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合集下载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3、“均衡产出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可用下图表 示
用E代表支出,用Y代表收入。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业非意 愿存货投资IU>0 企业就要削减生产,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 业非意愿存货投资IU<0 企业就要扩大生产
E
直线上任意一点均为E=y
E
150
Y=c+s E=c+i
收入=100 100
利率变动对储蓄会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得率引起的用 未来消费代替现期消费称为替代效应,利率引起的未来收入 的增加称为收入效应。
2、价格水平
这里指的是整体价格水平对消费的影响,而不是指个别商品 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如果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 忽弱了物价的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平均消 费倾向也会上升,这种现象称之为消费者的“货币幻觉” (Monetary illusion)。
5、流动资产
随着一个家庭拥有流动资产的增加,它增加流动资产的迫切 性递减,这样,拥有流动资产多的家庭其消费倾向要高于拥 有流动资产少的家庭。
6、减税政策
R·巴罗认为减税对消费并没有影响,因为减税并不会影响持 久收入,也就不会影响消费,人们只是把减税引起的收入增 加储蓄起来以支付以后的增税,只是增加了储蓄。但实证研 究表明:人们一般不重视未来增税,认为那是以后几代人的 事。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的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了解和掌握整个宏观经济学 的核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论打下基础。 重点与难点 均衡产出、消费函数与国民收入、乘数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分析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货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宏观
经济
复习
习题
经济学
真题
宏观经济
第版
经济学
名校 名校
模型

笔记
凯恩斯主义
内容摘要
21.1复习笔记
21.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 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①不能反映社会成本。②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③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④不能反 映人们的生活质量。⑤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 量。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与前面的储蓄-投 资恒等式是两回事。
目录分析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1复习笔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背诵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背诵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背诵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答:相对“微观经济学”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理论、开放经济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2.国内生产总值答:国内生产总值(G D 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 D 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 N 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 D 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3.储蓄—投资恒等式答:储蓄—投资恒等式是分析宏观经济行为十分重要的一个命题。

根据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可得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分别为I S =、()I S T G =+-和()()r I S T G M X K =+-+-+。

需要注重的是,储蓄—投资恒等式是定义恒等,没有实际意义。

这里的恒等是从国民收入会计的角度,就整个经济而言,事后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以及外国对本国的储蓄)和事后的投资总量相等,而后面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投资等于储蓄,是指计划投资(事前投资)等于计划储蓄(事前储蓄)所形成的经济均衡状态。

4.G D P 折算(平减)指数答:G D P 折算(平减)指数是名义G D P 和实际G D P 的比率。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4)12.1复习笔记 (4)12.2课后习题详解 (9)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3)第1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9)13.1复习笔记 (19)13.2课后习题详解 (24)1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9)第14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35)14.1复习笔记 (35)14.2课后习题详解 (42)1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49)第15章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 (56)15.1复习笔记 (56)15.2课后习题详解 (65)1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70)第16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78)16.1复习笔记 (78)16.2课后习题详解 (85)1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91)第17章宏观经济政策 (103)17.1复习笔记 (103)17.2课后习题详解 (110)1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17)第18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27)18.1复习笔记 (127)18.2课后习题详解 (133)1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37)第19章经济增长 (144)19.1复习笔记 (144)19.2课后习题详解 (150)1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56)第20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167)20.1复习笔记 (167)20.2课后习题详解 (172)2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81)第21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87)21.1复习笔记 (187)21.2课后习题详解 (191)2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00)第22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207)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2.1复习笔记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最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即通货膨胀率。

820经济学参考书目

820经济学参考书目

820经济学参考书目(最新版)目录1.820 经济学简介2.820 经济学参考书目及作者3.参考书目特点及推荐理由4.总结正文【820 经济学简介】820 经济学是指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经济学科目的代码为 820。

该科目主要考察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

对于备考 820 经济学的同学来说,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推荐一些 820 经济学参考书目,帮助您更好地备考。

【820 经济学参考书目及作者】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高鸿业著2.《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与精粹习题集》,高鸿业著3.《国际经济学》,薛兆丰著4.《现代货币银行学》,蒋先玲著5.《财政学》,陈诚著【参考书目特点及推荐理由】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高鸿业著这本书是经济学经典教材,内容详实,逻辑清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能在这里找到详细的讲解。

此书适合作为经济学入门教材,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帮助您建立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2.《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与精粹习题集》,高鸿业著这本书是《西方经济学》的配套辅导书籍,包括重点难点解析、课后习题解答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书,您可以更好地巩固《西方经济学》中的知识点,并提高解题能力。

3.《国际经济学》,薛兆丰著这本书对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介绍,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重要内容。

书中实例丰富,讲解透彻,有利于读者深入理解国际经济学的各个方面。

此书适合作为国际经济学的教材或参考书。

4.《现代货币银行学》,蒋先玲著本书详细讲解了现代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

对于学习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学的同学来说,此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5.《财政学》,陈诚著本书系统介绍了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政策分析。

内容包括财政基本概念、财政政策、公共支出等方面。

此书适合作为财政学的教材或参考书。

【总结】综上所述,对于备考 820 经济学的同学来说,以上参考书目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西方经济学目录(高鸿业五版)

西方经济学目录(高鸿业五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2011第年五版引论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3,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4,对此房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5,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6,本教材的特点02,需求、供给和价格均衡1,微观经济学的特点2,需求曲线3,供给曲线4,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5,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6,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7,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8,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9,结束语03,效用论1,效用论概述2,无差异曲线3,预算线4,消费者的均衡5,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6,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7,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8,不确定性和风险9,结束语04,生产论1,厂商2,生产函数3,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4,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5,等成本线6,最优生产要素组合7,规模报酬8,结束语05,成本论1,成本的概念2,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3,短期成本曲线4,长期成本曲线5,结束语06,完全竞争市场1,厂商和市场的类型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3,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5,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6,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7,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8,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场其均衡9,结束语07,不完全竞争市场1,垄断2,垄断竞争3,寡头4,不同市场的比较、5,结束语08,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3,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4,从供给方面的概述5,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6,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7,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8,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9,结束语09,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1,一般均衡2,经济效率3,交换的帕累托最有条件4,生产的帕累托最有条件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有条件6,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7,社会福利函数8,效率与公平9,结束语10,博弈论初步1,博弈论和策略行为2,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3,同时博弈:混合策略均衡4,序贯博弈5,结束语11,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垄断2,外部影响3,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4,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5,结束语6,微观经济学结束语12,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国内生产总值3,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4,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5,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6,名义GDP和实际GDP1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均衡产出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关于消费函数的其它理论4,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5,乘数论6,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7,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8,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9,结束语14,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投资的决定2,IS曲线3,利率的决定4,LM曲线5,IS-LM分析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7,结束语1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2,财政政策效果3,货币政策效果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5,结束语1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效果4,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5,结束语17,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曲线2,总供给的一般说明3,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4,古典总供给曲线5,凯恩斯总供给曲线6,常规总供给曲线7,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8,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9,结束语18,失业与通货膨胀1,失业的描述2,失业的经济学解释3,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4,通货膨胀的描述5,通货膨胀的原因6,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7,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8,结束语19,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汇率和对外贸易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4,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5,结束语20,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2,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3,增长预算4,新古典增长模型5,内生增长理论6,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7,经济增长周期的含义与特征8,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9,乘数—加速数模型10,实际经济周期的理论11,结束语21,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消费2,投资3,货币需求4,结束语22,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4,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 模型5,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6,名义黏性7,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8,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9,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10,本章和宏观经济学的结束语23,西方经济学与中国1,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科学的吗?2,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有用之处3,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以考虑的我国国情的特殊性4,科学主义5,对意识形态问题的隐讳6,当前金融危机对现行西方经济理论的挑战。

高鸿业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部分)

高鸿业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

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八版)高鸿业-2024鲜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八版)高鸿业-2024鲜版
开放经济条件对内外均衡的影响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经济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加大,国际收支状 况直接影响国内经济的均衡。
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措施
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实现内外均衡,如实施适当的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调整汇率制度、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等。
22
06
CATALOGUE
经济增长、发展与创新
2024/3/28
23
经济增长要素分析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增 长的重要因素,包括劳动力的 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和健康状
况等。
2024/3/28
资本
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 件,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和金融资本等。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提高生产率和经济 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科技创 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
自然资源
6
2024/3/28
02
CATALOGUE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7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1 2
生产法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全部最 终产品的价值总量来计算GDP。
支出法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 支出来计算GDP。
3
收入法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总量 来计算GDP。
4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与特点
2024/3/28
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方法,通过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 及其变化进行研究,揭示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和规律。同时 ,也运用个量分析方法,对经济中的个体行为进行研究,以 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现象。
特点
宏观经济学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它关注整 个经济体系的运行状况,研究各种经济总量的决定和变化, 以及这些变化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此外,宏观经济学还关注 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最全名词解释(宏观部分)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最全名词解释(宏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宏观部分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2.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去向:消费者。

3.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去向:其他生产者。

4.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劳务)的市场价值。

5.流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例如,I投资是一个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内新增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6.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例如,资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资本存在. 7.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新生产的市场价值.8.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

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变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9.存货投资:企业所掌握的存货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10.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投资。

11.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

也就是净增加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净增加.12.总投资:物质资本的增加、替换(和资本资产的支出).13.政府采购:政府花在劳务和商品上的支出,它包括:……14.转移支付: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他们不用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它包括:………… 15.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

NX=X—M16.间接税: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

17.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的部分。

18.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也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19.个人收入: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20.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21.储蓄—投资恒等式: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Y=C+I,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投资。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2.1框架结构图12.2知识要点精讲一、第六版教材和第五版教材的差异1.对原教材第五版的第十二章中的内容做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

具体有:增加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的内容;补充说明了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共同点和区别;增加了“关于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一节;补充了国际、国内关于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更新的内容。

2.将原教材第五版第十三章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将原来的“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整合到后面的“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章当中。

3.将原教材第五版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这两章内容合并、整合成“宏观经济政策”一章,并放到“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和“失业与通货膨胀”两章后面。

“宏观经济政策”这一章保留了原来这两章的主要内容,增加了泰勒规则的介绍,还增加了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和关于“供给方面的政策”的相关内容。

4.对原教材第五版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如增加了牺牲率和痛苦指数的概念,还增加了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等内容。

5.将原教材第五版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调整为现在的第十九章“经济增长”,使主题更加明确。

6.将原教材第五版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调整为现在的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使相关内容更加紧凑。

7.更新了宏观部分的一些数据。

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1.二者的联系(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概念核算GDP 的方法储蓄—投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名义GDP 和实际GDP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失业的衡量物价水平的衡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微观+宏观)第二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微观+宏观)第二版

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章节目录:第二版高鸿业编微观: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三节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第四节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第五节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第六节本教材的特点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第二节需求曲线第三节供给曲线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第八节?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第九节结束语第三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第二节无差异曲线第三节预算线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第八节?不确定性和风险第九节结束语第四章生产论第一节厂商第二节生产函数第三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第四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第五节等成本线第六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第七节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第八节扩展线第九节规模报酬第十节结束语第五章成本论第一节成本的概念第二节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第四节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第五节长期总成本第六节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第七节结束语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厂商和市场的类型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第三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第五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第六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第七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八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第九节结束语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第一节垄断第二节垄断竞争第三节寡头第四节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第五节结束语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第一节分配论概述第二节引致需求第三节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第五节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第六节?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第七节?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第八节?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第九节结束语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第一节对供给方面的概述第二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第三节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第四节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第五节?欧拉定理第六节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第七节结束语第十章一般均衡论第一节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第二节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第三节?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和现状第四节结束语第十一章福利经济学第一节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第二节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第三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四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五节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六节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七节社会福利函数第八节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第九节结束语第十二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垄断第二节外部影响第三节公共物品第四节不完全信息第五节结束语第六节微观经济学结束语宏观: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第六节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七节结束语第十四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均衡产出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第三节?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五节?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第六节乘数论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第八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第九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十节结束语第十五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一节投资的决定第二节IS?曲线第三节利率的决定第四节LM?曲线第五节IS-LM?分析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七节结束语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第二节财政政策效果第三节货币政策的效果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五节结束语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第二节财政政策第三节货币政策第四节资本证券市场第五节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第六节结束语第十八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一节总需求曲线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第三节长期总供给曲线第四节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第五节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第六节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第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小结第八节结束语?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第三节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第四节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第五节结束语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第一节汇率和对外贸易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平衡第三节IS-LM-BP?模型第四节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第五节?开放经济条件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第六节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第七节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第八节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数学小结第九节结束语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第二节哈罗德-多马模型第三节新古典增长理论第四节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第五节?最优经济增长途径简述第六节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第七节关于经济增长的争论第八节经济周期理论概论第九节结束语第二十二章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通货膨胀的描述和分类第二节通货膨胀的原因第三节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第四节价格调整曲线第五节通货膨胀与产量第六节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第七节恶性通货膨胀第八节?动态总需求和动态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小结第九节结束语第二十三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一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第二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三节新古典学派的观点第四节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第五节新古典模型第六节?第五节内容的数学说明第七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第八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分析第九节新凯恩斯主义的特点第十节黏性工资和价格存在的理由第十一节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模型第十二节?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第十三节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第十四节本章和宏观经济学的结束语第二十四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科学吗第二节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有用之处第三节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考虑的我国国情的特殊性第四节科学主义第五节对意识形态问题的隐讳第六节广泛而庞杂的内容第七节貌似新颖的形象第八节全书结束语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二重要人名译名对照表附录三重要术语汉英对照检索表。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宏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宏观部分
这个恒等式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各组成部分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当国民收入发生变化时,各组成部分的变化也会引起整个国民收入的变化。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03
描述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通常表示为C = C(Y)。消费函数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长的速度会逐渐减慢。
乘数论与经济周期
04
A
B
C
D
乘数效应
指在经济中,通过增加一单位的初始需求,可以引起国民收入数倍增加的现象。
政府购买乘数效应
政府购买增加同样会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增加,政府购买是经济中最大的需求之一,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
货币供应乘数效应
货币供应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增加,货币供应是经济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对经济有直接影响。
描述储蓄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通常表示为S = S(Y)。储蓄函数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也会增加。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
投资函数
描述投资和利率之间关系的函数,通常表示为I = I(r)。投资函数表明,随着利率的下降,投资会增加。
投资曲线
表示投资和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通常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投资曲线表明,随着利率的下降,投资会增加,但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投资将不再增加甚至会减少。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国民收入核算
02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计算
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生产活动的总量。
GDP的计算方法
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由于GDP只计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不能反映生产过程资曲线

(完整版)目录: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完整版)目录: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书名: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编组:教育部高教司主编:高鸿业版次:1996.02第1版,2007.03第4版印次:2008.03第7次印刷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2.1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2.2 国内生产总值12.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12.4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12.5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司12.6 名义GDP和实际GDP12.7 结束语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3.1 均衡产出13.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3.3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1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及变动13.5 乘数论13.6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13.7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13.8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13.9 结束语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4.1 投资的决定14.2 IS曲线14.3 利率的决定14.5 LM曲线14.6 IS-LM分析14.7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14.8 结束语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5.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15.2 财政政策效果15.3 货币政策效果15.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15.5 结束语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6.1 经济政策目标16.2 财政政策16.3 货币政策16.4 资本证券市场16.5 金融衍生品市场16.6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16.7 结束语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7.1 总需求模型17.2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17.3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17.4 古典总供给曲线17.5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17.6 常规总供给曲线17.7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17.8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17.9 结束语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8.1 失业的描述18.2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18.3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18.4 通货膨胀的描述18.5 通货膨胀的原因18.6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8.7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18.8 结束语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19.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19.2 国际贸易组织19.3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19.4 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19.5 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19.6 结束语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20.1 汇率和对外贸易20.2 国际收支的平衡20.3 IS—LM—BP模型20.4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20.5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20.6 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20.7 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体系的数学小结20.8 结束语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21.1 国民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21.2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21.3 增长核算21.4 新古典增长理论21.5 内生增长理论21.6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21.7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21.8 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21.9 乘数—加速模型21.10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21.11 结束语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22.1 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22.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22.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22.4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22.5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22.6 名义粘贴22.7 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22.8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22.9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22.10 本章和宏观经济学结束语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23.1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科学吗?23.2 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有用之处23.3 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考虑的我国国情的特殊性23.4 科学主义23.5 对意识形态的隐讳23.6 广泛而庞杂的内容23.7 貌似新颖的形象23.8 忽视道德的重要性23.9 全书结束语。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6版(宏观经济学)17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6版(宏观经济学)17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3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下降
4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增加
不确定
第五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时间不一致 性。 时间不一致性也称为动态不一致性,指决策 者提前宣布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然后 在这些预期形成并发生作用后又采用不同政策的 倾向。决策者违背自己以前做出的宣言,主要是 由于决策者有改变政策,不履行诺言的激励。
3.按什么规则对经济进行干预
以货币政策说,经济学家提出过如下几种不 同的政策规则: (1)稳定比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的规则。 (2)以名义GDP为目标变量的政策规则。 (3)以一定的名义通胀率为目标变量的政策 规则。 (4)以一定的真实利率作为操作变量的政策
规则,即泰勒规则。
第七节 供给管理的政策
1.短期供给管理政策的含义 短期供给管理政策是指在短期内如何从供给 方面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消除较大经济波动带来 的失业和通胀。
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使得货币政策 效果大打折扣。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图17-5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表17-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政策混合 1 2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产出 不确定 减少 利率 上升 不确定
1 c 解:(1)基础货币乘数为: 。 m
m 因为 c r c 1 c
r c
r c
2

r 1
r c
2
0
,可知c与基础货币乘
数m成反向相关关系,即c增加时m下降,c下降时 m增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讲义和笔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讲义和笔记

高鸿业第四版《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讲义第四版的主要修改和增删之处可分为微观、宏观和总论这三个部分加以说明:第一,微观部分的变动有六点:(1)对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以小注的形式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2)删去过多的或具有重复性的习题(3)对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添增课较多的说明(4)对产量的利润最大化和要素需求的利润最大化的关系做了补充(5)扩充了社会福利函数方面的内容,添加了“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一小节,并完善了对目前为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效率与公平”的表述,以便使教材更能反映这些微观经济学较新的发展。

(6)对第十章社会福利函数一节的内容做了比较详尽的补充,以便使学员较全面的理解该节内容的较新发展对宏观的变动,主要有以下五点:(1)对国民收入核算一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写,以避免阅读时可能存在的误解之处(2)在第十七章中,对总供给曲线添增了一些微观方面的解释(3)删去第二十章第六节“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

因为,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使得调整的政策越来越为复杂,其内容已超过一本普通教材的范围。

(4)对第二十二章中的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理论做了一些补充说明,以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该部分的内容(5)更新了宏观部分的一些数据第三,在总体方面,第四版的第二十三章中,添增了西方学者“忽视道德的必要性”一节,以便使读者一方面知悉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缺点,另一方面又能看到西方经济学的一些较新的发展。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基本问题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第14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第15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第16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18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19章 经济增长第20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第21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22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答:(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

(2)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所以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举例来说,对于单个厂商来说,降低工资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可以增加生产并增雇工人。

但是,如果每个厂商都降低工资则工人们的消费支出会下降并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下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答: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必须区分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其中,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所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

例如,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

其实不然。

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那么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此时面粉则是最终产品。

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名: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
编组:教育部高教司
主编:高鸿业
版次:1996.02第1版,2007.03第4版
印次:2008.03第7次印刷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2.1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2.2 国内生产总值
12.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2.4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12.5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司
12.6 名义GDP和实际GDP
12.7 结束语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3.1 均衡产出
13.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3.3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1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及变动13.5 乘数论
13.6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13.7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13.8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3.9 结束语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4.1 投资的决定
14.2 IS曲线
14.3 利率的决定
14.5 LM曲线
14.6 IS-LM分析
14.7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14.8 结束语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5.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15.2 财政政策效果
15.3 货币政策效果
15.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15.5 结束语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6.1 经济政策目标
16.2 财政政策
16.3 货币政策
16.4 资本证券市场
16.5 金融衍生品市场
16.6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16.7 结束语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7.1 总需求模型
17.2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17.3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17.4 古典总供给曲线
17.5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17.6 常规总供给曲线
17.7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17.8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17.9 结束语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18.1 失业的描述
18.2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18.3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18.4 通货膨胀的描述
18.5 通货膨胀的原因
18.6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8.7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18.8 结束语
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19.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19.2 国际贸易组织
19.3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19.4 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
19.5 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
19.6 结束语
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20.1 汇率和对外贸易
20.2 国际收支的平衡
20.3 IS—LM—BP模型
20.4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20.5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20.6 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
20.7 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体系的数学小结20.8 结束语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21.1 国民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21.2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21.3 增长核算
21.4 新古典增长理论
21.5 内生增长理论
21.6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21.7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21.8 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
21.9 乘数—加速模型
21.10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21.11 结束语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22.1 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
22.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22.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22.4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
22.5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22.6 名义粘贴
22.7 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
22.8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22.9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22.10 本章和宏观经济学结束语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23.1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科学吗?
23.2 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有用之处
23.3 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考虑的我国国情的特殊性23.4 科学主义
23.5 对意识形态的隐讳
23.6 广泛而庞杂的内容
23.7 貌似新颖的形象
23.8 忽视道德的重要性
23.9 全书结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