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历史学(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历史学(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1d78485f46527d3250ce029.png)
历史学〔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专业代号060101〔国家〕0202〔学校〕一、培养目标和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具备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技术,能够从事高〔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地方文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历史学教学技能和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中学历史课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通过历史学本科专业的学习和教育实习,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知识和能力: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能够模范遵守公民行为准则,爱国敬业,表现良好的教师职业风范。
2、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技术,巧妙地组织教学材料,准备教案,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解答疑难,胜任中学历史课教学、班主任、教学研究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工作。
3、熟知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相关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初步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综合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和电脑基础知识,到达教育部规定的等级要求;普通话须到达国家语委规定的等级标准。
5、具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到达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二、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三、四年教育时间分配表〔见附表一〕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安排〔一〕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平台〔含通识文化课和教师教育课〕、学科及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二〕本专业教学总时数为2596学时。
〔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见附件二〕〔三〕课程学分分配及要求。
本专业学生至少须修满166学分方准予毕业。
本科教学计划说明 .doc
![本科教学计划说明 .doc](https://img.taocdn.com/s3/m/619a4d50ed630b1c59eeb5ea.png)
本科教学计划说明四年制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是学校按照四年正常学习年限组织安排专业教学进程和课程教学的重要文件,是同学进行选课的基本依据,学校将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情况,确定并公布每学期的实际开设课程。
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参照教学计划中课程的建议学习时间,在开设课程范围内自主选择。
教学计划总体框架和有关要求如下:1、教学计划由通识教育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与专业前沿、综合实践和实践教学五部分组成,前两部分课程中有必修和选修课程之分,第三部分课程全为选修,第四、五部分全为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指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因课程有前修和后续的关系,要求同学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期内修读;选修课程指同学可以自主选读的课程。
同学可以在各类选修课程中有目的地选课修读,但各类选修课要修满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数。
2、学生必须修满所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总学分数及各类别课程的规定学分后才能顺利毕业,不同类别课程的学分不能互相抵冲。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政治法律、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计算机基础)、军事体育和人文素质等六方面课程的学习与实践。
除完成必修课程的学分外,还应修满大学英语类、计算机类、文化素质类、体育类等类别的选修课程学分。
每类课程必须达到最低修读学分要求。
“学科基础”按一级和二级学科设置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
学科基础必修课为学科大类或专业大类的公共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为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程除取得各门必修课程的学分外,还应修满要求的选修课学分数,选修课程可以选修本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程,也可以选修其他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称为其它学科基础课程。
同学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作好选修课程计划,既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又要考虑学科交叉,知识复合,拓展基础。
“专业与专业前沿”课程是专业课,按专业方向灵活设置。
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修本专业方向系列课程,但应修满最低要求学分数,学有余力可多选课程,以掌握更多专业知识。
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教学计划
![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55df74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6.png)
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英语语言基础扎实,相关科学文化知识丰富,适应能力强,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工作的复合型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德育方面1、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2、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工作热情,品质优良,情操高尚,行为规范;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
(二)智育方面1、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
语音、语调正确,词法、句法、章法(包括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规范,表达得体,听、说、读、写、译技能熟练,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具有宽宽的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英语专业知识包括文学,语言学和相关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相关学科知识涉及外事、金融、经贸、教育、新闻、科技等诸多领域。
3、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4、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事专业工作和科研活动,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师范类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英语教学能力,具备担任英语教师的各种职业技能,包括课前设计、课堂施教和课后考核等能力,并胜任班主任工作及课外活动指导工作。
5、具有知识获取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能通过不断进修提高理论和专业水平。
(三)体育方面1、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情绪。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八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师范方向176.5学分,非师范方向174.5学分,其中各有8学分为课外学分。
五、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六、主要课程简介1、基础英语(03100001)学分:2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考核方式:闭卷笔试+口试教学要求: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工作计划之本科学习计划
![工作计划之本科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969ed5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0.png)
工作计划之本科学习计划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制定了以下本科学习计划:
1. 学习课程安排,我将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认真学习每门课
程的内容。
我会提前预习课程材料,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及时完
成作业和复习任务。
2. 实践项目参与,我计划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践项目,包括
实习、社会实践和科研项目等。
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我将能够将
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专业技能培训,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
课程,如编程、设计等。
通过这些培训,我将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
技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4. 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我计划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将能够了解
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5. 毕业设计准备,我将提前规划毕业设计的选题和研究方向,
认真准备毕业设计的相关材料和文献,确保顺利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通过以上的学习计划,我相信我将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
养和综合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泰山学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泰山学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efd36b3c1c708a1284a44fa.png)
泰山学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等领域从事□□、□□、□□等专业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接受□□、□□、□□等基本技能训练,在□□方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可在□□、□□、□□等多个专业领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主要课程
□□、□□、□□、□□、□□、□□、□□、□□、□□、□□。
四、学制及学分要求
基本学制为四年。
本专业学生要求修满□□学分才能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学分,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学分,综合素质课程≥□□学分,实践教学课程□□学分。
五、授予学位
□□学士学位。
七、教学时间安排表。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f1727d348d7c1c709a1452c.png)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熟悉国家安全政策法规,具有安全技术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及安全技术管理的思路、方法和手段;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能从事安全技术与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部门工作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
基本培养要求:1、较系统地掌握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方向。
2、具有较强的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的理论基础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听、读、写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安全科学与技术)三、主要课程大学英语、管理学原理、安全工程概论、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与控制、风险管理、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信息安全概论、安全管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电气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四、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工学五、层次专科起点本科六、类别远程教育七、学制三年。
以修满规定85学分为限,可在2—5年内完成。
准予毕业总学分:85学分,学分分配为:必修课 55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 65%,选修课 44学分, 任选20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 23%,毕业论文(设计) 10 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 12% 八、教学计划进程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具备信息管理、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现代经济和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具备本学科所需的组织管理、资源管理等基础及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开发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方法、技巧和信息系统的模式。
掌握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专门知识和应用性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和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具备从事企业和组织机构的各种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的初步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熟悉文献查阅和其它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
2024级本科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法学)
![2024级本科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法学)](https://img.taocdn.com/s3/m/c0fc0e1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b.png)
2024级本科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法学)总体设计2024级本科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法学)是根据国家关于高等教育、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校法学专业实际情况制定的。
本专业培养方案是法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教学计划编制的依据和指导思想,是学生学习法学知识、培养法学专业素养和发展法学研究能力的纲领。
教学培养方案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等内容,下面我将对这些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培养目标1.详细阐述了2024级本科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法学)的目标设定措施。
2.侧重强调了培养目标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学专业素养的培养。
This is exactly what we need to focus on and promote in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培养要求1. 着重于明确了学生总体要求和专业要求。
具体体现了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
2. 强调了学生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这些能力和素质是法学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This kind of requirement is essential for students to be successful in the legal profession.课程设置1. 课程设置方面,重点突出了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
2. 在核心课程方面,确保了学生学习法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方面,充分考虑了法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教学计划1. 教学计划是2024级本科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法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教学计划方面,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了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法学知识,培养法学专业素养和发展法学研究能力。
2. 教学计划的实施将全程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程跟踪和评估。
2024年临床医学本科教学计划
![2024年临床医学本科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ebaa8d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17.png)
尊敬的各位教育工作者,临床医学本科教学计划是培养未来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指南。
为了确保我们的学生能够接受到全面、深入的医学教育,我们特制定了这份2024年临床医学本科教学计划。
本计划旨在提供一个框架,帮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平衡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确保我们的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还能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成为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有专业技能的医生。
一、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涵盖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
在知识方面,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技能,以及初步的临床科研能力。
在态度方面,学生应培养出对患者的同情心、对医学专业的责任感,以及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认识。
二、课程设置我们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基础医学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医学基础。
2.临床医学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等,通过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伦理判断和社会责任感。
4.实践教学:包括临床见习、实习和社区服务,让学生在真实医疗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临床技能。
5.科研训练:通过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传统讲座:用于传授基础理论知识。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病例讨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模拟训练:使用模拟病人和模拟设备,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临床技能。
△床边教学:在临床环境中,由资深医生指导学生进行临床查体和诊断。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四、评估体系我们的评估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包括日常测验、病例讨论和模拟训练,旨在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
本科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教学计划(四篇)
![本科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教学计划(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676a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d.png)
本科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教学计划(四篇)本科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教学计划篇一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领会其精神,继续更新教育观点,树立大众教育阶段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保证教学质量做到思想先行。
建立健全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制定日常教学管理内容和流程分解工作表,修订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细则;建立规范的美术系学生成绩评定、审核、归档制度,建立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校外教学实习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评教、评价教学质量的多维度方法和体系。
将制度化的工作要求纳入年终量化考核,以制度促进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
第三,加强美术系网站建设,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和资源,创建现代化教学管理和监控模式。
以网站建设为切入点,探索教学管理方法,努力使网站成为教学管理和师生互动的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发布和落实的重要沟通窗口、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有效工具,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有效资源的利用。
同时,今后将尝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探索和教学改革实验,建立教学研究网络。
并建立学生交流和专业探讨的论坛,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管理。
本学期教研室建设重点是建立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理顺工作环节和流程,落实岗位责任。
要求教研室定期围绕教学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书育人开展活动,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实施教学过程,认真组织各专业各年级本学期所开各课程的教学活动,并按照教务处的要求,按时落实下学期的教学任务安排。
2.完成01美术学教育实习各项工作和任务,落实03设计,04美术、设计专业外出教学实践各项工作。
并制定规范化的管理监控制度。
3.配合学院及教务处,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包括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和正常运作。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9106420964bcf84b9d57b90.png)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机械电子工程、先进制造技术、汽车工程和现代管理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在工业系统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热爱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造及质量检测与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机电控制与自动化、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机械电子工程、先进制造技术或汽车工程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本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7、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
三、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四、相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自动化五、修业年限: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八年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七、时间安排:见表一八、课程结构比例:见表二九、课程设置:见表三表一时间安排表二课程结构比例表三课程设置续表三课程设置续表三课程设置。
A1002 本科专业教学计划(2012版)
![A1002 本科专业教学计划(2012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625bc005087632311212e6.png)
目 录成都工业学院简况 (1)成都工业学院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4)成都工业学院本科公共选修课一览表 (10)成都工业学院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标准表 (1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12)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24)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37)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5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64)微电子制造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79)成都工学院关于课程代码的编制说明 (91)成都工业学院关于考试与考查课程的说明 (92)成都工业学院简况我校创办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省最早设立的工科学校之一,曾使用过“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四川甲工校)、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成都高工校)、“成都工业学校”、“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成都无机校)、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等13个校名,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成都工业学院。
建国前我校曾举办过染织、应化、机械、冶金、矿业、土木、皮革,通讯、电焊、汽车、航技等专业。
建国后我校曾长期直属国家电子工业部,现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教育厅直属的普通本科学校。
我校是陈毅元帅的母校(1916-1918年在校学习染织专业)。
江泽民同志曾到校视察(1984年),并亲笔为我校七十五周年校庆题词:“发扬优良传统,培养优秀人才”(1988年)。
1997年,我校被原国家教委遴选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全国首批27所之一,四川省唯一)。
建校99年来,我校从未间断过办学,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校现有普通专科生9755人。
设有机械工程、机电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工商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人文社科、外语、体育教学部、思政教学部等11个教学系部。
现有6个本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制造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和41个专科招生专业,经多年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以电子机械为主要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
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e1b78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4d.png)
XX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管理办法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为规范其制定、执行和修订等教学活动,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培养方案的制定须遵循教育方针,以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基本原则,综合考虑行业相关指导规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教学计划分为两类:指导性教学计划是根据培养方案对大学阶段课程进行总体安排的指导性文件,执行教学计划是每个学期具体的课程安排计划。
第二条经学校批准执行的培养方案,由学院负责组织执行,教务处负责监督,适用年级按培养方案实施,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条培养方案中涉及全校范围的通识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修订,由学校组织专家提出修订意见,学校教学委员会审议后提交学校决策机构审定。
第四条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学类和专业核心课程的修订,由学院提出,学院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审定同意,并经学校批准后开展修订工作。
修订工作程序:1.各学院根据社会发展及人才培养需要,提出修订培养方案的建议。
2.各学院组织各专业责任教授会同全体教师,按照专业培养目标拟定培养方案修订建议稿。
3.各学院将培养方案修订建议稿送校外专家审核,根据校外专家意见修改后,提交学院教学委员会审议,经委员会和学院院长签字确认以后报教务处。
4.教务处组织学校教学委员会进行审议,提交学校有关决策机构审定后发布。
各专业培养方案应在学生入学前向师生公布。
第五条对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学院提出增减课程、更改课程学分等,均属更改培养方案,原则上按相关程序批准。
未经相关程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和拒绝执行培121养方案。
第六条指导性教学计划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同步制订,学院根据指导性教学计划形成每个学期的执行教学计划,教务处根据执行教学计划进行排课。
第七条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学院对教学计划执行进行调整,须由专业责任教授提出,并填写《XX大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变更表》,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主管教学院长签字确认并加盖学院公章后报教务处。
五年制本科神经卫生方向教学计划
![五年制本科神经卫生方向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7a44dfb195f312b3169a5e3.png)
Xx学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神经科学与心理卫生方向)教学计划一、总体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具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实际需要和《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为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1.坚持德育领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志愿为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爱岗敬业、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注重智育提高学习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创造品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近专业工作的能力与素质。
3.促进身心发展学习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理论教育和基本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素养,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部门等从事医疗、预防、科研和神经精神疾病临床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神经、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医学、神经、精神与心理卫生的防治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下列知识和能力:1.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3.具有对常见的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4.神经、精神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5.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治、预防及心理咨询的技能;6.神经、精神病学研究的初步能力;7.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8.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川大学本科教学计划
![四川大学本科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b59fc1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9.png)
四川大学本科教学计划
1. 培养目标
-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2. 课程设置
- 通识教育课程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大学英语
- 计算机基础
- 体育课
- 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
- 学科基础课程
- 数学
- 物理
- 化学
- 生物学
- 专业基础理论课
- 专业主干课程
- 专业核心理论课
- 专业实验课
- 专业实践环节
- 选修课程
- 专业选修课
- 跨专业选修课
3. 教学方式
- 多媒体课堂教学
- 案例分析
- 小组讨论
- 实验实训
- 社会实践
- 毕业论文(设计)
4. 教学质量保障
-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完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 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 加强学风建设和学习指导
5. 毕业要求
- 修满规定的学分
-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 达到规定的专业能力要求
以上是四川大学本科教学计划的框架内容,具体实施细节还需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d0cde60580216fc700afded.png)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通过系统的行政管理理论和专业实习的培养,学生应具备以下主要知识与技能:系统掌握政治学、管理学、行政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党和政府重大的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系统掌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掌握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能,能运用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等方法,解决行政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行政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并应具有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核心能力本专业学生要求掌握以下八项核心能力: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科学研究的基本潜能公共政策设计与分析能力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党政机关工作的沟通、协调和执行能力企事业单位工作沟通与协调能力公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办公自动化的操作能力三、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学时学分4.1、课程(含实验课)说明:1、计划总学分162-17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含实验课)最低为134学分,最高课程学分为144学分;毕业设计、实训、实习等集中实践环节28学分。
2、课程学分数是学生毕业的最小课程学分数。
鼓励和引导学生选修加深加宽课程。
3、每学期课程教学为18周,16周教学,2周考试。
4、一、二年级每学期每周课堂学时最高不得超过22学时(不含实验及体育课),第5、6、7学期每周课堂学时最高不得超过20学时(不含实验及体育课)。
5、第8学期安排分组课,与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融合,实行导师制。
6、非专业类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工程图学”、“大学化学”“工程数学”等基础科学与技术类课程列入通识选修,鼓励学生选修相关专业课程替代。
本科教学年度工作计划
![本科教学年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91588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1.png)
本科教学年度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本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素质,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本科教学年度工作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二、主要工作内容1.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制定本科教学计划,明确每学期的课程设置和学习目标。
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制定教学大纲,指导教师进行教学。
同时,监督和评估教学进展,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2.教学资源建设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供相关的教学设备和教材资料。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推广教育技术的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他们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3.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组织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参加竞赛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4.学生成绩评价和反馈建立科学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
及时给予学生成绩反馈和建议,促使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他们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5.课程改革与创新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
同时,关注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6.学术研究和教学论坛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提高学科水平。
组织教师参与教学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
通过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工作计划1. 9月-10月制定本学年教学计划,明确课程设置和学习目标。
组织和进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2. 11月-12月组织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并加以指导。
与家长进行面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成绩反馈和建议。
3. 1月-3月关注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标准模板).doc
![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标准模板).doc](https://img.taocdn.com/s3/m/24b900af195f312b3069a51a.png)
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标准模板)一、专业目标二、核心能力三、授予学位四、学时学分每个专业计划总学分约17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含实验课)≤140学分;毕业设计、实训、实习等集中实践环节28学分。
说明:1、计划总学分162-17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含实验课)最低为134学分,最高课程学分为144学分;毕业设计、实训、实习等集中实践环节28学分。
2、课程学分数是学生毕业的最小课程学分数。
鼓励和引导学生选修加深加宽课程。
3、每学期课程教学为18周,16周教学,2周考试。
4、一、二年级每学期每周课堂学时最高不得超过22学时(不含实验及体育课),第5、6、7学期每周课堂学时最高不得超过20学时(不含实验及体育课)。
5、第8学期安排分组课,与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融合,实行导师制。
6、非专业类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工程图学”、“大学化学”“工程数学”等基础科学与技术类课程列入通识选修,鼓励学生选修相关专业课程替代。
7、通识选修最少须修满10个学分。
理工类学生必须选修6学分的文学艺术与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非理工类的学生必须选修6学分的自然科学与计算领域课程。
8、一门核心课不应少于3学分(不含实验),建议一门核心课以3学分为标准学分,大于5学分的核心课,建议分上、下两学期,课程学分均为整数。
说明:1、集中实践的时间安排,将由学校统一考虑。
2、集中实践内容与条件设施,校定部分,教务处全面负责,院定部分,由学院全面负责。
五、课程计划5.1 核心能力与课程计划关联图5.2 课程计划时序结构图(请准确计算出周学时,按规定控制周课堂学时)感谢你的观看5.3课程设置(不含集中实践和毕业设计)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5.4基本课程序列表(不含集中实践部分,请与时序图一致)5.5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请严格按照课程责任制和定岗原则)感谢你的观看主要公共课程序列(供各专业制定时序图与序列表参照)注:通识选修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学生按规定自行选课感谢你的观看附:通识选修课程设置一览表(请各位直接修改,直接加减课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5c37316804d2b160a4ec030.png)
目录《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2)《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3)《成本会计》教学大纲 (9)《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教学大纲 (13)《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16)《财务管理学》教学大纲 (20)《审计学Ⅰ》(CPA)教学大纲 (24)《审计学Ⅱ》(CPA)教学大纲 (28)《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32)《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 (35)《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教学大纲 (38)《内部控制》教学大纲 (42)《审计理论专题》教学大纲 (46)《审计案例研究》教学大纲 (49)《商业伦理学》教学大纲 (52)《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Principle Of Accountanc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0100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学时:4/64,(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54,课内实验学时10)开课对象: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财经管理类专业考核方式:考试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一)课程性质《会计学原理》是财经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会计基础知识,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是进一步学习会计学其他课程的基础课程。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实务性较强,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以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一)教学基本内容《会计学原理》教学基本内容是介绍借贷记账法,账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表达方式——会计报表。
该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生通过《会计学原理》的学习后,能明确会计是什么,是怎样进行核算和监督的,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达到会计学入门应具备的理论和做账准备。
(二)基本要求该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在讲授的同时,学生应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用以巩固所学知识,再有就是要认真做好实验,用以对所学知识不仅有理性认识,而且增加一些感性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专业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系统的文艺理论素养、较强的审美能力、较高的汉语写作水平,并且具有较好的外语读写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新闻、出版、高校中学、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宣传、策划、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二、核心能力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公德,较高的语言文字的书面表达、口头表达与社会交际交流的能力;
具有比较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教育与其管理工作的能力;
具有扎实的文艺理论素养和从事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的研究、教育、管理、策划等工作的能力;
具有较好的外语读写、计算机应用和从事社会管理、宣传、新闻和文化传播、策划等工作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宽泛的知识结构,灵活适应社会需要及其职业转换所必需的知识迁徙能力。
三、授予学位
1、本科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照学分制管理。
2、修满规定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学时学分
专业计划总学分为162学分。
其中课程学分(含实验课)≤134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实训、实习等集中实践环节28学分。
4.2、集中实践
五、课程计划
5.1核心能力与课程计划关联图
15
注:知识迁徙能力的培养,还可通过第二专业的选修获得。
5.2 课程计划时序结构图(写作学概论调第二学期;古代文学(1)、文学概论、现当代文学(1)调第一学期;古代文学(2)、外国文学(1)、现当代文学(2)调第二学期;古代文学(3)、外国文学(2)调第三学期;)
课程分类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
15
期学分/总课时:(15/330)(19/396)(20/382)(20/398)(20/352)(20/330)(20/256)(16/—)5.3课程设置(不含集中实践和毕业设计)
15
15
15
15
5.4基本课程序列表(不含集中实践部分)
15
5.5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
5.6、集中实践计划
附一:
选修汉语言文学第二专业教学计划
附二:
文学艺术类通识选修课程设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