光,而在该波长之下,光纤可传播多种模式(包含高阶模)的光。
即,当高阶模完全截止时的最小波长即为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
单位:nm.2.7. 偏振模色散系数(PMD)偏振模色散是指光纤中偏振色散,简称PMD(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起因于实际的光纤中基模含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偏振模,沿光纤传播过程中,由于光纤难免受到外部的作用,如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变化或扰动,使得两模式发生耦合,并且它们的传播速度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光脉冲展宽,展宽量也不确定,便相当于随机的色散,引起信号失真。
单位:2.8.光纤几何尺寸及机械强度光纤几何尺寸包括纤芯直径,包层直径,纤芯不圆度,纤芯/包层同心度误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长
衰减 模场直径
λ =1310 nm λ =1550 nm λ =1310 nm λ =1550 nm
色散
偏振模色散系数 光缆截止波长 包层直径 模场同心度偏差 包层不圆度 光纤强度 抗疲劳系数
λ =1285-1339 nm λ =1550 nm ≤ 0.2 ps/(km)1/2 λcc≤1260 nm 125±1 μm ≤ 0.8 μm ≤ 1.0% ≥ 100 kpsi ≥ 20
芯径标称值 容差
包层标称值 容差
芯不圆度 包层不圆度
芯 / 包同心度误差 衰减系数(dB/km)
50.0 μm ± 3.0 μm
125.0 μm ± 2.0 μm
≤ 6%
≤ 1%
≤ 6%
A
@850nm
≤ 2.5
@1300nm 带宽(MHZ.km)
≤ 0.8
@850nm
≥ 200
@1300nm 数值孔径 光纤强度 动态抗疲劳系数
≤ 0.36 dB/km ≤ 0.22 dB/km 9.3±0.5 μm 10.5±1.0 μm ≤ 3.5 ps/km.nm ≤ 18 ps/km.nm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G.655)参数
波长
衰减
模场直径标称值 容差
λ =1550 nm λ =1550 nm
色散
λ =1530-1565 nm
偏振模色散系数 光缆截止波长 包层直径 模场同心度偏差 包层不圆度 光纤强度 抗疲劳系数
w
页码,1/3(W)
光缆型号的编制方法- -| 回首页 | 2006年索引 | - -常用光缆的适用范围
(G.652)参数
波长
衰减 模场直径
λ =1310nm λ =1550nm λ =1310nm
≤ 0.35dB/Km ≤ 0.22dB/Km 9.3 ± 0.5µ m
≤ 0.2 ps/(km)1/2 λ cc≤1480nm 125±1μm ≤ 0.8μm ≤ 1.0% ≥ 100 kpsi ≥ 20
≤ 0.22 dB/Km
9.3 μm ± 0.5 μm
1.0-6.0 ps/km.nm
多模光纤(G. 651)参娄数
芯 /包 折射率分布
A1a类 50 μm/125 μm 浙变型
@1300 nm 数孔直径
≥ 800 0.20
≥ 1000 ± 0.02
0.275
≥ 1000 ±0.015
光纤强度
≥ 100 kpsi,1 秒
/4570346.html
2011/11/17
w
页码,2/3(W)
动态抗疲劳系数
≥ 25
二氧化硅普通单模光纤(G.652)参数
【作者: 广电加油站】【访问统计: 617】【2006年03月1日 星期三 20:54】【 加入博采】【打印】
Trackback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blog/tb.b?diaryID=4570346
/4570346.html
125 ± 1µ m
模场同心偏度差
≤ 0.5 µ m
包层不圆度
≤ 1.0%
光纤强度
≥ 100kpsi(0.7GN/m2)
抗疲劳系数
≥ 20
多模光纤(芯/包:50,62.5µm/125µm)
Ala 类
Alb 类
折射率分布
渐变型
芯径标称值(µm)
50.0
62.5
容差(µm)
± 3.0
± 3.0
包层标称值(µm)
2011/11/17
≥ 1000 0.20±0.02 ≥ 100 kpsi ≥ 20
B ≤ 2.7 ≤ 1.0
≥ 200 ≥ 600
A1b类 62.5 μm/125 μm
62.5 μm ± 3.0 μm
A ≤ 3.0 ≤ 0.7
≥ 200 ≥ 600 0.275±0.015
B ≤ 3.2 ≤ 0.9
≥ 160 ≥ 500
2011/11/17
w
回复
页码,3/3(W)
发布人:
邮箱:
主 页: HTTP://
验证码:
评论内容: 5
6
提交
重置
2003-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logDriver 2.1
/4570346.html
抗疲劳系数
≥ 20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G.655)参数
波长
衰减
λ =1550nm
≤ 0.22dB/Km
模场直径
λ =1550nm
9.3 -10.0µ m
色散(ps/km.nm)
λ =1530-1565nm
2.0-6.0
偏振模色散系数(ps/√km)
≤ 0.2
截止波长
λ c ≤ 1480nm
包层直径
125.0
容差(µm)
± 3.0
芯不圆度 包层不圆度
≤ 6% ≤ 1%
芯/包同心度误差
≤ 6%
涂层外径
245 ± 10 µm
衰减系数(dB/km)
A
B
A
B
@850 nm
≤ 2.3
≤ 2.5
≤ 3.0
@1300 nm
≤ 0.5
≤ 0.7
≤ 0.8
带宽(MHZ.km)
@850 nm
≥ 400
≥ 500
≥ 400
色散(ps/km.nm)
λ =1550nm λ =1285nm-1339nm
10.5 ± 1.0µ m ≤ 3.5
λ =1550nm
≤ 18
截止波长
λ c =1260 ± 70nm
包层直径
125 ± 1µ m
模场同心度偏差
≤ 0.8 µ m
包层不圆度
≤ 1.0%
光纤强度
≥ 100kpsi(0.7GN/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