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超早期CT表现(体现水平的时候到了!!)

合集下载

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脑电图改变的研究

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脑电图改变的研究
t u e-a l tg he s p r e r y s a e
LIGu n li I r n a g e 。A Yu o g,W ANG u a ,e 1 Xi y n ta
De f u oo pt Ne r lgy , h eo d Ho p tlo Qih a d oCi o T eS cn s ia f n u n a t y,Hee n u n d o( 6 6 0 ,Chn bi h a g a 0 6 0 ) Qi ia
[ bt c] O jci . osu yte l t e cp a ga E G)ca g si tep t nsw t ee A sr t a bet e T td h e r n e hl rm( E v- e co o hn e ai t i cr— nh e h
b ali a c i t fe e tt e r nf r ton wih dif r n yp s, p s to nd s v rt n t e s e - a l t ge M e h d: EEG x m i o iin a e e iy i h up r e ry s a . to ea —
阴性 , 天 后 经 C MRI 实 为 脑 梗 死 的患 者 , 在 发 病 6h内 作 E G检 查 。结 果 :E G 检 查 的 异 常 数 T、 证 均 E E
率 幕 上 梗 死 组 (1 ) 显 高 于 幕 下 梗 死 组 ( 7 ) 大 脑 皮 层 梗 死 组 ( 0 ) 显 高 于 大 脑 深 部 梗 死 组 9 明 3 , 10 明
维7 1 月 , 1 鲞箜 麴 : 旦 ! 20 年 0 第 6 !型

! ! !竺
! g
! ! ! ! ! ! ! : ! :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附30例回顾性分析)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附30例回顾性分析)
1 . 2方法
组 1 患儿 因腹 痛 、呕 吐进行彩 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 ,发现肠 套叠声像 例 的同时 ,在其 套叠的病变 区内发现椭圆形 的低 回声结节 ,脐周亦 发现 多个大小不等 的低回声结节 ,超 声诊断为肠套叠 并肠系膜淋 巴结炎 ,
经空气 灌肠治疗肠 套叠 消失 ,继 续消炎治疗 1d 2 后复查彩超 ,肠系膜 淋 巴结消失。
1资料 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男性患) 3 例 ,女性患 儿2 例 ,年龄3 1 岁 ,平均6 ;本病 常 L9 1 -2 岁 继 发在 急性上呼吸道感 染或肠道炎症所 致的细菌和病 毒感染之后 ,临 床症状 为发热 、腹痛 ,部分 患儿 出现呕 吐 ,腹痛性质 不固定 ,多为 隐 痛 或痉挛性疼痛 ,疼痛部位 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 。
【 键 词】 小 儿;肠 系膜淋 巴结 炎 ;超 声 诊 断 关 中图分 类号 :R 7 . 5 23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 7— 14 (0 )0— 11 0 6 1 89 2 1 1 7 02 — 1
小儿肠系膜 淋 巴结炎是/ J, lI , 腹痛的常见病 之一 。本 文研究分析 总
3讨 论
巴结肿大程度 较重 ,声像 图表现 为形态不规则 ,边缘 欠光滑 ,较多淋 巴结呈 串珠状表 现或融合成 巨大 的分叶状包块 ,淋 巴结门消失 ,内部
回声不均匀。
彩色 多普 勒超声诊 断由于它为无创性 检查方法 ,可以反复多次地 检 查,对 淋 巴结能定量评估 ,因此超声检查可作为理想 的诊疗手段 。
4 J 肠系膜淋 巴结沿肠系膜 的动脉及其动 脉 弓分布 ,十分丰 富 , ,b
超急性期脑梗 死的早期c 表现 ( O 回顾性分析 ) T 附3例
吴大勇 陈 芎豆

大面积脑梗死首次CT征象31例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首次CT征象31例分析

发病 ≤ 6hC T等 密度 影 者 9例 , 密 度 影 者 1例 , 低 二者 比较 差 异 显 著 ( P<0 0 ) ≥ .5 ; 大面积脑梗死过早 检查 ,T C
7h 为低 密度 影 ; 密度 影 者 侧脑 室 受 压 l 均 低 l例 , 中线 移 位 5例 , 死 后 出血 3例 。 结 论 梗 不 易全 部 表 达 , 根据 病 人 症状 和体 征适 时 复查 C 才 能 确诊 。 应 T, 关 键词 : 梗 死 ; 脑 计算 机体 层 摄 影
14 C . T表 现
3 1例 病 人 均 采 用 GE高 速 智 能螺 旋 C T,
层 厚 5Fl 连 续 扫描 全 脑 。发 病 ≤ 6h C 首 次 提示 等 密 ' IB, l ' T 度影 者 9例 ( 0.0 , 密 度 影 者 1例 ( 0 o % ) 二 者 9 0 %) 低 1 .0 ,
中图 分 类号 : 72 R 4 文 献 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13 2 ( 0 2 0 —0 40 1 7 —8 6 2 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3 —2
大面 积 脑梗 死 首 次 C 征 象不 足 以说 明病 人 病 情 . T 均
2 讨 论
应进 行 2次 以 上 C T扫描 而 确 诊 … 。我 科 2 0 0 0年 1月一

表 现 为大 面 积 脑 梗 死 的 症 状 和 体 征 , 是 因 为 病 人 发 病 这
6h 内 , 有 血管 闭 塞 , 有 引 起 梗 塞 ,T则 直 接 显 示 梗 以 只 没 C
1 2h9例 , ~ 2 8 4 h5例 ,5 4 2 ~ 8h4例 , 8 h3例 。 >4
11 一般资料 .

超急性期脑梗死CT征象及诊断价值

超急性期脑梗死CT征象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质低密度征 , 表现病变 区脑实 质密度低 于对侧或周 围 脑实质 ;8 (6 3 % ) 4 例 3 . 6 出现 岛带 征 , 表现 为脑 岛、 外 囊 和屏状核灰 白质界限模糊 。
3 讨 论
1 1 一般 资料 收集 2 0 . 0 9年 6月 ~2 1 0 1年 6月我 院收治 的 12例 超急性 期脑梗 死患 者 , 3 均为 发病 6h 内行 C T检查 , 8 男 2例 , 5 女 0例 , 年龄 3 8 6~ 3岁 , 平均 (0 6 7 5 ) 。临床表现主要为 突发一侧肢 体麻 6 .5± .6 岁 木、 无论 , 言语不清 , 头晕 , 意识 不清 , 单侧 鼻唇 沟变浅 等; 除外脑 出血 、 脑干梗死 、 旧性脑梗死者 。 陈 12 方法 使 用德 国西 门子 S MA O e stn1 . O T M Sna o 6 i 层螺旋 C T扫描 仪 , z d后 处 理工 作 站 , Wi r a 软件 版 本 V 7 。患者取 仰 卧位 , 描基线 平行 于 O A一 0 扫 M线 , 行 轴位螺旋扫描 ; 电压 10k 管 电流 2 0m s 准值 管 2 V, 0 A , 15m 图像重建层厚 9nn层距 9m 对可疑区域行 . m; l , l m, 45m . m薄层重建 。发病 6h内做第 1 次扫描 , ~1 2 h 0 4 d 进行复查 。由两位 高年资的影像 医师在不知道诊 断 结果的情况下对病例 C T征象独立进行判定 。
段脑 动脉密度高于替他部 分 ;4例 ( 0 9 % ) 5 4 . 1 出现组 织 肿胀征 , 表现 为相邻脑 回增厚变平 , 脑池及 脑沟 变
作者单位 :10 0广东珠海 , 590 中山大学附属第9例 4 .0 为发病 6 h内初诊 时 明确 C T阳性征象 , 7 另 3例 ( 5 3 % ) 5 . 0 是在 回顾 分析 时于 首次 C T片上发现 阳性征象 , 说明在早期 由于 C T扫描 征象不明显 , 易发 生误 诊 、 诊 。随着病 情 的发展 较 漏 进入血管性水肿期 , 脑组织开始 明显肿胀 , 时 C 此 T征 象可明显见到组 织肿 胀征 、 大脑 中动 脉高 密度 征 、 脑 实质低 密度征 、 岛带 征等 。当病变 限 于灰质 区时 , 由 于细胞代谢旺盛 , 血敏感 , 对缺 组织 肿胀征象 明显 , 脑 回由于水肿而饱满 , 脑沟及裂 隙变窄甚 至消失 。当 致 病变位于 白质 区时 , C 则 T阳性征 象不 明显 。当同时 累及灰质 和 白质 区 时 , 由于灰 质 密 度 降低 较 白质 明 显, 两区的正常密度差减 少 , 从而呈 现灰 、 白质分 界模 糊 的岛带征 。在血管性脑水 肿期 , 持续 出现特征性 脑 实质低 密度征 ,T值 相应显 著 降低 。本组 中有 5 C 4例 ( 09 % ) 4 . 1 出现组 织 肿胀 征 ,8例 ( 6 3 % ) 4 3 . 6 出现 岛 带征 ,1 ( 10 % ) 4 例 3 .6 出现脑实质低密度征 , 与文献报 道相似 。 梗 死部位供 血血 管也 会 由于管 腔 的梗 塞 或血栓 形成 出现病变 特征 , 由于血流 阻断 , 部红 细胞 聚集 局 而呈现 高密 度征 象 , 大脑 中动 脉可 出现 高密 度征 , 几 乎与脑梗死 出现 的时 间同步 , 一征 象可 作为 C 这 T诊

超早期脑梗死CT表现特点的总结分析

超早期脑梗死CT表现特点的总结分析

【 摘
要】 目的 总结超早期脑梗死的 c 表现特点 , T 提高诊 断准确性 。方法 收集 4 例经 临床证实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 3
超早期脑梗死的 c T表现有特点 , 练掌握能够提高 熟
c 资料 , T 具体观察大脑中动脉、 局部脑组织及 侧脑室前角的变化情况 。 结果 c 显示大脑中动脉 高密度增粗征 3 例 , T 7 局部脑组织 肿胀征 3 例 , 室前角压迫征 4 例 , 9 侧脑 l 局部脑实质 密度减低征 2 。结论 例 诊断准确率 。
超 早期脑 梗死 , 是指 发生在 6h以内 的脑 梗死 。 此期 由于神 经细胞 处于 肿胀期 尚未完 全坏 死 , C 故 T 及 常规 MR检查 并无 明显异 常改 变 ,T灌 注检查 及 C
11 一般 资料 .
全部患者均排除了脑 出血并经临床治疗后证 实为脑梗死 ,发病时间少于 6 。患者存在头晕头 h 痛 , 心呕吐 , 恶 突发性 半身麻 木无力 , 偏身感 觉障 碍, 言语不清 , 伸舌偏向一侧 , 肢体肌力下降及意识
【 关键词 】 脑梗 死, 超早期; 大脑 中动脉增粗;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 中图分类号 】 84 2R 4. 【 R 1. ;73 文献标识码】 【 4 3 A 文章编号 】 096 1(080—380 10—8720 ) 04~3 6
A ayio au e o y ea uecrba frt nX nq a , an u, a n n prm n o ailg,i nn n lss nCTf trs f p rc t ee rlna ci uX u n Hn gY e H rHo ̄u . at e tfR dooyLa ig e h i o e t De o Poica T f o Mii ru eea Hopt io i sa 2 0 0C ia rvni &aC a nn op G n r l l gG l si 以Da bn hn1 7 0 ,hn g

脑梗死的CT、MRI诊断(1)

脑梗死的CT、MRI诊断(1)

31
二.脑栓塞
栓子进入血循环骤然阻塞脑动 脉系统所致的脑梗死,又称栓塞性 脑梗死,故常突然发作,开始即为 完全性中风。
脑栓塞约占脑梗死病因的 30~50%(Lee 1998)。
整理课件
32
1.CT表现
▪ 具有一般脑梗死的CT表现,常见 梗死区出血,有高密度影。
▪ 具有多部位梗死灶,但出血往往 只有1-2个病灶。
整理课件
14
出血性脑梗死
整理课件
15
1天后
出血性 脑梗死
整理课件
7天后
16
慢性期或陈旧期(15天以上)
▪ 病变区软化、囊变,1-2cm直径的 囊腔约60天形成,可有局部脑萎 缩。
整理课件
17
陈旧性脑梗死
整理课件
18
2.MRI表现
超急性期(0-6小时) ▪ 6小时以内可出现T1T2值的改变(Osbrn 1997), ▪ 4小时以内有肯定异常(Lee 1998), 甚 至 在 3 0 分 钟 内 即 可 出 现 长 T2 改 变 (Katashiyo 1999.6), ▪在T2Flair序列上可见高亮信号; ▪在DWI上可见高亮信号; ▪在PWI上可见半暗带。
▪ 临床病史及体征吻合很重要; ▪ 在基底节、丘脑、皮层区散在分布低密度
影; ▪ 病灶分布可大体区分出大脑前、中、后动
脉供养区; ▪ 基底节、丘脑区有时可见点状低密度区,
偶可呈蜂窝状; ▪ 可有脑室扩大; ▪ 可有皮层萎缩; ▪ CTA可见大血管闭塞、狭窄。可见侧枝血
管及异常血管丛
整理课件
74
▪ 3、MRI表现
▪ 加强影像监控诊断的重要性(大片 出血常导致死亡)
整理课件
26

快速识别大面积脑梗死

快速识别大面积脑梗死

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5 大征象
2)岛带消失征
岛带区(脑岛、最外囊和屏状 核)由大脑中动脉岛段供应, 对缺血最为敏感,大脑中动脉 闭塞早期可出现岛带区灰白质 界限消失。 岛带征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 性梗死的早期征象。 CT 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斑片状 低密度灶或可疑低密度灶。
右侧岛带区灰白质界限消失,左侧正常。
病例 患者CT 如图: CT 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右侧岛带消失、豆状核模糊,考虑超急性期脑梗死。
次日头颅 MRI 如下: T2WI
DWI T2WI、T1WI、FLAIR
MRI 提示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MRA
病例 患者 63 岁男性,突发不能言语伴右侧肢体无力入院。急诊 CT 如图:
与左侧比较,右侧脑实质密度减低
5)局部脑肿胀、脑沟裂变浅、 消失
多数学者认为这与细胞毒性水肿 有关,由于局部脑肿胀,可以分 别或同时出现以下征象: ➢ 基底池两侧不对称; ➢ 局部脑沟消失; ➢ 脑室受压变形(当病变位置靠
近脑室时,相邻的脑室受压)。
表现为脑室某个角或体部受压变 小、侧裂池变窄、脑沟变浅或消 失,大面积梗死时可见中线结构 稍偏移。
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5 大征象
1)动脉致密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等主干动脉某一段,由于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密度增高,以大脑中动脉 多见。而相应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密度变化不明显(梗死 24 h 内),相应大脑中动 脉供血区域脑组织密度减低、脑沟变浅(梗死 24 h 后)。
大脑中动脉区域早期脑梗死(梗死 24 h 内)的敏感征象,也是提示预后不良的征象 (梗死 24 h 后存在)。
如何早期识别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LHI)

65例早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分析

65例早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分析

65例早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分析【摘要】目的:对早期脑梗死CT影像的诊断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某医院在2015.1-2016.1期间所收治的6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在发病后的6小时以内的CT影像进行分析,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特点进行总结。

结果:在65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出现异常特征,占所有病例数的77%左右。

有58例患者明确诊断为早期脑横死,诊断敏感性为89.23%。

在所有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动脉干闭塞死亡,其余63例患者均在发病后1-2天内复查后确诊为早期脑梗死。

结论:CT影像特征改变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早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62-01缺血性脑梗死是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症,若及早诊断并加以治疗,能哦股有效的减少缺血导致的坏死脑细胞数目,改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通常情况下,脑梗死发病后6小时以内会在CT影像上表现出异常特征。

在此种情况下,为改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应当对CT影像技术进行科学化应用。

本文主要针对早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切实提高早期脑梗死诊断的可靠性,促进医学发展。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选取某医院在2015.1-2016.1期间所收治的65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范围在52-85岁之间。

患者中普遍存在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长期吸烟饮酒等。

就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部分患者属于急性起病,在短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偏瘫、双目同向凝视等症状,也由部分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和失语情况,少数患者出现不同长度的肌力下降。

1.2扫描方法在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标准规格的单层螺旋CT机以连续扫描9层左右的方式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的间隔和厚度控制在10mm左右,以保证CT扫描的准确性。

14页脑梗死的CT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14页脑梗死的CT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判断是否存在复发或进展的风险。
慢性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有助于指导康复治疗和评
03
估预后,为患者制定合适的生活和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05 脑梗死CT影像诊断的局 限性
CT影像诊断的局限性
对早期脑梗死的敏感性不足
CT在脑梗死早期可能无法清晰显示病灶,尤其 是小面积梗死。
对后循环梗死诊断的限制
后循环梗死在CT上的显示可能不清晰,易漏诊 。
晚期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在CT影像上表现为低密 度影内出现高密度影,即梗死区内出 现点状或片状出血灶。
在较晚期脑梗死,CT影像上可见脑组 织液化坏死,形成脑软化灶,局部脑 组织萎缩和脑沟增宽。
脑梗死CT影像诊断流程
初步观察
首先观察CT影像上是否有异常 密度影,如低密度或高密度影
,并注意其部位和范围。
辐射剂量问题
CT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剂量,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依赖医生经验
CT影像诊断脑梗死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判断。
鉴别诊断的困难
对于某些与脑梗死相似的疾病,如脑出血、脑肿瘤等,CT影像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通过观察亚急性期脑梗死病灶的密度变化,可以判断治疗效果
和病情进展情况。
亚急性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有助于发现并发症,如脑水肿、出
03
血转化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梗死CT影像诊断在慢性期的作用
01
慢性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可以评估梗死病灶的稳定
性和后遗症情况。
02
通过观察慢性期脑梗死病灶的形态和密度变化,可以
细致分析
对异常密度影进行细致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判 断是否为脑梗死。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张文昌,邱丹红(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龙岩364000)[摘 要]目的:通过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征像的认识提高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水平。

方法:对12例经CT复查确诊,其中1例还有MR I证实,发病在6h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征象有:病变区周围脑沟、脑池变窄或闭塞、消失;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或称为动脉致密征);灰白质分界不清(或称岛带征);病变区密度略减低;病变部位、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结论:平扫CT可发现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一些早期征像,同时CT可排除脑出血,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

[关键词]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CT[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0921121201 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是指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层支阻塞、发病6h以内的超早期脑梗死,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及病死率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在超急性期内进行溶栓治疗,因此,对脑梗死,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作出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3年至2005年临床资料完整、发病6h内进行CT检查的12例病例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收集2003年至2005年在我院急诊就诊并经随诊观察确定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12例,其中1例还有MR I证实,临床资料完整,均在发病6h内行CT扫描,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2岁~78岁,平均年龄62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偏瘫(5例)、偏身感觉障碍(3例)、剧烈头痛(2例)、头晕呕吐(5例)和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各1例)。

1.2 检查方法 用GE-syne rgy单排螺旋CT平扫,仰卧位,先常规行层厚、层距10mm扫描,再对病变部位行层厚、层距3mm或5mm薄层扫描,用窄窗宽、窄窗位技术(窗宽约35 Hu、窗位约10Hu),双侧图像对比。

脑梗塞各种影像表现PPT课件

脑梗塞各种影像表现PPT课件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等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 ,遗传、年龄、性别等因素也与脑梗 塞的发生有关。
病理
脑梗塞发生后,阻塞的血管供应的脑 组织会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导致 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脑梗塞的症状因发生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
与颅内感染的鉴别诊断
脑脓肿
脑脓肿在影像上通常显示为低密度或 等密度影,周围有水肿带和占位效应。 增强扫描时,脓肿壁有明显强化。而 脑梗塞在影像上通常显示为低密度影, 无强化表现。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在影像上通常显示为脑 膜增厚、脑池变窄或消失等表现。增 强扫描时,脑膜有明显强化。而脑梗 塞在影像上无异常表现。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与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
脑胶质瘤
脑膜瘤
脑胶质瘤通常在影像上显示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影,有时伴有囊性变或坏死。增强扫描时, 肿瘤实质部分常有明显强化。而脑梗塞在影 像上通常显示为低密度影,无强化表现。
脑膜瘤在CT上通常显示为等密度或稍高密 度影,MRI上则显示为与硬脑膜相连的肿块。 增强扫描时,肿瘤有明显强化。而脑梗塞在 增强扫描时无强化表现。
MRI扫描 MRI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脑部 结构信息,对于脑梗塞的早期诊 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DSA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可以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和 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脑梗塞的 原因和程度。
预后判断的影像学指标
梗塞面积
梗塞部位
梗塞面积是判断脑梗塞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之一,大面积梗塞通常会导致较严重的神 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的CT灌注成像表现及分期

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的CT灌注成像表现及分期

・中枢神经系统放射学・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的CT灌注成像表现及分期高培毅 林燕【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前期动态CT灌注成像分期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32例临床诊断为脑局部缺血患者作了CT灌注成像和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 TT)和最大峰值时间(time2to2peak,TTP)比值(病侧/健侧)测量。

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脑梗死前期的分期,包括Ⅰ1期:TTP延长,M TT、rCBF和rCBV正常;Ⅰ2期:TTP和M TT延长,rCBF正常,rCBV正常或轻度升高;Ⅱ1期:TTP、M TT延长以及rCBF下降,rCBV基本正常或轻度下降;Ⅱ2期:TTP、M TT延长,rCBF和rCBV下降。

结果 Ⅰ1期4例,CT灌注成像见脑局部TTP延长,M TT、rCBF和rCBV正常。

rCBF、rCBV、M TT和TTP平均比值分别为1100、1100、1100和1130。

Ⅰ2期13例,表现为脑局部TTP和M TT延长,rCBF和rCBV正常(8/13)或rCBV轻度增高(5/13)。

rCBF、rCBV、M TT和TTP平均比值分别为1100、1103、1138和1130。

Ⅱ1期8例,CT灌注成像见TTP、M TT延长以及rCBF下降,rCBV正常(3/8)或轻度下降(5/8)。

rCBF、rCBV、M TT和TTP平均比值分别为0156、0194、1149和1147。

Ⅱ2期4例,表现为脑局部区域TTP、M TT延长,rCBF和rCBV下降。

rCBF、rCBV、M TT和TTP平均比值分别为0142、0159、1157和1155。

3例CT灌注参数图未见异常区域。

结论 动态CT灌注成像可以清楚地显示脑梗死前期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可根据各种参数的比值及相互关系提供相关的脑血流动力学的功能信息。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CT表现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CT表现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 CT 表现
• CT 扫描是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神经系统 疾病检查手段,而熟练正确的认识和掌握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 CT 征象对神经科医 生和急诊科医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 义,对没有MRI等高级影像设备的基层医院 神经科医生更是意义重大。 •
• 脑组织水分每增加 1%,CT值才降低 2.5~2.6 HU,所以只在脑水肿达到一定程 度,梗死病灶才在 CT 上显示。因此,脑梗 死 24 小时内的患者,应仔细鉴别早期 CT 影像学改变。
• 可吐及右侧肢体无力 半小时
两天后
• 病例一
• 患者突发左侧偏瘫,发病后 2 小时完善头颅 CT 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箭号),同时右侧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灰白质对比度降低。 • 发病后 4h 完善 MRA 示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DWI 显示整个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高信号影。
临床病例
临床病例
• 病例二 • 患者突发左侧偏瘫,a 图为发病后 2 小时 CT 示:右侧脑室受压变形,右侧大脑中动 脉供血区皮质水肿、脑回模糊、脑沟变浅 或消失; • b 图为发病 6 天后的 CT,可见右侧脑室旁 皮层下梗死,伴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 层水肿 •
超早期脑梗死CT 征象:
1. 早期低密度:脑梗死的特征性表现,可发 生在血流阻断后细胞毒性脑水肿期,临床 伴有病变同侧 Horner 征、双眼凝视麻痹和 早期意识状态改变。
超早期脑梗死CT 征象:
• 2. 皮质、白质分界不清:由于皮层海马和 纹状体对缺血最敏感,缺血早期出现低密 度改变,使皮质与白质界面呈现模糊均一 的低密度影。 •
临床病例
临床病例
患者突发左侧偏瘫,a 图为发病 6 小时后的 CT,可见右侧胼胝体周围动脉和大脑中动 脉的一个分支供血区组织密度轻度降低、 脑沟消失、大脑镰轻度左偏;b 图为发病 3 天后的 CT 显示以上对应区域明显脑梗死表 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性,71岁,左侧肢体无力2小时,既往健康状况良好。

发病后立即查CT:
从这两张片子看,都没有很明显的病灶,但仔细看可见右侧颞顶叶片状低密度影,脑沟回模糊、皮髓分界不清,1天后复查CT:
所谓的超急性脑梗死(临床根据发病时间,目前认为为6H以内)在病理学上是脑细胞毒性水肿时期。

此时,血脑屏障完整。

在影像学上要注意有无脑局部肿胀的表现。

CT:注意双侧脑沟是否对称,双侧内囊和外囊是否清晰可见,岛叶与外囊是否可以区分。

MR:T1WI上要注意双侧脑沟是否对称,脑回是否有增粗表现。

此外还要注意血管是否异常。

图1-2为超急性期CT表现。

病变在那一边?图3-4为MR的T1WI和T2WI,你能看到局部脑肿胀么?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左侧外囊与岛叶分界不清。

图2:左侧脑沟明显变浅。

图3:左侧岛叶盖部的脑回可见增粗;图4:左侧外侧裂内的血管流空影消失。

上述表现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表现。

病理基础为细胞毒性水肿。

脑梗塞早期的CT征象:
1、动脉高密度征(致密动脉征):表现为一段动脉密度增高,CT值高于正常动脉,而低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其形成机制商不清,主要见于大脑中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其次是椎-基底动脉。

2、岛带征:脑岛灰质、白质界限模糊,呈均一的淡的密度影。

3、豆状核征:豆状核轮廓模糊,密度与脑白质一致或稍低。

4、皮质征:皮质局限性密度减低,与脑白质密度一致。

5、早期低密度改变。

6、占位效应。

以上表现多与脑动脉闭塞后引发的细胞内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有关,属非特异性表现,其中豆状核征、岛带征、皮质征及早期低密度改变是诊断早期脑梗塞的可*指征,动脉高密度征、占位效应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另外:诊断时需密切结合病史、病征。

梗塞灶的CT表现时间的早晚,除与CT分辨率和诊断水平有关外,还取决于梗塞灶的大小、部位和缺血程度等。

豆状核征:
左偏瘫1.5小时,CT平扫示右侧豆状核密度降低与白质一致
2天后复查,右侧豆状核区明显低密度影
岛带征:
左偏瘫5小时,CT平扫右侧脑岛带区灰质密度降低与白质一致
33小时后复查,脑岛带区程明显低密度影
皮质征:
偏瘫5小时,CT示右额颞皮质呈楔形密度减低与白质一致
A 71岁男性左大脑中动脉梗塞后1.5小时CT所见。

示左岛带消失。

(有尾箭头)与正常的右侧岛带对比(三角箭头)。

左豆状核似乎正常。

B CT后马上进行左颈动脉造影,示左大脑中动脉M2段栓子闭塞(有尾箭头)。

外侧豆纹动脉(三角箭头)从其起源很好的显示出来。

A 57岁女性左大脑中动脉梗塞后3小时CT所见。

示左豆状核后外侧显示欠清(箭头)。

B 左颈动脉造影示左大脑中动脉闭塞伴随豆纹动脉局部显示(箭头)。

A 60岁女性左大脑中动脉梗塞后2小时CT所见。

示左豆状核整体显示不清(箭头)。

B CT后马上进行左颈动脉造影,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起始处闭塞(箭头)。

没有豆纹动脉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