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理解共21页文档

合集下载

lu 第3章 2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lu 第3章 2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第三阶段: 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 位格局再次偏移。
13
(三) 理论重点
1. 运费指向论
----解决的问题: 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 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 从原料入手,讨论工业区位的基本原理。
14
1)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原料分类: 标准:原料空间分布状况; 原料生产时的质量转换状况。 分类: 遍在原料----砂石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一) 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 ◆概念: ——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得到的利益, 即费用的节约。
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因子
6
2. 一般因子 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 如:运费;劳动力成本; 原料、燃料费;地租;固定资产费; 固定资产的折旧率;资本利率等七种. 3. 特殊因子 同与特定工业(半导体)有关,如空气湿度等。 4.集聚因子与分散因子 相关工业集中以及相关设施的有效利用而使工 集聚因子 业集中的因子(相关设施共享;企业协作) 分散因子 集聚导致地价上升而向其他地点分散的因子, 使工业布局偏离(沿海→内地分散) 集聚、分散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工业区位格局 7 发生偏移的作用。
规模经济: 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 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兼并可以在两个层次上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即产量的提高和单位成本 的降低。 兼并---给企业带来的内在规模经济在于: 通过兼并,可以对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 横向兼并,可实现产品单一化生产,降低多种经营带来的不适应; 纵向兼并,将各生产流程纳入同一企业,节省交易成本等。 兼并的外在规模经济在于: 兼并增强了企业整体实力,巩固了市场占有率,能提供全面的专业化生 产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

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工业区位论

11
2、理论的主要前提条件 、 韦伯工业区位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定条件基 础上的: 础上的: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 )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 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 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 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12
3、理论的构建步骤(三个阶段) 、理论的构建步骤(三个阶段)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区位论。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区位论。 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 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2)劳动力成本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 )劳动力成本指向, 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 )集聚指向, 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13
10
由此可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 由此可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以及运费 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 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 出于理论研究以及便于处理,可将原料、 出于理论研究以及便于处理,可将原料、燃料价 格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异来替代,这样, 格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异来替代,这样,影响工业 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 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
劳动费用最低区位的图解 23
(四)集聚指向论 理解集聚指向论的几个概念: 理解集聚指向论的几个概念: 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 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 集聚因子 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如政策优惠、 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如政策优惠、近市 场地。 场地。 分散因子——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 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 分散因子 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 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如地价高 涨、生态成本增加。 生态成本增加。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理解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理解
❖ 如:区位因素、区位指向、原料指数等
1.区位因素:
即决定工业空间分布与特定点的因素、 原因,也即“作为区位经济原因运作的力, 指经济活动发生在某个特定点或若干点上, 而不是发生在其他点所获得的优势”。在 韦伯看来,这种优势就是成本的节约
韦伯将区位因素分为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
❖ 一般因素:影响各种工业的一般区位原因
1.运费指向论
❖ 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 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运费是影响 工业区位的唯一因子。由运费指向形成工业 区位基本格局。
❖ 主要使用“原料指数”判断工业区位指向
❖ 韦伯借鉴劳恩哈特的数学方法,分析多个原 料地与市场分布在不同点是的工业区位布局。
❖ 如原料地N个,且同市场不在一起时,其区 位图形为N边形,同时他还采取了“范力农 架构”力学方法,推导出运费最小地点应是 市场、原料产地1和原料产地2三点组成的区 位三角形重力中心
3.聚集指向论
❖ 考察集聚、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和劳动力 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影响。集 聚指向使由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成本指向所决 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再次偏移。
集聚的两个阶段
❖ 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 ❖ 二、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地方集
中化,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分工和基础设施 共享带来集聚利益
2.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
❖ 假定运费主要取决与重量和运距 ❖ 韦伯认为原谅重量和产品质量的比例关系比
运输的绝对量更为重要,因而在前人基础上 建立了“原料指数”和“区位重”的概念, 来分析运费对工业区位布局的影响 ❖ 原料指数即地方原料重量与制成品重量之比 区位重量指运输单位产品的总质量
3.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
(二)、不足

工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
首先,他认为,企业势力消涨取决于其六边形的市场圈的扩 大和发展(见中心地学说)。
其次,他认为商品都有一个最大的销售半径,由于排出(分 散)和吸入(吸引)两种力量的不断作用,市场圈产生扩张和收 缩的变化。
随着销售圈距离加大,运费增加,价格上升,销售量也逐渐减 少。为此他创造了需求圆锥体理论,圆锥尖为最远点销售量,而 底座为最近距离的销售量。廖什特别重视市场区对工业布局的关 系,研究了不同等级的市场圈所辖消费地数量和最大供应距离等 问题。开辟了从消费地研究工业布局理论的新途径。
世界纺织生产能力和产品品种的增加. 世界纺织工业部门结构从单一化向多样化 世界纺织工业由高度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转向分散的广大发展中国 家。 (2) 战后世界纺织工业地域结构的特点
由于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与变化,世界纺织工业生产 地域专门化日益明显。
一、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3.汽车制造业的变化
此外,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对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
2.生产能力过剩
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 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得更多利润, 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 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3.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 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激烈的竞争,为了推销其产 品,占领更大市场,一些国家往往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 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 其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 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
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在各因素中,由于动态因 素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因而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其对区位 选择所产生的影响。辨证地、以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影响 区位选择的各因素,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复杂中准确地找 到影响区位科学研究的最主要因素,从而抓住主要矛盾, 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韦伯工业区位论 经济区位理论 教学PPT课件

韦伯工业区位论 经济区位理论 教学PPT课件

原料指数 =
局地原料质量 产品质量
区位重量 = 原料指数+1
(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 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 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 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经济地理学 ecnu
损重原料
2.最小运费原理
●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 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经济地理学 ecnu
经济区位理论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
经济地理学 ecnu
经济区位理论
韦伯(1868—1958)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1.理论前提与构建步骤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三个基本假定条件: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 动,各地的劳动成本固定,并可以得到劳动力的 无限供应。
韦伯工业区位论
1 2 3 4 5
经济地理学 ecnu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理论与现实
经济区位理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韦伯(Alfred Weber, 1868—1958)是德国经济 学家,他于1909年著书 《关于工业的区位》 (第一部 区位的纯理 论) ,创立了工业区位 理论。
术性集聚。
◆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

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工业区位论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概要 (一)、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 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也即在某特定地 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 可能性。
一般因子 区位因子 特殊因子
2、一般因子
含义:所有与工业有关的因子 确定: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 配的成本因素。 一般成本因素:a、相关场所的土地费;b、固定资产费;c、获取加工原 料和动力原料费;d、劳动力成本;e、物品的运费;f、资本的利率; g、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其中,原料燃料费、劳动者力成本、运费是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 子。 特殊因子:与特定的工业有关的因子 集聚因子和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 所的因子为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 的因子为分散因子。
工业原料的性质和分类表
纯原料
局地原料
原料
损重原料 遍在原料

即:
原料指数(Mi)=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产品 需要运送的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即: 区位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 +1=原料指数+1
(二)、劳动力成本指向性的应用


劳动成本指向性的工业,即所称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所需劳动量大。 劳动力成本大,这些工业一般靠近市场,比如城郊地区。典型的劳动 力指向型工业:纺织业、精密仪器组装等。 (三)、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工业由分散走向集聚,又从集聚趋于分散已成为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 一个规律。偶然集聚则是由某一地区的区位优势带来的原料供给地或 消费地的集聚;而纯粹集聚是为了得到同种行业的集聚利益而在已形 成的区位空间内集聚等。

韦伯工业区位论 经济区位理论 教学PPT课件

韦伯工业区位论 经济区位理论 教学PPT课件

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经济地理学 ecnu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集聚指向的图解
经济区位理论
6.集聚指向的判断
◆指标:加工系数 加工系数=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
◆标准:加工系数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 相反,集聚的 可能性就小。
经济地理学 ecnu
经济区位理论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经济地理学 ecnu
经济区位理论
在生产工程不可分割、原料地为两个 且同消费地不在一起时,其区位图形 为三角形,即区位三角形;而当原料 地为多个,并不同消费地在一起,其 区位图形为多边形,即区位多边形。
经济地理学 ecnu
图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a)和区位多边形(b)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三) 劳动费指向论
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L的劳
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
1.概念
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
劳动费——指等每费用线。
单位质量产品的工
资部分。它不仅反
映了工资水工业平区位,由运同费指向转为劳动力成本指向仅限于 时也体现了劳动能 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大于由此增加的运费。即在低
廉过去力成本地点布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
原料指数局地原料质量产品质量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区位重量原料指数1经济地理学ecnu经济区位理论第五级图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在生产工程不可分割原料地为两个且同消费地不在一起时其区位图形为三角形即区位三角形
韦伯工业区位论
1 2 3 4 5
经济地理学 ecnu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理论与现实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理解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理解

韦伯借鉴劳恩哈特的数学方法,分析多个原 料地与市场分布在不同点是的工业区位布局。 如原料地N个,且同市场不在一起时,其区 位图形为N边形,同时他还采取了“范力农 架构”力学方法,推导出运费最小地点应是 市场、原料产地1和原料产地2三点组成的区 位三角形重力中心

2.劳动成本指向论

考察在运费和劳动力成本同时作用下所形成 的最小费用区位。劳动力成本指向使由运费 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 偏移。

二、核心内容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 所,进过数学推导可以确定一个生产费用最 小点和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三个基本理论: 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积聚指向论

1.运费指向论
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 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运费是影响 工业区位的唯一因子。由运费指向形成工业 区位基本格局。 主要使用“原料指数”判断工业区位指向

按照作用和影响划分
区域性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分布于各区域的 因素,是形成工业基本格局的基础 聚集因素:导致工业集聚于特定地点的因素, 对有地域条件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 便宜作用,韦伯着重研究一般区位因素中的 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聚集三中重要的因 素对工业区位的作用

2.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
假定运费主要取决与重量和运距 韦伯认为原谅重量和产品质量的比例关系比 运输的绝对量更为重要,因而在前人基础上 建立了“原料指数”和“区位重”的概念, 来分析运费对工业区位布局的影响 原料指数即地方原料重量与制成品重量之比 区位重量指运输单位产品的总质量

3.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
劳动费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 用以判断工业布局受劳动成本因素的影响程 度 劳动系数:劳动费和区位重量的比值,即每 单位区位质量的劳动费,用以表示劳动费的 吸引力

32工业区位论

32工业区位论
– 损重原料:部分重量被融入产品(就是1吨原料不能生产一 吨产品,如炼1吨铁需要1.5吨矿石、1吨煤)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2.最小运费原理
▪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
只有一个的前提下,
▪ 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 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工业集中。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 集聚简单地理解就是很多企业集中在同一个地
方进行生产或经营
▪ 企业集聚在一起能带来生产或销售成本的节约。
韦伯在他的著作中认为,这种成本的节约主要 是由于多个企业集中在一起能通过协作,分工 和共同利用运输等基础设施而带来的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逻辑思路
运输费用最小的区位
只考虑运输费用时
再考虑劳动费用时
劳动费用减少大于 运输费用增加的区位
再考虑集聚效益时
集聚产生的费用节约 大于运费和劳动费用
增加的区位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 韦伯系统地建立了一系列概念,原则,公式(2)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
◆概念
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即在区位因子中寻求与所有工业均相关的区域性因子。
◆识别步骤
第一步: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主要成本: A.布局场所的土地和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 B.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 C.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费; D.物品的运费。
经济区位理论

5、韦伯工业区位论

5、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工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德纯理论》一书,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韦伯认为,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选择在生产和运输成本最小点上。

从这一思想出发,他运用数学方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当时的德国鲁尔区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工业区位理论的核心内容——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

(一)理论前提基本假定1、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地区,内部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工人技艺都相同,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只有经济因素。

2、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点,一般性原料普遍分布。

3、产品销售地为已知点,销售量固定不变。

4、劳动力供给地及供应量预先确定,劳动力不流动,工资固定。

5、生产和交易就同一产品进行讨论。

6、运输费与货运量、距离成正比。

7、运输方式为火车(二)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包括寻求运费最小、集聚与分散区位法则和劳动力区位法则三个方面。

1、区位因子体系为分析方便,韦伯按不同标准把区位因子分三种不同类型:①按因子作用范围分——一般区位因子、特殊区位因子一般区位因子——对所有工业区位都产生影响的因子,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

特殊区位因子——对特定工业区位产生影响的因子,水质、空气湿度。

②按作用性质分——区域因子、集聚因子(非区域因子)区域因子——影响工业分布于各种区域的因素,使工业企业向特定的地区布局。

原料、燃料、劳动力、地租、厂房设备、其他固定资产费用。

集聚因子——使工业集中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地方的因子。

相关工业(产业链企业)、设施的有效利用③按属性分——自然技术因子、社会文化因子自然因子——由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的特殊性而使企业取得效益的因子。

社会文化因子——由于社会经济形态和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使企业取得效益的因子。

2、工业区位论的构建经过分析、筛选,韦伯确定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因子为三大主导因子。

韦伯分三个阶段建立构建其工业区位论。

第一阶段: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根据运费指向来确定运费最低点,形成工业布局的初优区位。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8页word文档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8页word文档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Alfred Weber)是德国的经济学家,他于1909年发表了《关于工业区位,第一部区位的纯粹理论》。

在1914年又出版了《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

韦伯第一本著作纯属理论探讨,第二本则是结合实际的研究,论著于1929年译成英文版后,受到西方各国学者的重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至后期的许多区位理论都或多或少的以韦伯理论模式为基础,而形成了各种学派。

因此,研究工业区位理论时,首先要了解具有代表性的韦伯工业区位论。

1)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前提韦伯在分析复杂的工业区位现象前,用抽象的方法做出“简单化的假设”,从而演绎出他的理论。

韦伯的假设是把他认为次要的因素舍掉,视为一个常数,不引入模式。

他提出的理论前提的假设是:①分析的地域单位是具有同一的气候、地形、种族、技术,在单一的政府统治下的孤立国。

②在那里有普遍存在的原料(例如水和砂子)和有局部存在的原料(例如煤和铁矿)的分布。

③劳动力普遍地分布在特定地域,供应的劳动力是无限的,每个区位的工资水平不一定相同,但工资是固定不变的。

④消费地点是已定的,工业制品只能在一定的市场出售,消费量是已知的。

⑤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直接运送距离与载运重量成正比。

就是在以上的前提条件下,韦伯建立了工业区位受运费、劳动力费用以及集聚力这三个因子决定的理论。

2)区位因子与一般区位因子体系韦伯认为,工业分布地理位置(工业区位)的选择决定于生产成本费用的大小。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当选择在生产成本费用最小的地点上。

韦伯考虑到影响生产成本费用的主要因素是:①原料及燃料;②劳动力;③运输;④集聚;⑤地租;⑥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折旧;⑦借款利息等。

对于造成某一生产地点生产费用节约的因素,韦伯称之为区位因子。

韦伯把区位因子分为三大类:①对于所有的因子分为一般区位因子与特殊区位因子两种。

前者指适用于所有工业的,如运费与劳动力费用,后者专指影响某种特殊工业的因子,如湿度对于纺织业,净水对于化学工业等;②对于影响工业区域分布的因子分为地方的区位因子和集聚(或者分散)的区位因子两种。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韦伯工业区位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韦伯(Walter Isard)提出的一种地理经济学理论,它旨在分析工业活动的空间分布,并认定企业对区位的需求是其位置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

韦伯工业区位论将空间需求分为三个基本需求:市场需求、原料需求和劳动力需求。

市场需求是指企业营销产品或服务的地点,它可以通过政府的规定、补贴和促销等方式进行影响。

原料需求是指企业用于生产的原料来源,可以通过运输和储存手段影响。

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需要的工人来源。

这种需求也可以通过补贴和促销手段进行影响。

韦伯工业区位论还强调了技术要素,指的是企业的技术实力,包括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这些要素决定着企业位置选择的可能性。

此外,韦伯工业区位论还提出了区位影响因素的概念,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环境、文化氛围、市场规模和政策的影响,而外部因素主要涉及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总之,韦伯工业区位论旨在探讨工业活动的空间分布,它将空间需求分为三个基本需求:市场需求、原料需求和劳动力需求,同时强调技术要素和区位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为企业位置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工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

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

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

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

他将这一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子勾划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络(基本格局)。

第2阶段,第二地方区位因子劳动费对这一网络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

第3阶段,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网络,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于其他地点。

①运输区位法则。

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

已知甲方为消费地,乙方为原料(包括燃料)产地,未知的生产地丙方必须位于从生产—销售全过程看吨公里数最小的地点。

吨公里数量小地点在什么地方,是根据运费确定区位的核心问题。

韦伯研究了原料指数(即原料重量与制品单位重量之比)与运费的关系,指数越小,运费越低。

从而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

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

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

工业的劳动费是指进行特定生产过程中,单位制品中工资的数量。

③集聚(分散)区位法则。

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将工厂从运费最小点引向集聚地区或分散地区。

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工业区位论

2021/3/11
12
通过集聚产生的经济效益有:
•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 与临厂紧密相连配置,共用公共设施
(如开发区) • 同一工业部门内部的企业之间开展紧密
协作(汽车厂)
2021/3/11
13
6、观点评价
韦伯的理论今日仍是西方区域科 学、工业布局的基本理论,是近 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他第 一次将工业区位系统化、理论化。
2021/3/11
11
集聚指向论
集聚因子指促进工业集聚到某一地点,从而节约生 产和销售成本而获得经济效益的因子。
当集聚获得的利益大于企业因集聚而增加的运输费 用和劳动费用之和时,集聚因子即将企业从运输费 用和劳动力费用最低点,迁至集聚最佳区位。(工 业区位发生第二次偏移)。
假设积聚利益为3,由三个区位点的临界等费用线 构成的三角区域都在临界等费用线内侧,是最有可 能发生集聚的区域。
• 假定的条件是非现实的。现实中的运费制度是区段 增加(不是成比例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运费 率因原料、产品不同而不同(不是统一的运价体 系),交通网、地形条件都影响运费;运输方式不 同,运价体系也不同。
• 只追求最小成本,没考虑产品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 对区位的影响,实际上企业关注最大利润胜过关注 最小成本。
当总运费(原料+燃料+成品)<节省的劳动 力费用时,可使工厂放弃最小运费位置,移 向劳动力廉价的地区。
2021/3/11
9
综合等费用线
指运费相等点的连线。N
M
7个货币单位综合等费用线如该点节约劳动费 用>7—4.5
区位指向该点
设在单一市场N和单一原料M 下,单位原料 运费为1,单位产品运费1/2。在等费线上的 任一点,其劳动费用节约大于M到N的费用增 加部分时,区位指向这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