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分子的拆分技术

合集下载

手性拆分

手性拆分

CDR法优缺点
♦ 优点: ♦ 衍生化后可用通用的非手性柱分离,而且
可选择衍生化试剂引人发色团提高检测灵 敏度。 ♦ 缺点: ♦ 操作复杂、易消旋化,对衍生化试剂要求 高(应具有较高的光学纯度),衍生化反 应速率重现性较差。
Thank you!
♦ 4、电荷转移型固定相 ♦ 是指分子中具有吸电子基团(如硝基)或斥电子
基团(如氨基、烷基、烷氧基、萘环)并且能够 与对映体发生电荷转移作用而达到拆分目的的一 类手性固定相。Pirkle 型手性固定相是目前使用 量大、适用面广一类CSP。 ♦ π-碱型(有斥电子取代基)Pirkle 型手性固定相: 拆分大量π-酸的胺、氨基酸、亚砜类等对映体。 ♦ π-酸型(有吸电子取代基)Pirkle 型手性固定相: 拆分多种带烷基、醚基、氨基取代的芳香环类对 映体。
♦ 1、环糊精(CD) ♦ C D分子呈笼型结构,向内的a-1,4一糖苷键使得
腔内的电子云密度高,具有疏水性,而腔外具有 亲水性。此外,CD分子上的2,3,6位经基由于具有 不同的反应活性,可对其进行选择性修饰,制备 成不同性能的手性选择剂。 ♦ CD的手性识别主要来自环内腔对芳烃或脂肪烃侧 CD的手性识别主要来自环内腔对芳烃或脂肪烃侧 链的包容作用及环外壳上的羟基与药物对映体发 生氢键作用。 生氢键作用。
♦ 2、冠醚 ♦ 冠醚属大环聚醚类物质,分子结构为中间是空穴
的平面结构,因此分离对映体的机制与CD相似。 ♦ 这类化合物中18-冠-6-四羧酸(18C6H4)含有6个通 过乙烯桥结合的氧原子,手性识别是通过4个垂直 于平面的碳基实现的,18C6H4的环型空腔通过氢 键等作用,能够与铵离子及伯胺离子形成包合物 因此可分离氨基酸、多巴胺、二肽和三肽等多种 含氨基的对映体
三、CDR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识别与拆分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识别与拆分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识别与拆分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的学科。

手性识别与拆分是有机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手性化合物的性质、合成和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从手性的概念、手性识别的方法、手性拆分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手性是指分子或物质的非对称性质。

在有机化学中,手性分子由不对称的碳原子或其他原子组成,它们的镜像异构体无法通过旋转或平移重叠,因此具有不同的性质。

手性分子的存在对于生命体系、药物研究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手性识别是指区分手性分子的方法和技术。

目前,常用的手性识别方法包括光学方法、核磁共振方法、质谱方法和色谱方法等。

其中,光学方法是最常用的手性识别方法之一。

光学活性物质对于不同偏振光的旋光度有不同的响应,通过测量旋光度可以确定手性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核磁共振方法则是通过测量手性分子在磁场中的响应来识别手性。

质谱方法和色谱方法则是利用分子的质量差异或分子在柱上的分离来实现手性识别。

手性拆分是指将手性分子分离为其对映异构体的过程。

手性拆分的策略多种多样,常见的手性拆分方法包括晶体拆分、化学拆分和生物拆分等。

晶体拆分是通过晶体生长的方式将手性分子分离为不同的晶体,进而得到对映异构体。

化学拆分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手性分子转化为其他化合物,从而实现手性分子的拆分。

生物拆分则是利用生物体系中的酶或其他生物分子对手性分子进行选择性催化,从而实现手性分子的分离。

手性识别与拆分在药物研究和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药物研究中,手性药物的对映异构体往往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和毒性。

因此,通过手性识别和拆分可以选择性地合成和使用具有更好活性和安全性的手性药物。

在有机合成中,手性识别和拆分可以帮助合成化学家选择性地合成手性分子,从而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率。

总之,手性识别与拆分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通过手性识别和拆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手性分子的性质,为药物研究和有机合成等领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及分析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及分析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及分析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手性药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手性药物指的是分子结构中含有手性中心(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左旋和右旋两种异构体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体内代谢途径。

因此,正确地分析和分离手性药物对于药物研究和有效性的评估至关重要。

手性药物分析技术主要包括色谱法、光学活性法和核磁共振(NMR)法。

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性药物分析方法。

它基于手性药物的两种对映异构体在手性固定相上的不同吸附能力进行分离。

常见的色谱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毛细管电泳法。

HPLC通常使用手性固定相柱,通过选择性地吸附左旋或右旋手性分子,实现对手性药物的分离。

毛细管电泳是一种高效的手性药物分析方法,基于对映异构体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不同,通过毛细管中背景电解质的浓度和pH值调节来分离手性药物。

光学活性法是一种基于光学活性性质来分析和测定手性药物的方法。

光学活性手性药物由于具有旋光性,可以引起光的偏振方向发生旋转。

常用的光学活性法包括旋光仪法和圆二色光谱法。

旋光仪法是通过测定手性分子对光的旋转角度来判断手性药物的对映异构体的含量和比例。

圆二色光谱法则是测量手性分子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性质,通过对波长的差异来判断手性药物的对映异构体。

核磁共振(NMR)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现象来分析手性药物的方法。

NMR技术通过检测手性碳原子或核自旋的信号来确定手性药物的结构和对映异构体的比例。

通过对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实验后,通过解释谱图的峰位和峰形等信息,可以得到手性药物的分析结果。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手性药物分析方法,如质谱法、X射线衍射法和环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在手性药物分析中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类别和性质的手性药物。

总之,手性药物分析技术对于药物研究和评估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研究和发展新的手性分析技术,为新药开发和治疗提供了更可靠和准确的手性药物分析方法。

手性分离原理

手性分离原理

手性分离原理
手性分离技术,也称为“分子手性技术”,是一种化学分离技术,它将一种物
质拆分成一个或多个手性组分的过程。

它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日益受到重视,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广泛采用并在药物分子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手性分离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化学方法,它将一种物质拆分成一个或多个
手性组分的过程,制造出一种具有指定手性的物质,该工艺具有高纯度、高质量、高体积利用率、低能耗等优点。

手性分离通过改变原溶液的极性及温度等条件,从而使溶液中的某些物质不同程度分离,从而获得最终的手性产品。

其次,手性分离技术在采用时是要考虑到它的优点和缺点的,在分离中需求应
用保护试剂TA,但却有可能同时改变溶液中物质的外形,从而造成周转效率低下,再有分离所需用到的工艺对物质本身也有很大影响,从而还需要安装设备,次级电子,硅基介质等以应用保护剂,以减少溶解的影响。

再者,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制造药物分子图谱,应用其分离物质的手性进
行结构研究,追踪制造过程的变化,以提高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而对药物分子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手性分离属于单分子分离技术,它能够将某种特定物质拆分成一个或多
个手性组分,从而提出手性物质,而这样的成果在药物分子构建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用于其他行业的材料分离构建过程中,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分离方法和应用。

总之,手性分离技术已成为当前行业技术发展的首要方向,已得到广泛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药物分子构建,还可用于其他行业的材料分离构建,为药物分子开发及行业分离技术发展提供依据。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合成和拆分技术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合成和拆分技术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合成和拆分技术手性合成和拆分技术在有机化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手性分子是一种在化学结构上相同但在空间结构上不对称的分子。

它们的特性在化学和生物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药物开发中,药物分子的手性往往会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效果。

因此,了解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和拆分技术非常有帮助。

手性合成技术的发展历程非常曲折。

一开始,化学家们发现可以通过光学性质(例如旋光性)来对手性分子进行检测和识别。

这种检测技术为手性合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为这证明了存在具有手性的分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如何合成手性化合物。

最早的手性合成方法是利用天然产物。

化学家们发现有一些天然产物,如樟脑、多肽和生物碱,具有手性结构。

这些产物为手性合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重大贡献。

但是,天然产物只能提供有限的手性合成选择,导致化学家们广泛探索其他手性合成方法。

其中一种方法是对映体选择拆分。

所谓对映体选择拆分就是从一个混合物中分离出单一对映体结构。

这可以通过利用酸或碱作为催化剂来实现。

然而,分离出的手性化合物数量通常较小,这使得对映体选择拆分难以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另一种手性合成技术是立体选择反应。

这种技术利用具有手性催化剂的化合物来选择性地控制产物的手性。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研发中。

例如,铱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已被广泛利用于手性化合物的制备中。

手性合成技术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利用手性分子匹配。

对映体间相互作用,也就是对映体间的手性识别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手性化学物质的设计和合成。

例如,在金属有机化学中,采用配位环层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手性识别策略。

除了手性合成技术之外,还存在手性拆分技术。

手性拆分是将一个手性化合物分解成其对应的两个对映体之一的过程。

一种方法是制备手性材料。

这种手性材料可以根据其空间构型选择性捕获手性分子,具有将手性分子拆分成其对应对映体的能力。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手性分离筛。

手性分离筛是一种高度智能的分离材料,可以根据手性识别原理选择性地排除对映体结构,从而分离出目标化合物的一个对映体。

色谱分析中的手性分离技术

色谱分析中的手性分离技术

色谱分析中的手性分离技术色谱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它可以通过不同成分在色谱柱上的运移速度差异,实现样品中组分的分离。

而手性分离技术则是其中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技术。

手性分离技术又称拆分体分离技术,是指将具有手性的化合物分离成其对映异构体的过程。

手性分离技术主要有两种:手性凝胶色谱和手性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凝胶色谱是一种传统的手性分离技术,它利用具有手性结构的聚合物凝胶作为色谱填料,通过样品分子与凝胶之间的分子识别作用实现分离。

手性凝胶色谱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手性分离技术,但是由于其分离程度较低,通常用于对手性分析的初步筛查。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高效手性分离技术,它基于手性色谱填料的表面手性区分作用和反相分离作用,实现对手性化合物的高效分离。

在手性高效液相色谱中,手性色谱柱成为关键的分离工具,色谱柱内填充了各种具有手性结构的填料,如纳米结构材料、束缚配体、离子交换树脂等。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需要精密的操作和控制技术,同时对手性填料的选择和性能也十分关键。

常见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模式包括正相模式、反相模式和杂相模式。

正相模式下,填料是手性站点,流动相是水/有机溶剂混合物,溶液的极性越强,分离能力越高;反相模式下,填料是非手性的,分离基于无手性分子和手性分子与填料的相互作用,流动相是弱极性有机溶剂/水混合物;杂相模式是正相和反相模式的结合。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制药、化妆品、食品、医疗诊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药物研发中,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可以对药物的对映异构体进行分离和鉴定,以确定对映异构体的药效和安全性;在食品领域,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可以对添加的手性能呈现不同风味的香料成分的组成比例进行分离和鉴定。

当然,手性分离技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局限性。

一方面,手性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之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因此分离困难。

另一方面,手性化合物的分离需要精密的手性填料和色谱柱控制技术,手性柱的制备和使用成本也较高。

手性药物的拆分技术PPT课件

手性药物的拆分技术PPT课件

•对非聚集物(如液体)的化合物进行衍 生化转变成具有聚集物的特性
CH3 * NH2
H 2S O 4
(液 )
C6H5CH=CHC OOH
CH3 +
H
S
O
-
4
NH3
(固 )
CH3 +
C6H5CH =CHC O O
NH3
(固 )
• 应用条件:聚集体特性
(5~10%),有晶体形状
• 应用较少
O
CH3 HO
N O2
– 如:在外消旋的酒石酸钠铵盐的水溶液中溶入少量的(S)-(-)-苹 果酸钠铵或(S)-(-)-天冬酰胺时,可从溶液中结晶得到(R, R)(+)-酒石酸钠铵
• 条件:
– 能形成聚集体的化合物
– 添加物必须和溶液中的化合物在结构和构型上有相关之处。这 样所添加的物质才能嵌入生长晶体的晶格中,取代其正常的晶 格组份并能阻止该晶体的生长
同(固体) (S)-色氨酸,(S)-苯丙氨酸
Mp 108oC
填充方式:Pna21 Mp 89oC
(1)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之间有紧密的结合能力,是产生对映选择性的必备条件。
冷却析出右旋体的晶体后,迅速分离 这种转化通常发生在非对映异构体之间
d=1.417
d=1.390
手性化合物的合成策略
手性化合物 Chiral Compds
首先沉淀出的对映体 (R)-苏氨酸 (R)-谷氨酸 (R)-天冬酰胺
(S)-苯甘氨酸,(S)-络氨酸,(S)-对甲氧基苯甘 氨酸,(S)-色氨酸,(S)-苯丙氨酸,(S)-赖氨酸, (S)-多巴,(S)-甲基多巴
(R)-对羟基苯甘氨酸
(S)-色氨酸,(S)-苯丙氨酸

液相色谱手性分离

液相色谱手性分离

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技术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技术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手性分子的技术,它可以用来确定分子的手性结构,以及它们的绝对和相对手性。

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离技术,它可以用来分离和分析手性分子,以及它们的绝对和相对手性。

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相色谱仪,将手性分子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将溶液通过一个柱,柱内有一种特殊的吸附剂,这种吸附剂可以与手性分子结合,从而使手性分子分离出来。

液相色谱仪可以检测分子的手性,从而确定分子的绝对和相对手性。

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技术的优点是,它可以快速、准确地分离和分析手性分子,而且可以在实验室中实现,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材料。

此外,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技术还可以用来分离和分析复杂的混合物,从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来分离和分析各种手性分子,如药物、香料、香精、香水等,也可以用来分离和分析复杂的混合物,如植物提取物、药物混合物等。

此外,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技术还可以用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的药效学特性。

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技术的缺点是,它的分离效率受到柱材料的影响,而且它的分离效率也受到溶剂的影响。

此外,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技术的分离效率也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离技术,它可以用来分离和分析手性分子,以及它们的绝对和相对手性。

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分离和分析各种手性分子,以及复杂的混合物,从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但是,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技术的分离效率受到柱材料、溶剂、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技术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柱材料、溶剂、温度和压力,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手性化学中的手性分离方法

手性化学中的手性分离方法

手性化学中的手性分离方法手性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手性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科学,已经成为化学、生物学和药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分支。

手性分离是作为手性化学的核心内容,已经发展成为许多新型的分离方法。

在分离手性分子过程中,常用手性纯的环境或手性固体材料来吸附和选择目标化合物,达到区分化合物对映异构体的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手性下的分离方法及其应用。

1. 手性分离的方法种类手性分离的方法种类繁多。

可以分为手性色谱法、手性溶剂萃取法、手性膜分离法、手性电化学分离法等。

1.1 手性色谱法手性色谱法是指依靠手性固体材料吸附分离目标手性分子的分离方法。

手性列(分离柱)是分离手性异构体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手性柱材料的溶解度较小,光学活性体被固定在固体表面上,因此只有异构体可以渗透进入手性固体,并且被手性固体捕获体现了手性固体纯度的独有性质。

手性柱的选择也非常灵活,主要有两类:一个是手性固体涂布于惰性的载体上,如硅胶、纤维素等;另一个是手性固体被包裹于柱里的固体质量聚合物中,在分离时因为固体材料干燥而捕捉到手性分子。

该技术应用广泛,可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和精细化工等领域的手性分离。

1.2 手性溶剂萃取法手性溶剂萃取法也是利用手性特性吸附分离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之一。

以非对称醇为例,其具有较高的对映选择性,通过调节非对称醇的手性中心不同与合理控制其他物理化学参数可实现手性合成,同时也可以用作溶剂萃取中有机物的选择性萃取。

1.3 手性电化学分离法手性电化学分离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工艺技术进行手性富集分离的方法,主要是靠电子转移吸附手性分子,利用双电层效应,在较低电势下吸附手性分子,从而实现性质不同的手性分子之间的分离。

同时,该技术也可用于观察化合物的电化学谱图,对化合物进行质谱分离,为较为有效的手性分离方法之一。

1.4 手性膜分离法手性膜分离法是利用手性膜分离掺杂物分离目标物的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手性分离技术。

手性膜的制备过程可通过光学鉴定制成具有较强έ活性的光学材料,是实现手性分离过程中的必要所需手段。

手性化合物拆分方法

手性化合物拆分方法

手性化合物拆分方法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 光学拆分:利用手性催化剂或其他手性物质对手性化合物进行拆分。

光学活性的手性化合物经过光学反应与手性催化剂反应可以得到单一手性的产物。

2. 液体相转移拆分:将手性化合物溶解在不对其进行反应的溶剂中,然后加入具有手性结构的离子对或分子对,形成包合物。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或进行萃取操作,可以将手性化合物从包合物中分离出来。

3. 对映体选择性结晶: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和添加适当的对映配体或样品处理剂,使手性化合物在结晶过程中选择性地形成单一手性晶体。

4. 气相拆分:利用对映体的蒸汽压差异,通过适当的气-液平衡条件和温度条件,将手性化合物分离出来。

5. 手性液相色谱:利用手性稳定相或手性固定相,在手性固定相或手性稳定相的控制下对手性化合物进行分离和拆分。

6. 酶催化拆分:利用手性酶的选择性催化作用,将手性化合物转化为单一手性的产物。

以上方法中的选择取决于手性化合物的特性、拆分要求和可用的拆分试剂或设备。

手性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手性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手性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手性分离技术是化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的原理基于手性分子的不对称性,即左右对称结构的差异。

手性分子与普通分子不同,它们具有镜像对称的两种形式,分别被称为左旋和右旋异构体。

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同,但是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所以它们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也会存在差异。

这就是手性分离技术应用的基础。

手性分离技术的原理包括静态手性分离和动态手性分离两种。

静态手性分离一般通过化学合成或者某些物理方法来分离手性分子,比如手性层析、手性指示剂、手性凝胶等。

这些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分子的手性特征来选择性地分离手性异构体,但并不能实现分离过程的连续进行。

而动态手性分离则可以实现连续分离过程,主要包括膜分离、萃取、化学反应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利用介质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来选择性地分离手性异构体。

手性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农业和环境等领域。

在制药方面,手性药物的制备和分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由于手性异构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不同的手性异构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药理活性。

有些药物的作用机理也与其手性形态有关。

所以制备单一手性异构体的手性药物对于研究其药理活性以及提高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手性分离技术通过选择性地分离单一的手性异构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在食品方面,手性分离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的制备中。

手性异构体的不同会对食品味道、香味和颜色产生影响。

在一些情况下,只有特定手性异构体具有所需的口感和香味。

手性分离技术可以帮助生产商制备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食品。

在农业方面,手性分离技术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手性农药的制备可以提高农药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手性分离技术还可以用来分离天然产物中的手性异构体,以便生产高纯度的天然活性成分。

对于植物提取物和草药的制备过程中,手性分离技术也能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

总之,手性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能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研究进展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研究进展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手性药物,即具有手性中心的药物分子,其立体构型的不同可能导致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活性、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等方面产生显著的差异。

因此,手性药物的拆分技术在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性药物拆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手性药物需求。

本文旨在综述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但不限于拆分方法、拆分效率、拆分机理以及在实际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案例。

我们将从传统的拆分方法,如结晶法、色谱法,到现代的拆分技术,如膜分离、酶法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价。

我们也将探讨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手性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使读者全面了解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为手性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分类手性药物拆分技术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拆分法和化学拆分法两大类。

物理拆分法主要包括结晶法、色谱法、膜分离法等,这些方法主要基于手性药物分子间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拆分。

化学拆分法则包括不对称合成、手性衍生化试剂法等,这些方法则通过化学反应引入手性中心或者改变手性药物的物理性质,从而实现对目标手性药物的拆分。

(1)结晶法:通过调整溶液条件,如温度、pH值、溶剂种类等,使手性药物分子在结晶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晶体形态,从而实现拆分。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拆分效果往往受到药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结晶条件的影响。

(2)色谱法: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色谱等。

这些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手性固定相或手性流动相,利用手性药物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差异,实现对手性药物的拆分。

色谱法拆分效果好,但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3)膜分离法:利用手性药物分子在膜上的传质速率差异,通过选择适当的膜材料和操作条件,实现对手性药物的拆分。

手性药物的制备和分离技术

手性药物的制备和分离技术

手性药物的制备和分离技术手性药物是指由手性分子构成的药物。

手性分子是指在空间构型上存在镜像对称的分子,即左旋和右旋异构体。

由于手性异构体之间的药物作用差异较大,因此,研究手性药物的制备和分离技术对于药物研发和生产至关重要。

一、手性药物的制备手性药物的制备分为对映选择性合成和手性分离两种方式。

对映选择性合成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控制反应产物的手性形态,从而选取特定的对映异构体。

手性分离是指将手性混合物中的对映异构体分离出来。

对映选择性合成方法包括:1. 手性诱导剂合成法该方法是利用手性诱导剂将非手性反应物的手性信息“传递”到产物中,控制产物的手性。

目前广泛应用的手性诱导剂有葡萄糖、天然蛋白质等。

2. 催化剂合成法该方法是利用手性催化剂,使催化反应产生手性产物。

手性催化剂包括非对称合成、核磁共振催化等。

手性分离方法包括:1.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通过改变手性固定相的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控制手性药物在柱子中的分配行为。

常用的手性固定相有环糊精、聚乙烯亚胺等。

2. 粉末衍射分析法粉末衍射分析法是利用衍射图案分辨出手性分子的对映异构体,对于具有晶体结构的手性分子比较有效。

二、手性药物的分离和纯化手性药物的分离和纯化主要涉及手性液体-液体萃取、手性气相色谱和手性无机杂化材料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实现原理基本上是通过利用手性相互作用,将手性分子与其它化合物区分开来。

手性液体-液体萃取法:手性药物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会形成盐,通过萃取可以实现手性药物的分离。

手性气相色谱法:利用手性固定相的化学性质实现手性药物分离纯化。

手性无机杂化材料:无机杂化材料具有良好的表面静电相互作用,可以用于分离手性药物。

总之,手性药物的制备和分离技术对于药物研发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手性药物市场前景的不断扩大,手性药物的制备和分离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有机分子的手性识别与拆分

有机分子的手性识别与拆分

有机分子的手性识别与拆分手性,作为一个物理学概念,意味着物体的镜像形式是不可重合的。

在有机化学领域,手性是指分子的结构与它的镜像完全不同,就像左右手一样。

尽管两个手在外形上非常相似,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完全重合。

有机分子的手性识别与拆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药物研发、催化剂设计和材料科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手性分子在化学和生物学中普遍存在。

例如,大多数药物都是立体异构体,其中一种立体异构体具有治疗效果,而另一种则可能是毒性物质。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手性识别和拆分技术,能够有效地分离和获取目标手性分子。

此外,手性分子还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如植物油、氨基酸和糖类等。

对于这些天然产物的研究,了解其手性构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手性识别是指通过某种方法,能够准确地分辨出手性分子中的手性构型。

常见的手性识别方法包括手性分析仪器、手性色谱技术和手性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等。

其中,手性分析仪器如手性色谱质谱联用等,能够通过测量样品在手性分析仪器上的信号差异,来确定其手性构型。

手性识别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

手性配体是一类具有手性的有机化合物,能够与手性分子特异性地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分离手性分子的目的。

手性催化剂是一类具有手性的催化剂,可以选择性地催化手性分子之间的反应,从而使手性分子发生转化。

通过这些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我们能够在实验室中有效地进行手性识别和拆分。

手性拆分即指将手性分子中的手性构型分离出来。

手性拆分的方法多样,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晶体学、肽酸衍生物、纳米技术等。

其中,化学反应方法是最常用的手性拆分方法之一。

通过对手性分子进行适宜的反应条件,使其中一个手性构型发生反应而另一个手性构型保持不变,从而实现手性分子的拆分。

此外,晶体学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性拆分方法。

通过制备手性分子的单晶,通过晶体学的手段确定其手性构型,从而实现手性分子的拆分。

手性识别与拆分的研究不仅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对应用性的领域有着重要作用。

手性分子的拆分技术

手性分子的拆分技术

精心整理手性分子的拆分技术郝婷玉级材料工程摘要:对外消旋体实施拆分是获得手性物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综述了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主要有直接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色谱拆分法(含毛细管电泳法)和手性膜拆分法等五大类。

其中,包括目前作为手性拆分主要方法的色谱技术在内的前4类方法,由于批处理能力小、工业放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相反,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易于连续操作等优点,被普遍认为是手性的。

,,有限,因而在应用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3)外消旋体拆分法:是在拆分剂的作用下,将外消旋体拆分成对映体。

因为化学法合成外消旋体比较简单,这种方法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据统计,大约有65%的非天然手性药物是由外消旋体或中间产物拆分得到的。

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总结了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

迄今,手性拆分技术主要有直接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色谱拆分法(含毛细管电泳法)和手性膜拆分法等五大类[3]。

1.直接结晶拆分法对于一个外消旋混合物,其两种对映体常自发地以宏观晶体分别析出,如果这些晶体可以用肉眼区别,那么就可在放大镜的帮助下,用镊子之类的工具将他们拣出分开,从而达到拆分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的机械拆分法。

机械拆分法的缺点是过于繁琐,不能应用于外消旋化合物和外消旋固体溶液。

Wynbery等[4]用(-)-α-蒎烯作溶剂,通过直接结晶法拆分了类似七环杂螺烯的外消旋体。

但这种方法需要寻找特殊的手性溶剂,且适于拆分的外消旋混合物的范围相当狭窄,故实际工业生本。

2.2.1体,拆分剂和溶剂的选择较为盲目;(2)拆分的产率和产品的旋光纯度不高;(3)适用于手性拆分的化合物的类型不多。

近年来,随着主-客体化学的深入研究而开发出来的包结拆分和组合拆分等新型手性拆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典成盐拆分方法的不足。

2.2包结拆分由日本化学家Toda教授发明的包结拆分[6]与经典成盐拆分相比,所拆分的化合物不再局限于有机酸或者有机碱。

手性化合物拆分与鉴定(优选资料)

手性化合物拆分与鉴定(优选资料)

手性物质提取分离手性药物的结晶拆分方法: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是给外消旋混合物制造一个不对称的环境,使两个对映异构体能够分离开来。

从方法学上来讲,可以分为结晶拆分法(物理拆分方法、化学拆分方法)、动力学拆分方法、生物拆分方法(相当部分是生物催化的动力学拆分)及色谱拆分方法。

--手性药物的拆分方法—1、结晶拆分法--直接结晶法---在光学活性溶剂中的结晶拆分--直接结晶法---外消旋体的不对称转化和结晶拆分--直接结晶法---逆向结晶法逆向结晶法则是在外消旋体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可溶性某一种构型的异构体[如(R)—异构体],添加的(R)—异构体就会吸附到外消旋体溶液中的同种构型异构体结晶体的表面,从而抑制了这种异构体结晶的继续生长,而外消旋体溶液中相反构型的(S)—异构体结晶速度就会加快,从而形成结晶析出。

--直接结晶法---优先结晶法优先结晶方法(preferential crystallization)是在饱和或过饱和的外消旋体溶液中加入一个对映异构体的晶种,使该对映异构体稍稍过量因而造成不对称环境,结晶就会按非稍的过程进行,这样旋光性与该晶种相同的异构体就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直接结晶法---自发结晶拆分法自发结晶拆分(spontaneous resolution)是指当外消旋体在结晶的过程中,自发的形成聚集体。

--通过形成非对映异构体的结晶法--非对映异构体的形成和拆分原理--通过形成非对映异构体的结晶法--用于碱拆分的拆分试剂(酸性拆分剂)2、动力学拆分--组合拆分拆分原理是采用一组同一结构类型的手性衍生物的拆分剂家族(resolving agent family)代替单一的手性拆分剂进行外消旋化合物的拆分。

--复合拆分方法---形成π电子复合物的拆分(通过形成π电子复合物或π电子转移复合物的拆分方法主要应用十含芳香环化合物的拆分,所用拆分剂是手性的含π电子的酸)--复合拆分方法---金属配合物的拆分方法: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与被拆分物形成非对映异构体的配位物而被分离。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手性诱导和拆分策略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手性诱导和拆分策略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手性诱导和拆分策略手性是有机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分子或离子的非对称性,即在空间中无法与其镜像重合的性质。

手性分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以及药物等。

因此,研究手性化合物的合成、转化以及手性诱导和拆分策略对于有机化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手性诱导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通过手性辅助剂或催化剂来引入手性中心的过程。

手性辅助剂是具有手性结构的化合物,它能够与反应物形成手性配合物,从而使反应生成手性产物。

手性催化剂则是具有手性结构的催化剂,它能够通过与反应物发生特定的相互作用,使反应选择性地进行,生成手性产物。

在手性诱导中,手性辅助剂或催化剂的选择对于反应的结果至关重要。

例如,在不对称合成中,手性辅助剂可以通过与反应物发生氢键、离子键或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形成手性配合物。

这些手性配合物在反应过程中起到了定向和选择性的作用,使得反应生成手性产物。

同时,手性催化剂也能够通过与反应物形成特定的配位键或氢键等相互作用,使得反应具有手性选择性。

除了手性诱导,手性拆分也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手性拆分是指将一个手性分子分解成两个对映异构体的过程。

手性拆分的策略有很多种,其中常用的包括晶体拆分、酶促拆分和化学拆分等。

晶体拆分是指通过晶体生长的方式将一个手性分子分解成两个对映异构体。

这种方法利用了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对称性破缺,从而使得晶体中的分子排列具有手性。

通过合适的晶体生长条件,可以使得晶体中只生长出一种对映异构体,从而实现手性拆分。

酶促拆分是指利用酶作为催化剂将手性分子分解成两个对映异构体。

酶是生物体内一类具有高度立体选择性的催化剂,它能够通过与手性分子特定的相互作用,使得反应具有手性选择性。

因此,通过选择合适的酶催化剂,可以实现手性分子的拆分。

化学拆分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手性分子分解成两个对映异构体。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选择具有手性诱导作用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从而使得反应具有手性选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性分子的拆分技术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手性分子的拆分技术郝婷玉 57 15级材料工程摘要:对外消旋体实施拆分是获得手性物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综述了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主要有直接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色谱拆分法( 含毛细管电泳法) 和手性膜拆分法等五大类。

其中, 包括目前作为手性拆分主要方法的色谱技术在内的前 4 类方法, 由于批处理能力小、工业放大成本高 ,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 相反,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易于连续操作等优点 ,被普遍认为是进行大规模手性拆分非常有潜力的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手性分子;拆分;对映体;外消旋化合物手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药物化学领域尤为突出 ,已知药物中有30 %~ 40 %是手性的。

手性是生物体系的一个基本特征, 很多内源性大分子物质,如酶、蛋白、核酸、糖, 以及各种载体、受体等都具有手性特征。

此外,手性还在医药、食品添加剂、杀虫剂、昆虫性信息素、香料和材料等领域有着深刻影响。

特别是在医药行业,手性药物对映体通过与体内大分子的立体选择性结合, 产生不同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可能具有不同的药理毒理作用。

随着医药行业对手性单体需求量的增加和对药理的探究,如何获得高纯度手性单体已成为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

因此 ,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对手性分子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单一手性物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纯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单一手性物质的获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1)手性源合成法:是以手性物质为原料合成其它手性化合物,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但由于天然手性物质的种类有限,要合成多种多样的目的产物会遇到很大困难,而且合成路线步骤繁多,也使得产物成本十分高昂。

(2)不对称合成法:是在催化剂或酶的作用下合成得到过量的单一对映体化合物的方法。

化学不对称合成高旋光收率的反应仍然有限,即使如此,所得产物的旋光纯度对于多数应用仍不够高;生物的不对称合成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反应介质通常为稀缓冲水溶液,反应条件温和,但对底物要求高、反应慢、产物的分离困难,因而在应用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3)外消旋体拆分法:是在拆分剂的作用下,将外消旋体拆分成对映体。

因为化学法合成外消旋体比较简单,这种方法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据统计,大约有65% 的非天然手性药物是由外消旋体或中间产物拆分得到的。

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总结了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

迄今, 手性拆分技术主要有直接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色谱拆分法( 含毛细管电泳法) 和手性膜拆分法等五大类[3]。

1.直接结晶拆分法对于一个外消旋混合物,其两种对映体常自发地以宏观晶体分别析出,如果这些晶体可以用肉眼区别,那么就可在放大镜的帮助下,用镊子之类的工具将他们拣出分开,从而达到拆分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的机械拆分法。

机械拆分法的缺点是过于繁琐,不能应用于外消旋化合物和外消旋固体溶液。

Wynbery 等[4]用( - )-α- 蒎烯作溶剂,通过直接结晶法拆分了类似七环杂螺烯的外消旋体。

但这种方法需要寻找特殊的手性溶剂,且适于拆分的外消旋混合物的范围相当狭窄,故实际工业生产的意义不大。

接种结晶拆分法是机械拆分法的改进。

在一个热的外消旋体混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某一对映体的晶种,适当冷却,则相当量的这一旋光性的对映体从外消旋混合物中析出。

交替加入两种对映体晶种,可以获得两种对映体分子。

对于不生成外消旋混合物的化合物,将其转化成盐,往往可以满足要求,接种结晶拆分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效果较好,因此是比较理想的大规模拆分方法,目前该法已经应用在大规模生产氯霉素、( - )- 薄荷醇以及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等手性药物上。

据统计,这种选择性接种结晶法占规模等于或者大于1 kg 的生产总量的1/5 [5]。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使外消旋混合物饱和,必须采用间断式结晶,这无疑延长了生产的周期,增加了生产成本。

2.化学拆分法经典成盐拆分化学拆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用手性试剂将外消旋体中的两种对映体转化为非对映异构体,然后利用非对映体之间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将两者分开。

拆分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拆分剂。

合适的拆分剂应该易与对映体生成非对映体,且溶解度差别较大,经拆分后,又易再生还原为原来的对映体。

虽然这种方法一直被作为重要的拆分方法,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1)拆分剂和溶剂的选择较为盲目;(2)拆分的产率和产品的旋光纯度不高;( 3 )适用于手性拆分的化合物的类型不多。

近年来,随着主- 客体化学的深入研究而开发出来的包结拆分和组合拆分等新型手性拆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典成盐拆分方法的不足。

包结拆分由日本化学家 Toda 教授发明的包结拆分[6]与经典成盐拆分相比,所拆分的化合物不再局限于有机酸或者有机碱。

此法主要利用主- 客体分子之间存在很强的分子识别作用,而使得手性化合物通过氢键及分子间次级键作用选择性地与某一个对映异构体形成稳定的包结络合物( inclusion complex )而析出,从而实现对映体的分离[7]。

由于主- 客体分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因而很容易通过溶剂交换过程以及逐级蒸馏等手段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使得溶剂可以重复使用。

因此,包结拆分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规模生产、具有很高的生产价值。

光学纯的联二苯酚的制备一直是一个难题,但最近 M erck 公司的Cai 等[8] 采用乙氰为拆分溶剂,使用略过量的氯化 N - 苄基辛可尼定作为手性主体,与 R -( + )- 联二苯酚形成包结晶体,留在母液中的S-( - )- 联二苯酚的光学纯度可以达到99 % e .e ,包结晶体通过甲醇萃取不但可交换得到手性主体,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R -( + )- 联二苯酚的光学纯度( >99 .8 % e .e )。

这种方法极易放大,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组合拆分随着组合化学在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中的作用日益显着,人们开始将组合方法引入手性拆分剂的设计和筛选之中。

W ynberg[9]首次将组合方法应用于化学拆分中,他们设计了一系列芳香环取代的衍生物组成不同的拆分剂家族。

研究表明这类拆分剂的组合几乎能以高的收率和近于100 % e .e 与所有的实验消旋体迅速地形成非对映体的结晶,这在拆分方法学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3.动力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方法的原理是在手性试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对映体反应速度的不同而达到手性化合物的分离目的[10]。

尽管动力学拆分方法与结晶拆分方法相比有许多优点,但是其自身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传统的动力学拆分方法拆分得到的光学纯产物的最大收率只有50% ,另一半对映异构体废弃,造成原料的浪费,生产成本的提高,甚至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人们开发并研究了动态拆分法。

该方法具有原子经济性、环境友好等优点。

动态拆分法是利用手性底物的消旋化或手性中间体的动态平衡,使其中一种手性底物或手性中间体转化成另外一种对映异构体,可以达到最大限度拆分得到单一手性化合物的目的。

动态动力学拆分(DKR)是将经典的动力学拆分和手性底物消旋化相结合[11-17]。

在拆分过程中利用某一反应底物在化学条件或酶存在下不稳定易发生消旋化的特点,在动力学拆分的同时,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如 p H 、反应温度等或加入能够产生消旋化反应的催化剂,如过渡金属络合物或消旋化酶等,使没有参加反应的底物异构体进行消旋化反应( 图1) 。

图1.动态动力学拆分原理4.色谱拆分法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是较早用来分离对映体的一种方法,具有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样品用量少和检测灵敏度高且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点[18]。

GC 法分离对映体的方法主要有间接拆分法和直接拆分法。

间接拆分法又称手性试剂衍生化法(Chiral derivatization reagent,CDR)。

这种方法先通过共价结合作用,在对映体分子中引入另一个手性中心,形成非对映体后,再用非手性 GC 拆分。

如章立等[19]采用柱前衍生化法测定了大鼠肝微粒体中安非他明对映体,以氯仿为提取溶剂,N-三氟乙酰基-脯氨酰氯为手性衍生化试剂,三乙胺为催化剂,将安非他明转变成相应的酰胺类非对映异构体对,用常规非手性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程序升温法分离了大鼠肝微粒体中 R-和s-安非他明,在 5~250μg / m L 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测限为,定量限为 125ng,重现性和精密度均良好。

实验表明,空白微粒体样品对安非他明对映体及内标无干扰。

直接拆分法又称手性固定相法(Chiral stationaryphases,CSP),这种方法通过使用一个具有光学活性的环境,称之为手性固定相,来提供拆分所需要的手性中心。

它与 CDR 法的区别是不需要柱前手性衍生化反应。

常见的手性固定相有羰基—双氨基酸酯类和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类。

如匡唐永等[20]采用手性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人尿中美芬妥英对映体,仪器为常用的气相色谱仪、数据处理机,配以氮磷检测器(NPD),色谱柱为手性交联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涂渍 OV-225-缬氨酸-t-丁基酰胺,以二氯甲烷为提取剂,最低检测浓度小于50ng·m L-1,两种对映体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和精密度也较好。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 分离药物对映体的方法可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两大类。

间接拆分法又称手性试剂衍生化法,虽需进行衍生化反应,但生成的非对映体异构体,物化性质不同,可用常规的正相或反相法分离,因此被不少学者采用。

如Peccinini 等[21] 使用(-)-薄荷基氯甲酸酯作为衍生化试剂,建立了血浆和尿液中卡维诺尔的 HPLC 法。

采用 C18柱为固定相,荧光检测器检测。

间接拆分法分离效果好,分离条件简便,但需要使用高纯度的手性衍生化试剂,且该试剂对两种对映体的衍生化效率应相同,故应用范围有限[22]。

直接法应用范围较广,其优点是在分离前不需要进行衍生化反应,而且对分离机制的解释显示出优越性,因此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手性拆分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直接法分离手性药物对映体可分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CMPA)和手性固定相法(CSP)两法[23]。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CMPA)。

CMPA 是指在普通色谱流动相中加入手性添加剂(CA),CA 与对映体溶质通过静电引力和氢键等非共价键结合方式,形成可逆的不同稳定性的非对映体配合物,从而实现对映异构体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 CA 有金属配合物、环糊精、蛋白质、手性离子对试剂等。

其中金属配合物添加剂色谱法系通过溶解在流动相中的配合物而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