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常用中药处方
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对药配方大全集
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对药配方大全集《本经》云:“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又云:“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而视之。
”此皆古人遣药配方之大法,几千年来为医家之所重视。
盖药各有其特殊性能,如何发挥其性能,使其有利于病情,除选择适当之单味药物外,还必须配偶相关作用之药物,使其相互制约,相辅相成,适应病情,提高疗效,此乃医师之良者。
余在数十年临床摸索中,结合前人固有经验,提出以下药物配偶运用心得,分别论述于下。
1人参配苏木人参补气,众所周知。
凡一切气虚、阳气虚脱为必不可少之要药。
然临床常见气虚而兼有血瘀证者不少,盖气为血帅,气虚则血液循环不畅,形成血液瘀滞之候,此乃虚中挟实之证。
当此之时,徒补其气而不顾其瘀,非其治也。
如产后气虚,喘息而面青黑者,为气虚血瘀之危候,前人用参苏饮(即人参与苏木二味)为急救之剂。
余承此法,用于冠心病之气虚血瘀者往往可生良效,久久已成必用配偶之剂。
盖冠心病患者,多为年老气虚之体,而出现胸闷、胸痛、舌质瘀紫等症。
用人参配偶苏木益气行瘀,双管齐下,乃为对证之治。
如无人参,用太子参加大剂量亦可生效。
2苏木配降香苏木出自古苏方国,故亦名苏方木;降香主产于印度,均为晋唐以后南方进口药材。
二者均为木类,色赤微有香气,能入血分,行气活血,祛瘀定痛。
今人研究得知降香含有黄檀素等成分,有抗血凝作用,能使冠脉血流量、心跳振幅显著增加。
因此,二者配偶合用,对冠心病、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对肝郁血滞、胃痛挟瘀,以及妇科血瘀气滞诸疾、亦有良效,不可忽之。
3香附配郁金香附性味辛香,能通十二经,行血中之气,为调气解郁之要药。
然香附行气有余,而活血之力不足,必得郁金之性味辛香能活血祛瘀,行气开郁以为助,则作用更为显著。
盖香附行气以活血,郁金则活血以行气,二者合用,相辅相成,大能舒肝解郁,活血理气。
余常用于肝病、胃病、胁痛、心下痞痛、少腹疼痛,以及妇科血气诸病,均有良效。
中药思维导图简单版
中药思维导图简单版1.化湿药详细①广藿香(p114)⏹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②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③苍术-----厚朴(燥湿)⏹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④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消胀⏹降气平喘⑤砂仁--------豆蔻(化湿)⏹化湿开胃⏹湿脾止泻⏹理气安胎⑥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⑦草果⏹燥湿温中⏹截疟除痰2.解表药详细①发散风寒药⏹麻黄----》香薷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肉桂(136)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紫苏--------》生姜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行气安胎⏹生姜--------》紫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香薷-------》麻黄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兼表证⏹荆芥--------炒碳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碳止血⏹防风-----》润剂祛风解表→去外风胜湿止痛止痉破伤风⏹羌活---------》独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性上行,太阳引经⏹细辛------白芷----藁本-----苍耳子-------辛夷(通鼻窍)通鼻窍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少阴引经⏹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经引经(前额痛)⏹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巅顶头痛)厥阴经引经⏹苍耳子(通鼻窍)⏹辛夷(通鼻窍)②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牛蒡子--------》薄荷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解毒表里双解⏹蝉蜕------桑叶------菊花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清明清热解毒⏹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柴胡-------升麻-------葛根(升阳)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3.安神药详细①朱砂⏹镇惊安神⏹清热解毒②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③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④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⑤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⑥首乌藤⏹养血安神⏹祛风通络⑦远志⏹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⑧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4.行气药详细①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②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③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④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⑤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宽中⑥沉香⏹行气止痛⏹温胃止呕⏹纳气平喘⑦川楝子⏹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⑧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⑨佛手⏹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⑩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5.祛风湿药详细①祛风寒湿药⏹§独活-------羌活(102)祛风湿通痹止痛性下行⏹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骨鲠⏹徐长卿祛风化湿止痛止痒⏹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蕲蛇(动物类药物)祛风止痉通络(性善走)⏹木瓜(酸)祛风湿舒经活络和胃化湿②祛风湿热药⏹秦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桑枝区分是利关节③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五加皮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6.补虚药①补气药⏹人参大补阳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肾生津养血安神益智⏹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党参补脾益肺养血生津⏹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炙甘草→补脾益气→益气复脉⏹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②补阳药⏹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仙茅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锁阳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补骨脂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益智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菟丝子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沙苑子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蛤蚧补肺益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冬虫夏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紫河车温肾补精益气养血③补血药⏹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何首乌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何首乌→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④补阴药⏹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玉竹养阴润肺生津止渴⏹黄精补气养阴润肺健脾益肾⏹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女贞子滋补肝肾明目乌发⏹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燥⏹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鳖甲滋阴潜阳退热消蒸软坚散结7.化痰药详细①温化寒痰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天南星燥湿化湿祛风止痉外用散结消肿⏹白附子祛风痰定惊搐止痛解毒散结⏹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旋覆花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白前降气消痰止咳②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前胡降气化痰散风清热⏹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开因润肠通便⏹海藻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瓦楞子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礞石坠痰下气平肝镇惊8.开窍药①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络⏹消肿止痛②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③苏合香⏹开窍⏹避讳⏹止痛④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9.利水渗湿药详细①利水消肿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力》薏苡仁宁心安神⏹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泽泻--------猪苓利水渗湿泄热泄水泄热·(肾中火)化湿降脂⏹猪苓利水渗湿⏹香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②利水通淋药⏹车前子---------滑石清热利尿通淋(热淋症之要药---车前子)渗湿止泻明目祛痰⏹滑石-------(石淋之要药)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祛湿敛疮⏹木通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通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石韦------热淋,血淋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海金沙----诸淋涩痛之要药清热利湿通淋止痛③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垂盆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10.平抑肝阳药①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②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③牡蛎⏹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⑤蒺藜⏹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11.清热药详细①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气、血分热安胎,中上二焦宜⏹黄连上焦,清热燥湿湿热泄痢→痢有传染性胃热呕吐,牙痛痈肿疔疮⏹黄柏清热燥湿→下焦宜→淋证,泻痢,脚气(湿热)泻火除蒸→尤善虚火解毒疔疮⏹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带下,淋证⏹苦参燥湿止痒,杀虫,利尿⏹白鲜皮②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清胃肺热)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段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气分热,肺热咳嗽,胃火牙痛,湿疹溃疡⏹知母气分热肺热燥咳内热消渴,肠燥便秘骨蒸潮热⏹芦根(天冬花)清热泻火,三焦的热都可以清肺止咳(肺热咳嗽,肺痈)利尿除烦止呕⏹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栀子清泄三焦(心火宜)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煅)清热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夏枯草(决明子)清肝泻火散结消肿⏹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淡竹叶③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p66⏹连翘⏹穿心莲⏹大青叶(青黛)p68⏹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乳痈)⏹紫花地丁(疔疮要药)⏹野菊花⏹重楼⏹土茯苓⏹鱼腥草(肺痈)⏹大血藤(肠痈)⏹败酱草(肠痈)⏹射干(喉科要药)⏹山豆根⏹马勃⏹白头翁(清热血痢要药)⏹马齿苋⏹鸦胆子⏹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熊胆粉⏹白蔹④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p82⏹玄参⏹牡丹皮p84⏹赤芍-----白芍------牡丹皮⏹紫草⏹水牛角⑤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12.驱虫药详细①使君子⏹杀虫消积②槟榔⏹驱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③南瓜子⏹杀虫④苦楝皮⏹杀虫⏹疗鲜13.收涩药①固表止汗药⏹浮小麦益气止汗除热⏹麻黄根固表止汗②敛肺涩肠药⏹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罂粟壳敛肺涩肠止痛⏹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赤石脂涩肠止血生肌敛疮③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覆盆子益肾固经缩尿养肝明目⏹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金樱子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海螵蛸收涩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莲子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14.温里药详细①附子------干姜⏹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第一品)-----亡阳症⏹散寒止痛②干姜------生姜------炮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③肉桂--------桂枝⏹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经通脉④吴茱萸暖肝⏹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⑤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⑥丁香⏹温中降逆⏹补肾助阳⑦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⑧高良姜⏹温胃止呕⏹散寒止痛⏹15.息风止痉药⑨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⑩牛黄⏹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⑪钩藤⏹息风定痉⏹清热平肝⑫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⑬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利尿⏹平喘⑭全蝎⏹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⑮蜈蚣⏹息风止痉⏹铜锣止痛⏹攻毒散结⑯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15.消食药详细①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②六神曲⏹消食化积⏹健脾和胃③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④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⑤鸡内金⏹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16.泻下药详细①攻下药⏹大黄-----芒硝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逐淤利湿退黄⏹芒硝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番泻叶泻热行滞通便利水⏹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疗疳②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补虚⏹郁李仁润肠通便下气行水③俊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看看就好)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芫花泻水逐饮杀虫疗疮⏹牵牛子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商陆逐水消肿通利二便外用解毒散结⏹巴豆霜(毒药)俊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17.止咳平喘药①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②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③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④紫苑⏹润肺下气⏹消痰止咳⑤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⑥马兜铃⏹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止痔⑦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⑧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⑨葶苈子⏹泻肺平喘⏹行水消肿⑩白果⏹敛肺定喘⏹止带缩尿⑪矮地茶⏹化痰止咳⏹清利湿热⏹活血化瘀18.止血药详①凉血止血药⏹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苎麻根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②化淤止血药⏹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茜草凉血祛瘀止血痛经⏹蒲黄止血化痰通淋⏹花蕊石化瘀止血⏹降香化瘀止血理气止痛③收敛止血药⏹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仙鹤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紫珠叶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肿⏹棕榈收敛止血④温经止血药⏹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19.最后三章①涌吐药⏹常山涌吐痰延截疟⏹甜瓜蒂涌吐痰食祛湿退黄②攻毒杀虫止痒药⏹硫磺外用解毒杀虫疔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雄黄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补阳⏹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③拔毒化腐生肌药⏹红粉拔毒除脓去腐生肌⏹轻粉外用杀虫。
191个中医人必背方剂(内附帮助记忆的趣味口诀
191个中医人必背方剂(内附帮助记忆的趣味口诀以下的191个方剂是各位中医考生考试必背的内容,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用到!1.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2.桂枝汤:。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3.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4.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5.香苏散: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6.止嗽散: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7.桑菊饮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杏仁桔梗生甘草苇根8.银翘散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鲜苇根9.麻杏甘石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10.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甘草黄芩石膏11.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芍药甘草12.败毒散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桔梗茯苓人参甘草生姜薄荷13.参苏饮人参紫苏叶干葛橘红半夏前胡茯苓桔梗枳壳木香甘草14.加减葳蕤汤生葳蕤生葱白淡豆豉苏薄荷桔梗东白薇炙甘草红枣15.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16.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17.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18.大陷胸汤甘遂大黄芒硝19.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20.温脾汤大黄附子干姜人参芒硝当归甘草21.麻子仁丸麻子仁芍药杏仁枳实厚朴大黄22.济川煎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23.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24.黄龙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甘草25.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26.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黄枳实芍药大枣27.蒿芩清胆汤青蒿黄芩竹茹半夏茯苓枳壳陈皮碧玉散28.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29.四逆散枳实柴胡芍药炙甘草30.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31.痛泻药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32.半夏泻心汤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33.白虎汤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34.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人参35.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36.清营汤犀角生地黄麦冬元参黄连银花连翘竹叶心丹参37.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38.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39清瘟败毒饮生石膏生地犀角川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40.凉膈散川大黄芒硝甘草山栀子仁黄芩连翘竹叶薄荷41.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连翘牛蒡子薄荷僵蚕板蓝根马勃玄参升麻柴胡陈皮桔梗甘草42.防风通圣散防风剂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43.仙方活命饮金银花防风白芷赤芍生归尾天花粉贝母乳香没药皂角刺穿山甲陈皮甘草44.导赤散生地黄木通生甘草竹叶45.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46左金丸:黄连吴茱萸47.苇茎汤苇茎薏苡仁瓜瓣桃仁48.泻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粳米49.清胃散生地黄黄连当归身牡丹皮升麻50.玉女煎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51.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黄芩黄连52.白头翁汤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53.芍药汤芍药当归黄连黄芩槟榔木香甘草大黄官桂54.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55.清骨散银柴胡胡黄连地骨皮秦艽青蒿鳖甲知母甘草56.当归六黄汤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黄芪57清络饮暑热伤肺轻证。
中医特效处方
特效处方、偏方甲状腺肿瘤:夏枯草六两加水熬成药汤九碗(三天的药量),喝之前加适量红糖(这是重点中的重点,红糖是此配方的药引,没有加红糖喝了不起作用),一般一个星期见效。
另外告诉大家:桔子和萝卜同食,很容易得甲状腺肿瘤!!!祛除黄褐斑的方子,药只有四味,并且喝起来也不苦。
它的组成是:山药30克、茯苓3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在药物加600毫升水熬好,早晚服用一次就可以了。
风湿骨伤科特效药:乌梢蛇.全蝎.木瓜.葛根.白芷.枸杞子.肉桂.丁香。
研粉装入0号胶囊,一次三粒,一天三次。
可以治疗关节炎.肩周炎.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等骨伤科疾病。
效果不错,值得推广。
习惯性感冒,体虚感冒:党参15克,苏叶10克,开水冲泡,不拘时饮用。
血瘀治疗月经过期不来特效: 山楂50g,水煎冲红塘25g老中医治疗阑尾炎的简便方: 金银花100克、生地100克、紫花地丁100克。
治阑尾炎。
神效!此方煎水一日服完,连服三剂。
金银花现在太贵可以用藤100再加红藤30,败酱草30效果更好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有特效: 蜜炙款冬花10克,冲泡开水后加适量冰糖,当茶饮,每日1剂。
糖尿病特效方症状:渴而饮水不止,久病服药不效者。
药方:白芍、淮山、甘草各等份研末,每用一钱,开水送服,每天早、午、晚饭前各服一次,连续服用7日可愈。
有人患糖尿病数载,服此方已断根。
(此方是本人昨日刚从某流通处所请到的,未曾使用过,希望在确定使用前最好咨询一下有经验的中医师)武某某,男,20岁,学生。
1983年3月因手挤面部痤疮,感染化脓,治愈后留一瘢痕。
1983年8月,求诊,经用山楂粉调黄酒外敷,半月后瘢痕消失,患外皮肤光润如常。
仉雁子,33岁,患面部雀斑十余年.用生姜酊(鲜姜50克,去掉杂质洗净,待凉干后装入瓶中,然后加入白酒或50%酒精500毫升,加盖密封浸泡十五天即可)外擦治疗半个月,面部色素逐渐变浅。
继续治疗半个月后雀斑完全消退,无其它痕迹。
二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伤寒论113方(内含图片速查版)
伤寒论113方(内含图片速查版)太阳上篇计一十四方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五苓散猪苓茯苓泽泻白术肉桂桂枝加附子汤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桂枝加桂汤于桂枝汤内加桂二两桂枝人参汤桂枝人参甘草白术干姜葛根黄连黄芩汤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桂枝去芍药汤于桂枝汤去白芍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于桂枝汤内去白芍加附子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于桂枝汤内加厚朴杏仁桃仁承气汤桃仁桂枝大黄芒硝甘草抵当汤水蛭虻虫桃仁大黄附:代抵当汤桃仁归尾生地肉桂大黄玄明粉穿山甲十枣汤芫花大戟甘遂大枣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大陷胸丸大黄芒硝甘遂葶苈杏仁白蜜太阳中篇计三十五方麻黄汤麻黄杏仁桂枝甘草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加饴糖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生姜芍药甘草附子汤三味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一两新加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四味桂枝甘草汤二味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四味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五味生姜泻心汤生姜甘草人参黄连黄芩干姜〔半夏〕〔大枣〕甘草泻心汤甘草黄连干姜大枣〔黄芩〕〔半夏〕大黄黄连泻心汤二味附子泻心汤附子大黄黄连黄芩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人参干姜黄连甘草大枣赤石脂禹余粮汤二味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黄大枣枳实白芍旋复代赭石汤旋复花人参半夏甘草大枣代赭石生姜小陷胸汤黄连半夏栝蒌实柴胡桂枝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桂枝白芍甘草大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龙骨半夏人参大黄铅丹桂枝牡蛎茯苓生姜大枣炙甘草汤甘草阿胶麻仁桂枝人参生地麦冬大枣生姜清酒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甘草栀子干姜汤二味栀子生姜豉汤三味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栀子豉汤二味栀子甘草豉汤三味干姜附子汤二味抵当丸水蛭虻虫桃仁大黄共杵为丸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四味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甘草生姜大枣(白术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白术附子甘草生姜大枣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白术桂枝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杏仁生姜连轺赤小豆甘草大枣梓白皮栀子柏皮汤栀子黄柏甘草太阳下篇计一十四方大青龙汤麻黄甘草生姜大枣桂枝杏仁石膏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于桂枝汤内加麻黄石膏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于桂枝汤内去桂加茯苓白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蜀漆龙骨牡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四味甘草干姜汤二味芍药甘草汤二味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附子甘草干姜黄连汤黄连人参半夏干姜桂枝甘草大枣小青龙汤麻黄芍药半夏五味子桂枝甘草干姜细辛白虎加人参汤于白虎汤内加人参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小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阳明中篇计四方蜜煎导法一味猪胆导法一味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脾约丸麻仁杏仁芍药大黄枳实厚朴少阳篇计二方小柴胡汤柴胡人参半夏甘草黄芩生姜大枣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干姜桂枝黄芩甘草牡蛎栝蒌根合病篇计五方桂枝加葛根汤于桂枝汤内加葛根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葛根加半夏汤于葛根汤内加半夏黄芩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于黄芩汤内加半夏生姜痰病篇瓜(带)〔蒂〕散甜瓜(带)〔蒂〕赤小豆太阴篇计二方桂枝加芍药汤于桂枝汤内倍加芍药桂枝加大黄汤于桂枝汤内倍加大黄麻黄附子细辛汤三味附子汤附子茯苓人参白术白芍麻黄附子甘草汤三味吴茱萸汤吴萸人参生姜大枣白通汤葱白干姜附子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于白通汤内加人尿猪胆汁真武汤茯苓白术芍药生姜附子通脉四逆汤附子甘草干姜葱白少阴后篇计八方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黄芩鸡子黄白芍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粳米猪肤汤一味甘草汤一味桔梗汤桔梗甘草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甘草苦酒汤半夏鸡子四逆散甘草枳实白芍柴胡厥阴上篇计三方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人参桂枝附子黄柏当归〔川椒〕当归四逆汤当归细辛甘草通草白芍桂枝大枣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于前方内加吴萸、生姜厥阴中篇计二方麻黄升麻汤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天冬葳蕤石膏白术干姜白芍茯苓甘草桂枝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四味厥阴下篇计一方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过经不解计一方柴胡加芒硝汤于小柴胡汤内加芒硝差后劳复食复计四方枳实栀子豉汤枳实栀子豉牡蛎泽泻散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栝蒌根理中丸人参干姜甘草白术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半夏人参甘草麦门冬粳米阴阳易病计一方烧裈散男病用女裈,女病用男裈,烧灰文源:医品阁。
方剂学方解图表
绪言一、“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1、方剂,是在治法的指导之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方剂的组成原则配伍而成。
2、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
一、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1)治法来源于方剂;(2)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3)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2、常用的治法: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将常用治法概括为“八法”,即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体现各法的代表方剂如下:(1)汗法——解表剂(2)和法——和解剂(3)下法——泻下剂(4)消法——行气、活血祛瘀、祛湿、祛痰、消导化积、驱虫剂等(5)吐法——涌吐剂(6)清法——清热剂(7)温法——温里剂(8)补法——补益剂三、方剂的组成1、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中不可缺少。
(2)臣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①引经药;②调和药。
2、组成变化:(1)药味加减的变化(2)药量加减的变化(3)剂型更换的变化各论1解表剂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使用解表剂时应注意:①不宜久煎;②温覆;③微汗为佳;④表里同病者,或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⑤若表邪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或吐泻失水者,禁用。
1.1辛温解表麻黄汤[方解]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桂相伍,(君)桂枝——助麻黄发汗散邪,温经止痛。
有峻汗之功。
(臣)杏仁——降利肺气,合麻黄一宣一降以增平喘之力。
(佐)甘草——调和药性,缓麻、桂峻烈之性。
中医药方剂大全
中医药方剂大全(一)名称:熟乾地黄散拼音: Shú QiánD ì Huánɡ Sàn 处方:丹参(去芦头) 、防风(去芦、叉)、当归 (去卢、微炒) 、细辛(去苗)、川芎,各半两;人参、熟乾地黄 (酒洒、蒸、焙)、白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白术,各一两;续断、附子(炮、去皮、脐)、黄蓍 (去芦),各三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劳伤血气,腑脏虚损,风冷邪气乘虚客搏,肢体烦痛,头目昏重,心多惊悸,寒热盗汗,羸瘦少力,饮食不进。
用途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枣三个,擘破,煎至一盏,滤去渣,食前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快汤拼音: Kuài Tānɡ处方:甘草(炙)十八两,乾姜(炮)二斤半,粟米(炒)三十两,桔梗(炒)三斤。
制法:上炒盐一百二十钱重,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酒食所伤,胸膈不快,呕逆恶心,吞酸吐水,口淡舌涩,不思饮食,并宜服之。
用途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铁刷汤拼音: Tiě Shuā Tānɡ处方:香附子六两,桔梗一斤半,甘草一斤,乾姜半斤,肉桂(去粗皮)四两,茴香半斤,良姜、陈皮,各十二两。
制法:上除肉桂外,同炒,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胃气不和,心腹疼痛,饮酒过度,呕哕恶心,脾痛翻胃,内感风泠,肠鸣泄泻;妇人血气刺痛,并皆治之。
常服快气,不拘时候。
用途用量: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三倍汤拼音: SānB èi Tānɡ处方:草豆蔻仁二两,甘草一两,生姜、盐(炒) ,各五两。
制法:上件拌和匀,入瓷器内淹一宿,焙乾,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胸膈闷满,饮食不化,呕逆恶心,或霍乱呕吐,心腹刺痛,肠鸣泄痢,水谷不分。
用途用量:沸汤点服。
摘录:《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小理中汤拼音:XiǎoL ǐ Zhōnɡ Tānɡ处方:苍术(米泔浸、焙)五两,生姜五斤,甘草(生用)十两,盐(炒)十五两。
中医常用方剂ppt课件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 儿慢惊等。
.
23
【方解】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所致。 干姜——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君)
人参——补气健脾 (臣) 白术——健脾燥湿(佐)
炙甘草:1.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2.缓急止痛; 3.调和药性。(佐使)
【汤剂参考剂量】炙甘草3~6g 当归6~15g 茯苓 10~20g 白芍6~15g 白术10~15g 柴胡6~15g 薄荷、 生姜各3~6g
.
14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 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 弦而虚者。 【方解】 柴胡—疏肝解郁(君) 当归—养血和血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臣 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佐) 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
(2)辨证要点:感冒发热轻或不发热、流清涕。
(3)治则治法:辛温解表
.
3
(4)方药组成:荆芥穗9g 防风12g 羌活12g 独活 12g 前胡9g 川芎12g 杏仁9g 桔梗12g 甘草6g
(荆防败毒散[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减柴胡、枳壳、茯 苓,加杏仁)
【方解】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解表散寒止痛 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 桔梗——宣肺利咽 杏仁、前胡——化痰止咳 甘草——调和药性,兼能益气和中
泽泻、木通、车前子——导湿热从水道而去 佐
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
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
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
佐使
配伍特点: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
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使火降热清,湿浊得利,
特效中药方72个
特效中药方72个中药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疗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中药方是指以多种中药组合而成的药方,具有特效疗效。
本文将介绍72个特效中药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的疗效和应用。
特效中药方1:四物汤组成:当归10克,熟地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应用: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
特效中药方2:桂枝汤组成: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9克,牡丹皮9克,甘草3克。
功效:温经散寒,止血止痛。
应用:主治寒凝无痛期经、痛经、产后腹痛。
特效中药方3:逍遥散组成:茯苓15克,白术15克,陈皮10克,槟榔10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苏子10克,牡蛎10克。
功效:降逆平喘,理气止痛。
应用:主治胃脘疼痛、胸闷、腹胀。
特效中药方4:百草煎组成:山楂15克,蒲公英15克,郁金15克,决明子15克,桔梗10克,甘草5克,黄连5克,川贝母5克,浮萍5克。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应用:主治烦温不思饮食、水肿。
特效中药方5:三七煲鹿尾组成:三七1克,鹿尾血30毫升。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消肿。
应用:主治外伤后疼痛、肿胀,疼痛无碍。
特效中药方6:参芪汤组成:人参10克,黄芪10克。
功效:补气养血。
应用:主治气虚血瘀引起的面黄肌瘦、四肢无力。
特效中药方7:复方丹参片组成:丹参10克,石决明2克,鳖甲5克,山茱萸10克。
功效:活血化瘀,明目强心。
应用:主治心绞痛、视力减退。
特效中药方8:川贝牛黄清心丸组成:川贝母10克,牛黄10克,冰片5克,石菖蒲10克,丁香3克。
功效:清心安神,化痰止咳。
应用:主治心悸、健忘、多梦、咳嗽。
特效中药方9:黄芪蜜糖膏组成:黄芪30克,蜂蜜100克。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益胃。
应用:主治气虚症状,如食欲不振、倦怠乏力。
特效中药方10: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10克,山茱萸10克,山药10克,巴戟天10克,鹿茸10克,肉苁蓉10克。
功效:益肾壮阳。
应用:主治男性性功能障碍、肾虚性阳痿。
常用中药方剂100首
常用中药方剂100首整理:十八子常用中药方剂一、解表剂A、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组成】麻黄10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甘草5克。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者。
2.桂枝汤【组成】桂枝9克白芍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9克【功用】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の低热、产后或病后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
3.荆防败毒散【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10克、甘草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
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4.葱豉汤【组成】葱白(连须)5条、豆豉30克。
【功用】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B、辛凉解表剂5. 桑菊饮【组成】桑叶15克、菊花12克、薄荷5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5克、连翘10克、芦根10克。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伤风、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微发热,苔薄,脉浮者。
本方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以咳嗽为主者。
桑叶:苦、微寒。
(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
(2)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
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の头晕、视物昏花。
6.银翘散【组成】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18克、薄荷18克、荆芥穗12克、豆豉15克、桔梗18克、生甘草15克、竹叶12克,芦根15克。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微恶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
目前常用本方加减治疗风热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乙脑”、“流脑”以及腮腺炎等急性传染病初起而具有风热表证者。
中医名方135个经典处方
中医名方135个经典处方1、益气通瘀组成:太子参15克、枣仁15克、苏木15克、降香15克、丹参15克、桃仁15克、川芎5克、干草5克、石菖蒲15克。
功用:益气XXX,活血祛瘀。
组治;冠心病之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心律不齐等症。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休息二天,每个疗程20剂。
加减运用;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心火旺盛者,可加麦冬15克、莲子心2克、心悸怔忡、夜卧不安者,可加珍珠母20克、胸闷甚、舌苔厚腻者,可加法半夏12克、郁金12克、积壳10克、高血压、头晕头痛者,可加钩藤20克、白芍15克、僵蚕、夏枯草12克。
2、逐瘀调经汤组成;当归10克,赤芍10克,五灵脂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益母草15—30克,肉桂3克,[后下]功能;逐瘀通脉,化脱子宫内膜。
主治;较重的血瘀性痛经,血瘀性出血痛证,如膜样性痛经,子宫内膜脱落不全性月经过多。
使用本方必须掌握时间,行经的初期[1—2]天或行经的中期[2—3]天为适合。
加减运用;腰酸明显者,加用川断10克,杜仲10克,狗脊10克;加强温阳补肾的作用,以促子宫内膜之化解和脱落。
神疲乏力,小腹中作坠,大便偏溏者,加用白术10克,黄芪10克,煨木香5克,党参15克,以健脾益气、温运中阳,既有助于子宫内膜脱落。
腹疼剧烈,胀疼拒按者,加入延胡10克、灸乳没各6克、XXX10克,以增强化瘀止痛之力,经量过多、头昏心慌者,加入炒蒲黄6克,〈包煎〉、雪竭粉6克分吞,花蕊石15克,以增强化瘀止血的作用。
胸闷烦躁、舌苔黄腻,加入制苍术10克、炒柴胡5克、炒丹皮10克、勾藤15克,以清除肝经湿热。
若烦热口渴,大便干躁者,可加积壳10克、大黄6克〈后下〉。
3、化瘀止漏汤组成;当归20克、山楂20克、川芎10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
功能;活血化瘀、通利血脉、消积止漏。
主治;产后恶露不止、腹痛阵作,或在流产、早产之后漏下淋沥,腹痛日久不止。
加减运用;热者加黄芩、黄柏,寒者加桂枝、泡姜,脾虚气弱者加黄芩、白术,肺肾两虚者减去五灵脂与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相合。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
常用药对【威灵仙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海桐皮豨签草】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附子肉桂】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
主治命门火衰。
【附子干姜】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
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附子】5~10g;10g(先煎) 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龙骨牡蛎】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
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磁石珍珠母】各30g,先煎。
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代赭石】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全蝎蜈蚣】6只;3只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
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地龙僵蚕】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
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川芎露蜂房】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露蜂房】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
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僵蚕蝉衣】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代赭石牛膝】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陈皮青皮】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
效果较小。
【枳实厚朴】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
常用中草药的图解和用途
桂枝桂枝Guizhi[出处]《名医别录》。
[中药学名]Ramulus Cinnamomi。
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性味归经】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白芍【药名】:白芍【拼音】:BAISHAO【英文名】:White Paeony Root【处方名】:白芍、杭芍、大白芍、生白芍、炒白芍、炒杭芍、酒白芍、醋白芍、焦白芍、白芍炭等处方中写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桔梗【简介】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部,味苦、辛,性微温。
入肺经。
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
【出处】《神农本草经》【别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茹、房图、荠世纪、苦梗、苦桔梗、大药、苦菜根【功效分类】止咳药;祛痰药【相关药材】洱源土桔梗桔梗芦头【归经】归肺;胃经【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当归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酒当归活血通经。
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由于当归对妇女的经、带、胎、产各种疾病都有治疗效果,所以中医称当归为“女科之圣药”。
荆芥【功能与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
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产地】产江苏、浙江、江西,多系人工栽培。
【药材形性】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淡紫色或淡绿色,被短柔毛,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纤维状类白色,中心有白色髓,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呈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顶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内藏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中医药处方大全
中医药处方大全2015-10-07 指禅李的...展开全文中医药处方大全1 一上散【来源】兰室秘藏,李杲, 1251前【处方】雄黄(通明,手呵破者) 黑狗肾蛇床子(炒) 熟硫黄各15克寒水石18克斑蝥13个(去翅、足、毛,研碎)【主治】疥癣一丸春【来源】丹台玉案,孙文胤, 1636【处方】天麻僵蚕天花粉各10克全蝎甘草各6克象皮光乌各9克礞石朱砂狗宝各3克牛黄1.5克麝香1克【用法】上为末,元米饭为丸,如龙眼大,朱砂为衣。
每服1丸,临卧时用酒浆化下【主治】痘疹顶陷不贯者。
一甲煎【来源】温病条辨,吴鞠通, 1798【处方】生牡蛎60克(研细)【用法】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主治】温病下后伤阴,大便溏甚,一日三四次,脉仍数者。
一甲煎【方论】温病用下法后,当数日不大便,今反溏甚,是下之不得其道,有亡阴之虑。
方中牡蛎,既能存阴,又涩大便,且清在里之余热,一物而有三用,对本证极为适宜。
一扫光【来源】万病回春,龚廷贤, 1587【处方】细茶9克(口嚼烂) 水银(入茶内研)3克牙皂花椒各6克【用法】上为细末。
香油调搽。
【主治】小儿头上肥疮。
一字散【来源】杨氏家藏方,杨炎, 1178【处方】乳香(别研) 延胡索盆消(别研)各3克川芎6克雄黄9克(别研)【用法】上药为末。
每用少许,左侧头痛搐左鼻,右侧头痛搐右鼻。
【主治】偏头风,疼不可忍者。
一字散【来源】杨氏家藏方,杨炎, 1178【处方】雄黄0.3克(别研) 蝎梢7枚猪牙皂角7锭白矾(生研)3克芦荟3克【用法】上药为细末。
每用0.3 ̄0.6克,吹入鼻中,即时吐出顽涎,立愈。
【主治】喉痹气塞不通。
一阴煎【来源】景岳全书,张介宾, 1624【处方】生地黄芍药麦门冬丹参各6克熟地9克牛膝5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空腹时服。
【功用】养阴清热。
【主治】阴虚发热,吐血、衄血;或疟疾、伤寒屡汗之后,取汗既多,阴亏津伤,烦渴不止,潮热不退,脉虚者。
【加减】火盛躁烦者,加龟版胶9克;烦躁多汗不寐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吐血衄血者,加茜草炭、山萸肉。
中国名贵药材大全-煲汤药材图解
中国名贵药材⼤全-煲汤药材图解⼈参——百草之王.多年⽣草本;主根⾁质,圆柱形或纺锤形,须根细长茎单⽣,直⽴,先端渐尖,边缘有细尖锯齿浆果状核果扁球形或肾形,成熟时鲜红⾊⼤补元⽓,复脉固脱,补脾益肺,⽣津⽌渴,安神益智现在参⽥的那种⼈⼯的不怎么值钱,但是野⽣的⼗年的就要上千元。
⿅茸——雄⿅的嫩⾓没有长成硬⾻时,带茸⽑,含⾎液,是⼀种贵重的中药。
⿅茸⽤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
本品为常⽤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现市售品种类规格较多,由于原动物不同,分为花⿅茸和马⿅茸两种;由于采收⽅法不同⼜分为砍茸与锯茸⼆种。
灵芝——根据我国第⼀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有紫、⾚、青、黄、⽩、⿊六种,。
性味⽢平。
灵芝⾃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
冬⾍夏草——⼜称冬⾍草、⾍草,它是麦⾓菌科真菌冬⾍夏草,寄⽣在幼⾍蛾科昆⾍幼⾍上的⼦座及幼⾍⼫体的复合体。
冬⾍夏草是⼀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与天然⼈参、⿅茸并列为三⼤滋补品。
它药性温和,⼀年四季均可⾷⽤,⽼、少、病、弱、虚者皆宜,⽐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有更⼴泛的药⽤价值。
若是上品的话⼀根就要⼏⼗块吧。
雪莲花——除产西藏外,在我国的新疆、青海、四川、云南也有分布。
各地民间将雪莲花全草⼊药,主治雪肓、⽛痛、风湿性关节炎、阳萎、⽉经不调、红崩、⽩带等症。
印度民间还雪莲花来治疗许多慢性病患者。
如胃溃疡、痔疮、⽀⽓管炎、⼼脏病、⿐出⾎和蛇咬伤等症。
在藏医藏药上雪莲花作为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
何⾸乌——为蓼科植物何⾸乌的⼲燥块根,其藤茎称“夜交藤”。
唐⼈李翱曾写过《何⾸乌传》。
原来是⼀个⼈的名字,在《本草纲⽬》中把原来的“夜交藤”改名为“何⾸乌”。
何⾸乌据称是813年顺州南河县⼈何⽥⼉所发现,常年服⽤活到160岁。
何⾸乌具有补肝肾,益精⾎,乌须发,⽣发,强筋⾻之功效。
中医经典名方100首(图文版)
中医经典名⽅100⾸(图⽂版)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古代经典名⽅⽬录(第⼀批)编号⽅名原⽂剂型出处处⽅制法及⽤法1桃核承⽓汤《伤寒论》(汉·张仲景)“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如狂,⾎⾃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汤。
”桃仁五⼗个(去⽪尖),⼤黄四两,桂枝⼆两(去⽪),⽢草⼆两(炙),芒硝⼆两。
上五味,以⽔七升,煮取⼆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微沸下⽕,先⾷温服五合,⽇三服。
汤剂2旋覆代赭汤《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下痞鞕,噫⽓不除者,属旋覆代赭⽯汤。
”旋覆花三两,⼈参⼆两,⽣姜五两,代赭⼀两,⽢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枣⼗⼆枚(擘)。
上七味,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升,⽇三服。
汤剂3⽵叶⽯膏汤《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解后,虚羸少⽓,⽓逆欲吐,⽵叶⽯膏汤主之。
”⽵叶⼆把,⽯膏⼀⽄,半夏半升(洗),麦门冬⼀升(去⼼),⼈参⼆两,⽢草⼆两(炙),粳⽶半⽄。
上七味,以⽔⼀⽃,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煮⽶熟,汤成去⽶,温服⼀升,⽇三服。
汤剂4⿇黄汤《伤寒论》(汉·张仲景)“①太阳病,头痛发热,⾝疼腰痛,⾻节疼痛,恶风⽆汗⽽喘者,⿇黄汤主之。
②太阳病,脉浮紧,⽆汗,发热,⾝疼痛,⼋九⽇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复发汗。
服汤已,微除,其⼈发烦⽬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重故也,宜⿇黄汤。
③脉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节烦疼,可发其汗,宜⿇黄汤。
”⿇黄三两(去节),桂枝⼆两(去⽪),⽢草⼀两(炙),杏仁七⼗个(去⽪尖)。
上四味,以⽔九升,先煮⿇黄,减⼆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升半,去滓,温服汤剂⼋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5吴茱萸汤《伤寒论》(汉·张仲景)“①⾷⾕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诸药合一图
诸药合一图人参白术偏于升发生姜、干姜、苍术甘草白蔻黄连半夏偏于降偏于敛大枣蜂蜜茯苓甘遂当归、川芎、白芍、天麻麻黄桂枝柴胡细辛现在大家开始看这个图。
内经里面讲四气五味的时候呢,五行各有自己的气味。
从味的角度来讲呢,中土—--土气它的味道是甘,甜味。
左路木气它的味道是酸的,酸味.右路金气,它的味道呢,应该是———内经上讲是辛味,味辛.上焦火,火味苦。
下焦水,水呢它的味道是咸.这是从味道来讲.从气来讲呢,中焦土,它的气香,挺香的,香气.左路木气呢,它的气是臊,就是味比较大的一股,比较冲的一个味。
上焦火气,它的气味是焦,烧糊了那个味。
右路金水呢,它的味是腥味.下焦水气,它的味是腐味,腐败的腐味。
这是从气味上来讲。
那么实际上我们在给药物组织分类的时候,如果大家整体的观察,实际上所有的药物我们基本上也是按这个气味来分的。
那么如果按黄元御的一气周流来看呢,一气周流讲的是中焦土气斡旋,左路木气生发,右路金气敛降,上焦是火气,下焦是水气。
火主炎上,水主润下,一个是开散的状态,一个是收藏的状态。
中土的药物呢,上一次我已经,我们前面把中土的药物基本上讲完了.那么人的整个这个中土,中土这股气它是一股缓和之气:不寒不热,不快不慢,非常的缓和.所以呢它的代表药物就是甘草.甘草这个药呢,咱们已经讲过了,神农本草经讲呢,它是入五脏六腑,主一身之气.咱以前讲甘草说,甘草可以兼一身的土气。
那么甘草这个药呢,它这个气呀,这股气比较清透,比较缓和,比较柔和,不徐不急,这个特性跟人体本身一气周流的特性非常的吻合。
所以甘草呢就相当于代表了人体的这股土气,缓和正常的土气.这个图呢,大家可以看到图是分成五部分,中间是土气的药,上面是火气的药,左边是木气的药,右边是金气的药,下边是水气的药.每组药里面有一个红色的药,红色的药代表的就是本族—-—这一族药的一个核心药物,就是正常的一个药气的药,代表正常的人体之气的一个药物.咱从中焦开始说起.中焦这股气呢,正常状态下它就跟甘草的状态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