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鱼类分类课程在远洋渔业观察员培训中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渔民培训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

载体 ,能 有 效 的 解 决 时 间 和 空 问 L 的限制 ,但也 存在 网络 内容水 平参 差 不齐 、真假 知识混 杂等 题 。网此 , 选 择 一个 覆盖面广‘ 、专、 化水 平高 、 可靠性 强的 互联 平台作 为渔 民培训
、 方 不 , 女 ¨ 彳 的 从 j f 淡, K 池 塘 养
埴 、 仃 的 从 海 水 I : J’ 化 ,将不
专、 I 方 的
I I 一
・ 起 培 训,
的 新 f 『 L 认 . 勾推 进 代池 、 发 干 ¨ 新 伙 付 址 波提 供 人 千 ¨ 坩 史撑 。 近 年 来 I I j 尔力 J t  ̄ l l x ] 开展 r “ 科技 人 』 ’ - ” 、 — ” 户 渔 民 科 技 培 训 ” 、 “ 科
训效 _ 果难 以 统 。
一
、
当前 渔民培训存 在 的常见 问题
1 . 不 注 重 受 训 对 象 的 差 异 性
2 . 培 训 形 式 较 为 单 一
任渔 , l k f ' t l J  ̄ J - f 训I I I , 人 彩宋F H 集 1 I I 投 课 的 肜 ,将 ’ l ・ I I 硎 老帅 ¨ } , 。 听 ,过 J : ‘ 起, 理 沦
阱投 的知 i j I 珀 ¥ 收 能 力有 限 。
, 峡际 操 作
3 . 互联 网培 训 载 体 未真 正 发挥 作 用 随 U联 的 述 发 J , 机、
电脑 进入 千家 J ‘ 厂 l I , I 于从 书小 I I
互 联 学 】 养
-
闳 为 学 员从 事 养 的 领 城 苍 计较 人 , 导敛 培 训 1 人 l 容 很难统 ・ ; 址 员技 沦水
远洋渔业发展思考

远洋渔业发展思考第一篇:远洋渔业发展思考远洋渔业发展思考远洋渔业将是渔业发展的必由出路,是近海渔业发展的有利补充。
但发展远洋渔业不是想搞就可以搞成搞好的事,下面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如何提高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竞争力”我国目前的远洋渔业主要是金枪钓、鱿鱼钓、和拖网等。
渔业生产的效益与资源分不开,远洋渔业亦不例外,我们公司在远洋渔业上主要是从事鱿鱼钓作业,最早是远赴西南大西洋公海进行鱿钓作业,由于受资源的影响,连续2年效益一般,有一年出现亏损,后来我们再未参加西南大西洋鱿钓生产。
而今年从西南大西洋传来的信息,是史无前例的大丰收,估计各船的效益都创下历史奇迹。
金枪钓的效益理论上讲应该是有利可图的,但几年来,为何从事金枪钓的企业多数都没有突出的效益,甚至出现亏损呢?直观的原因是利润空间的绝大部分被中间商垄断,我们缺乏属于自己的销售商。
实际上应该说我们缺乏销售人才,当然,我们的远洋船员,包括职务船员的文化水平低、素质差,船只设备技术状况差也是一个方面。
我们认为,要搞好远洋渔业生产的发展,应该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
在其他方面,我们不能落脚,但在我们具有的优势方面,更要突出,才能显现出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呢?就是拖网。
不论单拖还是双拖网,我们都不怵任何人,在任何海域拖网作业,我们都不会拜下风。
开发朝鲜东海渔场,事实上早在2003、2004年就有我国渔船前往,而且效益比较不错,但那是以民间组织的私下出国,风险大;2005年就出现朝鲜东海热点,一时间,拥有正式与非正式手续的船只蜂拥而至,但不论如何,效益都非常不错。
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在单拖网方面,目前竹荚鱼单拖网,仍是效益比较好的,是极具吸引力的项目,但就大多数企业而言,购置和经营大拖的资金链是一般企业望尘莫及的,资金压力太大。
二,有关补助问题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国家对远洋船只进行的燃油补贴,使我们企业深受鼓舞,使我们发展远洋渔业的干劲倍增,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远洋渔业发展思考

远洋渔业发展思考远洋渔业,是指在大洋海域进行渔业生产活动。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远洋渔业的发展已不可避免。
然而,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海洋渔业白皮书”发布的提出的为期十年的“渔业全面禁渔”方案,远洋渔业的发展已经遇到了一些困难。
因此,如何推进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重点。
一、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远洋渔业的发展已然不可避免。
因此,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是实现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政府应当加大力度,规范远洋渔业生产。
具体要做到:1.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加强远洋渔业的管理;2.加强渔业的技术研究,以提高远洋渔业的捕捞效率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3.加强科学研究,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变化进行监测和预警;4.加强对远洋渔业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法。
二、加强生态保护远洋渔业的开展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海洋保护区,设立禁渔区,严格保护禁渔区域内的物种;2.调整捕捞手段,避免对非目标物种的伤害;3.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和培训;4.加大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研究力度,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三、发展高附加值渔业远洋渔业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满足基本的捕捞需求,更应该把眼光放在发展高附加值的渔业加工业上。
1.发展深加工行业:深度处理渔产品,使其在价值上得到提高。
2.发展现代电子商务:借助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可以轻松将渔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从而最大化产业的价值。
3.发展高品质渔业: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四、加强国际合作远洋渔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的支持。
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1.积极参加国际渔业组织,推动国际渔业规范化进程。
2.与国际渔业相关机构合作,开展渔业技术研究和捕捞活动。
3.加强与各国政府、相关协会、研究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作为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均海洋资源排名十分靠后。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洋渔业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随之是海洋捕捞过度及近海渔业遭受重创。
从2005年起,我国近海海洋捕捞量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近海捕捞已处于困境,近海中许多品种的鱼类已经濒临绝境。
虽然采取了休渔、渔船数量零增长等有效措施,但短期内还是无法解决近海渔业资源不断萎缩这一问题。
远洋渔业作为解决渔业产品需求和供应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就成为我们当前需要首先考虑的方式。
随着科技和技术的发展,远洋渔业捕捞量近年来的急剧上升。
但对比美国、日本等国的远洋渔业发展大国。
我国的远洋渔业不仅在技术上亟待提高,并且在战略规划和行业发展上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
刘昭阳大连海洋大学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现状远洋渔业是指不在本国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而远离本国的海域的地方进行捕捞作业的方式,譬如在他国的经济海域或者由世界组织划分的公海领域进行相关的捕捞作业,然后运输贩卖或者进行加工售卖的方式。
[1]远洋渔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发展历史并不久远。
但是一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往往反映了一国的船舶、导航、捕捞等设备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远洋渔业能力十分综合的体现。
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远洋渔业以来,发展速度很快,产业经营范围基本覆盖全球和水产业重点区域,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
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远洋渔船数量不断增加,队伍壮大,远海作业能力增强。
中国远洋船队由最初的十几艘单一近岸底拖网作业船,发展到当前近3000艘有各类远洋渔船。
同时增长的是远洋渔业的产量,迄今远洋捕捞量已经超过200万吨,丰富了国内水产品市场供应,缓解近海渔资源的捕捞压力,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远洋渔业作业范围十分广泛,遍布世界各个区域,在三个大洋的主要海域都有涉及,与其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过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我国现在还在开拓新的海域。
加强远洋渔业职务船员培养的建议和意见

加强远洋渔业职务船员培养的建议和意见加强远洋渔业职务船员培养的建议和意见包括以下几点:1. 提高培训质量:应确保培训机构具备足够的师资和设施,以便为船员提供全面和专业的培训。
同时,培训内容应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确保船员能够获得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2. 完善培训内容:除了基本的航海技能和理论知识外,培训内容还应包括紧急情况处理、安全操作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应加强对船员的环保意识培养,以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
3. 加强实践训练:远洋渔业职务船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培训机构应加强实践训练,让船员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技能。
4. 建立考核机制:为了确保船员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应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
只有通过考核的船员才能获得职务船员资格。
5. 推广信息化技术:应积极推广信息化技术在远洋渔业中的应用,如远程监控、智能决策等,以提高船员的效率和安全性。
6. 加强国际合作:由于远洋渔业涉及跨国作业,因此,应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培养职务船员,以提高船员的国际竞争力。
7.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远洋渔业职务船员的培养和管理,确保船员权益得到保障。
8. 提高待遇福利:为了吸引更多人从事远洋渔业职务船员工作,应提高船员的待遇福利,如提高工资、提供健康保险等。
9. 加强职业规划:应为远洋渔业职务船员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职业发展路径和前景,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10.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应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以便船员、培训机构、企业等各方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
这有助于提高培训效率和船员的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加强远洋渔业职务船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人才培训与技能提升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人才培训与技能提升海洋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人民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渔业资源的不断减少,海洋渔业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保障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培养和提高渔业人才的技能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渔业人才培训的重要性1. 维护海洋渔业生产秩序。
合格的渔业人才能够熟练掌握渔业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渔业生产秩序的正常运行。
2. 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渔业人才培训,可以加强对海洋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渔业科技创新。
培养具备良好科研素养的渔业人才,可以推动渔业科技创新,促进渔业生产效益的提升。
二、渔业人才培训的方法与途径1. 学历教育。
通过建立渔业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渔业人才,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进修培训。
针对已从事渔业工作的人员,开展各类进修培训班,提供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3. 实践锻炼。
通过实习、实训、实地考察等方式,使渔业人才能够深入实践,积累实战经验,提高应对突发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渔业人才培训的内容与重点1. 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培养渔业人才具备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熟悉渔业资源保护政策和法规,并掌握相应的保护技术和方法。
2. 渔业生产管理知识。
培养渔业人才具备科学管理的能力,包括渔业生产计划制定、资源调度、捕捞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渔业技术创新与应用。
提供渔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培训,使渔业人才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渔业生产。
四、渔业人才培训的机制建设1. 建立健全的培训机构。
配备专业师资和培训设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渔业人才培训队伍,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2. 完善评价考核体系。
建立渔业人才培训的评价考核体系,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民培训与技能提升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民培训与技能提升海洋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生产行业之一,渔民作为海洋渔业的从业人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和资源状况时,渔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民培训与技能提升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培训需求分析在深入探讨渔民培训与技能提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渔民的培训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
渔民的培训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鱼类生态与资源管理知识:渔民需要了解不同种类鱼类的生态特点和习性,掌握捕捞的最佳时机与方法。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保障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捕捞技术与装备操作:渔民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捕捞工具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渔网、船舶设备等,以提高捕捞效率和降低事故风险。
3. 海洋安全知识与应急处理能力:渔民需要了解海洋安全知识,如风暴预警、船只防沉、急救知识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应对意外事故和紧急救援。
二、培训内容与方法基于对渔民培训需求的分析,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和方法:1. 鱼类生态与资源管理知识培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传授渔民鱼类生态学、资源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使其了解不同海洋物种的栖息地要求、捕捞季节和限额等重要信息。
2. 捕捞技术与装备操作培训:通过实地示范和操作演练,向渔民传授先进的捕捞技术和装备操作技巧。
在培训中,渔民可以亲自实践,加深对捕捞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3. 海洋安全知识与应急处理培训: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向渔民灌输海洋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遇险求生技巧、应急救助等,以提升渔民在海洋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除了上述培训内容,还应考虑开展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以使渔民全面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三、培训的机构与资源为了有效开展渔民培训与技能提升工作,有必要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和利用现有资源:1. 政府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海洋渔业培训的投入力度,提供经费和政策支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推动渔民培训与技能提升工作的开展。
渔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有幸参加了渔业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渔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渔业生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渔业培训让我认识到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渔业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渔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渔业不仅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品,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而且促进了渔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繁荣。
通过培训,我了解到渔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坚定了我为渔业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其次,渔业培训让我掌握了渔业生产的实用技能。
在培训过程中,专家们详细讲解了渔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渔业资源调查、渔业养殖、渔业捕捞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渔业工具,如何进行渔业养殖,如何进行渔业捕捞。
这些技能对于我今后的渔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渔业培训让我认识到渔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随着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渔业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在培训中,专家们强调了渔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渔业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深刻认识到,在发展渔业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渔业培训还让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渔业生产经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这些朋友将成为我今后在渔业工作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宝贵资源。
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体会:1.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2. 增强了自我学习能力。
培训过程中,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渔业发展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参与渔业环境保护,为渔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这次渔业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对渔业安全生产的几点认识

渔业安全生产的几点认识渔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渔业生产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船只失事、人员伤亡等情况。
因此,渔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渔业安全生产的几点认识。
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渔业生产中,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渔业安全生产的成败。
因此,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船员应该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例如灭火、救生等。
同时,船员还应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渔业安全生产的规定。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渔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船只维护,确保船只安全船只是渔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因此,加强船只维护,确保船只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船只维护包括船体、船机、电气等方面。
船员应该定期检查船只,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理。
同时,船员还应该做好防护措施,例如安装消防设备、救生设备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加强天气预警,避免船只失事天气是影响渔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天气预警,避免船只失事也是非常重要的。
船员应该定期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做好航行计划。
同时,船员还应该了解海况、潮汐等情况,以便更好地掌握航行情况。
四、加强安全监管,保障渔业安全生产渔业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安全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和管理。
同时,渔业企业和船员也应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渔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渔业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只有加强人员培训、船只维护、天气预警和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才能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为我国渔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于发展远洋渔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发展远洋渔业的对策与建议说到远洋渔业,近几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它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远洋渔业不仅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还能为海洋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
但是,远洋渔业的发展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如何才能促进远洋渔业的发展,为国家创造更多价值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
首先,加强科技研发,推动远洋渔业技术创新是远洋渔业发展的基础。
针对不同的海洋生态环境,开发符合大海特性的渔业科技,有助于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和捕渔者的安全程度。
国家支持远洋渔业科技研发,拨款设立“海洋渔业科技创新基金”,以支持海洋渔业科技研究,引导渔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渔业技术的改进和升级。
其次,加快远洋渔业资源评估工作,控制渔业规模,充分调查和优化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状况,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共存。
通过及时调查和评估海洋渔业资源,及时确定和改变渔业结构,合理安排渔业规模,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安全共存发展。
再次,改善海洋研究环境,推动海洋环境和生态学研究的实施。
建立完善的海洋资源调查信息库,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
同时,还应以研究驱动发展,加强海洋科学基础研究,积极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环境的调查、研究和评估,以确保海洋科学技术在远洋渔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海洋渔业监管体系,加强对整个远洋渔业产业链的监督管理,建立县级以上的海洋管理体系,提高洋渔业管理部门的监管效能,严格实施海洋渔业法规,强制执行渔业管理措施,以期提高对渔业安全经营的监管水平。
总之,发展远洋渔业的对策和建议,应以保障海洋环境安全为基础,从控制规模、加强科技研发、优化海洋资源评估、改善海洋研究环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完善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策略,以确保对远洋渔业的实施和安全管理。
建立多层次的海洋渔业生产体系,为渔业行业排查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海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技术培训与推广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技术培训与推广海洋渔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对于保障渔民收入、满足人民基本需求以及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渔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技术难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渔业技术培训与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海洋渔业工作中渔业技术培训与推广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做法。
一、重要性1.技术更新与提升渔业技术培训与推广能够将先进的渔业技术传授给渔民,帮助他们了解最新的渔业技术。
通过培训,渔民能够掌握更加高效、科学的捕捞技术和养殖技术,提高捕捞和养殖效益,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这对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安全生产与保障渔民利益渔业工作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如遭遇恶劣天气、渔船故障等。
通过渔业技术培训,渔民能够学习到有关航海安全、救生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预防和应对意外事件,保障自身的安全。
此外,渔业技术的提升还能够增加渔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从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3.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渔业技术培训与推广在加强对渔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培训,渔民能够学习到合理的渔业管理和保护知识,了解渔业资源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他们可以学习到海洋化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等相关知识,从而避免过度捕捞和破坏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做法1.建设培训基地在渔业技术培训中,建设培训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培训基地可以为渔民提供真实的操作环境,让他们亲身参与渔业技术的实践和应用。
培训基地应具备完善的培训设施和设备,提供专业的渔业技术教学和实践指导。
此外,还可以组织渔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解答渔民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2.开展技术交流与研讨会渔业技术的更新与推广离不开技术交流与研讨会的支持。
有关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和渔民代表进行技术交流和研讨,分享渔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渔民的学习热情,增加其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多层次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多层次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水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远洋渔业作为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产业之一,也需要足够多的专业人才来支持其发展。
当前我国远洋渔业人才短缺的现状给远洋渔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构建多层次的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通过分析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次的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多集中在普通水产类院校,专业设置单一,人才结构不够多样化,无法满足远洋渔业的多样化需求。
2. 教育手段滞后。
目前的远洋渔业专业教育方式仍然滞后于社会需求,教材和教学手段不够前沿,无法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3. 实践环节匮乏。
远洋渔业专业的实践环节较少,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我国远洋渔业专业人才短缺,难以满足实际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针对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层次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分为基础培养层次、专业发展层次和高端引领层次三个层次,用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
1. 基础培养层次基础培养层次主要面向普通高校的远洋渔业专业学生,通过建立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和强化基础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校外实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2. 专业发展层次专业发展层次主要面向已经在远洋渔业相关企业从事工作的员工,通过开设灵活的职业培训课程和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鼓励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开展双向导师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远洋渔业专业人才。
3. 高端引领层次高端引领层次主要面向远洋渔业相关技术和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我国远洋渔业的整体水平。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技术培训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技术培训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海洋渔业工作中,渔业技术的应用和培训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技术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培训。
一、渔业技术培训的重要性1.提升技术水平渔民是海洋渔业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渔业的发展。
通过渔业技术培训,渔民可以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捕捞技术、渔具使用方法、渔业管理知识等,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更加高效地从事渔业工作。
2.保护海洋资源渔业技术培训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渔民的收益能力,更是为了保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培训,渔民可以学习到合理的渔业管理和捕捞技术,减少非法捕捞和过度捕捞的现象,保护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推动渔业产业升级渔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是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技术培训,可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推动渔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同时,技术培训还有助于培养渔业科技人才,提高渔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渔业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1.举办技术培训班可以组织专业的渔业技术培训机构开展技术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讲解和指导。
培训内容可以涵盖捕捞技术、渔具使用、渔业管理、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渔民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2.开展实地考察和实训组织渔业技术培训时,可以将实地考察和实训纳入培训计划。
通过实地考察,渔民可以近距离了解、学习先进的渔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实训环节可以让渔民亲自实践,提高技能,并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开展交流与合作渔业技术培训还可以通过开展交流与合作的方式进行。
可以组织渔民代表团参观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渔业生产基地,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也可以邀请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渔民前来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技术成果。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渔业技术培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可以利用网络、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在线课程和远程培训。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船船员培训与管理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船船员培训与管理随着全球渔业的发展,海洋渔业工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在这个庞大的产业中,渔船船员的培训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海洋渔业工作中渔船船员的培训与管理,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渔船船员培训的重要性渔船船员的培训对于渔业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培训能够让渔船船员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对新入职的渔船船员来说,培训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他们需要了解渔船的结构、设备的操作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理等知识。
渔船船员培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培训:渔船船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学习如何预防事故发生,如何正确使用救生设备等。
2. 技术培训:船员需要掌握一定的航海知识、渔业知识以及渔具操作技巧等。
3. 紧急情况处理:船员需要接受应急演练,熟悉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渔船船员培训的方法为了有效地进行渔船船员培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现场实训:通过在真实的操作场景中进行培训,让船员亲身参与,学以致用。
例如,在捕鱼作业中,船员可以实际操作渔具,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工具。
2. 合作交流:安排不同经验水平的船员合作工作,让经验丰富的船员指导新手,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
3. 培训课程: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讲解船舶安全、渔具使用和紧急情况处理等内容。
三、渔船船员管理的重要性良好的渔船船员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风险,确保渔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渔船船员管理的重要方面:1. 工作分配:根据船员的技能和经验,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确保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2. 监督管理:船长或上级领导应加强对船员的监督,确保他们按照规章制度工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团队建设:鼓励船员之间互相合作,加强团队凝聚力。
定期组织团队活动,增强彼此的信任和合作意识。
4. 奖惩制度:建立良好的奖惩制度,激励船员努力工作,同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
我国远洋渔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讲解

我国远洋渔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研究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分析发展趋势,对于我国远洋渔业健康有秩序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对于我国的在国际远洋当中的竞争变得有优势,从而进军远洋渔业强国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主要是为了通过研究我国目前海洋渔业的发展情况和出现的问题,然后在参考世界海洋渔业比较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利于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对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前景做出展望,从而促进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
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发展远洋渔业的意义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并对文章架构做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则对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研究;第三部分针对我国远洋渔业的实际,结合远洋渔业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先进做法提出了具体对策,并对远洋渔业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
最后对全文做出总结。
其中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在全面对我国的海洋渔业的发展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面,借鉴世界上的经营,然后对我国的渔业发展提出针对性对策,明确目标及具体措施,并就其完善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远洋渔业,发展,对策1绪论1.1远洋渔业的发展意义回顾渔业的发展历史,首先是近海然后是远海洋,这就形成了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规律,这也是我国海洋渔业的一种发展的方向。
二十一世纪发展到现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开始加大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力度,而且把它当作是重点的发展对象。
远处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很多的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开展重视海洋渔业的发展,这些国家加大了力度去扶持海洋经济的发展。
按照海洋的公约和国家的规则,远洋的渔业就是远离自己国家基地的,到公共的海域或者是其它国家的领海去从事捕捞海域生产加工的活动。
各个国家不断发展远洋的渔业,通过渔业的发展产业区产于到国际的竞争当中,这样就能够使得渔业在各个阶段都能够和国际的市场接轨,具体来说,加快远洋渔业的发展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我国是一个水产品消耗的大国,而且人口是十分多的,因为推行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且加大了捕捞的频率和强度,这就使得近海领域的渔产资源快速降低,而且外海可以作业的渔场也在不断变少(崔锡壮,李永仁;2000),这个变化对国内的水产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关注食物的质量,也在不断加大对食物营养结构的要求。
多层次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多层次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不断发展,对于远洋渔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传统的渔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因此急需构建一种多层次的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从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探讨构建多层次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旨在为远洋渔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现状分析在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过程中,远洋渔业专业人才一直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现实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传统的渔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教学方法滞后,培养模式满足不了海洋渔业生产和管理人才的需求。
学生对于远洋渔业专业的了解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对未来的发展路径缺乏清晰的认识。
国家对于远洋渔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性部署,远洋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远洋渔业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针对远洋渔业发展的需求,构建一种多层次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2. 促进远洋渔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满足远洋渔业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有效地促进远洋渔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可以使得远洋渔业产业链更加完善,提高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
3. 增强我国在远洋渔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构建多层次的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我国在远洋渔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培养更多高层次的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可以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展现我国在远洋渔业领域的实力。
三、实践和建议1. 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比如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可以更加贴近实际行业需求,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2. 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除了传统的本科教育,还可以拓宽培养渠道,比如提供远洋渔业专业的研修班、岗位培训等,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对渔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渔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几点思考近几年来,渔业安全生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多,渔业安全生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解决渔业安全生产问题已经成为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对渔业安全生产问题进行思考时,有几个方面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1.船只安全对于渔船来说,首要的安全问题就是确保渔船的运行安全。
因此,必须关注船只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船只的设计、建造和维护。
合理的设计和建造可以确保渔船的航行平稳、防浪能力强,以及在恶劣天气下的可靠性,维护保养可以延长船只的使用寿命,降低事故发生率。
此外,还需要加强船员的安全意识,提高船员的技术素质,这样才能保证渔船的安全运行。
2.渔民安全对于渔民来说,安全意识是必须要有的。
渔民必须明确安全在前,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海上作业时,要遵循安全规范,做到防患于未然。
此外,还需要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渔民的安全素质和实践能力。
应该加强宣传,让广大渔民认识到渔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政府工作政府在渔业安全生产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的宏观管理,促进渔业健康发展。
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渔业行业的监管,推动行业规范化、有序发展。
4.科技手段科技手段在渔业安全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子定位系统、无线通讯、卫星导航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渔船的安全性能和渔民的安全水平。
此外,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对海域进行水质监测和生态环境监测,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总的来说,渔业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只有政府、渔民、科技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才能保障海洋渔业的健康发展和渔民们的生命安全。
海洋中的鱼类讲课教案及反思

海洋中的鱼类讲课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探索海洋中的鱼类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中的鱼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掌握鱼类的分类和适应海洋生活的特殊结构。
3. 培养学生对海洋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鱼类的基本特征:鱼类的体形、鳞片、鳃和鳍的结构。
2. 鱼类的分类:根据鳍的位置和形状进行分类。
3. 鱼类的生活习性:鱼类的呼吸、运动和繁殖方式。
4. 海洋中的特殊鱼类:深海鱼和珊瑚礁鱼的适应性结构和生活方式。
5. 海洋保护:介绍海洋污染对鱼类生存的影响,呼吁保护海洋环境。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一张插图或短视频,让他们思考:海洋中的鱼类有哪些特点?它们如何适应海洋生活?知识讲解:2. 介绍鱼类的基本特征,包括体形、鳞片、鳃和鳍的结构。
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展示,帮助学生理解。
3. 解释鱼类的分类方法,并展示不同种类的鱼类。
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鳍的位置和形状,理解分类的原理。
探索活动:4.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鱼类的生活习性。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鱼类,研究它的呼吸、运动和繁殖方式,并准备展示给全班。
5. 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各自小组的发现。
教师引导讨论,总结不同鱼类的生活习性。
拓展活动:6. 介绍深海鱼和珊瑚礁鱼的特殊适应性结构和生活方式。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它们是如何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
反思与评价:7. 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8. 学生完成一份简单的反思作业,回答以下问题:你对海洋中的鱼类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为什么认为保护海洋环境很重要?教学资源:1. 插图或短视频展示海洋中的鱼类。
2. 鱼类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3. 深海鱼和珊瑚礁鱼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4.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活动、知识讲解、探索活动和拓展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海洋中鱼类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并了解了深海鱼和珊瑚礁鱼的适应性结构和生活方式。
海鲜种类培训心得

海鲜种类培训心得
海鲜种类培训是水产养殖或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水产生产实习报告。
通过实习,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已学的知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工作适应能力,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通过与实习点的领导、技术人员、工人、群众的接触,学会社交和开展群众工作,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鱼类分类课程在远洋渔业观察员培训中的几点思考
作者:吴峰戴小杰
来源:《高教学刊》2016年第08期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
摘要:远洋渔业观察员计划是对国际渔业组织履约的重要部分。
鱼类分类课程是观察员培训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分析渔业观察员的特点,提出了几点观察员鱼类分类课程培训的思考,可为今后观察员培训中如何更好的上好鱼类分类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远洋渔业观察员;观察员培训;鱼类分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162-02
Abstract: The project of distant-water fishery observer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implementation for international fishery organization. The course of fish classification becomes the crucial links in observer training.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fishery observers,some ideas of fish
classification in observer training are suggested for discussion, which may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ing observer training.
Keywords: distant-water fishery observer; observer training; fish classification
远洋渔业观察员是国际渔业组织对各国远洋渔业履行国际公约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养护和管理措施。
历年来,上海海洋大学一直承担着农业部渔业局下达的远洋渔业观察员工作,远洋渔业观察员分为金枪鱼观察员(目前派遣观察员数量是最多的,国際渔业组织要求有5%的观察员覆盖率),秋刀鱼等拖网渔业观察员,鱿鱼观察员及南极磷虾观察员等。
观察员在派遣出去之前,要进行系统的培训。
鱼类分类课程是观察员培训中的重要部分。
鱼类分类对一般学生而言,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堂上书本上讲解的理论知识,更形象的掌握鱼类形态特征。
但对远洋渔业观察员来说,掌握某一种渔业所捕获的鱼类即可。
因为远洋渔业观察员的选派主要来自水产专业的学生及社会人员,远洋渔业观察员没有必要掌握所有鱼类的分类特征及鉴别技能。
对于来自不同水产专业学生甚至是社会人员的观察员如何能通过观察员培训中的鱼类分类课程达到快速掌握远洋渔业捕捞鱼种鉴别的技能是观察员培训中重要的内容。
做好下面几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展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由于远洋渔业观察员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而鱼类分类鉴定是较为枯燥的课程,所以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学生带着兴趣主动的记忆,学习效果会更好。
比如播放海上远洋渔业捕捞的录像视频,跟学生讲解该种渔业的作业方式和特点,捕捞鱼种的种类。
在讲到金枪鱼渔业中不同金枪鱼种类的鉴别时,可以从不同的金枪鱼种类的经济价值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如蓝鳍金枪鱼是最昂贵的金枪鱼,也是最好的生鱼片材料,体型也是最大的金枪鱼。
在今年双十一的时候阿里巴巴主席马云拍到的一条金枪鱼达38888元。
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后再具体讲解蓝鳍金枪鱼的鉴别特征。
再者,可以请以前有出海经验的观察员给学生授课,以切身体会讲解海上不易识别的鱼种以及在海上是如何快速识别鱼种的经验。
二、归纳总结,形成有规律的知识点
对于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员来说,有规律性的鱼类分类鉴别记忆法能更好的被理解记忆,且不容易忘记。
比如:鳅和斑点月鱼的雌雄性别鉴定特征有规律可循,凭肉眼就可以鉴别。
鳅的雄性头部高,斑点月鱼的雄性胸部宽(高)。
这样有规律的记忆较不易遗忘。
三、实物观察,增加印象
鱼类分类课程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具体上课过程中可将前期观察员海上工作拍摄的照片放课堂上讲解,还可以剪辑一些海上捕捞作业的视频,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快乐的课堂气氛
中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观察员海上取样测量是比较艰苦的,让学生换种思维来考虑。
海上的取样测量是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与公海海洋零距离的接触,与海洋动物零距离的接触,是一段美好的旅行。
四、灵活的考核方式
观察员对鱼类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应灵活多变,以实践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
考试的考场可设在渔业码头,现场对学生进行鱼类鉴定考试,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对于易混淆的鱼种,结合图片和理论鉴定知识,不断的巩固学习。
中国远洋渔业观察员计划是中国政府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的重要部分。
观察员海上工作采集的数据质量关系到履约效果。
鱼类鉴定是其中重要的基础,在培训中显得特别重要。
通过以上几点的强化训练,观察员在海上工作时能够对捕获的鱼快速准确的识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许柳雄,岳冬梅,朱国平.中国金枪鱼科学观察员制度探索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337-341.
[2]黄璞,于洪贤.湿地科学专业“鱼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1:93-95.
[3]刘东,唐文乔.国家级精品课程《鱼类学》之鱼类分类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5-356.
[4]于建华.提高《鱼类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182-184.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新进教师培训及科研启动计划;农业部三大洋金枪鱼观察员项目。
作者简介:吴峰(1989-),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渔业资源生物学研究。
通讯作者:戴小杰,教授,主要从事渔业资源生物学、渔业资源评估和海洋生物保护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