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方案指导原则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ﻫ(试行)为进一步规范与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ﻫ一、二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
1.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
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得诊疗科目、ﻫ3。
从事卒中相关诊疗工作得人员4。
具备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其她医疗卫生技术资格。
ﻫ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得重症监护病房。
5、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得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ﻫ(二)组织管理。
ﻫ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与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得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
ﻫ2、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得救治小组、3。
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与安全得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ﻫ4、依据卒中有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卒中病种得救治技术规范,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并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工作流程得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继续教育及科研工作。
5、由专人负责,加强卒中患者得随访、健康宣教,加强相关诊疗信息得登记、统计与分析、ﻫ(三)建设要求。
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与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得设备、设施。
2. 急诊应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与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内得卒中急救小组,做到24小时/7天在岗、有条件得单位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
3。
卒中救治小组由具备资质得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小组成员由经过相关培训得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康复科医师,及掌握颈动脉彩超、TCD、TCCD(TCCS)、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得超声科医师,以及经过专业培训得护理4.卒中救治团队专业人员反应快速,业务团队等组成。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之欧阳学文创作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欧阳学文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
一、二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
1.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
3.从事卒中相关诊疗工作的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其他医疗卫生技术资格。
4.具备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
5.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
(二)组织管理。
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
2.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
3.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和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4.依据卒中有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卒中病种的救治技术规范,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并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继续教育及科研工作。
5.由专人负责,加强卒中患者的随访、健康宣教,加强相关诊疗信息的登记、统计与分析。
(三)建设要求。
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和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的设备、设施。
2. 急诊应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内的卒中急救小组,做到24小时/7天在岗。
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
3.卒中救治小组由具备资质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小组成员由经过相关培训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康复科医师,及掌握颈动脉彩超、TCD、TCCD(TCCS)、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超声科医师,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等组成。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的规划与设计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的规划与设计1. 引言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医疗资源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质量和效率,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的规划与设计,以期为卒中中心的建设提供专业、全面的指导。
2. 建设目标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提供对卒中患者的快速诊断、评估和治疗;- 实现对卒中患者的全流程管理,包括预防、救治、康复和随访;- 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提升医院卒中诊疗水平,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卒中中心。
3. 建设内容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设立卒中急诊绿色通道,实现对卒中患者的快速救治;- 建立卒中诊断和评估体系,包括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估等;- 设立卒中治疗病房,提供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建立卒中康复体系,包括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等;- 开展卒中预防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调理和运动指导等;- 建立卒中随访机制,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和管理。
4. 建设原则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卒中中心建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以患者为中心,注重卒中患者的救治质量和体验;- 整合院内资源,实现多学科协作,提高救治效率;- 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卒中诊疗水平;-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卒中患者的全流程管理。
5. 建设时间表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时间表如下:- 前期筹备:3个月;- 建设实施:6个月;- 试运营:3个月;- 正式运营:持续优化和提升。
6. 预期成果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预期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提升医院卒中诊疗水平,成为区域领先的卒中中心;- 培养一批专业化的卒中救治团队;- 形成一套完善的卒中救治和管理体系。
7. 总结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是提高卒中患者救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之欧阳理创编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
一、二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
1.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
3.从事卒中相关诊疗工作的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其他医疗卫生技术资格。
4.具备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
5.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
(二)组织管理。
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
2.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
3.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和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4.依据卒中有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卒中病种的救治技术规范,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并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继续教育及科研工作。
5.由专人负责,加强卒中患者的随访、健康宣教,加强相关诊疗信息的登记、统计与分析。
(三)建设要求。
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和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的设备、设施。
2. 急诊应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内的卒中急救小组,做到24小时/7天在岗。
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
3.卒中救治小组由具备资质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小组成员由经过相关培训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康复科医师,及掌握颈动脉彩超、TCD、TCCD(TCCS)、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超声科医师,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等组成。
卒中中心建设方案
卒中中心建设方案为加快推进我院卒中中心建设,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235号,以下简称《卒中中心建设指导原则》)《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6)49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脑卒中诊疗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269号)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XX省卒中中心建设方案的通知》琼卫医〔2021)24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推进卒中中心建设为抓手, 逐步健全完善我院脑卒中救治体系,提高我院脑卒中救治能力,规范脑卒中诊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争取到2022 年,建成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防治卒中中心。
二、组织架构与工作职责(一)成立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XXXX副主任委员:XX、XX委员:XXX、XX、XXX、XX、XXX、XX医疗总监:XX主任行政总监:XX协调员:XX、XX、XX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办公室主任由医务科主任兼任(-)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1.定期组织召开委员会会议,相关委员汇报卒中中心建设的进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
2.协调科室之间的工作关系,明确各个科室职责,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3.调动院内院外的资源、新技术,共同为卒中中心的发展和运行提供保障。
4.制定卒中中心的战略规划及财政预算。
5.定期审核卒中中心的有关资料,定期检查中心的运行状况,督查各部门进行改进。
6.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定期对相关工作进行评估并改进不足。
(三)主任委员职责主持卒中中心委员会的建设和重大决策,协调医院所有资源保证卒中中心正常有效运行。
(四)卒中中心委员会职责1.协调卒中中心相关科室和人员,建立协同联动机制。
2.组织制定脑卒中救治预案和工作协调机制。
最新《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最新《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最新《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指导原则》对二级、三级医院卒中中心的基本条件、组织管理、人员配置、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等提出了要求,并梳理了主要诊疗流程和质控指标。
一、背景情况脑卒中是严重的脑血管系统疾病。
根据抽样调查,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据专家介绍,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同时,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给患者家庭带来较大经济负担。
为提高脑卒中诊疗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单病种、多学科”的卒中诊疗模式,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制定了《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二、起草过程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起草了《指导原则》初稿,并报送国家卫生计生委。
我委征求了有关学协会、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意见,组织专家进行了研讨论证,对《指导原则》进行了修改完善。
三、主要内容《指导原则》按照医院等级提出了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卒中中心的`基本条件、组织管理、人员配置、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以及日常诊疗工作等方面的要求,并疏理了主要诊疗流程和质控指标。
四、有关要求《指导原则》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时参考使用。
要求各地重视卒中救治管理工作,一是要优化卒中诊疗资源配置,满足当地诊疗需求;二是要推动卒中疾病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健全卒中分级诊疗、分阶段康复的服务体系;三是要求各地加大对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指导与监督力度,完善医院卒中中心管理制度规范和工作流程,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要指导脑卒中防治专家组对各地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相关工作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
《指导原则》明确,三级医院卒中中心要开设脑血管病诊疗病区和卒中专科门诊,设置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或开设10张以上重症监护床位。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系统指导原则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
一、二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
1.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
3.从事卒中相关诊疗工作的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其他医疗卫生技术资格。
4.具备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
5.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
(二)组织管理。
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
2.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
3.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和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4.依据卒中有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卒中病种的救治技术规范,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并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继续教育及科研工作。
5.由专人负责,加强卒中患者的随访、健康宣教,加强相关诊疗信息的登记、统计与分析。
(三)建设要求。
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和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的设备、设施。
2. 急诊应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内的卒中急救小组,做到24小时/7天在岗。
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
3.卒中救治小组由具备资质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小组成员由经过相关培训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康复科医师,及掌握颈动脉彩超、TCD、TCCD(TCCS)、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超声科医师,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等组成。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和管理指导原则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为进一步规和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
一、二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
1.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设置神经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
3.从事卒中相关诊疗工作的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其他医疗卫生技术资格。
4.具备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
5.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
(二)组织管理。
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
2.成立以神经科、神经外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
3.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和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4.依据卒中有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及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卒中病种的救治技术规,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并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继续教育及科研工作。
5.由专人负责,加强卒中患者的随访、健康宣教,加强相关诊疗信息的登记、统计与分析。
(三)建设要求。
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和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的设备、设施。
2. 急诊应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的卒中急救小组,做到24小时/7天在岗。
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
3.卒中救治小组由具备资质的神经科或神经外科医师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小组成员由经过相关培训的神经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康复科医师,及掌握颈动脉彩超、TCD、 TCCD(TCCS)、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超声科医师,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等组成。
4.卒中救治团队专业人员反应快速,业务熟练,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诊断、评估、救治及转运上级卒中中心等,为争取急救时间窗提供规、快速的诊疗服务。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之欧阳引擎创编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欧阳引擎(2021.01.01)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
一、二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
1.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
3.从事卒中相关诊疗工作的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其他医疗卫生技术资格。
4.具备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
5.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
(二)组织管理。
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
2.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
3.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和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4.依据卒中有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卒中病种的救治技术规范,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并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继续教育及科研工作。
5.由专人负责,加强卒中患者的随访、健康宣教,加强相关诊疗信息的登记、统计与分析。
(三)建设要求。
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和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的设备、设施。
2. 急诊应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内的卒中急救小组,做到24小时/7天在岗。
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
3.卒中救治小组由具备资质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小组成员由经过相关培训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康复科医师,及掌握颈动脉彩超、TCD、TCCD(TCCS)、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超声科医师,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等组成。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方案(试行)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方案(试行)为了规范卒中病人的诊治流程,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疾病的能力,减少误诊、漏诊以及改善临床预后的目的,结合医院专科发展规划和卒中中心认证工作,以《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卒中防治中心现场评估指标(试行)》认证标准为依据,以AIS疾病为主的卒中中心建设为基础,促进以卒中症状为单位的临床路径诊疗行为规范化。
特制定卒中中心建设推进方案。
一、指导思想医院通过卒中中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等以急性卒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
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对卒中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评估和诊疗,显著降低卒中确诊时间、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二、建设目标到202*年底通过河北省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卒中防治中心认证。
三、组织管理(一)成立***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具体人员组成及职责如下:主任委员: *** 院长副主任委员:*** 轮值主席兼普外科主任委员:*** 副院长兼泌尿外科主任*** 副院长兼眼科主任*** 内科主任*** 急诊科主任*** 内科副主任*** 内科副主任*** 医务科主任*** 质控办(院感科)主任*** 检验科(血库)负责人*** B超室主任*** 放射科行政副主任*** 康复科负责人*** 护理部主任*** 总务科主任*** 财务科(医保办)主任*** 信息科负责人委员会职责如下:1.制定卒中中心建设及申报方案和管理办法。
2.设立专项资金,纳入医院预算。
3.制定急性卒中救治流程,并监督实施。
4.制定培训方案、计划,并监督实施。
5.定期评估建设效果,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方案指导原则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
一、二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
1.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
3.从事卒中相关诊疗工作的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其他医疗卫生技术资格。
4.具备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
5.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
(二)组织管理。
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
2.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
3.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和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4.依据卒中有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卒中病种的救治技术规范,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并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继续教育及科研工作。
5.由专人负责,加强卒中患者的随访、健康宣教,加强相关诊疗信息的登记、统计与分析。
(三)建设要求。
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和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的设备、设施。
2. 急诊应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内的卒中急救小组,做到24小时/7天在岗。
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
3.卒中救治小组由具备资质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小组成员由经过相关培训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康复科医师,及掌握颈动脉彩超、TCD、 TCCD(TCCS)、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超声科医师,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等组成。
卒中中心建设管理指导原则发布
论著·管理实践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临床见习是一个不断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映射到实践过程,然后再从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以丰富理论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临床实践过程中,是所有教学管理者及带教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普外科,患者的病情通常有较急较重等特点,使得学生在患者术前难以见到典型的体征,并且患者的就诊时间无规律[2]。
如何使普外科实习学生能够有效地临床见习,能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达到“以学为主,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地适应临床环境,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院采用“患者入课堂”PHS 共赢循证教学新模式并实践,实现患方、临床教师(医护)和学生三方的共赢,将课堂作为三方的交流纽带。
传统的诊疗中患者处于被动、从属和“不获利”的心理劣势地位,医患之间存在“正常人-患者”以及医生高高在上的心理落差,故容易导致彼此的误解。
PHS 有助于破解这一困境。
首先,PHS 共赢理念带来了参与者心态的积极改变,医学生认识到患者有对疾病的深刻体会,可以提供准确和生动的疾病信息,对学生掌握疾病的诊疗有极大帮助,从而以更平和的心态学习和提供服务。
对患者而言,医学生对学习有极大的热情,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提供给患者更多专业知识、心理支持等及回归社会后的保健知识。
在新模式的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患者,并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沟通交流,不仅能够使患者将课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通过与患者的接触沟通,能够锻炼他们处理医患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医患沟通技巧。
此外,通过课堂这一平台,教师面对学生对患者进行查体及询问病史等教学,无疑查体会更加详细,询问病史也会更加认真,并且会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与该患者交流,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3]。
本研究发现,在学生专业知识小测试成绩方面,传统教学组与试验组在客观题、案例分析题及总成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案例分析题上差异更明显,提示学生通过PHS 学习更能灵活应用知识,学以致用,能够融会贯通知识,取得好成绩。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之欧阳音创编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
一、二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
1.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
3.从事卒中相关诊疗工作的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其他医疗卫生技术资格。
4.具备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
5.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
(二)组织管理。
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
2.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
3.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和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4.依据卒中有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卒中病种的救治技术规范,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并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继续教育及科研工作。
5.由专人负责,加强卒中患者的随访、健康宣教,加强相关诊疗信息的登记、统计与分析。
(三)建设要求。
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和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的设备、设施。
2. 急诊应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内的卒中急救小组,做到24小时/7天在岗。
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
3.卒中救治小组由具备资质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小组成员由经过相关培训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康复科医师,及掌握颈动脉彩超、TCD、TCCD (TCCS)、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超声科医师,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等组成。
1.05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管理及质控指导方案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管理及质控指导方案(一)基本条件。
1.三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介入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
3.开设符合设置标准的脑血管病诊疗病区。
4.设置符合标准的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或床位,开设床位10张以上。
5.开设卒中专科门诊,能够开展规范的卒中筛查、高危人群干预及随诊。
6.开设卒中康复门诊或病房,或与有关康复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7.建立脑卒中健康宣教、专业技术培训及卒中中心工作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体系。
8.卒中中心要按照病历书写管理有关规定,并结合专科特点,开展病历信息化建设;建立专人负责的卒中诊疗数据、随访数据等信息统计、分析系统,以规范卒中诊疗,加强临床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二)组织管理。
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
2.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
设立脑血管病急诊窗口,保证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畅通。
3.按照卒中相关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各类卒中病种救治预案和工作流程。
4.建立卒中住院登记及随访登记数据库,建立专人负责的卒中病例管理、随访管理的相关制度。
5.设置专人负责的卒中健康宣教、继续教育、科研工作小组。
(三)建设要求。
1.设置脑血管病急诊绿色通道,建立急诊值班(24小时/7天)制度。
脑血管病急诊值班负责人应由经过卒中专业培训的具备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担任。
2.配置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3.具有卒中单元多学科协作小组,能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支持、功能锻炼及综合物理治疗等。
4.建立脑卒中急症患者诊疗“绿色通道”,整合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组成卒中急性期溶栓、血管内治疗及外科手术专业小组;与本地区急救中心及有关医疗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对于转诊至本中心的脑血管病急诊患者及时接收、有效处置。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一、引言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质量和效率,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的详细指南,以帮助医院相关专业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目标1. 提高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率。
2. 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3. 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残疾率。
4. 提升医院卒中诊疗水平,打造区域卒中防治中心。
三、医院卒中中心组织架构1. 卒中中心领导小组:负责卒中中心建设的整体规划、协调和监督。
2. 卒中中心医疗团队: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康复科等相关专业的医生。
3. 卒中中心护理团队:负责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
4. 卒中中心技术支持团队:负责卒中中心的设备维护、数据管理等技术支持工作。
四、医院卒中中心建设内容1. 硬件设施:配备先进的卒中诊断和治疗设备,如磁共振、DSA、CT等。
2. 软件设施:建立完善的卒中诊疗流程、救治指南和质量控制体系。
3. 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卒中救治人才。
4. 信息化建设:建立卒中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共享和远程会诊。
五、医院卒中中心管理要点1. 制定并落实卒中中心各项制度、流程和指南。
2. 定期对卒中中心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水平。
3. 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卒中患者救治质量。
4. 开展卒中筛查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卒中的认识。
5. 建立患者随访制度,关注患者康复情况。
六、持续改进与评估1. 定期对卒中中心工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 引入第三方评估,客观评价卒中中心的建设成果。
3.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卒中中心的组织架构、管理方式和救治流程。
4. 鼓励卒中中心人员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借鉴先进经验。
七、总结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中国卒中中心建设管理与指导原则2023版
我国卒中中心建设管理与指导原则2023版一、引言我国卒中中心建设管理与指导原则2023版是卒中医学领域的重要指导文件,旨在规范和提升我国卒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对我国卒中中心建设管理与指导原则2023版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重要性以及对我国卒中医疗事业的影响。
二、我国卒中中心建设管理与指导原则2023版的重要性我国是卒中高发国家,卒中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卒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对于提升卒中治疗水平和降低卒中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卒中中心建设管理与指导原则2023版的出台,为卒中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卒中中心可以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更加规范化和高效的医疗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三、我国卒中中心建设管理与指导原则2023版的主要内容我国卒中中心建设管理与指导原则2023版包括卒中中心的建设标准、管理要求、医疗质量控制、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建设标准涵盖了设施硬件、技术设备、急救能力等方面,管理要求包括了卒中中心的组织架构、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医疗质量控制涉及了卒中中心的诊疗质量、不良事件报告、医患沟通等内容,人员配置包括了卒中中心的医护人员配备、继续教育等方面。
这些内容全面覆盖了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方方面面,为卒中中心的规范化运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对我国卒中中心建设管理与指导原则2023版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我国卒中中心建设管理与指导原则2023版的出台对于提升我国卒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指导原则的推行将有助于整合卒中医疗资源、提升卒中诊疗水平、推动卒中医疗模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满足卒中患者的治疗需求。
这一指导原则的出台也将促进卒中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卒中医疗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总结与回顾我国卒中中心建设管理与指导原则2023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卒中医疗事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
一、二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
1.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
3.从事卒中相关诊疗工作的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其他医疗卫生技术资格。
4.具备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
5.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
(二)组织管理。
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
2.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
3.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和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4.依据卒中有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卒中病种的救治技术规范,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并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继续教育及科研工作。
5.由专人负责,加强卒中患者的随访、健康宣教,加强相关诊疗信息的登记、统计与分析。
(三)建设要求。
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和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的设备、设施。
2. 急诊应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内的卒中急救小组,做到24小时/7天在岗。
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
3.卒中救治小组由具备资质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小组成员由经过相关培训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康复科医师,及掌握颈动脉彩超、TCD、 TCCD(TCCS)、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超声科医师,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等组成。
4.卒中救治团队专业人员反应快速,业务熟练,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诊断、评估、救治及转运上级卒中中心等,为争取急救时间窗提供规范、快速的诊疗服务。
5.建立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和协作关系,建立与院外急救体系对接和接受上级医院会诊、远程卒中救治及患者转诊的机制和制度。
6.建立符合标准的卒中病例信息登记、统计分析、随访系统及数据库。
(四)工作要求。
1.实施卒中急性期规范化救治,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效率,对于确诊的急性卒中患者,及时接诊评估、完善相关检查并开展救治。
2.按照适应证选择溶栓等治疗。
3.执行规范化的卒中一、二级预防。
4.开展早期卒中康复治疗。
5.能够开展脑卒中基本病因学及常见相关危险因素检查。
6.保证全天候开展心电图、胸片检查。
7.保证全天候开展颅脑CT平扫。
8.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卒中量表进行评估。
9.对卒中患者采取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常见并发症的必要措施。
10.对卒中患者常规进行液体和营养状况评估,不能正常进食但胃肠条件允许的患者能够早期进行鼻饲,并进行有效监测。
11.门诊医生能积极倡导并推广卒中防控5项简易措施:规范干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卒中危险因素;进行体力活动及常规锻炼;健康饮食,避免肥胖;戒烟限酒;掌握识别卒中预警症状和应对方法,定期体检。
12.制定社区卒中健康教育与预防计划,开展本区域内的群众健康宣教工作。
组织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卒中防治培训工作。
二、三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
1.三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介入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
3.开设符合设置标准的脑血管病诊疗病区。
4.设置符合标准的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或床位,开设床位10张以上。
5.开设卒中专科门诊,能够开展规范的卒中筛查、高危人群干预及随诊。
6.开设卒中康复门诊或病房,或与有关康复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7.建立脑卒中健康宣教、专业技术培训及卒中中心工作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体系。
8.卒中中心要按照病历书写管理有关规定,并结合专科特点,开展病历信息化建设;建立专人负责的卒中诊疗数据、随访数据等信息统计、分析系统,以规范卒中诊疗,加强临床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二)组织管理。
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
2.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
设立脑血管病急诊窗口,保证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畅通。
3.按照卒中相关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各类卒中病种救治预案和工作流程。
4.建立卒中住院登记及随访登记数据库,建立专人负责的卒中病例管理、随访管理的相关制度。
5.设置专人负责的卒中健康宣教、继续教育、科研工作小组。
(三)建设要求。
1.设置脑血管病急诊绿色通道,建立急诊值班(24小时/7天)制度。
脑血管病急诊值班负责人应由经过卒中专业培训的具备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担任。
2.配置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3.具有卒中单元多学科协作小组,能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支持、功能锻炼及综合物理治疗等。
4.建立脑卒中急症患者诊疗“绿色通道”,整合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组成卒中急性期溶栓、血管内治疗及外科手术专业小组;与本地区急救中心及有关医疗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对于转诊至本中心的脑血管病急诊患者及时接收、有效处置。
5.能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引流术、动脉瘤夹闭手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动静脉畸形手术及血管内治疗等。
6.具备开展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条件和技术能力,包括: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语言疗法、认知及心理疗法等技术项目及治疗设备。
具备营养障碍管理医师。
7.建立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及双向转诊制度;能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8.根据脑卒中相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本中心脑卒中诊疗流程,并定期审核及修订。
(四)服务要求。
1.规范卒中诊疗,提高符合适应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率,降低症状性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2.康复医学科早期介入,及时对患者进行基本功能评定,尽早开始康复治疗。
3.能够24小时提供医学影像检查诊断服务,对卒中患者实施CT或MRI优先检查;可开展CT和MRI的灌注成像、血管成像等检查。
4.能够进行全脑血管造影(24小时/7天)和血管功能评估。
5.能够采用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和介入治疗科等专科技术手段治疗或预防各种类型卒中: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管畸形、动脉瘤等。
6.能够向各级医院双向转诊患者及提供远程会诊,实现卒中信息数据网络直报。
附录: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附录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一、主要诊疗流程1.接诊诊疗服务1.1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命体征评估;1.2实施头部影像学检查、血生化等辅助检查;1.3相应时间窗内应用r-tPA或尿激酶;知情告知;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介入、开颅手术等治疗。
2.入院后诊疗2.1抗血小板治疗;2.2预防深静脉血栓(DVT);2.3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2.4早期康复评估及治疗;2.5早期营养支持治疗;2.6早期吞咽功能评价;2.7健康宣教(戒烟等)。
2.8血压评估与管理;2.9血糖评估与管理;2.10血脂评估与管理;2.11血管功能评估。
3.出院前诊疗3.1出院时抗栓治疗;3.2出院时卒中合并症患者的相应用药;3.3膳食平衡原则及个体化康复指导;3.4卒中危险因素控制,卒中发作预警,用药依从性等宣教;3.5出院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估。
4.出院后随访二、主要质控指标1.卒中患者抵达急诊接受NIHSS评分的比例。
2.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患者的比例。
3.在抵达医院60分钟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患者的比例。
4.在发病6h内到达医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从到达急诊至开始做多模式头颅CT/CTA或MRI/MRA的时间。
完成头颅CT<25分钟的比例;5.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从入院到开始血管内治疗的时间。
6.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36h内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患者比例。
7.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接受血管内治疗的36h内发生明显颅内出血的患者比例。
8.对接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治疗后90天mRS记录的患者比例。
9.诊断性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术后24小时内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
10.接受CEA或CAS治疗的患者在30天内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
11.SAH、ICH、AVM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率。
12.48小时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SAH患者从就诊到行动脉瘤夹闭或介入术治疗的平均时间。
13.AVM导致的卒中患者在30天内行外科或血管内治疗的比例。
14.卒中患者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的比例及死亡率。
15.卒中患者行脑室外引流的比例及死亡率。
16.与华法林治疗相关的颅内出血率;INR升高(INR>1.4)患者从入院到给予促凝血治疗后INR达标的平均时间。
17.各类型卒中,颅内外动脉狭窄,SAH或TIA患者入组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的比例。
英文注释:TCD Transcranial Doppler经颅多普勒。
一维多普勒超声,用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
TCCD Transcranial Color CodedDoppler/TCCS Transcranial Color Coded Sonography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二维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用于颅内动脉血流成像及血流动力学检测。
TCCD与TCCS为相同的检查技术不同的英文缩写表达。
CT 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
CTA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血管造影。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
MRA Magnetic Resonance Agiography磁共振血管造影。
MRS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磁共振波谱分析。
NIHSS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卒中量表”)。
r-tPA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用于急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