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高血压的麻醉处理

合集下载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ppt课件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ppt课件
选择项目:对怀疑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需要可以分别 选择以下检查:血浆肾素活性、血和尿醛固酮、血和尿皮质 醇、血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血和尿 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或MRI、睡眠呼 吸监测等。对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脑功能、 心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靶器官损害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Sokolow-Lyon>38mm或Cornell >2440mm.ms; 超声心动图LVMI:男≥125g/m2,女≥120g/m2
颈动脉超声IMT ≥0.9mm或颈动脉粥样斑块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 踝/臂血压指数<0.9 eGFR降低( eGFR < 60ml·min-1·1.73m2)

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其他危险因素 ≥3个其他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
中危 高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临床并发症或糖尿病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1-3级)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糖耐量受损(餐后2h血糖7.8-11.0mmol/L)和(或)空腹血
科室间密切配合 达到良好的血压控制 防止发生出血、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急性心
力衰竭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治疗目的是保护靶器官功能。 降压目标取决于手术前患者血压情况,一般
应降至基线的10%;易出血或严重心力衰竭 患者可以降至更低。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术前
监测血压。 完善相关检查。 良好的血压控制:﹙1﹚如高血压由疼痛、紧张焦虑所引起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基本项目: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含尿沉渣镜检)、血脂 全套(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 白)、电解质、肾功能(含尿酸)、心电图。

围手术期处理【精选文档】

围手术期处理【精选文档】

围手术期处理一、合并症的围手术期处理1.心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危患者,术前完善心脏彩超,心梗6月内不建议择期手术,心力衰竭患者,最好在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在实施手术。

术前继续口服降压药物至术前,检测血压,控制血压在160/100mmHg以内。

术前1周停用利血平等长效降压药,房颤伴心率〉100者,术前应用心房纤颤伴心率增快(100次/分以上)者,术前应用毛花苷C或口服普萘洛尔,尽可能使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冠心病出现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以下)者,术前可皮下注射阿托品0。

5~1mg增加心率。

2.脑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近期有脑卒中病史者,择期手术推迟2周-6周。

3.肺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危患者,术前完善肺功能检查,术前戒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择期手术推迟至治愈后1-2周,急诊手术,可加用抗生素,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喘气发作者,择期手术应推迟。

4.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7天停用阿司匹林,术前2—3天停用非甾体抗炎药,术前10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血小板小于5×109 ,需要输注血小板,使血小板达到7。

5以上,脾亢所致者不建议输注。

易栓患者术后需应用抗凝药物,间断气袋加压下肢。

5.肝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6.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药物选择,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

7.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停服2—3天停服长效降压药如氯磺丙脲,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至术日晨,术后禁食病人以静脉输注葡萄糖加胰岛素维持正常糖代谢,维持血糖轻度升高(5。

6-11.2mmol/L,尿糖+~++),如应用降血糖药或长效胰岛素,均应改用短效胰岛素,可皮下注射,4~6小时一次。

8.营养不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轻34-28 中27-21 重〈21)白蛋白低于30g/l,需应用肠内或肠外营养()。

9.妊娠期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围术期高血压患者麻醉专家共识

围术期高血压患者麻醉专家共识

围术期高血压患者麻醉专家共识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疾病,患者数量众多。

然而,围绕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的麻醉管理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争议。

为了提供更准确、规范和安全的麻醉管理指导,专家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并形成了围术期高血压患者麻醉专家共识。

一、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特点对围绕高血压患者进行麻醉管理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这类患者的特点。

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如左心室肥厚、心脏功能减退等。

此外,高血压还伴随着其他相关疾病的风险增加,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因此,在麻醉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并加以适当处理。

二、围术期高血压患者麻醉治疗的基本原则1. 术前评估和准备在进行围手术期麻醉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这包括完整的病史记录、身体检查、血液检测以及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和并发症,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药物选择和剂量控制在给围术期高血压患者进行麻醉药物治疗时,应尽量选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的药物,并注意避免剂量过大引起血压波动。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异丙酚等。

此外,还需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 液体管理和血压控制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的液体管理和血压控制是关键环节。

合理的液体管理既要满足术中和术后的需要,又要避免血容量过负荷或不足的情况出现。

在血压控制方面,应尽量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过低或过高的血压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4. 多学科团队合作围绕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的麻醉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需要麻醉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等专家共同参与,制定全面且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术后的恢复。

三、围术期高血压患者麻醉管理的个体化策略每个高血压患者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在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的麻醉管理中,个体化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这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麻醉药物选择、剂量控制、血压控制以及液体管理等。

围手术期高血压护理

围手术期高血压护理
影像学检查
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评估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状况 。
术前降压药物调整策略
术前降压药物的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等。
术前降压药物的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时间安排,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时间,以确保手术 安全。
患者教育与心理干预
02
术前评估与准备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高血压病史,包括高血 压分级、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合 并症情况。
体格检查
测量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心、肺、肾功能状况。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以评估患者肝肾功能、 电解质平衡及凝血功能等。
活动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 坐起、站立、行走等康复 锻炼,逐渐增加活动量和 活动范围。
活动安全保障
在活动期间,加强患者安 全监护,防止跌倒、坠床 等意外事件发生。
营养支持方案制定
营养评估
01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饮食需求,了解营养摄入对患者康复的
影响。
营养计划制定
02
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饮食种
容量平衡维护
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 等指标评估容量状态;根据出入量 调整输液速度和量;注意预防肺水 肿和组织水肿等并发症。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
高血压危象预防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高血压病史及用 药情况;术中避免刺激因素,如疼 痛、焦虑等;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 控制血压。
低血压预防
术前评估患者心功能及血容量状态 ;术中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大量失 血或液体丢失;必要时使用升压药 物或输血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注意事项
• 患者有烦躁、抽搐、则给予镇静剂等
感谢聆听
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 肾脏表现:晚期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高血压急症
并伴发进行性的心、脑、肾靶器官功能不全 的表现。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急性 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伴肺水肿、不稳定
型心绞痛、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急症
血压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天内)急剧升高 (>180/120mmHg),患者出现剧烈头痛、
•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危险因素和病史
I.无其他危险因素
II.1~2个危险因素
III.≥3个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或
糖尿病 IV.并存临床情况
1级 收缩压140~159
舒张压90~99 低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2级 160~179 100~109
中危 中危
高危
术后护理
继续进行血压、脉搏、心电图监测,维持血压相对 稳定,警惕高血压危象和左心衰的发生 使用多种方法、完善止痛,防止血压骤升
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
非药物治疗
限制钠摄入 运动
减轻体重
戒烟 减轻精神压力
降压药物的选择
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伴有左心室肥厚者
选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剂),其次为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 剂
恶心、心悸、出汗、视物模糊等征象
高血压亚急诊
血压严重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病分类及危险分层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围手术期高血压

围手术期高血压
低血压。
睡眠质量改善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降 低血压。
联合治疗策略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 和非药物治疗的联合应用。
在药物治疗方面,可采用多种 药物的联合应用,以达到更好 的降压效果。
在非药物治疗方面,可采用多 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如生活方 式干预、心理干预、睡眠质量 改善等。
脑出血
长期高血压或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导致 脑出血,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 碍等症状。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01
肾功能不全
围手术期高血压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
状。
02
视网膜脱落
长期高血压或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表现为视力下降、视
野缺损等症状。
03
处理措施
对于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降压措施,控制血压在正常范
发病机制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较为 复杂,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如疼 痛、情绪紧张、麻醉方式、手术 刺激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但也可能无任 何症状。
诊断标准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通常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收缩压≥140mmHg和/ 或舒张压≥90mmHg。
而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
监测血压波动
02
在术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血
压异常变化。
减少应激反应
03
在术中应尽量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如焦虑、紧张等,以降低
血压波动。
术后加强随访与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定期随访
在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 问题。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麻醉管理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麻醉管理

• 3、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适用于胸、 腹及下肢手术。硬膜外阻滞可有效的阻断手术伤 害性剌激 ,减轻应激反应,便于术后镇痛。但其 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迷走反射存在,手术探查可 致内脏牵拉痛、鼓肠、呃逆、恶心、呕吐等;阻 滞平面过高可抑制呼吸循环功能;有时肌肉松弛 不佳。全身麻醉可使患者舒适、意识消失、肌肉 松弛,控制呼吸保证有通气,满足相应手术要求。 但浅麻醉时不能有效阻断伤害性剌激。两者复合 应用可显著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是,利用各自优点, 使麻醉更平稳。
(三)气管插管与拨管时高血压的 预防
• 气管持管前可采用下述方法之一,以减轻 高血压反应:
• 、单次使用阿片类药物(芬太尼2.5~ 5μg/kg;阿芬太尼15~25μg/kg;舒芬太尼 0.25~0.55μg/kg;瑞芬太尼0.5~1μg/kg)。
• 静脉或气管内使用利多卡因1~1.5mg/kg。 • 用强效吸入麻醉药5~10分钟,加麻醉。 • 予以0.2~0.4μg/kg硝酸甘油静脉注射,同 时有利于防止心肌缺血。 • 静脉注射尼卡地平10~20μg/kg,或乌拉地 尔0.25~0.5mg/kg,或艾司洛尔0.2~ 1mg/kg。 •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15分钟 泵注完。
拔除气管导管基本要点如下
• 评估停止吸入麻醉药的时机。通常异氟烷 在距手术结束30分钟,安氟烷在45分钟, 七氟烷在10分钟,地氟烷可在手术结束时, 停止吸入。 • 术毕前10分钟将气流量开大至5~10L/min 以加速吸入麻醉药的洗出,同时丙泊酚继 续维持至术毕。
• 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给予肌松药结抗 剂的时机包括:TOF出现2个反应或开始有 自主呼吸时拮抗肌松药残留肌松作用;拮 抗药剂量:新斯的明0.04~0.07/kg,最大 剂量5mg,阿托品剂量为新斯的明的半量或 三分之一。 • 拔管前不刺激患者呛咯,实深麻醉下吸尽 气管及口咽部分泌物。

抗高血压药与麻醉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抗高血压药与麻醉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美托洛尔 艾司洛尔
对围手术期使用该药的病人,术中要警惕严重的心肌抑制的发生。
原因一: 大量的实验结果提示,β受体阻滞药与吸入全麻药在抑制心室肌功能和心肌
电生理活性方面具有协同或相加效应,尤其是在低血容量的情况下,更易于 发生循环危象。
13
动物实验:犬,普萘洛尔,恩氟烷,异氟烷; 2%恩氟烷, 3%恩氟烷
由于伍用药物种类不同以及患者对药物敏感性和耐受性的明
显差异,所以药物相互作用可引起完全不同的临床后果。
有益的影响
有害的影响
使药物的疗效增强或毒副作用减轻
“临床所期望得到的药物相互作用” (clinically desired drug interaction)
使药物的疗效降低或毒副作用增强
“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adverse drug interaction)
吸入全麻药可明显加重钙通道阻滞药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甚 可引起严重心动过缓(<30次/分钟)、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等 致命性心律失常;
如果不立即停用吸入麻醉药,则采取任何其他治疗方法将均难以 奏效。
➢ 高钾,麻醉中易发生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
长期服用保钾利尿药可造成高钾血症,使患者出现进行性肌无力、心脏传导障
碍和室性心律失常等症状,尤其在使用琥珀胆碱后,血钾水平还可进一步升高,
甚至可诱发致死性心律失常。因此,术前需要将病人的血钾水平控制在
9
5.5mmol/L之内。
整理课件
β受体阻滞药
倍他乐克 康可[比索洛尔]
4
整理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
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
敏感化作用
拮抗作用
两药合用 引起效应 等于各自 单独使用 时效应的 代数和。

围手术期高血压病人麻醉处理

围手术期高血压病人麻醉处理

临床麻醉 ・
20 年 5 09 月第 4 卷第 l 期 7 4
围手 期高 病人麻醉 术 血压 处理
张 强 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河南省商丘市第 三人 民医院麻醉科 , 河南商丘 4 6 0 ) 7 0 0 【 要】目的 探讨 高血压病人 围术期全 身麻醉用药及相关处 理。方法 对 3 例 高血压患 者围手术期 的麻醉处理进行 回顾 摘 1
性分析 。结果 本组 3 例 高血 压病 人术 中麻醉效果 良好。术后 随访 1 1 0~1d 均未发生脑血管 意外 , 4, 经治疗后均 出院。结
论 老 年高血压病人围术期采用全身麻醉 , 经术前充分准备 , 中、 术 术后合理用药及处理 , 可保障病人度过 围手术期。 [ 关键词】 高血压 ; 围手术期 ; ; 全麻 麻醉诱导 ; 麻醉维持
【 中图分类号】R 4 . 5 4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7 12 0 )4 9 — 2 6 3 9 0 (0 9 1— 4 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 活水平 的提高 , 高盐 、 高脂饮食导致 的高 血压病人 日趋增多 , 因此 , 围手术期高血压就成为麻 醉科 医师经
g g。 / )在诱导后插管前吸人异氟醚。 k 所有插管均 由同一有经验
的麻醉师来完成。②麻醉维持 : 术中供纯 氧, 异氟醚吸入 , 阿曲库 铵及得普利麻静脉滴注 , 酌情追加芬太尼维持适 当麻 醉深度 , 术 中补充足够 的液体 , 术毕阿托品 05 g 新斯的明 l 静脉注射 。 . 、 m mg
末梢去 甲肾上腺素贮存消耗的利血平则应术前停用 。单胺 氧化
酶抑制剂能引起血压异常升高 , 也应 当停用。
静催眠药 。 常规禁食 1 h 禁饮 8 , 2, h 但降压 药均服用至术晨。 术前

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

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

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手术是外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手术和麻醉都具有创伤性。

做好术前准备,使病人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机体条件,以便更安全地耐受手术。

手术后,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尽快在恢复生理功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所以做好围手术期的工作至关重要。

什么是围手术期?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 天至术后7-12天。

1、术前准备术前准备与疾病的轻重缓急、手术范围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按照手术的期限性,大致可分为三种:( 1 )急症手术;(2)限期手术;(3 )择期手术。

手术前,不仅要注意外科疾病本身,而且要对病人的全身情况有足够的了解,查出可能影响整个病程的各种潜在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心、肺、肝、肾、内分泌、血液、免疫系统功能以及营养和心理状态等。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地进行体格检查,除常规的实验检查外,还需要进行一些涉及重要器官功能的特殊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在术前予以纠正,术中和术后加以防治。

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可发归纳为两类:①耐受力良好。

指外科疾病对全身的影响较少,或有一定影响,但易纠正;病人的全身情况较好,重要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或其功能处于代偿状态。

术前只要进行一般性准备。

②耐受力不良。

指外科疾病已经对全身造成明显影响;病人有全身情况欠佳,或重要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功能濒于或已有失代偿的表现。

这一类病人需作积极和细致的特殊准备,待全身情况改善后,方可施行手术。

一、一般准备:主要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

1、心理准备: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手术及预后有顾虑,手术的必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以及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因体位造成的不适等,以恰当的言语和语气,对病人作适度的解释,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也应就疾病的诊断,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术后治疗及预后估计等方面,向病人家属作详细介绍和解释,取得病人家属的信任和同意,协助做好病人的心理准备。

舒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体会

舒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体会

舒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体会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分别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中血压的影响。

方法限期行胃癌根治术且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诱导插管和术中A组给予芬太尼镇痛,B组给予舒芬太尼镇痛。

评估患者入手术室后镇静状态,记录给予诱导药前、给予诱导药后3分钟、插管后1分钟、手术切皮时、缝皮时及拔管时等共计6个时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

结果两组心率及血压均于给药后3分钟降低,尤以B组明显(P<0.01) ;A组心率及血压均于插管后,手术切皮时,拔管时升高(P<0.01) ,B组插管后各时段心率及血压无明显变化;插管后、拔管时A组血压较B组血压明显升高(P<0.01)。

结论舒芬太尼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全身麻醉中其镇痛作用更确切,血压及心率更平稳,更安全可靠。

【关键词】芬太尼舒芬太尼高血压全身麻醉[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11-22-02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1]。

因此近年来外科手术病人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亦日益增多。

本研究观察了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后各自的血压动态变化和稳定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外科限期行胃癌根治术且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2级患者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5-60岁,体重50-60kg,ASAⅡ级,心功能Ⅰ-Ⅱ级,术前访视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及其它合并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芬太尼组,B组为舒芬太尼组。

1.2麻醉方法:术前均行正规降压至140/90mmHg以内;麻醉前30分肌注戊乙奎醚0.5 mg及哌替啶50mg,并肌注安定5mg行术前镇静。

入手术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路和麻醉前准备和监测ECG、NBP和SpO2。

全麻插管诱导用药:A组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0.004mg/kg、丙泊酚1.5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 mg/kg; B组咪达唑0.1mg/kg、舒芬太尼0.4ug/kg、丙泊酚1.5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 mg/kg; 麻醉维持 A组于术前2分钟再给予芬太尼2ug/kg;术中微泵泵入下列药物:芬太尼1.5ug/kg/h、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h、丙泊酚1mg/kg/h;异氟醚吸入浓度为2-3%;B组于术前2分钟再给予舒芬太尼0.2ug/kg;术中微泵泵入下列药物:舒芬太尼0.15ug/kg/h、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h、丙泊酚1mg/kg/h;异氟醚吸入浓度为2-3%;两组吸入氧流量均为2L/min; 术中根据血压和心率情况酌情是否给予降压药物如尼卡地平、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及升压药如麻黄素等。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医疗护理PPT课件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医疗护理PPT课件

以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
控制钠盐摄入
02
减少食盐和高钠食品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减轻心脏负担。
增加钾、镁、钙等微量元素的摄入
03
这些微量元素有助于降低血压和保护心血管健康。
合理膳食搭配建议
01
02
03
粗细粮搭配
适量食用粗粮,如糙米、 全麦面包等,与细粮搭配 食用,有助于增加饱腹感 和控制血糖。
荤素搭配
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 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液体管理
根据患者术中失血、失液情况 ,合理补充晶体液、胶体液等
,维持内环境稳定。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积极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如心脑血管意外、肺部
感染等。
术后评估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合适 的镇痛措施,提高患者舒适度。
总结与展望
课件内容回顾与总结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定义与重要性
课件首先介绍了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定义,强调了这一时期对患者 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的重要性。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详细阐述了术前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等方面,以及术前准备的措施,如控制血压、调整用药等。
术中监测与处理
介绍了术中监测的项目和频率,以及针对不同情况的处理措施,如维 持血压稳定、预防并发症等。
干预计划。
放松训练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放松技巧,缓解紧张情绪和身体紧张
状态。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 模式,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自 我控制能力。
心理教育
向患者提供高血压和手术相关知识, 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 力。

围手术期高血压

围手术期高血压

围手术期高血压高血压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手术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围手术期高血压,作为手术过程中常见的医疗状况,需要医生、护士和患者共同努力来管理和预防。

本文将探讨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定义、影响、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定义围手术期高血压是指在手术前、手术中或手术后出现的高血压。

这种高血压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持续的,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手术类型、患者年龄、病史等。

二、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影响围手术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多种术后并发症,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肾损伤、呼吸系统问题等。

高血压还可能影响手术部位的愈合,增加感染的风险,并延长住院时间。

因此,识别和管理围手术期高血压对优化患者结果至关重要。

三、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原因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和焦虑、疼痛管理问题、睡眠障碍、饮食问题以及药物副作用等。

一些特定类型的手术,如心血管手术或神经外科手术,也可能导致高血压。

四、预防和治疗围手术期高血压的措施预防和治疗围手术期高血压的措施包括:1、术前评估:医生应通过全面的术前评估来识别可能的高血压风险因素,包括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

2、有效沟通: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管理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关键。

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可能的风险以及如何控制血压。

3、术前准备:术前应确保患者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并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或尼古丁。

4、术中管理: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血压。

5、术后管理:术后,患者应继续监测血压,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调整。

6、疼痛管理:有效的疼痛管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压力,从而降低围手术期高血压的风险。

7、营养支持: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压力。

8、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抗高血压药物来帮助控制围手术期高血压。

9、心理支持:对于因紧张和焦虑而出现的高血压,心理支持(如放松技巧、冥想等)可能有所帮助。

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围 手术期的护理
目录
• 引言 • 妇科疾病与高血压的关系 •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 围手术期护理的具体措施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的一类疾病,包 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糜烂等。
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 面临更高的风险,需要特别的护理措 施。
增加手术风险
高血压可能增加术中出血、心血 管并发症等风险。
影响术后恢复
高血压可能导致术后恢复期延长, 增加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 险。
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活质量
高血压可能导致头晕、头痛、心悸 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03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术前护理的重要性
控制高血压
在术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 的护理,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
心理疏导
术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稳定血压,
提高手术效果。
评估病情
术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了解高血压的程度和影响,为制
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术中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监测血压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 患者的血压变化,确保血 压稳定,防止血压波动对 手术的影响。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促进身体功能 的恢复。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 构,保证营养供给。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护理措施
在围手术期,对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一系列护理 措施,包括术前评估、术后监测、疼痛管理、心理支持等, 以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高血压患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

高血压患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
▪ 但对于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为抢救生命,无论血压多高,都应进行急 诊手术;对严重高血压合并威胁生命的靶器官损害及状态的,应在短时 间内采取措施改善威胁生命的脏器功能,给予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处理。
术前评估原则
▪ 权衡是否需要延迟手术的两点理由是 ①除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下,推迟手术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靶器 官损害; ②高血压患者疑有靶器官损害需进一步评估治疗。 ▪ 伴有严重器官损害的患者,在实施外科手术之前,应予以详细的
围术期低血压的处理
▪ 术中低血压增加急性肾损伤的心肌损伤风险;术中、术后低血压 增加术后30天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死亡率;术中低血压增加术后脑 卒中发生率、加重血栓栓塞性脑梗塞的面积。
▪ 低血压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不同器官灌注的影响有差异。 低血压并不总是导致器官灌注不足,事实上,低血压可能不影响, 甚至增加器官灌注。现有的研究证据并不支持较高的血压能够改 善手术患者的预后。
术前检查,衡量手术与麻醉的耐受性,并给予积极的术前准备与 处理。
术前评估准备事项
▪ 除紧急手术外,择期手术一般应在血压得到控制之后进行,并调 整受损器官功能的稳定。择期手术血压控制的目标是:
①患者年龄<60岁,血压控制目标<140/90mmHg;年龄≥60岁, 不伴有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150/90mmHg; 老年人群血压可以稍微高一些,保证脑灌注,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 ②对于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心力衰竭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 140/90mmHg。
高血压患者 的围术期麻 醉管理
高血压的定义
▪ 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 痉挛收缩、玻璃样变和血压的持久升高。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 常见的危险因素,是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的 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具有“三高三低” 的疾病特点:发病率高、 伤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麻醉处理高血压不仅是一种慢性的累积全身个系统的疾病,也是围手术期一种常见的、具有极大危险的疾病!1979~1980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90个城市,按WHO(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对4012128名15岁以上的成人,进行了实查,得出的结果是高血压的换病率是4.85%,临界性高血压是2.88%,合计为7.73%。

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90%【病情特点】一.高血压的分类(一)原发性高血压: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发病率以40岁以上明显增多,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二)继发性高血压:此类高血压常为某些疾病的并存疾病,有较明显的病因,如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内分泌疾病(嗜铬细胞瘤、甲亢等)、血管疾病(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颅脑疾病(脑瘤、颅脑外伤)。

因此,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一)根据1993年WHO规定的成人标准为:1.正常血压: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 kPa(90mmHg)2.高血压:舒张压如>12 kPa(90mmHg,无论收缩压为多少,都视为高血压。

收缩压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以下情况也视为高血压:年龄<39岁:收缩压>18.7kPa(140mmHg)40~49岁:收缩压>20kPa(150mmHg)50~59岁:收缩压>21.3kPa(160mmHg)>60岁:收缩压>22.7kPa(170mmHg)3.临界高血压:介于正常与高血压之间。

(二)高血压患者中,因增高幅度不同分型:边缘型高血压:18.7 kPa (140 mmHg)/12.0~12.7 kPa (90~95mmHg)轻度高血压(一级高血压):收缩压:18.7~21.3 kPa(140~160 mmHg);舒张压:12.7~13.9 kPa(95~104 mmHg)。

中度高血压(二级高血压):收缩压:21.3~23.9 kPa(160~180 mmHg);舒张压:14.0~16.0kPa(105~120 mmHg)。

重度高血压(三级高血压):收缩压:23.9~28.0 kPa(180~210mmHg);舒张压>16.0kPa(120 mmHg)。

三.高血压病的病程演变:高血压病除很小部分为急进型演变外,多数都有个良性的、病情进展缓慢的病程,可长达10~20年以上,又称为“缓进型高血压”。

并分为三个阶段和三个时期:三个阶段为:1.临界性高血压阶段:平时血压正常,偶尔高于21.30kPa(160 mmHg),或舒张压高于12.70kPa(95 mmHg),心排血量增加15%左右,外周血管阻力变化不大,但运动后增加。

2.持续性舒张期高血压:舒张期血压持续高于12.7 kPa (95mmHg),可分轻12.7 kPa (95mmHg)、中14.0kPa(120 mmHg)、重16.0kPa(120 mmHg)。

心排血量正常或稍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持续增高。

3.器官器质性及功能性损伤阶段:长期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引起心、脑、肾等重要生命器官损伤,出现脑出血、肾功能不全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三个时期:1.第一期血压达到诊断高血压水平,但无心、脑、肾等的器质性损害。

2.第二期高血压下列一种器质性损伤,但功能尚能处于完全代偿:①体检、X线、ECG或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左心肥大;②眼底检查有眼底视网膜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细;③蛋白尿/或血清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3.第三期高血压合并下列四相之一者:①左心衰②肾功能衰竭③颅内出血④视网膜出血、渗出或视乳头水肿四.高血压对重要脏器的影响:(一)高血压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导致心肌肥厚,同时冠状动脉的细小分支血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堆积,使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能力降低,易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心梗。

(二)高血压对脑功能的影响①高血压患者都伴有血管弹性的改变,持续的高血压易发生脑出血;②高血压患者对麻醉要的耐受性较差,如诱导不当或抗高血压药使用不当,易发生低血压,脑灌注压=血压—颅内压,由于颅内压≈颅内静脉压,在长期高血压水平,病人本身已经有较稳定的调节机制,如血压急剧下降,易导致脑灌注压急剧下降,发生脑缺血。

也是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增高,开颅前和关颅时维持一定的血压的原因。

③长期持续高血压可增加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率。

④严重高血压还可因为脑小动脉痉挛和硬化使毛细血管壁缺血,通透性增加致急性脑水肿。

(三)高血压对肾功能的影响高血压使肾小动脉痉挛、硬化、狭窄、肾血流减少,肾小球率过率降低,肾小球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性致使肾单位萎缩或消失,重则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与肾脏病相互联系,长期持续高血压可导致肾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也可造成高血压,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现代抗高血压药物根据其作用部位不同(如中枢、心脏、肾脏、血管)和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五类:利尿药、血管扩张药、交感神经组滞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应用抗高血压药治疗可能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①干扰植物神经系统功能;②与麻醉药产生相互不良作用:如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弱,病人容易受到体位改变、正压通气、麻醉药、失血、或等因素的影响,表现血压波动不稳定或导致低血压;机体对拟交感神经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如利血平可以耗竭体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储备,而麻黄素是通过间接作用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发挥作用的,从而使麻黄素使用无效;③迷走神经兴奋:中枢和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定可导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表现心动过缓,可掩盖术中因血容量不足或缺氧、CO2蓄积所致的心率增快。

因此术前应充分了解抗高血压的用药情况!【麻醉前准备】术前访视应了解以下情况:一.病情经过和进展情况:了解平时血压升降程度,出现症状时血压的增高水平。

术前动脉压越高,围手术期并发脑出血、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就越大。

无论使用何种麻醉,麻醉前的最重要的原则是:术前积极抗高血压治疗,有效控制围手术期血压水平,保证血压无剧烈波动。

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情况:①急症手术由于术前未进行抗高血压治疗,麻醉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②择期手术应进行系统的抗高血压治疗,控制血压在病人无主诉不适的水平,一般为18.7~24/12~14.7 kPa (140~180/90~120mmHg)左右,或降低原高血压水平的20%即可。

合理的的血压水平有利与心、脑、肾的血流灌注,为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提供较好的保证。

③尽管术前对高血压以有合理的控制,术中、术后仍有高血压发作的可能,这对并存心、脑、肾病理改变的病人具有较大的威胁,特别是伴缺血性心脏病的病人,仍可能会出现心梗、高血压危象或血压剧烈波动、严重低血压。

三.麻醉危险性估计:血压本身的高低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取决于心、脑、肾血管损害的程度:①一期高血压病人麻醉的危险因素与正常血压病人无明显差异,但心血管系统对麻醉手术刺激应激反应较高;②二期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危险性增大,取决于术前高血压控制的程度;③三期高血压危险最大:危险程度与重要脏器受损程度直接相关。

(一)心脏损害的估计:术前访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ECG有无心肌缺血的改变;传导异常、有无频发室性早搏(≥5次/分)、有无左室肥厚或劳损;②超声心动图有无左室壁运动不协调。

③有无近期心梗的发生。

若有早搏,应了解运动后心率及室性早搏增多的程度,如次数增多,应高度警惕术中发生室速、室扑和室颤等恶性心率失常的危险;如近期发生过心梗,禁忌在6个月以内按排择期手术。

(二)肾脏损害的程度:主要看血中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升高的程度。

此外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夜尿增多,往往提示肾功能减退的早期症状。

(三)脑损害的估计:了解有无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和脑血管意外史。

眼底镜检查眼底动脉,是判断脑血管粥样硬化的简捷方法。

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提示脑血管已经有损害,有发作急速型高血压的可能;有脑血管病既往史的患者,围手术期再发脑血管以外的几率明显增高,术前应进行积极预防性治疗。

四.病人精神状态:术前精神紧张、焦虑易诱发严重高血压。

特别麻醉前,多以收缩压升高为明显,应作好思想工作,同时应在术前三天服用镇静药,并于手术前晚及术前给予足量镇静催眠药。

【麻醉选择】一.局部麻醉病人处于清醒状态,可能会引起血压进一步增高,只用于体表、局限、短小的手术。

二.蛛网膜下腔组滞对循环影响较大,若组滞平面稍广,对高血压病人极易出现血压大幅度下降,而且比正常血压病人下降的幅度要大,故要慎用。

若能严格控制阻滞平面在T10以下,可用于下肢、肛门、会阴区手术,但术中需严防阻滞平面继续扩散,并适当补液,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容量。

禁用于组滞平面在T10以上的手术。

三.硬膜外麻醉:多用于腰段穿刺置管、并以小量分次给药,严格控制组滞平面不超过T8水平,可用于下腹部及下肢会阴区手术,但仍可出现血压下降,故可提前使用小剂量麻黄碱,一般不提倡使用比较强烈的血管收缩药,以免血压剧烈波动。

并适当输液预防。

对于中上腹部手术,术中难以控制平面和保证血压的平稳,也不能避免内脏的牵拉反射,故应避免使用。

四.全身麻醉(一)硫喷妥钠:具有与剂量相关的心脏抑制作用,容易迅速出现血压剧降、心排血量减少、心率增快和外周血管阻力代偿性增高,故一般不适用于高血压病人》(二)安定类药物:单独应用小剂量安定,对循环的影响不大,但与硫喷妥钠、芬太尼、氟哌利多复合时,可出现心肌抑制和低血压。

咪唑安定的作用迅速、半衰期短,虽然对循环和呼吸也产生抑制,但程度较轻且短,比较适用于高血压病人。

(三)依托咪脂:对心血管系统几乎没有影响,对呼吸影响也较小,适用于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诱导。

(四)芬太尼:①对心肌无抑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也轻微,但手术刺激过强时,可以出现病人觉醒和血压升高。

故应使用肌松药、镇静催眠药、吸入麻醉药联合使用。

(五)氯胺酮:对交感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对心肌有潜在的抑制作用,用药后常出现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等循环兴奋反应,故不适用于高血压病人。

(六)异丙酚:①特点是作用迅速、苏醒快、不释放组织胺,剂量适当时对呼吸、循环的抑制较轻微,对心肌基本无抑制。

②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对血压正常的病人静注2mg/kg 时,血压一般不会下降;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略有下降,但仍适用。

③异丙酚的麻醉诱导剂量为 2 .0~2.5mg/kg静注;与芬太尼、安氟醚合用施行维持麻醉的静脉持续滴注剂量为6mg/kg/h;但对于55岁以上老年人,或ASAⅢ级和Ⅳ级病人,其诱导和维持剂量都必须减少约1/2剂量为易,以策安全。

五.吸入全身麻醉(一)安氟醚:对心肌抑制较明显。

抑制的结果是血压下降。

(二)异氟醚:对循环影响最轻微,具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不减少心排血量的效果,用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的高血压病人较为合适。

有资料提示:具有心肌“窃血”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