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初步理论与方法2
《园林建筑设计》教案

《园林建筑设计》教案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园林建筑设计》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园林建筑设计》教案(一)我们培养的园林专业学生是有区别于农林类的园林专业学生,以培养学生园林规划与设计技术应用为主线,把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的一流的高技能园林人才培养基地;《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中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培养具有园林建筑设计能力的技能型园林专业人才。
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
2、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课程内容选取依据第一章绪论(2万字)第一节园林建筑的概念和内容1、园林建筑的概念和分类2、园林建筑的内容和目的及学习方法第二节园林建筑分类第三节园林建筑发展史第二章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第三章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6万字)第一节园林建筑设计的构图规律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统一与变化、比拟与联想第二节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法立意、选址、布局、借景、尺度与比例、色彩与质感第四章亭廊等的设计(8万字)第一节亭第二节廊与花架第三节厅堂楼阁第四节榭、舫第五章园林服务性建筑设计(8万字)第一节大门及入口第二节公共厕所第三节茶室第四节小卖部第五节游船码头第六章园林建筑小品设计(6万字)第一节园林建筑小品的基本理论定义、分类、形式、地位、作用《园林建筑设计》教案(二)第二节园林建筑小品设计1、墙与装饰隔断2、门窗洞口3、园凳,椅4、指示牌5、铺地6、小桥汀步7、梯级蹬道8、栏杆边饰等装饰细部9、雕塑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小型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难点:把建筑设计和园林建筑结合起来,现代建筑设计理论与传统建筑设计理论结合解决方法:通过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合,讲授本门课程,通过工学结合与案例法教学来实现教学目标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总体思路:掌握实际的园林建筑设计,与企业接轨,能做小型园林建筑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园林艺术原理3.学时/学分:48/3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5.先修课程:园林史、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制图、测量学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一门集科学、艺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全面、系统阐述了园林设计的过程和基本方法,园林艺术(内容涉及园林构图艺术法则、园林风景艺术、园林空间艺术、色彩构图艺术、园林山水地形艺术、园林叠石艺术及园林道路布局艺术等主要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形式与特征,园林立意与布局,园林设计要素,园林设计方案分析比较等设计理论体系,及园林实地景观分析、实测和园林景观艺术布局的实践练习。
通过本课程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学生对园林艺术的认知水平和园林设计的艺术创作水平。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2.理解《园林艺术原理》课程研究的内容3.了解园林的内容及园林艺术的特点(二)教学具体内容1.园林、艺术、设计的含义2. 我国园林的发展3. 我国园林艺术的特点4. 园林设计原理课程学习要求及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园林、艺术、设计的含义2.我国园林艺术的特点(四)思考题1.园林、园林设计、园林艺术的定义?2.我国园林艺术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园林设计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园林用地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方法2.理解基地调查分析方法和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3.了解园林设计过程(二)教学具体内容1. 园林设计过程:1.1园林设计概念1.2园林设计五个阶段1.3每个阶段的内容与要求。
2.基地调查与分析2.1基地现状调查内容2.2分项叠加分析方法2.3基地自然条件2.4气象资料2.5视觉质量2.6基地范围及环境因子。
3.园林用地规划3.1功能关系3.2图解方法3.3实例分析——用地规划与方案布置图。
景观设计课件:第二章 景观设计基本理论

斜坡能创造出优美水景
3、凸地形
若地形比周围环境的地形高,则视线开阔,具 有延伸性,空间呈发散状,此类地形成凸地形。
它一方面可组织成为观景之地,另一方面因地 形高出的景物往往突出、明显,又可组织成为造景 之地。另外,当高出的景物达到一定体量时,还能 产生一种控制感。
实的感觉,是人们站立、聚会或坐卧休息的理性场地;
直接安置在斜坡上的建筑缺乏稳 定感和舒适感
而在平坦的台地上,建筑物使得 人感到稳定和舒适
平坦地形
性质: 2.开阔空旷的、暴露的感觉,没有私密性
平坦地形自身不能形成私密的空间限制
平坦地形
空间和私密性的建立必须依靠地形的变化和其它因素的帮助
平坦地形
凸地形
• 表示方式:以环形同心的等高线布置围绕所在地面的制高点。 • 表现形式:土丘、丘陵、山峦以小山峰。 性质 • 一种正向实体,同时是一负向的空间,被填充的空间。
可建立空间范围的边界,凸地形的坡面和顶部限制了空间,控 制视线出入。
性质 • 最具抗拒重力而代表权力和力量的地形。 • 在景观中可作为焦点物或具有支配地位的要素,
• 平地造景设计
– 平地规划项目主要有:建筑用地、集散广场、露天 剧场、体育运动场、停车场、花坛群、草坪等。
– 也可以在平地上进行挖湖堆山,平地是山地和水体 的过渡。
– 平地可作为协调园林景观的要素 ,形成统一的风格 – 平地有利于营造植物景观 – 要注意平地排水问题
2、坡地
坡地造景的特点 : 等高线是主要的规划因素 ;
性质 5.具有多方向特性的地形。 在平面上,某点向都有方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实验实习教学研究

近几 年 ,全 国各大 专 院校开 设的 园林专 业建 设发 展很 快 ,园林 专业设 计类 课程 要求学 生系 统地 学习和 掌握 园林 学科有关 园林制 图、设计初 步、城 市园林绿地规划 、园林设 计 、 计 算 机 辅 助 设 计 等 基 本 知 识和 基 本 技 能 。 园 林 设 计 初 步 课 程 是 园 林 专 业 的一 门专 业 必修 基础 课程 ,是 专 业 学 习 的前 提和开始 。…园林 设计初步课程主要通过教师 的讲 解和学生 的 反 复 练 习 以及 培 养 创 造 性 思维 ,使 学 生 掌握 园 林 设 计 的 。
一
、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实验实 习教学现状分析
( 一 )教学方法 如 今 ,越 来越 多 的教师 在实验 实 习中 更注重 学生 纸上 训练和 图面表达 效果, 这样教学 的结果 ,往往 教师更注重 结果而轻视过程 。另外 ,实验实习课程教学 内容往往枯燥呆 板,就是单纯 的老师 留作业 ,做 指导。学生也只是单纯地完 成老 师布 置 的任 务 ,平 时不注重 积 累和搜 集相关 的专 业知 识,被动学 习。 目前 ,各院校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实验实习学 时 少 ,课 堂 时 间本 就有 限 , 不 充 分 利 用 的 话 ,园 林 设 计 初 步 课程 就 不 能 为 学 生进 入 高年 级 学 习园 林 设 计 做 好 准 备 。 ( 二 )学生学习兴趣 园林 设计初 步课程属于基础性课程 ,所 以课程开设学期 早 ,而授课 内容 多,教学时间短,实验实习和理论有时缺少 必要 的联系 。而且 园林 设计初步部分 内容 比较抽象 ,难 以理 解 ,还有些学 生美 术基础 薄弱,所 以导致低年级学生在没有 明确学 习 目的的情 况下 学习起来有种 “ 慢热 ”的现象 ,也就 是 说 ,往 往 课 程 已经进 行三 分 之 一 ,学 生 们 才 开 始 感 兴趣 。 ( 三 )计算机制图广泛应用 效 果 图 是 园 林 设 计 中非 常重 要 的 一 个 环 节 和 步 骤 , 它 表 现 形 象 直 观 , 能 更好 地 说 明 设 计 者 的 设 计 意 图 。随 着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发展 , 学 生 们 也 由过 去 的 纯 手 绘 逐 渐 发 展 为计 算 机 辅 助 设 计 。这 样 , 有 些 学 生 就 会 片 面 认 为 手 绘 不 用 学 习 了 , 计算机设计 又方便 又快捷 ,而且还利于保存 。但是 ,计算机 制 图有 时往 往 很难 表 达 设 计 师 的 设 计 意 图 ,特 别 在 快 速 设计 上 ,不 如 手 绘 方便 直接 , 表 达 效 果 强 烈 。 园林 专 业 要 培 养 的 是 一 名 合 格 的 设 计 师 , 而 不 是 制 图员 。所 以 ,学 好 手 绘 是成 为一名好 的设计师的第一步 ,而 园林设计初步 的实验实 习课 程就是走好这第…步的工具。
园林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首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强调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性。
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人类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通过应用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设计师可以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提升社区的可持续性。
其次,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注重创造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设计师可以运用景观建筑、植被布局、水景设置等手法,与自然环境进行对话。
通过营造自然的氛围与景观,使人们能够与自然亲近并享受其中,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此外,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中,必须充分了解人类的需求和感受,追求设计的舒适性、美感和可用性。
通过运用人类心理学、人体工学等学科的知识,设计师可以创造出让人们愉悦、放松、享受的园林空间。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方面,设计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设计目标:1.系统分析法:对场地进行系统分析,了解环境特点、空间规划和功能需求等,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2.设计抽象化方法:通过对现实场地的抽象化处理,提取出重要元素、关系和形态,形成基本设计构思。
3.模拟方法:运用模拟技术,以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方式模拟景观设计效果,让设计师和用户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设计成果。
4.可持续性评估方法:通过评估环境影响、生态成本、社会经济效益等指标,评估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为设计师提供决策支持。
5.合作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鼓励与多学科专家、社区居民等各方进行合作,融入他们的意见和需求,使设计更贴近实际情况。
总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核心在于综合考虑自然与人文环境、追求可持续性和人性化设计。
通过系统分析、设计抽象化、模拟方法、可持续性评估和合作设计等方法,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满足功能需求、美观舒适、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现代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简介:景观设计学要解决的是“一切关于人类使用土地及户外空间的问题”(西蒙兹)。
在有关环境规划设计的领域内,景观与生态的关联最为密切,景观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有效的。
把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崭新的景观设计目标,是景观设计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现代景观的生态设计则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
关键字:生态设计现代景观设计以人为本自然资源现代景观设计的含义景观设计学(我国现称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景观也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
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个方面的内容:1、视觉景观形象是大家所熟悉的主要从人类视觉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观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2、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深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主要是从人类的生态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创造令人舒服的良好的物理环境。
3、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环境设计的现代内容。
主要是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5)建筑: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 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6)种植规划: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全园树木配置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 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造型,绿篱、绿墙、绿门、绿柱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 园内常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间,花卉布置常为以图案为主要内容的花 坛和花带,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2)色彩美
园林中的黄栌、落羽杉、银杏、元宝枫等秋色植物以及绚丽多彩的花卉、彩叶植物,均能为 园林增辉添色。
园林中的色彩美
园林中的色彩美
(3)姿态美
园林中的植物为适应环境,自然形成了各种各样优美的姿态,如黄山松的奇特、大王椰子 的挺拔、雪松的秀丽等。
(4)芳香美
园林中还有很多香花、香叶植物,它们能产生特性各异的芳香气味,如茉莉花的清香、兰 花的幽香、含笑的甜香、桂花的浓香、紫罗兰的醉香等,还有松柏类、桉树、樟树等树木散 发出来的香气,都能引起游人美好的嗅觉感受。
园林美是园林师对生活(包括自然)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优美的 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融合。它是衡量园林作品艺术表现 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园林美
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 园林艺术中的艺术美
1.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既是一处艺术空间,又是一处人们可以进入其中的现实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常常设 有若干可以挡风沙、避寒暑、遮风雪的园林建筑物,人们可在其中眺望、品茗、奕棋、抚琴、 阅读……形成一个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好环境。
四、常见园林布局形式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领域,它涉及到了花园和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维护。
以下是园林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
1. 环境评估
在进行园林设计之前,需要对所在地区的环境进行评估。
这包括了土地和水的情况,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和周围环境。
这些评估结果将决定园林设计的难度和可行性。
2. 设计方案分析
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劣。
这包括了园林设计的审美价值、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材料成本和建设要求等因素。
3. 水文环境
水文环境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包括了水源、水流、
水位和水池等方面的考虑。
设计师需要根据现有的水文环境来规划
水池的位置和尺寸,并决定水池的样式。
4. 植物选择
植物的选择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类型的植
物有不同的用途和需求,例如,有些植物可以用来绿化地面,而有
些植物则适合在水池周围生长。
设计师需要研究植物的特性,以选
择最适合的植物,保证园林在整个季节都美观。
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园林设计。
但是实际的园
林设计中还有许多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如预算和材料选择等问题。
如果您有兴趣学习更多关于园林设计的知识,可以参加园艺学院的
课程和研讨会,或者请一个专业的园林设计师帮忙。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探析

《 园林设 计初 步》 是园林专 业最 重要 的专业 基 础课 之一 .是专业 学 习的前提 和起始 ,在 园林专业 教 学总 体布 局 中具有 基 础性 、先导 性 和桥 梁 作用 。
1 1 缺 乏 有 针 对 性 的教 材 .
《 园林设 计初 步》 教学 以提高 实际操 作能 力 为 主线 ,重理 论 、 基础 、重实 训 。教材 是 教师 教学 重 和学 生学 习的依据 .由于 目前 全 国高等 院校还 没有
p o lms e it g i h e c i g p o e s a d f c sn n t e t r e m an t a h n o tn s o h a i r be x si n t e ta h n r c s n o u ig o h h e i e c i g c n e t ft e b sc n
与未来 的专业设 计发 展需求 相衔接 .注 重新技 术新
手法 的运 用 .充分发 挥基础 教学应 有 的作用 。本文
针 对 目前 《 园林 设计 初步》 教学存 在 的问题 ,根据
《 园林 设计 初 步》课 程 定 位及 特 点 ,结合 个 人 教学 实践 。提出 《 园林设 计初步 》教学 内容 安排及 教学
该课 程 以培 养学 生专 业 规 范 、提高 审美 鉴 赏 能力 、
增 强形象思 维能 力和设 计创新 能力 为 目的 .通 过课
统一 的 《 园林设 计初 步》教 材 ,在教学 中普遍 参 考 使用 的 《 筑初 步》 风 景 园林设计 》 等教材 ,这 建 、《
些教 材 因内容偏 向建 筑设计 方面 或实训I 环节 没有 提
冯 丽 ( 海南 大学 园艺 园林 学院 海南儋 州 5 1 3 ) 77 7
园林景观设计-第二章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在园林构图中,从平面上看,主要体现在园路的线型、树木的林缘线和模 纹的图案线;立面上看,体现在建筑的轮廓线和树木的林冠线。 2、图形美:是由各种线条围合而成的平面形。一般为规则是图形和自然式 图形两类。
3、体形美:由各种物质构成的园林实体,如:山石、水体、建筑、植物、 雕塑小品等。
4、光影色彩美:色彩具有强烈的生理属性和情感效应,如用冷色调表达 宁静、安逸、悠闲的感觉,暖色调表达活泼、运动的情趣。 园林色彩的构成,主要又山景色彩、水景色彩、动植物色彩 和建筑色彩构成。 5、质感美:是由园林物体的材料所 表现出来。
(二)园林美的主要内容 园林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 1、山水地形美:包括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地貌利用、土石假山等,形成 园林的骨架和脉络,为园林植物种植,游览建筑设置和视景点的控制创造地 形条件。 2、借用天象美:借日月雨雪、云雾霞光等天象造景。
雷峰夕照
3、再现生境美:效仿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创造空气清新、温度适中的小气候环境。花草树木是生境的主题。 4、建筑艺术美:园林建筑是画龙点睛之笔。
第二章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主要研究内容有: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 总体布局,园景创作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原理在园林中的运用等。 一、园林美的含义、特征和内容 园林是一种综合大环境的概念,它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为的艺术加 工和工程措施而形成的。园林美则是园林设计师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 美的高度领悟后所产生的审美意识与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 (一)园林美:是大自然造化的典型概括,是自然美的再现。它以物质造园 材料,如自然山水、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甚至于物候气象等为基础,经过 园林设计师的巧妙安排组合,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1、自然美:偏重于形式,往往以其色彩、形状、质感、声音等感性特征直 接引起人的美感,它所积淀的社会内涵往往是曲折、隐晦、间接的。 园林的自然美有如下共性: ①变化性:随着时间、空间和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自然美常常发生明 显的或微妙的美:游道廊桥、假山水景、电照光影、给水排水、挡土护坡等 各项设施必须配套,要注意艺术处理区别于一般的市政设施。 6、文化景观美:风景园林常为宗教胜地或历史古迹所在地,其中景名景序、 门楹对联、摩崖石刻、字画雕塑表现人类文化的精华。 7、色彩音响美: 8、造型艺术美:用艺术造型来表观某种精神、象征、礼仪、标志、纪念意 义,以及某种体形、线条美。如:图腾、华表、标牌等。 9、旅游生活美: 10、联想意境美:丰富的景物,通过人们的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达到见 景生情,体会玄外之音的效果。意境就是通过意想的深化而构成心境应和、 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 二、形式美法则 (一)形式美的表现形态 1、线条美:长条横直线代表广阔宁静、给人平衡的感觉;竖直线给人上升、 挺拔之感,代表尊严、权利、给人严肃、端庄之感;短直线表示阻断与停顿; 虚线产生延续、跳动的感觉;斜线意味着危险和运动,曲线代表柔和、流畅、 细腻、活泼。
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摘要:本文对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以期为建设和谐生态环境尽一份努力。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理论;方法1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1.1 生态原理绿地景观是存在于人类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绿地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中包括了纯粹的人工生态系统、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
从宏观上来看绿地景观,研究的是基质、廊道以及缀块之间的结构、组合与格局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进行空间上的组合,而这种空间和组合上的改变,不但要服务于人类,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其它因素,还要服务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
从中观上来看则是要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万物相和谐的生态系统。
至于微观上,则是要打造出以人为中心的绿地环境,让建筑与各种绿地景观处于和谐、自然的状态。
1.2 形态原理以绿地为主建立起的生态系统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古代就有“地有佳气,随土而生。
山有吉气,因方而上,气之聚者,以土沃为佳”的说法和“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
绿地景观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绿地形态,这些绿地形态是所有组成绿地景观的空间、比例、秩序、地质、色彩等元素的总称,而组成绿地景观的个体则是各种各样的街头绿地、专用绿地、公园、道路绿化、风景绿地等。
1.3 文态原理文态代表的是一个地域的内涵与总体特征,其中所包含的是该地域的人物风貌和物质形态,同时也是发展历史的根源。
而城市中的文态性绿地景观就是以建筑布局为导向,以该城市的人文风格为基调,并综合地展现地展现出秩序之美的以后总城市绿地景观。
它主要是由建筑、绿色植被、山体河流、街道等物质及人类的活动所组成的。
这里不但有形的物质参与其中,同时通过这些物质寄托了某种或多种感情,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与联想或起到教育、纪念的意义。
1.4 心态原理绿地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基础,其关心的主要是对人的服务,而绿地景观所重视的更多的是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关心如何将绿地环境设计成人类相互理解的空间;其次是采取人性化的设计,探索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层次、地域、人群中来设计空间环境的特征;最后则是如何在不以人类为主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尊重自然的绿地设计与规划。
园林设计初步教案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园林设计初步教案总学时: 54 实验(实践)学时: 20 适用专业:园林工程技术执笔者:杜洁所在系部生态学系编制时间: 2017年《园林设计初步》教案生态学系园林工程专业组杜洁1.课程名称:园林设计初步2.学时:周4学时3.先修课程:中外园林史、素描、植物与植物生理学4.指定教材:《园林设计初步》(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规划教材),王蕾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5.教学参考书(1)彭一刚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2(2)满懿编著:《平面构成》,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6(3)何凡,邹晓峰著:《色彩构成》,人民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1(4)周武忠主编:《城市园林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5)王玉晶王主编《中外园林景观赏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6)唐学山主编:《园林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36.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提问式教学,实践设计。
7.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
8.考核方式毕卷考试,平时作业,课堂参与,课堂表现,考勤要求,实践设计。
9.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以听讲为主, 但要求记全课堂笔记,课下应阅读指定教材与参考文献材料,按时完成课程设计及制图作业。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作业1、工具线条图(1)书写工程字体——长仿宋体书写2000字,熟悉长仿宋体书写方法。
(2)描绘平面线条图一张,熟悉各种工具使用。
(3)描绘园林平、立、剖(断)面图各一张,熟悉各种工具使用和各类线条和粗细的运用、线条的避让。
(5)草测具备各园林要素的小型园林一个,绘制平、立、剖(断)面图各一张,熟悉园林平、立、剖(断)面图的画法。
2、钢笔徒手画(1)描绘园林平、立、剖(断)面图各一张,熟悉钢笔徒手画的绘制要领和表现方法。
(2)草测具备各园林要素的小型园林一个,绘制平、立、剖(断)面图各一张,熟悉钢笔徒手画的绘制要领和表现方法。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及适用专业1.本课程的定位《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属专业技能必修课,与园林中的其他各门课程联系紧密。
本课程是在植物学、园林美术、园林测量学、园林制图、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CAD等先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
它的后续课程主要是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本课程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2.适用专业及课时全日制专科园林技术专业,课时数为78课时。
二、课程设计1.设计理念本课程设计理念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行业岗位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针对解决综合实际问题进行学习。
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训练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企业项目的整个制作运行流程,对整个工作过程、图纸的总体内容及编排形成初步认识,并强化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角色扮演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园林规划设计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素质的能力,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1)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3)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2.设计思路鉴于本课程的服务面向与定位,本课程标准在设计过程中,本着宽基础、多方向的设计思路,以最终的工作流程为主线,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明确本课程是按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的项目课程(或学习领域课程)来构筑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通过项目引领和任务驱动,并配以案例分析进行教学。
图1设计思路以工作流程为主线课程内容的学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技能,主要发展学生认知、归纳分析、迁移的能力。
认知主要表现在:对本课程理论知识框架熟悉,准确理解园林景观的设计制作流程、基本原理和规范。
归纳分析主要表现在:通过明确的任务导向及案例分析,能归纳园林规划设计制作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特点和策略,能分析好的园林规划设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运用的具体场合与情形。
园林设计初步大纲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园林设计初步2.课程英文名称:Preliminary Landscape Design3.课程编号4.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5.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6.先修课程:美术、园林工程制图、园林测量学、园林植物学7.适用层次:本科8.适用专业:风景园林9.开课学期:第四学期10.学时:72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一方面使同学们达到能阅读理解园林图纸的基本能力,并掌握平面、立面、剖面以及局部透视和鸟瞰图的绘画方法。
另一方面注重园林设计的表现技能的练习,使学生掌握一定色彩,如水彩或彩铅、马克笔彩色渲染图的表现方法。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真、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标准,又能灵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学生从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做铺垫。
(三)德育目标提升学生的耐心,对待园林设计绘图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与教学重点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掌握园林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技术、经济地综合处理园林设计,并以较为熟练的技术,以图纸表达园林设计思想。
教学重点:园林制图基本知识,园林组成要素的表现、总平面图的绘制、效果图。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4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1.要求掌握园林的涵义以及园林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2. 了解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二)教学内容园林释义;园林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园林设计基础课程,学习目的、内容、方法第二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4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1.认识常用制图工具,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2. 了解制图常规知识,并熟练掌握钢笔徒手线条图画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制图工具及其使用要点:三角板、丁字尺、铅笔、针管笔、圆规、鸭嘴笔的正确使用方法第二节制图常规要点:图纸幅画、图线、比例、字体、尺寸标注等基本规格第三节钢笔徒手线条图画法要点:通过钢笔线条的大量练习,掌握钢笔徒手表现技巧第三章园林素材表现(16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园林四要素的表现手法2.掌握园林建筑及园林景观平、立、剖面的表现方法3.掌握用透视图和鸟瞰图表现园林景观(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的表现方法要点:掌握乔木、灌木、草本及花卉等的平、立、剖面的表现方法第二节山石的表现方法要点:掌握不同山体及置石的平、立面表现方法第三节地形、道路、水体表现方法要点:掌握地形起伏、道路及水体动静的表现方法第四节园林建筑平、立、剖面的表现方法要点:掌握亭、台、廊、花架、榭等园林建筑的平、立、剖面的表现方法第五节园景的平、立、剖面图画法要点:掌握园林综合图的平、立、剖面的表现方法第六节透视图及鸟瞰图画法要点:掌握用透视图及鸟瞰图表现园林景观第四章园林和建筑抄绘(8学时)了解抄绘的意义和要求,熟练掌握抄绘方法第五章平面构成(4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2.运用平面构成理论指导园林设计和绘图(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平面构成基本理论要点: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第二节平面构成的类型要点:掌握放射、回旋、套接等基本平面构成类型第六章色彩构成及渲染(8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光色原理及源色理论2.学会用平涂、退晕等单色渲染或彩色渲染(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色彩理论要点:了解光色原理、光色术语及源色理论第二节色彩构成基本理论要点: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理论第三节渲染(单色、彩色)要点:掌握用平涂、退晕、叠加法进行单色渲染或彩色渲染第七章园林和建筑测绘(4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园林综合景观及建筑的测绘方法和步骤2. 了解测绘理论,利用其对园林及建筑进行测绘(二)教学内容测绘的理论、方法、步骤第八章园林设计初步(8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园林设计特点、基本原则及设计方法2. 了解园林设计的过程(二)教学内容园林设计基本原则要点:园林设计的五个阶段第九章综合性设计一小游园设计(8学时)3.设计目的通过小游园设计,提高综合运用园林设计初步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高校《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

近年来全国各类大 专院 校开设 的园林 专业 建设发 展很
图纸和进行一些 简单 的规划设计表现训练 . 从而进 一步掌握
园林图纸的表现技 巧:该课 程的理论 教学 内 容应 根据 院校
快。 并各 自形 成特色 :据 中国风景 园林 学会 的不完 全统 计 ,
目前风景园林行业从业 人员约 50万人 , 0 全国 已有 7 6所高
的课程教学 内容体系 。 1 2 实践、 . 实训课程教学 内容改革 针对设 置在不 同院校 的园林设计初步课程 实践教 学 内容 和方 法上 的差异要 形成 各 自适 用的类型。改革后的实训 、 实践学 时数 比传 统的教学
学时数 有所增加 , 内容更有利 于学生 的创造能 力培养 , 通过
用 掌握 , 加之整个 课程 教学体 系应增大实训 课程 的 比重 , 建
图 1 园林 设 计初 步教 学改 革 示意
议 实训 课程学 时 数要 大于 理论课 学 时数 , 二者 理想 比例为
的性质及课 程体系设 置情 况 , 合理地进行 课程教学 内容和教 学资源之问的整合 , 从而改善 目前各类 院校该课程 教学 内容
繁杂 . 重点 、 难点不 突出 , 学 目的不 明确 等 问题。例如 : 教 针
校 ( 中包括 : 其 理工类 、 农林类 、 综合类等院校 ) 设立 了风景 园 林本科专业 ,3 15所院校 及科研 院所设 立 了风景圆林 及相 关 的硕士学位点 .8昕高校具有相关 的博士学位点 :但园林 专 1
与方法 , 制定有针 对性 的实践教学模式 来满 足当今社 会的需 要, 成为亟待解决 的问题 为此 , 齐齐哈尔大学同林设 计初步课 题组主要 针对 目前 该课程教学过程中 H现 的 问题进行 了有 针对性 的改革 与实 j 践( 1, 图 )并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园林设计初步

综上上述,《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是园
林专业低年级学生进入高年级专业设计 课前的基础训练阶段,需要掌握绘图的 方法,掌握与设计有关的各种表现技法, 同时加强对园林与园林设计的理论了解。
第一章 园林设计与表现技法
第一节 绘图工具及使用 一、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二、绘图铅笔 三、针管笔 四、绘图仪 1、圆规 2、分规 五、曲线板 六、比例尺
②树冠的避让 为了使图面简洁清楚、避免遮挡,基地现状资料图、
详图或施工图中的树木平面可用简单的轮廓线表示, 有时甚至只用小圆圈标出树干的位置。在设计图中, 当树冠下有花台、花坛、花境或水面、石块和竹丛等 较低矮的设计内容时,树木平面也不应过于复杂,要 注意避让,不要挡住下面的内容。但是,若只是为了 表示整个树木群体的平面布置,则可以不考虑树冠的 避让,应以强调树冠平面为主。 ③树木的平面落影 树木的落影是平面树木重要的表现方法,它可以增加 图面的对比效果,使图面明快、有生气。树木的地面 落影与树冠的形状、光线的角度和地面条件有关,在 园林图中常用落影圆表示,有时也可根据树形稍稍作 些变化。 作树木落影的具体方法如下:先选定平面光线的方向, 定出落影量,以等圆作树冠圆和落影圆,然后擦去树 冠下的落影,将其余的落影涂黑,并加以表现。对不 同质感的地面可采用不同的树冠落影表现方法。
五、园林专业的学习
1、园林师 新世纪对园林师的社会责任与个人素质要求更
高。首先需风景园林师具备执著、坚韧和敬业 精神;其次,应有综合运用自然、社会、工程 技术措施,实施其业务领域的规划设计、技术 咨询和工程监理的能力;最后,因为园林设计 是一个开放系统,因此还需要园林师具有前卫 意识,不断地从相邻行业与相关学科获取信息, 不断提高基础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设计技能。 通过人工协作,共同完成园林设计任务。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精选5篇)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精选5篇)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范文第1篇风景园林O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由于诸多老师是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教书,缺少丰富的实践阅历,老师多是纸上谈兵,所以课程教学往往具有“重理论、轻实践”的颜色。
现阶段来看,实行实践性和多维性的教育教学模式,能够显著加强同学的设计思维和动手本领。
但由于受到作业条框的限制和理论的管束,同学的发散性思维本领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一、风景园林工程教育教学风景园林初步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中的一项必修课程。
举例来说,某学院的风景园林工程全部有120个课时,分2个学期完成。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类型,依次从简单到多而杂来完成相关园林规划学习工作。
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老师需要不绝缩短理论学问,加添课程实践内容,强化师生之间的课程探讨,从多个角度来学习风景园林初步课程。
理论课程以《风景园林工程》为教材,试验课则重要培育同学回执施工图的本领。
毕业后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的同学,必须把握好基础学问,以在工作中充足发挥所学,将设计图纸变更为实物,在实践中不绝提高自身的本领。
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课程的重要目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必须把握好应用性与操作性技能。
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培育同学的设计本领是其重要目标。
教学要让同学把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学问,进而提高其创新进展本领。
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在培育同学解决实际问题本领的过程中总结阅历,发觉不足,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
老师要整合植物领域和艺术领域相关的学问,不绝引导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同学的综合实践本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要重点解决好“人与环境”的命题,进而有效解决“什么是设计”以及“为什么而设计”的问题。
三、在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中采纳实践性和多维性教育教学方法(一)实践性首先,在教育组织方面进行分组教学。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教育教学需要有真实的设计环境,使各个层次的同学都成为设计者或评审者。
在完成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独立工作的本领和方案汇报本领。
《园林设计初步》项目化教学初探

《 园林设计初步》项 目化教学初探
韩 雪 ,黄 毅
( 黑龙江林 业职 业技 术学 院,黑龙江 牡丹江 17 1) 01 5
摘 要: 《 园林 设 计 初 步》 课 程 以项 目化教 学法 为课 程 设 计依 据 ,结合 专 业 特 性 及 课 程 性 质 ,将 《 园林 设 计初 步》
10 8 0 0 0 0 一1 0 9.
3 结语
在 《 园林 设计 初步 》课程项 目化教 学改革 中,通过情
境再 现工作场 景 ,通过任 务模拟 工作过 程 ,让 学生 在 “ 景
观工作室 ”的环境 中熟 悉专 业领域 ,在课 堂 中 “ ”起 来 , 动 动脑 构思 、动手操 作 ,在 动手 中将理论 消化并 提升 ,不 仅
园林项 目,通过 实训 环节获 取相应 知识 。任务 之 间的学 习
难 度是梯 度递进 的 ,在项 目进行过 程 中 ,学生职 业能 力得 到逐 渐提升 ,同时也 培养学 生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的综合 能 力。下面 以 “U 园设计 草 图绘 制 ”项 目为 例 ,介 绍该 L水 项 目教学 法具 体实施过程( 见附表 ) 。
关 键 词 : 园林 设 计初 步 ;教 学设 计 ;项 目化 教 学
如何 引导学 生对课 程 的学习兴趣 ,真 正发 挥学生 的创 造力 ,掌 握该 课程 的基本 技能 ,是我们 高等职 业教 育课程 改革面临 的首 要 问题Ⅲ 。在此 ,我们主要根据 课程特点 ,构 建 学 习情 境 、设 计工 作任 务 ,变课 堂 为 景观 工作 室 ,为 《 园林 设计 初步》课程改革作 探索性研 究工作 。
激发 了学 生的学 习兴趣 ,还 锻炼 了学生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 题的能力 ,培养 了学生 良好的职业素养 。 参考文献 :
《园林设计初步》BOPPPS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初探

《园林设计初步》BOPPPS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初探
周麟佳
【期刊名称】《时代人物》
【年(卷),期】2024()12
【摘要】《园林设计初步II》课程作为园林及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承担着连接理论与实践、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角色。
面对课程实践要求高、学生自主性不足及思政融合难题,课程团队通过分析学情、课情与行业需求,采纳“深化专业素养,全面人才培养”的理念,全面融合思政教育内容。
教学策略上,实施“三情协同、双翼驱动、五大融合”的教学设计,引入OBE理念下的BOPPPS模式,实现了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深度整合及教学的全方位创新。
此改革优化了课程结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建立了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育人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页数】4页(P0176-0179)
【作者】周麟佳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
【相关文献】
1.“BOPPPS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蛋白质工程章节为例
2.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云班课联合BOPPPS医学生英语教
学模式构建3.BOPPPS模式下儿科影像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初探4.基于“BOPPPS+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学应用研究——以“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为例5.BOPPPS教学模式下的《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初探——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3环境 行为 心理学原理
环境质量好时,选择性活动 会大大发生, 选择性活动发生几率增加时, 社会性活动也增加
环境质量与活动的关系图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3环境 行为 心理学原理 过分强调功能会使设计缺乏人情味。园林是为大众、使用者建的,环境设计应该
从人们的行为出发。 环境与行为
第五章 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
主要内容
5.1设计基础理论
景观生态学 行为心理学 美学理论 城市规划理论 生态学理论
5.2设计方法
构思 布局(形式与内容) 造景手法(借、屏、对等) 突出主体抬高轴线 规模体量扩大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1生态学理论
相互依存 互相制约规律 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规律 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 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 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 环境资源的有限规律
视线分析主要是分析设计中景物和空间的关系。 最佳视角与视距 为了获得较清晰的景物形象和相对完整的静态构图,应尽量使视角与视距处于最 佳位置。通常垂直视角为26°-30°、水平视角为45°时观景较佳,是较佳的观 景视角,维持这种视角的视距称为较佳视距。
最佳视角和视距与景物的关系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5.2.1整体规划方法
视线分析
若假设景物高度为H,宽度为W,人的视高为h,则最佳视距与景物高度或宽度的关 系可用下式表示: DH≈3.7(H-h) Dw ≈1.2 W(景物垂直方向的完整性对构图影响较大,如两者不同时,调整前者 )
用最佳现角确定景物高度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视线分析
5.2.1整体规划方法
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
城市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niche)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一般说,生态位的宽度依据该种的适应性而改变,适应性较大的物种占据较宽 广的生态位。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
城市生态位原理 城市生态位(urban ecological niche)是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
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 各个子系统功能的发挥影响了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同时,各子系统功能的
状态也取决于系统整体功能的状态。因此,理顺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改善系统运行 状态,要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为目标,局部功能与效率应当服从 于整体功能和效益。 。 最小因子原理
.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4空间
空间的表达
空间的抽象表达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4空间
空间的形式 园林空间有容积空间、立体空间 以及两者相合的混合空间。 容积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围合,空 间为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 空间中墙和地的特征较突出。 立体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填充,空 间层次丰富,有流动和散漫之感。
利用视线分析确定前后景的关系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5.2.1整体规划方法
多方案比较
根据特定的基地条件和设置的内容多做些方案加以比较也是提高做方案能 力的一种方法:方案必须要有创造性,各个方案应各有特点和新意而不能雷同。 由于解决问题的途径往往不止一条,不同的方案在处理某些问题上也各有独到之 处,因此,应尽可能地在权衡各方案构思的前提下定出最终的合理方案,该方案 可以以某个方案为主,兼收其他方案之长;也可以将几个方案在处理不同方面的 优点综合起来。
5.1.5城市规划理论
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1918年,沙里宁按照有机疏散理论制定大赫尔辛基规划,主张在卫星城镇中设置一
定数量的就业岗位。 1928年,魏林比在编制大伦敦规划时,提出大城市人口疏散应与地区的工业与人口分
布的规划相结合。 二次大战后,欧洲重建时,普遍新建了一批卫星城,英国第一批建设了8座,如哈罗卫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 Mstus vonLiebig,1940)指出,在多种影响作物生长 的因子中,作物的产量常常不是由需要量大的养分所限制,而是被某些只需要微量 的物质所限制,这即是“李比希最低量率”。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2景观生态学原理
斑块、廊道、基质原理 按照Forman的观点,依据各种景观要素在景现中的地位和形状,景观要素可分成i种 类型: 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 斑块是指景观中相对零碎的、匀质的块状生态单元。 廊道是与基质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区域,具有运输、保护、资源、观赏等作用。 范围广、联接度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被称作基质。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基地资源分析与利用
5.2.1整体规划方法
基地现状条件分析图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基地资源分析与利用
5.2.1整体规划方法
方案设计之一
方案设计之二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基地资源分析与利用
5.2.1整体规划方法
设计方案比较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5.2.1整体规划方法
视线分析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3环境 行为 心理学原理
设计与行为 行为不完全由环境引起,但是环境对行为有一定的作用,在研究人们一般 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出符合人们行为习惯的环境,这种环境便于管 理,能避免可能发生的破坏性行为。 保持较低的能量水平,希望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越短越好,当这种希望十 分强烈是便会产生破坏性的行为。 不利的环境会引起退避行为。 公共场合的设计应提供相对丰富,有一定自由选择范围的环境。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4空间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4空间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4空间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5城市规划理论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霍华德(1850—1928)在1898年发表《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
平道路》。
霍华德提出城乡结合的模式,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卫生等问题。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5.2.1.1场 所文脉与构思立意
5.2.1整体规划方法
波特兰大市凯勒喷泉广场水景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5.2.1整体规划方法
场 所文脉与构思立意
场所文脉特征与素材 发掘与设计有关的体材或素材,并用联想、类比、隐喻等手法加以艺术地表现。
玛莎·舒沃兹设计的某研究中心的屋顶花园,就是巧妙地利用该研究中心从事基因 研究的线索,将两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形式溶于一体,一半是法国规则式的整形树篱 园,另一半为日本式的枯山水,它们分别代表着东西方园林的基因,隐喻它们可通 过像基因重组一样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形式,因此该屋顶花园又称之为拼合园。
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如水、食物、能源、 土地、气候、建筑、交通等)和生态关系(如生产力水平、环境容量、生活质量、与 外部系统的关系等)的集合。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 大量事实证明,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向生态
系统物种及结构的多样、复杂性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的结构愈多样、 复杂,则其抗干扰的能力愈强,因而也愈易于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2景观生态学原理
景观生态规划总体格局原理 1.不可替代格局
景观规划中作为第一优先考虑保护或建成的格局是:几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作 为水源涵养所必须的自然地;有足够宽的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 要;而在开发区或建成区里有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用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场 所文脉与构思立意
5.2.1整体规划方法
玛莎.舒沃兹设计的拼合园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基地资源分析与利用
5.2.1整体规划方法
基地分析包括:基地自身的条件(地形、日照、小气候)、视线条件(基地 内外景观的利用、视线和视廊)和交通状况(人流方法、强度)。
现准备在某两面临衔,一侧为商店专用的停车场的小块空地上建一街头休憩 空间,其中打算设置坐凳、饮水装置、废物箱、栽种些树木以及一些铺装地。要 求能符合行人路线,为购物或候车者提供坐憩的空间。基地周围的交通、视线条 件;基地内的地形、树木和行走路线等现状情况如图所示。
如扬州个园以石为构思线索,从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中寻求意境,结合画理“春山淡 诒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拾掇园林。 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获得设计素材和灵感是提高方案构思,创造新园林境界的 方法。
美国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以大自然作为设计构思的创作源泉。 但在他的作品中既没有照搬,也没有刻意地去模仿,而是将这些自然现象及变化过程加 以抽象,并且艺术地再现出来。 如波特兰大市凯勒喷泉广场水景的设计就成功地、艺术地再现了水的自然过程。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3环境 行为 心理学原理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中,个体改变了环境,
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环境心理学是涉及人类行为和环境之间关 系的一门科学,它包括那些以利用和促进此过程为目的并提升环境设计品德的研究和 实践。
设计环境中的形体、色彩、符号、质感等特定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感,环境的舒适、 与使用目的的一致与否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
必需的、印象深的、醒目的、动态的、图案的、戏剧性的、精神的、优雅的、精神 的、不可及的、想得到的、壮观的、与众不同的、熟悉的、显眼的、神秘的、微妙的、 感兴趣的、异国情调的、熟悉的。
私密性、领域性与个人空间、拥挤感空间的关系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3环境 行为 心理学原理
人类活动 盖尔将这种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必须的活动、选择性的活动和社会活动。 必须的活动是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带有强制性的特点,比如上学、上班、购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