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科学《神奇的水》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科学教学设计-神奇的水_苏教版

三年级上科学教学设计-神奇的水_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神奇的水?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2.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局部。

科学知识1.知道水有毛细现象,水的外表有张力。

2.了解毛细现象、外表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引起兴趣:1.以班德瑞的乐曲?马可波罗?为背景播放水滴、露珠等相关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2.谈话:刚刚我们从片中看到了水滴、露珠,你们感受到它们的美丽与奇特了吗?你们想研究它们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

相信在今天的研究中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

3.教师边演示边谈话:〔1〕老师这里有一杯水,你们认为这杯水满了吗?解决这个问题,试一试,就有结果〔2〕老师现在给杯子里加水,请大家仔细观察。

〔教师加水,直至有水溢出,老师用纸巾把杯子边缘溢出的水擦净。

〕〔3〕我们说现在这是满满的一杯水,假设我放入一枚回形针,水会溢出来吗?我们还是试一试。

〔4〕在老师放之前你们有什么要提醒我的吗?〔学生会提醒小心翼翼。

教师操作,学生观察。

〕〔5〕这满满的一杯水里究竟能放多少枚回形针呢?〔6〕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二、发现水的外表张力〔一〕发现水的外表张力1.明确要求,合作实验谈话:在大家开始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建议:课件显示:附表格一:问题我们的猜测实验结果1、满满的一杯水里能〔〕枚。

〔〕枚。

放多少枚回形针?2、在水溢〔yī〕出前。

水的外表呈什么形状?〔可用文字或者图画来表示〕2用实物投影交流各组表格。

明确实验结果与实验方法有关。

3、就学生的图画,引出水的张力。

师生合作游戏,理解“互相拉着〞。

师:水的外表也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科学上把这种力叫做水的外表张力。

〔二〕生活中的水的外表张力学生讨论:你在生活中见到过水的外表张力吗?三、发现水的毛细现象〔一〕自主发现1.学生观察材料谈话:我们刚刚只用了一杯水和回形针,就发现了水有外表张力。

神奇的水教案

神奇的水教案

神奇的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水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2. 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相关实验现象。

3. 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重点:1. 描述和解释水的不同状态。

2. 学习并实验水的凝固和沸腾现象。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1. 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理。

2. 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1. 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和相关实验器材。

2. 准备适量的冰块和烧杯。

3. 准备烧杯和热水。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来引起学生对水重要性的关注: - 人体为什么需要喝水?- 农作物为什么需要水?- 地球为什么被称为“蓝色星球”?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 你有没有浪费水的行为?- 你知道如何使用水资源更加合理吗?理论讲解与实验演示:3. 通过图片和文字说明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理。

4. 在黑板上画出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并解释每个状态的特点。

5. 进行实验演示水的凝固和沸腾现象。

- 将一些冰块放入烧杯中,观察冰的变化。

- 用热水烧开一些水,观察水的变化。

讨论与总结:6. 学生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7. 引导学生总结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理。

水资源保护:8.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9. 要求学生在课后整理并撰写一篇关于保护水资源的短文。

纵览全文,确保没有标题相同的文字。

拓展活动:10. 学生自行寻找更多关于水资源保护的信息,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给全班。

评估与反馈:11. 以小组形式进行水资源保护方案的展示和评估。

12.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和反馈。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这一课,通过一系列关于水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一些基本性质和特点。

教材以实验为基础,注重学生的操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对水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水的一些基本用途,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但是,他们对水的其他性质和特点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水的神奇之处。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水的几种常见用途,了解水的一些基本性质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增强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的性质和特点,水的常见用途。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水的神奇之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水的神奇性质。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水的谜语,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实验一:水的溶解性。

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水能溶解许多物质。

3.实验二:水的表面张力。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水表面的分子间作用力。

4.实验三:水的过滤。

引导学生观察水的过滤过程,了解水的过滤原理。

5.讨论: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水的神奇之处,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6.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简洁明了,突出本课的重点内容,包括水的溶解性、表面张力、过滤原理等。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讨论参与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我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神奇的水苏教版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神奇的水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神奇的水》教学内容:神奇的水p31——34教学目标:科学探究方面的目标:1、会用多种感官和身边的物品认识水。

2、会用语言和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

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1、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会进行猜测并通过做实验验证。

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细心观察、比较实验现象,发现水面形状的变化,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1、在探究过程中能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愿与同学交流看法。

2、知道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中能大胆猜测,科学验证。

教学过程:毛细现象1、导入实验:毛巾吸水往上爬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命离不开水,也观察了水。

不仅水的作用很重要,它还有许多神奇的地方。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水的神奇之处。

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我把这块毛巾浸在红墨水里,水往哪个方向走,会有什么神奇的现象发生??老师让同学们预测会发生的结果,并回答出来教师做实验毛巾吸水往上爬实验,学生观察师:你发现了什么?生:水往毛巾的上面爬了师:水为什么能爬上去呢?水还能沿着其他材料爬上去吗?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寻找答案[设计意图]:引入问题。

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向学生提出问题:干毛巾,下端浸在水里,过一会儿,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是怎么回事?学生经过思考后会产生不同的答案,为了找出正确答案,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为了便于学生的观察,特意选用白毛巾,并用黑线缝一条对照线,对照线以下浸如红墨水中。

2、学生实验实验2想一想:水能上爬的材料有什么特点?师:水为什么能沿着某些材料往上爬,而有些材料不行?我们来比较刚才的几种材料,看看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师: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小组汇报学生得出结论,如:餐巾纸上有孔/洞揭示:水沿有小孔的材料往上爬(板书)师:水能沿着有小孔的材料往上爬,那其它结构的材料行不行呢?[设计意图]:通过几种不同的材料做对比实验,让学生充分了解水能沿着有什么样结构的材料往上爬。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3《神奇的水》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3《神奇的水》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3《神奇的水》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3.3《神奇的水》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特性和水的作用。

教材从生活中的水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水的性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实验操作,又有思考讨论,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究。

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水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教学活动来丰富他们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水的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水的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的特性和水的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水的表面张力、溶解等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生活中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水的来源和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性质,如表面张力、溶解等。

4.讨论交流:学生分享实验观察结果,讨论水的特性和作用。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性质,强调水的重要性。

6.拓展延伸: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谈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1.板书内容:水的特性和水的作用。

2.板书设计: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水的性质和作用。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收获和不足。

2.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神奇的水公开课教案

神奇的水公开课教案

2013年全县小学科学优质课竞赛教案设计《神奇的水》教学设计执教:合水镇坪峨小学陈丽丽【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多种感官和身边的物品认识水。

2、能用语言、文字和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

科学知识目标:1、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会进行猜测并通过做实验验证。

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细心观察,比较试验现象,发现水面形状的变化,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过程中,能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感知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教学难点】会进行恰如其分的猜测,并实验验证。

【教法与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过程。

学生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经过预测、实验、观察、汇报交流的探究过程。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纸巾、烧杯、红墨水、滴管、布条、细玻璃棒、粉笔、塑料尺、曲别针、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神奇的物体,让学生猜测是什么,揭晓谜底:一朵神奇的花。

谈话,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神奇的水。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现在,我们来做个试验,看看水往哪里流?二、探究过程(一)认识水的毛细现象:1、如果把纸巾的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

2、扩展思维:除了纸巾外,我们桌上的物体还有哪些也能使水向上“爬”呢?(1)学生猜测。

(2)学生用其它物品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

(3)汇报交流:猜测的结果、动手做的结果。

(4)教师演示:把一滴红色的水滴入粉笔上,让学生观察。

3、师生小结:科学家把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板书:水的毛细现象)4、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属于水的毛细现象呢?(二)认识水的表面张力1、谈话: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了水往高处“爬”的奇妙现象,其实水还有更多神奇的地方。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xx年9月20日3.神奇的水教学目的: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水的神奇之处。

3.会做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的试验。

4、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教学难点:认识表面张力教学用具:纸巾、红墨水、水杯、布条、卫生纸、塑料绳、橡皮筋、毛笔、宣纸、硬币、滴管、曲别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出一个谜语:有一种物体,它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液体,猜猜它是什么?对了是水。

(板书:水)如果老师在水的前面加上一个词,就成了“神奇的水”,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新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1:为什么叫神奇的水?它神奇吗?生2:水有哪些神奇之处?生3:水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看看水有哪些神奇的现象?二、新授:(一)认识毛细现象1、师:老师手中有一条纸巾,我们就先用它来发现水的特点。

如果我把纸巾的下端放入水中,纸巾会有什么变化?(生:会湿、会吸水)2、师:是吗?我得亲自来试一试,可前面我们已经发现水是没有颜色的,就算纸湿了,我们也看不清楚呀!怎么办呢?生:可以把水变成有颜色的。

3.师:真是个好办法,老师就换一杯有颜色的水,我把纸巾的下端放入水中,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思考你所看到的现象。

4.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现象?生1:纸巾湿了。

生2:纸巾变红了。

生3:纸巾一接触到水,水就被吸上来了。

生4:纸巾挨到水后变红了。

生5:水慢慢把纸巾弄湿了。

生6:水像蚂蚁一样,纸巾下端一挨到水,它就慢慢爬上来了。

生7:真好玩,我看到了会爬的水。

生8:水沿着纸往上爬。

(板书:纸巾湿了会“爬”的水)5、那么,水是不是能沿所有的物体向上爬呢?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那到底会不会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水》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水》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水》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此课程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水》的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探究科学问题和方法的能力,认识和欣赏科学成果的入门阶段。

本节课程是关于水的介绍,涉及到许多简单的化学知识,非常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描绘水存在的状态的词语,了解水的三种存在形态,进一步形成原始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水的三种存在形态:液体、固体和气体。

•掌握描绘水存在的状态的词语,如:沸腾、凝固、蒸发、溶解。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对地球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能够观察并描述水的不同状态,并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

•能够操作简单的物品,如试管、滴管等。

•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1. 教学重点•液体、固体和气体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过程。

•描绘水存在的状态的词语,如沸腾、凝固、蒸发、溶解。

•探究水的三种存在形态背后的原理。

2. 教学难点•理解液体、固体和气体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过程。

•描绘水存在的状态的词语,如沸腾、凝固、蒸发、溶解。

•理解水的三种存在形态背后的原理。

3.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通过PPT等形式,展示内容并讲解涉及的科学知识。

•操作实验: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液体、固体和气体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过程。

•小组探究: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课堂讨论:借助学生的发言,深入探究涉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思维导图:将课堂讨论的结果整理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4.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图片或视频,引入课堂内容,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知识讲解和实验操作首先,教师讲解液体、固体和气体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过程,并分别进行展示。

神奇的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神奇的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神奇的水科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神奇的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神奇的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神奇的水》,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认识。

在《观察水》一课,学生已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物理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其他性质。

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了解水的其他本领。

2.了解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三、教学准备:烧杯(红水)、纸条、布条、粉笔、塑料尺、烧杯(热水)、曲别针塑料杯(一满杯水)。

四、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本节课对水的研究,就是以学生原有认识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如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科知识的整合,强调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水,将有关说的学习置于生命之源的广阔背景下,使学生体会到联系生活的教育所带来的魅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科学课应精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因此这一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是这样安排的:1.情景导入,老师创设了一个魔术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魔术现象提出自己想知道或想研究的问题。

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科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科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探索水的神奇之处。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交流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具有溶解力、表面张力等。

2. 水的神奇现象:冰花、水中倒影、浮力等。

3. 水的环境保护: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探索水的神奇现象。

2. 难点:对水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实验、讨论、汇报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一瓶水,引发学生对水的关注,提出本课课题《神奇的水》。

3. 探索水的神奇现象:教师展示冰花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水的变化。

学生分组进行水中倒影、浮力等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讨论水的环境保护: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重要性,提出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实际行动。

6.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开展一个关于节约用水的家庭活动,并将活动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水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水的神奇现象。

2. 学生能够提出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方法,并在生活中付诸实践。

3. 学生具备观察、实验、分析、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一瓶水、实验器材(如冰块、镜子、浮力物等)。

2. 多媒体课件。

3. 学生实验记录表。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水资源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水污染的处理过程。

3. 开展水资源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科学《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科学《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科学《神奇的水》教学设计科学《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科学《神奇的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神奇的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

2、会做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的实验,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3、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的准备:教师准备:粉笔1支红水钢笔1支高锰酸钾1份盐1份糖1份沙子1份玻璃棒2根抹布1块托盘1个放大镜1个纯净的水1杯红水1杯学生准备:纯净的水24杯红水6杯高锰酸钾6份盐6份糖6份沙子6份玻璃棒12根面纸6张布条6块抹布6块托盘6个放大镜6个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又见到大家,你们喜欢水吗?我们都是响水人,对水有了哪些认识?生交流。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看来,大家对水了解的很多。

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水有许多神奇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神奇的水。

(板书:神奇的水)二、研究水的溶解实验一学生实验感受水的溶解为什么说水神奇呢?让我们从实验中来寻找答案吧!想把实验做成功吗?那可要好好看看实验要求。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观察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的变化。

2、一分钟后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3、按实验报告的要求填写观察到的现象。

自己轻声读读吧!看明白了吗?那就赶快动手实验吧!学生实验,师巡视。

生汇报。

(实物投影)实验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把高锰酸钾放入水中,颗粒不见了,水却变紫了,像这样的现象叫做溶解。

(板书:溶解)同学们,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糖、盐、沙子,把这些物质分别放入三杯水中,会溶解吗?大家猜猜看!生猜测。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神奇的水_苏教版 (12)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神奇的水_苏教版 (12)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神奇的水?【教学目标】1.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和外表张力现象以及水的毛细现象、外表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会做水的毛细现象和水的外表张力的实验,能用语言和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3、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4、知道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中能大胆猜想,科学验证。

一、导入新课板书水,提问:关于水你知道了水的哪些性质?〔生:水是一种液体,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

〕同学们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还将通过活动进一步研究水的一些有趣的现象。

二、研究会“爬〞的水1.师: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现在,我们做个实验,看水往哪里流?2.师:这杯子里面是加了些红墨水的水。

这是餐巾纸,老师在上面画了一条红色的线,现在把红色线以下的部位垂直放入水中。

大家仔细看!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实验导入新课,让学生发现水往上爬的神奇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让学生猜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猜想的过程中,学生必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识,去表达、去解释。

接着再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自验证自己猜想的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急迫想知道结果的心理,使他们学的更认真,观察的更仔细。

3.学生汇报.〔板书“爬〞〕4.师:看到这一现象,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水为什么会向上爬?哪些物体放入水中后,水会自动往上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放入水中后,水都会沿着物体上爬呢?你们可真会提问题。

确实,这些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5.根据实际经验,作出猜想。

请组长拿出记录纸。

学生汇报。

〔我认为:水在粉笔、毛巾……中会上爬,在玻璃片、铁棒……中不会上爬。

〕提问:你们为什么认为这些物体放入水中后,水能沿着他上爬呢?【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产生毛细现象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材料有孔隙,只要有孔隙,即使是外表光滑的玻璃也能使水往上爬,让学生感受水爬升的上下与孔隙的大小有关,孔隙小的爬升的高,孔隙大的爬升的低。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水》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通过一系列关于水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对水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水的性质和特点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现象来理解水的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性质,学会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水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水的性质,学会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水的性质。

2.教学难点:理解水的性质的深层含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水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水的实验,观察水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水的性质,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水的性质,深化对水的认识。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水的性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讨论交流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9神奇的水》-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9神奇的水》-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神奇的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

难点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

三、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

大家看到了什么?(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

你看到了什么?(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

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

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

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师小结: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神奇的水》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神奇的水》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神奇的水》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学生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学生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

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教学方法实验法、提问法课前准备烧杯、红色的水、薄纸巾或棉布条、盛水的容器、小物品(最好由一种材料构成的)、水、搅拌棒、玻璃棒。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二、新授(一)发现水的神奇之一——毛细现象1. 往高处“爬”。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

纸巾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预测并发表。

)让学生在实验前进行预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还可增强学生观察的目的性,使观察的效率大大增强。

学生的预测各不相同,这正是教学的最佳资源。

(2)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大家看到了什么?实验中注意捏纸巾的手尽量不要晃动。

还可以将薄纸巾用夹子固定在铁丝上,用双手托住细铁丝,观察水往上“爬”的现象。

(3)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

你看到了什么?2.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与预测的差距,就会不断思考,久而久之,预测能力会逐渐提高,探究的欲望更会越来越浓。

3.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魔术表演:变色花)变色花实验是一项有趣的活动,有条件的话可让学生选做。

4.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教师要指出只要是水通过材料的毛孔或细缝隙穿行的现象都属于毛细现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水导学案教学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水导学案教学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水》导学案教学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水》导学案教学案课题三3、神奇的水课型课不时间学习目标一、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取得对水的初步熟悉。

二、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3、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如何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重点难点一、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取得对水的初步熟悉。

二、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如何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学法指导课前准备一、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二、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学习进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引入:上节课咱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熟悉了它的大体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咱们通过动手来熟悉它的神奇。

今天咱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如何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

大家看到了什么?(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

你看到了什么?(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咱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路学习,一路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

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想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

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此刻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何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

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为何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何会鼓出来可是又不会流下来?师小结:水具有使其表面尽可能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09神奇的水》教案.doc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09神奇的水》教案.doc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神奇的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

难点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

三、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

大家看到了什么?(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

你看到了什么?(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1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

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

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

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师小结: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水
新城学校赖小艳
教学内容:
《神奇的水》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3 课,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认识。

在《观察水》一课,学生已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两种神奇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

2.了解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其他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水能够产生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注意观察与操作的细致;尊重实验过程数据的真实性。

教学准备:
1.记录单两份、实验用品硬币、墨水、滴管、烧杯、培养皿、载玻片(玻璃板)、粉笔、回行针、海绵一块。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团结”的水——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1.实验演示,揭示探究问题
谈话导入:同学们平时你看到的水是什么样的呀?
(1)猜一猜:回形针呢?(出示幻灯片回形针)你猜猜它能浮
在水面上吗?(生回答不可以)
(2)动手放一放:把发给同学们的的别针分别放入水里试一试(发现都沉在水底)
(3)教师演示:老师可以让这个回形针浮在水面上呢,请看,教师边解说边做实验:弯折其中一枚会形成成90°直角,把另一枚完好的回形针放在上面轻轻的把回形针放入水中然后轻轻(强调轻轻)的移开弯折过的回形针,看,它浮在水面上了,用另一种回形针也做一做。

(4)请几位学生们演示。

(5)哇,原本沉在水底的回形针竟然可以浮在水面上,多么神奇啊!(板书课题:神奇的水)
2.说一说: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原本沉下去的回形针浮在水的表面呢?其实呀,是“水的表面张力”(板书)同学们想不想来研究研究到底什么是“水的表面张力呢”?
3.动手实验:硬币装水
(1)教师出示一枚硬币,和一个瓶盖,请问这两个哪一个能装水呢?今天我就用硬币来装水,你们说能不能?
(2)演示用滴管给硬币滴水:胶头滴管的使用。

为了使硬币能装水,我们需要认识一种实验器具——滴管(出示图)。

特别注意:使用完的胶头滴管一定要归位。

(3)如果我在硬币上滴水,你们猜滴多少滴,水不会溢出来?大家猜测的都不同,那就让我们动手来做一做,不过首先我们得来学习一下滴管的使用方法。

(学生借助铅笔先练习滴管取水和吸水)(4)指名读实验注意事项,师强调:小组内的同学要分工合作,一位同学负责滴水,其他同学分别数数、记录及观察侧面水的形状。

(5)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巡视。

(6)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

师引导学生总结预测的结果与动手操作的结果往往相差很大,表明实际验证的重要性。

①实验器具放回托盘里。

②比较各组的实验结果,分析原因。

德育融入:因为水能积小滴成大滴(积少成多),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

③观察ppt图片:现在的每一小滴水会连成什么形状?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旁边的水滴眼看就要掉下来了,可是仍然没有掉下来,说明什么?(会团结的水)
(7)教师和学生亲情互动,让学生站得很边缘,眼看就要掉下来了,但是老师紧紧的抓住孩子的手,不让它掉下去,实际上这每一滴水都像老师一样相互紧紧的抓住小伙伴。

看来呀“小水滴们还真团结”(板书团结的水)
小结: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这里可以问:你知道为什么刚才我们直接放回形针回形针沉下去,借助经过弯折后的回形针下水就可以浮起来呢?答:直接放下去相当于有一个比较大的外力破坏了表面的张力。


4. 你见过生活中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吗?请你来给同学们说一说。

时间充足的话给看《水黾在水上游的视频》
二、认识水会往高处“爬”的现象。

1.问题:水的神奇之处还不止于“水的表面张力”,以前我们知道烟往上飘,水往低处流,你们见过水自己往上爬吗?想不想看看?
(1)展示: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

2.交流。

(水会向下流动)
3.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

(1)实验四:玻璃板、纱布、锡纸、粉笔。

观察玻璃与纱布、粉笔与锡纸表面的不同,把它们一端浸润到水中你发现了什么?(有小孔与无孔)(时间充分的话,让学生实验,每一种材料10秒
钟)
(2)实验五——水的扩散在平铺的纸巾上滴一滴墨水,你发现什么?(水能向四周扩散)
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3)理解应用:把“材料”改成具体的东西,例如,水可以沿着有孔隙的纸巾往上爬或者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①对比试验:看来,正是因为材料上有孔或缝隙,才产生了水往上爬的现象;老师现在想让大家来挑战一下,再拿出俩个载玻片,和一枚回形针你们能否利用两片玻璃板使水往上爬?(让孩子提出方案,然后再发给孩子材料)
②引导孩子发现有回形针的一边缝隙大,另一边缝隙小。

(两片玻璃板合并,中间有了缝隙,水就是沿着这条缝隙往上爬的)然后进行试验。

结论:谁可以沿着缝隙往上爬,缝隙越小爬的越高。

4.生活中“水的毛细现象”还有哪些作用?
三、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又认识了水的一些神奇特性。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知识拓展
1、课后作业
附板书设计:
神奇的水
会团结的水——水的表面张力
会爬的水——水的毛细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