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媒介技术与社会
传播学(第二版)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 媒介(media)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 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
工具或技术手段; 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
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 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 第二节 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 大众传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地位稳固 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大众传媒的上述三个特点,使得它们比其他类型的传播 者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众 传媒也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 。
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
媒介 清晰度 信息量 参与度 举例
类型
热媒介 高
大
低
照片、象形文字、
无声电影、报刊等
冷媒介 低
小
高
漫画、拼音文字、
有声电影、电视
(四)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 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 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 大众传媒的优势 :
大众传媒是专业媒介组织,收集、加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高 大众传媒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其信息的可信性和可确认性高 拥有一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 并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 (一)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 大众传媒必须从事经营活动,这是维持传媒组织的
第二节、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 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
第8章-大众传播媒介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 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 第二节 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2
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一、技术的定义和本质 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三、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四、当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社会意义
3
一、技术的定义和本质
(一)技术的定义和本质 (二)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 (三)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感觉统合
感觉分离感觉统合Βιβλιοθήκη 口语媒介文字印刷媒介
电子媒介
部落社会
脱部落社会
地球村
16
(三)“冷媒介”与“热媒介”
• 热媒介:传递信息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动用更 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
• 例如: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 • 冷媒介:信息少而模糊,需要动用丰富的想象力 • 例如:漫画、有声电影、电视。 • 启示: • 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
• 一个评论员还说:“我们第一次在国家看到了家庭的 分裂、学校出现逃课生、社会上频现青少年犯罪者。 我们的国民也开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开始学 会了欺骗、行窃、抢劫和吸毒。”不丹通讯部及通讯 大臣列确·多吉表示政府正在思考电视给不丹社会带 来的变化,他说:“我们想知道,电视使我们更加快 乐还是不快乐。它提高了人们的期望值,可能使人们 30
3.媒介是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口语媒介 部落社会
文字印刷媒介 脱部落社会
电子媒介 地球村
15
(二)媒介即人的延伸
• 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 • 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 • 广播是人的听力的延伸,电视是人的视觉、听
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 • 媒体扩展了人的感官能力。
媒介社会学第一讲ppt课件
芝加哥学派关于传播技术的理论分 析的社会,芝 加哥学派特别强调传播技术在促进人类心智进化 与社会发展上的极端重要性。
• 另一方面,由于坚信进化论思想,芝加哥学派对 传播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后果表现出了相当高的乐 观情绪。他们认为现代传媒技术对于时空的征服,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区与社 区的互动,使人类社会最终成为一个有机体,并 实现彻底的民主和理想的沟通。
布尔迪厄的“媒介场域”理论新范
式(三)
• 1996年,布迪厄利用电视给他提供的讲座机会,批评了电 视界,并出版了《关于电视》的小册子。在书中,他提出 了电视场、新闻场等概念。后来,他与其他研究者一起, 将上述概念整合,提出了“媒介场”(media field)的概 念。
• 按布迪厄的理论,一个社会空间可以被分割为具有不可化 约性的社会小场域,比如经济场、政治场、文化场等。媒 介场也应是其中的一个,其中心论点是:面对经济场域已 然增长的影响性和渗透性,新闻的自主性减弱了。新闻媒 介,作为统治权力的代言人,正在削弱其他文化生产的自 主性,因此也损害了科学知识生产和艺术创新的最佳社会 条件。新闻场的概念,为我们分析媒介与外部社会环境、 媒介内部的运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与方法。
• 在媒介场中,不同媒体的从业者(即传者)大多 具有相似的惯习,这种相似不是他们的历史和经 验相似,而是他们在进入媒体后,在行业规范的 制约与同侪的潜移默化影响下,重新建构起来的。
布尔迪厄的“媒介场域”理论新范
式(九)
• 传者是集主动性与被动性于一身的矛盾综合体, 一方面,面对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传者有责任、 有权利、有能力把其中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传递 给受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 广,传播的面就有多宽广,这是传者主动性的充 分体现。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无条 件的传播给受众,比如那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淫 秽色情的、对统治者不利的、受众不喜欢的信息, 就不能自由的传播。这又体现了传者的被动性。 就是在这种主动与被动的“潜网”中,建构着传 者的惯习。
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谈媒介技术的进步过程。
从人类史前时期的原始媒介再到口语媒介,而后是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到今天我们认识并应用的电子媒介,新媒介,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新媒介的不断产生给人们的娱乐了大众的生活,同时它也带动了旧媒介的发展。
但是任何一个新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利与弊。
但是惟有不断的有新的事物涌现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才能发觉人类无穷智慧的潜在能量。
口语媒介,就是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
而口语最早是用不同的声音为周围事物命名开始的。
后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名称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进行归纳和分类,从中去把握它们的性质和规律。
这意味着语言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深化。
人们通过用语言传达着信息,相互交流,这无疑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
而口语也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最灵活的传播媒介。
但是又因为口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它同时又促进人类不断发现和创新新的传播媒介。
书写媒介是继口语媒介后发展起来的。
而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
其实,早在人类史前时期,原始媒介的传播功能已接近于文字。
例如,利用结绳或图形符号来记录重要的事件,还有在战争时期或是遇到突发事件时,你会看见人们利用擂鼓或燃放烟火来保持远距离的联络。
所以说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书写媒介的形成与发展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它克服了口语媒介的弊端,诸如,它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而不再单纯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它可以远距离的传递信息,打破了空间的束缚;最重要的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书写媒介的形成和发展,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人类的传播媒介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其实是很微妙的。
一个媒介发展起来,必定会促进或者说是诱导新一个媒介的产生。
因为每一个媒介都有自身的缺陷,而人类又有着无限的“欲望”,他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特定需求,当这种传媒不能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时,人类就会不断地开拓新的媒介,使之产生。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传播的表层分析communication最普遍的解释,是把信息、意见、经验、态度,由一方传递给另一方。
由第一层意思的延伸意义,产生出了第二层意义——交通,指车、船、飞机等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科技发明。
相当于今天的大众媒介,即报纸、杂志、广播、互联网等,代表了新的科技发明。
传播学对传播意义的界定1 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共享说)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
(影响说)3. 强调传播是交流的互动过程。
(互动说)“共享”说就是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有的过程。
(亚历山大•戈德,1959)(宣韦伯,1971)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传播乃是建立共同性,也就是设法共同享有一则消息、一个观念,或者一种态度。
(徐佳士,1987)“影响”说某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1953)传播就是一个系统(信源),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信宿)。
(奥斯古德,1957)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
(香农-韦弗,1949)“互动”说互动,甚至在生物的层次上,也是一种传播;不然,共同行动就无法产生。
(米德,1963)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格伯纳,1967)在互动的情景中,有讯息价值的所有的活动都是传播。
(瓦茨罗维克,1967)“过程”说传播可视为一个过程,过程是一系列的活动及运动永远向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在行动。
传播不是一个时间和空间所固定的静止的实体。
传播是一个恒动的过程用以运送意义,传递社会价值,并分享经验。
(希伯特,1974)大众传播是通过某种媒介向许多人传递信息、思想和观念的过程。
(彼得、桑德曼,1976)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标准版资料
理第想一的节社会媒;科介学技的术技运与术的社和根会方本法因发是素展决。定社会形态和人的命
一、技术的定义和本质 (二)不同的技术道德观
1.技术“善”论。 2.技术“恶”论。
这是一种从本质上否定技术的观点,认为技术是万恶只源, 技术夺走人的职业和饭碗、夺走的人的隐私、剥夺人的政 治民主权利;技术助长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降低人 的自律、埋没个人和个性,…;技术将污染自然资源,将
二者是辨证互动的关系。
第8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加拿大 著名传 播学家
思考问题:麦克鲁第汉8的章媒媒体介观技的术主与要媒观介点组是织什么? 你对哪些观点是赞同的,哪些是不赞同的,为什么, 说出第你一的节理媒由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境的制约,按照技术的逻辑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
第一节 媒介甚技至术是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社念会价值发体展系……
一、技术的定义和本质 (三)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1.技术决定论。 2.社会决定论
技术起源于社会生活,…… ;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和手段, 它们也是伦理、政治和文化价值的体现,而社会政治、经
济制度则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两人说,这些照片让他们足足笑了73分钟,因此决定分享给
其他人ü技。照术片的获“得中不性少论网民”喜爱,一些人也开始向这个博客上传 猫咪等技动术物本搞身笑无图片所,谓配善上恶荒,唐它可笑无的非台是词中。心的工具和手段; 随2后0发使0展技76术年家成,姐为这妹对网“情站善侣,”将同和博时“客根恶以据2博”0客的0内,万容是美出创元版造价一格本和出书使售。用。这技买本术家书 成为畅的销人书;,…为…买家带来50万美元收益。
论述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论述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引言媒介技术是指各种传播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印刷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互联网技术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介技术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媒介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
新闻事件可以在几秒钟内传遍全球,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闻和事件。
这种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对于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2. 生产方式转型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的普及,许多行业开始采用数字化和自动化生产方式。
这种转型使得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3. 商业模式变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使得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媒介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1. 文化传承方式变革媒介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取文化信息的方式。
传统的书籍、报纸和电视被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所取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各种文化信息。
2. 社交方式变革社交媒体成为人们交流和沟通的新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结识新朋友,分享生活经验和知识,这种社交方式也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3. 娱乐方式变革媒介技术带来了全新的娱乐方式。
在线游戏、视频网站等让人们在家中就能够享受各种娱乐活动,这种变革也对传统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四、媒介技术对社会治理的影响1. 政府治理方式转型政府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加强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公开度。
同时政府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更好地了解社会状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
2. 社会治安维护方式变革媒介技术使得社会治安维护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传统的警察巡逻和监控被数字化监控和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这种变革提高了社会治安水平。
3. 公共服务方式升级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使得公共服务方式升级。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1.1 媒介的定义和发展媒介(media)指的是将信息或信号传递给接收方的手段,它能够帮助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影响认知和态度。
媒介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信息传播和传媒行业上。
人类的媒介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
当时的人类把故事、图画刻在石头上传递、记录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事情。
直到大航海时代,印刷术才被发明,纸张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们传播信息的速度。
今天,随着互联网、电视、广播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获取信息和交流。
在过去二十年中,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让媒介发生了重大变革。
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传递更快捷、方便和全球化,带来了新的媒介如社交媒体等等。
媒介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无论是印刷媒介、电视、广播、互联网还是移动手机,它们都给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获取途径。
1.2 媒介的功能和影响媒介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影响,它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是人们沟通、思考和社会变革的主要手段。
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在以下方面体现:1.2.1 媒介与社会传播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将社会的各种信息传递给大众群体,轻松有效地传递各种信息、娱乐和娱乐节目。
媒介的传播力可以影响个人的认知与态度。
例如,媒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各种知识和文化背景,带来广泛的社会层面的文化认知。
电视、广播等媒介可以增加人们对社会发生事件的了解,帮助人们获取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信息。
1.2.2 媒介与个人行为通过媒介,个人可以更快地了解到社会的各种信息,同时也从媒介中获得了自我认知和社会人际网络。
媒介与社交媒体更让人们可以快速的与人交流和接触,带来庞大的社交网络面,并生活化了我们的社交网络接触方式。
然而,这也会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带来影响,例如,社交媒体会干扰人们的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平衡。
1.2.3 媒介与社会与文化变革媒介行业与社会与文化变革息息相关。
例如,当技术的发展和改变时,媒介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媒介、技术与社会如何珠联璧合
媒介、技术与社会如何珠联璧合作者:张为乔来源:《教育·综合视线》2021年第04期媒介、技术与社会的珠联璧合共同造就现代的数字化、虚拟化社会。
然而“现实”从来不是独立于理论而存在的。
我们对于现代社会的理解不应当止步于浅层次的、经验性的认知。
当我们讨论这三者的关系时,总是要回到经典媒介理论中去寻找其理论根源,在理性层面对于“现实”进行体会与思考。
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万物皆媒”时代的到来,传播学和媒体理论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马歇尔·麦克卢汉无疑是互联网时代最为闪耀的媒介理论家,学界对于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分析的研究层见叠出。
而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以其文化主义分析著称,但国内学界鲜少有人关注他的媒介理论。
他作为英国文化主义研究的先驱,在媒介理论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
鉴于此,本文拟比较马歇尔·麦克卢汉和雷蒙德·威廉斯之间的媒介理论及其不同路径,以利于探究这两种理论在互联网时代的诸多应用。
一、创意与兼容并具: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论路径探究马歇尔·麦克卢汉是媒介环境学派奠基人,他以极富有创意、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媒介理论著称。
让人惊骇的是,他的著作内容涉猎社会、广告、影视文学等诸多领域,他的研究充分体现了他对广阔领域的细致入微的认知洞察力、思接万物的视野创意及技术性预见的前瞻性。
1951年,马歇尔·麦克卢汉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机器新娘》。
在这本书中,他认为广告公司和好莱坞“不断努力进入和控制广大公众的无意识思维……以利用他们来获利”,此后,他又出版了更多的著作,如《古腾堡的群星闪耀》《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等。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论总是伴随着惊叹和争议。
他的很多理论来自小说和其他学科。
一些传播研究者认为这些理论是印象主义的。
唐海江和曾君洁认为,“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研究取向实如梅罗维茨概括的一种研究范式———单数的‘媒介理论’,即注重研究某个或某种媒介的特性和偏向。
媒介社会学第一讲共40页文档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媒介社会学第一讲共40页PPT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0
媒介社会学第一讲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Hale Waihona Puke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新闻传播学考研之 媒介研究资料整理
媒介研究一、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所谓媒介技术,是指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记忆的总称二、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1、技术善论核心观点认为技术是一切进步的原动力,技术能够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能够保证把人类带向一个理想的社会;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是决定社会形态和人的命运的根本因素2、技术恶论认为技术是万恶之源,技术夺走人的职业和饭碗,夺走人的隐私,剥夺人的政治民主权利,导致官僚制国家;技术助长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降低人的自律、埋没个人和个性,最终甚至夺走人的尊严;最终,技术将污染自然资源,将人类和地球引向毁灭3、技术中性论认为技术无所谓善恶,它无非是中性的工具和手段;技术为人类的选择和行动提供新的可能性,但也使得对这些新的可能性的控制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技术本身是工具和手段,不承载特殊的伦理和道义问题;技术成为“善”和“恶”的,是创造和使用技术的人;技术可能带来社会问题,但技术也在解决社会问题,而人类拥有管理和控制技术的能力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技术决定论:技术是一种按自身逻辑发展的独立力量,它虽然产生于人的需求,但它一旦成气候,便容易脱离人的控制而成为脱缰的野马,因而,技术的后果内在与技术而不取决于人的意志。
同时技术塑造人类发展而不是服务人类目的,一种技术产生以后,人和社会在享受它提供的有限“自由”的同时,更多的是处处受到它的限制:人必须被动地适应技术条件或技术环境的制约,按照技术的逻辑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甚至观念价值体系。
社会决定论:技术起源于身后生活,产生于人的特定的价值的需求。
没有人的社会需求,就不会有技术,这表明人对技术的主体性:人是技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同时,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和手段,它们也是伦理、政治和文化价值的体现,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最终的决定作用技术与社会互动论:认为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是相互区分而又紧密联系的交互作用关系;科技作为生产力对社会政治具有推动和决定作用,而社会需要是技术的源泉与动力,政治和经济制度也反过来制约和决定技术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社会意义1、数字技术:传播资源的丰富化2、网路技术:海量信息和多向传播3、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的融合4、实时传输技术:传播速度快捷化和全球化意义:传播过程双向性的增强大大改善传统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传受双方的互动性多媒体技术为人们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提供了空前的便利的条件,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传播资源的丰富化将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基础条件全球传播技术的发展则把人类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媒介技术与社会
媒介技术与社会在信息社会,信息是人们做出行动前所必须的条件。
而媒介作为信息来源,其重要性自然可见一斑!本文将浅谈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先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媒介之于人的重要性。
媒介所发布的天气预报是我们每天必须关注的内容之一;当人们想要休闲娱乐时,会留意报纸上电视和电影的预告;当人们要寻找就业机会时,同样也会求助于媒介上的招聘广告。
同时,媒介也是舆论宣传的工具。
它能够传播重要信息,促使社会热点与之互动促进社会透明度,让群众了解事实真相,提高了新闻事件的可信度,促进社会进步。
让大众在第一时间内看到事件的发生,起因,经过和结果,扬善惩恶,起到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公开、新闻批评、民意调查实现大众传播媒介舆论监督的主要三种方式。
例如:媒体曝光的地沟油事件、食品安全事件、交通事故事件等等,都体现了媒体的这种作用。
从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历程来看,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走向发展和完善的历史。
媒介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来传递信息,推动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媒介的发展。
其中,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主要原因,媒介的发展受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使人类文化得以传承下去,而传播媒介又以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对传播的信息加以缩减或扩大。
媒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媒介的演进,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具体可以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
首先,在现在电子传播时代,人类可以实现最短时间内的长距离交流。
如此,地域屏障被冲破,商家能够及时把握不同地区经济状况,调整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经济组织的弹性和活力大大整强,整个社会的经济也因此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媒介与社会
3、职业道德要求
尊重客观事实与真理的职业认识; 千方百计追寻新闻线索,揭示事实真相;
诚心诚意服务社会与公众的职业态度,心向祖国,情 系民众;
不畏艰辛,不计得失,自觉献身新闻事业的职业情感 和职业作风
(二)传播媒体
指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机 构,这些新闻机构有其特有的新闻准则和编辑方 针,一方面反映了传播组织的性质和社会功能, 一方面又是媒介组织对自己传播活动的定义和定 位。
场
政治
排版设备 媒 介 发 展 环 境 要 素 构 成 图
受众
办公大楼 印刷厂 法律
经济 记者 广告人 文化
第一章 从社会学视角看大众传播媒介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与大众传播媒介
一、社会环境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远古时代,书籍文章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20C初期,报纸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20C二三十年代,广播成为新兴媒介; 20C六七十年代,电视的普及造就了“电视的一代”
目类型:
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大型直播类节目; 新闻评论类节目;综合文艺类节目; 动物自然类节目;天气预报;体育节目; 谈话类节目和法制节目。
(五)传播效果
指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内容在受众身上引 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具体来讲,它是 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 对受众和社会环境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 体。
新闻记者的采写能力会受其资历、知识水平
和职业道德三方面的限制: 1、“职业准入规定” 具备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业务能力; 了解国家法律和有关新闻出版的法规规章,宣 传纪律; 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2、知识结构要求:广与博
掌握新闻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善于分析各种问题;
精通一至两门专业知识,特别是文学和自然科 学方面的传统学科知识; 综合各学科知识,对发生的新闻事件作出判断; 广而专的知识面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从媒介技术对社会传媒行业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媒介技术对社会传媒行业的影响不可忽视。
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等在媒介技术的冲击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应用等获取最新的资讯,而不再依赖传统媒体。
同时,媒介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新兴的媒体形式,如网络直播、短视频等,这些新兴媒体形式不仅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也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和发展机遇。
媒介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依赖于教室和教师,而媒介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材、观看教学视频,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
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教育的效率,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公平。
此外,媒介技术的应用还为远程教育、在线培训等提供了便利,使得教育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
媒介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传统的商业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通过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与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流和销售,打破了传统渠道的限制,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
同时,互联网的出现也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如共享经济、在线支付等,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此外,媒介技术的应用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推广方式和品牌建设的机会,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得以提升。
然而,媒介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信息的泛滥和虚假信息的传播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媒介技术的普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而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难以保证。
其次,媒介技术的发展也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现象,使得信息的获取和理解变得更加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头传播时期: 部落文化 文字印刷传播时期: 脱离部落文化 电子传播方式: 重新部落化时期。 重新获得“感官平 衡”。建立新的时 空概念- “地球村”
●媒体是人的延伸 印刷--视觉眼睛的延伸 广播--听觉耳朵的延伸 电视--全身感觉器官的延伸
年轻的那克索斯(Narcissis,水仙花, 自恋者 )将自己在水中的倒 影当作另一人。这种通 过镜子的自我延伸使他 感觉麻木,直到他成为 他自己的延伸了的或复 制的形象的伺服机构。 回声女神Echo试图以她 自己的话语的支离破碎 的片断来赢得他的爱情, 但却徒劳无功。他麻木 了,他已适应自己的自 我延伸,并已变成一个 封闭的系统。
二、 媒介技术发展沿革 (五个阶段)
(一)古代的传播媒介:
1、标记媒介:借助物品或记号传递信息 (如结绳记事、实物借代、绘画等)。
《周易· 系辞下传》:"上古 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 书契。"
2、口头传播:用呼喊、和语言来传递 信息,是原始传播活动最基本的方式。
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胜利的报道,是古代希腊最著名的一次口
头新闻传播。
3、声光传播:借助声和光作为信 号来传递信息。
4、图示传播:借助简单的书写符 号和图画来传递信息。
(二)、文字传播媒介
文字的出现标志原始时代的结束和文明社会的 开始,人类进入手写传播时代。文字能够把信息“传 于异地,留于异时”。
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
我国商代的甲骨文
105年,东汉宦官蔡伦,制成植物纤维纸
机器人军团正在组建
数千机器人服役美军
美国投入千亿研究费 机器人军备竞赛正展开 驻伊美军机器人“叛乱” 去年正式部署前线仅11小时后便被召回,去年,曾有3台带有武器的“剑 (SWORDS)”式美军地面作战机器人被部署到了伊拉克,但是这种遥控机器人小队 还未开一枪就很快被从战场撤回——因为它们做了可怕的事情:将枪口对向它们的 人类指挥官 -----
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 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指个体 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进行 信息处理的活动,即人的自我 信息传递。
人际传播:是指在 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 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群体传播
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的 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 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 人的集合体。
组织传播:是指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2、新闻书信:传递新闻、交流信息的公 私信件
(三)、印刷传播媒介
印刷术的最重大贡献是信息的大规模复制成为 可能,为报纸的产生打下了坚实基础,是传播 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北宋毕昇(1045━1048),发明活字印刷术
德国工匠约翰· 古登堡1453年发明了包括铸字盒、冲压字模、铸字用的铅合金、 印刷机以及印刷油墨在内的一整套铅活字印刷技术。开始了欧洲印刷 传播的纪元。
四、媒介对人社会行为的影响
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它 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还会改变人的个性或人格。如现代人 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过度沉湎于媒介 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 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 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
●偏向时间的传媒
耐得住时间消蚀,如石块、陶土、羊皮
移动不易,只神权政治
●偏向空间的传媒
易于远距离运送, 易传播
大帝国形成的基础
(2)麦克卢汉
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评论说: 《媒介通论》这本书是十年来争议 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甚至 认为:“麦克卢汉是继牛顿、达尔 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以来最主 要的思想家。”《生活》杂志则称 该书为“电子时代的先知”。相反, 旧金山大学校长早川一荣则针对麦 氏的代表作《媒介就是讯息》,发 表了观点截然相反的著名评论《媒 介并非讯息》。《媒介通论》的编 辑在与麦氏交谈中一语道破该书引 起争议的重要原因:“你所写的东 西有75%是新的。一本成功的书, 不宜有10%以上的新东西。”
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 印刷品。
报纸的产生经历了长期的过程(16-18世纪),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手抄新闻(newsletter)的出现 和盛行(始于14-15世纪的威尼斯); 第二阶段:新闻书(newsbook)的出现 (始
于16世纪末期的德国);
Newsletter和newsbook是近代报刊的雏形。
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 会目标,构成一个独立单位的社会群体。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
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 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 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非语言 传播
口语 传播
文字 传播 印刷 传播 电子媒 介传播
人类传播的演变是传播媒介的复合过程,而不 是简单地从一种媒介系统过渡到另一媒介系统。 各种媒介是互为补充、迭加累积的过程。
媒介技术究竟是什么?
—— 媒介技术的本体论思考
媒介技术对人是福?是祸?
八十多年前,捷克作家卡雷尔· 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中,创造出“机器 人”这个词。人类对机器人最初的设想,只是希望机器人能代替人在工 厂里做繁重的工作。然而今天它不仅会成为人类的好帮手,搞得不好, 也会成为人类的异己力量,毁灭人类自己…… 在大西洋的岛屿上,洛苏姆万能机器人公司生产出的机器人,渗透 到世界各地。于是有人预言人类将有灭绝之灾。 然而,洛苏姆公司的负责人一意孤行,不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还 不断改进机器人,使它们具有思想。结果机器人拥有了反抗意识,越来 越不听命令,甚至发动了暴乱。 面对危机,工程师毅然烧毁了所有制造机器人的资料,但这样一来, 人类也失去了对抗机器人的王牌。 这场战争最后两败俱伤,除了这位掌握机器人秘密的工程师以外, 其他人全被杀死;无法生育的机器人也在不断老化,数量逐渐减少。 故事的结尾,是工程师听到世界上最后两个机器人的笑声,他们已 经获得了人类的思想和情感,甚至有了性别之分——他们成了新的亚当 和夏娃。 这是1920年捷克剧作家卡雷尔· 恰佩克创作的科幻戏剧——《洛苏姆 万能机器人公司》中的情节,也是机器人一词的初次登场亮相。 恰佩克根据Robota(捷克文:“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 “工人”)创造出了Robot,用来称呼剧中的机器人。后来这个单词被各 语种吸收采纳,成为世界性词汇。
第一讲
媒介技术与社会
一、什么是媒介?
二、媒介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三、主要媒介理论 四、媒介技术对人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什么是媒介:
汉语中的“媒介”一词,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 物”。 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 后来,这个词又引申为居间的工具的意思。“介”字则指 “处于两者之间”。例如《左传 襄公九年》:“使介居二大 国之间。 英语中媒介(medium)一词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 其主要含义也是: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中介体、手段、工 具等。 本课程所讲之媒介,并非宽泛意义上无所不包的“中介体”, 而是特定意义上的作为信息传播渠道的“居间工具”,即所
施拉姆对印刷媒介的高度评价: “书籍和报刊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联系在一 起的。报纸和政治小册子参与了17世纪和18世纪 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正当人们越来越 渴求知识的时候,教科书使得举办大规模的公 共教育成为可能。正当人们对权利分配普遍感 到不满的时候,先是报纸,后来是电子媒介使 普通平民有可能了解政治和参与政府。”
★“电视人”概念 ★“容器人”概念 ★宅男宅女; ★梅罗维兹电子媒介时代人的行为的观点; ★“电子乌托邦”思想
意义与局限性
意义: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 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1) 把媒介技术视为社 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 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2)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3) 全部依据 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 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 的。感觉是重要的,但人并不是完全受感觉支 配的低等动物,人具有人的理性活动,反过来 会对感觉以及作为它们的延伸形式的媒介产生 能动的制约作用。
造纸术西传示意图
西方手写传播时代两种重要的手写新闻传播工具:
1、古罗马:政府官方公报《每日纪闻》
(公元前50年代)恺撒创设。
内容:元老院和公民会议的议事纪录摘要、法令、 官员任命、司法案件、战事消息、宗教活动等等。除了 缮写在布告牌上面,还抄写、颁发给各地驻军首长。这 份公报沟通了统治机构的内部联系,起了维护帝国统治 的作用。
第三阶段:周刊、日报(newspaper)-- 定期出版的印刷报纸的出现 ,标志新闻事业 的诞生。
世界上现存的最早印刷出版的定期报纸:1609年在德 国出版的《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周报
世界上最早的日报:1663年在德国出版发行的《莱比 锡新闻》 世界上第一份采用单页两面印刷的报纸:1665年在英 国出版的《牛津公报》
3、电视
1936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广播 公司(BBC)电视台开播,标志着电视媒介的 诞生。
(四)、网络传播媒介
因特网突破了大众 传播时代的大众化、非 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 的特点,而以个人化、 目标性、双向互动、全 球性传播的独特优势, 对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构 成了巨大冲击。
(四)、电子媒介传播媒介
电子传播的重要贡献就是实 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1、电影
1895年12月28日,被定为世 界电影的诞生日,卢米埃尔 兄弟被誉为“电影之父”。
2、广播
1920年11月2日,世 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美国匹兹堡的KDKA 电台开始播音,标志 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 来。
●媒介即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