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文化
古代印度的历史与文化
![古代印度的历史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a564b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2.png)
印度河文明时期 出现了象形文字, 后来逐渐演变为 楔形文字。
古印度人发明了 阿拉伯数字,这 一发明对世界数 学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影响。
古代印度在文学、 哲学、自然科学 等领域取得了重 要成就,如《摩 诃婆罗多》等史 诗作品。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伊斯兰教建筑:以清真寺、陵墓和宫殿为主,采用圆顶、拱门和尖塔 等元素,以及丰富的装饰和雕刻。
音乐与舞蹈
印度古代音乐:具有丰富的宗教和哲学内涵, 形式多样,如婆罗多舞曲等。
印度古代舞蹈:以手语和身体动作为主要表 现手段,如卡塔克舞等。
音乐与舞蹈在印度古代文化中的地位:被视 为精神修行和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吠陀经:是古印度最早的文献资料,包含了大量的宗教、哲学、政 治、科学等方面的内容。
寓言故事:古印度拥有丰富的寓言故事,如《五卷书》等,这些故 事充满了智慧和人生哲理。
古印度文学对世界传播和改编。
艺术特色
印度古代文学与艺术作品丰富多样,包括史诗、神话、雕刻、绘画等。 印度古代艺术注重表现生命与美,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印度古代艺术作品多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寓意深远。
古代印度的历 史与文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古代印度的历史
03
古代印度的宗教与哲学
04
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艺术
05
古代印度的社会与经济
06
古代印度的科技与教育
01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2
古代印度的历史
章节副标题
印度河文明时期
印度河文明包括哈拉帕和摩 亨佐达罗等城市
教义: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古代印度的宗教与文化
![古代印度的宗教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7badec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7.png)
古代印度的宗教与文化古代印度是一个富饶而多元的国度,不仅孕育出了许多远近闻名的宗教,同时也造就了独特而多样化的文化。
宗教与文化在古代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共同构建了古代印度独特的社会风貌。
一、印度教的兴起印度教是古代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之间的古印度次大陆。
它是一种复杂的多神教,相信存在着许多神明,并且取得救赎需要通过不断的轮回转世来实现。
印度教的核心经典是《吠陀经》,它包含了从宇宙起源到道德规范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印度教将人们的生活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并强调人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印度教还注重个人修行和灵修,通过冥想和瑜伽来探求内心的宁静和宇宙的真理。
二、佛教的传入公元前6世纪末,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印度北部,成为古代印度另一重要的宗教。
佛教主张超越轮回的苦难,以达到解脱的境界。
佛教的兴起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对于宗教多元化的需求。
佛教强调道德觉悟和内心的平静,提倡不伤害他人、遵循中道的生活方式。
它的普及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能够参与到宗教生活中来,减轻了印度教严格的阶级制度对平民的压迫。
三、印度教与佛教的影响印度教和佛教作为印度古代宗教的两大重要流派,对古代印度的文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宗教为古代印度的艺术和建筑带来了灵感。
在印度教传统中,庙宇被认为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所以古代印度兴建了众多的壮丽庙宇,以供奉不同的神灵。
这些庙宇以精湛的雕刻和建筑技艺而闻名于世。
其次,宗教也深刻地影响了古代印度的文学和哲学。
古代印度文学作品中,宗教常常是重要的主题,如《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史诗。
这些作品探讨了人类生活、道德伦理和精神解脱等课题,将宗教理念融入其中,传达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最后,宗教也对古代印度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教的阶级制度将人们划分为各种社会等级,每个阶级都有其规定的职责和地位。
而佛教的传入对抗了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提倡平等和普世的道德原则。
古代印度的社会制度与文化传承
![古代印度的社会制度与文化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5e86136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4.png)
古代印度的社会制度与文化传承印度是一个始终散发着神秘、神奇气息的国家。
在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国度里,早期印度文化和宗教的传承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的文化和宗教贯穿了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文化和宗教在印度历史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既复杂又具有特殊性。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古代印度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承。
一、古代印度的社会制度古代印度追求的是完美、和谐、有序的社会制度。
在其社会制度中,人们被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这四个等级被称为“吠檀多”制度。
首先是婆罗门。
婆罗门是印度社会中最高的阶级,他们是印度教神职人员。
他们负责传承印度教经典和仪式、教育和知识的传播。
其次是刹帝利。
刹帝利是印度社会中的军事和行政等高级管理人员,他们是印度的真正统治者。
他们对印度人民具有征收税款、执法和作出政决策等权力。
吠舍是印度社会中的经商人和手工艺人,他们是印度社会的中产阶级。
他们负责制造各种商品和服务。
最后是首陀罗。
首陀罗是印度社会的最底层,他们不属于另外三个等级中的任何一个,没有任何特权和政治权利。
他们做着卑若和体力劳动等工作。
这种“吠檀多”制度是印度古代的核心和基础,它促进了印度社会的有序发展。
每个等级都有其对社会的具体贡献。
这种制度的精髓在于各个阶级之间的公平和相互尊重。
人们并不因其职业、种姓或家境而受到歧视或排斥。
二、古代印度的文化传承在印度社会中,文化和宗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印度教是该国最主要的宗教之一。
它奉献给许多神,如布拉马、湿婆和维希努等。
它还认为人的灵魂不会死亡,而是会转世投胎。
这种印度教文化也影响着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古代印度有许多著名的流派和哲学家,如耆那教和佛教等。
耆那教是西元前的一种佛教流派,它强调的是克制与自我让步。
佛教流传至今,它包括的思想观念在印度文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印度还有大量的音乐、绘画、雕塑和文学作品,其中有许多是宗教性的。
这些作品都包含着宗教情感,与印度教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印度文化
![古印度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1dc7a9ee2bd960590c677e6.png)
古印度文化一、文学1、文字 哈拉巴印章文字:2.5CM 见方 天青石、陶土、象牙、铜 摩亨佐•达罗出土 雅利安梵语:吠陀经梵语、史诗梵语、古典梵语、俗语(梵语:Samskrita,意为"整理好的” 吠陀经梵语:用来书写《梨俱吠陀》 史诗梵语:用来书写《摩诃婆罗多》 古典梵语:称其它宗教、哲学、文学、科学等著作所用的语言。
俗语:民间雅利安人所用的梵语的各种方言,主要指摩揭陀语、半摩揭陀语、巴利语2、 吠陀文学(产生于婆罗门祭司阶层)婆罗门教四大吠陀本集: 《梨俱吠陀》 、《阿闼婆吠陀》 、 《娑摩吠陀》 、 《耶柔吠陀》 《梨俱吠陀》最早、最重要、最具文学意义,四大本集成书于 BC1500-BC500 ,韵文作品 吠陀文学指文献中富文学性的成分,有颂诗、神话、咒语诗、传说等3、 史诗文学(产生于与刹帝利王族关系密切的“苏多”阶层) 重要标志:印度两大民族史诗《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的诞生《摩诃婆罗多》 被认为印度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峰, 内容被视为印度人民的圣经, 被誉为印 度文学史上的《伊利亚特》 BC4 世纪成书,作者:毗耶娑 《罗摩衍那》作者:仙人蚁垤,成文于 2 世纪4、 往世书文学 《往世书》又译“古事记” 、“富烂那”,印度教百科全书,基本用诗体写成,行文多问答《薄伽梵往世书》地位仅次于两大史诗,描写黑天,为最具影响力的往世书5、 佛教文学 巴利文佛教文学、梵文佛教文学(因佛教典籍有巴利文和梵文经典两大类) 巴利文佛教“三藏” :经、律、论 经、律包含较多文学成分 律藏由《经分别》 、《犍度》、《附篇》组成, 《犍度》较有文学趣味 经藏《小尼迦耶》 、《法句经》包含格言诗、偈颂诗、民间故事、寓言 《佛本生故事》是《小尼迦耶》第十部经,是一部体系庞大的佛教寓言故事集,也是世界上 最为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大致分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报恩故事: 魔法故事: 笑话故事: 道德故事: 世俗故事: 梵文佛教文学:6、 梵文古典文学 特点:情节的非现实性和大量作品以恋爱为主题,文学和宗教混合在一起 体裁:诗歌、戏剧、故事、小说诗歌:出现了伐致呵利、马鸣、迦梨陀娑等著名诗人 伐致呵利:梵文古典文学初期最引人注目的诗人,生活在公元初期,诗集《三百咏》道百咏》、 《艳情百咏》 、 《离欲百咏》 )在印度长期广泛流传 马鸣:长诗《佛所行赞》 、《美难陀传》 ,引申为“完美” 、“文雅”) 、《阿闼婆吠陀》的最古老的梵语 、《罗摩衍那》曰_ 是一7 类: 主角多为动物,隐喻人间各色人物 主角为蛇精、仙鸟、罗刹,不乏对人类社会的映照 将人与动物对比,劝谕人心向善 主角基本是人,劝人不要贪财或心术不正 主角为愚人或智者,以幽默讽刺见长 多劝人积德行善 描写男女青年如何通过巧妙的手段获取爱情的成功 大事》、《神通游戏》《世迦梨陀娑: 印度梵文古典文学最杰出代表、 世界公认的大诗人和大戏剧家, 使梵文诗歌与 戏剧创作达到难以企及的巅峰,印度古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巨擘。
古印度文明知识点
![古印度文明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6f944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5.png)
古印度文明知识点古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印度次大陆,其遗产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
古印度文明的发展、贡献和价值是非常显著的,下面将介绍一些古印度文明的知识点。
一、印度教印度教基于吠陀经,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也是印度最流行的宗教。
印度教认为,上帝无处不在,在万物中都有体现。
印度教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信奉的宗教之一。
此外,印度教也是中国佛教、日本佛教、藏传佛教等宗教的重要源头。
二、佛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它强调做好自己的心灵工作,将人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佛陀以他的教导,将印度教的04个真理来彻底颠覆了,并创立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国际宗教。
三、吠陀经吠陀经是共有四卷的经典之一,目前价值极高,是研究古印度文化的重要书籍。
吠陀经起源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200年间,它是古印度最早的经典之一。
吠陀经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一切地理、政治、道德、宗教、科学、医学、哲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四、波斯文化的影响和古印度文化的影响波斯文化在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经过亚里士多德的介绍,影响了古印度文化。
在传来的物质之前,波斯文化在印度的哲学思想方面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古印度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古印度文化对世界上的文化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等地区都受到了古印度文化的影响。
五、印度手工艺品著名的印度手工艺品有丝绸围巾、丝绸床单、石榴石饰物、珠宝、鲜花手环、纱线等。
这些手工艺品都以其华丽的外观和印度文化的传统风格而著称。
六、印度的瑜伽瑜伽起源于印度,是一种自我修行体系,益于身心健康。
印度的瑜伽已经深入到世界各地,成为一种流行运动。
七、印度的印度文化遗产印度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印度的历史、古代建筑、手工艺品、语言、佛教、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都是印度文化的遗产。
总之,古印度文明的知识点是非常丰富的,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广泛的领域。
它们为现代世界培养了数不清的优秀人才,也为现代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古印度知识点总结
![古印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ce7ea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a.png)
古印度知识点总结古印度历史古印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这个地区是古印度最早的文明中心。
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间,古印度出现了几个重要的王朝,包括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和犍陀罗王朝等。
这些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对古印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印度的文化古印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这里居住着来自不同种族、宗教和语言背景的人们。
古印度的文化以梵文文学、雕塑、绘画、音乐、舞蹈和建筑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最有名的是梵文文学和雕塑。
古印度的文化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印度的宗教古印度是世界上宗教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这里居住着佛教、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和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信仰的信徒。
其中,印度教是古印度最为主要的宗教,它对古印度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印度教之外,佛教也是古印度的重要宗教之一,它由古印度的苦行僧创立,并在中国等国家传播开来。
古印度的哲学古印度是一个哲学思想发达的国家,它产生了许多对世界哲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流派。
其中,印度教的哲学思想包括耆那教、尼尔维伽、乔缽陀和旁廷加等哲学流派,它们对印度教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佛教也是古印度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它提出了无我、因缘和空性等重要概念,对后世佛教哲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古印度的科学成就古印度是一个科学成就辉煌的国家,它在医学、数学、天文学、农业和金属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古印度的医学在古代世界享有盛誉,古印度医学家通过对植物、矿物和动物的研究,发明了很多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在数学领域,古印度发明了十进制数字、零和负数等概念,这些成就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古印度的天文学也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古印度的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太阳、月亮、星星和行星的运动规律,这些成就对世界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古印度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伟大科学成就的国家,它对世界的影响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印度文明知识点
![古印度文明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b3546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b.png)
古印度文明知识点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
古印度文明在文学、哲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500 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以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两座城市为代表。
这两座城市规划整齐,拥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公共设施,显示出当时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
然而,印度河流域文明在公元前 1800 年左右突然衰落,其原因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公元前 1500 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他们带来了新的语言和文化,逐渐形成了吠陀文化。
吠陀文化是古印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著名的是《吠陀经》。
《吠陀经》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四部,是印度教最早的经典,包含了宗教、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在宗教方面,古印度产生了多种宗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印度教和佛教。
印度教是多神教,其教义复杂,强调轮回和因果报应。
佛教则由释迦牟尼创立,主张众生平等,通过修行摆脱痛苦,达到涅槃的境界。
佛教在公元前 3 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之一。
古印度在文学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史诗,它们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印度文化的重要载体。
《摩诃婆罗多》讲述了俱卢族和般度族之间的战争,包含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哲学思考;《罗摩衍那》则讲述了罗摩王子的冒险故事,歌颂了正义和爱情。
在哲学领域,古印度诞生了众多的哲学流派,如吠檀多派、数论派、瑜伽派等。
吠檀多派强调梵我合一,认为宇宙的本质是梵,个体的灵魂与梵是同一的。
数论派则探讨了世界的本原和构成,提出了原质和神我的概念。
古印度的数学成就也非常显著。
他们发明了数字“0”,并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法。
这些数学成就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对现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印度文化
![古印度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f6326640b1c59eef8c7b453.png)
一、古印度典籍1、《吠陀》:“知识”之意,共四部,《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它构成了印度教初始神灵体系。
2、《梨俱吠陀》:1028个诗节,大部分为英雄赞歌,主要列举的神灵有33个,大体分为天、空、地三类,体现了自然力与祖先英雄崇拜。
《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为解释《梨俱吠陀》的三部典籍。
3、《梵书》:将“原人”视为全职全能的宇宙创造者,以及宇宙的本原和体现。
确立了婆罗门种姓的神圣和婆罗门对“吠陀”解释的垄断地位。
4、《森林书》:高种姓隐居者所写的宗教哲学著作,阐述祭礼的意义,讨论吠陀诗节的比喻和象征含义,以及宇宙和人生奥秘,神的本性,人与自然,神的玄妙关系,上承《梵书》,下启《奥义书》。
5、《奥义书》:师尊面授学生秘密知识的意思。
中心内容为“梵我同一”、“轮回转世”即印度教的哲学理论基础,称为“吠陀”的终结。
绝对的一元论,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是唯心体系的最高范畴。
其核心观念为“梵”、“我”、“幻”。
6、《摩奴法典》:传说为梵天著成并传给其后人--人类始祖摩奴(Manu)再由其后代波利古(Bhrgn)仙人传到人间。
主要讲述了宇宙万物为大梵天所造,其特征性地位活动也为梵天确立不可更改。
“梵”已成为高种姓所宣扬乐道的最高教义。
它的形成是对沙门思想等反对正统婆罗门思潮的反击。
7、《罗摩衍那》:雅利安族王国的英雄成为大神和伦理道德的典范。
主人公为罗摩·昌德拉(Rama.Chandra)。
它与《摩诃婆罗多》并成为“印度两大史诗”。
8、《摩诃婆罗多》: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族”。
其所述王族般度族和俱卢族争夺王位的战争。
发生于公元前1400年,即为建立一个更大的统一的印度进行的一场大战。
全书18篇,本书后附《柯利世系》,详述了克里希那(大黑天)的生平经历。
本书第六篇《毗湿摩》篇的《薄伽梵歌》为印度教宣讲教义的布道书之一。
9、《薄伽梵歌》:印度教的“圣经”,主旨为调和不可调和的矛盾,赞扬不计业报的皈依,被称为“第五吠陀”。
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和遗产
![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和遗产](https://img.taocdn.com/s3/m/f63cb85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d.png)
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和遗产古代印度文明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之星,它的历史进程虽然漫长复杂,但却极具观赏性和思考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和遗产。
一、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1. 印度教文明的兴起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度北部地区兴起一种新的文化,即维达文化。
这也标志着古代印度文明的开始。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献和哲学著作,如《吠舍经》、《奥义书》等,这些作品被后人称为“吠舍经典”。
它们构成了印度教的经典,成为了印度人信仰和生活的指南。
2. 孟加拉古国的崛起公元前6世纪,孟加拉地区的迦毗罗卫国崛起,开始了孟加拉地区的主宰时代。
在这个时期,孟加拉的文化和艺术也开始繁荣发展,如雕塑、绘画、音乐等。
此外,在这个时期,孟加拉的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孟加拉的经济特色。
3. 婆罗门王朝的建立公元前4世纪,孔雀帝国灭亡后,一支名为马利雅的民族开始在印度南部崛起。
在这个时期,婆罗门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印度南部的统一。
在婆罗门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南部的文化和艺术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4. 佛教的兴起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出生在印度尼泊尔地区。
公元前5世纪,佛教开始在印度本土流传。
佛教的兴起,为印度的文化和宗教思想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它推崇的是心灵的清净和道德的修养。
5. 克罗沙战争公元前4世纪后期,克罗沙国王阿历山大一世入侵印度,发生了克罗沙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印度发扬了其极为出色的军事和技术能力,同时,对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印度文明的遗产1. 印度教文化印度教文化是印度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它凝聚了印度人民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等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它强调生命的神圣性,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内在的自由和尊严,提倡“八苦”,即正道、问题、群集、师傅、地位、得罪、痛苦和死亡,以帮助人们获得更高的生命境界。
2. 孟加拉文化孟加拉文化是印度古代文明的又一重要遗产,其中包括了音乐、雕塑、绘画等方面的艺术品,还有孟加拉地区独特的技术和手艺,如植绒、手绣、手工编织等。
古代印度的历史文化
![古代印度的历史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e3f2ca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a.png)
古代印度的历史文化古代印度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国家。
这个国家坐拥南亚的宝地,承载着多元化的民族、宗教和语言。
在这片土地上,繁荣的王国兴起、独特的宗教思想传承至今,而优美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也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古代印度王国的兴起古代印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哈拉帕文明时期。
这个时期的哈拉帕文明,是印度次大陆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拥有先进的城市规划、排水系统和砖建筑技术。
然而,随着哈拉帕文明的衰落,印度进入了古代王国兴起的时期。
在古代印度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王国,如马哈巴利普拉姆王国、摩揭陀王国、楚特空卡王国等。
这些王国在农业、商业和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例如,摩揭陀王国的首都帕坦涅普拉,在古代印度被视为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中心。
二、印度古代宗教思想的传承古代印度是宗教多元化的典范,它孕育了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等众多世界重要宗教。
这些宗教体系影响着印度人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和社会结构。
佛教是古代印度的重要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北部。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辖区了“四圣谛”和“八正道”的教义,提出了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
佛教教义的宽容和普遍的影响力,使得它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
印度教是古代印度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它的信仰体系是由古代阿利安人和后来的德拉维达人的信仰融合而成的。
印度教的信仰体系包括了对多个神灵的崇拜、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的观念。
此外,印度教教义鼓励个人的修行和追求解脱。
耆那教是印度另一重要宗教,它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耆那教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和无害原则,主张禁止杀生,包括动物和昆虫。
耆那教教义的核心是忏悔和自律,倡导人们通过控制欲望和达到精神净化来解脱。
三、古代印度的艺术和文学古代印度以其优美的艺术和文学作品而闻名于世。
在艺术方面,古代印度的雕塑、绘画和建筑都展示了浓厚的宗教意味。
例如,卡兰纳塔克邦的霍伊萨拉王朝遗址是建筑美的杰作,这些建筑是融合了佛教、印度教和斯坦尼什瓦拉派宗教信仰的。
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
![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b8ce2b476edb6f1afe001f54.png)
这种传统的舞蹈在一股复古的潮流中再度兴起。不过,古时候的Natyam一般是独舞,而群舞更为流行。一群身段婀娜、身穿艳丽传统服装的舞女,在动听的音乐中如仙子般翩然起舞,效果比独舞更胜一筹。时至今日,Natyam更发展成一套讲究技术的艺术体系。
猜你感兴趣:
1.秦汉时期的文化知识点归纳
2.古印度历史文化介绍大全
对于游客来说,印度最著名的传统菜色起源于印度王室。炖肉、酱料和米饭分别是三种不同烹调风格的基础。但王室食品毕竟只能在专门餐馆和大酒店吃得上,老百姓对它也并不“感冒”。在当地,很多受追捧的印度菜都是很家常的,例如用未发酵的燕麦面包,涂上以煤火煮上整整一夜而成的青芥末,如此简单的冬天小吃,无论是农夫还是城市人都把它视为至爱。而在南部城市,地道的脆薄饼和蒸米糕都很出名。至于在沿海的一些地区,除了有螃蟹、龙虾、虎虾和贝类等海鲜餐外,清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
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音乐舞蹈
印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本身就像一个大大的文化博物馆。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买是文化的中心,而加尔各答则每天都有关于文化的新闻,多元化的音乐、舞蹈、舞剧和笑剧都令游人眼花缭乱,乐而忘返。
泥炉碳火烹调法是印度特有的烹饪方式。它对时间的掌握非常讲究。当炉温达到600℃后,烹饪相差一两分钟,甚至一两秒钟,都影响着烹饪的成败。而用这种方法烹饪的肉是不用油的,吃的时候再蘸上酸奶酪。当食物还没上桌,那吱吱作响的碳火声,还有悠悠飘出的香味,都已经令你食指大动。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India - 古印度简介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India - 古印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38eb99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3.png)
古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
添加标题
起源:公元前26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城市,哈拉 帕和摩亨佐达罗。
添加标题
吠陀时代: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印度进入吠 陀时代,种姓制度开始形成。
添加标题
列国时代:公元前6世纪,印度进入列国时代,佛教和耆 那教兴起。
添加标题
孔雀王朝:公元前320年至公元前185年,印度进入孔雀 王朝时期,阿育王统一印度,佛教成为国教。
叹为观止。
古印度建筑注 重细节,雕刻 精美,展现出 古印度人民的 创造力和艺术
天赋。
古印度建筑在 材料和结构方 面也有许多创 新,如采用砖 石、拱门和穹 顶等建筑技术。
古印度的雕塑艺术
起源:公元前 3000年左右,印 度河流域文明时期
特点: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包括动 物、人物等
材质:多为石材, 如砂石、大理石等
古印度语言的特征和影响
语言:梵语、吠陀经等 文字:婆罗米字母、天城体等 特征:语法复杂、词汇丰富、表达细腻 影响:对世界语言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瑜伽、佛教等
古印度语言与文化的传承
古印度拥有多种 语言,包括梵语、 巴利语和马拉地 语等。
古印度语言对世 界语言和文学产 生了深远影响, 如对英语、阿拉 伯语和汉语等语 言的影响。
古印度对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影响
数学:发明阿拉伯数字和十进制 天文学:制定日历,预测天文现象 医学:传统医学体系阿育吠陀和悉达 科技:发明轮子和风帆
古印度的社会与政治制度
第五章
古印度的社会结构
种姓制度:古印度社会的主要特征,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
社会等级:种姓制度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不同种姓之间存在严格的界限
古印度文化的价值与社会意义
![古印度文化的价值与社会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2c2898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0.png)
古印度文化的价值与社会意义古印度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最为充实、最为博大的文化之一。
从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开始,历经了“吠舍期”、“埃及拉末时期”、“古代王国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东北地区时期”、“神秘主义时期”、“苏丹穆加尔帝国时期”、“英国统治时期”等多个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品,这为世界文化和人类精神遗产宝库作出了卓越贡献。
古印度文化虽然饱含着传统和历史的烙印,但却不拘泥于传统和历史。
它在接受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融合了宗教、哲学、艺术、文学、科学等众多元素,获得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特点。
同时,古印度文化又极度关注个体的精神成长与身体健康,有许多关于禅修、冥想、瑜伽、按摩、占星等方法的物质和技巧以及贯穿其中的哲学体系,始终是印度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
在印度文化中,宗教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既不顾及民族和种族的区分,也包容着许多不同的宗教信仰,如佛教、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耆佛教等。
这些宗教教义和实践以及它们对印度文化的影响,都对印度文化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少人认为,古印度文化的价值同样在于家庭观念,这一点与世界上其他文化有所不同。
印度社会历史上一向非常讲究家族制度,家族、家庭和家族道德标准、传统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印度文化中的婚姻、爱情、育儿都非常注重道德、共情和责任,这样的家庭观念也拓展了我们的30创新余地。
在世界上,印度民族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如今,印度仍然受到着他们的影响。
有些人甚至认为,印度文化中展示出来的“防卫性”的心理影响,是当代印度遭遇恐怖袭击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对的。
印度文化中强调放弃个人欲望,向着宇宙之和大无限度靠近,向着光明和人道主义倾向靠近。
这种文化精神是正面积极的,前瞻性的,是强大的理智力量。
总之,古印度文化因其包容性、关怀性、智慧性和创新力而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核心精神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继承发扬。
古代印度的历史与文明成就
![古代印度的历史与文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58e774d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d.png)
古代印度的历史与文明成就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个古老的文明涵盖了有些在今天变得极为重要的领域,包括宗教、哲学、科学、医疗和艺术,这些都是它的一些伟大的成就。
1. 古代印度的历史古代印度历史上有一个长时间的维吾尔王国,詹胡王国。
它出现在今天的东北部巴基斯坦境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约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之间,印度分为一系列小王国,其中,它们之间相互战争,疆土频频地扩张和收缩,它们中的一些王国在战争中变得更具体。
公元6世纪至4世纪之间,古代印度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包括一些重要的哲学和科学思想的出现。
它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在印度北部掠夺为止。
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开始出现了更一体化的帝国。
其中,孔雀王朝显得尤为重要,它从公元前321年一直统治到公元前185年,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和艺术品也产生了。
不过,这个王朝也出现了一些政治动荡和冲突。
之后,印度的历史涌现了包括朱罗王朝、瓦农王朝、瓦吉拉王朝、恒河大帝王朝和德干帝国在内的多个帝国。
2. 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古代印度的文明涵盖了宗教、哲学、科学、医疗和艺术等领域。
以下是其中的几项重要成就:2.1 宗教和哲学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影响了大量人们的观念和信仰体系。
古印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产生了许多神话和仪式,这些问题仍在今天被讨论。
2.2 科学和数学古印度是世界上数学、化学和物理学的闪亮地标之一。
注意力集中于几何和统计学的制度性的发展,也包括著名的拉马威尔和雅克兹目球体系、无穷级数、二次方程的解法等成就,这些都为我们的现代数学和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2.3 医疗古印度的医学在目前仍然存在,而且其某些方面如草药疗法在现代仍被广泛应用。
许多古印度的医学家都曾经提出了一些流行的理论和应用,包括精神疾病的治疗以及虚荣疗法。
2.4 艺术古印度的艺术领域包括绘画、雕塑、音乐、戏剧、诗歌等多种形式。
4.古代印度文明
![4.古代印度文明](https://img.taocdn.com/s3/m/138c7b233169a4517723a3de.png)
第一节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印度主要历史线索:公元前1500年上溯为哈拉巴文化时期。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次大陆,种姓制度逐渐形成。
公元前300年左右,孔雀王朝建立,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鼎盛,佛教盛行开来。
公元300年左右,笈多帝国建立,到沙摩陀罗笈多统治时代,笈多王朝势力一度达到马来半岛、印尼的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
11世纪时,伊斯兰开始对印度的征服,1206年,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了穆斯林政权德里苏丹国。
公元1500年左右,蒙古人后裔的莫卧尔王朝建立。
公元1498年,葡萄牙人登陆印度,标志着欧洲人染指印度次大陆的开始。
一、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一)主要知识点1、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
我国《史记》,《汉书》称为身毒,《后汉书》称为天竺,唐代玄奘改译为印度。
印度作为地域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2、目前大体可以推测,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
(二)名词解释1、哈拉巴文化:南亚次大陆古老的青铜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700年),1921年由考古学家最早发现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而得名。
以后又在其他地区陆续发现250多处类似文化,通称为“哈拉巴文化”。
该文化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比较发达,铜器和青铜器已经广泛使用。
城市是该文化的重要特色,已发现的有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估计已形成城市国家。
该文化的创造者尚不清楚,可能是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居民达罗毗荼人。
对于该文化衰亡的原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尚待进一步解决。
2、摩亨佐·达罗:古印度哈拉巴文化遗迹之一,位于现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1922年被考古学家发现,是哈拉巴文化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之一,从中可以了解到哈拉巴文化城市结构的特征,城市分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城市规划良好;现代学者估计其人口约为35 000人,从城市建筑物的大小推断当时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差异;应该已经形成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组合而成的城市国家。
古代印度的王国文化
![古代印度的王国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908655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1.png)
古代印度的王国文化
古代印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有许多强大的王国。
这些王国有
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包括宗教、语言、艺术和建筑等方面。
宗教是古代印度王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著名的印度教和佛教
都起源于古代印度。
印度教是最主要的宗教之一,许多古代王国都信
仰印度教。
佛教也曾是古代印度王国的主要宗教之一,特别是在印度
北方的一些王国,如马奀王国和婆罗门朱蒙地国。
这两个宗教都对古
代印度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印度的王国在语言和文学方面也有独特的文化。
梵文是古代印
度的一种古老的语言,它是印度教经典文献的语言,并且在古代王国
中被广泛使用。
古代印度也是世界文学宝库,有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
诞生于这些王国,如《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
古代印度的艺术和建筑也是王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印度,艺术和建筑往往与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
卡耐基亚和埃洛拉洞窟是两
个著名的艺术和建筑遗址,它们展现了古代印度的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
此外,古代印度还以雕塑、绘画和手工艺品等方面的艺术而闻名。
总的来说,古代印度的王国文化是多元化的,它融合了宗教、语言、艺术和建筑等方面的多种元素。
这些王国的文化遗产对今天的印度文
化和世界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代印度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古代印度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993378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e.png)
古代印度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
千百年来,这片土地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包括语言、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
古代印度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探讨。
一、宗教古代印度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宗教。
印度拥有多种宗教体系,其中印度教和佛教是最有影响力的。
这两种宗教在古代印度文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印度教起源于印度高原地区,它是一种多神教的宗教体系。
在古代印度文化中,印度教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方面,如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等。
印度教中的吠陀经文传承至今,成为塞缪尔的《印度文化史》等不可或缺的历史和文化书籍。
佛教的诞生和发展也成为了古代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一个王子萨里普塔·迦乔诞生在印度西北部的克苏拉,成为后来的佛陀。
佛教是一种以解脱为主题的宗教,旨在通过修行和觉悟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幸福。
它对古代印度文化的影响极广,并成为了东亚文化中最重要和流行的一部分。
二、哲学哲学是古代印度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印度哲学是一种思考人生、宇宙和人类之间关系的哲学体系,它通过逻辑推理和精神探索探索人类的存在方式。
印度哲学有两大支系,即达尔物马特和尼阿亚耳尼亚。
达尔物马特哲学重视灵魂和心境的探索,它被描述为一种诠释经验世界的学说。
而尼阿亚耳尼亚哲学更注重现实和理解世界,它强调对真实和正确的认识和探索。
这两种哲学体系相辅相成,成为印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艺术古代印度文化的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印度舞蹈和音乐。
印度舞蹈有着千姿百态的风格,包括古典舞、民间舞等。
在古代印度文化中,印度舞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可以整合宗教、音乐和文化,强调个人和宇宙之间的和谐和平衡。
印度音乐的印度和西方的区别在于旋律的模式与节奏。
印度音乐使用一种名为“拉覲的音乐制度”,它由一系列可转换的音阶组成,音阶的划分和音符的排列方式各不相同,从而产生了各种独特的声音风格。
五、古代印度文化
![五、古代印度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090a7d880eb6294dd886c8b.png)
印度的戏剧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从吠陀 时期的舞蹈和哑剧収展而来。相传公元前 后问世的《舞论》,就提到了有兲戏剧的 各方面,如音乐、唱歌、舞蹈、韵律及各 方言的应用等。
公元3世纪时有名的梵文戏剧家跋沙,1910年在南印度波德 摩那怕附迋一座寺庙的藏书中収现13个剧本,它们被认为是跋 沙久已失传的作品。他的戏剧风格朴实,其内容或者依据史诗敀 亊,或者来自历史上的传奇,绝大多数描写阿褩底国王之代因的 恋爱艳遇。他的《婆须达多梦中记》常被后人奉为楷模。梵语戏 剧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剧情中上层社会身份的人讲梵语, 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物讲俗语。这显然把社会中的等级兲系,搬到 舞台上。
•
方言文学使用的是南印度当地的自然语言。《俱 罗尔》和《纳罗底耶》是古代泰米尔语文学的名篇。 前书是织匠提鲁华鲁瓦所著,此书是属于人生三大目 标(兲于法、情、政亊三者)的1330首箴言诗集的集 合本。提鲁华鲁瓦幵非个人名字,而是南印度贱民宗 教导师的名称,“俱罗尔”是一首箴言诗的诗名,也 被用来作为全书的书名。 《纳罗底耶》也是箴言诗集,共有四百首箴言诗, 内容涉及轮回、报应、超脱、法律、尘世生活和爱情 等诸多方面。稍后时期,出现两篇泰米尔语史诗《宝 石脚镯》和《马尼梅家莱》,这两篇史诗本是梵文作 品,但原作已经丢失,却意外地在泰米尔语的书中保 存了下来。
在诗歌方面,印度盛行叙亊诗和抒情诗。马 鸣的《佛本行赞》和《美难陀传》是古典风格的 早期叙亊诗。《佛本行赞》是一部用梵文写成的 最早的佛教著述,是用长诗写就的佛陀的传纪, 从释迦牟尼的诞生直至涅槃,歌颂伟人幵弘扬佛 法。
7世纪上半叶的伐致呵利是抒情诗的佼佼者。他的诗集《三百咏》从古至 今脍炙人口,而在《情诗一百首》中,其名言:“灯光伴随着火炉的焰火, 日光或者星月乊光,众多光中却无爱人双眼阴光,此世对我而言黯然无光”, 常被用 作印度抒情诗范例。阿摩鲁著有《一百首诗》,他善于把握情人的感 情,善于描写快乐和忧虑、愤怒与诚挚。12世纪,胜天的长篇抒情诗《牧歌 》是古代晚期的经典乊作,内容描述黑天与罗达间収生的爱情、离异及最后 和好的敀亊。他将优美的道白与复杂的韵律自然地揉合在一起,以表达丰富 的恋爱感情。该诗被认为是梵文诗歌前后古典风格的承上启下乊作。
古印度有哪些文化
![古印度有哪些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195c63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a.png)
古印度有哪些文化推荐文章古印度有哪些文化遗产热度:蒙古国历史发展由哪些阶段组成热度:睢阳之战的故事有哪些热度:关于聂政的故事有哪些热度:民国时期的名媛有哪些热度:古印度可谓世界人种的大熔炉。
主要有矮黑人、原始奥大利亚人、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白匈奴人等,说得确切些,就是三大人种(黄种、黑种、白种)都有,方言竟多达200种以上,所以古印度居民的构成比较复杂。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古印度有哪些文化,希望你喜欢。
古印度文化文明进程1、笈多王朝(320-540年)4世纪初,贵霜帝国衰落,笈多王朝(320-540)兴起,建都华氏城,该王朝取代贵霜帝国,逐渐统一了以恒河流域为中心的北印度地区。
到超日王(380-415)时,国势强盛,疆域扩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首都是华氏城。
该王朝同国外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往来。
2、哑哒人入侵时期(5-6世纪)5世纪中叶,哑哒人自中亚侵入印度。
6世纪初,哑哒人占领印度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区。
528年,北印度各王公的联军打败哑哒人。
但笈多国家经哑哒人打击后,内部各小邦纷纷独立,陷入分裂混战之中。
570年,笈多王朝的统治结束。
3、戒日帝国(606-647年)戒日帝国是从笈多分裂后的一个小邦中发展起来的。
7世纪初,戒日帝国(606-647)兴起,哑哒人被逐,戒日王统一了北印度,建都曲女城。
其疆域东到孟加拉湾,西迄旁庶普的几乎整个北印度。
戒日王统治时正值玄奘访印,他对玄奘给予很好的礼遇。
4、拉齐普特人时期(7世纪中叶-12世纪末)戒日王死后,帝国陷入分裂。
8世纪时,拉齐普特人统治的各小国割据称雄,拉齐普特人是土著王公贵族后裔,军事种姓(另一说是外族人,北大学者马克尧认为,拉齐普特人最初是一支名叫古吉罗人的游牧部落,后与当地贵族融合,因而该民族的源流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他们勇武好战,彼此削弱,失去了对外防御能力。
8-10世纪,印度有三个大国互相争霸。
5、伽色尼王朝(962-1186年)该王朝是中亚阿富汗境内兴起的突厥人,信奉伊斯兰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印度文化一、文学1、文字哈拉巴印章文字:2.5CM见方天青石、陶土、象牙、铜摩亨佐·达罗出土雅利安梵语:吠陀经梵语、史诗梵语、古典梵语、俗语(梵语:Samskrita,意为“整理好的”,引申为“完美”、“文雅”)吠陀经梵语:用来书写《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的最古老的梵语史诗梵语:用来书写《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古典梵语:称其它宗教、哲学、文学、科学等著作所用的语言。
俗语:民间雅利安人所用的梵语的各种方言,主要指摩揭陀语、半摩揭陀语、巴利语2、吠陀文学(产生于婆罗门祭司阶层)婆罗门教四大吠陀本集:《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梨俱吠陀》最早、最重要、最具文学意义,四大本集成书于BC1500-BC500,韵文作品吠陀文学指文献中富文学性的成分,有颂诗、神话、咒语诗、传说等3、史诗文学(产生于与刹帝利王族关系密切的“苏多”阶层)重要标志:印度两大民族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的诞生《摩诃婆罗多》被认为印度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峰,内容被视为印度人民的圣经,被誉为印度文学史上的《伊利亚特》BC4世纪成书,作者:毗耶娑《罗摩衍那》作者:仙人蚁垤,成文于2世纪4、往世书文学《往世书》又译“古事记”、“富烂那”,印度教百科全书,基本用诗体写成,行文多问答《薄伽梵往世书》地位仅次于两大史诗,描写黑天,为最具影响力的往世书5、佛教文学巴利文佛教文学、梵文佛教文学(因佛教典籍有巴利文和梵文经典两大类)巴利文佛教“三藏”:经、律、论经、律包含较多文学成分律藏由《经分别》、《犍度》、《附篇》组成,《犍度》较有文学趣味经藏《小尼迦耶》、《法句经》包含格言诗、偈颂诗、民间故事、寓言《佛本生故事》是《小尼迦耶》第十部经,是一部体系庞大的佛教寓言故事集,也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大致分7类:寓言故事:主角多为动物,隐喻人间各色人物神话故事:主角为蛇精、仙鸟、罗刹,不乏对人类社会的映照报恩故事:将人与动物对比,劝谕人心向善魔法故事:主角基本是人,劝人不要贪财或心术不正笑话故事:主角为愚人或智者,以幽默讽刺见长道德故事:多劝人积德行善世俗故事:描写男女青年如何通过巧妙的手段获取爱情的成功梵文佛教文学:《大事》、《神通游戏》6、梵文古典文学特点:情节的非现实性和大量作品以恋爱为主题,文学和宗教混合在一起体裁:诗歌、戏剧、故事、小说诗歌:出现了伐致呵利、马鸣、迦梨陀娑等著名诗人伐致呵利:梵文古典文学初期最引人注目的诗人,生活在公元初期,诗集《三百咏》(《世道百咏》、《艳情百咏》、《离欲百咏》)在印度长期广泛流传马鸣:长诗《佛所行赞》、《美难陀传》迦梨陀娑:印度梵文古典文学最杰出代表、世界公认的大诗人和大戏剧家,使梵文诗歌与戏剧创作达到难以企及的巅峰,印度古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巨擘。
代表作:《云使》《云使》是印度文学史上第一部抒情长诗同时也代表了印度古代抒情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
戏剧:现存最早的梵语戏剧为马鸣的三部戏剧残卷,20世纪初于新疆吐鲁番发现迦梨陀娑《沙恭达罗》为其三部戏剧中的代表作,(另两部《摩罗维迦和火友王》、《优哩婆湿》)也是梵文戏剧文学的最高典范。
小说:在两大史诗、古典梵语叙事诗和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存最早的这类作品产生于6-7世纪,见下苏般度《仙赐传》,典型的形式主义小说,创作旨趣在于施展修辞技巧波那《迦丹波利》,充满浪漫和幻想色彩的长篇小说,号称旷古未有的奇书檀丁《十王子传》,富于传奇色彩的长篇小说,采用故事中套故事的框架式叙事结构,讲述了十王子的传奇经历。
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和浓厚的现实生活气息是其重要艺术特色。
二、哲学1、《奥义书》——古代印度哲学的源头《奥义书》并非一本书,而是一批专门阐述婆罗门教宇宙观、人生观和解脱观的哲学经典,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有关世界终极原因的哲学思辨。
影响后世的四种学说:“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智慧瑜伽”2、婆罗门教六派哲学——笈多王朝时期形成派系创始人代表作重要理论数论派迦毗罗BC3C 《数论经》“因中有果论”分析万物起源:源于一未显出状态的物质,自性,由喜、忧、暗组成瑜伽派波颠阇利BC2C 《瑜伽经》“八支行法”禅定以达到三昧的境界胜论派伽那陀BC2C 《胜论经》原子论、六句义说原子的基本形态是地、水、风、火。
原子是单一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永恒不变,而由它构成的事物却可变,事物由原子聚合而成,也由原子分散而消失。
正理派乔达摩BC1C 《正理经》“五支论法”以研究认识论和逻辑学为主要宗旨,把人的认识分为“确切认识”和“非确切认识”弥曼差派阇弥尼BC2C 《弥曼差经》“审查考究”把人的认识分6种:现量(知觉)、比量(推理)、圣言量(证言)、譬喻量(类比)、义准量(推定)、无体量(非存在)吠檀多派跋达罗衍那BC1C 《梵经》“梵我”8世纪商羯罗改革吠檀多学派,使之成为印度教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
3、佛教哲学释迦牟尼的初期佛教哲学:以探讨人生问题为主要宗旨的四谛说:四种真理,苦、集、灭、道缘起说:十二因缘论(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五蕴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诸法无我说:反对永恒精神实体,包含无神论的因素龙树的大乘中观派哲学:(AD2-3C)源起性空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依因缘关系和条件而产生的,万物皆空八不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二谛中观说:俗谛认为一切事物是有,真谛认为一切事物是空,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全面地观察事物,即所谓的“中道”无著的大乘瑜伽行派哲学:(AD4-5C)万法唯识说:世界一切现象不是客观存在而是由人的精神作用识所表现三性说: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分别指虚妄存在、相对实在、绝对实在4、耆那教哲学“命与非命”二元论:坚持物质与精神并存的二元论极微论:印度最早的一种原子论学说七支论法:没有绝对的肯定或否定三、神话1、吠陀神话:天上诸神、空中诸神、地上诸神2、史书和往世书神话:梵天、毗湿奴、湿婆、阎摩、阿修罗3、佛教神话:天上众神、佛陀、四大天王、八部众四大天王住须弥四宝山,东黄金、西白银、南琉璃、北玛瑙东胜神洲持国天王多罗吒,身白色,手持琵琶,主乐神,以美妙的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门南瞻部洲增长天王毗琉璃,身青色,手握宝剑,保护佛法不受侵犯西牛贺洲广目天王毗留博叉,身白色,手缠一龙,群龙领袖,手中之龙又称赤索,见有人不信佛教就用索捉起来迫使其皈依佛门北俱卢洲多闻天王毗沙门,身绿色,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制服魔众,保护人民财产信徒最多,又名施财天,既是北方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
八部众是佛教八部护法天神天众:大梵天、帝释天、多闻天、持国天等龙众:护卫佛法有功之臣,专司兴云降雨,有大量珠宝,为海里的富豪夜叉:半神,与罗刹共生于大梵天的脚趾,毗沙门天王率领夜叉八大将护众生界乾闼婆:香神或乐神,帝释天的乐师,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
阿修罗:有美女无美食,男极丑而女极美迦楼罗: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有一瘤,是如意珠,鸣声悲苦,以吃龙(大毒蛇)为生。
每天一条大龙500条小龙,直到临死前无法再吃,遂上下翻飞7次,飞到金刚轮山顶上命终,因一生以龙为食,毒气极多,临死时毒发自焚,仅余一颗青琉璃色的心。
在古印度神话中为毗湿奴从骑,众鸟之王,鹰首、利爪、喙,身躯、四肢为人形。
紧那罗:形似人,头有一角,故称“人非人”善歌舞,是帝释天的乐神摩呼罗迦:大蟒神,人身蛇头4、耆那教神话耆那教的宇宙以一个无头的男人象征,分3部分:右腿包含7层地狱,左腿包含10类小神和两群魔鬼;腰部包含8个环形海洋隔开的8块环形大陆,环绕梅卢山;躯干包含较低的部分劫波,又分为16重天,其上是劫波提塔,又分为14重天四、宗教1、婆罗门教:吠舍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2、佛教:四谛、五戒、十善、八正道(正见、思、语、业、命、精进、念、定)三次集结:释迦牟尼死后一年摩揭陀七叶窟背诵佛教经典摩揭陀国王阿阇世支持释死后百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支持BC253年印度华氏城阿育王支持BC2世纪贵霜帝国讨论和确定佛教三藏内容贵霜帝国国王迦腻色迦支持分裂:佛死后100年正式分裂,后又多次分裂,共分成18派上座部(信奉者为有地位的高级僧侣)视释迦牟尼为师尊,对其言行有分别地对待大众部(信奉者为一般僧侣)视释迦牟尼为神,对其言行一律肯定3、耆那教:创始人为大雄—尼乾陀·若提子(BC599-BC527)教义:世界永恒并非由神创造最重要的是让灵魂转移超脱轮回达到解脱分裂:BC1世纪形成天衣派(不允许穿衣)和白衣派(允许穿白衣)5、印度教:信奉吠陀、泛神论、三神一体、业报轮回、灵魂解脱教派:尸摩多派(传统主义派)、毗湿奴派、湿婆派、性力派尸摩多派:崇拜婆罗门教传统遵行古典仪式,教徒占多数,认为梵天为最高神毗湿奴派:强调禁欲、苦行、素食,教徒额上有U字标记,流行于印度北部和西海岸湿婆派:流行于克什米尔和南印度,湿婆亦称大自在天性力派:崇拜三神之妻,不相信业报轮回,反对种姓制度和歧视妇女五、教育早期家庭教育:读《吠陀经》,只有婆罗门种姓者阿什拉姆:古儒私立的经义学校高等学府:巴瑞萨(学者集会之所)、隐士林(年老退休的婆罗门学者教学之地)佛教寺院学校:学习分2期,第一期称帕帕伽,8岁入学,第二期称乌帕沙姆帕大,20岁入佛学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国际著名教育中心,佛教学术中心,释迦生于兹死于兹葬于兹六、建筑1、城市建筑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城:哈拉巴文化特征为城市文明哈拉巴时期城市的特点:城市布局整齐划一,房屋都有统一的朝向。
王舍城:列国时代,分新旧2座2、佛教建筑寺庙建筑:鹿野苑佛寺,阿育王时期建造寺庙1200余座那兰陀寺:建于公元5世纪笈多王朝时期,12世纪末毁于兵燹佛塔建筑:印度人称“窣堵波”原是供佛安置佛骨经文和各种圣物的地方犍陀罗艺术的佛塔特点:多层基坛,出现于贵霜帝国时期,形成于公元一世纪桑奇大佛塔:BC3世纪,建造历时近300年,最著名,阿育王时期造伽耶大菩提寺塔:规模宏伟,与桑奇建于同时期,给人以大小相形和谐统一之感阿旃陀石窟:BC2C开工,AD7C完工,古印度石窟最杰出代表,共29座埃罗拉石窟:被誉为“雕刻的建筑”、“岩石的史诗”、“印度建筑最奇异的狂想”、“印度岩凿神庙的顶峰”、“韧性的成就”,集印度三教建筑艺术与宗教美术之大成,集建筑、雕刻艺术于一身,无愧于世界石窟艺术之一大杰作,在世界建筑史与雕刻史上无与伦比埃里芬达石窟:又称“象岛石窟”石窟题材多与印度教有关七、艺术1、雕刻哈拉巴人物雕像:出土于摩亨佐·达罗阿育王石柱:以天然岩壁或建造石柱以刊刻诏书,竖立在佛陀生前主要活动场所或通往这些圣地的重要路线上精灵造像:孔雀帝国时代,药叉女(仙女或精灵)、药叉(男精灵)《持佛药叉女》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石像高1.63米,印度雕刻史上具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女药叉雕像基本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