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2.学会使用基本的物理公式和原理计算电动机的相关参数,能进行简单的电动机性能分析。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等,计算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并解释电动机性能指标,如转速、扭矩等。
3.掌握安全操作电动机的能力,了解电动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能够遵循安全规程,正确连接和操作电动机。
3.探究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提交作业时,请学生注意以下事项:
1.作业要保持整洁,书写规范,要求使用专业术语,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
2.实验报告和小论文要注重数据和事实的支撑,避免空谈理论,力求做到有理有据。
3.提交作业前,请学生相互检查,确保作业质量,以便提高作业的反馈效果。
3.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电动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引导他们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鼓励学生持续关注电动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电动机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必做题:
-完成教材中关于电动机的课后习题,重点是对电动机工作原理、分类及计算方法的巩固。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使用图表记录实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运用物理模型,如等效电路图,来简化并理解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3.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让学生寻找日常生活中电动机的应用案例,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
1.学生在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时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生动的比喻帮助他们建立直观认识。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20.4电动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20.4节《电动机》。

本节主要介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 电动机的分类: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3. 电动机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及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应用,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能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电动机的原理,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应用。

难点:电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动机实验器材、PPT。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如电风扇、洗衣机等,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 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电动机在通电时的转动现象,引导学生分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 讲解电动机的分类:介绍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区别和特点。

4. 电动机的应用:展示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电风扇、洗衣机等,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作用。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应用。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电动机的问题,让学生当场解答。

六、板书设计电动机1. 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 分类: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

3. 应用:电风扇、洗衣机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 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有什么区别?3. 举例说明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电动机,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5.拓展阅读:推荐一本关于电动机的科普书籍或一篇学术论文,让学生了解电动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6.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构造及分类,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注意查阅资料,确保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3.作业提交时,请保持书面整洁,字迹清晰。
3.介绍电动机的性能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转速等,并讲解如何进行测量和计算。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电动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它们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头脑风暴,列举电动机的各种应用,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覆盖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构造、分类、性能参数等知识点。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构造、分类及性能参数等知识点。
2.强调电动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提醒学生关注电动机的发展趋势,如节能减排、环保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电动机的相关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分析其工作原理、构造及性能参数。要求图文并茂,清晰展示电动机的内部构造和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动机的构造、分类及工作特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0.4《电动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0.4《电动机》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场景,如电动车、洗衣机等,引导学生关注电动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电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吗?它有哪些特点和优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动机的原理和构造,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学会电动机的拆装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理解电动机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动机的原理和构造。
2.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为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电动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总结电动机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动机》。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电动机的原理、构造和分类。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讲解电动机的优缺点,以及电动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请学生分组讨论电动机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如何提高电动机的效率。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20.4电动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20.4电动机
3.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4.讲解电动机的性能测试方法,如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效率的计算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
2.教师给出讨论题目,如:“请分析电动机在简单电路中的工作状态”、“如何提高电动机的效率”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设备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元件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电动机。”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章主题:电动机。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介绍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如线圈、磁体、转子、定子等,并解释各部分的作用。
2.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电动机中的应用,重点讲解左手定则。
(3)电动机的性能测试:指导学生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等仪器进行实验,了解电动机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及效率的计算方法。
(4)实际应用:分析简单电路中电动机的工作状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6.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实验操作、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2.作业完成后,请认真检查,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并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分析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4.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性能测试方法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优秀教学案例:20.4电动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优秀教学案例:20.4电动机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电动机的实际应用场景,如电动汽车、洗衣机等,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的作用和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一个有趣的电动机小实验,如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动机模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直观地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经对电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实验来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因此,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让学生从他人的经验和反馈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改进能力。
5.教学策略:本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引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优秀教学案例:20.4电动机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的第四章第二节“电动机”,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电流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欧姆定律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实验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动机的原理和特点,以及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3.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20.4电动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20.4电动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20.4 电动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0章第4节“电动机”。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构造以及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电动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2. 掌握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电动机应用实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2. 教学重点: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流电动机模型、电源、开关、导线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学习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电风扇,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 讲解与演示:利用直流电动机模型,展示电动机的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演示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如: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是如何产生的?4.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与电动机相关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例和例题,深入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主要包括电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和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2. 解释一下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是如何产生的?3.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电动机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以及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电动机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那就是“教学难点与重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20.4电动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20.4电动机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20.4 电动机一、教学内容1. 电动机的概念: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3. 电动机的构造:电动机主要由线圈、磁铁、支架、轴等部件组成。

4. 电动机的铭牌:电动机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流、转速等参数。

5. 电动机的类型: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动机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造,能识别不同类型的电动机。

2. 掌握电动机的铭牌参数含义,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动机。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的铭牌参数含义。

2. 教学重点:电动机的构造,不同类型电动机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动机模型、电源、导线、开关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动机的实际应用场景,如洗衣机、电动车等,引导学生关注电动机的作用和特点。

2. 知识讲解:(1) 介绍电动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 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模型演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

(3) 讲解电动机的构造,介绍线圈、磁铁、支架、轴等部件的作用。

(4) 讲解电动机的铭牌参数,如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流、转速等,并解释其含义。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铭牌参数,让学生理解如何应用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一组电动机的铭牌参数,判断它们的类型和适用场景。

5. 动手实验:分组让学生操作电动机模型,观察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和铭牌参数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电动机1. 概念: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 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3. 构造:线圈、磁铁、支架、轴等。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5.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物理。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发表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掌握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原理,能够设计简单的电动机控制电路,提高学生对电动机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强调电动机在科技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并撰写观察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后的习题:针对本节课所学的电动机知识,请同学们完成课本后的相关习题,巩固对电动机工作原理、功率计算以及控制电路的理解。
3.通过对电动机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电动机及其相关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对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二)讲授新知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电动机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分析题: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如洗衣机、电风扇等,分析其启动、调速、制动方法,并撰写一篇短文,阐述其工作原理和优点。
5.探究题:鼓励学生针对电动机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展开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6.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电动机相关的科普书籍或网络资源,了解电动机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
人教版物理九年)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分类,掌握不同类型电动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学会使用公式计算电动机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效率等,并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电动机的工作状态。
3.掌握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方法,了解各种控制电路的原理,培养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难点的教学设想:
-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动画,形象展示电动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计算题和实践操作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电动机的相关计算和实际应用。
-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化对电动机控制方法的理解。
2.教学过程的设想:
-创设情境导入,如展示电动玩具、电动汽车等,引起学生对电动机的兴趣。
-采用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
-安排课后实践活动,如制作简易电动机模型,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4节电动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4节电动机教学设计
本章节将从电动机的基本原理、构造、分类、工作原理等方面展开教学,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电动机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电动机这一章节前,已经掌握了电路的基本原理、欧姆定律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实际应用中的物理现象充满好奇,但可能对电动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认识不深,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教学评价: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与电动机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和实际问题分析题。
2.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c.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让学生自主探究电动机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前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如电风扇、洗衣机、电动车等,引发学生对电动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对电动机的了解,如电动机是如何工作的?电动机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电动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性: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电动机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并了解其优势和局限性。
(二)教学设想
1.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动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降低学习难度。
2.设计一系列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量电动机的参数,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电动机的效率、性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年级物理20.4 电动机(教案)

九年级物理20.4 电动机(教案)

九年级物理20.4电动机(教案)【学习目标】1. 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 知道换向器在直流电动机中的作用。

3. 知道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4. 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难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换向器的作用。

【教学方法】实验法、启发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出问题:电动汽车、遥控飞机是在什么装置的驱动下运动起来的呢?学生看课本内容,思考问题答案。

大家有没有想过电动机为什么通电后会转动,它大部分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电动机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一)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1.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在研究电动机工作原理之前,我们一起来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我们知道磁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磁体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那么通电导线会不会也受到磁场的作用呢?演示实验一: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实验步骤:(1)把导线ab 放在磁场里,接通电源,让电流通过导线ab,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2)把电源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使通过导线 ab 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3)保持导线 ab 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但把蹄形磁体上下磁极调换一下,使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4)同时把电源正负极、蹄形磁体的上下磁极对调后重复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1)导线ab 向蹄形磁体的外侧运动。

(2)导线 ab 向蹄形磁体的内侧运动。

(3)导线ab 向蹄形磁体的内侧运动。

(4)导线ab 向蹄形磁体的外侧运动。

学生积极思考电流的方向,磁体的磁场方向,磁体的磁场方向与导线的受力方向的关系,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都有关系。

当电流方向或者磁场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相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4电动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4电动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4电动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思路,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学会使用电动机的相关仪器和设备。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难点: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动机、电源、开关、线缆、实验台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电动机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对电动机的兴趣。

2. 讲解:简要介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解释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 实验: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电动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过程。

4. 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6. 练习:布置一些关于电动机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难点: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入、实验探究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电动机的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充分发挥了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课后,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家庭实验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对电动机的了解和应用。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电动机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而且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关键所在。

我将对这两个重点细节进行补充和说明。

一、实验环节的细节1. 实验的安全性:由于我们讨论的是电动机,涉及到电流,因此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0.4《电动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0.4《电动机》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如“电动机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影响电动机转速的因素有哪些?”等。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电动机知识的理解,如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探究影响电动机转速的因素。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如在讲解电动机原理时,学生可以提问:“为什么电动机需要通电才能工作?”等。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小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小组汇报:各小组就探究成果进行汇报,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反思与评价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本节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如电动汽车、洗衣机等,引导学生关注电动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这种生活情境的引入使得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贴近实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自我反思: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收获,找出不足之处,明确改进方向。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给予鼓励和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注重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电动机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2.实践探究,深入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动机的构造,了解各部分的作用,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物理知识,如电磁感应、欧姆定律等,解释实验现象。
3.理论讲解,强化记忆: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理论讲解,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同时,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动机电路的连接方法和控制技巧。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电路连接方法和应用实例。
2.强调电动机在现代科技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电动机相关领域的兴趣。
3.提醒学生关注电动机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节能环保意识。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电动机的相关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实例为切入点,如电动汽车、电风扇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是如何工作的,从而引出电动机的概念。
2.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电动机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教师简要介绍电动机的历史发展,强调电动机在现代科技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为学生学习电动机奠定基础。
2.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注意查阅相关资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提交作业时,要求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体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过程。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电动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电动机的效率与功率等。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学习心得。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动机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直观地呈现电动机的内部构造和运行过程,增强学生的理解。
-设计问题链,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简单的电路图分析到复杂的实际应用。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难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撰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电动机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展望。
4.小组合作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绘制相应的电路图。
-分享设计思路和电路图,讨论其优缺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5.家庭作业:
-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家中使用的电动机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构造。
-家长与孩子共同探讨电动机在日常生活中的节能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3.知识储备:学生对电路图的识别和理解能力较强,但部分学生对电动机内部构造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尚浅。
4.实践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实验操作和探究活动时,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情感态度:学生对科技创新充满热情,希望通过学习电动机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本章节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演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结合实物和模型,讲解电动机各部分的作用,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b.电动机的构造包括哪些部分?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4电动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4电动机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20.4 电动机一、教学内容1. 电动机的原理: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 电动机的构造:主要由线圈、磁铁、支架和轴等部分组成。

3. 电动机的种类:根据线圈绕制方式和磁极排列方式的不同,电动机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4. 电动机的铭牌:介绍了电动机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功率和转速等参数。

5. 电动机的应用: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原理、构造和种类,知道电动机的铭牌参数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动机的原理、构造和种类,电动机的铭牌参数含义。

难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动机模型、电流表、电压表、磁铁、支架、轴等。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动吹风筒,让学生观察电动机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2. 电动机原理讲解:介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输入电能和输出机械能之间的关系。

3. 电动机构造讲解:讲解电动机的各个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电动机是如何构成的。

4. 电动机种类介绍:介绍不同种类的电动机,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多样性。

5. 电动机铭牌参数讲解:讲解电动机铭牌上各个参数的含义,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性能指标。

6. 电动机应用实例:介绍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广泛应用。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如洗衣机、空调等。

六、板书设计电动机1. 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2. 构造:线圈、磁铁、支架、轴等3. 种类:根据线圈绕制方式和磁极排列方式不同4. 铭牌参数: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功率、转速等5. 应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如判断电动机转动方向、计算电动机功率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效率与功率等知识点。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电动机这一章节之前,已经具备了基础的电学知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以及简单的电路连接方法。此外,学生对能量转换、磁场等物理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对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可能较为陌生,对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过程理解不够深入。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3.电动机的效率与功率:引导学生理解电动机效率的概念,讲解计算电动机功率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判断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影响电动机效率的因素有哪些?电动机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鼓励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记录讨论成果。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重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转动方向与电流、磁场的关系,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过程。
2.技能重点:正确连接并操作电动机电路,分析电动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3.知识难点的效率、功率等计算方法。
4.培养学生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爱护实验器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本章节将从电动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动机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

20-4 电动机(教学设计)-【上好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20-4 电动机(教学设计)-【上好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20.4 电动机(教学设计)学习新课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提问】我们知道,磁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磁体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

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那么通电导线是不是也会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呢?1. 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1)提出问题: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可能与磁场的方向、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3)设计并进行实验①把导线ab放在磁场里,接通电源,让电流通过导线ab,观察它的运动,记录实验现象。

②在实验①中,去掉蹄形磁体,接通电源,观察记录现象。

③保持磁体N极、S极位置不变,把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使通过直导线ab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接通电源,观察记录现象。

④保持直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与实验①中相同,把磁体的两个磁极对调,让磁感线方向与原来方向相反,接通电源,观察现象。

⑤在实验①中,同时改变直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接通电源,观察现象。

【分析论证】(1)分析实验①和②:在实验①中,闭合开关,导线ab向左运动。

在实验②中,去掉蹄形磁体,接通电源,直导线ab不运动。

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才会受到力的作用。

(2)分析实验①和③:只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时,导线ab向右运动,与①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3)分析实验①和④:只改变磁感线方向,导线ab向右运动,与①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跟磁场的方向有关。

(4)分析实验①和⑤:同时改变直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不变。

【实验结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播放视频】——《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2. 探究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提问】实验中的直导线运动一段距离就会离开磁场,很难持续地运动。

如果把一个通电线圈放在磁场中,它又会怎样运动呢?(1)设计并进行实验①如图甲所示,把矩形线圈放入磁场中并通电,其电流方向为a→b → c → d,观察线圈的转动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杨军课时1课时上课时间2016.12.15教学目标目标A: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目标B: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化。

教学重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难点及突破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课型新授课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材分析电动机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电气化设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带动各种生产机械和生活用电器的运转。

电动机的应用很广,种类也很多,但它们工作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是新课标的新体现。

由学生探究模拟电动机的实验对于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造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动机的原理和换向器的作用;最后由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电动机,真正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电动机在实际中的应用比较熟悉,能说出一些应用电动机的实例,提出电动机工作的原理。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4分钟)视频展示各种电动机,了解电动机在实际中的应用。

如机床、电力机车、洗衣机、风扇等。

学生观察各种图片,知道电动机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引入新课(4分钟)展示一个小电动机,给电动机通电,可以看到电动机能转动,思考:电动机工作时输入了什么能?获得了什么能?电动机为什么能转动?电动机工作时需要消耗电能,输出的是机械能,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学生思考。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

三、新课内容(27分钟)目标A: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知识点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提出问题:磁体在磁场中会受力的作用,磁体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那么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它是否会受到力的作用呢?猜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设计实验:在磁场中放一通电直导线,观察直导线是否受力运动。

设计电路。

进行实验:连接电路,快速的闭合开关再断开,观察现象。

提出新的问题,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方向是固定的吗?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想实验中金属棒要尽量轻一些。

学生观察实验,闭合开关,金属棒会运动。

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学生讨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作用方向可能与电流方向有关,也可能与磁场方向有关。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利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学会实验总结、提升。

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目标B: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化。

演示实验,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只改变电流方向,再改变磁场方向。

观察金属棒的运动方向。

综合前面的实验,请说说你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的认识。

学生观察现象,当通电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或磁场方向改变,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会发生改变,若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则受力方向不变。

学生总结实验结论。

如果把一个通电的线框放到磁场中,它会怎样运动呢?演示:如图,利用此装置进行演示实验,发现线圈转动了起来。

讨论:为什么线圈是转动而不是直线运动呢?学生分组实验“让线圈转起来”,提醒学生漆包线刮的方法及位置。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后总结,由于线圈两边的导线中的电流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们受到力的方向也就不一样,受到方向相反的力所以转动起来。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线圈两端的漆包线,一端的绝缘漆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半周。

可以看到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

学生实验有可能会不成功,可能原因有刮的方法不对,线圈与磁体间的距离等因素有关。

教师可以进行指导。

培养观察思考、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总结实验失败的教训。

知识点2: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如果把想想做做中线圈两端的绝缘漆全部刮去,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演示:接触电源,小线圈在磁场中发生转动,转到某位置摆动几下就不动了。

投影实验图。

讨论:为什么线圈不能持续转下去?在本实验中线圈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叫平衡位置。

如何让线圈转过平衡位置后,受力方向发生改变而持续转动呢?在“让电动机转起来”的实验中,线圈只有半圈有电流,如果在平衡位置时改变电流方向即可。

如何能及时改变电流呢?展示直流电动机模型。

请大家阅读课本上有关换向器工作原理的内容,思考换向器是如何改变线圈中的电流的?学生对照图片,从力的角度对线圈进行分析。

当线圈平面转到与磁场垂直时,线圈受到磁场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线圈保持平衡状态。

学生思考: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或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换向器在电动机中起什么作用?展示一个实际电动机,观察其结构,发现实际的电动机有多匝线圈,每个线圈都接在一对换向片上,以保证每个线圈在转动的过程中受力的方向都能使它朝同一方向转动。

展示一个微型吊扇,拆开风扇罩子,可以看到内部结构,它也是由线圈及磁体组成的,线圈位置固定不变,磁铁在绕线圈转动。

场方向。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换向器的工作原理。

换向器是当线圈转过平衡时,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能持续转动。

了解实际电动机结构。

它主要是由能够转动的线圈和固定不动的磁体。

在电动机里,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学生观察微型吊扇。

把物理与实际联系起来,体会物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介绍不同的电机,加强物理与实际的联系。

四、总结(5分钟)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说说你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的认识。

2.你能说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能量转化吗?3.电动机的线圈为什么能在磁场中连续转动?拓展:科学世界“扬声器是怎样发声的”。

阅读课本中本节的科学世界,扬声器是怎样发声,了解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也是利用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1.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并且作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当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改变,作用的方向改变,若同时改变,则作用方向不变。

2.电动机就是利用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来工作的,它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电动机的线圈在磁场中要能持续转动,是靠换向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

学生阅读“扬声器是怎样发声的”,知道扬声器也是利用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利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五、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1、3题。

按要求完成作业知识巩固六、检测训练:1、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下列办法可行的是( )A.改变电流的大小B.对调电源正负极,改变电流方向C.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D.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超探究了“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闭合开关S0,原本静止的轻质硬导线AB水平向右运动.要使AB水平向左运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将导线A、B两端对调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C.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D.将蹄形磁体的N、S两极对调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过一个角度,最后停在某个位置,此位置是( )A.它不受磁场力的位置B.线圈所在平面与磁感线平行的位置C.电路中无电流的位置D.线圈所在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的位置4、如图,线圈abcd位于磁场中.(1)通电后,cd段导线的电流方向____________(填“由c到d”或“由d到c”).(2)cd段导线受磁场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在图中画出ab段导线受磁场力的方向.5、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观察到金属杆向左运动起来,实验现象说明磁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力的作用,利用这种现象可以制成______机;断开开关,对调电源正、负两极,重新接入电路,再次闭合开关,观察到金属杆向______________运动起来。

6、下列情况下通电导线一定会受到磁场的力的作用的是( )A.通电导线放在一螺线管附近B.在通电导线附近有一导线环C.通电导线放在一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D.通电导线放在一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且与蹄形磁铁两极的连线垂直放置7、为了保证电动机朝一个方向转动,能自动完成这一任务的是( )A.继电器B.电刷C.变阻器D.换向器8、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器中,利用电动机原理工作的是( )A.电炉B.电风扇C.电饭煲D.电铃9、小明将直流电动机模型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动机不工作.他用手轻轻地碰了一下线圈后,直流电动机模型开始正常转动,其原因可能是( )A.直流电动机的铜半环与电刷接触不良B.电源电压太低C.线圈刚好处于平衡位置D.线圈中的电流太小板书设计§20.4电动机一、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1.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2.受力方向和电流方向、磁感线的方向有关即:只要一个因素改变,则受力方向改变二、电动机1.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2.能量转化: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构造:(1)定子:固定不动的磁体(2)转子:能够转动的线圈(3)换向器:每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会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受力方向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