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中的视觉动力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是因为它们之间的距离接近且形状与大小都相似,
其次还因为它们是正方形中唯一的“内容”。这对组 合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倾向于与对方对称。也就是说, 它们在整体中被赋予了同等的价值、同等的作用。然 而,这样的直觉判断有时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冲突,这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视觉动力理论
Visual Dynamic Theory of Gestalt Psychotogy

格式塔心理学是以胡塞尔现象学和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为哲学基础,借鉴物理学中的“力”和“场”学说创立 的一个心理学流派。

Fra Baidu bibliotek
它的基本观点是:“知觉本身具有天赋的结构形式;这些天赋的结构形式原初地倾向于把对象把握为一个整体, 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实验室的贡纳.高德(Gunnar Goude)和印加.霍兹伯格(Inga Hjortzberg)用严 格的实验法实施了如下实验: 将一个直径4cm的黑色圆形粘在一个46cmx46cm的白 色正方形上。 当圆形移向各个不同位置上时,是否呈现出朝着某 特定方向运动的态势? 如果这时圆形的确呈现出这样的态势,那么,这态 势在所处的空间里朝着八个方向运动的强烈程度又 如何呢? 图4所示就是对这一问题的说明,圆形处于某位置上 时与之相应的8个向量,就是被试对运动态势进行观 察而得出的总结果。显而易见的是,实验并没有验 证视觉的动力性是在自发的经验中得到的,它仅仅 表明,当朝着某方向的动势是由实验人员提示出来 的时候,被试人员对此做出的反应不是随机分布的, 而是一簇簇地集中分布在结构骨架中的主要轴线上。 值得注意的是,圆形朝着正方形的四个边缘呈现出 运动趋势。朝向中心点的吸引力虽然不是很明显, 但是,这个区域附近却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意思是”完形“,”形“在这里是指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一种意象组织 和结构,”完形“是指心理活动中”形“的整体性,这个”形“的整体性不是事物本身原有的,而是由知觉活 动组成的经验整体,是知觉构建的结果。 1890年,奥地利心理学家冯.艾伦费尔斯在《论格式塔性》一文中,根据康德的”知性动作的完整性“概念和 马赫的”客体的位移不会使直觉改变“的思想,通过对一组音乐曲调的分析提出了”格式塔”的概念。他认为 连续乐音的简单相加不能构成旋律在知觉上的特性,格式塔的知觉不是由个别的感觉元素决定,而是取决于感 觉元素所组成的整体。其后,格式塔心理学被用于分析美学和艺术问题,形成了格式塔心理学。 冯·艾伦费尔斯在他那篇首次提到“格式塔”这个概念的论文中指出,如果让12名听众同时倾听一首由12个乐 音组成的曲子,每个人规定只听取其中的一个乐音,这12个人经验相加的和决不等同于仅有一个人听了整首曲 子之后所得到的经验。
关键词:张力(tention);“心理力” (psychological force)
一个人或一个动物所感知到的视觉经验,绝不仅仅是物象有秩序的安排,也不仅仅是各种色 彩与形状的组合,或者物象的动势和大小。我们的视觉感受往往首先受一种有方向感的张力 (tention)的作用,这种观看静止的物体而体验到的张力,并不是观察者鉴于个人经历,经由 判断而得出的。这种张力存在于对各种大小、位置、形状、颜色等要素的一切感知过程内部。 由于这些要素具有量(magnitude)和方向(direction),因此这种张力被描述为“心理力” (psychological force)。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于德国,德国心理学家冯·艾伦费尔斯首先提出“格式塔质”的概念,被学术界认为是 这一派的先驱者。而其创始人则是韦太默(1880—1943)、柯勒(1887—1967)、考夫卡(1886—1941)。一般 以韦太默于1912年发表论文《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作为这一学派创立的标记。这三位创始人都是德 国学者。1933年后,由于纳粹政权与科学为敌,完形心理学的三位创始人及其门徒流亡美国,于是这一学 派在美国发展起来。 格式塔心理学本身同美学的关系至为密切,它的创始人在著作中大都涉及到艺术问题。但真正集中地以完 形心理学为理论工具对美学和艺术进行研究的,还是鲁道夫·阿恩海姆。他于1904年生于德国柏林,因不 满希特勒法西斯统治,于1940年迁居美国,曾担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他是韦太默的学生,曾从事过由笔 迹来辨认个性的实验研究。 1954年出版了《艺术与视知觉》一书,1974年修订再版。1966年出版了《艺术心理学论集》。他在《艺术 与视知觉》一书的引言中开宗明义地说道:我“试图把现代心理学的新发现和新成就运用到艺术研究之中。 我所引用的心理学试验和心理学原则,绝大部分都是取自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视觉经验具有动力性
在阿恩海姆的阐释中,“动力”指的是在视觉对象中知觉到的有方向性的张力 (directed tension),它的载体是矢量(vectors)。也就是说,动力不仅包括 “力”,亦包括了“动”。 事实上,任何一个单独的物象自身也都存在着动力倾向,阿恩海姆称之为“动势”。 视觉动力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有些是抗争的、较量的,有些是附和的、趋同的,还有 些是消解的、融合的,不同的动力组合对艺术作品的形态完形的发挥作用也势必不同。 本讲用视觉动力解读建筑形态语言,使得原本复杂的建筑形变得清晰后,如何组织这些 动力也就成为研究即将面临的问题。
一个正方形中的两个圆形
实验二
为了进一步探索艺术的复杂性,我们现 将第二个图形引入到正方形中(图5),结 果会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以前提到过的那种存在于黑 色圆形和白色正方形之间的力会再次出 现。当两个圆形逐渐靠近时,它们会相 互吸引,看上去会趋于成为同一个个体; 当两个圆的距离接近到相当程度时,它 们便开始相互排斥。只有在特定距离上 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而距离的远近, 则不仅取决于圆形和正方形的尺码大小, 同时还取决于正方形中两个圆形所在的 位置。
图5a
两个圆的位置可以相互平衡。 在图5a中,单独看两个圆形中的任意一个,都会感到 不平衡。若将这两个圃一同观看,就会感到它们是平 稳的一对。然而,同样是这一对圆形,如果我们将它 们移到另一个不同的位置上,就显得极度不平衡。 (图5b)这时,我们先前对结构图所做过的分析,在 此就可以得出解释了。两个圆之所以组成了一对,首
通过这一方式测得的结果,并不会使我们感到惊奇,我们 无须测量便可得知黑色圆形的位置,仅凭眼睛一看,使知 这个圆形偏离了正方形的中心。 那么.我们的眼睛的“目测力”(seeing)是如何进行的呢? 是否我们的眼睛和这把码尺一样,先看到圆形和左侧边缘 的距离,然后再带着这个距离留给眼睛的印象,向另一边 缘移动,并将两边的距离加比较呢? 当然这不大可能,这大概不会是最为有效的程序。
他进一步发展了考夫卡的动力论,认为虽然由于视觉中“力”的无形而较少得到研究者们 的关注,但如果仔细领会,它的存在的确是可以证明的。阿氏通过对历史上各项艺术成果 的分析发现,成功的艺术作品总是充满着张力,或者说,其对力的把握总是到位的。不仅 如此,即使在毫无创造性和趣味性可言的形态中也存在着力,当观察者对图像的感知能力 足够敏锐时,即使从一幅最简单的图中也能看出力的存在。


鲁道夫·阿恩海姆,(德语Rudolf Arnheim,1904年7月15日- 2007年6月9日),阿恩海姆出生于柏林,1923年入读柏林大学, 192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希特勒上台后他移居意大利,任职于 教育电影国际学会。 1939年前往英国,次年起又赴美国定居。 1941年与1942年先后获洛克菲勒基金会与古根海姆基金会资助。 1943年至1968年间任教于萨拉姆·劳伦斯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教授艺术心理学。期间曾于1959年获福 布莱特计划的支持前往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进行交流。1968年 后,任哈佛大学视觉与环境研究系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退 休,并获名誉教授头衔。此后他在密歇根大学任艺术史学访问 教授。2007年6月9日在密歇根州安娜堡逝世。 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建立在现代心理学的实验基础之 上。他认为知觉是艺术思维的基础。并由此提出了“张力”说, 认为力的结构是艺术表现的基础,而“同形”是艺术的本质。

关键词: 视觉图式(visual pattern) 知觉力(perceptual force)
动力场(field of force)
有感应的结构(induced structure)
如果进一步研究,我们还会发现,圆形看起来似乎有一种朝着正方形的 中心移动的趋势,这种趋势,完全是受到某种物理意义上并不存在的东 西的吸引而导致的。图中的中心点并没有被标示出来,这就像南极点和 赤道线是眼睛看不见的一样;然而,那的确是视知觉图像的一部分,是
图1
图2

图3
图4

画面力场
中心最强
垂直水平线次之


四角落为中心的1/4
份量与力场中心距离呈正比: 越远越重

马克斯.韦特海默早已指出,一个93。的角,看起来并不是这个角所 应该拥有的样子,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完善的直角。当这个角在 视觉记忆测试镜下面呈现出来,即以极短的时间一晃而过,这时, 观察者们就会不断地报告说,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善的直角,这样 的结果是由于他们的视觉受到难以定义的不完善图形的折磨而导致 的。 如图2所示,由图形本身加上由图形感应而得到的结构骨架,就不再 仅仅是一幅由几条线构成的格子图形了,正如图3所表明的,我们获 得的视知觉完全是一个各种“力“不断相互作用着的动力场(field of force)。这是一幅力的风景画,线条就像是隆起的山脊,力沿着 山脊两侧逐级减弱,而山脊实际上就成了吸引力和排斥力汇合的中 心,其影响力遍布画面的各个角落,甚至延伸至图画的边缘线之外 的区域。
对“动力”的认识最早源于德裔美籍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 的生命体三特征理论,即形状的限定性(shaped boundedness)、动力特性(dynamic properties)和恒常性(constancy)。考夫卡认为,从重要性的角度考虑,事物的动力 特性甚至可以排在首位。 同为德裔美籍的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2007)是将格式塔 心理学系统地运用于视觉艺术领域中的第一人。
关键词:张力(tention);“心理力” (psychological force)
所有视觉形象都是运动的。静止并不代表没有力量在上面活动,没有被察觉的力量只是因为 各个方向的力量互相平衡之故。敏锐的眼睛可以看出,正中央的均衡点是充满了互相均衡的 活力。当我们放入第二个圆时,会发现两圆之间彼此有效果,且在整体方形中的位置也影响 均衡感。
动 力
Dynamic
一个正方形中的一个圆形
实验一
眼睛的目测力 seeing
取一张黑色卡纸,剪出一个圆形,按右图所示的方式将其 置于一个白色的正方形上面,黑色圆形在白色正方形上的 位置是可以被测定出来的,继而运用测得的数据将其描述 出来。用于测量的码尺以英寸为单位,标明从圆形到正方 形边缘的距离。测量之后,我们得知,圆形并不位于正方 形的中心。
一种不可见的力量的聚焦点。这个点是由人站在相当距离之外观看正方
形的轮廓线而确定的。这个点是可以被感应的(induced),就像某种电 流通过时会被人感应到一样。事情既是如此,那么,在视知觉领域中的 事情,就会大大超过物象与眼睛视网膜的单纯相撞。 “有感应的结构”(induced structure)的例子也是大量存在的:用线条 画一个不完全圆的形,这个带着缺口的圆形看上去仍然不失为一个圆形; 在一幅以中心透视法(central perspective)画出的图形中,由聚焦性 的线条形成的透视中心若隐若现,虽然在各种线条聚焦的地方找不到什 么看得见的点.但这个点的位置仍然是可以被感知到的。同理,在“倾 听”一部乐曲的旋律时,我们单凭“感应”就可以“听到”某个小节偏 离了乐曲规则的节拍,这就像我们感应到圆形偏离了正方形的中心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