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边际效用学派
13 边际效用学派
13.2
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
13.2.1 17-18世纪的边际效用学派先驱
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 巴尔本(1640-1698)在《贸易概论》 (1690年)一书中讲到,一切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它们的效用,而商品的效 用在于满足人的需要或欲望。 瑞士数学家丹尼尔· 伯努里(1700-1782)在1738年发表的《测定风险 新理论之解说》文章中提出了边际效用以及边际效用递减的思想。 意大利经济学家费迪南多· 加里安尼(1728-1787)于1751年在其名著 《货币论》中,提出了效用和稀少性共同决定价值的原理。 意大利的彼得罗· 维里、法国哲学家埃蒂耶· 孔狄亚克也论述了与加里安 尼类似的思想。
13.3
13.3.1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抽象演绎法
门格尔认为,经济学应分为经济史和经济理论。经济史研究的是一定时间和 一定场合的个别具体现象及个别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经济理论研究的则是认 识国民经济现象的某些基本形态和这些形态的相互关系,既事物的类型及其相关 关系。 门格尔认为,理论的任务是提供走出直接经验以上的认识建立永久的、一般 的、普遍的原理。所以经济学不能用经验的方法,而只能用“严密的方法”即抽 象演绎法。 门格尔把经济学看做研究人和物质财富的相互关系的科学,认为政治经济学 是探讨一切实在的和最简单的要素的实质。这类要素第一是人的欲望,第二是自 然所提供的物质,第三是在可能范围内想完全满足欲望的努力。 抽象演绎法就是把国民经济学的各种复杂现象还原为单纯又实在的各种简单 要素,再从这些要素中演绎出一系列理性法则和国民经济学体系。
13.3.1
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抽象演绎法
奥地利学派的抽象,具有以下特点: (1)把“人类经济”抽象或还原为两个基本要素:人的欲望的存在,满足欲 望的物质的有限性。由于欲望无限而物质有限,因而产生了如何经济地使用 物品的问题,并由此引导出一切经济问题。 (2)把“国民经济”抽象或还原为“个体经济”。他们认为社会是个人简单 算术的总和,社会经济是个体经济简单机械的综合,或者说,孤立的个体经 济是社会经济的缩影。因此,孤立的个体经济被当作分析的立足点。 (3)把人类经济的出发点和目标还原为、归结为从人的个人欲望出发,对所 支配的有限的物品的评价——它对个人满足享乐和避免痛苦的程度——以及 以此为依据所作出的合理选择,这样,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快乐与痛苦的关 系,而其分析的起点就是人们追求享乐和避免痛苦的心理动机和心理状态。 所以,奥地利学派宣称政治经济学是实用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人们为满足欲 望而展开其预筹活动的条件。
【精品】高硕考研——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
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创建、发展、宣扬边际效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的其他经济理论的为数众多的人物和学派的统称。
它以不同于以前传统经济学的面目出现,但很快得到传播,并成为后来正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1)理论渊源。
效用价值的思想,在近代大致与劳动价值思想同时出现。
17世纪英国的巴尔本就认为商品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
18世纪中叶,瑞士数学家伯努里提出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的思想。
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加利安尼于1750年提出了效用和稀缺性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原理,为边际分析开了先河。
不过,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30年代,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占支配地位,效用价值论仅缓慢发展。
19世纪30年代以后,古典经济学的衰落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刺激。
英国的劳埃德被认为是明确以边际效用来说明价值决定的第一人。
爱尔兰的朗菲尔德提出了边际成本和边际需求概念。
法国古尔诺较多使用了边际分析方法,并且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
德国屠能也使用了边际分析方法,并对马歇尔产生重大影响。
戈森被视为边际效用学派的直接奠基人。
他在1854年发表的《人类关系法则及人类行为规范》中提出了戈森定律,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效用最大化规律,奠定了边际效用学派的基础。
(2)产生和发展。
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几乎同时而又彼此独立地系统阐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为边际效用学派奠定了基础。
19世纪80年代以后,边际效用学派进入发展时期。
主要表现在:①威克塞尔和庞巴维克使边际效用价值论进一步通俗化和系统化。
②帕累托等人把基数效用论转变为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在经济学中得到应用。
③威克塞尔等对边际主义学说进行综合阐述。
④美国克拉克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标志着边际主义学说的完成。
20世纪初边际学派已从异端和支流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宗和主流,古典经济学和边际方法获得进一步综合,主要代表人物为马歇尔。
边际效用和学派
06
结论
对边际学派的评价
贡献
边际学派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强调了个人选择和经济行为的重要性, 为现代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缺陷
边际学派的理论假设过于简化,忽略了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复杂因素,如市场失灵、信息不 对称等。此外,边际学派过于强调个人利益最大化,忽略了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
实证研究
随着大数据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未 来的经济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实证分析, 以检验理论模型的预测和解释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而边际学派则认为消费者偏好和边际效用 决定市场价格。
古典经济学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边际学派则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以实 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与凯恩斯学派的比较
1
凯恩斯学派强调总需求对经济的影响,主张通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经济 的稳定增长。
企业决策者可以利用边际学派 的理论,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以最大化销售额和利润。
个人消费行为中的应用
01
02
03
个人消费者可以利用边际学派的 理论,评估不同消费品的边际效 用和边际成本,选择最符合自己 需求的消费品。
个人消费者可以通过边际分析, 确定最优的储蓄和投资方案,以 最大化个人财富。
个人消费者可以利用边际学派的 理论,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以 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就感。
边际学派则更注重微观层面的经济活动,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政府干预可能会干扰市场机 制的正常运行。
新古典综合学派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而边际学派则更关注个体决策和消费选择 对经济的影响。
05
边际学派的实践应用
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革命的先驱之二:戈森
• 赫尔曼· 戈森(1810~1858年)是边际效用论的 另一奠基人和直接先驱者,德国人。他在《论 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范》 (1854)一书中,提出了两个规律:一是效用 递减规律;二是边际效用相等规律。认为一个 人如果要从一定量财货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就必须把它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 方式必须使得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 相等。戈森的这些观点被称为是“戈森定律”。 • 戈森对自己的发现评价很高,把它和哥白尼预 测天体运行轨迹的发现相提并论。但其著作问 世后并未受到重视。
• 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边际主义经济学极大地推 进了边际增量分析和弹性分析的方法。如马歇 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边际增量分析几乎是 贯穿全书的。 马歇尔还继承了约翰· 穆勒开创 的折衷主义传统,把以往各种经济理论综合起 来纳入了新出现的边际效用论,构筑了一个完 整的理论体系。其特点就是运用边际效用原理 分析微观经济问题,创立“局部均衡”理论, 认为均衡可使某些变量相等而谋求其最大化, 提供了谋求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优化资源配置 以及实现有关经济要素均衡的原则。
生产性物品的价值
• 生产资料的价值由它们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 决定,根据产品进入最后消费的时间远近,把 产品划分为若干等级 ,各级生产性物品的价值, 都由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或价值决定和衡量的。 • 生产出来的未来消费品对满足人的需要越重要 该消费品边际效用越大,生产性物品的价值就 越大。反之则相反。如果同一种生产性物品可 以生产两种以上的消费品,而这些未来消费品 的边际效用或价值又互不相等,这时生产性物 品的价值是由价值最小的那种未来消费品即边 际产品的边际效用决定。
• 庞巴维克(1851~1914年)曾先后任英斯布鲁克大学 和维也纳大学教授,三次出任奥匈帝国财政大臣,曾 任维也纳科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两卷本的《资本与 利息》,第一卷题为《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 (1884),第二卷题为《资本实证主义》(1888), 系统地阐述了边效效用价值论和以此为基础的时差利 息论。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后又发表了 《马克思体系的崩溃》(1896)。主张用边际效用价 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以时差利息论代替剩余价值论。 • 庞巴维克和维克塞尔(1851~1926)是同学和朋友,最 后成为两姊妹的丈夫。
边际效用学派
二、边际效用学派概述(产生、发展及影响)
这是19世纪70年代初出现在西欧几个国家 的一个影响最大的经济学派,以倡导边际 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为共同特点,在其 发展过程中形成两大支派:一是以心理分 析为基础的心理学派,其主要代表为奥地 利的门格尔、维塞尔和帕姆·巴维克等;一 是以数学为分析工具的数理学派或称洛桑 学派,其主要代表有英国的杰文斯、法国 的瓦尔拉斯和帕累托。
边际效用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是克拉克, 他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提出边际生产力 分配论。当代经济学家把边际效用价值论 的出现称为“边际主义革命”,即对古典 经济学的革命。这个学派运用的边际分析 方法,后来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重 要基础。
• 边际革命: (英)杰文斯 《政治经济学理 1871 (W.S.Jevons) 论》 (奥)门格尔 (C.Menger) 《国民经济学原 1871 理》
三、边际学派的特点
•
• • • • • • • • •
1.在分析方法上注重“边际” 2.以个别变量或局部问题作为分析重点 3.推崇抽象推理方法 4.对纯粹竞争假定的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相信需求决定的价格理论 6.对主观效用的强调 7.注重均衡的分析方法 8.将土地与资本品合并处理 9.假定理性的经济行为 10.主张较少的政府介入
维塞尔:奥地利学派的形成者和补充者
• Friedrich Frieherr von Wieser • (1851~1926) • 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法 律专业。(将军与男爵的儿子) • 奥地利经济学家、社 会学家。 • 1903年接任门格尔的 教授职位。门格尔的 继承人
• 主要理论贡献 • “术语的发明家”:发明“边际效用” 、“机会 成本”和“经济计划”概念。 • 比较:“边际效用”与“机会成本”的变化 1、边际效用(消费): (维)在物品被充分利用条件下所得到的最小效用。 (现)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 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知识要点)
一、古诺的完全垄断和双寡头垄断假设一个人是一个矿泉的经营者,而这个矿泉具备其他矿泉所不具备的对人体有益的特征。
他毫无疑问地将每公升水的价格定为100法郎;但他很快发现需求(需求量)不足,这绝不是他最充分利用他的财产的方式。
因此,他会连续降低每公升水的价格直到能使他获得最大可能利润的那一点,即如果用F(p)来代表需求(需求数量)法则,经过多次尝试,他会选择使产出(总收益)p F(p)最大的那一个价值(价格)p。
为了使抽象的垄断思想容易理解,我们设想了一个矿泉和一个经营者的情形。
现在让我们假设有两个经营者和两个矿泉,两个矿泉的质量是完全相同的,由于它们的位置相近,他们为同一个市场提供矿泉水并相互竞争。
在这种情形下,每个经营者的价格肯定是相同的。
如果p是价格,D=F(p)是总销售量,D1是矿泉1的销售量,D2是矿泉2的销售量,那么D1+D2=D。
如果开始的时候我们忽略生产成本,两个经营者的收入分别是p D1和p D2;并且他们各自独立地寻求收入尽可能最大。
我们说各自独立地,这个限制是最基本的,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一点;因为如果他们达成一个协议来实现各自最大可能的收入,结果会完全不同,而就消费者而言,结果将会与一个垄断者的情形没有什么差别。
二、杜比的经济思想杜比的生平介绍:毕业于国立桥梁与道路学院,研究和设计公路、水上导航、市政水利系统,巴黎的总工程师,法国土木工程兵团的总监察官。
杜比在工程学方面成名的同时,还培养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方面的强烈的业余爱好。
边际效用曲线、需求曲线、消费者剩余、单一定价、多重定价(价格歧视)三、戈森的经济思想1854年出版的《人类关系的规律和与之相应的人类行为的规则》两个定律,第一个定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解释自愿交换如何使双方的效用都增加。
第二个定律: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戈森的两个定律与杰文斯的著作四、屠能的经济思想屠能的区域理论屠能论边际生产力屠能的两个公式。
西方经济思想史 边际效用
欧根·冯·庞巴维克(1851—1914)是 奥地利学派后期的主要代表。他出生于布隆。 早年就学于维也纳大学。曾和维塞尔一同在 德国海德堡大学、莱帕西克大学、耶拿大学 学习政治经济学。1881—1889年在莫斯布鲁 克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889—1904年在财政 部就职。曾三次担任奥地利财政部长。190 4—1914年任维也纳大学教授,曾担任过维 也纳科学院院长。 他的主要著作有:《资本与利息》[第 一卷《资本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188 4),第二卷《资本实证论》(1888)]、 《经济财货价值理论纲要》(1886)、《奥 地利的经济学家》(1890)、《价值、成本 和边际效用》(1892)、《财货价值的最后 尺度》(1894)、《马克思体系的终结》 (1896)。
(一)数理学派的产生和洛桑学派 数理学派也称为数理经济学派,被看做是边际效用 学派的一个分支,其特点是以边际效用学说为理论基础, 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是边 际效用学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数理学派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1871年英国的杰文 斯发表《政治经济学理论》,1874年法国的瓦尔拉斯出 版《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他们著作的发表被看做是 数理学派形成的标志。瓦尔拉斯的继承人帕累托把数理 经济学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瓦尔拉斯长期在瑞士洛桑大 学任教,1893年帕累托继承瓦尔拉斯在洛桑大学的经济 学讲座,因此,瓦尔拉斯和帕尔托代表的学派又被称为 数理学派中的洛桑学派。
边际学派的先驱 17—18世纪的边际学派先驱、19世纪的边际学派先 驱 奥地利学派 门格尔、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时差利息论
英国的边际学派 杰文思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威克斯蒂德的 分配规律协调理论、埃奇沃思的契约曲线
洛桑学派 数理学派的产生和洛桑学派、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 理论、帕累托的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 美国的边际学派 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边际生产力理论、动态 分析和利润理论
11边际效用和学派
(1)人类对这一物品有欲望;
(2)这一物品具有能够满足人类欲望的属性; (3)人类对它满足欲望能力的认识;
(4)人类确实能够获得这一物品以满足欲望。
门格尔根据财货与满足人的欲望的亲疏远近的关系来进行
等级排列。 可以直接满足人类的欲望财货是一级财货,又被称为消费 财货。面包就是一例。第二级财货是用来制造第一级财货 的, 门格尔又将财货分为经济财货和非经济财货。 与欲望相比较,经济财货是稀少的,非经济财货可以取之不尽。
这两组方程描述的是要素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
杰文斯指出,一定数量的某一用程度是不同的。
随着物品和服务数量的增加,一定点上的效用程度会减少。 尽管增加单位物品或服务产生的效用程度会依次减低,但总的 效用则会逐渐增加,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
边 际 效 用
MU1 0
总 效 用
MU x1
X的数量
TU1
TU
0
x1
X的数量
2、商品的交换价值理论 商品的交换价值指的是一种商品换得其它商品的数量。它 可以以一种商品能换得一定量的其他商品的比率表示。
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是成交时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比率。
(二)卡尔· 门格尔
1、 门格尔的财货论 人类活动由两个因素构成,即人类的欲望及其欲望的满足。 他认为,物品要成为财货必须具有四个条件:
经济财货与非经济财货可以互换。
2、价值理论 门格尔认为价值决定于财货对每个人的效用,即个人的主观
估价。
价值是由边际效用决定的。
3、关于交换
交换是以由边际效用决定的价值为基础进行。 在市场上,买者的界限和卖者的界限是支配性因素。
(三)瓦尔拉斯(1843-1910)
1、瓦尔拉斯的生平 2、瓦尔拉斯的主要经济学观点——一般均衡理论 一般均衡的核心思想反映的是各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 用的经济数量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均等和平衡。
边际效用学派-名词详解
边际效用学派-名词详解出自 MBA智库百科()(重定向自边际学派)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学派。
目录• 1 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 边际效用学派的发展• 3 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主张• 4 边际效用学派的影响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边际效用学派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
它的奠基者是三位几乎同时各自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
1.杰文斯在187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2.门格尔在同年出版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物品价值取决于该物品所提供的各种欲望满足中最不重要的欲望满足对人的福利所具有的意义。
3.瓦尔拉斯则在《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中提出了“稀少性”价值论。
他们以不同的术语和不尽相同的方法,论证了同一个思想:商品价值是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满足人的最后的亦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的效用。
4.1884年,维塞尔在其《经济价值的起源及主要规律》一书中把这个效用称为“边际效用”。
此后,边际效用概念即被沿用。
边际效用学派的发展边际效用学派在十九世纪80~90年代得到很大发展。
一方面,边际效用价值论本身愈益完备和系统化;另一方面,边际效用原理又被扩大和引伸到分配领域,实现了边际效用理论的普遍化。
就研究方法而论,逐渐形成两大支流,一支着重以心理分析方法建立理论体系,另一支则强调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表述和论证。
前者以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的继承人维塞尔和柏姆·巴维克,以及美国的克拉克为代表,后者以瑞士洛桑学派奠基人瓦尔拉斯,及其直接继承者帕累托为代表。
边际效用学派在方法论上以反对德国历史学派相标榜,主张抽象演绎法。
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归结为人的无限欲望和数量有限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
第九章 边际效用学派(二
2.瓦尔拉斯的效用价值理论
莱昂·瓦尔拉斯(1834—1910)是法国经 济学家、边际效用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 数理学中洛桑学派的创始人。
3)效用应分为总效用和效用程度,总效 用是物品所能满足的欲望总量,效用程 度则是物品某一单位所满足的欲望强度。
4)物品的各种效用程度中,“最后效用 程度”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商品的最后 效用程度决定了商品的价值。
2.埃奇沃思的契约曲线
弗朗西斯·伊亚德罗·埃奇沃思(1845—1 926)是英国经济学家。他出生于爱尔兰, 后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在伦敦 皇家学院、牛津大学讲授逻辑学和政治经 济学。
1.杰文思的“最后 效用程度”价值论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18 35—1882)是英国经济 学家、边际学派创始人 之一,也是数理经济学 的早期代表之一。
杰文斯1835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一个制 铁机械师家庭,1851年入伦敦大学学习, 后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工作。1859年返回 伦敦大学继续学习,1862年获得硕士学 位。从1863年起,他先后在曼彻斯特欧 文斯学院、伦敦大学任教。1872年当选 为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他的主要经济 学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
他的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讲义》 (1896—1897)、《社会主义体系》(1 902)、《政治经济学教程》(1906)。
帕累托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建立 了以无差异曲线为基础的序数效用分析 理论。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
在经济观点上,帕累托继承和修正了瓦尔 拉斯等人的边际效用论观点。
边际效用学派表述
对象:一国经济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
英国的边际学派:杰文斯(1835-1882英)、艾奇沃思(1845-1926)
杰:认为快乐和痛苦的量受强度、持续时间、确定性及远近多种因素影响:随着享乐持续时间的延长,享乐量会递减;预料的感情是未来的实际的感情及间隔时间的函数,它随实现时刻的临近而增加;未来事物具有不确定性,故对未来事物所带来的感情量应打一定的折扣;最后效用程度(边际效用)决定商品的价值。艾:提出的契约曲线,是帕累托无差异曲线的先声。数学能论证可用于分析人类生活,包括享乐的计算,含经济的计算和功利计算(最大福利原理)
巴:《贸易概论》
劳:《关于价值概念的讲义》
戈森:《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与行为为准则的发展》
学说的民族色彩,代表德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奥地利学派:门格尔(1840-1921)、维塞尔(1851-1926)、庞巴维克(1851-1914)
门:学派创始人和奠基人。反对历史学派的研究方法。把经济学看成研究人和物质财富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庞:边际效用价值论:不是所有有效用的物品都会产生主观评价(即价值)如水有效用但不一定价值;(如水对于在泉水和沙漠里的人具有不同的评价,前者有效用却无价值,后者既有效用又有价值)一种物品只有具备有用性和稀缺性才有价值(即主观评价);生产性物品价值理论:补全物品;时差利息伦。(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的时间差)
边际效用学派理论表述
时间/年代
学派/代表
主要理纪70年代
17-18世纪:巴尔本(英1640-1698);19世纪:劳埃德(英1795-1852)戈森(1810-1858)
巴:商品价值又效用决定;劳:区分了价值与效用,价值是附在被占有的物品上,效用与占有无关紧要。戈森:主观效用价值论;连续或重复满足同一享受,享乐量会递减;
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边际效应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学派,它是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
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的代表人物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在曼切斯特、在维也纳、在洛桑那样几种不同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研究,最终研究出一个相同的概念——边际,这足以说明这个概念的重要性。
然而,在提到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时,我们首先要讲讲德国人戈森。
戈森研究的领域包括:人类的功利、消费和享受。
戈森在经济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以他名字命名的戈森定律就是对他所做贡献的最好说明。
戈森第一定律提出了边际效应递减原则。
戈森第二定律是享乐均等或享乐最大定律,即最大限度的满足来自于对满足需要的各种消费物的均等享受。
(比如基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作为这两个定律的一个推论,即在原有欲望已经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大的享受,必须发现新的享乐和扩充旧的享乐。
当然,戈森的思想虽然是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基础,但使边际效应广为人知的,却是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
杰文斯,英国经济学家,他在187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一个“最后效用程度”的概念,即增加一个最后消费量对人的满足程度。
门格尔,奥地利经济学家,他从人们对财物满足欲望的强度的主观评价中引申出价值,提出所谓欲望满足递减率。
瓦尔拉,法国经济学家,他承袭了其父价值决定于稀少性的思想,并把稀少性解释成人们消费一定量消费品时最后的欲望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实际上就是后来的边际效应。
边际效用学派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边际效应论和边际生产力论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英国剑桥学派的理论支柱之一,又是现代资产阶级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凯恩斯完全接受了包括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在内的边际原理和方法,将它推广应用于分析宏观经济范畴,从而使边际原理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
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
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或者边际收益,指的是消费者从一单位新增商品或服务中得到的效用(满意度或收益)。
这个概念是从19世纪的经济学家们解决价格的基本经济意义发展而来。
奥地利学派的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定义了这个术语。
奥地利经济学家奥尔根·冯·庞巴维克对于边际价值理论给了一个很精彩的描述,经常被经济学教科书所引用。
边际效用的故事:一个农民开拓者拥有五大袋的谷物,不能卖掉,也买不来更多。
他有五个可能的用途:做主食,长力气,喂养小鸡来改善伙食,酿造威士忌和喂养鹦鹉娱乐。
然而他丢了一袋谷物,他不会减少每一个用途的量,而是让鹦鹉少吃点,因为它相比其他的用途带来的效用小,换句话说,这就是边际。
正是基于边际,人们做出经济决策,而不是其他的什么美妙东西。
边际效用递减指每一新增的货物的边际效用要低于前一个的。
例如每一块新增面包的效用给拥有很少面包的人来说很大,当他拥有的面包很多时,效用就小了。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但并不总是要这么假设,这取决于无差异曲线的凸度。
边际效用
1、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当某物品的消费量增加时,该物品的边际效用趋于递减。
2、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由自变量和他变量决定的。
3、三条U曲线为不同的三条无差异曲线。
斜线为消费预算线。
当U为U1时,因为无差异曲线右上的部分表示的效用大于无差异曲线上的效用,所以,线段CD之间的部分表示此时的效用要大于U1线上的效用,即可达到的效用要优于U1的效用。
此时会沿着ab线段从CD点向CD之间移动,直到与另一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
此时若想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U3,因为预算线AB的限制,无法实现,所以消费将固定在点E上,即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也就是达到了均衡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者
边际效用学派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先
驱者是赫尔曼· 戈森。 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 戈森 (1810—1858)在《论人类交换 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范》 (1854年)一书中提出了有关人 类享乐的规律(后来人们称为“戈 森规律”)。
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发现享 乐规律以及按照这些规律行事的条件。他 提出了两个规律。第一,享乐递减规律。 就是说,假定一个人对一种或相同的享乐 持续下去,他所感觉到的享乐程度会不断 递减,最后出现感受的饱和状态。假定一 个人单纯地重复满足某种已有的享乐,那 么,反复的次数越多,则不仅最初的享乐 程度越来越小,而且享乐持续的时间也会 越来越短暂,最终使得饱和更快地到来。 这个规律又称之为“戈森第一定律”。
第二,边际效用相等规律,就是说,
一个消费者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 最大限度的享乐,而又同时存在各 种享乐,他必须依次享用其效用最 大者,直至各种享乐的边际效用相 同。这个规律又称为“戈森第二定 律”。
戈森还提出主观效用价值论,它的基
本观点是:价值就是数量有限的效用, 是物品满足人的享乐的能力,它是主 观的、相对的。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所 提供的享乐量,并随物品数量不断增 加而递减;当各物品的最后一个单位 的价值相等时,价值达到最大值。戈 森还从不同心理感受的均衡出发,对 劳动过程及交换过程进行分析。他的 经济思想直接影响了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和传统经济学又有必
然的联系,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理想的经济模式都是完全自由竞争, 价格理论都是供求价格论,生产理 论都以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分配 理论都是三要素分配论。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世
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 向垄断阶段过渡的历史时期。资本 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其发展本身 出现了不少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所 特有的新问题、新现象,资产阶级 经济理论需要有新的经济分析工具。
当时西方流行的是以约翰· 穆勒为
代表的经济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 系受到历史学派、空想社会主义及 小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攻击,受到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它已 不适应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条件的变化,必然导致其经济学 的演变。
他们的理论和方法极大地改变了古典经济 学以来的价值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后来的 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开辟 了道路。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把这次经 济理论和方法的大变动叫做“边际革命”。 所谓“革命”,不外指两方面的变化:一 是指经济学的研究从强调生产、供给和成 本转向强调消费、需求和效用;二是指为 引进高等数学这一分析工具——微积分学 打开了大门,从此开始了近代经济分析的 新时代。
第九章 边际效用学派
一、边际革命的产生 二、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者 三、边际效用学派概况
古典经济学常规发展的19世纪中期,
受到了来自三方面的挑战:一是来 自历史学派的挑战,二是来自马克 思经济学的挑战,三是来自边际效 用学派的挑战。 边际效用学派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分 析范式,并最终取代了古典经济学, 开辟了现代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新时 期。
三、边际效用学派概况
边际效用学派在英国、法国、美国、奥地利、 意大利、瑞典等国都有其代表人物,可以说是 个国际性的学派。 如果从国家或理论风格等的不同,该学派可分 为奥地利学派、瑞士学派、瑞典学派和美国学 派等。 如果从研究方法的不同,它又可以分为心理学 派和数理学派。 这些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各有差异,但在价值 论上却有着类似的看法。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他 们的共同的理论基础和最大特点。所以,边际 效用学派也可以说是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 的众多人物和学派的统称。
一、边际革命的产生
19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的威廉· 杰文斯、奥 地利的卡尔· 门格尔和法国的莱昂· 瓦尔拉斯各 自独立又几乎同时发表了三部具有相同理论 倾向的著作(奥地利的卡尔· 门格尔1871年发 表了《国民经济学原理》,英国的威廉· 斯但 利· 杰文斯在同一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理 论》,法国的里昂· 瓦尔拉斯在1873年拿出了 自己的《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这标志 着创建以心理分析和边际分析为主要特征的 边际效用学派的诞生。
边际效用价值论
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价值论。 商品价值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表示人对物 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的感觉和评价; 价值来源于效用,又以物品稀缺性为条件; 价值尺度是边际效用; 不能直接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由其参与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的边际研究对象 上,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经济学。第一, 它以经济人最终如何获得最大效用或 最大满足为研究对象;第二,它把研 究范围限定在资源的合理使用或最优 配置的领域内;第三,它强调消费、 效用和需求;第四,它以边际均衡原 理来阐明经济人所遵循的法则,并以 数学方法(特别是边际增量分析方法) 或数学模型加以解说。
边际效用学派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基础。早 在18世纪就出现了边际主义经济学的思想 萌芽,19世纪前半期出现了边际效用论的 一批先驱者,他们都为边际效用学派的产 生提出了思想来源。19世纪数学、生物学 及物理学的辉煌发展,为经济学的发展带 来不少新的启示,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 过渡,出现的新现象为边际分析提供了广 阔的客观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