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的关键指标关系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综合性经济科学的25本期刊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对其各项计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学术期刊水平关键性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为经济类学术期刊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文献计量学;影响因子
【作者单位】李航,《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编辑部;张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张彦坤,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处。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理论,对2012年(第六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的综合性经济科学的25本期刊进行研究,对其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影响其学术水平的各关键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栏目设计与品牌塑造
在被调查研究的25本刊物中,10本期刊没有设置栏目,而在有栏目设置的15本期刊中,栏目的设置主要是按照研究领域进行划分,重复性高,缺乏个性和特色,没有设计感。其中重复的常设栏目主要有“经济理论”“宏观经济”“国际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企业管理”“财政金融”“贸易经济”“‘三农’问题”等。在这25本期刊中,栏目设计感最突出的是《经济纵横》。《经济纵横》除从微、宏观经济研究角度进行分栏外,还开设了许多专栏,如“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节能减排与能源可持续发展专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题”“新经济现象专题”“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论与实践专题”“房地产经济专题”“改革开放论坛”等。这些专栏的设置不仅能有效凸显刊物特色,使刊物具有明确的选题意向,而且专栏的设置紧跟经济发展的脉搏,保持了经济研究的新鲜感和与时俱进的热度。
走专业化道路就要发展自己的品牌。栏目是期刊的窗口,也是期刊宗旨和特色的具体体现,人们衡量期刊是否形成品牌,经常是以是否有品牌栏目为依据。因此,在创办精品期刊的过程中,打造一两个品牌栏目是精品期刊建设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高校学报是学院派的学术期刊,学术性是学报的重要属性,这就决定了学术期刊的特色栏目应成为某一学术领域系统性、连续性、深入性研究的平台。笔者对调查的25本经济类核心期刊进行统计后发现,这些期刊普遍没有重视栏目的作用和价值。
二、载文量与影响因子
在25本期刊中,11本月刊、1本季刊、13本双月刊,25本期刊平均页数为148页。页数最多的是季刊《经济学》426页,最少的是双月刊《广东财经大学学报》96页。从调查结果来看,这25本经济类核心期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出版周期短,载文量大;另一种是出版周期长,载文量相对小。这两种发展模式是否会对期刊评价的主要指标影响因子产生影响呢?笔者对25本期刊的3项指标归一化之后进行数学分析,得到图1曲线关系。
从图1的分析结果来看,载文量对影响因子的作用是两极分化的。载文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与影响因子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在有的刊物上却呈现反相关关系。期刊载文量与影响因子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载文量与影响因子并无关系,有的学者观点正好相反,认为两者有一定的关系。要明确两者到底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影响因子,制约影响因子的要素有哪些。
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是:
在这一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决定影响因子的有分子和分母两个因素。分母指的是载文量,分子代表的是稿件影响力。笔者认为,作为分母的载文量对影响因子确实存在影响,但二者不是量化关系,起到决定作用的是稿件的影响力。如果编辑在组稿时严把质量关,确保稿件质量,在这个前提下,提高载文量是可以提高影响因子的;反之,用以次充好的文章来提高载文量就会让影响因子下降。所以,在不能保证稿件质量的情况下,期刊应该秉承宁缺
毋滥的原则,不要为了其他因素而一味追求载文量,因为期刊的质量才是其生命力的源泉。
三、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
基金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基金论文比作为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一直备受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应该重视基金论文比,反对者认为基金论文比不适合作为国内期刊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5本期刊的基本评价指标进行数学统计,得出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归一化后的曲线关系。
从图2的分析结果来看:首先,基金论文比作为学术期刊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不能反映出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其次,在调查的25本期刊中,基金论文比高度受重视。从以上两个相悖的结论来看,调查的25本期刊在组稿上有迎合评价指标的迹象。从如此高的基金论文比到不能反映论文水平的评价指标,我们既看到了目前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弊端,又为这一现状担扰。期刊迎合指标,作者迎合期刊,基金项目造假、文章内容与基金内容不相符等现象就不会消失。因此,正确对待基金论文比指标的作用,才能引导学术期刊良性发展。
四、反应速度与期刊被引半衰期
反应速率可测度是期刊论文被利用的速度以及期刊对学科发展过程中新科学问题的快速反应程度。它的定义是期刊前1年发表论文在评价当年的被引次数占前1年论文总量的比例(相对数量指标)。
期刊被引半衰期可测度显示期刊文献老化的速度。它的定义是某期刊尚在被引用的全部论文中,较新的一半的年代跨度。
在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中,这两个概念是紧密联系的。通过反应速度可以辩证地来看期刊被引半衰期这个指标。文献的半衰期受学科的内容、性质等因素制约。一般来说,比较稳定的学科,其期刊半衰期较长;基础理论学科的期刊半衰期要比技术学科的期刊半衰期长;历史悠久的学科期刊半衰期要比新兴学科的期刊半衰期长。期刊被引半衰期的数值越大,证明期刊的老化速度越慢,但同时它的反应速度就会相对较小;反之,期刊反应速度越大,证明期刊近一年的论文被引率高,那么它的被引半衰期就会相对较小。所以,对学术问题的反应速度和期刊老化速度应同时作为期刊的评价指标,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学术期刊的水平。
五、反应速度与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测定的是期刊前2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率,反应速度测定的是期刊前1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率。两者皆是对期刊引用率的反映,一般不同时采用。影响因子的弊端之一是不能反映期刊水平的峰值,而影响因子与反应速度结合来看,能够反映出期刊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这对期刊和学者而言,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所以,不应该因为二者的趋同性而忽视反应速度作为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存在的意义。
六、载文量与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
地区分布数指来源期刊登载论文所涉及的地区数,这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全国影响力大小的一个指标。机构分布数指来源期刊论文的作者所涉及的机构数,这是衡量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另一个指标。一般学者认为,载文量决定了机构分布数和地区分布数,为了明确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笔者对25种被调查期刊的这3个指标归一化得出图3曲线关系。
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分布数与机构分布数呈线性关系,但是与载文量并非线性关系。这并不能说明它们不受载文量的影响,事实上是载文量的多少决定了地区分布数与机构分布数的最高变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