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部圈层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内部圈层教案
地球的内部圈层教案
【篇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教学设计】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教学设计
吴梦云37号13地理科学
【教学设计理念】
1、重视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体验,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作是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课程标准分析】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中的“说出”属于了解水平,“概括”属于“理解水平”
2、本条标准有两层含义: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
【教学目标】
本节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初中地理转入高中地理学习,地理学习能力比较薄弱。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及学生能够说出横波和纵波特点,能够画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简易图并标出对应部分,区分岩石圈,地壳,软流层等易混淆的概念,准确率达到90%。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
3、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教学难点】
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极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2、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导学法教学、探究性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观看新闻一则: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位于美国墨西哥湾的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爆炸起火。36小时后,平台沉没,11名工作人员遇难。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4日起漏油不止并引发了大规模原油污染
象,那地球内部的有什么构造又发生着什么样的活动呢。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各个圈层如何划分及其特点如何?
新课探究探究一: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的研究方法
1、人类能进入地球内部较深的地方进行直接研究吗?
2、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3、人类是否还有其他的
渠道和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如果有,有哪些?请简要的说明。【总结】
1、不能。人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钻探深度是14千米。
2、地震波——地球的x射线。
3、有。(1)改进钻探技术,结合相关方面的科学设想。
(2)根据火山喷发的物质,获取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相关信息。(3)地表的温泉、热泉可知地球内部有丰富的地热资源。(4)遥感技术(5)其他的手段
2、地震波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读图1.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
1、教师讲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
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横波的特点: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
方向一致的波. 解释得通俗点:
你拿着一条绳子的一端,上下抖动出来的就是横波.就是通常的正弦
曲线.
纵波其实是我们日常见得最多的,声波就是最最最典型的纵波,手拿
着弹簧上端,快速上下抖动,弹簧产生的就是一个很形象的纵波.
探究二:
1、地球的内部圈层名称及其划分界面
1、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看出两种类型地震波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分析两种不同类型地
震波的波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的关系。
合作探究学习——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1、解说地震波速度的变化特点。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及其名称。
3、各圈层的组成物质及其主要特征。
思考:根据地震波的特点及变化,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不连续面:地震波发生突然变化的地方,说明此处物质不连续。)
4、让学生上讲在黑板上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适当的位置标出两个界面及内部圈层名称
【总结】
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上台,对照幻灯片上的图1.26进行讲解,并适时分析。
探究三、
1、对照地图,学习各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特征
1、地壳:莫霍界面(地下33km)以上部分
读地壳中主要化学含量百分比图(以硅氧元素为主)大陆地壳:双层(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
地壳的结构特征;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
壳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2、地幔:莫霍界面(33km),古登堡界面以上(2900km)部分物质组成: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软流层: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位于上地幔上部
3、概念辩析
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图
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软流层又叫软流圈,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位于上地幔上部,在地下约5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处,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由岩石组成。
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岩石圈=地壳十上地慢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4、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直至地心部分,成物质可能是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地壳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内核:呈固态
总结
【课堂练习】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 .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c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少
d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2.莫霍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3.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