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2014年版)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教学课时:二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前放配有《激情燃烧的岁月》背景音乐的课题幻灯片等待上课。
一、导入:
欣赏一组图片,请用一个两字词概括你看到内容。——生命
鲜活的生命,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生命力给我们带了的振撼,而让我们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那么短暂、脆弱、有限的生命是不是就不能打动人呢?当我面对短暂、脆弱、有限的生命时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意义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关于生命的问题,走进第18课《短文两篇》。出示课题——体裁二、教学目标
1.阅读目标:学会找哲理散文的文眼句,并通过对其的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及其主旨。(重点,涉及练习二)
2.写作目标: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写法,就一自然事物写出它给你带来的启示(难点,涉及练习一、练习三)
3.能力目标:品读、欣赏课文,能就两文风格和思想感情作点对比欣赏。(难点)4.德育目标:体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重点)
三、据意写词
1.蝉chán: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
2.零落líng luò∶不景气;衰落、散乱。本文指树木枯凋。
3.断续duàn xù: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4.收敛shōu liǎn∶收拢,合拢。
5.颤动 chàn dòng:急促而频繁地振动。
6.宽恕kuānshù:宽容饶恕。恕,饶恕。
7.淘洗 táo xǐ:洗濯zhuó。
8.卑微bēiwēi∶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9.把玩bǎ wán :拿在手中玩赏。
10.固执gù zhí:坚持己见,不肯变通。
11.杜鹃花dù juān huā:也叫映山红,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卵状椭圆形。春季开花,花冠阔漏斗形,红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12.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补:
13.聒聒guō: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14.上苍cāng:上天。
四、作家·作品
关于《蝉》注①
《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香港作家。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luán,另有笔名明川、卢颿(fān同“帆”)。祖籍广东番禺y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yì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kăi漫画选绎》及合集《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关于《贝壳》注④
《贝壳》选自《幻思——台湾席慕荣散文赏析》。作者: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行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
她写诗与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的主题,而对亲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五.整体感悟
仍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两篇短文对生命的感悟,体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1、分别标注两文的自然段。《蝉》7节;《贝壳》6节
出示:2.听读两篇短文,分别划出两文中文眼句(提示:哲理散文的文眼句是文中蕴含哲理的句子,也就是主旨句,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的句子)。
提问——出示:《蝉》5节“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追问:读两篇此句,把此句子换成自已的话,应该怎样表述?
——此句文眼句提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不管生命如何短暂,都应该积极面对,好好地生活。(记此句处)
出示追问:从文眼句我们体会到生命短暂,但却积极面对,为延续生命好好活着,这就是蝉的生命意义所在。从这个角度,体会一下《蝉》一文最后一句“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应怎样理解?
出示答: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本应是收获的季节,但对那在地下埋了十七年,苦苦等了十七年的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虽然生命短暂,但蝉执着的等待,想到这些,“我”以往对它的不敬全部消失了。(记此句处)
提问——出示:《贝壳》见4、5节“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儿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
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追问:读文眼句两篇,用自已的话说出作者的感悟。
——此文眼句用反问句直接写出了对生命的感悟: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应把自已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记练习二1)
出示追问:从文眼句,已知道生命虽然有限,但要认真做事,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以回馈生命,打动人们。这是褒扬的。但文尾说“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这句中“固执”“简单”两词却是贬义词,怎样理解?
出示答: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精致、仔细、一丝不苟来塑造执着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表面看带有贬意,实际上表达了作者执著而单纯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记在练习二2)
第二课时
六、比较赏析
前面我们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悟,下面我们对两篇短文进行一点比较赏析。
出示:1.两篇短文同为哲理散文,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用提示性的方式引导学生来完成。有关笔记记课题之上
追问:两篇短文引发对生命感悟的“蝉”“贝壳”,是大还是小?——小
出示:(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追问:两文对所借之“物”有细致的描写吗?——有。《蝉》2节()有对病蝉细致入微的描写,写出生命的脆弱;《贝壳》2节()有对贝壳花纹细仔入微的描写,写出贝壳的精致。(书间笔记)出示:(2)对于所借之“物”的描写都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追问:两文对生命的理解是积极的还消沉的呢?——积极的,《蝉》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但只要我们积极面对,好好活着,生命就有意义。《贝壳》生命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力所能及地把要做的事做得精、细、好,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有用的东西,就能回馈生命,打动人们。
出示:(3)对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2、的确,两文对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但具体的感悟是否相呢?——不同:《蝉》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但只要我们积极面对,好好活着,生命就有意义。《贝壳》生命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力所能及地把要做的事做得精、细、好,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有用的东西,就能回馈生命,打动人们。
下面我们比较一下两文的不同之处。
出示:两篇短文不同处
(1)对生命的感悟角度不同。《蝉》是从生命短暂角度,而《贝壳》则是从生命有限的角度来谈的。
追问:两文引出对生命的感悟的写法相同吗?
我们先来完成练习一
出示练习一答案: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地下十七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谈到蝉为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