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姚大伟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姚大伟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释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

2.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3.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

其中,对生产国而言,是间接出口;对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进口;对第三国而言,是转口贸易。

4.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

对外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对外贸易值。

5.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位置,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位置。

7.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

8.垂直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

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矿业的分工。

9.水平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10.混合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即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

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


目的: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 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为以后的 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了解与掌握国际贸易课的任务与内容, 弄清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国际贸易课程的任务与内容
一、国际贸易课的任务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 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二)国际贸易课的任务 国际贸易课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 利益,揭示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 的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二、对外贸易与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节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但不稳定 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居主 体地位 三、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科技产品、服务业发展 四、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力量 五、贸易集团化的趋势加强 六、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加强 七、国际电子商务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
第三章
国际分工
学习目的与要求



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阶段; 制约国际分工发展的各种因素;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 西方经济学家有关国际分工理论。 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 互关系。
第一节
国际分工概述
一、国际分工的概念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 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 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 界市场的基础。
第二章
当代国际贸易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及其地位与作 用和二次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目的 在于从宏观上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 与现状、地位与作用。

国际贸易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作业一模块一一、名词解释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和联系。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又叫对外贸易系数,即一国出口总额(进口)与其国内生产总值货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贸易条件:又称贸易比价,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中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其价格关系反映了一国在对外商品交换上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为,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00%。

贸易差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国际分工:是世界上各国(或地区)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结果。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科技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间市场和各国国内市场的总和。

二、简答题(一)按交易方式的性质为标准国际贸易可分为哪几种?商品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租赁贸易(二)分析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1、国际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3、贸易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各种无形商品的贸易迅猛增加4、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当事人5、国际贸易政策的协调性大大增强。

(三)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墓础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4、资本输出与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5、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6、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四)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征有哪些?1、世界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2、参加世界市场的呃国家类型日益广泛3、世界市场的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4、世界市场的垄断与竞争加速5、世界市场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二、国际分工的作用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2、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3、国际分工推进世界市场的扩大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三、国际分工发展的三个阶段1、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空前提高,分工空前加深。

这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英、法等国进行,它们发展为工业国,而其他广大国家则处于农业国、原料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特别是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生产力更加提高,分工更加精细。

这次科技革命是在英、美、德等国进行的,其他国家在引进技术与机器设备的推动下,某些基础设施与某些轻工业和采矿业有一定发展,但仍不同程度处于初级产品供应国的地位。

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3、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它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宇航工业等。

对国际加工的型号深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国际加工的形式和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国际加工的形式从过去的部门间专业分工向部门内专业化分工方向迅速发展。

主要表现在: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专业化;零配件和部件的专业化;工艺过程的专业化。

任何一个专业发达技术进步的国家也不可能生产出自己所需的全部工业产品。

当今世界,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它们各自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更细致的分工。

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今后,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进展,国际分工更要向前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后答案第二章国际分工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后答案第二章国际分工

1.绝对成本论的内容是: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

他们都可以使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初一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

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个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2.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比较成本说是大卫。

李嘉图剔除的一种国家分工学说,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上发展起来的。

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

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均有利。

3.要素禀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是:①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或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②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见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③商品贸易趋向于(即使是部分的)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依照要素禀赋论,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该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在本国生产中需要较多使用国内比较吸血的劳动力要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基于以上的认识,他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果进行具体计算来验证赫一俄原理,结果发现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低于进口替代商品,这一验证结果与赫一俄原理相反。

里昂惕夫发表其验证结果后使西方经济学界大为震惊,因而将此不解之谜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5.什么是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他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基础。

6.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所以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因为: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3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广义和深度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产品内容7.论述题:国际分工形成阶段国际分工呈现的特点是什么?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进入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国际分工呈现的特点是:1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国际贸易知识点

国际贸易知识点

国际贸易1.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有可共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载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

2.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取的统计制度,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净出口的标准。

据此,所有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进口贸易,所偶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出口贸易。

3.专门贸易体系亦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凡是通过海关结关入境的货物计入进口贸易,凡是通过办理海关手续出口的货物计入出口贸易。

4.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

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生产国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是简介进口贸易,而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的货物可以直接从生产国运送到消费国。

5.转口贸易的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转口贸易国地理位置的优越,交通便利、通信设施发达、贸易限制少、结算便利且费用低,相对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适用于物流中心;另外转口贸易国的贸易商拥有丰富的商业信息和市场资源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6.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

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DP或GNP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般通过进口系数和出口系数反映,也可以用一国对外贸易额与该国GNP 或GDP的比率直接反映。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1990年为30%,2003年到达60.3%。

7.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因为在国际商品交换的背后,隐藏着各国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工。

可以说,如果没有国际分工,不管这种分工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而产生的,还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而产生的,那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

8.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3)资本流动是推动国际分工发展的重要力量(4)政府行为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9.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含义:(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3)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形成、广度和深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产品内容(5)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渐显著10.为什么说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进行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最新电大《国际贸易》形考作业及答案

最新电大《国际贸易》形考作业及答案

《国际贸易原理》课程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2、转移价格划拨价格。

3、自由贸易政策的贸易政策。

4、保护贸易政策予优待与补贴。

5、贸易差额值之间的差额。

二、填空题12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4富论》56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7技术89和中心。

三、单项选择题B BC AD A B C B B四、多项选择题1ABCD 2AD 3、?4ABCD 5ABCD 6ABD五、判断题12、√34567、×8910、×1112、×六、简答题1、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

2、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3、资本4、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3、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

比较成本论比绝对成本论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比较成本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通过国各国有利4、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基本因素123价值的重要因素。

4赖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七、论述题值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在理论上具有更多的互补性而非歧义性。

《国际贸易原理》课程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自由贸易政策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3、总贸易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4、专门贸易5HS二、填空题12、二战后出现的贸易自由3、关税45、贸易保护主义在706本国工业发展。

78、自由经济区基本上可分910、根据进口许三、单项选择题C C B A B BD C B D A四、多项选择题AC AB ABCD ACD ABC AC ABCD ABC12345678910六、简答题1、简述凯恩斯主义保护贸易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假定各国总处于贸易平衡状态的修正.作“新重商主义”。

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1.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⑵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⑶资本流动,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

⑷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10.简述要素禀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①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②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相同。

③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11.简述按照FOB术语成交时,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主要义务卖方的基本义务:(1)办理出口结关手续,并负担货物到装运港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与风险。

(2)在约定的装运期和装运港,按港口惯常办法,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并向买方发出已装船的通知。

(3)买方提交约定的各项单证或相等的电子信息。

买方的基本义务:(1)按时租妥船舶开往约定的装运港接运货物,支付运费,并将船名和到港装货日期给卖方充分的通知。

(2)承担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后的各种费用以及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3)按合同规定,受领交货凭证并支付货款。

12.简述提单的性质与作用。

(1)提单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出具的货物单据,证明其已按提单的记载收到托运人的货物。

(2)提单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3)提单是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订立的运输契约的证明。

13.简述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1)国际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国际价值量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创造的价值成反比。

(2)国际价值量与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与价值量成正比例关系。

(3)国际价值量与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a.如果绝大多数国际贸易商品是在大致相同的正常的国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生产出来的,则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该商品各个国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五版版《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薛荣久著)

第五版版《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薛荣久著)

国际贸易第一章导论1.何谓国际贸易?答: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

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产生需要什么条件?答:对外贸易产生需要的条件是:(1)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2)出现了政治实体。

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际贸易如何分类?(1)按交易内容划分①货物贸易,指有形商品的国际交易,也称为有形贸易,《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国际货物分为10大类。

②服务贸易是指无形商品的交易,也称为无形贸易。

服务业包括12个部门。

即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

③国际技术贸易是指技术跨越国界进行有偿转让的交易。

主要包括:许可贸易,工业产权、非工业产权的转让,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合作生产与合作设计,工程承包,与设备买卖相结合的技术贸易。

(2)按商品移动方向划分①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因外销而运出国境,作为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②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外购后,因内销而运进国境。

③过境贸易,是指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对丙国来说,是过境贸易。

④复出口与复出口:复出口是指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而再输出。

复进口是指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而再输入。

⑤净出口与净进口:净出口是指一国在某种货物贸易上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如出口量和值大于进口量和值。

一国在某种货物贸易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如出口量和值小于进口量和值称为净进口。

(3)按交易对象划分①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卖、买货物的行为。

对生产国而言,是直接出口贸易,对进口国而言是直接进口贸易。

②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

对生产国来说,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进口贸易。

国际贸易综合试题二

国际贸易综合试题二

国际贸易综合模拟试卷(二)班级XX学号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关税配额2、外汇管制3、保护贸易政策4、世界贸易组织二、填空题(每个1分,共15分)1、世界上有些海洋岛或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XX等很自然地将对外贸易称作。

2、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在特定时期(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以内,对某种商品的或所加以直接的限制。

3、从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以来,基本上有两种类型的对外贸易政策,即和。

4、普惠制受惠商品减税幅度大小取决于税率与税率之间的差额。

5、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发展,特别是要发展、、、、、等。

其中是基础,其他的要通过它来实现。

6、是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

三、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共15分)1、新贸易保护主义出现和加强有着深厚的经济和政治原因,其一是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美国贸易( )急剧上升,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发源地。

A、出口额B、顺差C、逆差D、出口指数2、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称为( )A、出口贸易B、进口贸易C、国际贸易D、国内贸易3、协议配额是由双方协商确定,通常不会引起轰动( )的反感于报复,并可使出口国对于配额的实施有所谅解与配合,较易执行。

A、出口国B、进口国C、第三国D、买方4、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逐步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转变。

A、原材料B、农产品C、矿产品D、出口制成品5、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出口在我国整个出口贸易中,仍将占有较大的比重。

A、资本密集型产品B、劳动密集型产品C、技术密集型产品D、成本密集型产品6、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增加一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 )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从而通过每年的贸易顺差来增加货币流入量,“货币生产贸易,贸易会增多货币”,只有输出货币才能输入更多的货币、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等于7、从价税=商品( )×从价税率A、重量B、质量C、数量D、总值8、目前世界上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是( )A、美加墨自由贸易区B、欧洲联盟(欧盟)C、亚太经合组织D、东南亚国家联盟9、影响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 )A、自然条件B、人口、生产规模及市场规模C、资本输出与资本流动D、社会生产力水平10、关贸总协定在数量限制上的原则是( )A、禁止数量限制B、一般禁止数量限制,但规定一些例外C、允许全面实施数量限制D、除纺织品外,其他均不允许11、在发放进口配额时不能贯彻国别政策的配额有( )A、全球配额B、国别配额C、自由配额D、协议配额12、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论认为,限制进口的最终目的是( )A、维持国内垄断高价B、保护国内所有产业市场C、防止外国低价倾销D、发展本国生产力,以利竞争13、某国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200亿美元同年该国出口贸易为240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200亿美元、这一年该国贸易依存度为( )A、出口贸易依存度为16.6%B、进口贸易依存度为20%C、对外贸易依存度为36.6%D、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6.6%14、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对象是( )A、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B、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C、发达国家的制成品D、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15、某国政府规定,1994年从中国进口布鞋不得超过100万双,这种限制称为( )A、关税配额B、全球配额C、自限配额D、国别配额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1、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凯恩斯D、汉密尔顿E、李斯特2、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增加的新议题( )A、倾销与仅倾销B、服务贸易C、纺织品与服务贸易D、知识产权保护E、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3、某国1992年贸易规模为:出口380亿美元,进口312亿美元,这一年该国贸易状况为( )A、顺差68亿美元B、净出口68亿美元C、入超68亿美元D、净进口68亿美元E、贸易总额692亿美元4、一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根据以下事实( )A、进口产品低于其正常价格B、对进口国同类产业造成损害C、进口产品是否接受政府补贴D、对进口国消费者造成损害E、进口产品是否低于进口国同类产品价格五、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1、关境等同于国境。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11710班刘芳芳1107314056摘要:资本主义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

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的分析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提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性。

关键字:马克思国际分工关系阶段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以前,只存在极不发达的地域分工,世界市场也还没有出现。

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一些殖民主义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政策,把广大的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都卷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从而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显著增多,从而形成的区域性的国际市场,也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出现了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设阶段;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

也就是产业革命开始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结束(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这个时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德、美等国先后建立起大机器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机器大工业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金融基础知识(三)

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金融基础知识(三)

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金融基础知识(三)(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19.00)1.当一个地区出现以下______指标时,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 A.基尼系数的值越小,其数值越接近0∙ B.洛伦兹曲线越近似于一条直线∙ C.恩格尔系数越接近于1∙ D.菲利普斯曲线近似于一条直线(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学的一些指标。

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菲利普斯曲线是衡量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关系的,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这个比例越大说明一国把大部分的收入都用在了吃饭上,经济发展水平必然比较低。

2.在一国经济过度繁荣时,最有可能采取的政策是______。

∙ A.紧缩性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财政政策∙ C.扩张性货币政策∙ D.中性财政政策(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宏观调控政策应逆势而行,在经济过度繁荣时,应采用紧缩性的调控政策。

3.一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所以该国应该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对外交换,这种说法来自______。

∙ 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B.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D.林德的需求相似论(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其基本原则是转移可流动要素与不可流动要素的结合,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国际贸易考试知识点整理

国际贸易考试知识点整理

国际贸易考试知识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之间、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反映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

2.国际分工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超越国家界限的结果,是国家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3.外贸依存度指一定时期内该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

4.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5.贸易差额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值与进口值的差额。

6.发盘指交易的一方为了销售或购买一批商品,向对方提出有关的交易条件,并表示愿按这些条件达成一笔交易。

7.非关税除关税以外的所有限制进口的措施。

8.进口配额制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加以直接的限制。

9.出口配额制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10.区域经济一体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社会再生产某些领域采取不同程度的联系或共同的调节,向结成一体化方向发展11.自由贸易区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商品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员国的关税税率12.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13.看货买卖指买卖双方根据成交商品的实际品质进行交易。

通常是先由买方或其代理人在卖方所在地验看货物,达成交易后,卖方即应按验看过得商品交付货物。

14.凭样品买卖指买卖双方约定凭样品作为交货的品质依据的交易15.凭卖方样品买卖指以卖方样品作为交货品质的依据16.凭买方样品买卖指由买方提供样品,经卖方认可同意,并以此样品作为品质依据进行的买卖。

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分类模拟19

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分类模拟19

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分类模拟19(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关税同盟的主要内容是______。

(分数:2.00)A.成员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B.同盟国内部实行共同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C.同盟国外部实行统一的关税D.同盟国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外实行统一关税√解析:[解析]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关税同盟从欧洲开始,是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之一。

对内产行减免关税和贸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动;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关税同盟有两种经济效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所以选择D。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依照服务的提供方式将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______形式。

(分数:2.00)A.3种B.4种√C.5种D.6种解析:[解析] 《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国际服务贸易具体包括四种方式:(1)跨境交付;(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

3.当某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国内经济膨胀的经济状态时,应搭配______财政政策和______货币政策。

(分数:2.00)A.紧缩性的扩张性的√B.扩张性的扩张性的C.扩张性的紧缩性的D.紧缩性的紧缩性的解析:4.一国关境与其国境相比______。

(分数:2.00)A.关境可以小于国境B.关境可以大于国境C.关境可以等于国境D.以上都对√解析:5.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______。

(分数:2.00)A.自然条件√B.人口规模C.资本的国际化D.国家的出现解析:[解析]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口、生产和市场规模影响国际分工的规模: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经济贸易政策是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性因素。

比较利益

比较利益
利的生产条件;
绝对利益
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 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 产率上具有绝对优势。
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 品,进行自由交换,则双方都可以获得贸易 的好处。
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国家
铜产量 (单位)
分 工
英国 法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
前 合计
2
分 工
三、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四、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 的发展。
国际贸易产生的动机
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出口x3x4 ;
价 国内价格高于世界价格——进口x1x2

S
PW2
A
PE PW1
O
E B
x1 x3 x0 x4
D数量 x2
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
世界市场价格变动
反映了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国际分 工不会导致完全的专业化生产;
符合国际分工的实际。
分 工
A国 B国
1 1
前 合计
2
1
1
2
6
1
3
7
2
5
分 工
A国 B国
3 0
3
0
0
3
0 9
后 合计
3
3
3
9
国际 A国
2
1
交换 B国
1
2
比较成本理论的进步性:
论证了各国无论生产力水平高低, 都可按“有利相权取其重,两弊 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 工和国际贸易,都可以得到贸易 的好处。
比较成本理论的局限性
理论篇
第一章 国际分工(上) ——古典贸易理论

(完整版)自考笔记自考小抄自考串讲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完整版)自考笔记自考小抄自考串讲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 世纪到 18 世纪中叶); (2)国际贸易可以部分解决国际间要素分配不均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 的缺陷.
60 年代);
4.要素的价格均等化说.
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 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发展了这个理论,认为国
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 (4)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 理论补充了要素禀赋论,并根据创新活动的连续 3.国际价值量与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中所占的地位.
发展
性使要素禀赋论动态化.
(1)如果绝大多数贸易商品是在大致相同的国家
(9)对外贸易依存度.
(三)国际分工学说
(4)产品生命周期说.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 (5)赫——俄理论只能用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国
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
家间的分工与贸易行为.
4.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发生了变化. (6)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抽象地谈论国际贸易可
5.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 以使各国收入均等化.把富国与穷国收入分配的
娱乐.运输.其他.
和发展
(6)贸易差额
(2)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称贸 因素
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上述认识,美国经济学家里昂 惕夫利用投入产出表对美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 的状况进行分析和验证,却得出与赫——俄相反 的结论:“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 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 产专业化基础上.”
基础上形成的.任何国家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内 容,都是由抽象的社会劳动决定的. (2)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世界各国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变化而变动的. 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关系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三十二分。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二十二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